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1578|回复: 0

[山东] 2020年东营市东营区政府工作报告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1-21 08:50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1040

    主题

    1042

    帖子

    702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020
    发表于 2021-1-4 15:07: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0年东营市东营区政府工作报告

    ——2020年5月20日在东营区
    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东营区代区长  燕雪英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9年政府工作回顾

    2019年,是全区发展承压前行、克难奋进的一年。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二次创业、走在前列”为统领,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扎实开展“担当作为、狠抓落实”大竞赛、大比武,各项工作取得新成绩,在全国百强区排名上升到第78位。

    (一)经济运行平稳向好。制定出台推进“六稳”落地的34条措施,修订完善支持工业、服务业、建筑业发展的3个“十条意见”,建立解决企业难题直通车制度,为企业减税降费10.36亿元,推动经济运行稳中趋优、持续向好。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21.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5%,进出口总额增长16.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固定资产投资可比口径增长9.4%。大力开展“双招双引”,引进500强企业5家,落地项目73个,到位外来投资84.4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622万美元;建成省级以上人才平台11个,引进高层次人才49人。加快金融动能转换,23家企业完成规范化公司制改制,19家企业在新三板和区域股权市场挂牌,新增银行贷款27.7亿元。坚持创业带动就业,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2亿元,新增市场主体20985家,新增城镇就业16775人。中国(东营)国际石油石化装备与技术展览会荣膺中国品牌展览会金奖,我区创建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首批省级外贸转型升级试点县。

    (二)新旧动能转换多点突破。坚持高端化、智慧化、融合化方向,加快培育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四新”经济比重不断提高。一是载体平台日益完善。东营高新区体制机制改革顺利推进,创建国家级高新区已上报国务院进入审批程序。化工产业园通过省级化工园区认定。油城创新走廊入驻企业350余家,中科创新广场、中开院蓝马孵化器、梦立方数字产业基地等平台落地。黄河三角洲大数据港二期开园,京东云数字经济产业园、猪八戒网鲁北总部、贵阳大数据交易所等行业龙头入驻,引进上下游配套企业153家。东营石油装备产业技术研究院揭牌,蓝海研究院被评为省级服务业创新中心,商贸园文化市场被评为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胜利大学生创业园创建为国家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二是企业加快转型升级。5家企业荣登全市“十强”“十新”榜单,4家企业入选省高端装备制造业领军企业。海科集团被评为省智能制造标杆企业,科瑞集团被评为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永利精工被评为省瞪羚企业,海科新源被批准为省级化工重点监控点。三是项目建设卓有成效。7个项目入选省新旧动能转换优选项目库,市级11个石油装备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示范项目被我区包揽,高端石油装备产业集群被认定为省级主导产业集群、全省首批“雁阵型”产业集群。华腾人工智能精密制造、胜机自动焊接机器人等项目落地实施,年产25亿粒(支)肝素钠制剂项目完成主体,德仕全球油服中心、第三代半导体晶体产业集群中心投入运行。汉德双司钻自动化钻机控制系统入选省首台套项目,广域科技智慧油田管理系统成为省人工智能试点示范项目。四是创新活力充分释放。净增市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2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增长157.8%。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59家,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46.4%。有效发明专利975件,占全市的45.5%。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26.4%,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75%,我区获评省级“十三五”服务业综合改革中期评估优秀试点区。

    (三)城市功能品质显著提升。成立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出台《加强规划引领提升城市建设品质的实施意见》,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高水平开展城市发展战略研究,为精明增长提供顶层设计。配套完善城市路网,实施城市道路项目9个,西三路南延、德州路西延等5条道路建成通车。系统治理城市内涝,新建和疏通维修雨污管网260公里,新建和改造雨污泵站17座,实施积水点改造24处,中心城“两河”及内水系、五干排、老广蒲沟等综合治理工程加快推进。加强园林绿化建设,绿化道路24条,改造林荫路33条,新建公园游园11处,新增绿化面积60万平方米,耿井湿地项目全面开工,湿地城市风貌日益彰显,成功创建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加快实施旧城改造,拆除城中村房屋828处,现河采油厂工业厂区、黄河钻井管具公司等厂区迁建稳步推进,东营河及北二路综合整治拆迁圆满完成。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深入开展十大专项行动,城市更加整洁文明,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

    (四)乡村振兴战略纵深推进。牛庄—史口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初具规模,葡乡慢境、蔬香荷韵、河畔林语等3个区级示范片区特色更加鲜明,带动乡村全面振兴。一是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双福福盛智能温室、蓝海逸园生态种植等项目开工,春和肉鸡养殖、龙渊对虾工厂化养殖等项目投产,全区现代农业园区发展到43家,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到548家,6家经营主体被列为全省农民乡村振兴示范站,牛庄镇获评全国农业产业强镇。二是发展要素加速集聚。扎实开展驻村帮扶,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5万元以上。流转土地1.2万亩,整合涉农资金2.9亿元,发放支农贷款2亿元。在全省率先开展职业农民职称评审。蓝海逸园入选省级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基地,新农人社区成为全市首家现代农业孵化器。在京东商城开设中国特产东营区馆,20余种本地农产品实现线上销售。三是农村环境显著改善。建立农村改厕长效管护机制,在全省率先实现从“建厕”向“管厕”转变。建设“四好农村路”24.5公里,新增农村道路“户户通”村庄25个。实施农田水利项目21个,新建农村公厕23处,改造农村电网57.8千米,新增造林1.4万亩,牛庄镇清洁供暖纳入省级创新示范试点项目,龙居镇获评省级园林城镇。

    (五)三大攻坚战成效显著。坚持问题导向,精准补齐短板,发展底网进一步织密扎牢。一是重大风险有效防控。完善金融保障体系,组织政银企洽谈会49场;黄蓝小贷公司发放贷款1.2亿元,融资担保公司担保贷款8.2亿元,惠及企业55家。查办非法集资案件10起,涉案金额6583万元。一企一策化解金融风险,核销不良贷款38.8亿元,不良贷款率低于全市平均5.86个百分点。推行安全生产全员岗位责任制,常态化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四闲场所”实现视频监控全覆盖,安全生产事故起数下降25%,死亡人数下降57.1%。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战果丰硕,累计打掉涉黑涉恶组织团伙18个,抓获犯罪嫌疑人214人,破获刑事案件261起,“打财断血”9126.7万元。省市交办信访积案全部化解。二是脱贫成果持续巩固。开展贫困对象遍访行动,整改问题1803条,改造农村危房533处,建成扶贫项目51个。发放孝善养老、教育扶贫、“雨露计划”救助资金484.6万元,惠及贫困老年人、学生1854人次。试点推行门诊慢性病医保延伸服务标准化,入选省标准化综合改革暨“山东标准”建设项目计划,逐步实现慢性病就近认定、就近就医、就近买药、就近报销。三是环境质量大幅改善。坚持溯源治理,实施重点环保项目20个,351个中央、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到位,空气优良率达到60.8%,市控河流COD、氨氮浓度分别改善35.9%、16%。

    (六)油地融合发展走深走实。以油田“三供一业”及办社会职能移交为契机,油地双方同心同向、紧密对接,开创了全面融合、一体发展的新局面。一是社会融合更深入。移交小区维修改造一期工程基本完成,二期、三期施工全面展开。取消新建小区接暖开口费,西城集中供暖实现全覆盖。胜利电视塔、胜利广场、油城广场完成改造提升,油城地标性建筑再现芳华。设立42个油田社区,全部纳入网格化布局。油地民生热线实现一线联动。移交医疗机构纳入我区医保协议管理。23所油田中小学校划转我区,全面实现义务教育一体化。二是产业融合更务实。多能互补智慧产业园、年产600台顶部驱动电机等油地融合项目开工建设,随钻测控生产线、高端精密加工中心等油田项目落户我区。成立油地校协同创新联盟,共建山东省石油学会,东营市技术转移转化中心、石油大学技术转移中心东营分中心挂牌,石油科技馆布展顺利实施。举办首届“油地融合杯”创新创业大赛,一批技术成果实现在地转化。三是文化融合更畅通。油地宣传媒体开启战略合作,区电视信号与胜利有线网络实现联网互通,举办“油地一家亲”社区居民节等活动70余场次,油地文化认同、情感认同不断增强。面对“利奇马”台风暴雨袭击,油地双方相互支援、并肩作战,成功战胜百年不遇的台风水患灾害,生动诠释了油地一家亲、油地融合情。

    (七)民生社会事业全面进步。19件民生实事完成年度任务。农村低保、城乡医保、失业保险、基础养老金等保障标准进一步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待遇实现“十五连增”。认真做好退役士兵社会保险接续,发放各类保障资金4041.7万元。实施城乡社区公益项目564个,建设社区养老服务中心3处,开展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12万余工时,60岁以上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入保率全市第一。启动城乡居民长期照护保险试点,410名重度失能人员纳入保障范围。文苑学校、黄河中学、文华幼儿园等7所新建中小学幼儿园如期招生,新增学位11578个,我区被列为全国家长学校建设实验基地,义务教育满意度位居全市各县区首位。成功举办省第三届冬季全民健身运动会开幕式及部分赛事,荣获省第九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先进单位。12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8处国医堂建成启用,区人民医院获中国胸痛中心授牌,我区入选全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举办第三届文化惠民消费季,新建数字文化广场、历史文化展厅16处,开展文化巡演活动759场次,吕剧振兴工程入选省文旅融合亮点工作,我区被列为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省级试点区。深入推进“一窗受理、一次办好、一网通办”改革,积极推行社会投资工程“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全领域无差别事项覆盖率达到55%,办理时间平均压减8个工作日。完善社会治理网格化体系,推动工作力量、管理职能、服务资源“三下沉”,我区被列为全省城市社区治理创新实验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成立。融媒体中心投入运行。区情馆、方志馆建成开放,区档案馆成为全市首个国家数字综合档案馆。4个单位创建为省级社科普及示范单位。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建设不断加强,连续七届被评为省双拥模范区。工青妇、残疾人、红十字等事业健康发展,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事务、机关事务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全区发展取得很大成绩,开创了新的局面。这是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区上下、社会各界戮力同心、砥砺奋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各界人士,向所有为东营区发展作出贡献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经济发展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稳增长压力加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偏慢,新兴产业重大项目储备不足,新旧动能转换仍处于“阵痛期”;城市基础配套滞后,服务功能不够完善;社会治理能力亟待提高,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尚未全面解决;部分政府人员攻坚碰硬、创新突破的能力不强,作风有待进一步改进,等等。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20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开局之年,是落实“十二大改革攻坚”“四项重点工作”“九个三年行动计划”的攻坚之年,是建设创新之区、活力之区、首善之区的起步之年。新年初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而来。疫情就是命令。全区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抓牢抓实疫情防控重大政治任务,迅速启动一级响应,建立战时指挥体系,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立即停止休假,全力投入防疫工作,同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迅速打响了疫情防控阻击战。防控就是责任。我们严格落实全方位无死角管控,建立健全“条块结合、油地融合、群防群控、联防联控”的防控责任机制,全力以赴防输入、防扩散、保运行。广大医务工作者白衣执甲,共产党员、干部职工、网格员、志愿者冲锋在前,与全区52万人民一道,构筑起坚不可摧的战疫防线,奋力将新冠病毒挡在大门之外,牢牢守住了“零疫情”阵地。生命重于泰山。我们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因时因势调整工作重点和应对举措,完善救治机制,规范救治流程,持续加强物资保障、隔离留观、医疗救治和重点区域管控,为8112人进行了核酸检测,为567名境外及重点人员进行了集中医学观察,有力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发展永不止步。在确保疫情可防可控的基础上,我们在全市率先成立企业复工办公室,在全省率先组建597名驻企联络员、46名项目联络员、499名网格指导员队伍,“一对一”推动复工复产、复商复市,企业复工率100%、达产率112.6%。制定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47条、支持中小企业应对疫情16条、解决企业用工难20条等措施,出台加快现代农业发展9条、支持新一轮技术改造7条、稳外贸稳外资促消费13条、激励招商引资18条等政策,一企一策为企业纾困解难,帮助企业解决资金83.3亿元,缓交减免税费1.76亿元。抓紧抓实项目建设,6个项目列为省重点、18个项目列为市重点、19个专项债项目进入国家项目库、14个技改项目列为市首批扶持项目,132个区级重点项目开工率82.6%,23件民生实事开工率91.3%,新引进在建项目25个、世界500强项目2个,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和政策178项。一季度,全区企业达产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市级工业技改项目数量、新增银行贷款等指标,均居全市各县区第一位,经济保持平稳运行,各项事业开局良好。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大家以生命赴使命,以热血谱忠诚,在寒风中站立,在风雪里奔走,在各自岗位上奉献战斗,构筑起防控疫情的铜墙铁壁,凝聚起战胜疫情的强大力量。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战斗在疫情防控一线的英雄,向积极参与疫情防控的广大群众,向关心支持东营区疫情防控的社会各界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按照区委八届五次全会和区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践行“二次创业、走在前列”新使命,聚焦“全国重要的高端石油装备制造基地、全国石油文化名城、黄河三角洲区域创新中心”新目标,抓住用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机遇,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大“六稳”力度,做好“六保”工作,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全力推进“十二大改革攻坚”“四项重点工作”“九个三年行动计划”,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建设创新之区、活力之区、首善之区而奋斗。

    主要预期目标是:经济增长6%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全面完成市级下达的约束性指标。

    实现上述目标,必须牢牢把握“作风立区”这一根本导向,扎实开展“重点工作攻坚年”大竞赛、大比武,着力锻造本领高强、执行有力的政府干部队伍;必须牢牢把握“国家战略”这一重大机遇,圆满完成“十三五”规划收官,科学编制“十四五”规划,找准结合点,抢占制高点,不断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境界;必须牢牢把握“油地融合”这一发展趋势,整合优质资源,拓展融合空间,凝聚推动区域发展的强大合力;必须牢牢把握“营商环境”这一根本保障,着力打造绿水青山的生态环境、精简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诚实守约的诚信环境,厚植高质量发展沃土,推动全区发展行稳致远。

    三、2020年重点工作安排

    今年各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挑战多。我们要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加快恢复经济社会秩序,稳住经济基本盘,确保二季度逆势上扬、三季度全力冲刺、四季度圆满收官。

    (一)聚焦常态防控,着力推动经济企稳回升。

    毫不放松防控疫情。动态完善常态化防控策略,构建精准、高效、规范、有序的防控机制,巩固来之不易的“零疫情”成果。严密防输入、防聚集、防感染,从严落实“健康码”管理和全流程无死角“闭环管理”,确保不出纰漏、不漏一人。加强商超、宾馆、餐馆、影剧院、生产车间等人员密集场所,养老机构、福利院、监管场所等重点机构检查监测,落实清洁、消毒、通风、体温检测等措施,做好人员分流管控,严防发生聚集性病例。有序推进学校复学复课,加强上下学期间人员、车辆疏导,强化警校、医校、家校联动,逐个破解疫情传播风险点,让孩子们安全上学、平安回家。加强集中隔离点、集中服务点管理,严格落实全封闭措施,严防感染事件发生。加强核酸和血清检测能力建设,扩大检测范围,做到重点人群“应检尽检”、其他人群“愿检尽检”。

    聚力抓好项目建设。坚持发展以项目为导向、工作以项目论英雄,全力抓好总投资486亿元的132个重点项目建设,率先突破6个省重点、18个市重点、50个“510”行动重点项目。积极争取政府专项债券支持,加快24个入库债券项目建设。建立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库动态调整机制,常年筛选,滚动储备,年内新谋划项目70个、储备项目60个以上。建立“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深化“拿地即开工”改革,试点推行前期手续容缺办理制度,积极推行告知承诺制度,用好“3+N”“1+N”会商决策机制,确保项目建设快速推进、尽早达效。

    大力开展“双招双引”。充分发挥“2+20+3+N”专业招商队伍作用,修订完善招商引资激励政策,全面落实精准突破“双招双引”的十八条措施,推动“八大招商”攻坚破局。制定产业链招商图谱,绘制招商引资热力图,跟踪抓好新城吾悦文旅综合体、欧润海洋主题亲子乐园等项目落地,年内引进过亿元项目40个,到位省外投资50亿元。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编制急需人才目录,通过引才补贴、税收优惠等方式降低企业引才成本,鼓励企业与职业院校开展人才订单式培养,举办海内外高端人才洽谈会、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年内吸引20名海外留学人才来我区创新创业,引进“高精尖缺”人才25人以上。

    着力稳定外贸外资。用好出口信贷等政策工具,驻外商会、侨办等资源力量,跨境电商、公共海外仓等外贸平台,支持企业开拓“一带一路”新兴市场,帮助企业保市场、保份额、保订单。抓好龙工场外贸经济产业园建设,打造“跨境电商+外贸综合服务”一站式平台。支持紧缺性资源、关键设备和技术等进口,年内实现原油进口543万吨。鼓励企业开发内需、扩大内销,支持科瑞、永利精工等企业抢滩渤海油田开发建设。精心组织第十三届中国(东营)国际石油石化装备与技术展览会。鼓励企业通过合资合作、协同创新、并购重组等方式,推动外资深度参与产业转型,年内实现利用外资5000万美元。

    加快释放消费潜力。聚力抓好济南路改造提升,实施万达万恋街、海通路美食街、燕山路美食街等特色街区提升,加快万通融创商业休闲中心、银座中心店休闲综合体等项目建设,推动新城里智慧零售、王府井生活广场、亚之星酒吧城尽快启用,培育新的消费增长极。制定推动楼宇经济发展的扶持政策,精准编制各楼宇招商图谱,抓好产业导入和业态升级,年内培育5处集群化、高端化特色产业楼宇。引导市场主体创新线上线下互动服务模式,项目化培育在线教育、智慧诊疗、无接触配送等新业态,大力发展夜间经济,全面恢复市场活力。

    持续优化金融生态。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推进银企互信企业名单制管理,引导金融机构推广无还本续贷、应急转贷、降息让利,年内实现新增贷款30亿元。建好用好新旧动能转换股权投资基金、科创投资基金、东营一村和高新区产业基金,引入高质量创投风投机构,构建多元化企业融资渠道。支持企业对接资本市场,年内培育上市挂牌后备资源20家,力争上市挂牌10家。探索农民资产授托代管融资模式,扩大区融资担保公司、黄蓝小贷公司业务规模,满足“三农”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需求。加强企业债务风险监测预警,全力帮助流动性资金困难企业纾困,突出抓好出险企业处置,年内不良贷款率控制在5%以内。持续开展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严厉打击非法集资、恶意逃废金融债务行为。

    (二)聚焦创新驱动,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做优创新型载体。东营高新区。以创建国家级高新区为目标,完善“管委会+公司+基金+专业招商团队”运营管理模式,形成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加强与央企战略合作,抓好科创园二期、科创小镇建设,推进合村并居、道路贯通、消防站配套,实施胜利泵业高新采油装备、广海10万台套仪器仪表等33个产业项目,打造产城融合示范区。化工产业园。对照省级化工园区标准,全面梳理产业链条,精准推动延链、补链、强链项目落地。加快园区村庄搬迁,采取闲置土地收回、低效土地二次开发等方式充分“挖潜”。抓好消防、污水处理、公用管廊、道路配套等项目建设,实现企业生产区与管理服务区分离,着力补齐基础短板。油地融合产业园。以华腾智能制造为引领,支持嘉瑞金属、冠通金属等企业加快成长,打造高端精密铸造产业集群。以食尚仓储物流、城南商贸物流园等项目为引领,完善城市配送体系,打造物流服务全产业链。东营科教园区。重点突破东营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委托中国科技开发院采用“四不像”模式运营,加快中科院视觉工业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非常规油气渗流实验室、省地矿院地热创新中心、东风新能源智能农机装备研究院等科研院所落地,吸引油田“四院一中心”外溢机构入驻,推动核心区尽快起势。全力支持胜利学院转设,配合推进石油大学高等研究院及研究生分院、国家级应急救援培训基地建设。油城创新走廊。提升黄河三角洲大数据港、胜利大学生创业园、中开院蓝马孵化器、梦立方数字产业基地等孵化能力,抓好京东人工智能产业园、腾讯云(东营)工业云基地等项目建设,完善“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全链条孵化体系,年内新增市级以上孵化器、众创空间3家以上,在孵企业50家,打造现代城市经济隆起带。

    培育创新型产业。石油装备产业,坚持智能化制造、多元化营销,探索“石油装备+工程+油服+电子商务+人工智能”的转型路径,抓好总投资36.7亿元的高速科瑞800台套高端智能油气能源装备、海隆3000套智能化井口装置、威飞300套海洋水下生产系统等18个项目建设,加快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延伸。高端化工产业,坚持绿色、循环理念,抓好总投资15.4亿元的胜利中亚二元醇系列产品、志存大分子抗菌材料等7个项目建设,支持“三九”、双鹤等上市公司新一轮增资,加快向生物医药、新能源材料、高端日用化学品等下游延伸。精密铸造产业,重点发展汽车零配件、石油和化工装备配件,积极向医疗设备配件延伸,抓好华腾人工智能精密制造、嘉浩不锈钢铸件等项目建设,打造新的产业集群。文化旅游产业,以旅游度假区的标准做美做优城市,抓好总投资26.5亿元的揽翠湖旅游度假区温泉康养、黄河口非遗文化产业园、凌上新街坊文化综合体、德康宁医养结合等26个项目建设,完善“吃住行游购娱”配套体系,打造黄河入海文化旅游目的地游客集散中心。大数据产业,抓好黄河三角洲大数据港管理运营,支持德仕全球油服中心、海科汇链科技互联网平台、瑞机全球油气能源闲置设备交易和共享平台做优做强,推动大数据、区块链等数字经济蓬勃崛起。以人工智能改造提升实体经济,抓好总投资2.3亿元的胜机石油装备智能化、永利精工高端油井管智能制造等10个智能技改项目建设,打造一批智能工厂、数字车间。全面铺开“亩产效益”评价改革,积极推进“标准地”供给改革,让低端产能和“僵尸企业”市场出清,为优质企业发展腾出空间。

    做强创新型企业。坚持“政产学研金服用”七大要素融合发展,打造湿地型产业生态。实施百企转型、百项技改“双百工程”,推动企业股改一批、混改一批、合资一批、上市一批、技改一批、淘汰一批。以招商引资政策支持企业技术改造,重点抓好宝莫1万吨聚丙烯酰胺、三和100万件新材料采油设备智能制造等21个技改项目建设,推动100家企业上云。实施科技企业梯队培育计划,推进万通、科瑞、孚瑞特、天东与央企国企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支持永利精工、嘉扬精密等企业加快发展,年内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0家、科技型企业10家以上,培育高成长型中小企业5家,推进“个转企”100家。支持中小企业建设“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推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年内新认定市级以上研发机构15家。为企业服务就是为发展大局服务,为企业家站台就是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站台。我们将建立企业家突发事态应对、重大涉企案件风险报告、“首次不罚”负面清单、涉企柔性执法等制度,落实更大规模减税降费,为企业提供“店小二”式服务,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三)聚焦协同发展,着力深化油地全面融合。

    推动产业共兴共赢。聚焦“退城入园”,制定支持油田改制企业发展意见,以招商引资政策,引导油田企业向东营高新区、化工产业园、油地融合产业园集聚。聚焦“退二进三”,鼓励油田剥离辅助性业务,振兴生产性服务业,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聚焦“产业协同”,围绕油田供应链招商引资,大力发展智能化改造、工业设计、技术研发、增产服务等业态,当好油田企业发展的大后方,助力油田企业高质量发展。

    推动资源共享共用。加强与油田“四院一中心”等科研院所合作,与钻井院共建海洋石油装备产业园,与技术检测中心共建油地公共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油田科技成果在地转化平台,年内入孵科技项目10个。支持胜利创新孵化器做优做强,助推油田科技成果加快由“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共建油地“人才池”,支持油田科研人员到地方企业挂职,对油田人才、油田子女到地方创新创业的,按照招才引智政策给予扶持。

    推动社会共建共治。认真做好“三供一业”及办社会职能移交“后半篇文章”,升级小区物业管理,改造集中供暖一级管网,提升钻井、东辛、井下等16个公园广场,维修42条道路,让居民住得更舒适、更顺心。通过异地安置、循环改造、滚动开发,建设一批改善型住房、油地棚改安置房,支持胜利花苑二期建设,保障油田职工住房刚性需求。为62个移交小区、3.5万户油田职工住房办理不动产登记。选聘308名油田网格员,实现全区网格化统一管理,推动油地社区融为一体。整合教育、医疗资源,完善管理运行体制,抓好设施改造提升,更好地服务油城人民。

    推动文化共育共融。围绕打造全国石油文化名城的目标,加强文化交流互鉴,重大活动联办联庆,推动石油文化与红色文化、黄河文化、吕剧文化融合创新,打造共同的精神家园。充分保护、挖掘和利用石油工业典型标识,协力推动石油科技馆布展,整合提升华八井、营二井、胜利电视塔、河50丛式井组等资源,实施油田井场景观化改造,把井场变成城市有机组成部分,让城市留住记忆,让油城居民记住乡愁。

    (四)聚焦精明增长,着力建设现代化湿地城市。

    编制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本土特色,科学编制东营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国土空间分区规划,明确空间资源配置路径,绘制湿地城市建设蓝图。积极参与城市专项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年内完成东营科教园区总体规划和起步区概念性规划,调整优化东营高新区、渤海钻井运输二公司等重点片区和城市更新起步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完成胜利广场、东辛采油厂等片区城市设计,为62个重点城建项目提供规划引领。

    建设内畅外联的城市交通。投资23.8亿元,实施15个道路建设项目。突出抓好12.6公里庐山路贯通工程,打通城区南北通行中心大道。加快推进潍坊路、西六路和耿井片区7条配套道路建设,配合推进东青高速、北二路改建工程,实施黄河路、济南路、云门山路部分路段改造提升,配套完善拥堵路段交通安全设施,打通“断头路”,畅通“微循环”。配合推进津潍高铁手续办理、征地迁占等工作,加快项目落地开工。规划建设高铁新城和中心城综合物流园,打造枢纽经济新高地。

    布局功能完善的城市设施。一是市政配套设施。超前谋划5G网络、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充电桩等“新基建”布局,实施100处5G基站项目,建设智慧城管综合平台,着力打造智慧城市。完成油田移交市政、供暖设施维修改造,建设一批公厕、消防设施、智慧停车场。二是排水防汛设施。全力抓好总投资15.2亿元的中心城“两河”及内水系环境综合治理,建设改造雨污管网50.6公里、泵站24座,解决14处道路积水点、43个内涝严重小区排水问题,完成216个小区单位雨污分流改造复核验收,加快建设无内涝城市。三是公共服务设施。根据服务人口、服务半径,统筹布局教育、卫生、文化、养老、体育等公共设施,科学编制市场专项规划,建设26个便民摊点服务亭,打造15分钟城市生活圈。

    塑造独具魅力的城市风貌。一是做美湿地景观。重点实施总面积860公顷的耿井湿地建设,对南一路两侧、耿井水库周边环境进行整治提升,打造原生态湿地景观。实施西一路、南二路、东青高速等5条水系贯通工程,打造新广蒲河、支脉河、广利河等5处美丽示范河湖。二是做精绿地空间。实施30处拆墙透绿,对50处井场周边进行绿化美化,利用2-3年时间,全部拆除建成区道路两侧实体围墙,实现城区裸露土地绿化全覆盖。实施五干排、老广蒲沟、广利河沿岸及南一路两侧绿化,年内建设林荫路14.5公里、绿道25.9公里、街头游园7处,新增绿化面积173.5万平方米。三是做优城市环境。建设垃圾分类智慧管理中心和循环经济产业园,逐步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的生活垃圾处理系统,年内实现61个城市社区、424个居民小区全覆盖,建成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区。常态化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提升环卫保洁水平,推进杆线下地,净化城市空间。

    构建有机更新的城市格局。按照“组团更新、成片改造、产城融合”的思路,重点实施东营高新区、渤海钻井运输二公司、黄河钻井管具公司等片区改造开发,对沿南二路、西四路老旧区块进行拆迁开发和产业导入,拓展产城融合新空间。高质量完成82个油田移交小区改造,实施34个地方老旧小区改造,让居民家园重焕生机。

    (五)聚焦“三农”优先,着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持续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深化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群众一户不落全部脱贫。完善扶贫开发长效机制,对有返贫风险的脱贫人口进行实时监测,对有致贫风险的一般农户进行即时帮扶,做到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抓好51个产业扶贫项目的规范提升,谋划一批新的产业扶贫项目,打牢稳定脱贫的产业基础。壮大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培养认定一批“土专家”“田秀才”,提高农民致富能力。

    推进农业提质增效。规划建设打渔张高效生态农业产业带,激活沿线资源要素,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以建设工业园区的模式建设现代农业园区,推动贸工农、产加销一体化,重点实施现代高效农业产业园、现代农业孵化园、生态康养小镇等园区建设,推动胜大星创、蓝海逸园等田园综合体提档升级,年内新增新型经营主体21家。围绕农业机械化、设施化、规模化,加快推进总投资28.3亿元的54个重点项目,突出抓好东风新能源智能农机产业基地、江西信晟20万平方米设施农业、春和360万只肉鸡养殖二期、新希望六和绿色养殖基地、金丰农场产业一体化等项目建设,推动田森番茄小镇尽快落地,争创国家级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完成新广蒲河、武家大沟等4条河道清淤整治,实施河道水源拦蓄工程,建设高标准农田7.5万亩,持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打造和谐善治乡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年内60%的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万元。有序推进合村并居,加快实施龙居社区三期、西范社区二期建设,逐步实现人口集中居住、设施集中配套、服务集中供给。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统筹抓好路域整治、危房改造、殡葬改革、城乡环卫一体化等工作,推动贫困户“美丽庭院”创建全覆盖,年内35%以上的村庄建成美丽乡村。加大农村“七改”力度,建设农村电网80公里,实施10个村庄饮水安全改造、25个村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打好“四好农村路”建设收官战,实施44公里路网提档升级、自然村通达工程,完成76.7公里“户户通”建设达标任务,年内实现农村道路“户户通”全覆盖。将全部农村学校纳入集团化办学,实行区镇村三级医疗卫生资源一体运行,繁荣发展乡村文化,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打造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美丽乡村。

    (六)聚焦问题导向,着力推进社会治理创新。

    多措并举维护和谐稳定。开展“四员三沉两提升”工作,完善“1+N+X”网格化治理模式,推动基层治理重心下沉、关口前移。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推动积案和线索清零。持续巩固禁毒人民战争成效,积极创建全国禁毒示范城市。加快建设平安综合体,推进信访维稳流程再造,推行初信初访“一次办好”,年内实现信访积案清零。编制公共信用信息“三张清单”,推行“红黑名单”管理,让守信主体享受便利,让失信主体处处受限。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建好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坚决守好意识形态阵地。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持续发力抓好安全生产。实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深入开展危化品、道路交通、建筑施工、烟花爆竹等15个重点行业领域隐患排查整治,严格落实全员岗位责任制,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坚决打击非违行为,积极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编制突发事件总体预案,建设安全城市运行监控中心,融合社会治理网格化体系,切实提高应急管理能力。探索城市消防安全社会化管理新模式,实施消防安全云平台项目,年内实现2000家“九小场所”消防设施接入管理,建设完成史口特勤消防站,规划建设新区消防站,筑牢消防安全防线。

    综合施策加强污染防治。深入开展生态环保和“四减四增”三年行动计划,重点实施总投资45.8亿元的18个水气土污染治理项目,严厉打击污染环境行为,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蓝天工程”,抓好挥发性有机物专项整治,淘汰城区35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年内完成化工产业园异味整治。加强建筑扬尘、机动车尾气、餐饮油烟等污染治理,实行网格化降尘减霾作业,确保空气优良率达到62%以上。实施“碧水工程”,严格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抓好东营河、五六干合排等8条市控河流生态修复,每月进行重点园区地下水检测分析,全面消除黑臭水体。实施西城南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容,建成投用牛庄镇、史口化工产业园污水处理厂,确保污水达标排放。实施“净土工程”,加强土壤环境风险管控,落实危险废物“一企一档”管理制度,对固体废物生产、储运和处置实行全闭环管理,确保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8%以上。

    (七)聚焦全面小康,着力增进人民群众福祉。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实施就业优先政策,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困难群众等群体就业,加强农民工工资保障,年内新增高技能人才420人以上,新增城镇就业7100人以上,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争创省级创业型县区。建设社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3处、居家养老服务示范社区4处,提高养老服务供给能力。全面落实双拥优抚、移交安置政策,健全困难退役军人帮扶援助机制,提升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水平。大力发展老龄、残疾人、红十字、慈善和社会福利事业,让社会更有温度、幸福更有质感。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优化全区义务教育布局,深化学区制管理、集团化办学改革,科学划分基础教育学区,组建紧密型、联盟型义务教育集团,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33所学校办学条件改善工程,开工建设胜利中学,建成启用胜利花苑中学,对胜利第一小学、胜利五十八中等4所学校危房进行拆除重建,建设区职业中专实训中心。统筹全区学前教育资源,理顺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将油田移交幼儿园纳入区属管理,推动油地学前教育一体化发展。巩固城镇居住区配套幼儿园专项整治成果,新建4所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提高学前教育普惠率。

    优化卫生健康服务。加快油田中心医院一号病房楼、区人民医院外科病房楼建设,建成启用区中医院、精神卫生专科医院,系统盘活新区医院医疗资源,建设提升20处社区村居卫生场所。实施健康东营区行动,推进国家级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试点建设,打造门诊慢性病医保延伸服务标准试点22个,建成覆盖全部医疗机构的远程诊疗系统,将高血压、糖尿病用药纳入居民医保范围,让群众看病少跑路、少花钱。深化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改革,完善监测、评估、报告、应急储备等管理机制,完成区疾控中心改造提升,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投入使用,PCR实验室达到核酸检测条件。认真做好人口计生工作,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守护好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繁荣文化体育事业。积极推进省级文化消费示范区创建,实施“文化小康”“吕剧振兴”工程,举办第四届文化惠民消费季,开展“进千村乐万家”等文化巡演活动300场以上,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改造提升村居文化服务中心20处,建设社区文化工作站、社区图书服务点、乡村剧场23处,积极创建国家一级文化馆,创设一批公共文化创意空间,夯实城乡公共文化阵地。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争创全国全民运动健身示范城市。

    全力办好民生实事。为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将投资29亿元,办好23件民生实事,包括办学条件改善、幼儿园建设、体质监测和健身场地建设、职业技能提升、医疗保障、健康幸福家庭、卫生健康服务、文化为民、燃气设施改造、改厕收集处理一体化、农村道路提升、地方老旧小区改造、油田老旧小区改造、城市内涝整治、饮水质量提升、5G网络建设、公益性公墓建设、政务服务智能化、空气异味治理、帮妇助残、食品检测体系建设、拥堵路段设施提升、全民综合保险等项目。这23件民生实事,是区政府对全区人民的庄严承诺。我们一定全力以赴,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取信于民、造福于民。

    四、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对政府自身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将坚持“作风立区”不动摇,以“重点工作攻坚年”为抓手,始终保持攻坚的状态、攀登的精神,担当新使命、展现新作为,用我们的负重前行,换取人民群众的岁月静好。

    (一)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放在政府工作首位,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永恒课题、终身课题,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执行上级和区委的决策部署,始终做到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依法履行政府职能,扎实开展“七五”普法,确保政府工作在法治轨道上运行。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让人民监督权力。

    (二)始终坚持勤政为民。时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拿出更多实招硬招,全力为群众通堵点、疏痛点、消盲点,解决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收获更多幸福。坚持政府过“紧日子”,让群众和企业过“好日子”,将更多财力投入到民生领域。加强数字政府建设,让“数据跑”代替“群众跑”,让“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成为常态,让政务服务像网购一样方便。

    (三)始终坚持奋发有为。大力弘扬真抓实干、狠抓落实的工作作风,抢抓机遇不懈怠,直面困难不回避,解决问题不拖延。以燕子垒窝的恒劲、蚂蚁啃骨头的韧劲、老牛爬坡的拼劲,攻坚克难,久久为功。聚焦招商引资、重大项目、园区建设、民生实事等重点任务,以时不我待的使命担当、起早赶路的奋斗姿态,抓推进、求突破、见成效。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强化绩效管理、政务督查和行政问责,激发动力,奋发作为,不断提振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四)始终坚持廉洁从政。时刻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推动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向纵深发展。加强对政府干部全方位管理,突出抓好工程建设、产权交易等重点领域监督,主动接受纪检监察机关监督,加强审计结果应用,零容忍惩治腐败。深入推进政务公开,确保政府工作阳光透明。加强廉政教育,把干净和担当、勤政和廉政化为行动自觉,让全体政府人员永葆为民务实清廉本色。

    各位代表!新时代风正潮涌,新使命催人奋进。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只争朝夕、笃定前行,为加快建设创新之区、活力之区、首善之区,奋力开创“二次创业、走在前列”新局面而不懈奋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