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1373|回复: 0

[辽宁] 2020年锦州市太和区政府工作报告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6 天前
  • 签到天数: 723 天

    [LV.9]以坛为家II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4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5904
    发表于 2021-1-13 13:32: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0年锦州市太和区政府工作报告
    ──2019年12月26日在锦州市太和区第十五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代区长    佟盛强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太和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9年工作回顾


      2019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区政府团结和带领全区人民,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扎实开展“重强抓”专项行动,稳步实施“三清三争双扶双招”,攻坚克难、砥砺奋进,保持了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迈出新的坚实步伐。


      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3亿元,增长7.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63亿元,增长8.6%;固定资产投资额38亿元,增长8.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6亿元,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16亿元,增长7.3%;域外引资到位额23.0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205万美元,增长228.9%;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6723元和16523元。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7.1:49.6:43.3。


    (一)以项目建设为牵动,经济发展稳中有进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扎实开展“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年”,包装项目150个,先后赴日、韩、德等国家及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招商132次,举办和参与锦州半导体产业招商推介会、辽宁深圳招商周等大型招商活动7次,洽谈对接企业123家。邀请新苏环保、特变电工等32家重点企业洽谈对接项目57次,辽宁宏拓钼酸铵等15个亿元以上项目实现签约。


    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全年开复工亿元以上项目16个,重点推进项目达到 58个,总投资268亿元。列入市“8+3”产业布局项目19个、省“双百攻坚”项目4个。神工半导体、凯利特钛业等7个项目竣工。天工半导体硅晶切片样品正在进行测试。女儿河(王宝山段)水生态综合治理工程、碧桂园·锦绣西湖等6个项目开工建设。年产6万吨氯化法钛白粉、新苏环保静脉产业园项目开工奠基。


    开发区建设步伐加快。完成汤河子经济开发区“两办三中心+公司”机构设置,建立独立财政体制,“1+5”改革总体架构基本形成。全面完成规划、环评、安评修编工作,新建道路5.2公里,铺设供暖、供水、排污等管网19.4公里,启动220千伏和66千伏输变电工程选址申报工作,完成2号工业固废填埋场土地征收、污水处理厂选址及可研报告编制工作。


    (二)以改革创新为突破,发展活力有效释放


    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确定“10+1”类政务服务事项2249项,网上可办率达96%,100个高频事项“最多跑一次”。深入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容缺”审批53件。区便民服务中心装修工程基本完成。开展政府失信行为专项整治,偿还民营企业账款139.38万元。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为企业减免税费1.8亿元。落实“项目管家”制度,主动帮助企业解决土地征收、规划审批等问题102个。


    各项改革进展顺利。全面完成机构改革任务,重组政府部门22家、组建公益性事业单位19家,8个街道整合为5个。启动15户国有企业退休职工社会化管理工作,3家厂办大集体改制接近尾声。稳步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全部完成清产核资工作,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17054份,打造改革示范村7个。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启动全国“大病不出区”试点,区域医疗共同体基本形成。


    创新引领持续深化。神工半导体科创板成功上市,集信高温、神工半导体入选辽宁瞪羚独角兽企业,锦州创业创新孵化基地被评为国家级小型微型企业创新示范基地。成立全省第一家冶金行业协会,会员企业36家。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户,省内转移转化科技成果8项,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62亿元。出台《太和区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若干意见》,兑现奖励资金451.5万元。


    (三)以优化结构为重点,发展质量不断提升


    工业发展势头良好。57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实现数据在线运行监测,全年工业用电量18亿千瓦时,增长3%;工业总产值128亿元,增长10%。全年技改项目54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9个。大力发展特种金属、半导体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传统冶金行业一枝独秀状态得到有效改善。全年新增“小升规”企业8户、“规升巨”企业3户。


    服务业发展日益壮大。服务业经营单位达到1.12万个,增长8.7%;限额以上企业增至41户。盛世二手车市场被评为省转型升级示范商品市场,昌华印刷包装获省文化产业资金扶持。南庄里电商基地招引电商企业22户,网上销售额实现2000万元。借助进博会平台,17户企业成交额达100万美元。全区果品、钢材等专业市场达到8个。服务业在三次产业中占比提高近4个百分点。


        农业发展提质增效。调减玉米种植面积5200亩,新增连片设施农业350亩、新型经营主体11个。燕邦生产基地种植规模增至1000亩,产值达6000万元。制定《太和区乡村振兴发展项目实施方案》,建成董家沟、校卫及流水等观光、采摘农业示范村5个,三谷农业、唐庄子奶牛专业养殖小区等项目开工建设,“一村一品”初见成效。


    (四)以“三城联创”为抓手,城乡面貌持续改善


    创城工作成效显著。开辟4个战区、13条战线,重点针对城市“十乱”、城中村及铁路沿线等薄弱环节开展集中整治,城中村旱厕全部销号,人行步道、停车位等各类基础设施改造升级,清理各类垃圾18万吨,卫生城创建工作位居全市前列。开展窗口行业服务水平提升等10项专项行动,完善志愿服务体系,顺利通过文明城国检测评。集中开展食品药品安全、“蔬菜腌制坑”等专项整治,完成食品监督抽检296批次,“舌尖上的安全”更具保障。


    农村环境逐步改善。深化落实“千村美丽、万村整洁”专项行动,新建及维修改造农村公路21公里,维修改造险桥1座,整治安防工程隐患12.4公里。农村垃圾中转站全面启用,清理各类垃圾8.9万余吨。选聘农村保洁员224人,农村保洁实现常态化。建成校卫、西白2个省级美丽示范村。


    长效机制逐步建立。全面推进城区网格化管理,率先启动综合执法改革,97名城市管理执法人员力量下沉街道,“流动巡视”成为常态。积极推进业主委员会建设,小区管理更加规范有序。环卫清扫范围向城乡结合部延伸,机械化作业面积达20余万平方米。严格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城市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五)以坚守底线为引领,三大攻坚战稳步推进


    政府债务风险可控。积极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置换债券资金1850万元,偿还隐性债务7460万元,政府债务得到有效化解。进一步规范政府举债行为,实行债务限额管理,存量债务压减效果显著。高度关注房地产企业遗留问题化解工作,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底线。


    精准扶贫据实施策。结合我区无脱贫任务实际,严格对照“两不愁、三保障”标准,完成10户危房改造工作。开展健康扶贫行动,村卫生室合格率达到100%。落实义务教育“两免一补”等惠民政策,制定家庭经济特殊困难学生扶贫方案,未出现贫困家庭学生因贫辍学、因学返贫问题。开展“三帮三促”“三爱”等活动,结对帮扶贫困户200余户,发放帮扶资金30余万元。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全面落实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意见整改落实,案件全部办结。积极推进20吨以上燃煤锅炉在线监测,秸秆焚烧保持零起火点。全面落实“河长制”,稳步实施锦凌水库饮用水源地环境整治,投入200余万元,清理北铺河河道垃圾300余吨,重点河流排污口整改达到100%。落实农村饮水安全工程,7.82万人受益。完成“大棚房”问题专项整治,12栋违建别墅依法拆除。


    (六)以人民满意为目标,幸福指数持续增强


    民生保障更加有力。新增就业1667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落实“一金三制”,农民工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实施养老三年行动,改造公办敬老院2家,新建民办养老院5家。城市、农村低保救助标准分别调增至每人每年7980元、5040元。完成149户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为低保残疾人购买意外伤害保险753份。


    文教卫生全面发展。落实农村教师差别化补助,完成教师岗位聘任整改工作。开展城镇小区幼儿园配套专项治理,学前教育公益普惠水平稳步提高。成功举办太和区群众文化艺术节、趣味运动会等文体活动,录制《我和我的祖国》快闪视频18条,在“学习强国”等媒体播出。太和医院门诊病房楼项目主体完工,4家乡镇卫生院投入使用。


    社会治理成效显著。强化重点领域和行业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继续保持安全生产零事故、森林防火零火灾。投入3073.5万元,化解信访案件247件,圆满完成三级“两会”、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庆等重要时间节点的信访稳控工作。扎实开展“七五”普法教育。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侦破黑社会组织、恶势力团伙和“套路贷”犯罪团伙案件各1件,抓获犯罪嫌疑人19人,冻结财产1.5亿元。刑事案件立案301起,侦破部督办、省交办大案要案4件。西郊派出所被公安部荣记集体一等功,全区反邪教工作全省第一。


    此外,人防、粮食、物价、移民、广电、慈善、妇女儿童、退役军人等工作取得新进展。


    (七)以自身建设为保障,政府效能全面提升


    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查摆问题230个,解决率90%。开展“重强抓”专项行动,147项任务全部顺利推进。深化解放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大讨论,有效推动改革再深入、实践再创新、工作再落实。


    法治建设不断加强。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执行《区政府党组决策议事规则》,不断规范政府工作行为。创新政务公开方式,拓宽政务公开渠道,政府法制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得到有效推进。办理人大代表建议37件、政协委员提案63件,见面率、答复函规范化率、满意率均为100%。畅通绿色通道,8890便民服务平台解决群众反映高频事项和热点难点问题1541个。


    廉政建设深入推进。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自觉履行“一岗双责”。加大投资项目审计力度,有效降低政府投资风险。出台《太和区采购管理办法》,政府采购行为逐步规范。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遵守廉洁从政各项纪律要求,公务用车、办公用房、政务接待更加规范,政府系统风清气正、干事创业氛围更加浓厚。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关心帮助的结果,是全区人民齐心协力、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和奋斗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职工,特别是驻区企业、光荣的纳税人致以崇高的敬意!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以及所有关心支持太和区建设和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区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总量仍然偏小,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相对不足;二是支撑财源的大项目好项目不多,财政收支矛盾不断增大,发展后劲还需增强;三是债务、安全生产等领域的风险隐患依旧存在,信访矛盾仍然突出;四是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服务效能有待提升等等。对此,我们一定会高度重视,并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0年工作安排


    2020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大考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更是我们踏上太和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新征程的重要一年,做好明年各项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2020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和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发37号文件精神,按照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深入开展“重强抓”专项行动,统筹实施“五大战略”,全面做好“六稳”工作,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全力打造锦州市城区经济第一增长极,全面建设辽西区域中心城市西部现代新型主城区,推动太和加快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1%,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长4.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1%,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经济增长同步,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不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七个方面工作:


    (一)明确发展思路,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


    推动三次产业协同发展。坚持“二产立区、三产强区、优化一产”发展战略。依托汤河子经济开发区,继续做大存量、做强增量,全力助推半导体新材料、有色金属新材料等工业产业发展。加快二手车市场、锦佳惠超市等传统服务业升级,发挥地域优势,发展商贸流通、医疗养老、金融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不断提高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推进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发挥设施农业、优良品种养殖优势,打造农业龙头企业,全力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


    实施城区南扩西进北展。实施“南扩”,借助“松太南越”工程,完善锦州“西南片区”太和段用地布局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围绕女儿河北岸及周边地段,重点发展金融、高端商业、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功能,建设中央休闲商务区。围绕大围子及周边地区,建设高标准机动车交易中心。实施“西进”,围绕十里台、杨兴、女儿河铁路车站区域,重点发展新兴建材、农产品交易等功能,建设新材料产业孵化基地及小商品批发中心。实施“北展”,借助“古太凌黑与高铁同行”工程,依托三屯、董家沟等林果资源优势,打造现代休闲农业、采摘产业基地。启动葛王市场改造,推动农产品深加工中心和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依托桃李食品、望家欢农副产品配送等企业,启动营盘食品加工园建设工作。


    继续实施创新引领战略。落实市委市政府“校地融合、聚焦产业”工作方案,实施高成长性企业培育工程,扶持企业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一批国内领先、技术先进、附加值高、竞争力强的新产品,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户。不断做强锦州创业创新孵化基地,助推企业优化升级。实施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吸引储备高校毕业生在太和就业创业,做好人才服务保障工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坚持“项目为王”,坚定不移壮大振兴发展新动能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围绕半导体新材料及零部件、特种金属及新材料、商贸物流、商文旅地产、精细化工和机械制造等产业,发挥5个招商分队作用,紧盯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地区,充分利用锦州和苏州对口合作平台,抓住产业转移机遇,高频率开展招商活动。全年至少引进3000万元以上项目2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0个。


    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夯实“项目管家”制度,成立太和区大项目办公室。围绕前期手续、土地征收等问题,全力做好“清要素”工作。积极争取省级开发区审批权限下放,有效缩短项目建设周期。搭建银企对接平台,重点帮助民营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确保辽宁控感消毒、锦渤机辆等9个项目竣工达产,西湖·香溢府等8个项目开工建设,电机电器厂改造、孙家湾E区等5个地块挂牌出让。


    继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入推进“一门一网一次”、“证照分离”和“多证合一”等改革,逐步建立“宽进、快办、严管、便民、公开”政务服务新模式。继续加快一体化在线政务平台建设,区便民服务中心投入使用。继续开展营商环境建设突出问题专项整治,重点解决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对造成重大影响的典型问题,一律公开曝光、严肃问责。


    (三)壮大工业经济,坚定不移筑牢园区发展新高地


    打造开发区升级版。做好汤河子经济开发区机构改革后半程工作,逐步实现园区管理物业化、指挥扁平化、办事精细化、服务效能化。动态储备土地500亩,变“项目等土地”为“土地等项目”。启动4.8公里路网管网、污水处理厂、220千伏和66千伏输变电等配套工程建设。力争3万吨海绵钛、15万吨高钛渣、医药中间体等项目尽早开工建设。


    大力发展“飞地”经济。以汤河子经济开发区为主体,联动三屯、大薛、营盘、泰兴、沈铁薛家等工业园,启动“一区多园”建设,打造产业集群式园区发展新格局。主动融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强化产需对接、产用结合和产业链上下游整合,做好项目转移承接,把“一区多园”建设成为全区工业经济的集散地。


    全面发挥政策优势。进一步优化招商引资政策,坚决兑现承诺,合力做好项目服务工作,切实增强项目落地的吸引力。落实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提振企业发展信心。继续落实《太和区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若干意见》,全年设立奖励资金不少于500万元,实现“小升规”8户、“规升巨”2户。


    (四)发展城区经济,坚定不移建设产城融合新城区


    全力拓展城市骨架。结合小扒沟改造,推进新民南街建设,借助女儿河北岸开发改造,启动机场路打通工程,以解放西路两侧棚改为契机,延展主城区骨架。做好南山监狱棚改项目,推进南广路打通,实现城市向南跨越。稳妥推进房地产健康发展,全年新增房地产开发建筑面积不少于100万平方米。


    全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以溙禾广场、红星美凯龙、南郡商业综合体等项目为牵动,推进解放西路、凌西大街、市府西路U型商圈升级,改变我区大型商业业态不足现状,打造太和服务业升级版。发挥高速公路、铁路穿区优势,积极推进辽西铁路物流中心建设。围绕区医院周边地段,规划建设高端养老中心。推动大围子二手车销售、解放西路果品批发等专业市场经营模式和业态转变,建设更具规模、更有辐射力的辽西区域集散中心。


    全面加强城区管理。以“智慧太和”为目标,加强城市综合运行指挥中心建设,打造城市网格化、精细化管理新模式。启动非物业小区改造升级,逐步补齐老旧小区功能短板。强力推进业主委员会建设,提高物业服务质量。继续推进“三城联创”,促进太和更卫生、更文明、更安全。


    (五)聚焦乡村振兴,坚定不移焕发美丽乡村新面貌


    全面发展现代农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夯实粮食生产能力和农业基础。发挥燕邦等设施农业示范带动作用,启动流水村、校卫村等设施农业建设,引导支持桃李、婵娟等农产品生产企业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合作,集中优势资源培育农业产业品牌,统筹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全面落实振兴战略。严格按照“三变”改革相关要求,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登记赋码工作。全力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收尾工作,稳步盘活资产,培育发展集体经济,逐步实现强村富民目标。


    全面建设美丽乡村。启动农村环境建设提标升级工程,实现农村保洁全覆盖。继续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力争新建及维修改造农村公路19.4公里、维修改造险桥1座、整治安防隐患工程49.6公里。加强农村饮水安全管理,确保群众喝上放心水。新建无害化卫生厕所100座,普及率达到96%,建设“千村美丽、万村整洁”示范村2个。


    (六)坚守“三保”底线,坚定不移应对财政建设新考验


    不断夯实财源基础。加大重点税源行业、企业服务力度,共同研判市场变化影响,积极应对风险挑战。创新财政管理模式,切实提高组织收入质量,优化组织收入结构,切实做到“政策减收、管理增收”。继续深化税源建设,摸清底数,发挥综合协税、护税作用,做到应收尽收。


    确保财政合理运行。坚持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压缩行政运行成本,严控“三公”经费支出,切实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坚决遏制债务增量,稳妥处置存量债务。积极推进“清家底”成果转化,有效缓解政府资金压力。完善区本级、街道及汤河子经济开发区财政体制,增强财政保障能力,全力应对经济下行压力考验。


    全力争取政策扶持。继续围绕中央政策资金、政府债券等扶持领域,强化与上级部门沟通联系、深度对接,全力开展“三争”工作。结合中发37号文件,提前做好前期工作,完善手续要件,重点争取老旧小区改造、医养结合、新兴产业服务平台、园区基础设施等项目的有力支持。全年争取资金项目不少于10个。


    (七)实现发展目标,坚定不移谱写全面小康新篇章


    全面发展民生事业。扶持创业带头人55名,失业登记率控制在5%以内。加大劳动执法监察力度,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全面启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快主城区教育布局调整,启动新建1所小学。继续开展城镇小区幼儿园配套专项治理,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举办太和区第五届群众文化艺术节和第九届读书节,做好送戏下乡和乡村公益电影放映工作。加快实施全国“大病不出区”试点工作,推进基层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太和医院门诊病房楼项目尽早竣工。落实城乡低保政策,强化脱贫攻坚兜底保障。大力发展养老产业,做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落实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确保零疫情发生。扎实有序开展第七次人口普查。推进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提升空间治理能力。做好《锦州市太和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工作。


    强力推进环保整治。巩固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整改落实成果,开展“蓝天、碧水、净土”攻坚战,坚决把住项目入口关。实施燃煤锅炉淘汰及提标改造、工业废气、秸秆焚烧等专项治理,有效改善空气质量。落实“河长制”,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确保河流断面水质达标。结合疑似污染地块名录,推行监测整改,深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加强环境监测预警和动态跟踪,构建排污监管长效机制。


    持续维护社会稳定。深入推进“双拥”共建,做好退役军人服务工作。全面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做到应评尽评。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推进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贯彻落实全民普法要求,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全覆盖。集中解决历史遗留信访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继续排查、治理各种安全隐患,深入开展危化品、公共安全等专项整治,确保安全生产零事故、森林防火零火灾。


    三、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坚持党的领导。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践行“两个维护”,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持把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贯彻到政府工作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确保中央大政方针、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工作要求落地生根。坚持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政府系统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为推动太和振兴发展提供坚实的政治保证。


    建设法治政府。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加强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不断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坚持依法行政,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和社会公众的舆论监督,加强财政、审计、监察等内部监督。扎实推进政务公开,提高信息公开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坚持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不断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建设高效政府。继续把“重强抓”专项行动作为推工作、转作风、塑形象的重要载体,解放思想、理清思路、创新方法。切实改进文风、会风,压缩会议、精简文件,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以服务基层、服务企业为出发点,加强服务窗口建设,多办民生实事。发挥8890便民服务平台协调督办作用,集民意、汇民智、解民忧。加大督查考核和行政问责力度,强化制度刚性约束,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建设廉洁政府。坚持廉洁从政,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强化财政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健全完善审计整改工作问责制度,严格政府类投资项目监管。坚持以正风肃纪为抓手,以制度约束为重点,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坚持“一岗双责”,加大源头治理和违法违纪案件查处力度,促进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各位代表,责任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我们要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真抓实干,为决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太和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而努力奋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