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386|回复: 0

[贵州] 2023年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4-12-31 10:19
  • 签到天数: 866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7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7876
    发表于 2024-11-28 10: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3年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全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围绕“四新”主攻“四化”,经济持续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一、综    合

    2023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35.3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0.72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22.85亿元,增长11%;第三产业增加值71.82亿元,增长1.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7015元,比上年增长4.5%。

    全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30.1%,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16.9%,比上年提升0.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53%,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

    二、农  业

    全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37952万元,比上年增长4.6%。其中:种植业产值436180万元,增长4.4%;林业产值63262万元,增长6.4%;畜牧业产值107025万元,增长3.4%;渔业产值16465万元,增长7.6%;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5020万元,增长6.9%。

    农作物总播种面积47827.68公顷,比上年增加1210.08公顷。其中:粮食播种面积20304.79公顷,比上年增加39.39公顷;油料播种面积9725.11公顷,比上年增加1051.31公顷;蔬菜及食用菌种植面积14085.73公顷,比上年下降30.37公顷。全年粮食总产量8.85万吨,增长6.6%,油料产量2.11万吨,增长13.7%,蔬菜及食用菌产量29.52万吨,增长4.8%。年末果园面积8735.94公顷,下降6.2%,园林水果产量9.58万吨,增长12.9%。年末茶园面积17466.82公顷,增长0.5%,茶叶产量1.13万吨,增长3.9%。全年肉类总产量2.67万吨,增长5.1%。全年水产品产量6719吨,增长6.3%。

    表一 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粮食总产量

    88468.95

    6.6

    其中:水稻

    47813.81

    15.6

    玉米

    13247.38

    3.0

    薯类(拆粮)

    24044.51

    -11.2

    油菜籽

    17550.28

    14.8

    花生

    3499.98

    9.4

    烟叶

    1597.96

    15.6

    蔬菜及食用菌

    295218.85

    4.8

    水果

    95748.94

    12.9

    茶叶

    11285.54

    3.9


    表二  主要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肉类总产量

    26716.5

    5.1

    其中:猪 肉

    18360.86

    4.8

    禽蛋产量

    2240.49

    2.7

    大牲畜年末存栏

    73251

    4.3

    猪年末存栏

    160213

    6.6

    羊年末存栏

    41076

    -4.2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6.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6.9%。增加值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下降10.1%,其他经济类型企业下降47.3%,私营企业增长45.7%。增加值分门类看,采矿业增长19.2%,制造业增长29.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9%。

    我县11个行业增加值中,非金属采矿业增长22.7%;农副食品加工业下降33.6%;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长154.3%;纺织服装、服饰业增长2.8%;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下降2.7%;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下降1.6%;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增长15.4%;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9.6%;专用设备制造业下降16.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3.5%。

    全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下降50.4%。全年营业收入利润率增长3.4%;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9.06元;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60.2%。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见表三。

    表三  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大米

    1600

    -40.7

    鲜、冷藏肉

    818.05

    -44.7

    精制茶

    4955.85

    120.4

    水泥

    万吨

    37.63

    -10.6

    饮料酒

    千升

    254.15

    598.6

    商品混凝土

    万立方

    33.19

    75.6

    自来水生产量

    万立方

    900

    13.5

    产品销售率

    %

    90.44

    -9.4


    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6.33亿元,比上年下降0.8%。实现建筑业总产值5.62亿元,比上年下降25%;营业收入7.09亿元,比上年增长47%;税金及附加262.1万元,比上年增长20.9%。年末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11个。其中,特级和一级资质建筑业企业 3个 ;二级资质企业8个。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500万元及以上口径固定资产投资不含跨区项目比上年增长9.4%,含跨区项目比上年增长9.4%。其中,第一产业投资下降87.6%、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32.6%、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3.2%。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占比28.4%,下降29.5%;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占比21%,增长132.6%;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2%,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4.4%。

    五、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

    年末全县公路通车里程4801.33公里,其中高速公路97.96公里,普通国道136.60公里,省道236.81公里,县乡道1399.86公里、村道1249.03公里、通组路608.38公里,其他公路1072.69公里。交通运输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38648万元,比上年下降18.2%。

    全年全县邮政业务总收入3681.45万元,比上年增长4.4%。其中金融业务收入2688万元,增长4.2%;函件业务完成业务收入118.11万元,下降4.2%;集邮业务完成业务收入45.32万元,下降2.4%;报刊业务完成业务收入159.11万元,增长15.2%;邮务类业务收入536.7万元,增长4.2%;电商业务收入28.15万元,下降21.9%;其他业务收入81.81万元,下降82.9%。

    年末移动电话用户35.12万户,固定宽带用户7.38万户,固定宽带接入端口数13.64万个。

    六、商业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3.8%。其中,批发业销售额增长6.3%;零售业销售额增长8.1%;住宿业营业额增长14.7%;餐饮营业额增长10.3%。

    据国家统计局铜仁调查队资料显示,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99.5%,下降0.5%。其中:食品烟酒下降0.7%、衣着下降1.5%、居住持平、生活用品及服务下降0.1%、交通和通信下降2.1%、教育文化和娱乐下降0.2%、医疗保健上涨1.4%、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2.4%。(详见表四)

    表4:2023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指标名称

    价格指数(%)

    比上年涨跌幅度(%)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99.5

    -0.5

    #食品烟酒

    99.3

    -0.7

    衣着

    98.5

    -1.5

    居住

    100

    0.0

    生活用品及服务

    99.9

    -0.1

    交通和通信

    97.9

    -2.1

    教育文化和娱乐

    99.8

    -0.2

    医疗保健

    101.4

    1.4

    其他用品和服务

    102.4

    2.4


    七、财政税收和金融保险

    年末全县实现财政总收入55567万元,比上年增长40.7%;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3235万元,比上年增长6.2%;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45794万元,比上年增长3.6%。税收收入38211万元,比上年增长9.6%。

    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735812万元,比上年增长10.9%,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403946万元,比上年增长10.4%。金融机构贷款余额2367478万元,比上年增长10.2%。

    八、教育、卫生

    年末全县拥有各类学校130所。小学56所,其中教学点9所;中学22所,其中:高级中学3所,初级中学16所,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幼儿园50所。小学在校生27378人、初级中学在校生15194人、高级中学在校生9005人,小学、初中、高中在校生数分别比上年下降2.7%、0.3%、3.4%;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校生2055人,下降11.2%;特殊教育在校生86人;幼儿园在园幼儿10430人,下降11.6%。全县有教职工6129人,其中专任教师4807人。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95.63%、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99%、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99.27%、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5.96%、九年义务教育固定率109.18%。全县中小学、幼儿园校舍建筑面积874832.59平方米。其中:幼儿园153315.82平方米,生均14.70平方米;小学274204.95平方米,生均10.02平方米;初中253587.86平方米,生均16.69平方米;高中156553.86平方米,生均21.27平方米。

    年末我县有医疗卫生机构401家,其中县级公立医院3家、乡级医疗卫生机构18家、村级卫生室350个、中心村卫生室10个、托育照护中心(机构)20家;共有民办医疗机构39家,其中民营医院11家、诊所18家、托育机构10家。全县卫生健康系统现有专业技术人员2103人,其中编内1007人、编外1096人;高级职称135名,其中正高职称22名,副高级职称113名。

    九、人口、就业与人民生活

    年末全县公安户籍人口44.43万人,比上年下降0.2%,常住人口28.53万人,比上年下降0.2%。全年户籍人口出生率7.7‰,人口自然增长率0.2‰。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838元,比上年增长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579元,比上年增长8.8%。

    年末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233172人,比上年下降0.3%;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29513人,比上年增长2.4%,其中企业养老保险17362人、机关事业保险12151人;参加工伤保险38993人,增长15.4%;年末参加失业保险12668人,比上年增长4.1%;其中企业3078人、事业5691人、其他3899人。

    年末享受城乡低保保障对象10589户23546人。其中城市低保对象2577户6506人、农村低保对象7929户18382人。全年全县共发放城乡低保金10044.01万元;特困供养金2513.65万元,护理费343.97万元,医疗救助25.37万元;临时救助金260.16万元;残疾人护理补贴470.57万元;孤儿及事实无人抚养未成年人生活费及生活补贴420.59万元;高龄补贴资金599.23万元等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共计1.33亿元。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389054人,参保率99.3%。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6748人,其中: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参保13726人、企业职工参保2243人、其他缴费人员779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筹集基金37349.18万元,基本医疗保险共计补偿1459793人次36943.99万元,大病保险补偿24464人次2963.12万元,基金使用率达98%。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共计补偿356802人次7873.42万元,生育津贴发放27人次114.45万元

    全县有敬老院9所,特困供养1839人,其中农村特困供养对象1771人,城市特困供养对象68人。敬老院床位610张,入住敬老院283人,集中供养率15.4%,床位利用率46.4%。                    

    十、环境保护

    2023年,印江县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9%,千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大鱼泉及栗子园两个县级饮用水源已建成水质自动监测站并运行正常。按照农村饮用水源抽检比例抽检20%共150个点位,监测结果显示水质达标率100%。印江河西岩寺国控断面水质达标率100%,重要河流(清渡河、坝坨河)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率100%,县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9.2%。县域声环境质量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标准。全县森林覆盖率70.4%,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87.2%。全县已建成污水处理厂18座,设计污水处理能力5.34万立方米/日,其中:县城以上污水处理厂5座,设计处理能力4.4万立方米/日,建制镇污水处理厂13座,设计处理能力0.94万立方米/日。全县已铺设污水管网208千米。

    注释:

    (1)本公报所列各项数据为年度初步统计数据。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总项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总产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一般情况下,绝对值保留两位小数,百分率保留一位小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