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1221|回复: 0

[湖南] 2020年湘潭市政府工作报告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6 天前
  • 签到天数: 723 天

    [LV.9]以坛为家II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4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5904
    发表于 2021-1-6 18:35: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0年湘潭市政府工作报告
    ——2020年1月6日在湘潭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湘潭市人民政府市长 张迎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9年工作回顾


    2019年,市人民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砥砺奋进,攻坚克难,扎实开展“五大行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2%,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8.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4%,引进内资增长19.2%,利用外资增长13.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2%、8.8%。


    (一)聚焦防范风险,打好三大攻坚堡垒战


    打好了化解政府性债务风险主动仗。始终把化债作为重中之重,守住了不发生区域性风险的底线。严控总体规模。全年化解到期债务476.91亿元,兑付利息73.4亿元,韶山市、岳塘区退出风险预警防控地区。推进模式创新。按照“五个精准、五个一批”的思路,实施全省唯一的市级债务平滑方案,争取37家金融机构通过自接自盘、替接他盘、延期回售、发新还旧等方式化解到期债务。力保资金链条。市本级争取地方政府债券额度58.59亿元,新发行平台公司债券64.8亿元,争取多家银行债务置换贷款,湘潭县、湘乡市获国家建制县隐性债务风险化解试点专项置换债券87亿元。精准排雷化险。面对空前的到期刚兑风险,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想尽一切可以想尽的办法,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支持,保障了及时兑付,修复了湘潭信用,提振了市场信心,以百倍的努力维护了毛主席家乡的形象!


    打好了污染防治持久战。完成“三线一单”环境管控体系编制和生态环境垂直管理体制改革,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回头看”和省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全部达标,“绿心”整治获通报表扬。大气污染防治取得突破。完成湘钢5、6号焦炉提质改造等41个大气污染治理项目,淘汰老旧车辆3483台,整治裸露黄土568块,空气优良天数达到271天,空气质量改善率位居全省第五。水污染防治成效明显。压实“河长制”责任,完成256个河湖“四乱”问题整治,湘乡水府庙库区清“四乱”经验在全国推介。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地表水10个考核断面全部达到Ⅱ类水质,涟水水质首次实现全年保持Ⅱ类以上,湘潭市获评全国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土壤污染防治深入推进。加快省级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示范区建设,竹埠港风控项目等9个重点治理项目扎实推进,谭家山煤矿区生态修复项目顺利实施,完成农村土地综合治理11.5万亩。


    打好了脱贫攻坚翻身仗。创新“三带三帮”工作机制,实施产业扶贫项目496个,发放小额扶贫贷款8043万元,2.9万余户贫困户纳入产业扶贫长效机制。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入学率、医保参保率、慢性病患者签约服务率均达到100%,完成农村危房改造4165户,2897户新增“四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全部竣工,341户易地扶贫搬迁户全部住进新居,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全面解决。全年脱贫4609人,实现除兜底保障外的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援助吐鲁番市高昌区、湘西州永顺县成效显著。


    (二)致力产业建设,取得转型升级新成效


    工业基础进一步夯实。围绕“一谷三城”,大力实施“千百扶培”行动,“1+4”特色产业增加值增长9.2%,汽车及零部件、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2.6%、14.5%。抓实产业项目。吉利SUV新能源技术改造、桑顿2.5期等项目投产见效,舍弗勒、新松机器人、蓝思科技等项目顺利推进,湘钢宽厚板5G智能工厂、高端汽车零部件产业园二期、湘潭西500千伏输变电等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全年产业投资、技改投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分别增长24.6%、36.6%、52.2%。扶培中小企业。17条重点产业链均成立了产业链办公室,编制了“两图两库两池”。军工城建设纳入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建设计划,智能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入选首批国家战略新兴产业集群。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3家,入选省小巨人企业19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28家,地通控股、华菱线缆完成上市辅导报备,新增6500家中小企业“上云”,打造省级智能制造示范企业(车间)5个,吉利4.0柔性工厂投产。做强产业园区。出台园区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全市园区累计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810亿元,增长9%;在全省园区综合排名中,湘潭高新区前进43位,天易经开区前进10位,韶山高新区前进35位,岳塘经开区前进17位,雨湖工业集中区前进70位。


    经济活力进一步增强。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进博会”“中非经贸博览会”“粤港澳洽谈周”等重点商贸活动,举办“2019小镇中国(湘潭)发展大会”“军工城建设暨产业招商合作会”“央企走进韶山”等主场招商活动。全年签约亿元以上重大项目90个,新引进保利、绿地、山东威高等“三类500强”企业16家。争资争项到位资金234亿元。与老挝凯山丰威汉市签署友好城市协议。提质商贸流通。成功创建全国综合交通服务示范城市,荷塘物流园获评“全国优秀物流园区”,京东湘潭电商产业园成为省重点电商项目,新增2家国家5A物流企业,湘潭综保区实现中欧班列等多式联运通关便利。新增外贸“破零倍增”企业154家,完成进出口总额232.8亿元。神州龙实业、东信棉业等潭企出海设厂。激活微观主体。新登记市场主体2.52万户、增长8.75%,新增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56家。民营企业贷款余额和实体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分别达418亿元、290亿元,增长15.7%、14.9%。湘潭金融商务区获评全省服务业聚集示范区。


    创新动力进一步激发。推进科技创新。深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获批国省科技计划项目330项,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0.98件,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5%,技术合同交易额达60亿元。“智造莲城”系列路演吸引投资机构300余家次。盈峰机器人产业基金落户湘潭,新松机器人创新孵化基地、西交增材制造等成为长株潭自创区标志性重大项目。集聚人才资源。新组建1家省级院士工作站,获批国省级引智项目17个,新增湖湘高层次创新人才、产业科技领军人才13人,湘潭高新区双创示范工作获国务院督查激励。培育新兴产业。昭山恒大养生谷四大园投入运营,湖南医疗器械产业园落户湘潭经开区,湖南省大数据产业园挂牌成立,市大数据中心及运营中心开工建设,阿里云、华为工业互联网、58新经济产业园等项目成功落户,京东云湘潭直播基地、猪八戒网湘潭工厂正式运营。


    (三)推进融城发展,下好区域协同先手棋


    长株潭一体化全面提速。芙蓉大道、潭州大道快速化改造开工,超额完成年度投资任务。长株潭轨道交通西环线开工建设。长株潭社保“一卡通”实现社保关系即时转移和异地就医即时结算,信用激励和惩戒联动实现互认,大气和水污染联防联治机制全面建立。由湘潭牵头的长株潭采供血平台建成。引进中铁五局、中国铁建、国寿集团、中国通用、天津友联盛业等投资者,实施湘大附属学校片区、湘潭经开区产业社区、竹埠港新区等融城片区开发项目。随着长株潭一体化按下快进键,更多的企业家和投资者把目光投向了这片红色热土,湘潭的发展热度、市场热度正在持续升温。


    城市内涵有效提升。启动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完成“一江两岸”城市设计。昭华大桥主体建成,西二环、湘江河东防洪带、河东污水处理厂扩建等项目稳步推进。实施雨污管网改造等“双修”项目175个,完成堤防建设37公里。推动房地产健康发展,举办湘潭房地产交易博览会,支持房产企业积极“走出去”开展推介。试行居民垃圾“积分制”管理。湘乡垃圾焚烧发电厂点火发电。湘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动工建设,实现全省同类项目的率先突破。实施电力“三型两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启动生态绿心森林步道建设,获批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年度测评连续两年蝉联全省第一。


    乡村振兴亮点凸显。优化人居环境。新开工姜畲等8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石潭等10个乡镇垃圾中转设施。深化“十百千万”创建,完成150个行政村环境综合整治,创建村级美丽庭院示范户1万户,美丽屋场400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7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项创新”等经验获国省推介。违建别墅清查整治、“大棚房”整治成效明显。夯实农业基础。新增耕地8959亩,建设高标准农田10.1万亩,完成种植结构调整8.67万亩。加快水毁灾损工程修复、高效节水灌溉等重点水利项目建设。超额完成农村电网升级改造任务。防控非洲猪瘟疫情,推进生猪稳产保供。农村土地承包仲裁考核全省第一。发展现代农业。引进广州酒家集团等龙头企业,雁湖农牧等21家涉农企业完成股改挂牌,湘乡水府茶成为国家地理标志商标。“3+3”现代农业全产业链产值达900亿元,国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34家。成功举办中南农机机电产品展示交易会和乡村振兴“双创”大赛。蚂蚁金服县域普惠金融工程上线运行。活跃县域经济。东郊乡获批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韶山村被认定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花石镇入选首批十个省级农业特色小镇。湘潭县挺进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实现了全市百强县零的突破,翻开了县域经济发展的新篇章。


    (四)全面深化改革,激发高质量发展内生力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为企业新增减税24亿元,降低社保费负担8.68亿元,减少涉企收费2000万元,减轻用电负担1.33亿元,实行工业用地弹性出让,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收入成本下降0.3元。完成用地报批1万余亩,全市各类土地出让成交金额达到137亿元。土地确权颁证基本完成,819个村(居)集体产权清产核资到位。韶灌获批全国“水效领跑者”。湘乡市获评全国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岳塘区跃居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第69位。


    “放管服”改革成效显著。出台优化营商环境28条措施,制定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全面实施招商引资重大产业项目投资企业承诺制。推进“多规合一”,实现规划和土地“多证合一”“多测合一”“多审合一”,创新推行“四长”联动工作机制,营商环境综合评价居全省前列。共向市级园区、城市两区、各县市下放经济社会管理权限157项、129项和33项,工业项目在园区审批形成“闭环”。完成1500个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建设,在全省率先实施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梳理“一件事一次办”事项清单111项,申请材料再精简42%,办事环节再压减16%,审批时限再压缩48%,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2.5天。“最多跑一次”标准化体系建设项目成为国家级试点。


    综合改革统筹推进。完成市本级平台公司“四清”审计,全面剥离平台公司政府融资职能,依法注入各类资产总计212亿元,重组新的城发集团、产业集团、交发集团。市政工程公司、市规划建筑设计院成功转型为国有企业。完成全市平台公司清理整合17家,韶山旅发集团引进湘投控股战略重组。供销社综合改革有序推进,湘乡市供销社获评全国百强县级社。党政机构改革进展顺利,乡镇街道机构改革全面完成。


    (五)发展民生事业,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


    民生实事全部办结。城区整改新建公厕264座,改造开放式垃圾池1584个,新增停车位1000余个,新建和提质改造农贸市场8处。完成老旧小区改造10个,完成棚户区改造4182户,分配公租房490套,启动老旧小区加装电梯。自然村通水泥(沥青)路1197公里,新增农村通自来水人口7.29万人,实施农村“厕所革命”4万户。新生儿免费遗传代谢病筛查1.68万例,低保适龄妇女“两癌”免费检查3.18万人。帮助1107户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贫。城乡低保、残疾“两补”等保障水平稳居全省前列。面对巨大的收支压力,市人民政府始终把民生放在最高位置,重点保障民生,优先办理实事,努力实现了政策不走样、投入不缩水、民生不打折。


    社会事业稳步发展。新增城镇就业5.4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8%以内。高校毕业生留潭人数达7650人,创历史新高。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330个,新增公办幼儿园52所,新增中小学学位8481个。九华和平科大小学、湘钢一中十二中校区等学校建成开学,湖湘学校、昭山华鑫中学等学校开工建设,北津学院转设和湖南软件职业学院“专升本”通过初评。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城市通过验收。推进106个单病种收付费改革,全面实现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完成28个“空白村”卫生室建设,入选国家城市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城市。《湘潭市爱国卫生条例》正式实施。积极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湘潭县城和乌石镇分别获批国家卫生县城和卫生乡镇。成功举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欢乐潇湘·大美湘潭”大型群众文化汇演等系列活动。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6443万人次,韶山市获批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银田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新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1处。县级融媒体中心实现全覆盖。荣获中国楹联文化城市称号。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实行最严格的食品药品监管,查获假冒伪劣食品52吨,学校、幼儿园食堂“明厨亮灶”达86%以上。行政村全面配齐驻村辅警,建成莲城快警站14个。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809起,调解纠纷1.06万件。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集中打击整治“三贷三霸”,在潭P2P网贷平台整治清零,打击非法集资、打击传销获全省第一。基层治理基础不断夯实,公共安全感民意调查整体评价全省第二。做好了国庆70周年安保信访维稳工作。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提质增效。应急管理体制基本成型,战胜特大洪水灾害,有序处置“9·22”重大交通事故,大力整治道路交通安全顽瘴痼疾,完成50个马路市场搬迁任务,全市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下降24.7%、8.7%。


    (六)加强自身建设,锤炼真抓实干硬作风


    坚持规矩干事。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认真落实市委决策部署,坚持向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向市政协通报情况,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及人民团体意见。坚定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全力支持纪委监委监督执纪。推动审计监督全覆盖,完成审计项目和调查事项116项,挽回及避免损失2.29亿元。


    坚持依法干事。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共审查各类政府文件465件。推动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主动公开政府信息90余万条。办理人大代表建议502件、政协委员提案289件,办理满意率99.4%。办理群众信访事项1.2万余件次,信访矛盾攻坚取得显著成效。


    坚持担当干事。依法处置招商引资领域合同遗留问题7个,完成建设领域历史遗留问题23个项目9524户不动产权证办理。清偿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欠款近6亿元,清偿进度超85%。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1.97亿元。市直单位一般性支出压缩15%、“三公”经费支出下降28%。12345市长热线、市长信箱接收群众来电来信10万余件,办结率98.9%。


    与此同时,工会、青少年、妇女儿童、社会福利、老龄、慈善事业、残疾人事业、民族宗教、外事、侨务、退役军人事务、统计调查、住房公积金、公共资源交易、人防、气象、金融、通讯、烟草、电力、海关等工作卓有成效。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和各人民团体,向离退休老同志,向驻潭部队、武警官兵、政法干警和消防指战员,向奋战在各条战线的全体公职人员,向关心支持湘潭改革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2019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宏观环境严峻复杂,化债和发展压力巨大,各类矛盾风险相互交织。一年来,我们对“事非经过不知难”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众人拾柴火焰高”有了更切身的体会,对“踏平坎坷成大道”有了更坚定的信心。一年来的奋斗历程告诉我们:越是面对经济下行的矛盾挑战,越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在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确保各项工作沿着正确道路前进;越是面对改革发展稳定多重任务压头的复杂形势,越要把发展作为防范风险、化解矛盾的根本出路,坚持“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突出重点、带动全局”,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越是面对化解政府性债务的艰难局面,越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湘潭信用,像珍惜生命一样珍惜毛主席家乡形象,善于调动和挖掘各种资源,真正把自豪感转化为责任感,把影响力转化为生产力,把知名度转化为开放度;越是面对大事要事、急事难事,越要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紧紧团结和依靠广大干部群众,迎着困难上,奔着问题去,汇聚起战无不胜的磅礴力量!


    各位代表!2019年是极为不易的一年,我们要清醒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和短板:一是财政收入出现下滑。受基数、政策、税源、环境等因素影响,全市地方一般预算收入明显下滑,没有达到年初目标。二是高质量发展任重道远。引进战略性项目没有取得重大突破,新兴产业体量偏小,缺少在全省全国叫得响的优势产业链。三是政府性债务风险压力巨大。偿债来源还比较薄弱,一些重大风险点没有从根本上化解,一定程度上挤占了对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的投入。四是营商环境尚需持续优化。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产业园区配套水平有待提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仍然没有得到根治。五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还有待提升。社会治理、信访维稳、安全生产等方面还存在短板,特别是“9·22”事故的发生充分暴露出安全生产还存在着部门协同不强、责任落实“最后一公里”没有打通、风险隐患整治不到位等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着力加以解决。


    二、2020年工作安排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十三五”规划和脱贫攻坚任务的决战决胜之年,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困难和问题必须正视,信心和决心必须坚定。我们既要看到世界经济增长持续放缓的挑战,更要抢抓逆周期调节力度加大的宏观政策机遇,深入研究对接国家增加政府债券额度、调整项目资本金比例、加大基础设施补短板等系列利好政策,精准谋划项目,争取更多政策红利。我们既要看到国际形势不确定性的挑战,更要抢抓国家促进中部崛起的机遇,承接新兴产业转移,布局中部高端制造业基地、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我们既要看到区域竞争日趋激烈的挑战,更要抢抓国家推进城市群发展、长株潭一体化全面提速的机遇,深入实施“湘潭向北、西拓南延”发展战略,在外部深化与长沙的融合发展,在内部推进与县市的纵深发展,全地域全方位融入一体化。我们既要看到政府性债务风险短期内难以化解的挑战,更要抢抓发展实体经济的机遇,发挥湘潭数十年奠定的工业优势,在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潮流中再创辉煌。我们既要防止悲观消极、盲目乐观等情绪的影响,更要珍惜政通人和、精诚团结的良好局面,维护积极向上、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以无比坚定的信心、无比强大的决心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2020年,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产业立市、工业强市”,扎实开展“全面小康决胜年、产业项目攻坚年、改革创新深化年、营商环境优化年、担当作为落实年”活动,打好三大攻坚战,全面做好“六稳”工作,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推动高质量发展,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8%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8%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等约束性指标。重点抓实八大任务:


    (一)围绕转型升级,实现更高质量的产业发展


    扶持大企业。紧扣“一谷三城”产业定位,不断强化优势主导产业的战略支撑作用。全力支持湘钢、吉利开展智能制造升级,配合湘电做好深化改革和主业倍增计划,推进江麓、江南等军工企业融合发展,切实帮扶泰富、桑顿、屹丰等企业做优做强,推动蓝思科技、新松机器人等重点项目竣工投产,全力加快拓普汽车配件、中电韶山软件园等产业项目建设,努力搭建京东云大数据中心、盈峰机器人展示咨询中心等平台。大力开展产业项目攻坚,聚焦提升项目协议转化率、合同履约率和开工投产率,强力推动产业项目快落地、快投建、快见效。


    培育小巨人。继续抓好“千百扶培”行动,鼓励更多中小企业“入规、登高、上市、智造”,力争新增规模工业企业和服务业企业160家以上,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0家以上,新增省级智能制造示范企业(车间)13个以上。全力支持地通控股、华菱线缆上市,努力实现十年没有新上市企业的突破。积极培育宏大真空、振添光学等细分领域单项冠军。


    做优产业链。依托长株潭衡“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大力发展以工业机器人、智能成套装备等为重点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打造国内重要的传感、驱动、控制等关键智能装备研发基地。推动更多企业加入产业链和产业联盟,推进建链强链补链延链。争创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基地,加快建立军民融合项目库、军地协同创新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规划建设G320延长线军工产业走廊。


    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全面落实《湘潭市关于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抓实重点工作任务清单。打破各种壁垒,鼓励民营企业进入基础设施、民生事业等领域,通过混改等方式参与平台公司改革。继续清理政府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拖欠民营企业账款。构建新型政商关系,始终把企业家当作湘潭发展的宝贵财富,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培养具有全球视野、时代眼光的高素质企业家队伍,不断激发企业家的责任感和创造力。全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大力吸引潭商回归,努力形成骨干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充满活力,国有企业做大做强、民营企业蓬勃发展的生动局面。


    (二)围绕创新开放,培育更可持续的发展后劲


    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力争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7%,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达到10%以上,技术合同交易额达到80亿元以上,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1.5件。抓好新松机器人创新孵化基地等自创区标志性工程建设。新建产学研合作创新发展基地10个以上,校地合作项目60个以上。加快院士创新产业园“一平台两中心”建设,推进“智造莲城”路演,推动碳纤维材料系列产品、无人机用温循电缆等先进科研成果转化。


    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采取产业链招商、基金招商、平台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对接“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招引“三类500强”企业15家以上,亿元以上投资项目100个以上。引进湖南省大数据产业园、华为智能终端产业园等配套项目。提升湘潭综保区通关便利化水平,加快“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等政策落地。完善工业云公共服务平台,补齐工业设计、管理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短板,加快长株潭仓储物流二期等项目建设。


    积极推进文创城建设。以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打造世界红色文化旅游目的地为总揽,高水平编制文创城发展规划和路线图,实现文创城建设的破题。支持昭山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积极包装推介,引入国内一流文旅企业投资碧泉潭、壶天古镇、洛口古镇等文旅项目。深入挖掘湖湘文化底蕴,保护修复毛福昌号、宽裕粮行、三义井等名人故居和文化文物,实现串珠成链。制定引导支持政策,鼓励知名旅行社开发红色文化游、湖湘文化游、休闲农业游、健康亲子游等路线产品。围绕“不夜莲城”主题,推出夜游湘江、夜游窑湾等项目,增建夜间消费设施,完善夜间服务功能,打造夜间经济品牌。用好齐白石、黎氏八骏等文化品牌,发挥高校人才优势,建设音乐小镇、书画小镇等文创小镇,努力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创产业,将文化大市打造为文创强市。


    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抢抓区块链、人工智能、5G商用、4K超高清视频等机遇,深化与华为产业生态圈、小米生态链、盈峰基金生态链等领军企业的全面合作,以智慧湘潭建设为抓手,以应用场景落地为动力,探索数字经济新模式。依托湖南健康产业园与湖南医疗器械产业园,打造集生物制药、医疗器械、医养结合于一体的大健康产业集群。积极发展楼宇经济,打造九华、东方红广场、建设路口、宝塔路口等楼宇经济聚集区。


    推进园区再创业。落实园区高质量发展十条,园区税收收入以上年为基数增量的70%奖励给园区,市级统筹的土地收益和配套费分成部分用于支持园区产业发展。建设“135”工程升级版标准厂房100万平方米,人才周转房8万平方米,着力提升园区配套服务能力。争取国家级园区国评前进2位、省评冲刺前10强,各省级园区省评前进5位以上,力争天易经开区创成国家级经开区,不断强化园区的主力军、主战场、主阵地作用。


    (三)围绕三大攻坚战,筑牢更加坚固的底板底线


    以决胜姿态开展脱贫攻坚。紧扣“两不愁三保障”标准,健全“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坚决实现2020年底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健全扶贫信息化系统和管理平台,纵深推进脱贫攻坚指导和服务体系建设,管好用好扶贫资金。启动脱贫攻坚“回头看”,制定脱贫后续产业发展计划,探索和推广“一亩田脱贫”等产业扶贫长效机制,有效防止返贫返困。扎实做好驻村帮扶和结对帮扶。做好高昌区、永顺县对口帮扶工作。


    以战略突围防范化解政府性债务风险。今年到期债务规模更大、化解任务更重,要按照“坚决控、着力还、加速转、确保化”的原则,努力实现控增量、化存量。从资金流动性上突围。探索PPP基金、TOT、债转股、不动产证券化、承债式转让等方法,加快将前期投入转化为资金流动性。争取更多政府债券、转移支付和项目资金,切实增强财政性资金调配能力。加快发行平台公司债券、推动债务置换贷款,争取更多信贷支持,大力吸引政策性银行资金、保险资金入潭。整合各方资源建立偿债资金池。从化债模式上突围。按照“五个一批”总体思路,继续推进自接自盘、替接他盘、延期展期等平滑模式。加快注实和盘活各类国有资源,推动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从精准拆弹上突围。做好“点对点化债”,做到精准识别、精准计划、精准施策、精准支出、精准排险,坚决守住不爆雷、不发生区域性风险的底线。从金融生态上突围。全力确保付息不逾期,严防征信瑕疵。重拳打击非法集资等涉众型经济犯罪,优化金融生态。


    以恒心恒力推进污染防治。抓好中央、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问题整改,全力配合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打好蓝天保卫战。加强工业废气、扬尘、餐饮油烟、车船尾气、秸秆和垃圾焚烧等污染源治理。加快实施湘钢4.3米焦炉改造等重点项目,推进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健全网格化监管体系,确保全年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打好碧水保卫战。严格落实“河长制”,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推进城区黑臭水体扫尾清零,确保城市污水收集率和处理率分别达到61%和97%以上,全市水质总体保持为优。打好净土保卫战。抓好竹埠港、南天等区域污染治理。深化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加强绿心生态保护,推进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


    (四)围绕乡村振兴,激发更为强劲的农业农村新动能


    夯实农业农村基础。推进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房地一体确权登记,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深化供销体制改革。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范农村建房,巩固农村饮水安全。实施中小河流治理、水土保持治理等水利建设项目67个。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创建省级精品乡村5个。培育壮大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大力发动企业、商会和乡贤参与乡村振兴。


    推进农业产业化。抓好“3+3”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加快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积极申报湘潭县国家级湘莲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综合种养面积4万亩以上,继续推进种植结构调整,着力打造湘莲、油茶、沙子岭猪、特色果蔬等农产品品牌。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和“菜篮子”责任制。做好非洲猪瘟防控,力争年内生猪出栏260万头以上。加快湖南信绿农产品智慧物流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建设。全力打造湖南省优质特色农产品贸易平台、58科创乡村振兴创业园等特色平台。


    着力发展县域经济。探索多方筹资模式,下决心破解多年未突破的G320绕城线、莲花线、G240等城际干道建设问题,打通县域经济大动脉。配合做好醴娄高速建设。推进湘潭港易俗河港区公铁水联运项目。继续向县一级下放更多审批权限,支持更多优质项目布局到县域。鼓励湘潭县做强天易经开区,发展现代农业,在全国百强县名单中实现进位。推动湘乡市发展电力电工等特色产业,打造湘中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朝百强县目标迈进。积极拓展韶山市发展空间,提升承载能力。建设花石、月山、银田等中心镇和特色镇,打造新型城镇化的强力引擎。


    (五)围绕集约发展,推动更有内涵的城市建设


    推进基础设施补短板。回应人民群众关切,注重“调停缓撤”项目后续分类处理。市本级计划续建58个项目,投资31.1亿元:确保完成上级有明确要求的爱劳渠、护潭河、百亩湖、城区水系治理等8个项目;全力推进杨梅洲大桥、下摄司大桥等5个项目后续建设;加快完成市中心医院生命通道、市公共卫生服务中心等25个项目;实施好昭华大桥及引线、一二三大桥匝道等11个项目扫尾;优化设计实施护潭西路、江南大道、芙蓉大道复线及商城路等9个项目。统筹做好暂缓项目的施工现场恢复、拆挡透绿等后续工作。发挥各县市区、园区主体作用,加快湘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原湖铁地下水风险管控、十万垅堤防除险加固、韶山学校新校区、益智建元中学、高新和平小学、中心医院九华院区等基础设施、生态治理、社会事业项目建设。着力抓好一批新项目包装、储备和申报,争取纳入国省“十四五”规划。


    推动城市有机更新。加强城市更新和存量住房改造提升,启动老旧小区改造三年行动计划,着力解决建筑陈旧、化粪池堵塞、加装电梯需求增多、公共服务缺失、物业管理空白等问题。整合财政预算、部门资金、社会资本等多方资源,规范“社区申请一个审批一个、条件成熟一个启动一个”的实施流程,探索建立“区街为主、居民自治”的长效机制,包装社区生活服务、盘活低效用地等市场化项目,努力形成一套具有湘潭特色、符合湘潭实际的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模式。启动美好社区建设,围绕“菜食住行购、教科文卫体、老幼站厕园”15类基本要素,配齐城市公共服务产品,形成步行15分钟基本公共服务生活圈。开展市容市貌整治提升三年行动,不断深化创文、创卫工作。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适应融合发展和城乡统筹的新形势,加快打造“一湾一环六组团”。围绕湘江城区段42公里一江四岸,打造以绿色生态为本底,以湖湘文化为灵魂,以产城融合为路径的魅力江湾、科创江湾、经济江湾。着力拉通西二环、南二环,实现二环线的闭环,形成环线经济圈。推进“六组团”年度重点任务:九华组团着力推进医疗器械产业园、绿地城际空间站、保利湘江湾片区、长株潭融城片区、工业淘宝片区建设;河东组团着力推进高新双创片区、福星金融商务片区、竹埠港高端商务片区、下摄司产业片区建设;河西组团着力推进湘大附属学校片区、万楼碧泉湖文创片区、河街十八总文旅片区、砂子岭商贸片区建设;天易杨河组团重点推进天易新城、杨河工业园、洛口片区、紫荆湖片区建设;昭山组团重点推进康养片区、仰天湖文旅片区建设;鹤岭组团重点推进华夏幸福产业新城建设。


    (六)围绕长株潭一体化,促进更高水平的融合发展


    加快推动规划融合。坚定不移从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全面对接长沙,依托一体化拓展发展空间、聚集发展资源、提升发展水平。牵头召开长株潭一体化发展第三次联席会议,积极参与长株潭“十四五”规划联合编制。启动“两干一轨”沿线产业规划和控规控地,围绕两厢策划项目、铺排项目、引进项目,在沿线布局建设一批三市共享的大型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和融城社区。依托湘潭大学、湖南科技大学等驻潭高校,对接岳麓山大学科技城,建设湘江西岸科创走廊。


    加快推动基础设施融合。落实“速度快、质量好、成本低”要求,确保芙蓉大道、潭州大道快速化改造在年底前通车,加快推进长株潭轨道交通西环线建设。推动响水大道、伏林大道对接长沙望雷大道、黄桥大道,做好新韶山路-昭山大道、湘潭大道-铜霞路建设前期工作。探索黄花机场、三市高铁站等重要交通节点公共交通互连。推进湘江风光带“两岸一线”联通工程。积极争取呼南高铁在潭设站,打造长株潭城市群西部高铁枢纽。


    加快推动产业融合。主动融入长株潭产业体系,围绕长沙的优势产业链和头部企业跟进招商、跨市配套。培育面向三市的生产性服务业,启动全国区域性物流枢纽工程建设,支持岳塘国际商贸城打造中部地区特色市场集群和长株潭商贸物流中心。推动创新平台共享,制定重大关键共性技术联合攻关、工业品相互采购、新产品示范运营三张清单。长株潭一体化是湘潭未来发展最重大的历史机遇,被动应付只能被虹吸,主动融入才能有出路。我们必须抓住机遇,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拥抱长株潭一体化,打造三市融城核心支点,再创“金湘潭”荣光。


    (七)围绕深化改革,构建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继续取消、下放、合并行政许可,探索最简化的市级权责清单。推进“减证便民”专项行动和“网上中介超市”建设。高质量建好“市民之家”,打造高水平的政务服务中心。将贯彻《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湖南省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规定》与落实市优化营商环境28条结合起来,围绕开办企业、办理建筑许可、纳税、跨境贸易、获得信贷等9个指标体系,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真正做到“不叫不到、随叫随到、说到做到、服务周到”。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科学合理把控土地投放的时序、节奏、空间和总量。落实国省政策要求,严格执行增存挂钩,加快推进闲置、空闲土地后续处置,努力争取年内盘活批而未征土地总量达50%以上、全市年度供地计划中征而未供的土地占比不少于70%、供而未用土地的处置达到30%以上。继续推进“僵尸企业”出清、落后产能“腾笼换鸟”,不断优化资源配置。落实减税降费,打好降低要素成本和交易成本“组合拳”。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优化融资担保服务,引导银行加大产品创新力度,有效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以管资本为主推动国资监管职能转变,全面实施出资人监管事项正面清单。预算安排平台公司结算资金不少于20亿元,通过补资产、补资本、补营收,尽快使平台公司形成市场化竞争力。加强对平台公司盈利能力考核,引导企业驶入以市场化生存为中心的主航道。


    提升治理能力。精心组织、科学论证,高水平编制“十四五”规划和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不断优化市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研究宏观方向、把关重要节点”的定位,突出自然资源管理委员会“决策土地出让、规范市场秩序”的定位,强化政府投资决策委员会“把关投融资行为、研究新上项目”的定位,确保决策的必要性、可行性、合规性。开展信访积案攻坚行动,深化信访“三无”乡村创建,努力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开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深化平安湘潭建设,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长效化,打赢禁毒人民战争。继续加强“雪亮工程”建设。深入贯彻“两坚持三转变”,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开展马路市场、“两客一危”等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管控大整治”,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深入实施质量强市战略,争创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落实最严格的食品药品监管。提升民族宗教事务治理能力。加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深入创建国省双拥模范城。支持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启动市级人防疏散基地建设。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


    (八)围绕全面小康,办好更有温度的民生事业


    劳有所得方面: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保障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对就业困难人员实行托底帮扶,新增城镇就业5万人;完善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长效机制。住有所居方面:全力推进剩余1.21万户建设领域历史遗留问题不动产权证办理扫尾;贯彻房住不炒,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弱有所扶方面:健全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推进参保扩面行动;加大对农村贫困老年人、重度残疾人、困境儿童等特殊群体的保障力度,救治救助严重精神障碍患者600名。老有所养方面:实施居家与社会养老“三边六老”服务工程,建设老年人综合照料中心97个,建立200个农村养老互助点,推动新旧小区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开展“护老行动”专项整治,重拳打击会议传销、养老领域非法集资和其它涉老犯罪。学有所教方面:支持湘潭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湖南工程学院等高校“双一流”建设,确保北津学院转设、湖南软件职业学院“专升本”成功;加快湘大附属学校、湖湘学校等建设,全部消除83个义务教育大班额;全面推进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工作,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80%;建成芙蓉学校2所。病有所医方面:推动健康中国行动落地,完善医改综合配套,健全医卫监管体制,加快优质高效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民有所乐方面: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月秀越开心”全市群众文化系列活动;发展群众健身运动,积极参加第二届“健康湖南”全民运动会,办好市第十三届运动会。办好民生实事:全力以赴完成10项民生实事,坚决兑现向人民群众的承诺。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困难从来都是更大胜利的前奏,挑战更是坚强队伍的磨砺。面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2020年,市人民政府将自我激发,强身健体,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以必胜的信心决心,扛起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历史责任。


    把“风雨不动安如山”的信念镌刻心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把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主动接受人大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各界监督。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和人民团体意见,高质量办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坚决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认真履行“一岗双责”,不断深化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时刻牢记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时刻把准权力的方向盘。


    把“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实干紧握手中。坚持依法行政,以创建“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为总揽,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推行行政程序法定化,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落细落小,实行工作任务的项目化管理,设置标准,划定主体,规定时限,强化问责,注重以细节决定大局,以过程决定结果。坚持求真务实,大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力戒虎头蛇尾、粗枝大叶、不求甚解、推诿扯皮,营造以奋斗者为本、以实干家为荣的干事氛围,使“精准精细的追求、认真严谨的态度、脚踏实地的精神、一抓到底的韧劲”成为政府工作的鲜明风格。


    把“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情怀融入血脉。以干部“多跑腿”换取群众“少跑路”,政府工作人员将全力以赴投身改革发展主战场、风险挑战第一线、服务群众最前沿,努力让百姓办事不出社区,企业办事不出园区。以干部“多用心”换取群众“少操心”,完善好电子政务平台,优化12345市长热线办理机制,用心办好每一件群众来信来访,用情办好每一件老百姓的身边事。以政府“紧日子”换取群众“好日子”,坚决落实一般性支出压减20%以上,“三公”经费压减30%以上的目标,建设节约型机关,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把“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担当扛牢在肩。全力为基层担当,为奋斗在一线的同志创环境、卸包袱、减负担,营造良好的干事创业环境。全力为发展担当,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加快适应在新的约束条件下谋发展、在已有建设基础上谋突破,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多做调整深层次结构、化解深层次矛盾的事,以“不必在我”的境界,答好“建功有我”的时代答卷。全力为使命担当,面对前进路上的一道道“娄山关”“腊子口”,不惧风雨,不畏险阻,以毛主席家乡人的血性和担当,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书写“喜看稻菽千重浪”的壮丽诗篇!


    各位代表,2020年政府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万众一心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为建设“伟人故里、大美湘潭”,为确保“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奋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