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1569|回复: 0

[江苏] 2020年宿迁市宿城区政府工作报告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3-11 08:54
  • 签到天数: 9 天

    [LV.3]偶尔看看II

    1575

    主题

    1584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8392
    发表于 2021-1-6 16:41: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0年宿迁市宿城区政府工作报告
    ——2020年1月20日在宿城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代区长   陈  伟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2019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区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力以赴抓项目增后劲、抓投入保发展、抓创新解难题,顶住了经济下行压力,较好完成了区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4.9亿元、增长7.5%,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亿元、增长5.3%,实现工业开票销售收入235亿元、增长22.9%,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3%,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7379.5元、增长8.9%。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六个方面。
    一、突出项目引领,工业经济扩量提质。坚持工业强区不动摇,全力抓招商扩总量、抓培育提质量,高质量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项目建设成效明显。新签约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12个、增长43.6%,总投资达690亿元、增长73.7%。全年落户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达20个、超过去两年总和,总投资230亿元的恒力时尚产业园项目成功落户,为建市以来投资最多、规模最大的单体项目。全年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64个、新竣工项目46个,分别增长100%、7%,淘帝实业、先河半导体等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华科创智、天朔股份、玛吉克等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竣工投产。主导产业质态更优。光电产业开票销售收入增长50.8%、纳税增长82.2%,银纳米柔性触控屏、纳米硅碳、光电光学镜头等一批高新技术产品实现量产下线。绿色建材产业产值增长30%,特种纤维、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等一批新材料项目投产达效。纺织服装产业销售收入连续8年超百亿,箭鹿毛纺获评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省消费品工业“三品”示范企业。企业发展活力更强。深入推进“521”工程,新增规上企业37家,完成实际出资额超2000万元兼并重组企业7家、总投资25.5亿元技改项目52个,3家企业在省股权交易中心“价值板”成功挂牌,4家企业通过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新增省级新产品新技术41个,转化科技成果42个。载体支撑更加有力。大力推进园区转型发展,开发区盘活低效用地1200亩、闲置厂房15万平方米,新建标准化厂房39万平方米,获评省知识产权示范园区。运河宿迁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7万标箱、货物周转量1000万吨,运河宿迁港物流产业园入驻物流企业50家,创成省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获评全国优秀物流园区。吴宿工业园省级考核连年进位,位列全省第6名。
    二、坚持精明增长,城市更加繁荣宜居。牢固树立经营城市理念,进一步增能级、强内涵,中心城区繁荣度、宜居度进一步提升。城市面貌加快改善。大力实施总投资170亿元的43项中心城市重点工程项目,全力推进马陵河西侧、八一路南侧等20个地块棚改征收,1.4万余名群众喜迁新居。持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中粮凤巢农产品智慧广场启动建设,关口城市之家、魏井邻里中心交付使用,新增停车泊位1105个,新建改建二类以上公厕30座。全面完成骆马湖路西延、青年路及西湖西路改造等堵点疏通工程,徐宿淮盐高铁通车,宿城全面拥抱高铁时代。城市经济加速繁荣。大力实施现代服务业“三大行动计划”,新引进现代服务业项目56个、总部经济项目103个,预计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00亿元、增长8.8%,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3.7亿元、增长7%。总投资30亿元的吾悦广场、总投资20亿元的红星天铂购物广场成功落户。区文体中心入驻各类文体机构20余家,成为群众休闲娱乐好去处。宿城电子商务产业基地、耿车电商产业园获评省级示范基地。城市文明程度进一步提升。大力培育“城市萤火虫”“邻里微帮”等乡土志愿服务项目,志愿者队伍达1500支、开展志愿活动超8000次。持续推进书香宿城建设,图书馆新馆对外开放,居民综合阅读率连续两年全市第一。大力选树各类先进典型,新增全国道德模范1人、中国好人2人、江苏好人4人,社会崇德向善的风尚更加浓厚。
    三、聚力乡村振兴,农业农村加快发展。坚持以乡村振兴为引领,全力优环境、强产业、促增收。农房改善加快推进。15个农房改善项目全面封顶,建成改善住房4850套,搬迁群众6980户,1210户“四类重点”人群、52户特困群众全部实现托底保障。持续完善集中居住区生产生活配套,埠子镇、中扬镇商业综合体建成运营,新建提档农村道路175公里,提前一年完成152公里农村区域供水管网更新改造。农业园区建设成效显著。持续推进生产要素向农业园区集中,建成高标准连栋膜温室69万平方米,现代农业园区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绩效评价全省第一,荣获全省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先导区称号,江苏润道、江苏爱吉尔等重大农业项目建成投产。乡镇农业示范园提质扩面,建成罗圩“菜篮子”基地5000亩以上、中扬和屠园“藕遇小龙虾”基地15000亩以上,陈集葡萄农业园获批国家三星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园区。特色农业发展成效彰显。新增绿色食品16个,建成农产品生产追溯基地22个,全区绿色优质农产品占比超60%。“中扬青虾”获批省地理标志商标注册保护项目,陈集葡萄、埠子蚕茧通过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专家评审。罗圩乡获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乡镇。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新增家庭农场153个、省级示范家庭农场3个、市级农业龙头企业5家,培育职业农民3388人,3家农业企业在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
    四、聚焦短板弱项,三大攻坚战取得关键进展。脱贫攻坚任务基本完成。围绕“两不愁三保障”要求,实施“精准脱贫冲刺年”活动,完成总投资3470万元财政专项资金项目14个,44个重点片区帮扶项目建成达效。织牢织密政策兜底保障网,全面落实水电费补贴和“四项保险”代缴政策,医疗“0付费”、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机制全面推行,“先诊疗后付费”实现乡镇医院全覆盖,动态保障1.6万余名学生就学,23837户80659名低收入人口、22个省定经济薄弱村全部达到脱贫标准,在全市率先基本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高标准推进“江河碧空”四号行动,实施六大类37项大气重点工程,全区PM2.5年均浓度下降9.8%。总投资6.1亿元的西南片区水环境综合整治全面启动,区域性主要河流、新区22平方公里地下管网全部实现智能监测,国、省考断面水质100%达标,获评全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深入推进垃圾分类进机关、进校园、进小区,新增省级试点垃圾分类小区87个,支口建筑垃圾调配场、处置中心建成使用。重大风险有效防控。全面落实政府债务管控责任,科学编排项目投资、压减财政预算支出、强化审计监督,存量债务稳妥化解,债务率全市最低,为全市债务管控唯一绿色等级县区。做好重点行业领域金融风险防范和处置,坚决打击违法违规金融活动,全区金融秩序持续向好。
    五、深化改革创新,内生动力充分激发。减负降本成效明显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完成全区31个权力部门、十大类5024项权力事项标准化清单编制,顺利通过国家级政务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验收。严格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全年共为企业减税2.3亿元、降费6000万元,助力企业渡难关。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激光产业、中科创新等科技综合体启动运营,落户科技服务机构4家,建成省级众创空间1家。大力开展招才引智、招所引院,引进高层次人才10人,新增省级以上研发机构3家,中国矿业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宿迁分中心正式运行。新增春明医疗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9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达50%,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28%。要素供给更加精准深入推进土地增减挂钩,释放土地指标空间4500亩,获评省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模范县(市、区)。宿迁运河港配售电公司实现实体化运营、全省首家,签约电量超4亿度,用电大企业用电成本降低10%。充分发挥产业投资基金、转贷基金、“宿微贷”等金融产品作用,为178家企业解决1.27亿元资金难题。
    六、致力民生改善,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持续加大民生领域投入力度,全年民生支出达28.9亿元、增长18%。公共服务供给更优深入实施学校建设“三年攻坚计划”,南师附中宿迁分校南校区启动建设,项里学校、太湖路小学、蔡集小学分校主体封顶,机关幼儿园幸福园区投入使用,宿城中专创成省现代化示范性职业学校。龙河区域医疗卫生中心主体封顶,16家儿童预防接种标准化门诊全面建成,中扬镇、王官集镇获评国家卫生镇。文化体育事业加快发展,完成10个乡镇文化艺术中心提品升级,区乡村三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实现全覆盖,举办西楚芬芳、钟吾梨园、马陵放歌等文化惠民活动1000余场,宿城运动员在第二届全国青运会荣获6枚金牌,罗圩中心小学获评全国校园篮球特色学校。社会保障兜得更牢新建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2个,双庄街道残疾人之家获国务院残工委表彰。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续保扩面14.1万人,异地门诊、住院就医与长三角地区实现医保“一卡通”,建档立卡低收入户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100%。城乡低保标准统筹提高至520元/月,五保老人集中和分散供养标准分别提高至8700元/年、7400元/年。发展环境安全稳定。全力推进危化品、冶金工贸、建筑施工等16个行业大排查大整治,消除各类安全隐患7000余处,成功应对沂沭泗地区50年一遇大洪水。持续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大力实施农村社会面监控织密补盲工程,连续13年被评为江苏省平安县(区)。此外,民族、宗教、人武、消防、气象、工会、对台事务等事业取得新进展,妇女儿童、青少年、残疾人、工商联、红十字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各位代表,面对复杂严峻的发展环境和持续下行的经济压力,我们不断改进作风、苦练内功,奋力攻坚、砥砺前行,保持了经济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巩固了安定稳定的社会大局。回首过去的工作,我们坚持增强政治意识、提高政治站位,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学习好、运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觉把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持“两个维护”贯穿于政府工作始终,不折不扣贯彻好中央和省市区委决策部署,有力保障了工作落实不走样、发展方向不偏航。我们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咬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不动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全面小康社会短板弱项,系统谋划、久久为功,以务实落实的态度解决群众关心关切的民生问题,扎实做好住房改善、教育医疗、饮食出行等最急需的民生实事,努力给人民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答卷。我们坚持争先的追求、保持奋斗的姿态,旗帜鲜明地锻造、弘扬、实践时代精神,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紧盯重大项目建设、产业培育、生态治理、精准扶贫等重点领域,全力攻坚突破,奋力争当高质量发展排头兵。我们坚持廉洁高效、依法行政,自觉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抓发展、抓建设,主动接受人大工作监督、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高效办结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群众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持续提升。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成绩来之不易,令人振奋!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区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支持的结果,更是全区人民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务实苦干、攻坚克难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回顾2019年的工作,我们更加清醒地看到,我区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育资源供给矛盾依旧突出,虽然围绕解决“择校热”“大班额”问题,启动了4所学校建设,但随着中心城市发展、生源快速增长,教育事业发展仍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二是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还未形成,2019年底全区规上工业企业、列统服务业企业数量仅维持在两年前水平,稳定经济增长的压力进一步加大。三是全面小康建设依旧存在短板弱项,突出表现在人均可支配收入、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等指标实现度不高,群众感受度不强;还表现在经济发展类部分指标距目标值差距较大,序时完成较为困难等等。我们一定高度重视这些问题,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2020年工作部署
    各位代表,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十四五”发展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好基础。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严峻,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为稳定经济增长、推动转型升级带来了极大挑战。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变,“一带一路”、长三角一体化、淮河生态经济带三大国家战略交汇叠加的政策效益正逐步释放,为我区集聚资源要素、推动高质量发展带来了难得契机。我们要从长期大势辩证地看待形势发展变化,既充分看到面对的各种困难和严峻挑战,牢固树立忧患意识,积极沉着应对,又保持发展定力、增强必胜信心,把压力转化为砥砺前行的动力,把机遇转化为现实行动、发展成果,全力建设好“强富美高”全面小康新宿城。
    2020年政府工作主要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系列重要指示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坚持四化同步绿色跨越,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全面做好“六稳”工作,大力开展全面小康决战决胜年、项目建设提速提质年、社会治理创新创优年“三个年”活动,扎实推进“六增六强”,树立更高站位、承担更大责任、争取更优成绩,全力以赴打好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战。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4%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左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29%,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2.05%以上,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7%左右,节能减排和大气、水环境质量完成省市下达的目标任务。
    重点做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坚持工业强区不动摇,全力筑牢高质量发展支撑
    聚力重大项目建设。坚持“招大引强”“招特引优”,围绕三大主导产业,严把“六度”标准,紧盯世界500强、全国500强、行业50强,全力突破一批10亿元以上大项目、央企和外资大项目、产业链关键性大项目,确保全年新引进符合开工条件亿元以上项目80个、10亿元以上项目10个、3000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2个。健全完善签约项目全程跟踪、开工项目全程服务机制,全力推进恒力时尚产业园、牛仔服装产业园等重特大产业项目建设,确保6月底前恒力时尚产业园二期全面开工,12月底前一期全面建成投产,全年完成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70个、新竣工项目50个。
    全力推动产业集聚。紧紧围绕培育500亿级纺织服装、100亿级光电和绿色建材产业目标,全力做大产业规模、做优产业链条。聚焦纺织服装产业价值链、供给链高端方向,依托恒力时尚产业园、牛仔服装产业园、淘帝实业等重大项目建设,以高端面料生产和服装精品设计为核心,全力推进产业增规模、提品质、创特色,年内纺织服装产业产值增长20%以上。聚焦光电产业发展前沿,全力拓展工业级飞秒激光光源、光学元器件、新一代光电显示等高附加值板块,打造从研发、生产到终端的闭合链条,年内光电产业开票销售增长30%以上。聚焦新材料发展方向,拓宽绿色建材产业门类,进一步完善检测、研发、转化等产业配套体系,支持城投远大、赛木科技等企业参与行业标准制定、扩大市场份额,年内绿色建材产业开票销售增长30%以上。
    着力做强企业实力。坚持以企业强推动产业强,深入实施“521”工程,开展百亿级企业领航、十亿级企业成长、单打冠军企业突破“三大行动”,加快提高企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大力推动企业规模发展,进一步完善重点企业阶梯培育计划,加快打造一批标杆性、旗舰型企业,年内净增规上企业20家以上,新增开票销售超亿元企业6家、超10亿元企业1家。大力推动企业高端发展,深入开展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三提升行动”,以生产设备智能化、主导产品科技化为重点,实施一批技术升级、推进一批研发创新、开展一批品牌打造,年内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10个以上,新增省级以上新产品新技术30个以上、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家以上。积极引导企业靠大靠强、股改上市,建立主板上市企业培育库,加快亿茂滤材、先河激光等优质企业上市步伐,全力培育一批细分领域“单打冠军”,确保年内完成实际出资额500万元以上兼并重组企业10家、新增挂牌企业2家。
    全面优化要素供给。进一步做活市场金融服务、做强政府政策支撑,引导金融机构开发推广知识产权、专利权等质押融资产品,用好产业投资基金、转贷基金、“宿微贷”等政策性金融产品,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加精准、更加优质的金融服务,全年新增制造业贷款25亿元以上。深入实施土地增减挂钩,积极推进工业地产试点,大力开展乡镇“卫星园区”建设,进一步严格项目土地供给标准,推动有限的土地资源向重大项目集中,确保新落户工业项目亩均投资不低于300万元、亩均纳税不低于10万元。建立主导产业人才需求清单,开展专业人才定制培训,为企业提供更高素质的实用型人才,全年举办特色专场招聘活动30场以上、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2万人次以上。
    各位代表,抓好工业经济发展,是稳定经济大局的关键手段,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支撑。我们将进一步强化“项目为王”鲜明导向,抓好招商引资和产业培育,全力开启“工业强区”新篇章!
    二、深化改革创新强动力,着力打造发展新引擎
    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积极做好工业企业全生命周期审批事项赋权承接,深入推广“联网+联动”审批、“信用承诺+容缺办理”机制,持续开展“不见面”审批标准化建设,加快构建“一件事”审批服务新模式,变“群众来回跑”为“部门协同办”,让市场主体更加方便参与经济社会建设,年内工业企业全生命周期审批事项时限减少30%、材料减少50%。坚持以政策减负担,严格落实中央和省市相关惠企政策,进一步规范清理涉企收费事项,再为企业减税降费3亿元。坚持以政策强保障,创新出台更有针对性的产业发展政策,精准滴灌有成长潜力、有核心竞争力的优质企业,帮助企业提升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贴心开展帮办服务,健全行政审批代办、重大事项专办、公共服务快办“三办”机制,定期开展企业座谈会,真心真意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让企业专注生产、大胆转型、全力发展。
    抢抓发展机遇,筑牢开放发展高地。全面对接“一带一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机遇,紧紧围绕特色园区、科技园区、外向园区发展定位,聚力推进园区转型发展、加快发展,在更大范围拓展开放空间,在更深层次开展区域合作。着力打造外向型经济发展“桥头堡”,聚力推进二类水路口岸创建,加快启动保税港区建设,加大临港工业、机械制造、进出口加工等项目招引,推动“通道经济”向“口岸经济”迈进,年内完成集装箱吞吐量9万标箱以上、货物周转量1200万吨以上。进一步推动运河宿迁港港镇一体化发展,大力推进文体馆、仙女湖、孵化中心等洋北新型城镇化项目建设,启动港口三期、铁路运输专线建设,年内港城路东延、张涧线、扬帆大道建成通车,切实完善运河宿迁港服务配套。着力打造区域合作示范区,积极呼应对接苏宿园区拓园契机,探索建立开发区西片区、吴宿工业园与苏宿工业园产业协同机制、联合创新机制,加快推进开发区西片区特色发展、转型发展,全力加快激光智造小镇建设,8月底前激光塔、小镇加速器主体竣工,12月底前小镇综合体、孵化器投入运营,推动更多高端产业、智力资源向宿城转移集中。
    突出科技创新,提升转型升级动力。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科技创新体系。突出创新平台打造,大力推进激光产业等科技综合体建设,着力招引一批懂管理、懂运营、懂服务的专业团队,为企业提供精准的科技创新创业服务,年内新建市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12家以上,科技综合体入驻企业40家。突出创新主体培育,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小升高”行动,加大柔性引才力度,年内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以上、引进高层次人才10人以上。突出科技成果转化,紧盯产业发展“堵点”“痛点”,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展技术攻关,全力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转化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年内转化科技成果50个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超29%。
    深化国企改革,增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健全完善国有企业市场化运营机制,实施经理层市场化选聘和退出,加快出台企业发展权责清单,积极完善国有企业考核监管制度,建立权责统一、自主经营、自担风险的市场化现代企业管理机制,推动国有企业主动参与市场竞争。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探索推进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吸引社会资本以出资入股方式参与众安集团、港口发展、润民水务等国有企业发展,切实增强国有企业发展活力。
    各位代表,改革创新激发新动力,对外开放拓展新空间,唯有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才能增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底气。我们将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理念、创新方式,推动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全力跑出宿城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三、聚力城市增能强内涵,加快提升中心城区竞争力
    实施城市功能提升工程。全力推进总投资243.6亿元、64个中心城市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完善城市功能。致力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坚持把棚户区改造作为民心工程、民生工程,大力推进13个地块、122万平方米棚改征收,加快新城名府、新城荷畔二期定销商品房建设,让棚户区群众早日实现“安居梦”。着力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加快推进城市之家、农贸市场等便民服务综合体建设,稳步推进老旧小区加装电梯试点,年内康堡城市之家、永阳城市之家、中粮凤巢农产品智慧广场投入使用。全面推进“缤纷城市”建设,大力实施五大类57项园林绿化项目,高标准开展绿色廊道、滨水景观、公园绿地规划设计,加快启动酒都公园建设,年内小白河、西民便河等绿地对外开放,建成徐宿淮盐铁路沿线绿化廊道。大力实施交通通达工程,启动通湖大道提升改造,打通微山湖路西延、运河南路南延等断头路,年内省道324、121宿城段建成通车。
    实施服务业发展突破工程。深入实施服务业发展“三大行动计划”,加大现代服务业引培力度,全力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繁荣提质,全年新增纳税超亿元楼宇2栋、200万元以上总部经济项目20个以上。着力完善新区商业配套,以新区商业综合体建设为龙头,加快推进沿清水河商业街打造,积极引进一批全球全国知名品牌,推动新区人气、商气加速集聚,年内吾悦广场、红星天铂购物广场主体竣工。着力推动老城区商贸业振兴,大力实施青年路商圈、幸福路商圈繁荣工程,加快推进金鹰、宝龙等综合体提档升级。全面启动宝龙24街特色街区、西楚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加快乾隆活力社区建设,把特色街区打造成为引领城市生活消费新亮点。着力推进开发区南片区产城融合发展,主动对接高铁商务区建设,充分放大人才、技术、信息等新要素快速流通效应,积极招引商业会展、商贸物流、信息服务等枢纽经济和总部企业,推动开发区南片区由工业区向产城融合示范区转变,全力打造新的城市经济增长极。
    实施城市文明涵养工程。深入实施文明城市“八大提升行动”,确保实现全国文明城市“两连冠”目标。聚焦秩序规范,大力实施整治“三清”行动,深入推进执法进小区,扎实推进违建治理,打造“没有违建的城市”。更大力度推广运用“信用+契约”管理方式,年内实现文明诚信街区全覆盖。聚焦文明习惯养成,大力推进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分类,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公众参与的方式,全面实施垃圾分类“六进”工程,加快完善全链条垃圾处理体系,年内中心城区垃圾分类基本实现全覆盖,努力建设“最干净的城市”。积极倡导全民阅读活动,鼓励支持市场主体在商圈、公园开设特色书吧、复合文化场所,着力打造书香宿城。聚焦风尚引领,大力开展“人情消费减负年”活动,抓好城区全天候烟花爆竹禁燃,积极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专业化、品牌化开展,让文明成为宿城最美的风景。积极呼应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弘扬柳琴戏、苏北大鼓等大运河历史文化,着力创作出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精品。
    各位代表,抓好中心城区建设是宿城区的主业主责,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需求。我们将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以精致建设、精益经营、精心管理推动城市精明增长,全力打造人民向往的幸福家园!
    四、致力农房改善促振兴,全面提高农业农村发展水平
    大力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坚持把改善农民群众住房条件作为补齐小康短板的主抓手,加快15个在建项目建设步伐,接续实施8个农房改善项目,确保年内建成住房50万平方米,改善群众住房条件4300户以上。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配套,加快推进农贸商超、商业街区、文体广场建设,统筹推进产业发展、社区治理等工作,扎实做好农房改善“后半篇”文章,年内新增集中居住区商业综合体5个,真正让农民群众过上与时代同步的现代化城镇生活。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四治理、四提升”行动,年内重点村居垃圾分类和污水处理设施实现全覆盖,农村无害化户厕覆盖率达96%以上,创成省级特色田园乡村2个。
    加快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实施产业上规模工程,启动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年内完成1.6万亩果蔬核心区建设,打造全市特色农业发展新标杆。大力推进城郊型、观光型现代农业发展,加快推动耿车镇、陈集镇等农业产业园提质扩面,年内引进2000万元以上重大农业产业项目10个。实施优质农产品创品牌工程,强化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年内新增有机食品1个、绿色食品10个,建成农产品生产追溯基地10个。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提升工程,突出抓好示范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发展,支持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年内培育示范家庭农场30个以上、市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以上、市级示范合作社3家,让具备科学管理思维、专业生产技能的新型经营主体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
    着力夯实“三农”发展基础。进一步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大力实施灌区改造、黄河故道后续治理、节水灌溉等项目,年内新建防渗渠220公里,新增高标准农田4.8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8400亩,创成全省粮食全程机械化生产示范区。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大力开展“春风行动”“双送双促”等活动,持续开展农民实用技能、创业技能培训,推动“家门口就业”“返乡就业”,切实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深入推进农村公共空间治理,进一步激活农村“沉睡”资源,鼓励村集体发展生产经营、物业经济,让土地和村集体资产发挥更大效益。
    各位代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我们将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发展,让农村更有看头、农业更有奔头、农民更有盼头!
    五、聚焦民生关切强弱项,着力补齐全面小康短板
    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全面排查解决精准脱贫薄弱环节,严格落实残疾人托养补贴提标、“两项补贴”扩面等政策,进一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坚决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加强义务教育控辍保学,持续开展“群”众助学等活动,决不让一个低收入家庭孩子因贫因残辍学失学。筑牢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和大病补充保险“四道防线”,确保建档立卡低收入户全部纳入医疗救助,住院政策范围内自付费用控制在10%以内、残疾人自付费用控制在5%以内。进一步加大产业扶贫、股权扶贫、项目扶贫力度,编制实施新一轮产业富民和集体经济增收项目清单,确保22个省定经济薄弱村村均收入在45万元以上,坚决杜绝返贫现象发生,让脱贫攻坚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全力优化公共服务。深入开展教育基础建设攻坚年活动,启动总投资13.2亿元的八一路小学、南师附中宿迁分校黄海路校区、屠园实验学校初中部等7所学校建设,确保8月底前太湖路小学、项里学校、南师附中宿迁分校南校区、蔡集小学分校等4所学校投入使用。大力实施教育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启动教育信息化建设,深入推进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专项治理,年内创成省教育现代化达标区。大力推动龙河区域医疗卫生中心与市第一人民医院深化合作,年内龙河区域医疗卫生中心正式运营,罗圩乡、陈集镇、洋北镇医院等中医馆投入使用,实现乡镇医院中医馆全覆盖,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加快医养结合体建设,支持社会资本兴建养老机构,持续完善“机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体系。
    全面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坚持把好生态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突出环境问题。全力打好蓝天保卫战,围绕重点区域、关键环节、薄弱部位,大力开展工地扬尘、VOCs、“散乱污”企业等专项治理行动,深化“标准化工地”创建,确保全年PM2.5浓度和优良天数比例达到省考要求。全力打好碧水保卫战,按照“一年变净、两年常清、三年成景”目标,深入实施西南片区水环境综合整治和朱海牛角淹水系治理工程,加快推进西民便河、九支沟、西沙河、东沙河共36公里的河道治理,统筹做好控源截污、清淤疏浚、景观提升等各项工作,确保国考、省考断面100%达标,全面消除建成区黑臭水体。紧盯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推进建设工地降噪行动,严防废气直排、噪声超标和污水散排,切实打造更加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
    各位代表,习总书记曾说过,“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我们不仅要建成数字达标的全面小康,更要建成群众认可的全面小康。今年我们将重点聚焦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难点”“堵点”问题,大力实施十大类民生实事项目,让发展实绩更有“温度”、让惠民答卷更有“厚度”、让幸福生活更有“质感”!
    六、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全力营造安定稳定发展环境
    创新区域社会治理新模式。突出系统融合、科技支撑,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探索推进“政务服务网”“城管网”“综治网”等多网融合,整合审批、服务、执法等多方面职能下沉村居社区,加快实现社会治理“一网统管”、便民服务“一网通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突出社会协同、公众参与,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实施幸福街道“1+7”工程,积极完善信访诉求“分级诊疗”、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充分发挥党群议事会、乡贤理事会作用,推动乡贤、老党员等群体更好参与基层治理。突出德治先导、法治保障,建好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阵地,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力度,发挥好市民公约、村规民约作用,培育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着力提升重点领域治理水平。坚持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提升年”活动,聚焦22个重点行业领域,持续开展安全生产巡查和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在消除监管盲区、化解风险隐患、压降事故总量上打一场攻坚战歼灭战。健全完善金融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加强企业资金链、担保链风险监测防控,持续推进打击恶意逃废债务、非法集资等专项行动,筑牢系统性金融风险“防火墙”。持续开展“平安宿城”“法治宿城”建设,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升级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健全食品药品智慧监管体系,加强食品药品源头管控,强化生产经营环节监管,坚决守护好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各位代表,社会治理事关人民安居乐业、事关社会安定有序。我们将积极顺应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加快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保障!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做好新的一年工作,我们将进一步锻造时代精神,弘扬“三真”作风,坚持“务实落实、敢于担当、廉洁高效”工作理念,努力建设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政府。
    不断强化政治担当。持续推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往深处走,做到见行动、有实效,让初心薪火相传,把使命勇担在肩。严格对照省委“九个有没有”和市委“三个怎么办”,时刻保持清醒,发扬不求功绩、只求实效,不谋虚功、只谋实干的作风,握紧传好“接力棒”,一任接着一任干、一茬接着一茬抓,切实做好打基础、利长远的实事。
    全面增强能力本领。坚持学中干、干中学,从实践历练中汲取经验智慧,使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跟上时代要求。坚持以宽肩膀、铁肩膀干事创业,关键时刻靠得住、顶得上,敢啃推进改革的“硬骨头”,敢挑阻碍发展的“马蜂窝”,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践行好对全区人民的承诺。坚持以创新推动发展,聚焦“落实缺乏创造性”问题,以闯关探路的勇气、打破常规的胆气和突破超越的锐气,不断开创发展的新局面。
    打造廉洁高效政府。坚持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创新行政方式,提高行政效能,建设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驰而不息纠“四风”、树新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杜绝层层发文、层层开会,让基层人员把更多精力用在抓落实、促发展上。深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深化标本兼治,完善工作机制,狠抓责任落实,推动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取得新进展。
    各位代表,新时代催人奋进,新征程任重道远。让我们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和依靠全区人民,担当实干、砥砺前行,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奋力夺取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
    有关缩略语及名词解释
    1. “三品”示范企业:即消费品工业类企业在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等方面业绩显著,具有重要示范和导向作用。
    2. “521”工程:即到2020年,全市新增挂牌上市企业50户,实施兼并重组企业200户,组织企业实施1000个设备投资不低于1000万元技术改造项目。
    3. “价值板”:即江苏股权交易中心较高层次的板块,为依法设立且存续满12个月,主营业务突出,治理结构健全,具有持续经营能力,股份的发行、转让合法合规且上年度营业收入达到1000万元或净利润达到100万元的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提供信息披露、股权和债券转让以及融资服务的私募市场。
    4.  “两化”:即信息化和工业化。
    5. 现代服务业“三大行动计划”:即服务业投资提速、企业登高、集聚区倍增。
    6. “四类重点”人群:即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贫困残疾人家庭、建档立卡户。
    7. “两不愁三保障”:“两不愁”即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即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
    8. 医疗“0付费”:即针对各乡镇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中缴纳城乡居民医保的特困对象,从当地乡镇医院出院结算时,只需缴纳不属于医保补偿范围的费用,其它个人费用由医院垫付、乡镇政府予以补助的一种因病致贫长效救助机制。
    9. 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机制:即享受医疗救助的参保人员出院时,按规定应由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大病补充保险和医疗救助基金支付的费用实行“一站式”结算,患者只需结清个人应承担的费用后,即可出院。
    10. “先诊疗后付费”:即参加城乡居民医保的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在医保定点医院住院,入院时不需缴纳住院押金,出院时只需支付个人负担费用。
    11. “江河碧空”四号行动:即在2个月时间内,对江苏省境内长江、京杭大运河、通榆河等3条主要通航河道船舶和港口大气污染问题进行集中整治。
    12. “放管服”改革:即“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协同推进”的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总要求。
    13. “宿微贷”:即由区平台公司出资,合作银行按照1:10放大倍数,采取无抵押、无担保、纯信用方式扶持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贷款。
    14. 学校建设“三年攻坚计划”:即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三年内中心城区建设一批高标准中小学和幼儿园的工作要求,2018-2020年我区计划建设中小学和幼儿园22所。
    15. 农村社会面监控织密补盲工程:即对农村地区监控建设盲点进行加密补盲,逐步实现农村地区视频监控全覆盖。
    16. “六稳”: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
    17. “六增六强”:2018年7月26日,中共宿迁市委五届六次全会提出的宿迁高质量发展行动指南,即推动项目增速强发展、创新增效强改革、绿色增值强生态、收入增长强民生、城市增能强内涵、文化增色强底蕴。
    18. “六度”标准:即投资强度、税收额度、科技高度、链条长度、环境程度、能耗限度的标准。
    19. “专精特新”:即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
    20. 土地增减挂钩:即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
    21. 工业地产:即规划为工业用地,按照国家通用标准及行业要求进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管理,是集投资、开发、招商、经营、管理和服务等为一体的工业物业总称。建成后出售、出租给实体企业从事工业生产、生产性服务等经营活动。
    22. “卫星园区”:即承载主导产业的配套、附属产业、企业落户和转移的乡镇工业园区。
    23. “联网+联动”审批:即在线上联网方面,着力推动审批服务事项全部整合到政务服务“一张网”上,实行“一网受理、数据共享、网上运转、按时办结”;在线下联动方面,按照“事项集中、虚实融合、代办帮办、联动联管”方式,提升完善各级政务服务大厅功能,建立联审会办机制,拓展“并联+串联”审批模式应用,破解“跨区域、跨层级、跨部门”等难点堵点。
    24. “信用承诺+容缺办理”机制:即对基本条件具备、主要申请材料齐全且符合基本法定条件,但次要申请材料暂时缺少的行政许可事项,由申请人签署书面承诺限期补齐,各行政审批部门先予接收材料并进行审查,避免企业和群众办事来回跑、反复办。
    25. “不见面”审批:即申请人通过“一张网”实名注册、网上申请、网上上传申报材料并承诺材料真实性的方式办理事项,审批部门在承诺办结时限内通过“一张网”系统后台办结,并通过快递将办理结果送达申请人手中,实现全过程不见面不跑腿。
    26. “一件事”:即企业群众需办理的一个事项,涉及到一个以上政务服务项目,需要到一个部门不同窗口、多个部门或需跨层级部门办理的“一揽子事”。
    27. “通道经济”:即以地理环境相联结为前提,以发展城市经济为中心,以交通干线为依托,以经济合作为纽带,交通干线的省际之间、城乡之间、各产业之间建立密切的经济联系。
    28. “口岸经济”:即以口岸为载体,以进出口贸易和加工贸易为基础,通过人力流、资金流、物质流、信息流等经济元素双向反馈而带动贸易、加工、仓储、经济技术合作、电子商务、旅游购物、商贸金融、交通及服务行业、基础设施建设等经济活动发展,从而显现整体功能的经济系统。
    29. 枢纽经济:即依托交通运输枢纽、物流枢纽、信息枢纽等各类要素集聚载体和平台,按照价值链、供应链、产业链运行规律,借助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等手段,推动人才、劳动力、资本、信息、技术等各类生产要素向枢纽地区集聚,在此基础上进行经济价值创造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30. “三清”行动:即违建清零、区域清洁、垃圾清运。
    31. “信用+契约”管理方式:即通过签订承诺书和采取信用监管、惩戒措施,促进城市经营主体加强自律。
    32. “六进”:即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网络。
    33.“四治理、四提升”:即治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厕所粪污,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业废弃物;提升村容村貌,提升村庄规划设计水平,提升传统村落保护水平,提升建设和管护水平。
    34. “春风行动”:即专为进城农民工提供就业服务的活动,内容主要包括为农民工劳务输出提供就业机会、服务企业用工、开展就业援助、提供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就业创业政策宣传以及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等。
    35.  “双送双促”:即送政策、送服务;促难题化解、促绿色发展。
    36. “两项补贴”:即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
    37. 股权扶贫:即对各类扶贫资金形成的经营性资产按照资金来源和性质将资产所有权、收益权进行折股量化到乡镇和村居,通过持有收益权来获取稳定的收益分红。
    38. “标准化工地”:即工地有围挡、道路有硬化、车辆有冲洗、裸土有覆盖、有降尘措施、有监控系统、有专人管理的工地。
    39. 新时代“枫桥经验”:即在原“枫桥经验”的基础上,创造“立足基层组织,整合力量资源,就地化解矛盾,保障民生民安”的新经验,建立“治安联防、矛盾联调、问题联治、事件联处、平安联创”的新机制,形成“党政动手、依靠群众,源头预防、依法治理,减少矛盾、促进和谐”的新格局。
    40. 幸福街道“1+7”工程:即新建1座街道办服务用房,新建或购买7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用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