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1484|回复: 0

[甘肃] 2020年瓜州县政府工作报告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3-1 17:41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2966

    主题

    2975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0754
    发表于 2021-1-11 17: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0年瓜州县政府工作报告
    ——2020年4月17日在瓜州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代县长  杨  栋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真抓实干  攻坚克难
    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去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发展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工作任务,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抓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全县经济社会保持稳中有进、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7.3亿元,同比增长2.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5.42亿元,同比下降3.2%;固定资产投资86.63亿元,同比增长19.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25亿元,同比增长7.6%;财政总收入9.06亿元,同比增长9.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72亿元,同口径增长15.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850元,同比增长8.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106元,同比增长9.4%,较好地完成了县十八届三次人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
    ——持续精准发力,脱贫成果巩固提升。聚焦“补短板、强产业”,下足绣花功夫,全力巩固提升脱贫成果。整合资金1.2亿元,实施扶贫项目173项,衬砌渠道54公里,铺筑道路10.4公里,维修改造住房227户,改建安全饮水32处,“3+1”冲刺清零全面完成,贫困村发展条件持续改善。狠抓产业扶贫,投入资金6600万元,集中打造“产加销”一体化扶贫产业园10个,新建日光温室265座、钢架大棚381座,培育优质瓜菜1.3万亩,调引基础母牛1034头。创新“四权分置”扶贫资金管理模式,建立“保底收益+按股分红”利益联结机制,受益贫困户人均增收1000元。建成扶贫车间7个,开发贫困村公益性岗位192个,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300人,完成创业致富带头人、贫困劳动力、“两后生”培训2128人。回购4兆瓦光伏扶贫电站,75个行政村光伏电站实现全覆盖,村集体经济空壳问题得到彻底解决。用足用活扶贫资金,大力实施金融扶贫,为建档立卡户代缴各类保险418万元,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回收续贷基本完成,脱贫攻坚反馈问题全面整改。全县剩余59户228人稳定脱贫,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400元,较上年增长12%。顺利通过国家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评价考核,取得“好”的等次,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夯实产业基础,现代农业提质增效。紧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大力推进订单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农业发展势头更加强劲。新建日光温室、钢架大棚2685亩,戈壁生态农业累计达到1.8万亩,蜜瓜、枸杞等特色产业达到56万亩,牛羊饲养量达到145万头只。建成绿色蜜瓜、枸杞标准化基地10个,“三品一标”认证累计达到45万亩,80%的蜜瓜、60%的枸杞实现订单销售,特色产业由粗放式发展向标准化生产、订单化销售转变。第七届蜜瓜枸杞展销会成功举办,与中粮、中垦、北京新发地等知名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瓜州枸杞”荣登中国区域品牌百强榜、荣获第二十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坚持内育外引,规范提升合作社551家,创建省市级合作社39家,“西域风”合作社获评国家级示范社,“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全面推开,促农增收作用明显。流星雨蜜瓜、站神西瓜在多个乡镇推广种植,羊肚菌、普罗旺斯西红柿、安格斯肉牛成为增收新亮点,农村乡镇资源共享、抱团发展成为新趋势。“三变”改革深入推进,清产核资全面完成。投资3160万元,着力保障农业生产,病虫害综合防治成效明显,农业保险提标扩面,农业机械化率达到92%。
    ——坚持项目拉动,发展后劲明显增强。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着力发展十大生态产业,全年谋划储备项目116项,实施亿元以上项目31项,开工建设各类项目185项。狠抓重大项目建设,实行县级领导包抓、清单化管理,桥子生态引水、城区供水软化工程按期建成,常乐电厂完成年度任务,酒湖工程配套50万千瓦风电、3.1万千瓦光电项目开工建设,华能风电5万千瓦平价上网项目投入运营,河西750千伏加强工程带电运行,中能智慧储能项目进展顺利。七瓜路、马桥路项目全面启动,柳敦高速、柳敦高铁顺利实施,融金苑、瓜州印象购物中心、渊泉宾馆等项目主体封顶。扎实开展“抓招商、扩投资、稳增长”活动,制定出台招商优惠扶持办法,全年开展小分队招商、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80批次,成功引进项目56个,落实到位资金61.2亿元,为县域经济发展积蓄了新动能。
    ——坚持精准施策,工业经济平稳运行。深入推进“工业强县”战略,全面落实“一企一策”帮扶措施,实施“三帮一联”抓复产攻坚行动,全年开工企业124户,开工率89%,支撑性产业巩固提升、新兴产业有序发展的良好局面逐步形成。新能源产业全年发电121亿千瓦时,上网11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柳沟项目攻坚组为企业提供一站式、保姆式服务,伊特科技、圣锦元、天宇恒达等精细化工项目快速推进。为成宇兰炭、鑫源能源等重点企业协调融资5亿元,盘活带动煤化工产业联动发展,晋恒、腾飞等矿产品加工企业原料供应问题有效解决。北大桥、柳园、柳沟工业园区生活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建成投运。柳沟园区总规修编、规划环评全面完成,园区供水、工业污水、蒸汽供应等配套工程有序推进。深入实施“小升规”培育计划,德泰电气、伟莹建材等5户企业入库升规,全县规上企业达到44户。
    ——抢抓重大机遇,文旅融合加速发展。积极抢抓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建设机遇,与省公交建集团深度合作,全省首个建养一体化工程双石公路一期竣工通车,观景台、停车带、特产销售亭全部建成,桥湾仓储物流中心、葫芦河游客服务中心等8个重点项目前期工作扎实开展,路衍经济文旅融合实现破题发展。充分挖掘“五大文化”资源,全域旅游规划完成编制,红色文旅产业发展研讨会顺利召开,“文化+旅游”研学业态初步形成。张芝文化艺术节、玄奘之路戈壁挑战赛、全国新星拔河比赛成功举办,参与人数再创新高。张芝书法艺术体验馆建成开放,塔尔寺考古挖掘正式启动,草圣故里文化产业园、红西路军安西战役纪念馆成为旅游热门“打卡地”。西湖田园综合体二期、布隆吉葫芦河湿地风情园、三道沟“福禄花田”等乡村旅游多点开花,全域旅游蓬勃兴起。持续实施“引客入瓜”,全县接待游客68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4亿元,同比增长31.3%。加大电商扶持力度,累计建成服务站点71个,实现城乡网点全覆盖,交易额突破6300万元,同比增长46.6%。新增个体商户1320户,累计达到1.5万户,市场活力明显增强。
    ——坚持生态立县,城乡面貌显著改善。注重规划引领,县城控制性详规、县域乡村建设规划编制完成,城乡空间布局不断优化。投资9.1亿元,实施城建项目15个,生态文化创新区规划目标全部完成,落实棚改征收任务300户,宜禾路、张芝路完成亮化,更换休闲座椅195组,维修公用设施5160处。全市首个数字化执法系统建成投用,流动摊点“错时”治理,城市管理更加精细。深入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城东千亩胡杨林、20公里万亩生态长廊持续巩固,建成农田防护林150公里、绿色通道68公里,治沙造林3510亩,累计形成环县城生态屏障3.2万亩,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1.2%,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县城。投资3300万元,深入推进“三大革命”“六大行动”,新改建农村户厕3870座、农村公厕20座,创建清洁村庄37个,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场会成功举办。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累计投入1.4亿元,整治燃煤锅炉91台,清洁煤炭交易体系基本建成,污水处理中心完成提标改造,白墩子土壤污染治理工程顺利完工。“河湖长制”全面落实,“四乱”问题有效整治。全年空气优良率达到81.5%,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在限值以内,县域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狠抓生态环境问题整改,集中力量攻坚,各类环保问题整改率达到94.7%,顺利通过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
    ——增进民生福祉,社会事业和谐发展。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优化公共服务供给,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投资3.9亿元,省、市、县惠民实事有效办理。高级中学建设项目稳步推进,广至、梁湖中心小学教学楼建成投用。选派千名优秀教师参加“国培”“省培”计划,表彰奖励优秀教师和中高考成绩优异学生183名,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健康瓜州”扎实推进,中医院主体完工,县医院专家公寓投入使用,城乡医疗远程会诊中心建成投运,先看病后付费和“一站式”即时结报全面推行。老年养护中心及儿童福利院开工建设,城乡低保、特困供养标准持续提高,居民养老保险“一卡通”实现全覆盖,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开发就业岗位4221个,完成技能培训4133人,有组织输转劳动力2.1万人次。县体育场完成改造,乡镇图书馆实现全覆盖。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圆满成功,“追梦杯”龙舟赛、百姓周末大舞台等群众文化活动精彩纷呈。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获评省级文明县、双拥模范县。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全面完成,农垦企业社会职能顺利交接,县融媒体中心建成运行。普法宣传成效显著,“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推进,“平安瓜州”建设水平不断提升,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积极应对锁阳城镇“7•7”洪涝灾害,灾后重建全面完成。
    ——深化作风建设,政府效能全面提升。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机关作风持续改进,政府自身建设明显加强。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党风廉政建设、意识形态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有效落实。深入开展“基层减负年”“作风建设年”活动,政府发文、会议、督查检查数量均减少30%以上。办公用房核查、公车改革全面完成,“三公”经费管控更加严格,财政预决算、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管理更加规范。中央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高效落实,省委巡视反馈问题全面整改。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两代表一委员”意见建议有效办复。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简政放权、精简办事流程、压缩办事时限,项目签约到落地实现全程闭环服务。推行“投资代办”“容缺受理”“并联审批”模式,行政审批实现“一站式”办理,网办事项达到90%以上。市民中心全年办件近9万件,接待服务群众7.6万人次,受到群众好评。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严格落实中央、省、市工作部署,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科学建立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工作机制和指挥体系,外防输入、内抓管控,分类设置县、乡、村、组四级卡口416个,对全县15个乡镇、316户企业实行网格化管理,有效阻断疫情传播途径。社会各界捐款捐物190余万元,医护人员、公安干警、基层干部群众奋力拼搏,奉献精神令人感动,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审时度势调整防控策略,深入开展“三帮三联三促”,制定出台多项激励措施,列支300万元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企业开复工率达到93%,各行各业复工复市,社会秩序良好平稳。
    各位代表,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的结果,是县委统揽全局、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也是全县各级干部群众顽强拼搏、奋发有为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向所有关心、支持瓜州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一些短板弱项,实现高质量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农业产业结构不优,龙头企业、合作社带动力不强,农业规模化、品牌化、集约化程度不高,农民持续增收难度较大。二是工业存量不优,增量不足,高质量发展不够,结构不尽合理,发展后劲不足。三是民生领域还有一些短板,教育、医疗、就业、养老等方面与群众的期待还存在一定差距。四是财源性项目不足,税收贡献率不高,财政刚性支出持续加大,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压力较大。五是政府系统部分干部思想不够解放,担当意识、创新精神和抓落实的能力有待提升。对此,我们将本着对全县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开拓创新  砥砺奋进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谋篇之年。县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以县十五届四次党代会精神为统揽,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落实“六稳”工作要求,全力推进“生态立县”“工业强县”两大战略,坚定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奋力开创瓜州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主要预期目标是:
    ——生产总值增长7%以上;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以上;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5%以上;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以上;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5%以上;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以上;
    ——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在市定目标以内。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立足富民增收,持续提高脱贫质量。扛牢脱贫攻坚政治责任,全面落实“四不摘”要求,固强补弱、提升质量,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强化产业扶贫。按照“抓点、建园、带面”的富民产业思路,大力发展枸杞、日光温室、草食畜等特色增收产业,建成现代扶贫产业示范园20个。全面推行“四权分置”扶贫资金管理模式,健全“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持续推进光伏、电商、旅游等产业扶贫,打造休闲观光点7个,扶持发展“五小”产业580户,实现贫困户稳定增收。推进就业扶贫。积极对接市场需求,大力开展“菜单式”“订单式”技能培训,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建成扶贫车间10个、培训基地2个,完成贫困户技能培训3400人,着力提高建档立卡户致富能力。多渠道开发贫困户就业创业渠道,扩大公益性专岗设置,托底安置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夯实发展基础。聚焦短板弱项,以完善渠路林田等基础设施为重点,衬砌渠道150公里,铺筑道路30公里,营造农田防护林100公里,建设高标准农田4.4万亩,着力改善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住房动态监管,统筹提升教育、医疗、饮水设施条件,进一步提高贫困群众生活水平。筑牢返贫防线。建立监测预警和应急救助机制,认真落实“一户一策”巩固提升计划,对建档立卡户进行动态管理,对边缘户、监测户实行挂牌督战。紧盯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和抽查普查,扎实开展“3+1”冲刺清零后续行动和“5+1”专项提升行动,持续推进“回头看”问题整改,积极推行“兜底保”“防贫保”,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
    二、聚力项目建设,不断夯实发展基础。坚定不移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扩大投资、推动发展的关键举措,狠抓项目谋划争取和引进建设,促进投资持续增长。注重规划引领。紧盯国家、省、市产业政策导向,高点定位、科学谋划,高质量完成“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围绕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力争一批重大项目和民生工程进入国家、省、市项目盘子,破解基础设施瓶颈,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加快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优化、增长动力转换,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加强项目谋划。加快建立县级总储备库和乡镇、行业分储备库,不断完善项目谋划清单,动态储备项目300个。围绕“433”十大生态产业发展方向,谋划产业带动项目60个,确保十大生态产业增加值占到生产总值32%以上。紧盯中央、省、市预算内投资扶持重点,积极申报争取中央投资和地方专项债券,加大基础设施、生态环保、公共服务等领域投资。全年实施重点项目110个以上,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0亿元以上。全力招商引资。深入推进“招商引资攻坚年”活动,坚持“走出去、引进来”,大力开展以商招商、驻点招商、网络招商,利用广交会、兰洽会、文博会等重大节会,重点引进清洁能源、精细化工、硅产业、农产品加工等延链补链强链项目,狠抓各类签约项目和意向项目跟踪服务,力促一批前景好、后劲足、税收多的大项目落户瓜州。包装储备招商引资项目130个,建立企业家名录库,组建9个驻点招商组,分产业、分区域精准招商,扎实推进项目储备、对接洽谈、签约落地和开工建设,力争招引项目40个以上,落实到位资金66亿元。配套出台优惠政策,吸引总部企业集聚,增强区域辐射带动力和综合竞争力。优化服务环境。最大限度简化审批程序,持续推行“容缺审批”“承诺审批”模式,主动为项目业主代办各项审批手续。严格落实“四百”机制,大力推行“不来即享”服务,实行“项目管家”和“招商代办制”,打通项目落地“最后一公里”。全面落实减税降费、延迟缴费措施,降低生产经营成本。
    三、做强优势产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以产业兴旺引领乡村振兴,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龙头带动、政府推动、市场驱动、农民联动”的思路,集中力量打造特色优势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大产业结构调整。按照“压缩棉花、增加蜜瓜、扩大饲草、稳定枸杞、做强设施、壮大畜牧”的发展方向,持续优化产业结构,着力推动现代丝路寒旱农业发展,压减棉花8万亩,新增蜜瓜5万亩、饲草3万亩,枸杞稳定在15万亩,着力打造“蜜瓜小镇”“枸杞小镇”。加快戈壁生态农业建设,新建日光温室1000亩、钢架大棚4000亩,全县特色产业稳定在60万亩以上,引资建设万头生猪循环农业产业园,牛羊饲养量稳定在145万头只。深化“三变”改革,积极推进土地流转,规模经营面积达到15万亩。做大特色优势品牌。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引导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组团发展、互利共赢。积极创建名优品牌,提高风来喜、西域风、杞老大等商标知名度,全力推广流星雨蜜瓜、羊肚菌等新优特品种,创建具有瓜州特色的“甘味品牌”。实施“农产品质量提升”行动,建成蜜瓜、枸杞标准化示范点45个。搭建产销对接平台。突出龙头企业、合作社在产业发展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引导鑫红、祥龙生态等合作社规范升级,鼓励龙头企业、合作社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年内创建省市级示范社37个,引进培育龙头企业13家。紧密对接中粮、中垦、深圳阳光庄园等知名企业,大力培养农村经纪人队伍,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推进“以销促产”,力争85%的蜜瓜、70%的枸杞实现订单销售。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健全“三治”融合、共建共享的乡村治理体制。推进村务公开和村民自治能力建设,加大基层小微权力监管,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村集体资产管理、扶贫资金落实、惠民政策兑付等重要事项做到公平公正公开。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范村规民约,弘扬社会公德,培育文明新风。
    四、优化工业结构,推进工业强县战略。始终坚持“工业强县”战略不动摇,全面推动能源产业做大做强、化工产业集群发展、硅材料产业加速推进、传统产业增产增效,着力盘活存量、扩大增量、提高质量。支持壮大能源产业。完成新能源综合开发规划编制,推进新能源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力促常乐电厂一期2×100万千瓦项目建成投运、二期2×100万千瓦项目年内动工。加快中能智慧储能、酒湖工程配套50万千瓦风电、3.1万千瓦光电建设进度,3万千瓦生物质发电等项目年内开工建设,积极引进新能源配件生产项目,完善运行服务,鼓励风电塔筒制造企业恢复产能,补齐产业链,全力打造全国千万千瓦级新能源综合开发示范县。优先发展化工产业。抢抓东部化工产业转移机遇,加快伊特科技、天宇恒达、圣锦元等项目建设进度,改造提升福盛、汇通能源,力促成宇兰炭建成投产,推动奥斯兰宇、甘江、华创等项目落地开工,形成上下游衔接、产业链互补的循环经济体系。做精做深硅材料产业。扶持壮大三新硅业,推动新哈矿业扩能技改,加快恒瑞新、中科凯越等硅材料项目进度,重点发展工业硅、高纯石英砂、电子级硅微粉等硅产品,提升产业集聚度,力争达到年产8万吨工业硅、3万吨高纯石英砂、1.5万吨电子级硅微粉的生产能力,实现产值4亿元以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西脉、腾飞等企业技改升级、扩产增效,引导盛辉、恒隆等石材企业集群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推动广汇能源转型发展,支持酒钢长城、顶松塔筒等装备制造企业与风电企业互保共建、共同发展。培育壮大中小微企业,帮助禹瑞节水、弘也水泥等小微企业摆脱困境、增产增效。持续实施“小升规”培育计划,力争新增规上企业6户以上。完善园区基础设施。按照“龙头带动、园区聚集、绿色循环”的发展思路,持续加大园区投入力度,撬动社会资本参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产业发展规划修编,加快工业污水、蒸汽供应、消防站、固废危废处理等项目进度,完善供水、道路、绿化等配套工程,将柳沟工业园区打造为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
    五、放大融合效应,激发文旅产业活力。抢抓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机遇,坚持融合发展,全力争创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着力夯实文旅基础。深入推进交旅融合路衍经济发展,畅通旅游交通路网,全力推进七瓜路、马桥路、柳敦高速等项目进度,力促双石公路二期、悬榆路开工建设。加快实施双塔服务区、锁阳城游客服务中心等10个项目,形成“两点一线一环”旅游大环线。加快发展特色文旅。抢抓长城、长征国家公园建设机遇,完成红色遗址保护利用规划编制,改造提升红西路军最后一战纪念公园,推进西路军魂培训基地建设。加快实施锁阳城考古挖掘二期,推进考古公园建设,力促“风雨者”雕塑落地,增强文化旅游吸引力和影响力。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推进西湖田园综合体三期、瓜州山庄、戈壁农旅融合创业园等项目,培育乡村旅游示范点5个、旅游专业村2个。倾力打造品牌赛事。持续推进“引客入瓜”,创新举办张芝文化艺术节、蜜瓜枸杞展销会、“烽火瓜州”旅游推介会,持续完善“戈壁清泉”基地功能,精心打造“玄奘之路”戈壁挑战赛、“大美锁阳城”自行车邀请赛等精品赛事,提高瓜州美誉度,促进文旅关联产业快速发展。大力培育商贸物流。依托区位优势,做大做强柳园、北大桥、柳沟物流园区,全力推进桥湾交通仓储、嘉合盛冷链物流项目建设,打造区域性商贸物流中转枢纽。加大与京东、淘宝等知名电商合作,线上线下销售同步推进,力争电商销售额达到7200万元以上,着力创建国家级电商示范县。
    六、坚持生态立县,持续改善人居环境。按照城旅融合发展理念,以精细、精致、精美为目标,推动城乡发展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将城市作为景区来建设,着力提升城市品位。完善城市功能。严把城市规划关口,加强城市空间、风貌管控,启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加快安西直隶州城绿化工程、县城第二水源地建设,改造提升广德路,硬化广显路人行道,全力推进城市道路建设、供暖改造、裸露土地治理,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配套,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强化精细管理。大力开展街面景观、流动摊点、文明出行综合整治行动,让城市更干净、更靓丽、更和谐。加快城市5G网络建设,推进水、电、暖、天然气缴费“指尖办”,打造城市治理综合服务平台,着力建设智慧城市。健全完善物业管理机制,激发物管市场竞争活力,厘清行业监管责任,提升物业服务质量。优化人居环境。大力推进城市基础提升工程,建成小游园、小停车场、小市场等“五小”便民工程8处,完成老旧小区改造6个,建设高标准绿地公园2个,切实方便居民生活。投入3000万元,实施城东生态治理、农田防护林、绿色通道等绿化工程,年内完成人工造林5000亩。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完成“厕所革命”整村推进26个,改造公厕32座、农村户厕7300座,创建清洁村庄38个。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持续抓好环保问题整改,做好自然保护区勘界立标、生态红线划定、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面落实“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认真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强化重金属污染风险管控。加强县内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及运行监测,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开展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治。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七、注重统筹协调,切实增进民生福祉。全力补齐民生短板,织密民生保障网,抓好惠民实事办理,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高级中学建设进度,力争尽早招生。优化教育教学资源配置,着力解决“入园难”“择校热”“大班额”等问题。大力实施“名师、名班主任、名校长”培养工程,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促进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体质健康达标。做强职业教育专业品牌,扶持民办教育规范发展。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深入推进“健康瓜州”建设,全面落实“基层首诊”和“分级诊疗”制度。加快中医院建设进度,年内建成投用。改善基层卫生院条件,邀请专家远程会诊,满足群众多元化就医需求。引进医学类本科生30人,逐步解决医疗人才紧缺问题。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医保基金监管,做好城乡社保提标扩面、大病保险、困难群体救助等工作,稳步提升城乡居民保障水平。落实新一轮就业创业政策,创建省市级创业孵化基地3个,开发就业岗位3200个,有组织输转劳动力2.6万人次。提高退役军人服务保障能力,深化双拥创建成果。加大公租房保障力度,逐步解决城镇中低收入群体住房问题。加快老年养护中心、儿童福利院和殡仪馆建设,做好空巢老人、困境儿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关爱服务工作。补齐全面小康短板。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任务,着力解决生态环保、节能降耗、文化产业、科技投入、公共交通等短板指标,对标精准施策,全力提高小康水平。
    八、强化社会治理,全力构建平安瓜州。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着力构建社会安定和谐的新局面。加强社会治理创新。全力推进“雪亮工程”,完善城区科技信息化管理设施,创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标准化城市。创新法治宣传形式,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加快“信用瓜州”建设,健全完善诚信激励与失信惩戒机制。扎实做好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工作,持续巩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成果。强化安全生产监管。从严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做到“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狠抓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持续开展道路交通、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城市燃气等重点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全力保障公共卫生安全。严抓食品、药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让群众健康消费、放心消费。全力维护社会稳定。持续深化“平安瓜州”建设,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不断提升群众安全感。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营造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落实农民工工资清欠长效机制,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加大社会治安重点区域整治力度,完善社区网格化管理机制,提升社会管理服务能力。
    凝心聚力  奋发作为
    全面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要强化制度意识,维护制度权威,全面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强化政治建设,突出忠诚履职。坚定不移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切实将旗帜鲜明讲政治贯穿于政府工作始终,体现在做决策、定措施、抓落实全过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全面贯彻中央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坚决服从县委领导,坚决执行县委决定,确保各项决策部署抓实见效。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持续抓好整改落实,以主题教育实效推动高质量发展。
    强化法治思维,严格依法行政。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促进政府治理规范化、法治化、制度化。严格执行“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制度、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认真落实重大事项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等行政决策程序。全面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完善政府重要工作法制审查机制,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深化政务公开,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主动接受政协民主监督,积极接受社会各界监督,认真办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
    强化担当作为,注重实干实效。坚持实干至上、行动至上,强化工作执行力、落实力,做到重大决策和重点工作说了算、定了干,一抓到底,全面提升政府公信力。加强行业政策理论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做法,着力提升推进工作、破解难题、应对挑战的能力和水平。不折不扣落实上级决策部署,围绕年度重点工作,分类建立督查台账,推行清单化管理,采取“周调度、月通报、季考核”方式,强化跟踪督办,形成闭环运转的工作督查落实体系,全力构建主动负责、敢于担责、履职尽责的工作局面。
    强化服务意识,提升行政效能。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巩固“证照分离”“多证合一”等商事制度改革成果,建立健全政务诚信评价机制,继续推行政务服务承诺、首问负责、限时办结制度,持续提升服务质量。全面推行移动OA办公系统,实现无纸化办公,提高工作效率。加快“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编制政务公开事项标准目录,规范办事指南、工作流程,力争“最多跑一次”办理事项达到90%以上。大力推广行政审批线上办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网上办结率达到80%以上。建立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优化行政服务效能,提升企业、群众办事满意度。
    强化廉政建设,持续改进作风。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从严执行准则条例,持续整治“四风”问题,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精文减会、压减督查,切实减轻基层负担。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压紧压实“一岗双责”。高度重视政府系统意识形态工作,全力筑牢思想防线。狠抓“双审”指出问题整改,加大资金、资产、资源、项目审计力度,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严格压减一般性支出,从严管控“三公”经费,把有限的财政资金更多用于民生领域。
    各位代表,时代赋予重任,实干成就梦想。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瓜州高质量发展而不懈奋斗!
    《政府工作报告》名词解释
    (以报告出现次序排列)
    1.“四权分置”扶贫资金管理模式:是指产权归村集体、经营权归企业或合作社、收益权归村集体和贫困户、监管权归乡镇政府的扶贫资金管理长效机制。
    2.两后生:是指初、高中毕业未继续升学的学生。
    3.三品一标:是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统称。
    4.“三变”改革:是指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改革。
    5.三帮一联:是指帮融资、帮安评、帮环评、部门至少联系一户工业企业。
    6.小升规:是指工业规模以下小微型企业升级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7.建养一体化:是指按区域或类别成规模“打捆”建设项目,向社会公开招标选择社会资本,由社会资本承担项目的资金筹集、施工总承包、工程交工验收后若干年养护服务工作,项目业主依据项目建设及养护的绩效评估情况,分年度向社会资本支付服务费。服务期(含建设期和养护期)满后,养护工作移交给地方政府承担。
    8.路衍经济:是指以高速公路及其相关的交通运输网络为基础,依托沿线服务区、高速公路出入口、城镇节点等发展的“带状经济”。
    9.五大文化:是指张芝文化、玄奘文化、红色文化、石窟文化、边关文化。
    10.三大革命:是指厕所革命、垃圾革命、风貌革命。
    11.六大行动:是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动、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与尾菜处理行动、畜禽养殖废弃物与秸秆资源化利用行动、乡村规划行动、农村“四好”路建设行动、村级公益性设施共管共享行动。
    12.河湖长制:是指为了加大对水资源保护与水环境治理,由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辖区内相关河流、湖泊的“河长”和“湖长”,负责组织领导相应河湖水环境治理和保护的一项工作制度。
    13.“四乱”问题:是指清理整治河道内乱占、乱采、乱堆、乱建问题。
    14.“国培”“省培”计划:是指中小学教师国家级、省级培训计划。
    15.农垦企业社会职能:是指国有农场承担的属于政府职能范围的非企业经营性事务,主要包括公检法、社会综合治理、计划生育管理、司法、民政、人武、基础教育、基本医疗、公共卫生、“三供一业”等各类社会行政性、事业性和服务性职能。
    16.“放管服”改革:是指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
    17.并联审批:是指对涉及两个以上审批(核准)部门审批办理的投资项目(涉及国家秘密的项目除外),其审批、核准、备案及报建审批事项采取“项目信息网上申报、申请材料一窗受理、审批过程并行协同、审批结果关联共享”等方式,由各级政府政务大厅投资项目并联审批综合窗口统一接件、回复,相关审批部门通过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同步审批办理的行政审批模式。
    18.容缺受理:是指在申报审批项目时主要材料具备,次要材料有所欠缺,窗口采取先受理,后补齐的方式先予接收办理。
    19.三帮三联三促:是指帮疫情防控、帮手续办理、帮企业融资和县级领导联园区、部门领导联企业、业务人员联项目,促进项目迅速复工、企业尽快复产、经济企稳回升。
    20.六稳:是指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
    21.四不摘:是指2019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十三届二次人代会甘肃代表团参加审议时指出,贫困县摘帽后,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
    22.“五小”产业:是指小庭院、小家禽、小手工、小买卖、小作坊产业。
    23.“3+1”冲刺清零后续行动:是指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饮水安全有保障冲刺清零后续行动。
    24.“5+1”专项提升:是指开展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异地扶贫搬迁、村组道路建设、东西扶贫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及兜底保障。
    25.“兜底保”:是指通过贫困人口细分,确定最低生活担保、特困人员供养、临时救助的兜底担保政策。
    26.“防贫保”:是指针对处于贫困边缘的两类临贫、易贫特殊人群,抓住因病、因学、因灾等致贫返贫关键因素,提供相应的保险保障。
    27.“433”十大生态产业:是指做强清洁能源、循环农业、通道物流、文化旅游“四大优势产业”,培育清洁生产、节能环保、中医中药“三大新型产业”,挖掘先进制造、数据信息、军民融合“三大潜力产业”。
    28.“四百”机制:是指实施“百个重大项目党政领导包抓推进”“百名厅局长精准服务帮扶百家企业”“百名处长百场政策宣讲”“百名行长千家企业银企需求对接”的机制。
    29.不来即享:是指对符合政策规定条件的企业、群众实现事项办理“自行申报、网上处理、先行享受、后续监管”,使企业和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享受政策的工作机制和流程。
    30.项目管家:是指为重大项目、重点企业提供管家式的长效保障服务。
    31.丝路寒旱农业:是指2019年3月省委、省政府对特色农业基本形态的最新概括和明确定位,旨在发挥甘肃农耕文化底蕴深厚、与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农业交往历史悠久、通道枢纽功能明显的独特优势,充分集成设施化、机械化、智能化、数字化等现代技术手段,挖掘高寒干旱气候条件下农业发展的资源潜力,努力走出一条具有“现代”方向引领、“丝路”时空定位、“寒旱”内在特质的新时代农业发展路子。
    32.甘味品牌:是指在系统总结甘肃特色农产品鲜明特点的基础上,提出的甘肃特色农产品省级公用品牌。
    33.“三治”融合:是指推进以党建引领、法治为纲、德治润心、自治固本的“三治融合”基层治理新模式。
    34.两点一线一环:是指榆林窟和悬泉置两大标志性文化景区,新建榆林窟至悬泉置旅游专线,敦煌至瓜州旅游小环线。
    35.基层首诊:是指普通平常小病患者首先到基层医院就诊医治的制度。
    36.分级诊疗制度:是指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级,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疾病的治疗。
    37.雪亮工程:是指以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为指挥平台、以综治信息化为支撑、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重点的“群众性治安防控工程”。
    38.证照分离:是指在对涉企备案、登记类证照事项充分整合、取消的基础上,进一步清理和取消涉企行政审批事项,分别按照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准入服务等方式,将主体资格登记与经营资格登记相分离的一种登记制度。
    39.多证合一:是指将有关涉及市场主体登记、备案的一般经营项目事项,以及政府部门管理需要的涉企证照事项整合到营业执照上。
    40.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是指各级政务服务机构(含大厅、中心、站点、窗口等)、各类政务服务平台(含业务系统、热线电话平台、移动服务端、自助服务端等)全部开展“好差评”,线上线下全面融合,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全覆盖、评价对象全覆盖、服务渠道全覆盖。
    41.双审:是指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和自然资源资产审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