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1377|回复: 0

[安徽] 2020年滁州市琅琊区政府工作报告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3-1 17:41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2966

    主题

    2975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0754
    发表于 2021-1-5 16:43: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0年滁州市琅琊区政府工作报告
    ——2020年1月18日在琅琊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区人民政府区长周冬梅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9年工作回顾
    2019年,是我们负重爬坡、砥砺前行的一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区域竞争加剧、高质量发展加快的新形势,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以招商引资为第一抓手,以项目建设为核心动力,以队伍活力为首要因素,筑平台、补短板、强作风,因地制宜走好转型发展之路,因势利导建设现代化新琅琊。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2%和10%。坚决落实国家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激发市场活力,全年完成财政收入17.5亿元,增长0.9%。一年来,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顶压前行,区域经济企稳向好。多措并举落实“六稳”要求,持续稳定经济增长。扎实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着力稳投资。引进亿元以上项目34个,合同签约资金56.9亿元。117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8.9亿元,其中新开工、新竣工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分别超年度目标36%和15%。向上争取项目154个、资金14.9亿元。创新服务模式,着力稳金融。帮扶41家企业担保贷款2.96亿元,为企业节约融资成本166万元。引导企业多渠道融资,10家企业在省股权交易中心科创板挂牌,实现直接融资2500万元。开展非法集资风险专项排查,化解非法集资陈案2起。实施“走出去”战略,着力稳外贸外资。组织10余家企业参加国内外重要展会,帮助10家企业争取上级外贸资金164.5万元,全年直接利用外资3600万美元,增长10%。积极落实各类惠企政策,着力稳预期。全年减免税收1.8亿元,减收社保费用4054万元,兑现各类奖补资金9511万元,引进各类人才30名。开展“春风行动”等活动,着力稳就业。新增城镇就业人数1437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9%以内,就业困难人员帮扶就业率达95%。
    (二)克难奋进,新旧动能加快转换。工业经济提质。全年签约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6个,总投资39.8亿元,元气森林、寻星房车等一批重大项目落户建设。入规工业企业7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20.1亿元,占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23.7%。传统产业加快改造步伐,完成技改投资6.3亿元,增长17%。昇兴包装、霞客色纺技改后年产值分别增长10%、20%,皖能电力二期投产后产能扩大60%。九华药业被评为“滁州市十优企业”。琅琊经济开发区积极推进“腾笼换鸟”、配套建设和项目招引,盘活低效土地70亩,激活闲置厂房9万平方米,7万平方米新型产业园加快建设。现代服务业提速。全年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5家,实现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全市首家现代服务业产业园运营,万声AI大数据江淮交付中心基本建成,凤凰天街购物公园加快建设。百姓缘在省内开设门店480余家,年销售额突破7亿元。皖东最大的药品零售仓储总部鑫济医疗物流园落户建设。电子商务快速增长,全区电商企业300余家,网络零售额达60亿元,占全市比重约60%。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建成乡村文旅项目4个,接待游客30万余人次。民营经济提档。常态化开展“四送一服”,全力打造“四最”营商环境,在全省民营经济考核中居二类县第一位,获评全省发展民营经济成效明显地区。2家企业获批省级成长型小微企业,2名企业家被认定为“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领军人才”。积极化解涉及企业的历史遗留问题,开展企业高管培训350余人次,帮助50余家企业解决人才培养难题。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全年新登记私营企业1754家、个体工商户3554户。民营经济增加值86.6亿元,增长9.1%。
    (三)步履稳健,改革开放持续深化。激发改革动力。政府机构改革全面落实,街道区划调整顺利完成,27家国有、集体企业集中托管。“互联网+政务服务”、行政审批等改革纵深推进,权责清单调整139项、减少11项,937项办事事项全部实现政务服务中心综合受理,全面实现企业开办“一日办结”。农村综合改革深入推进,在全市率先实施林权证抵押贷款工作,办理抵押贷款800万元,“三变”改革提前完成。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有序推进,组织265家新注册企业签订信用承诺书,公开发布“红黑名单”3263条。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清流、南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被确定为市级社区医院创建试点。提升创新能力。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全社会研发费用1.5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由上年度的1.01%提升至1.4%。鼓励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实现技术合同交易额3.8亿元。加快创新载体建设,金春股份获高新技术企业省级奖励,科技企业加速器项目正式运营,坤大生物等6家企业与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家、省级科技特派员工作站2个、“专精特新”企业6家、企业技术中心2家。新增发明专利授权78件,增长116.7%。挖掘开放活力。抢抓长三角一体化、江北新区等国家战略机遇,主动融入对接,先后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国际制造业大会等,成功举办泛半导体与人工智能行业高峰论坛、中国非织造布行业智能制造会议等招商推介活动,“走出去”开展招商450余天,“请进来”考察洽谈800余批次,选派干部到中国产业用纺织品协会总部挂职学习。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天念新材料等8家企业“走出国门”开拓国际市场,新江玻璃等14家企业外贸进出口总额增幅40%以上,外贸实绩企业达40家。
    (四)聚力攻坚,城乡面貌显著改善。发展空间加快拓展。积极对接滁州市城市总规修编,全面完善新区、中小企业园等片区控规调整。琅琊经济开发区拓展区6.2平方公里道路管网、场地平整全面完成,“六纵五横”路网基本形成。新区宝山路以西征地征迁、骨干路网全面启动。三官街道东环路及主要道路附属工程有序实施。全年实施扬子花园周边等27个地块、8489户、108万平方米房屋征收征迁工作,城东花园等5处安置房加快建设。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受到省级通报表扬。城市功能日益健全。完成老旧小区整治改造11个、住宅小区达标提升359个,新建改造农贸市场12个、公厕26座,整治提升背街小巷37条,划设非机动车停车线3万余米,新增公共停车泊位5838个、充电桩9562座,竹锦北苑整建制增设电梯。新区配套功能加快提升,第五中学北校区投入使用,李湾河水系生态修复主体工程基本完工,邻里中心全面竣工,五孔桥、紫薇北路桥启动建设,陈湾桥基本建成,星级酒店、商业综合体等项目正在谋划推进。文明创建成效显著。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持续深化“党建带群建、合力抓创建”,2800余名在职党员走进社区开展“双报到双服务”,全区注册志愿者总数占比达19.9%,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系列活动5000余次,解决居民实际问题4000余个。常态化开展市容环境治理,改造门头店招5535平方米,清理垃圾9万余吨,拆除违建11.3万平方米。探索“三大模式”破解老旧小区物业管理“老病症”,402个居民小区实现物业规范化管理。在丰山街道7个居民小区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乡村振兴成果丰硕。芡鱼共生等五大示范扶贫基地初见规模,八里球兰等十大绿色原料基地加快发展。成功创建“滁菊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新增新型经营主体34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5家。建设高标准农田1.8万亩。农村基层防汛预报预警体系建成运行。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力度,整治拆除自然村庄15个,完成土地增减挂1444亩。湾塘新村、城郊社区、城西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三官社区生活污水管网建设加快推进。新增造林、抚育林面积6747亩,获批省级现代林业示范区,胡桥村、新集村获评省级森林村庄。
    (五)惠民利民,百姓生活更加美好。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全年财政民生支出15.5亿元,占财政总支出85.7%。21项民生工程和十件为民办实事全部落实。分类开展困难群众开发式、保障式帮扶,325名困难群众稳定脱贫。城镇职工社保应保尽保,社会保障卡持卡率90.5%,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96.5%,101家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率100%。发放各类补助8952万元,受惠群众约3.2万人次。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率90.6%,辅具适配率91.7%。农村危房改造任务提前完工。养老服务三级中心建设率67.5%,高龄津贴、到龄人员养老金发放率均为100%。生态环保力度不断加大,开出全市首张餐饮油烟污染罚单,依法取缔散煤加工点7处、废品回收站20户,取缔关闭“散乱污”企业36家,秸秆禁烧实现零火点。整治河湖“四乱”突出问题13起,清理河道沿线养殖场17处,区域范围内水功能区水质达标。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稳步推进。群众幸福感有效提升。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全年教育支出6.1亿元,增长3.1%。完成第一小学改扩建等9个教育基建工程,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改善紫薇小学等12所学校教育教学条件。卫生健康保障水平持续增强,基本公卫“两卡制”建成运行,琅琊区人民医院综合服务能力稳步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信息化建设通过省级验收。成立全省首个计生特扶家庭协会,国家级优生优育指导中心建成使用。琅琊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6家单位被评为“安徽省卫生先进单位”。文体事业蓬勃发展,建成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53个、市民文化乐园4个。新建全民健身场所7处、社区体育俱乐部3个,主办全民健身活动8场。群众安全感更有保障。扎实推进中央扫黑除恶专项督导及“回头看”工作,破获涉恶九类刑事案件86起,查扣资产9600余万元。加快推进“雪亮工程”,优化配置社区网格员,不断夯实社会治理基层基础。稳步推进“铸安”行动,深化“1+13”风险隐患集中排查治理,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深入开展信访“三转”“四重”工作,化解信访积案40件。落实食品安全党政同责,完善食品药品安全体系,放心消费创建工作受到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肯定。10个社区服务用房建设达标,社区专职工作者待遇大幅提高,龙池、三岔路、建设路社区成为省市智慧社区试点。
    (六)坚守初心,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贯穿始终,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三个以案”警示教育,以党建新成效促进政务水平新提升。严格请示报告制度,出台请示报告制度清单,向区委请示报告重大事项、重要工作32次。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议案、代表建议125件,政协提案64件,办结率均为100%。强化政府信息公开,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4万余条。认真落实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省市区各项规定,全面落实“基层减负年”各项举措,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文件、会议、督查检查考核比上年均减少三分之一以上,“三公”经费逐年下降。加强资金统筹调度,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推进预算绩效评价试点,提升依法理财水平。支持纪检监察机关依规依纪依法履行职责,审计监督、依法统计、公共资源交易管理等工作得到全面加强。
    一年来,人民武装、红十字会、工商联、老干部等事业取得新成绩,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等群团组织作用进一步发挥,双拥、人防、地震等工作全面进步。顺利完成了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
    各位代表!一年来,我们不忘初心、奋力拼搏,在困难挑战增多、各项任务繁重的情况下取得了难能可贵的成绩,尤其是在项目推进、文明创建、污染防治、房屋征收、大庆维稳等各项重点工作中,锤炼出一支政治坚定、作风顽强、敢打敢拼的干部队伍。这些成绩是在区委坚强领导和区人大依法监督、区政协有力支持下取得的,得益于全区上下矢志不渝加快发展的坚定信念,得益于全区上下克难攻坚狠抓落实的良好状态,得益于全区上下团结一心务实清廉的干事创业环境。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在各个领域和岗位上辛勤工作的全区干部群众,向广人大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离退休老同志、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向驻地部队官兵、政法干警和消防救援队伍指战员,向所有参与、关心、支持琅琊建设与发展的各族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对标定位,任重道远。在琅琊发展前进的征程上,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总量不大、发展不优,仍然是琅琊最大的区情、最大的实际。从经济增长来看,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部分企业生产经营面临不少困难,引领作用强的大企业、大项目相对缺乏,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占比偏小,经济稳中向好的基础还不牢固。从产业结构来看,工业经济整体竞争力还需提升,生产性服务业还要重点培育,现代农业发展有待继续破题,振兴实体经济还有大量工作要做。从民生福祉来看,城乡居民持续增收的路径还不宽,教育、医疗等社会事业发展水平亟待提升,“散乱污”引发的环境、安全问题不容忽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任务繁重。从自身建设来看,部分干部工作主动性、务实性不够,应对挑战、破解难题的办法不多,改革创新的力度仍需加大,等等。对此,我们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化压力为动力,有的放矢补齐短板,激发发展潜力、增强发展后劲。
    二、2020年工作安排
    各位代表!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谋划“十四五”关键之年,也是滁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决胜之年。面临的压力将更大,遇到的挑战会更多。对此,我们务必坚定信心,保持昂扬的斗志,越是困难越向前,奋力实现琅琊追赶跨越。
    今年区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市有关会议和区委六届十一次全会部署,围绕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扎实推进项目突破年行动,全面落实“六稳”要求,着力补强短板、缩小差距、奋进赶超,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保持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奋力开创琅琊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以上,财政收入增长8%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高于经济增长,节能减排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今年,我们要重点抓好五个方面工作:
    (一)坚持项目为王,厚植追赶新动力
    全力以赴抓项目。组织开展项目突破年行动,大力谋划新项目、聚力招引好项目、强力突破大项目。谋深谋实项目建设。紧扣上级要求和政策导向,结合区域优势、园区发展和产业升级,谋划储备一批项目,确保每季度集中开工一批重点项目。全年谋划政府投资项目170个,其中实施项目119个,投资约49.8亿元。科学谋划编制“十四五”发展规划,描绘新一轮改革发展宏伟蓝图。落细落实推进机制。健全完善重大项目区领导联系帮办、重点项目推进跟踪调度等制度,细化落实四个专项小组工作推进机制,着重解决项目落地不快等突出问题,努力实现项目谋划招引质量、建设速度大提升。聚力聚神招优引强。紧紧围绕主导产业,更加突出产业招商、专业招商、园区招商“三位一体”,扎实开展全员全域全年招商,不断优化招商培训、调度、考核体系,提升招商引资实效性。力争全年引进亿元以上项目45个以上,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5个、10亿元以上项目2个、20亿元以上项目2个,实际到位资金50亿元以上。高质高效转化项目。坚持“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项目干”,严格按照“四督四保”要求,高效提升项目开工率、竣工率、达产率和转化率。力争新开工、新竣工、新投产亿元以上项目均为25个以上,签约项目当年转化率超50%。
    坚定不移强产业。围绕培强,加快工业经济升级。聚焦非织造新材料产业,持续强链延链补链,重点加快天航母婴产业园、爸爸的选择等项目建设,积极争创省级无纺布产业集聚区。发挥政策、资金等激励引导作用,集中培育金春股份、昇兴包装、九华药业等优势传统企业做大做强。加大富邦装配式建筑、安高精密五金等在建项目帮扶力度,力促项目早竣工、早达产、早申规,尽快形成新的增长点。强化企业分层分类指导,加快推进企业“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工作,新增规上工业企业8家以上,推动金春股份上市。大力实施“两化融合”“互联网+”等工程,鼓励传统企业加快信息化、智能化改造进程,力争技改投资增长15%以上,新增“专精特新”企业5家以上。围绕育新,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积极构建与城市化相配套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力争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5家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以上。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研究制定扶持政策,努力培育一栋楼一个园区、一层楼一个甚至数个企业,全年引进总部企业3家以上、楼宇企业20家以上。优化城区商业业态,推动滁州1912、恩德广场等闲置资源盘活利用,扶持清流街、宋城街等街区协同发展,力争凤凰天街、邻里中心等商业综合体年内开业运营。推进电商产业提质增效,积极打造滁州跨境电商产业园,新增电商经营主体50家以上,网络零售额突破65亿元。围绕纾困,加快民营经济提升。全面落实助推民营经济发展政策措施,想方设法帮助企业降低用工、用能、物流等成本,创优“四最”营商环境,努力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加快市场主体升级,力争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75%,新增私营企业1200家以上、个体工商户2800户以上。
    扩容升级建平台。抢抓滁州市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和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机遇,拓展、建设产业平台主阵地,推动工业园区整合和不同产业、不同业态有机融合。加快琅琊经济开发区向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转型,全年实现财政收入、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均增长15%以上。主园区加大“腾笼换鸟”力度,清理低效土地150亩以上、激活闲置厂房2万平方米以上。拓展区加强与主园区、新区有机衔接,落地建设项目13个以上。中小企业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业差异化、特色化发展,落户项目7个以上。加快建设现代服务业产业园、万声AI大数据江淮交付中心等重点服务业集聚区,吸引更多的总部、服务外包等企业入驻发展,集聚服务业企业30家以上。着力提升科技企业加速器实力,引导众创空间和孵化成果更多向琅琊转移、集聚,引进科创类企业4家以上。依托西涧省级农业示范区平台优势,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力争引进农文旅产业项目1个。
    (二)强化改革创新,增强区域竞争力
    聚焦“堵点”“难点”推改革。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重点,推动各项改革落地落实。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提升“一网通办”水平,实现80%个人事项全程网办。高标准建设政务服务中心,推进水电气、通信、公交等部门进驻,提升为民服务质量。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建立清单管理制度,实现“双随机、一公开”全覆盖、常态化。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按照财权与事权相匹配原则,调整完善区和街道、园区财政体制,进一步理顺财政分配关系,调动街道、园区积极性。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加强教师编制周转池建设,实施“区管校聘”教师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师德师风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组织实施好事业单位改革工作,统筹推进农村、招商体制等各项改革。
    聚焦“实用”“管用”促创新。鼓励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全社会研发经费增长10%以上,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20%以上,省市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站实现新突破。推动“政产学研用金”深度融合,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新增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1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5%以上。坚持招才引智与产业创新并举,聚焦“高精尖缺”,完善人才招引政策,加人大才引培力度,力争引进高层次人才20名以上,新增高技能人才200名以上。
    聚焦“加法”“减法”优环境。深化“四送一服”“三比一增”,完善“一企一组一策”帮扶机制,满足企业个性化需求,全力扶持实体经济发展。在服务保障上做加法。充分发挥产业基金作用,推进中小企业大数据信用贷,对接省级科技融资担保平台,促进金融资本更多流向实体经济。深入开展“民营企业招聘活动周”等招工活动,开展职业培训1000人次以上,帮助企业招工3000人次以上。强化用地保障,完成土地增减挂1200亩以上,消化批而未供土地300亩以上。在成本负担上做减法。把一系列税费减免政策落实到位,让企业轻装前行。提供优质项目备案服务,实现全程在线审批和“不见面”审批,缩减审批环节和程序。依法保护市场主体经营自主权、财产权及知识产权,保护企业经营者人身、财产安全,为市场主体提供全方位保护。
    (三)加快城乡融合,提升空间承载力
    决战决胜创城。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统揽,抓实“拆、建、治”三大环节,统筹推进城市空间拓展、功能优化、品位提升。实施棚改计划,完成房屋征收40余万平方米。加快雷桥花园等5处安置房建设,启动营房新苑等4处安置房建设。完成交通路等6个农贸市场建设任务。实施市容市貌、餐饮油烟、文明养犬等专项整治,推进数字化城管建设,完善社区网格化管理机制,推广“三大物业”管理模式,着力消除城市“脏、乱、差”现象。大力实施公民道德、乡村文明、公益活动等提升行动,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扩大志愿服务领域,持续开展文明单位、诚信经营、各类好人等评选,发挥模范引领示范作用。推进文明创建常态化制度化,突出群众创建主体作用,确保完成我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目标任务。
    建设活力新区。按照“东连、西延、南跨、北拓”思路,强化功能,提升品质,着力打造特色鲜明、宜居宜业的琅琊新区。东向加快与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相连相通,启动扬子路以南征地拆迁,推进长江路等片区规划建设。西向加快将军山路等15条路网建设,推进清流河三期改造。南向对接紫薇北路桥、五孔桥建设,启动星级酒店、大型商业综合体等项目建设,致力打造南接繁荣主城的商贸新地标。北向与琅琊经济开发区拓展区功能互补、优势互促,加快引育餐饮娱乐、金融网点等城市业态,实现产城融合发展。
    振兴美丽乡村。坚决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总要求,大力实施城乡产业发展、生态环境等建设。夯实农业农村基础,加快三官街道道路工程、农贸市场等基础设施建设,改造高标准农田1.4万亩,打造绿色长廊示范带2条。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主动承接长三角绿色食品“菜篮子”工程,提效发展两大示范园区、五大示范扶贫基地、十大绿色原料基地,积极争创“全国绿色食品基地”,力争新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以上,农业产业化产值增长10%以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开展“五清一改”专项行动,完成3个乡村治理示范点创建工作。
    (四)致力生态保护,筑牢环境支撑力
    坚持预防和治理结合。持续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建立施工扬尘、餐饮油烟、挥发性有机物等区域联防联控和预警预报机制,加大“散乱污”企业清理整治力度,稳步提升区域空气环境质量。扎实开展水污染治理,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加强清流河琅琊段监管,严厉打击非法采砂、倾倒垃圾、非法设置排污口等行为。启动农村黑臭水体排查整治,常态化开展西涧湖饮用水水源地巡查,保障饮用水安全。深入实施土壤治理,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抓好固体废物污染专项整治,呵护好琅琊的绿水青山。
    坚持保护和修复并重。建立健全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落实长效机制,坚决防止问题反弹。严格落实项目环境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继续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充分发挥街道环保站监管职能和社会监督作用,对环境违法行为“零容忍”。巩固林长制,完成造林面积1300亩、省级森林抚育4500亩,创建省级森林城镇1个、省级森林村庄3个。大力开展增绿补绿行动,新增绿化面积150余万平方米,湿地保护率62%以上。积极推进县级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区创建工作。
    坚持节约和集约统筹。坚决守住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筑牢绿色生态安全屏障。加快建设节能型园区,实施园区循环化改造和产业链延伸,推动资源综合高效利用。分步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扎实推进城乡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确保生活垃圾减量化处置、资源化利用。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持续开展节约用水、用电宣传,鼓励房地产企业开发建设绿色住宅小区,大力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学校、低碳社区等创建活动。
    (五)突出共建共享,凝聚惠民向心力
    夯实民生保障根基。巩固困难群众帮扶成果,探索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确保脱贫攻坚全面收官。推进更高质量就业,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城镇失业人员、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4%以内。大力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扩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补贴范围。全面落实兜底保障政策,实现城乡低保按标施保、应保尽保。加快养老服务业提档升级,完成养老服务三级中心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开办医养结合机构,推动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积极做好残疾人帮扶工作。
    扩大公共服务供给。加快第五中学老校区扩建,启动滁州第五小学建设,建成三官小学、城郊小学智慧课堂,实施第三中学等8所学校薄改项目,逐步消减“大班额”。完善紧密型城市医联体运行机制,扎实推进分级诊疗工作,高标准建成扬子医院,推动清流、南门社区医院达标建设。探索推进0-3岁托幼机构及服务体系建设,标准化改造一批母婴设施,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广泛开展文化惠民进基层活动,推进公共文化设施数字化,完成区级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积极推动体育事业全面发展。努力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扎实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
    深化社会多元治理。以“平安琅琊”建设为重点,完成三级综治中心标准化建设,坚决打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严惩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强化社区治理,完成社区优化调整,增强基层服务力量,加快“三社联动”试点社区创建,积极开展第二届“金牌书记”“明星社工”评选工作。探索推广“最多访一次”,积极推进“调解超市”全覆盖,妥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守住金融风险底线,维护地方金融环境健康稳定。持续开展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治理行动,加大食品药品监管力度,扎实推进应急管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统筹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
    此外,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双拥、宗教、人防、外事、侨务、地震、气象等工作,统筹推进工会、妇女儿童、红十字会、工商联、科协、老龄等事业发展。
    各位代表!2020年,我们将继续为民办好十件实事:棚户区改造1000户;整治改造9个老旧小区;重点建设1个街道养老服务中心、3个社区养老服务站;新增4个残疾人之家、25个残疾人工作站;完成3所小区配建幼儿园改造;建设3个社区托育服务中心;新建提升8座公厕;建成6个市民文化乐园;改造7条背街小巷;推进“智医助理”建设。
    三、加快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坚持政治建设统领,加快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不断提升治理能力。
    强化从严治政。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旗帜鲜明讲政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自觉把政府工作置于党的领导之下,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市、区委各项决策部署,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
    强化为民理政。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领导干部公开接访、定期下访制度,办好12345市长热线和区长信箱,着力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发动广大党员干部到矛盾大、困难多的地方去,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在实践中克服本领恐慌、增强服务能力,真正做到为民用权,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强化依法行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法治思维和方式推动工作,按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确保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全面完成“七五”普法任务。推进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等制度,加强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工作。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高质量办理议案建议和提案,主动听取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意见建议。深化政务公开,创新互动方式,让群众看得到、可参与、能监督。
    强化高效施政。坚持“干字当头、实字为先”,大力倡导“事事马上办、人人钉钉子、个个敢担当”的工作作风,进一步提升政府系统执行力。积极推进理念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以创新提效能,切实提高经济治理、生态治理、社会治理和民生治理现代化水平。持续深化“三问”大讨论成果,健全正向激励和容错纠错机制,引导广大干群解放思想、担当作为,营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良好氛围。
    强化廉洁从政。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推进审计工作全覆盖,规范政府采购、土地出让、工程招投标等工作,深化廉政风险防控,严防权力滥用,做到有腐必惩、有贪必肃。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区相关规定,坚决反对和整治一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推动作风建设取得新成效。带头过“紧日子”,严控“三公”经费支出,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把有限的资源和财力用在推动发展、改善民生上。
    各位代表!奋斗奋进只争朝夕,实干苦干不负韶华。新的一年,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顶压前行的奋进姿态,殚精竭虑抓发展,克难攻坚谋跨越,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新琅琊而努力奋斗!
    《政府工作报告》注释
    1.六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
    2.滁州市十优企业:根据《滁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滁州市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进工业强市若干政策的通知》(滁政〔2017〕64号)精神,由市经信局牵头,主要从社会贡献、生产规模、技术进步和社会责任等方面综合考核评选。按得分高低评选出“十优企业”,并以市政府名义通报。
    3.七通一平:指基本建设中前期工作的道路通、自来水通、电通、排水通、排洪通、电讯通、燃气管通及平整土地。
    4.四送一服:送发展理念、送支持政策、送创新项目、送生产要素,服务实体经济。
    5.“四最”营商环境:省委、省政府提出努力把安徽建设成为全国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获得感最强的省份。
    6.“三变”改革: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
    7.三大模式:就近捆绑型、红色公益型、打包大物业型。
    8.五大示范扶贫基地:城西村滁菊研发基地、西湖湾蔬菜绿色基地、石马村莲虾共作基地、八里村芡实黑鱼共生基地、秋桐村白芍药材基地。
    9.十大绿色原料基地:菁萃球兰培育基地、“985”大学生草莓研发基地、老周枣园特产开发基地、利民农机种植基地、银山无公害稻虾米基地、金禾紫薯收储基地、克林鳜鱼良种繁殖基地、汉革食品绿色蔬菜基地、文秀苗木栽培基地、一珍食用菌孵化基地。
    10.四乱:乱占、乱采、乱堆、乱建。
    11.公卫“两卡制”:即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两卡制”管理工作。医务人员通过自己全省唯一身份识别码(即虚拟绩效卡)登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系统为居民提供服务,留下工作痕迹,记录服务量。居民在获得服务后通过身份证、人脸识别等方式的身份认证(即身份认证卡)认可获得的服务。
    12.雪亮工程:以区、街道、社区(村)三级综治中心为指挥平台、以综治信息化为支撑、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重点的“群众性治安防控工程”。
    13.“1+13”风险隐患集中排查治理:“1”即危险化学品领域,“13”即交通运输(含道路交通、水上交通)、消防、建筑工程施工(含建筑、市政、水利、交通、农民自建房)、地质灾害点、油气输送管线、学校安全、民用爆炸物品和烟花爆竹、农业(含渔业船舶、农机)、森林防火、特种设备、养老福利机构、旅游、商贸等重点行业领域,深入排查治理事故隐患。
    14.三转:转作风、转方法、转局面。
    15.四重:重点人员、重点群体、重点领域、重点问题。
    16.四个专项小组:为加快项目招引建设,2020年,区委、区政府成立工招园、现代服务业、城市建设和农文旅等四个专项小组。
    17.四督四保:督查推进新建项目,保证开工率;督查推进续建项目,保证竣工率;督查推进竣工项目,保证达产率;督查推进储备项目,保证转化率。
    18.两化融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19.双随机、一公开:在监管过程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
    20.政产学研用金:“政”指的是政府搭台、政策引导,为技术创新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产”指的是充分发挥企业市场经济的能力,实现成果转化、制定标准、产业推广;“学”指的是通过高校这一平台实现基础理论研究、学术交流、人才培养,为创新打好基础;“研”指的是通过对前沿技术发展方向的预判、技术攻关和创新研究,实现技术引领和知识贡献;“用”指的是以运营公司、建设公司、乘客等用户需求为牵引打造示范工程;“金”指的是通过科创板及其他资本平台,实现“资本搭台,科技创新唱戏”的效果。
    21.三比一增:安徽省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的专项行动,即“比创新、比创业、比创造,增动能”。
    22.两大示范园区:舜田现代农业示范区、新昌现代农业示范区。
    23.“五清一改”专项行动:清除黑臭水体、清除生产废弃物、清除无功能建筑物、清除乱搭乱建乱堆、清除废旧广告和乱贴乱画,改变群众不良生产生活习惯。
    24.三社联动:在社区治理中,以社区、社会组织、专业社工为载体,推动多方共同参与。
    25.“三问”大讨论:区委、区政府在全区范围内开展“面对发展压力,紧迫感怎么样”“面对发展难题,思想解放怎么样”“面对发展重任,钉钉子精神怎么样”大讨论活动。
    26.“三公”经费:指财政拨款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车辆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公务接待费三项经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