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1756|回复: 0

[吉林] 2020年辽源市西安区政府工作报告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1-21 08:50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1040

    主题

    1042

    帖子

    702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020
    发表于 2021-1-7 16:30: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0年辽源市西安区政府工作报告

    西安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禹治宏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2019年工作回顾
    2019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发展形势,面对急难险重的工作任务,面对人民群众的所思所盼,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区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务实进取,攻坚克难,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为决胜全面小康、推动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5%。公共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2亿元;公共预算地方级财政收入完成5,200万元。
    ——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全面落实“六稳”要求,坚持有效供给,转型发展实现艰中育新。工业经济企稳回升。实施“105211”产业发展计划,夯实主导产业基础,装备制造、建筑建材、健康食品、新材料等支柱产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9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3.4亿元,同比增长6.3%。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吉临天马”成为“西安制造”自主创新品牌,晟林汽车获得全国创新创业大赛吉林赛区优秀奖。推动产学研合作,长江胶管联合北京化工大学研发的石油输送橡胶管新产品项目进入实验阶段。强化经济运行调度,坚持因企施策,全力破解生产难题,亿达碳业实现升级入规,东岳工矿、长城重型、工矿煤机等3户“双停企业”恢复生产。落实减税降费优惠政策,减轻企业税费负担1,200余万元。全力推动银企对接,搭建金融服务平台,聚源重型等3户企业获得金融信贷支持,企业生产实现破冰回温。农业结构持续优化。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减玉米种植面积5,800亩,逐步发展中草药、食用菌、观赏花卉等特色种植。培育壮大经营主体,景达牧业、金都蓝天等龙头养殖企业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家庭农场达到16个,农村合作社发展到147家。“苦口婆心”系列产品被评为第十八届农博会金牌农产品。富强村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积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加快培育市场主体,全程服务小微企业,全力推动实体经济振兴。各类市场主体发展到7,377户,个体工商户发展到6,479户。红星医药、飞豪科技、全鑫物资等3户小微企业升级入统。积极培育消费热点,山语城餐饮消费商圈、“小红帽”夜间消费商圈持续繁荣。激发外贸进出口活力,新增乾元生物、聚源重型2家外贸进出口企业。依托全市首届城市节成功举办“第四届辽源消夏美食文化节”,吸引客流5万余人次,展销额近千万元。
    ——投资拉动活力增强。充分发挥有效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强力推进项目建设,搭建发展要素平台,精准推进经贸交流,努力提升转型发展后劲。项目建设扎实推进。落实全省“三抓”“三早”行动,实施5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24个,项目开复工率达到100%。诺丁山文化创意产业园、十兆瓦光伏发电等新建项目全面开工,清漪园养老公寓、双丰汽贸等续建项目有序推进,亿达碳业、昆仑燃气等扩建项目投产达效。园区承载能力持续增强。完善生产要素配置,推动东西孟工业园区污水管网、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入园企业发展到13户,实现产值2.5亿元,同比增长4%。经贸招商取得实效。全面强化与柯桥区对口合作,充分借助省市经贸交流平台,积极参加东北亚博览会、上海进博会等国内大型展会,多次与中核电、新希望集团、铁骑力士等大型上市公司对接,开展“走出去、请进来”50余次,重点洽谈对接项目35个,长白山特色浆果、核能供暖等5个项目签约落地。
    ——三大攻坚取得阶段进展。坚持把打好三大攻坚战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周密布置,高位推动,着力防风险、补短板、促整改。重大风险稳妥处置坚持底线思维,始终把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以管控政府债务风险为重点,按照“依法、平稳、有效、彻底”的工作思路,压缩债务规模,剥离债务资产,积极筹措资金,全力破解为企业融资借款等遗留问题。深入开展生产安全、消防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等重点领域风险排查整治,全区安全形势持续平稳。推进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加大稳控力度,圆满完成新中国成立70周年安保维稳任务。精准脱贫如期完成。聚焦“两不愁三保障”,落实“六个精准”要求,全力打好脱贫攻坚“组合拳”。实施扶贫产业项目13个,年实现项目收益分红66万元。实施教育扶贫,贫困户子女入学得到充分保障。实施健康扶贫,区、镇医院实行“一站式”结算服务,医药报销比率最高达95%。落实“五点双享两救助”政策,180名贫困群众实现兜底保障。全面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饮水安全工程等攻坚任务。年内82户146名贫困人口精准脱贫,金河村整村退出,如期完成省市下达的脱贫任务。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坚决扛起生态环保政治责任,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全力推进环保督察问题整改,确保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打响蓝天保卫战,全面开展秸秆禁烧,优良天数比例持续提高。大力实施辽河流域综合治理,推动河岸生态修复和水涵养林建设,建成河岸景观带690亩,栽植林木70余万株。实施东辽河流域畜禽养殖粪污处理项目和仙人河上游截污管道工程,坚决消除仙人河黑臭水体。完成3万平方米仙人河入城湿地项目,全面提升水质净化能力,湿地出口水质达到Ⅲ类水体标准。
    ——民生保障持续增强。积极回应群众期盼,31件惠民实事全部完成,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就业形势持续向好。举办大型招聘洽谈会20场,城镇新增就业4,602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005人,失业人员再就业7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4%以内,城镇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为零。教育事业整体提升。投资400余万元实施西安区幼儿园扩建、和宁街小学操场改造等工程,校园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办好学前教育,6所幼儿园被认定为省级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公办园占比达到51.6%。乒乓球特色教育再结硕果,队员赵尚成功入选国家女子乒乓球队,实现建队41年来历史性突破。医疗体系逐步完善。投入800余万元完善医疗基础设施,区医院先锋院区投入使用,新建东山社区卫生服务站,基层医疗机构中医馆配设实现全覆盖。实施健康西安行动,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率达到81.5%,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85%。社会保障能力持续加强。投入资金1.08亿元用于城乡低保、医疗保障、残疾人补助等民生保障,惠及群众6万余人次。实施城乡低保补差式救助,城乡最高补助标准每年分别达到6,600元和3,900元。居住条件不断改善。实施城区环境综合整治,拆除违建7万余平方米。征收农中、东山、湿地等区域房屋15.7万平方米,2,837户居民居住条件得到改善,妥善解决3,770户棚户区居民逾期未安置问题。乡村环境持续优化。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行城乡环卫一体化保洁,修建“四好农村路”“畅返不畅”22.23公里,完成1,600户农厕改造任务。创建美丽庭院、干净人家1,500户,打造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8个,正风村被评为省级美丽乡村创建村。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投资160余万元维修改造灯塔镇文化站、新建古仙村文化广场和裕明社区多功能运动场。成功举办“西安区第三届全民文化节”,开展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惠民演出40余场。“吉林曲艺之乡”品牌效应不断扩大,艺翔曲艺社二人转作品入围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原创小品参加第五届“南山杯”全国曲艺展演。
    ——政府运行规范高效。坚持改革创新,持续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不断提升依法行政能力和服务水平,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明显增强。改革活力充分释放。完成政府系统机构改革目标任务,“三定”方案重新编订并通过合法性审查,职能配置不断优化,机构运行更加高效。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实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只跑一次”事项达到399件。初步承接城管职能,全力做好环卫、物业职能下放前期准备。法治能力有效提升。深入推进“七五”普法,开展法律“六进”活动,建成富强法治文化广场,村级法律服务工作室实现全覆盖。加强社会矛盾排查预警,人民调解成功率达98%以上。纵深推进扫黑除恶,破获涉黑涉恶、九类违法犯罪案件25起,整治行业乱象1,824件。政府作风持续转变。全面从严治党,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决策部署,务实重行,忠诚履职,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办复率达100%,16个先进集体、45名优秀个人受到市级以上表彰,全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愈加浓厚。
    此外,方志档案、外事工作、防震减灾和妇女、儿童、残疾人事业取得新成绩,双拥共建和军民融合发展实现新进步。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保持定力、担当作为,坚决顶住压力挑战,全面夯实发展基础。过去的一年,我们咬紧牙关、笃定前行,坚定必胜信心,持续扩大改革发展成果;过去的一年,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迈出了西安高质量发展的坚韧步伐,并以优异的成绩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和社会各界有效监督、关怀支持的结果,凝聚着全区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心血汗水。在此,我代表区政府向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和所有关心支持西安发展的老领导、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地看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短板和欠账问题亟待解决。一是经济基础相对薄弱。传统优势产业升级缓慢,新兴业态培育相对滞后,有效投资明显不足,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经济总量占比全市最低。二是财政保障能力不强。政府债务负担沉重,城乡建设、生态环保、民生保障等领域刚需支出逐年增加,财政面临巨大压力。三是营商环境质量不优。缺少吸引优质企业的投资优惠政策,降低企业运营成本、集聚生产要素能力不强,发展谋划空间相对受限。四是作风建设仍需改进。个别干部精神不振、能力不足、作风不硬的问题较为突出,主动作为、敢于担当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我们一定要直面问题挑战,竭尽全力加以改进解决。
    2020年工作安排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做好全年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面对新的改革发展任务,我们必须要抢抓机遇,谋势而动、乘势而上,努力实现更高质量发展。政府工作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抓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坚决打好打赢“三大攻坚战”,围绕市委提出的“五大改革”和“六个体系”建设要求,全面落实区委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生态优先,完善创新发展体系,为新时代西安高质量转型发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保障。
    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完成市下达任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5%左右;公共预算地方级财政收入增长3%左右。实现上述目标,坚持做好七方面重点工作。
    一、坚持集聚发展要素,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坚持“稳”字当头,实施“五项攻坚”,确保经济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实施主导产业提质攻坚。紧紧围绕中央37号文件提出的“新一轮重大技术改造工程对东北地区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给予重点支持”“围绕吉林碳纤维等优势方向培育建设创新平台”等利好政策,精准对接“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聚焦“105211”发展目标,持续壮大“4+2”产业体系。依托隆盛源“吉临天马”自主品牌优势,推动传统制造业优化升级,向高端智能化发展。整合装备制造产业资源,促进吉林装备制造、隆盛源强强联合,着力打造全省重要的矿山装备制造基地。依托亿达碳业、佳德化工等新材料产业基础,推动碳纤维及相关配套产业创新发展,打造碳纤维产业高地。围绕发展壮大仙城二手车、双丰大众、隆腾、嘉隆等汽贸服务业,延伸产业链条,着力打造汽贸产业区。鼓励支持昆仑燃气、全鑫物资等企业扩大经营布点,积极推进核能供暖、光伏风能发电等新能源环保项目,着力打造清洁能源产业集聚区。全力争取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程,积极谋划储备一批工业、服务业项目,规划建设湿地生态产业新区。实施重点项目提速攻坚。按照“竣工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梯次要求,围绕重大产业、基础设施、生态环保等方面,谋划实施5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24个,其中新开工项目10个,续建项目14个,计划总投资45亿元。以项目“三早”行动为抓手,全力推动大唐风能发电、长白山特色浆果产业示范园等重点项目开工建设,确保清漪园养老公寓、诺丁山文化创意产业园等续建项目投入运营。实施招商引资提效攻坚。充分利用进博会、东博会、吉商大会等招商平台,强化域外合作交流,不断提升对外经贸交流合作水平。继续深化拓展与绍兴柯桥区对口合作,推动人才交流、产业互补和项目合作,扩大对口合作成果。以产业招商、园区招商、生态招商为重点,精心策划引进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项目,积极推动新希望生态农业、桑蚕示范基地等生态产业项目落地。完善东西孟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引导企业“退城入园”,持续强化“筑巢引凤”,逐步打造工业企业集中区暨招商引资示范区。实施营商环境提优攻坚。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实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举措,积极搭建投融资平台,着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大力培育市场主体,持续激发市场活力。积极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力争年内实现线上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网上申办率达到80%以上。实施财政保障提升攻坚。落实积极的财税政策,科学调整支出结构,强化“保基本工资、保基本民生、保基本运转”,压缩一般性支出,将财政资金更多地投向供需受益、具有乘数效应的先进制造、民生建设、基础设施短板等领域,促进产业和消费“双升级”。通过巩固和拓展减税降费成效,持续提高财政政策的效果和质量。
    二、坚持提升功能品质,打造生态宜居城区
    秉承“科学规划、绿色生态”的发展理念,推进工作重心向基础设施补短板和精细化管理转变,努力打造“发展布局合理、城市管理高效、文化根脉深厚”的生态宜居城区。狠抓生态恢复治理。推进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清零”,确保整改任务按时完成。围绕实施“百公里”流域治理工程,严格落实“河长制”,谋划实施辽河流域滨岸带修复等生态项目,推动生活生产岸线向生态景观岸线转化。围绕实施“百万亩”造林工程,实施二道河、三道河河岸退线工程,加快实施老龙头水库周边水源涵养林建设工程,年内完成740公顷水源涵养林建设任务。围绕实施“百万亩”良田改造工程,全力争取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继续推行农业“三减”行动,持续改善土壤环境质量。开展采煤沉陷区基本情况普查,谋划实施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矿废弃地复垦项目。大力发展文旅产业。坚持文化塑魂、旅游兴业,充分挖掘矿山博物馆、矿工墓等矿山文化资源,围绕国家矿山湿地公园建设、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精心规划集矿山历史、红色教育、曲艺文化为一体的特色旅游路线,打造中西部生态产业示范新区暨文化旅游区。持续做精艺翔曲艺、关东泥塑、安家衍纸、兵乓球四张名片,以工匠精神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推进城市精细管理。全面加强城乡结合部、小街巷路、弃管小区等薄弱区域管理,坚决打击违法建设和侵占公共区域开垦小片荒行为。大力开展占道经商、拆违治乱、交通秩序等专项整治,全面清理规范各类影响市容的违规行为,提升城市管理质量。
    三、坚持推动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发展
    全面落实乡村振兴“二十字”方针,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优化农业产业格局。推进“三权分置”,建立产权流转交易平台,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重点依托万亩浆果产业综合体、梅香曲绿色高粱种植基地等优势产业,不断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和产品结构。加快构建“生态农业”体系,以多肉种植示范基地、食用菌示范基地为引领,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棚膜经济,培育发展桑蚕、中草药等林下经济。加快推进三产融合,引导特色农业产业集聚,逐步完善特色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以蒲公英产业链为核心,打造蒲公英特色小镇。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继续加大资金投入,着力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年内完成农厕改造1,500户。优先打通“边界路”“断头路”,年内建设“四好农村路”23公里。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继续开展美丽庭院、干净人家创建,打造省级美丽乡村。培育淳朴文明乡风。健全完善村规民约,加强典型选树,发挥镇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作用,着力创建精神文明示范村、示范户。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推进法治乡村建设,开展法治示范村创建,大力培育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农村社会组织,构建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基层议事管理格局。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互联网+农业”,以有道现代农业和多肉种植基地为示范,加快农村电商平台建设,着力打造龙背、碾山电子商务示范村。大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鼓励农民转移就业,支持各类人才返乡创业。
    四、坚持精准长效施策,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加强兜底保障。聚焦“两不愁三保障”,严格落实“五点双享两救助”,既不降低标准、也不吊高胃口,坚持脱贫不脱政策,有效保障政策连续性。落实产业扶贫、医疗救助、教育资助、政策兜底等措施,跟踪评估政策效果,及时调整政策措施。持续增强造血功能。做强做大扶贫产业,鼓励发展特色种植产业,建立更加紧密的利益共享机制。创新金融扶贫举措,积极培育农村经济实体,采取“支部+合作社+公司+贫困户”模式,鼓励各村立足本地优势,盘活农村集体资产,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压紧压实扶贫责任。坚持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坚决做到资金投入、政策支持、帮扶力度只增不减。完善区级领导包保制度,加强扶贫队伍建设,坚决将扶贫责任坚守到底。
    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健全民生保障体系
    自觉践行为民服务宗旨,围绕群众所思所盼,继续实施惠民实事工程,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实施就业保障工程。全面落实创业就业政策,充分发挥政策导向,完善农民工转移就业工作机制,着力创建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基地。持续开展“双创”活动,力争年内新增城镇就业3,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实施教育满意工程。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全力壮大“三香园”西安教育特色品牌,推动义务教育由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发展。不断提升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推进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专项整治,新增公办园2所,发展普惠性幼儿园3-5所。实施健康西安工程。持续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着力构建区、镇(社区)、村三级联动医疗服务体系。实行分级诊疗制度,降低群众就医负担。推进“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模式,力促清漪园养老公寓等项目投入使用。实施居住环境改善工程。继续推进东山、湿地等区域剩余房屋征收,配合完成西安南苑二期、区政府北侧棚改工程,确保太阳升三、四组地块及金都华郡1,912户居民回迁安置。大力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全面改善红卫小区、西苑小区居民生活环境。实施保障提升工程。实行“补差式”救助和低保渐退政策,适时调整城乡低保标准,确保农村低保标准与国家、省扶贫标准“两线合一”。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全力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完善区、镇、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丰富群众性文体活动,高标准谋划“西安区第四届全民文化节”,全年开展文化惠民活动不少于60场。
    六、坚持治理体系建设,提升社会治理能力
    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大力推进制度创新和治理能力建设。强化依法行政。深入推进“七五”普法,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严格落实地方性法律法规,提升依法行政能力。严格执行政府工作规则,确保行政权力始终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强化防范风险。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提高防控能力,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加强政府债务管控,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稳妥解决融资债务问题。着力加强安全生产、消防安全、食品医疗等重点领域隐患排查整改力度,全面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强化矛盾纠纷排查,有效预防化解社会矛盾。深化平安西安建设,持续保持高压态势,扎实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强化基层治理。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探索环卫保洁、物业管理、老旧小区改造市场化合作新模式,推动城市管理共建共治共享。深化乡镇街道机构改革,不断提升基层管理服务能力,努力实现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七、坚持加强自身建设,打造人民满意政府
    肩负振兴使命,唯有苦干实干。我们要以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不断加强和改进政府工作,建设人民满意政府。旗帜鲜明讲政治。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保持战略定力,坚持担当作为,坚定不移地实施“五大改革”“六个体系”建设、落实“七个聚焦”,确保政府工作始终保持正确的前进方向。严格依法履职责。全面加强政府法制体系建设,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监督,自觉接受区人大的依法监督、区政协的民主监督,广泛接受社会和群众的舆论监督,推动行政权力全过程公开、公共服务全流程公开、社会关切全方位回应,全面提升政府工作效率。驰而不息转作风。健全完善目标考核体系,跟踪督办重大决策、重点工作,以激励促落实,以考核求实效,汇聚起担当尽责、干事创业的正能量,推动政府系统形成迎难而上、务实进取的良好风气,促进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持之以恒抓廉政。加强政府系统廉政建设,紧盯关键节点,持续整治不作为、慢作为和侵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强化审计监督,加强源头治理,努力形成靠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长效机制。始终把纪律挺在前面,不越红线,守住底线,永葆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本色。
    各位代表,前进道路从无坦途,决战决胜时不我待。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旗帜,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励精图治,砥砺前行,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西安高质量转型发展而努力奋斗!

    附:名词解释
    1. 六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
    2. “105211”产业发展计划:到2021年,重大项目工业总产值达到10亿元,装备制造工业总产值达到5亿元,新材料工业总产值达到2亿元,建筑建材工业总产值达到1亿元,健康食品工业总产值达到1亿元。
    3. 减税降费:是指“税收减免”和“取消或停征行政事业性收费”。
    4. 五大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优化融资环境、优化政策环境、优化城市环境和优化干事环境等改革。
    5. 六个体系:现代经济体系、现代城市(镇)体系、地域文化体系、自然生态体系、社会治理体系和党的建设体系。
    6. 七个聚焦:聚焦筑牢发展基础、聚焦城市品质提升、聚焦环境修复治理、聚焦弘传煤城精神、聚焦增进民生福祉、聚焦防范化解风险和聚焦全面从严治党。
    7. 乘数效应:是指经济活动中某一变量的增减所引起的经济总量变化的连锁反应程度。
    8. 农业“三减”行动:农业减化肥、化学农药和化学除草剂的“三减”行动。
    9. 三权分置:是指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仍归集体所有、农民保留土地承包权、流转土地经营权,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并行。
    10. 三香园:是指打造以乒乓球学校为品牌的“技香园”体育特色、以区实验小学为龙头的“艺香园”艺术特色、以市第二实验小学为引领的“书香园”经典国学特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