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1184|回复: 0

[辽宁] 2020年沈阳市铁西区政府工作报告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6 天前
  • 签到天数: 723 天

    [LV.9]以坛为家II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4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5904
    发表于 2021-1-12 11: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0年沈阳市铁西区政府工作报告
    ——2019年12月25日在铁西区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铁西区人民政府代区长 郭忠孝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9年工作回顾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辽宁时和在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践行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1],团结一心,奋力拼搏,较好地完成了区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预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8.6亿元,下降2.4%,扣除减税降费因素,增长10.3%,税收占比91.5%;固定资产投资307亿元,增长17%;实际利用外资4.7亿美元,增长78.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95亿元,增长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863元,增长7.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利用外资绝对值居全市第一。
      (一)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深入开展“重强抓”专项行动,保持了全区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发展空间持续优化。高水平编制中德园总体规划、控详规划、专项规划和城市设计。启动沈阳中关村科技园和西部中心镇规划编制工作,完善21个单元控详规划。中德园扩至55平方公里,发展格局进一步拉开。中法城累计腾迁土地200万平方米。完成530万平方米土地组报卷工作,有效保障重点项目用地。盘活存量闲置土地65万平方米、闲置工业厂房24.3万平方米。收储东药南厂区、远大等地块117万平方米。出让、划拨土地452万平方米,居全市首位。
      工业实力不断提升。编制《铁西区(经开区、中德园)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对华晨宝马等61家高质量发展突出贡献企业进行表彰,首度评选“铁西工匠”10名,出台工业发展支持政策20条,确立先进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工业旅游和生物制药四大主导产业格局。预计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03亿元,增长81.3%,占全市的1/3。装备制造业产值48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7%;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产值75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2%;生物医药产业产值14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骨干企业牵动作用增强,三生制药实现产值38亿元,增长40%,三一集团实现产值46亿元,增长46%。投资23亿元的华晨宝马新3系、X2生产线正式投产。特变沈变集团年产量达2.4亿千瓦,位居世界首位。沈鼓集团重大压缩机装备突破百台套。东药集团荣获“省长质量奖”。全年完成“规升巨”企业7户,“小升规”[2]企业45户,智能升级项目34个,企业上云43家。
      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预计完成服务业增加值357.7亿元,增长7.5%。出台促进服务业发展政策24条和金融业发展政策20条。红梅文创园对外开放,铁西梦工场开工建设。1905文创园犀牛集市、奉天记忆首届动漫展等活动吸引游客40余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264万元,增长51%。商业氛围日益浓厚,居然之家正式营业,沈阳站西广场地下商城、兴华南街地下商城主体基本完成。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入驻企业已达36户。北一路万达金街、024全时生活体等区域夜经济活跃度不断提升。金融业实现较快发展,联合组建30亿元的中德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引进和组建科技创新、兴辽英才创业等6支基金。辽宁控股集团、辽宁清洁能源集团总部落户中德园。
      农业发展势头良好。预计完成农业总产值15.2亿元,增长4%。出台《铁西区设施农业实施细则》《特色经济作物项目管理实施方案》。加强基本农田保护,粮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土地确权、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顺利推进。实施97处桥、涵、闸、站等农田水利工程。活跃农村经济,彰驿特色村、盛京驿站等都市休闲旅游产业快速发展。惠农力度不断加大,发放各类补贴3800余万元。
      (二)重点改革取得突破
      充分发挥先行先试作用,着力抓好国家级和省市级改革试点,努力向改革要动力、要活力、要红利。
      政府机构改革平稳推进。经开区与中德园实行合署办公,实施去行政化,剥离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组建13个内设机构,五湖四海广纳英才,聘用132名区内优秀干部和62名国内优秀人才,“档案封存、员额总控、全员聘任、以岗定薪、绩效考核”的人员动态管理模式正式实施。实现铁西区、经开区、中德园优势叠加,“1+1+1>3”的效应日益凸显。同时,政府机构改革和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全面完成,街道(镇)改革顺利实施,全区事业单位改革通过省委督导组评估验收。
      国资国企改革稳步实施。“管委会+平台公司”模式运行良好,中德开、中德发市场化改革取得扎实成效。中德开完成产值21.2亿元,投资76.8亿元的PPP基础设施工程开工建设。中德发两家融资租赁公司完成富创科技等13个项目投放,累计投放资金2.5亿元。北方重工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生产经营形势好转。沈鼓集团综合性改革不断深化,机床集团完成与中国通用技术集团的战略重组。国有企业退休职工社会化移交工作正式启动。完成125户厂办大集体改革和61户僵尸企业处置阶段性任务。
      营商环境改革持续深化。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全年新设立市场主体7882户,增长24%。强化审批行为规范管理,全面实施“一网、一门、一次”[3]改革,网办率达90%以上。承诺制审批改革“铁西经验”入选全国审批百佳案例。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时限由75个工作日压缩到50个工作日。设立企业服务中心,构建制度化、规范化企业服务体系。深入开展“万人进万企”活动,清理政府工程欠款16.3亿元,兑现招商政策2.6亿元,2184项企业诉求得到有效解决。严格执行国家“减税降费”政策,全年累计减税降费32.2亿元,惠及5万户企业和28万自然人。
      科技创新改革卓有成效。组建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创新委员会[4],搭建智库咨询、对外合作、学习分享、解决实施和产业发展等5个平台,推动与德国工业4.0对接。由科技部和驻德大使馆共同推动的德中研发创新联盟挂牌成立,清华紫光云创新中心签约落地,大连理工大学军民融合铁西研究院入驻9个研发团队,被认定为市级新型研发机构。东北大学新材料研究院和智能制造研究院运营良好。承办中国工业互联网全球峰会平行论坛。成立中德园知识产权仲裁院,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新增市级创新创业载体10万平方米。全区新增高新技术企业80家、科技小巨人企业11家、瞪羚企业6家。
    (三)对外开放成果显著
      始终把开放作为推进发展的重要抓手,深度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力促项目开工建设,不断提升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
      高质量推进招商引资。组建四大招商队伍[5],全年副区级以上领导率队“走出去”招商47次,洽谈推进204个项目。全年召开宝马对接推进会89次。举办慕尼黑汽车零部件招商推介会、上海招商恳谈会等大型招商活动15次、中小规模招商活动145次,沈阳中关村创新中心等131个亿元以上项目签约。恒大电机、九泰药业等78个项目落地。储备项目301个。
      大力度推进项目建设。实施项目服务专员制、重大项目专班制,实行问题销号管理,促进项目快速落地和开工建设。全年200个亿元以上项目实现开复工,总投资2085亿元,完成年度投资357亿元,增长34%。投资360亿元的恒大新能源电池、投资100亿元的万科国际社区、投资50亿元的德生生物医药产业园及投资12亿元的杉杉奥特莱斯等一批重大项目实现开工建设,瑞士布克哈德-远大压缩机项目实现当年开工当年主体竣工,安川电机三期等36个项目竣工投产,西部环境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并网发电。全区重点项目开复工数量、累计完成投资额均位列全市首位。
      全方位推进对外合作。举办“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高峰论坛暨创新委员会成立大会”,积极推动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创新委员会纳入中德两国副部级会议磋商机制。建设德国海德堡、瑞典韦斯特罗斯、日本、深圳离岸创新中心,入驻企业22家,对接外资企业125家。成立市总商会德国海外联络处,开展中德专家及企业家交流对话等活动。中国(辽宁)中东欧16国国家馆平台启动建设。制度性举办“德国铁西日”“德国企业沈阳行”等经贸交流活动。全年进出口总额预计实现205亿元。
      深层次推进京沈对接。大力发展“飞地经济”,与北京经开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互派优秀干部挂职锻炼。利用辽宁-北京招商推介会、铁西北京企业恳谈会等契机,推进京沈合作项目26个,总投资额308亿元。沈阳中关村创新中心即将投入运营,20余家科技企业入驻。深入开展与辽中区、阜蒙县等地对接合作,首个循环经济工业项目在辽中区落地。
      (四)城乡环境持续优化
      对标对表国内先进城区,强化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高城乡建设现代化、管理精细化和服务品质化水平。
      基础设施功能不断完善。投资36.5亿元,全力推进华晨宝马新工厂能源供给、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配套工程,59项工程按时间节点顺利推进。沈阳站西广场投入使用,沈辽路高架桥、中央大街跨浑河桥正式通车。地铁三号线开工,大堤路快速路工程稳步推进。化工大学地下人行通道投入使用。铁西新城综合管廊一、二期工程建设基本完成。66千伏德胜变电站扩建工程投入运行,66千伏赵家变电站工程主体完工。大伙房水库输水工程一、二配水厂竣工。彰驿、长滩等4座小型污水处理厂投入使用。
      城市管理能力持续提升。不断巩固扩大创卫成果,深入实施“5+1”管理模式,持续完善以“网格化”“五长制”为基础的创卫常态长效管理,市容市貌进一步改善。深入实施垃圾分类,扎实推进环保屋、垃圾箱等设施建设,完善垃圾清运体系,59个达标片区、7个示范片区居民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100%。规范市场管理秩序,开展占道经营、流动商贩等专项整治。全国文明城市复检顺利通过。
      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组织编制9个村庄的《美丽示范乡村建设规划》,彰驿站村被评为“2019年中国美丽乡村”。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全面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改造厕所7480座。清运垃圾9000余吨。大力推进“河湖四乱”[6]治理,扎实开展畜禽粪便污染整治,禁养区内畜禽养殖有序关停。投入1.7亿元,实施村庄硬化绿化亮化工程,改造提升村路150公里,植树5700多株,安装太阳能路灯4000余盏。强化农村饮水安全和生活污水治理,广大农村居民反映强烈的村屯“脏乱差”问题得到有效整治。
      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显著。圆满完成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交办案件办理工作。开发区生态工业示范园区通过复审。深入开展“抗霾攻坚”,建立散煤替代、扬尘污染管控等领域综合整治长效机制,持续加大“散乱污”企业整治力度,PM10、二氧化硫等减排指标顺利完成。东药南厂区正式停产,长期困扰周边居民的异味污染和环境安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强力推进水污染治理,全面落实“河长制”,启动浑河岸滩综合治理工程及细河水系综合治理工程,浑河、细河生态封育及湿地建设等重点工程主体全部完成。深入实施土壤环境治理,对老旧企业升级改造实施环境风险管控,稳步推进沈阳化工厂等污染场地治理,区域生态环境持续好转。
      (五)人民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努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千方百计补齐民生短板,让全区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民生工程深入实施。加大就业扶持力度,城镇新增就业1.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36%,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为零。投入1.8亿元解决2万余名失地农民参保缴费问题,补助3.8亿元保证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足额发放。发放帮扶救助资金1.1亿元。完善养老服务体系,14个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41个养老服务站投入运营,新增社会养老机构6家、养老床位1500余张。建立退役军人服务体系。完成3.2万户房产解遗办证。投入1750万元,对勋望四等7个弃管小区实施改造,惠及居民2352户。改造棚户区住房2218户,新增廉租房和公租房2038套,完成张士二期等3个园区移村再建工程,改造农村危房60户,城乡居民居住条件不断改善。
      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制定教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新启三、勋望中德校区等16所学校改扩建工程进展顺利。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交流。高考成绩在全市名列前茅,多所学校在全国性科技创新、体育、艺术类比赛中获得奖项。我区被教育部评为“全国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优秀区域”。双元制教育加快发展,中德园产教联盟揭牌成立,宝马实训中心竣工,中德跨企业实训中心主体封顶。中德学院4个“中德班”正式开班。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提前实现2020年医联体建设目标。铁西卫生信息化平台建设走在全市前列。顺利通过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单位复审。组建文旅集团,成功举办2019年“中国旅游日”等惠民活动600余场次,进一步丰富广大群众文化生活。
      社会治理持续强化。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掉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3个、涉黑涉恶类犯罪集团和团伙17个,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国土督察整改任务基本完成。耕地保护督察工作有序推进。违建别墅清查整治全面完成。245个“大棚房”专项问题整改完毕。开展食品抽样检测4366批次,食品、药品监管工作进一步加强。“七五”普法扎实推进。信访“减存控增”工作成效显著,一批重点疑难案件实现“销号”。“保平安、迎大庆”维稳安保任务圆满完成。全区未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重大群体性事件、重大治安案件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一年来,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树牢“四个意识”,强化“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我们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定期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工作、向区政协通报情况,办理人大代表建议242件、政协提案175件,办结率、满意率均为100%。我们全面加强政务公开,不断畅通监督渠道,办理8890、12345市民热线等群众诉求4.3万余件。我们全面落实政府党组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全面压缩“三公”经费。不断加大审计监督力度,切实抓好审计问题整改。强化行政效能监察,不断提升政府工作效率,服务型政府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与此同时,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国家统计督察等工作圆满完成,国防动员教育、双拥共建、人防和民兵预备役工作进一步加强,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残疾人等方面工作也取得了新的成绩。
      各位代表,奋斗充满艰辛,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区人民同心同德、努力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铁西区人民政府、经开区、中德园管委会,向历任老领导、老同志,向全区165万人民,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区官兵、消防救援队伍及中省直和市属企事业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铁西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地看到,在振兴发展的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结构还不够优,传统产业占比仍然较大,新兴产业支撑作用不足,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民营经济活跃度不高,产业链条偏短,配套能力不强。二是创新能力还不够强,创新创业载体、重大创新平台相对欠缺,瞪羚、独角兽等新动能企业还比较匮乏。三是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老旧小区改造任务较重,公办幼儿园数量、中小学学位还有很大缺口,基层医疗卫生队伍、社区干部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四是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还不高,城市积水点仍然存在,停车难、交通不畅等问题依然突出,市容秩序有待进一步提升。五是干部思想解放还不够,工作作风仍需转变,工作效率、服务能力有待提升。廉政建设仍需强化。对此,我们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20年主要工作安排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做好明年的政府工作,必须坚持把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作为根本要求,把改革开放创新作为根本路径,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根本目的。坚定必胜信心,抢抓发展机遇,强化危机意识,树立底线思维,进一步推进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化、工作再落实,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2020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支持东北地区深化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按照区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部署,全面落实“四个着力”“三个推进”,补齐“四个短板”,做好“六项重点工作”,坚定不移走改革之路、创新之路、开放之路,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等工作,全面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沈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中当先锋、打头阵。
      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坚持稳中求进,着力推进经济发展
      把握发展要务,将推动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努力形成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风起云涌的发展态势。
      持续优化发展空间。高标准编制铁西区国土空间规划[7]和“十四五”规划,科学规划产业空间、生活空间,完善开发区生产和生活服务等功能,启动重点区域城市设计,加快构筑与国内先进开发区接轨、更具竞争力的现代规划体系。在规划编制上,对铁西全域整体风貌、建设风格、建筑高度、开发强度等进行细致研究,从专注园区产业发展向专注产城融合、关注人的发展和环境打造转变。结合中德园、中法城等重点区域规划,完善主导产业发展、基础功能配套、区域功能调整等专项规划。高水平实施中德园城市生态景观建设,把中德园打造成为国际化、智能化、绿色化,具有德国风情的特色产业园区。
      持续推动工业发展。强化产业链思维,延伸拓展产业供需链、横向合作配套链,推动与德国工业4.0的有效对接。着力推动汽车产业集聚发展,以华晨宝马为核心,加速产业链高端项目聚集,提升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能级。着力推动装备制造业转型发展,依托沈鼓、特变、远大等龙头骨干企业,加速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工作。坚持用高新技术改造升级传统产业,推进国企改革,扩大和提升装备制造业规模和实力。着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加快引进工业互联网、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领域项目,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着力推进两化融合,依托德国SAP、清华紫光云等创新中心,推动传统装备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升级。新增6个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引导40户企业上云。
      持续推动服务业发展。集聚“文化+”新动能,依托铁西百年工业文化资源,大力发展工业文创旅游产业,引领新型文化消费。推动北一路文创产业集聚区建设,打造以文化场馆、工业园区、都市农业观光带为载体的旅游产业,确保奉天工场等一批文创产业项目投入使用。发展冰雪经济,开发冰雪旅游资源,让“冷资源”爆发“热能量”。加快铁西金谷生产性服务业聚集区建设,推动服务业转型升级,提升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发展水平,打造特色夜经济,大力发展金融业,启动跨境电商平台、虚拟电商产业园建设,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
      持续推动民营经济发展。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鼓励民营资本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市政公用事业等领域,支持有实力的民间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落实国家减税降费和扶持民营企业政策,大力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进一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着力解决企业融资难题,拓展企业发展空间。制定实施民营企业培育计划,培育一批民营领军骨干企业。弘扬企业家精神,着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持续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编制《铁西区农业发展规划》。加快西部新乡镇建设,推进基础设施、文化事业、公共服务等向农村倾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用好用活农村集体土地。开发农村特色旅游项目,发展好民宿经济、庭院经济,建设好一批休闲农业特色村。发展规模设施农业,完成3.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发展农村合作社,培育产业经纪人,壮大农产品网络销售平台,促进农业经济与互联网融合发展。
      (二)坚持激发活力,着力推进改革发展
    高扬改革旗帜,坚持解放思想,勇于攻坚克难,以改革的突破赢得发展的主动,走出一条具有铁西特色的改革创新之路。
      深化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围绕大招商、大服务和大建设,推进机构优化、职能协同高效。充分发挥“管委会+平台公司”的作用,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实行职业经理人制度,做大做强中德开、中德发,提高园区市场化建设和运营水平。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差异化绩效管理和薪酬分配制度,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深入推进沈鼓集团、铸锻公司等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焕发国有企业的生机与活力。加快推进僵尸企业处置、厂办大集体改革和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确保2020年年底前全面完成改革任务。大力盘活国有资产,完善国资运营平台建设,努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深化营商环境改革。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在经开区复制中德园承诺制审批做法,全面推行延时服务、容缺受理、并联审批等改革举措,实现审批服务和效率再提速再提升,政务服务事项网办率达到95%以上。建立第三方评价机制。持续开展企业家早餐会、下午茶、座谈会等活动,跟踪落实扶持政策,倾听企业意见,解决企业难题。持续开展“万人进万企”活动,强化企业诉求受理和综合服务平台作用,加大专业化服务人员培训力度,为项目和企业提供管家式服务,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环境。
      (三)坚持科技引领,着力推进创新发展
      坚持创新驱动,着力强化产业、研发、市场、资本、人才等全要素协同,综合实施创新生态优化,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加快创新体系建设。编制实施《沈阳经开区、中德园创新创业三年行动方案》。完善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工作机制,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开展重大产业关键共性技术、装备和标准的研发攻关。积极探索企业主导、院校协作、多元投资、军民融合、成果分享的新模式,整合形成若干产业创新中心。加强创新政策和人才政策建设,加快推进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为创新创业提供坚强保障。
      加快创新载体建设。引进德国弗朗霍夫研究院等海外知名研发机构、全球行业领军创新型企业、隐形冠军企业设立研发中心。加速推进国家工业互联网研究院辽宁分院、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辽宁分中心等“国字号”重大创新平台落地,支持东北大学新材料研究院、沈阳工业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沈阳化工大学科技成果孵化中心等建设运营。搭建由知名科学家牵头组建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吸引更多的高端创新人才到铁西创业发展。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强创业孵化基地等众创空间平台建设,引进培育瞪羚、独角兽企业8家,孵化载体数量达到20个,高新技术企业100家。
      加快沈阳中关村科技园建设。园区规划10平方公里,分功能分区域高标准建设“一中心、一基地、一园区”,即一个创新中心、一个创新示范基地、一个科技园区。与北京中关村在体制机制、政策支撑、产业发展、服务配套、金融服务、空间规划等六个方面实现全面协同,探索园区托管模式,建设东北地区科技创新引领区,打造京沈合作标杆项目。
      (四)坚持项目为王,着力推进开放发展
      树立开放意识,把项目引进、建设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坚实根基,努力形成“大项目顶天立地、小项目铺天盖地”的良好态势,打造投资兴业新热土。
      抓好招商引资。推进全员招商,强化四大招商队伍主力军作用,动员全区各部门参与招商,分解任务指标,压实招商责任,形成千军万马共招商的强大合力。推进平台招商,发挥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创新委员会和离岸创新中心的平台作用,柔性引进人才、项目和资本,推动项目对接、资源汇聚。推进以商招商,依托铁西现有的企业资源,围绕重点企业、重点产业的上下游产业锁定招商对象,进一步拉长做粗汽车制造和装备制造业产业链条。力争全年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00个,盘活存量厂房50万平方米。
      抓好项目建设。进一步坚持服务重大项目专班制度,建立诉求反馈及跟踪督办机制,优化项目管家服务及项目考核工作体系,有效提高项目服务质量和效能。持续强化项目建设要素保障,科学制定土地、道路、煤水电气等相关要素供给计划,促进项目建设提质提速、有序推进。确保华晨宝马新工厂4月份正式开工建设,快速推进赛轮轮胎智能工厂、宝马研发中心扩建、德生医药产业园二期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确保布克哈德-远大压缩机等50个项目竣工投产。全年力争240个亿元以上项目开复工。
      抓好对外合作。深度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推动先进技术和装备走出去,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支持特变沈变阿玛利亚水电站项目建设。推进中国(辽宁)中东欧16国国家馆开馆运营,打造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的对外贸易新平台。坚持制度性开展“德国铁西日”“德国企业沈阳行”等经贸交流活动和工业互联网、高端装备制造等高峰论坛活动。大力推动离岸创新中心建设。全年力争进出口总额210亿元。
      (五)坚持生态优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保持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定力,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区域发展承载力,增强区域环境吸引力,打造生态和谐美丽新铁西。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大空气治理力度,深入开展“抗霾攻坚”工作,实施工业、服务业、交通源等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加大对燃煤锅炉、露天烧烤等整治力度,打好蓝天保卫战。深入落实“河长制”,实施浑河岸滩综合整治、细河四环外水系综合治理,完成浑河生态蓄水工程以及细河封育、细河湿地等水利治理,严控污水直排和畜禽养殖污染,实现细河出境水质优于入境水质。启动“引浑济细”[8]工程,做优水生态环境。确保新民屯镇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达标运行。实施重点地块土壤污染治理,加快完成东药南厂区土壤修复工作。开展绿化提升行动,打造生态宜居家园。确保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回头看”整改落实到位。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中德园5G示范园区建设,实现5G网络全覆盖。推进肇工街“一主四支一泵站”工程建设,彻底解决城市积水问题。推进华晨宝马新工厂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工程。加快大堤路快速路建设,确保开发25号路竣工通车。推进地铁三号线建设。实施兴华街生态化、景观化改造提升工程。提升交通管理智能化水平,对城区“四横六纵”街路慢行系统进行提升改造。确保浑河26街等综合管廊竣工。确保凌空变电站开工,220千伏产业变电站及66千伏赵家变电站竣工,66千伏小于变电站投入运行。实施北一路等9条高压线排迁工程。启动经开区市政设施建设、管理、运营一体化工作。完成浑河防洪治理工程。确保占地38万平方米的宝马公园开工建设,兴华公园、重型广场、建设公园完成改造及景观提升工程。
      加强城乡环境整治。巩固深化创卫成果,完善“网格化”“五长制”城市治理体系。持续推进文明城创建工作。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巩固“大棚房”清理整治成果,推进畜禽养殖场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配套设施建设。持续开展“河湖四乱”整治工作。全面完成生活垃圾分类任务,深入开展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确保实现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目标。
    (六)坚持民生为本,着力推进共享发展
      关注民生福祉,补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弱项,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构建共建共享的民生发展格局。
      提高民生保障能力。积极拓展就业渠道,确保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以内,零就业家庭持续动态为零。继续抓好养老保险扩面工作,重点做好城乡贫困人员参保,切实提高参保覆盖率,做好社会保障兜底工作。加强社区治理创新,抓实社区便民服务事项“全市通办”平台建设。抓好社区、基层医疗干部队伍配备。进一步完善居家养老体系,提升养老服务市场化水平,完成15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40个养老服务站建设,不断满足群众居家养老需求。深入推进棚户区改造、移村再建和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确保2200户居民回迁新居。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持续加大教育投入,着力解决教育资源“北缺、南紧、西弱”[9]问题。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和集团化办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师风师德建设,开展乱补课等专项整治行动。加快推进中德英才等17所学校建设,完成杏坛中学龙江湖分校等9所学校建设。扩增公办学位5340个。力争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0%。推进民办教育规范化发展。完善卫生信息化平台体系,强化紧密型医联体建设,促进分级诊疗制度落实。继续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推进七路、凌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及中医院建设。强力推动国家级卫生乡镇创建工作。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大力扶持铁西梦工场、红梅文创园等重点文旅项目,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中国工业博物馆综合功能,加强推进工人村等工业遗存的保护开发,进一步叫响铁西工业文化品牌。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继续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构建立体化防控体系,加强视频监控系统信息化建设,深入推进群防群治,持续保持严打高压态势。积极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深入推进信访问题集中攻坚,推动历史积案销号。做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持续推进“七五”普法宣传。切实加强生产安全、消防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提高化工、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等安全监管水平,推进安全城市创建,确保全区安全稳定。
      (七)坚持依法行政,着力推进自身建设
      加快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强化政治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落实政府党组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加强意识形态领域建设。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在政府系统广泛开展“重学习、重执行、重实干”活动,促进政府工作上水平、上台阶。
      强化法治建设。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坚持重大事项向区人大报告、向区政协通报。认真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意见和建议,办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意见。进一步加强审计监督,强化审计约束。深入推进依法行政,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努力建设法治型政府。
      强化能力建设。全面加强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运用先进手段和技术,加快政务信息化平台建设,推动治理机制现代化、治理手段智慧化、治理方式法治化,营造一流的营商环境、法治环境、服务环境和政务环境。聚焦群众所思所想所盼,解决好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难题,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高政府执行力和服务效率,弘扬雷厉风行、严谨细致、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确保把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强化廉政建设。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扎紧制度笼子,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完善正风肃纪大数据平台建设,强化廉政风险点的源头管控和制度建设。扎实推进政务公开,落实好“三重一大”民主决策制度,加强对政府投资、政府债务、政府采购、项目招投标的监督管理,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严控一般性支出,确保一般性新增支出预算经费压缩10%,“三公”经费压缩5%,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蓝图已经绘就,征程已经开启。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凝心聚力,锐意进取,大干实干,不断开创铁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为谱写铁西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注 释】
      1.经济下行压力:受宝马生产线调整等影响,今年新3系、X2整车生产25万辆,比去年减少5万辆,产值较去年减少150亿元。沈阳机床集团司法重组,产值较去年减少45亿元;北方重工混合所有制改革,产值较去年减少3亿元。减税降费32.2亿元,全区地方级税收减少15.4亿元。
      2.“规升巨”“小升规”:“规升巨”就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升级为超亿元“小巨人”企业。“小升规”就是小微企业规范升级为规模以上企业。
      3.“一网、一门、一次”改革:指企业和群众在线上办事“一网通办”、线下办事“只进一扇门”、现场办理“最多跑一次”。
      4.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创新委员会:2019年6月20日,创新委员会成立。沈阳市市长姜有为为中方主席,德国国家科学与工程院监事会主席孔翰宁为德方主席。该创新委员会旨在探索实现中国制造与德国工业4.0有效对接的新路径、新模式,助力沈阳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中德两国合作交流,实现共建共赢。创新委员会设立工业互联网委员会、智能装备委员会和双元制教育委员会。
      5.四大招商队伍:为加快招商引资步伐,2019年11月,全区组建以铁西城区、经开区中德园、中德发、铁西新城镇为中心的四大招商队伍。
      6.“河湖四乱”整治:按照国家水利部要求,依靠“河长制”,对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河湖管理保护突出问题,采取的专项清理整治行动。
      7.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家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旨在将主体功能区、土地利用、城乡等空间规划融为统一的规划,实现“多规合一”。
      8.引浑济细:将浑河水引入细河,将细河成为生态之河。
      9.北缺、南紧、西弱:教育资源供给不足、分布不均,建设大路以北地区中小学校数量缺乏,建设大路以南地区部分热点中小学校学位紧张,开发区等西部地区中小学校教育资源偏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