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1207|回复: 0

[辽宁] 2020年沈阳市沈北新区政府工作报告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6 天前
  • 签到天数: 723 天

    [LV.9]以坛为家II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4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5904
    发表于 2021-1-12 11: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qiaomen 于 2021-1-12 14:13 编辑

    2020年沈阳市沈北新区政府工作报告
    ─2020年1月10日在沈北新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沈北新区人民政府区长  刘树敏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2019年工作回顾


      年初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区政府团结依靠全区人民,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认真落实中央环保督察、国家统计督察、国务院第六次大督查、宗教督查等整改任务,坚定不移谋发展、促振兴,全力以赴补短板、强弱项,尽心竭力办实事、惠民生,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全年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671亿元,增长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0.6亿元,增长16%;税收收入完成35亿元,增长2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9.9亿元,增长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09.1亿元,增长10%;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42511元,增长7.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0397元,增长7.6%。其中,财税等指标增幅排名全市前列,经济社会保持稳中有进的发展势头。


      (一)深入实施项目驱动,经济实力不断壮大


      ——项目建设成果显著。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以招商提总量,以开工促增量。围绕重点产业,聚焦重点区域,积极“走出去、请进来”,全年共引进投资120亿元的恒大高科农业基地、65亿元的沈北万达广场等项目105个;制定项目开工服务标准清单,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即时督办,全年开(复)工伊利东北酸奶基地、沈阳红药等亿元以上项目178个。围绕发展要素,积聚发展动能,全年新增市场主体9620个,同比增长31%;全社会用电量28.4亿度,同比增长7.3%,经济总量和活跃程度持续提高。


      ——区级财力显著增强。完善综合治税长效机制,不断强化税收征管,全年新增税收收入11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由2017年全市排名第八位升至第六位,增幅排名全市九城区第一;建立和完善了“大财政”管理体制,加大国有资产处置力度,累计盘活资金和资产3.5亿元,出让土地28宗、完成土地出让金74.2亿元,其中,区级留成部分52.6亿元;按照省、市要求,提前完成了民营企业陈欠工程款清偿工作,全年共清偿政府债务52.8亿元,政府债务率大幅降低,综合债务风险等级降低一个等次,财政风险得到有效化解。


      ——科技实力大幅提升。强化科技企业培育壮大专项服务,加快创新平台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壮龙无人机被认定为辽宁省“种子独角兽”企业,在全省评出的6家企业中占据一席;航安特铸、海尔冰箱等11家企业被认定为辽宁省“瞪羚”企业,占全市总量的25%。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9家、市级新型研发机构2个,转化科研成果79项;新增众创空间6个、孵化面积15万平方米。凭借999项有效发明专利,新区荣获2019年中国创新百强县。


      (二)加快推动转型升级,产业发展提质增效


      ——工业实力稳步增强。制定出台产业扶持政策,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先进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做大做强,向高端发力。天盛汽车零部件生产研发基地、明禾发动机零部件研发生产基地等项目成功引进,国泰航空、中南高端智能制造产业园等项目开工建设,传奇电器、卡斯马汽车零部件等23个项目实现增资扩产,禾丰牧业、伊利乳业、大陆激光成功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全年预计完成主导工业产值555.6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82.8%,辉山国家农业科技园通过国家科技部复审验收,新区获批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


      ——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坚持内涵发展,促进新兴服务业项目集聚,新城?吾悦广场、恒大温泉小镇等一批服务业项目开工建设,同联医药、尚柏奥莱等重点贸易企业经营良好。商品房销售持续趋热,全年预计商品房成交量42828套、同比增长55.1%,成交面积420.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3.1%,成交金额307.2亿元、同比增长93.5%。大力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全年旅游景区接待游客525万人次、同比增长5.1%,景区收入3.6亿元、同比增长14.8%,道义地区获批省级旅游度假区,新区被确定为首批全省重点建设旅游主体功能区。


      ——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进一步优化农业种植结构,调减玉米种植面积6000亩;大力推进农事龙头项目建设,稻虾综合种养面积达到6110亩,小龙虾养殖及繁育基地项目被全市重点推广,华美食品有限公司全产业链基地、国色天香牡丹小镇等项目稳步推进;基本完成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沈阳市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沈北分中心投入运行,全年共计交易项目20个、成交总额1643万元、溢价率达13.9%;新区通过创建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审核,是全市唯一一家试点单位。


      (三)全力加强建设管理,城乡品质显著提升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建计划项目扎实推进,新建、维修城乡道路28条、88公里,新建桥梁2座;城乡近万盏路灯投入使用;进步220千伏变电所建成运营,河北、尹家变电所新建及王驿变电所增容、辉新甲乙线改造工程快速推进;新建30个农村客运班线候车亭投入使用;道义环线开通运营,实现了小区、学校与地铁口零公里换乘;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进一步强化,新区荣获“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称号。


      ——城乡管理标本兼治。巩固城市“创卫”成果,高标准创建“文明城”,扎实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八乱”行为有效遏制,违章建筑全面拆除;在30个城市社区、89个涉农社区全面推进垃圾分类工作,覆盖率达100%,完成了2个示范片区、14个达标片区和21个示范村的建设工作,新建环保屋35个、有害垃圾暂存点5处;清查整治违建别墅10个;清理整改“大棚房”违法违规问题2161个,拆除违建大棚房1165处、111万平方米;清理闲置土地8宗、533亩,消化批而未供土地4561亩;强化政府与企业“两管合一”,完善环卫基础设施,新建垃圾中转站1座、垃圾收集站15座、国家二类公厕4座,新组建的道义环卫所投入运行,环卫扫保水平显著提高。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两年来,共投入7.8亿元用于环境保护工程建设。大力实施治污工程,新城子污水处理厂(二期)、孙家洼子污水处理厂(一期)投入运行,道义污水处理厂(三期)已通水调试,新建污水主管网10.2公里,虎石台、道义地区雨污分流工程(一期)全面竣工;全面推进河流整治,南小河截污管线(沈北路)工程、清淤工程、封育工程全线竣工,九龙河与新穆河黑臭水体治理工程全面完成,黄泥河原位治理(沈北段)工程全部竣工,年初确定的水污染治理工程基本结束;深入推进“河长制”,区内20条河流全部落实了区级领导包保责任制,在全市率先完成河长制信息平台建设,并投入使用;全力推进抗霾攻坚,拆除10吨以下燃煤锅炉30台,强化秸秆禁烧,综合利用秸秆27.5万吨;原新城子化工厂铬污染土壤管控治理工作稳步推进;全年新增绿化面积32万平方米,复播花卉200万平方米,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


      (四)全面深化重点改革,发展活力有效释放


      ——体制机制改革有序推进。在全区177家公益性事业单位整合为17家、21家经营性事业单位整合为7家企业的基础上,继续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工作,初步实现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离;全面完成街道改革工作,全区13个街道调整为10个;完成了辉山开发区运行体制改革,10余项配套政策陆续出台,区发改局、工信局等5个经济部门纳入开发区协同管理,“管委会+平台公司”的运行模式基本确立;实施差异化绩效考核,“以岗定薪、以绩取酬”,开发区活力逐渐显现。


      ——国有企业改革扎实开展。出台《沈北新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建立国资国企动态监管信息系统,国资监管水平有效提升;整合国有资源,基本实现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完成了4户厂办大集体改革和3户“僵尸企业”的处置工作,以及2户企业的“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积极推进企业办社会职能分离移交,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组建了辉山发展集团、盛京文旅公司和辉山招商集团,国企“3+N”整体布局框架基本形成,实体平台公司市场化运营能力不断增强,在资本运作、土地开发、城市建设、市场营销等领域初显效能。


      ——“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大力推进“全区通办”改革试点工作,共受理通办事项27745件,办结率达100%;全面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在线平台受理事项15589件,使用率达100%,位居全市第一;53项“零公里”审批服务深度推进,960件受理事项全部办结,202项高频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150项政务服务事项做到“一窗受理”,82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不见面审批。务实开展“万人进万企”活动,收到各类诉求251件,办结率达100%;集中开展“8+1”专项整治,解决各类问题58个,全年共查处影响营商环境案件6件,党纪政务处理8人次,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


      (五)着力增强民生福祉,群众生活更加幸福


      ——就业和社会保障成效显著。落实各项就业创业政策,定期组织招聘活动,城镇新增就业11439人,扶持创业带头人120人,带动就业727人,零就业家庭动态保持为零; 积极开展精准扶贫,一级残疾人救助金在全市率先提高至每人每月780元;有序推进退役士兵保险接续工作,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大厅建成运行,接待退役军人和其他服务对象5000余人次,双拥共建工作成效显著;积极推进社会化养老工作,建成5个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及11个社区养老服务站,新增养老床位698张;养老保险基金处于顺差,累计结余25.5亿元;各类救助资金2936万元按时足额发放,多措并举兜住民生底线。


      ——教育强区建设步伐加快。教育供给能力大幅提升,累计投入4.7亿元,建成七中沈北分校、北辰学校、清华万博小学并投入使用,完成虎石台二小、时代逸居幼儿园等9所校园改造,推进南京一校沈北分校、朝阳一校沈北分校(东校区)等11所学校、7所幼儿园建设;积极开展小区配套幼儿园整治,收回配套园46所;教育改革全面深化,实施优质资源“南进东扩”计划,组建一五二中学、区第一幼儿园等5个教育集团;南京一校、南昌中学入驻新区,与首都师范大学附中合作全面展开,义务教育优质资源覆盖率达85%、学前教育普惠率达80%,沈阳矿务局中学成功晋升为辽宁省示范高中,八十三中学晋升为沈阳市优质特色高中,七十六中学晋升为沈阳市优质化高中。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基本药物制度、医联体服务实现全覆盖,分级诊疗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稳步推进;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趋于完善,区中心医院晋升三级综合医院,胸痛、卒中等4个中心投入使用,财落、尹家等5家基层医疗机构中医馆建成,兴隆台街道通过“国家卫生乡镇”专家组评估,新区通过“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复评。


      ——文旅事业繁荣发展。有效巩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成果,石佛一村成功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并列入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拉塔湖村、大丁村、中寺村荣获辽宁特色精品示范村称号;成功举办了纪念锡伯族西迁255周年、“诗颂蒲河”第二届蒲河诗歌文化节、第三届蒲河国际半程马拉松赛、第二届全民运动会、冰雪温泉节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1500余场,群众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人居环境大幅改善。完成了涉及11个地块、644户居民的棚户区改造工作;投资3000万元,完成了正良嘉苑、丽水湾等8个老旧小区的综合改造,改造面积19万平方米,惠及居民4000余户;完成了37个弃管小区的电力设施维修及部分困难家庭的危房改造工程;建成便民早行夜市4个。妥善解决热点问题,办结七星九龙湾、新湖仙林金谷等项目的房证解遗工作,惠及居民4498户;解决18个小区燃气开栓问题,惠及居民16679户。积极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点推进了村庄清洁、“四化”工程、“厕所革命”、垃圾分类、污水治理等工作,完成厕所改造6204座,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5%, 87个参与整治的行政村100%实现“三清”并通过省、市达标验收,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明显提升。


      ——社会更加和谐稳定。深化社会治理领域创新,“全国农村治理试验区”创建成效显著。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网格管理体系,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区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以食品安全建设年为抓手,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全区食品安全水平不断提升。建立信访工作长效机制,扎实开展“书记抓信访”推动信访问题减存控增攻坚工作,有效解决农民工欠薪案件,偿还涉及人民群众的动迁、征地、宅基地等补偿款共计14.4亿元,各种矛盾纠纷得到及时化解,圆满完成全国“两会”、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典等敏感时期的信访稳定工作。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破获涉恶案件260余起,打掉恶势力犯罪集团12个,刑事拘留涉恶犯罪嫌疑人139人,特别是省、市关注的“套路贷”两批12起案件全部宣判完毕,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得到进一步提升。


      (六)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政府效能显著增强


      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积极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政府党组思想和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定期向区人大报告工作和向区政协通报工作,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259件建议提案已全部办结,满意率达100%。全面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落实“一岗双责”,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三公经费实现了只减不增目标;扎实开展人防系统工程腐败问题专项治理工作,追缴人防工程易地建设费1293万元、人防工程使用费358万元。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强化执法监督,规范涉企行政执法检查,认真办理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件,法治环境得到优化;全面推进政务公开,“5.15政务公开日”等活动成功举办,智慧政务、“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深入推进,形成全区政务一张网,实现市、区两级政务云共享交换;完善政务大数据平台建设,发布各类政务信息9206条,累计处理民生诉求20660件,办结率达97.6%。


      此外,审计、统计、粮食、供销、残联、武装、地震、气象、红十字会等工作,也都取得了可喜成绩。驻区各单位都能从大局出发,以沈北发展为己任,充分履职、献计出力,为新区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成绩来之不易,过程充满艰辛。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区人民凝心聚力、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政府,向为沈北各项事业做出贡献的全区人民,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社会各界人士,向关心支持沈北建设发展的驻区单位,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表示崇高的敬意和由衷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沈北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总量不够大,发展方式仍显简单粗放;二是辉山开发区的体制机制优势未得到充分发挥,还需进一步完善;三是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个别干部缺乏担当精神和责任意识。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改进。


      二、2020年工作安排


      2020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复杂,不确定因素依然很多,下行压力仍然较大,但经济企稳向好的趋势日益明显。特别是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东北振兴的系列部署,为我们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振兴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将抓住当前有利时机,牢固树立“打先锋、站排头”的意识,全面增强“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危机感和紧迫感,推动全区经济社会更加健康发展。


      2020年,区政府工作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统领,以振兴实体经济为根本,以“六稳”为目标,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项目建设、改革创新、对外开放、城乡统筹、环境优化、民生改善为重点,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城乡环境品质,不断增进人民福祉,加速推进沈北新区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2020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同时,加快补齐民生短板,大力开展“饮水安全提质、环境保护治污、城乡绿化美化、居住条件改善、农村环境整治、交通便民利企、根除城市内涝、养老服务提升、优质教育普惠、历史遗留问题销号”十大民生工程。


      为此,重点抓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基础,激发改革创新新动能


      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提升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不断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


      1.释放改革发展活力。持续推动开发区体制机制创新,建立健全更加高效的运行管理机制、更加务实的项目引育机制、更加灵活的选人用人机制、更加有效的约束激励机制、更具竞争力的国有资本运营机制;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有序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建立外部董事、派驻财务总监和职业经理人管理制度,健全国有企业负责人市场化薪酬和契约化考核管理体系,积极推进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工作;深化财政体制改革,进一步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建立健全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加大闲置资金、资产盘活力度,针对拖欠土地出让金、土地租金和欠税、外欠款等问题开展清理攻坚,全面提高财政收入总量和质量,规避财政风险;进一步理顺人事关系,实行人员分类管理;深化事业单位改革,解决“人浮于事”的现象。


      2.不断优化政务服务。扭住“放管服”这个牛鼻子,不断优化政务审批服务,提升政务服务智能化水平,开设24小时自助服务,实现线上一网通办、线下一窗受理。持续推进“一网一门一次”和“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压缩审批时限、简化审批流程,确保57个工作日内完成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全流程;保持网上可办政务服务事项100%,实现跨层级、跨部门、跨区域互联互通;全面落实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深入开展“8+1”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整治工作,不断构建“亲”“清”型政商关系;进一步夯实“8890”诉求渠道,提高办理效率和办结率。


      3.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发挥科技、人才、金融、财税等各项政策优势,促进银企对接融合,推进更多科技企业向“独角兽”、“瞪羚”企业跨越,力争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20家、转化成果80项;加快创新载体发展,积极引进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重大产业项目,重点推进中电光谷双创港、沈阳智慧港双创中心等“双创”基地建设,打造“沈北双创”品牌;依托沈北大学城,强化“政产学研用金”配套,开展“高校院所企业行”活动,举办创新创业大赛,促进科技成果在本地转化。


      (二)以强化项目建设为引领,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


      进一步强化项目核心意识,坚持以产业为核心、企业为主体、市场为主线,统筹推进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政策链深度融合、互促共进,全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提升产业发展质量、效益和水平。


      1.全力抓实项目建设。聚焦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等重点区域,围绕主导产业链条,坚持领导招商、全员招商、以商招商,积极开展重大项目攻坚行动,高标准谋划实施一批打基础、利长远、补短板、增动能的好项目,在建链、延链、补链、强链上取得新突破,确保全年引进项目不少于130个、开(复)工亿元以上项目210个。加大土地整备力度,确保全年土地出让金区级留成部分达到48亿元;继续开展存量土地攻坚,加快清理闲置土地,尤其是要将停缓建项目、半截子工程、批而未供及供而未用土地纳入攻坚体系,推动“僵尸”企业破产重组,努力在提升发展空间上谋求新突破。同时,抢抓“京沈合作”有利时机,大力发展飞地经济。


      2.做大做强工业规模。突出科技引领和工业主导地位,加快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先进装备制造产业提档增速,积极推进今麦郎食品旗舰综合生产基地、神州泰岳科技智慧大厦等项目签约落地,推进宋氏静脉产业园、天盛汽车零部件生产研发基地等项目开工建设,推进卡斯马、华晨德洋等企业释放增量;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等重点领域,重点发展人工智能、数字创意、区块链技术集成应用等未来产业,到2020年底,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幅要达到15%以上;推进沈飞搬迁,启动航空产业园规划编制相关工作。加强规划统筹,优化产业布局,强力开展工业地产满园增效攻坚行动,切实解决低效工业用地、亩均产出偏低和企业未按协议履约等问题,引导项目向园区聚拢、产业向园区集中,促进产业园区规范化、集约化发展。


      3.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在培植亮点、提升层次上下功夫,推动现代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以新城控股、万达、恒大等知名企业进驻为契机,加快实施《道义地区高品质生活服务发展规划》,努力将道义和正良地区打造成沈阳最具生机和活力的高品质公共服务示范区;积极引进总部经济、电子商务、科技金融、研发设计、检验检测等生产性服务业项目,推动服务业产业链向制造业延伸;深入挖掘房地产市场发展潜力,着力打造特色品牌楼宇,推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发挥北方冬季优势,组织开展好冰雪嘉年华、嬉雪花灯节等系列活动;充分利用辽河沿岸及七星山等丰富旅游资源,打造文化旅游产业带;积极组织方特欢乐世界、沈阳怪坡、七星海世界等企业形成发展合力,不断壮大文化旅游产业,全力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


      4.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以完善农业全产业链建设、提升现代农业产业化水平、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乡村振兴为目标,进一步加强与北京、厦门等城市对接对标,大力引进农事龙头项目,重点推进农业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幸福农场肉鸡养殖场(一期)等农事项目建设,积极培育休闲农业、创意农业、数字农业等新型业态;学习先进地区特色小镇建设经验和模式,推进稻梦小镇等特色小镇建设,扶持开展沈北千人插秧节、沈北小龙虾文化节等农业节庆活动,打造“产业+公司+基地+农户”相互融合的新格局;在全面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集体组织的经济平台作用,强化沈阳市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沈北分中心运营管理,加快推动价值评估、交易流转、处置变现等配套机制建设,促进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5.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充分发挥辉山开发区对外开放平台的优势,大力实施扩大开放三年行动计划,制订完善扶持鼓励重大政策举措,精准招商、精准服务,全力引进高质量外资外企,持续做大外贸进出口规模;深度融入“一带一路”,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视野,全面加大新区对外开放力度,着力加强对外投资合作,支持沈北本地企业“走出去”,打造对外开放新优势,构筑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


      (三)以加强建设管理为重点,打造城乡环境新风貌


      结合2020年全国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调整契机,全面完成我区规划调整,为经济发展、城市建设释放空间;加快推进城市建设,持续改善乡村环境,提升城乡发展品质。


      1.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按照“保必须、保基础、保民生”的原则,适应城市规模、产业转型和消费升级的发展趋势,推进生产、生活功能设施建设,科学精准制定并实施城建计划,补齐城市短板。大力开展交通便民利企工程,建设御湾街、蒲丰路等15条市政道路,维修改造京抚线、马泉桥等14项道路桥梁工程,新建农村客运班线候车亭30个,维修改造国省干道47.5公里,争创“四好农村路国家级示范县”;大力开展根除城市内涝工程,全面改造积水点位地下排水系统,确保汛期城市排水通畅;加快推进核心变、东场变等5个变电所建设工程;积极推进沈康高速连接线建设工作;启动“引辽入蒲”工程建设,确保4月底前竣工通水。


      2.不断提高生态环境质量。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推进污染防治攻坚。大力开展环境保护治污工程,持续改善空气质量,严格落实节能减排任务,全面取缔区域内20吨及以下燃煤锅炉,持续推进“散乱污”工业企业整治,坚决杜绝秸秆焚烧,实现综合利用;有计划的对长河进行治理,对蒲河部分河段进行清淤;推行污水处理设施TOT运营管理模式,启动道义污水处理厂(四期)、虎石台南污水处理厂(二期)建设,加快推进雨污分流改造和污水处理厂管网联接工程,实现污水调剂统筹处理,所有水体达标排放;2020年底前必保完成原新城子化工厂铬污染土壤管控治理工作;配合市政府全面推进大辛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加快沈阳城市固废综合利用绿色环保产业园建设,实现垃圾“日产日销”,确保2020年底前全区污染治理工作基本结束。大力开展城乡绿化美化工程,新建清水长河公园和5个“口袋公园”,完成棋盘山火灾中我区受灾林地的补植工作,新增绿化面积363万平方米。


      3.全面提升城乡管理水平。严格按照“卫生城”、“文明城”创建标准,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围绕解决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资源紧张和各类隐患,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确保城市生活和谐有序。全面落实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管罚一体的工作机制,推进城管与执法的深入融合;进一步加大城乡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持续开展城乡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全面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探索推广“以商养厕”的运营模式;建立雨污管线监管台账,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强力推进城市交通综合整治,强化静态停车管理,确保道路交通有序、安全、畅通;提高背街小巷、居民小区周边市政设施的管护力度,扎实开展占道经营、侵绿毁绿、非法营运、市政施工秩序等专项整治工作,营造“绿净美安”的城市环境。


      (四)以补齐民生短板为抓手,共享社会发展新成果


      以群众需求为导向,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能力,集中力量办好百姓最为关注的门前事、身边事,不断增强新区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1.着力提高就业和社会保障能力。依托沈北新区三级就业服务体系,探索建立“互联网+就业”服务模式,全年实现新增实名制就业4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依托区就业创业培训基地,全年开展各类技能培训不少于5000人次。大力开展养老服务提升工程,健全社会保障征缴机制,加强养老基金运行动态监测,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新建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4个,改造社区养老服务站11个。实施“造血”帮扶,强化对贫困人员的技能培训,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全面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退役军人工作的意见》,争创全市双拥模范区“七连冠”。


      2.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大力开展优质教育普惠工程,确保南京一校沈北分校等3所学校、杭州路幼儿园等4所幼儿园及新兴中学综合楼改造项目投入使用,启动南昌中学沈北分校等8所中小学、道义五小幼儿园等5所幼儿园建设,实施七十六中学等3所学校改造工程,全面完成小区配套园治理、20所学校厕所的提质改造工作;加快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创建工作,积极引进优质名校,实现义务教育优质资源覆盖率达90%,公办园儿童占比达50%、普惠率达85%,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3.全面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成区中心医院肿瘤放疗中心及高压氧舱建设;提升分级诊疗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夯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积极与省、市优势医疗资源合作,强化医联体建设;加强医疗卫生机构综合监管,全面提升监管水平;推进健康扶贫和重点地方病防治攻坚,加强传染病、慢性病防治工作,全力提升卫生健康服务能力。


      4.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巩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成果,加大文物保护工作力度,结合七星山地区旅游开发,积极开展七星山古塔修复工作,推进沈北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建设;推动政府公共资源和活动场所向社会开放,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多的文化休闲空间;组织开展第三届蒲河诗歌文化节、第四届蒲河国际半程马拉松赛、第七届群众文化艺术节等系列活动,全年开展群众文体活动不少于1600场,打造沈北特色品牌。


      5.持续优化人居环境。大力开展居住条件改善工程,推进清水台地区改造,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打造沈北新区“第五发展空间”;完成涉及4个地块、890户居民的棚户区以及13个老旧小区的改造任务;切实加强危房改造工作,利用2-3年时间全部完成农村危房改造。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在村容村貌、垃圾分类、“厕所革命”等方面取得新突破,特别是在“厕所革命”方面,力争全年改厕7000户,确保2020年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2%以上;探索畜牧业集中养殖,实现人畜分离;探索建立人畜粪便收集、转运、集中处理“变废为宝”的沈北模式;确保美丽示范村和精品示范村100%通过省、市检查验收,力争4年任务3年完成。大力开展历史遗留问题销号工程,协调解决1524户居民房证办理以及7个小区、4539户居民燃气延期开栓问题,实施12个电力弃管小区电力设施维护改造。大力开展饮水安全提质工程,对已经实行24小时集中供水的农村地区加强供水安全管理,对22个自己供水村屯的水源井及水处理设备进行提升改造,确保人民群众饮水安全;全力推进辽西北供水工程建设,替换新城子地区原供水水源,彻底解决该地区供水质量不高的问题,受益群众约11万人。  


      (五)以创新社会治理为载体,构筑和谐稳定新局面


      牢固树立“平安沈北,人人有责”的理念,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完善维护政治和社会稳定长效机制,着力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积极推进创建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探索沈北特色乡村善治之路的新途径、新模式,努力开创乡村治理新局面。积极预防、妥善化解各类社会矛盾,建立完善信访矛盾排查化解机制,有效化解信访“骨头案”,把握化解信访矛盾的最佳时机,将问题消灭在萌芽、解决在当地;切实落实农民工工资支付各项制度,确保到2020年底实现农民工工资基本无拖欠的目标。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制度,全面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开展重点领域场所排查整治行动,加强安全风险辨识管控,全面提升安全生产水平;扎实开展食品药品专项整治,着力夯实监管责任体系,确保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重大食品药品安全风险,切实维护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同时,抓实森林防火、防汛抗旱、消防安全、道路交通、疫情防治等工作,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持续再发力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狠抓行业治乱工作,既要在深挖整治上见成效,又要在长效常治上下功夫,确保“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全面胜利;不断创新完善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注重运用新技术、新手段,强化社会综合治理,实现智能防控、精准打击,确保新区长治久安。


      (六)以加强政府建设为突破,树立担当作为新形象


      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不断强化思想武装,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加强政府法治建设,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与监督,坚持依法行政,规范权力运行,规范执法行为,自觉接受区人大依法监督、区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公众监督,确保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办复率和满意率均为100%;认真落实《准则》和《条例》,履行“一岗双责”,继续坚持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纠正“四风”,严守道德、政绩、纪律底线,切实履行政府党组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深入推进智慧政务建设,提高政务公开水平,完善督查和绩效考评管理体制,加强审计监督,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持续做好政府债务管控,不断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坚决遏制增量、稳妥处置存量,按计划逐步偿还政府债务,确保到2020年底陈欠工程款全部清偿完毕,打造诚信政府。


      各位代表,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扬鞭。让我们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区委的决策部署上来,牢记初心使命,主动担当作为,奋力推动沈北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振兴,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不懈奋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