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1114|回复: 0

[山东] 2020年青岛市李沧区政府工作报告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1-21 08:50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1040

    主题

    1042

    帖子

    702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020
    发表于 2021-1-4 11:28: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0年青岛市李沧区政府工作报告

    2020年1月7日在青岛市李沧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
    青岛市李沧区人民政府区长  张友玉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李沧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9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2019年,是全区上下团结拼搏、加压奋进,取得新成绩、实现新突破的重要一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以及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下,区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学深圳、赶深圳,全面融入十五个攻势,一心一意谋发展,凝心聚力促改革,全区经济社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2019年,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扎实推进。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牢牢把握“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以“三忠、三述、三实(时)”为总抓手,突出以上率下、狠抓工作落实。紧扣群众最急最忧最盼的紧迫问题,大力弘扬自我革命精神,统筹谋划、精心组织,专项整治问题12项、联动整改问题18项、即知即改问题129项,形成了一批实践成果和制度成果,实现了主题教育与业务工作双丰收。
          2019年,我们众志成城、乘势而上,各项工作再创佳绩。院士港工作得到国家层面的大力支持,列入全国人大重点建议、全国政协重点提案,刘鹤副总理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民生保障精准化、精细化水平不断提升,孙春兰副总理视察我区基层卫生服务工作并给予充分肯定。主要经济指标较快增长,预计生产总值增长9%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左右;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6.26亿元,增长6.08%。央视《新闻联播》6次、《人民日报》10次刊播我区工作经验。
    一年来,围绕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我们还重点做了以下工作:
          (一)奋力构筑院士经济生态体系,院士港建设全面起势、多点开花。按照“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三位一体功能定位,重点做好“优化、规范、做实”三篇文章,“4个300+”目标取得决定性胜利。
          聚焦“优化”持续夯实基础。成功举办第三届海外院士青岛行,省委书记刘家义出席并致辞,20多个国家和地区百名院士参会,新签约院士65名,外籍院士占比由75%提高到86%。坚持从源头优选项目,形成以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中心为双主体,以同济大学(北京)研究院和入港院士内审为双补充的“2+2”评审评估机制。刚性引进澳大利亚技术与工程院甄崇礼院士、加拿大皇家科学院卓敏院士全年驻港,帕克等5名院士驻港达到3个月以上。国际院士联系网络正式启用,与33个国家、56个院士机构的万余名院士建立联系。
          聚焦“规范”持续完善机制。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清宪高度重视院士港发展,多次指示批示并现场调研,廓清了院士港的发展思路。打破行政体制壁垒,健全“管委会+公司”模式,以市场化、法治化方式推动科研成果开拓市场。建立民办非企业研究机构“青岛国际院士港研究院”,联合攻关体制更加完善。与新南威尔士大学共建中国尖端技术产业研究院,迈出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一步。与山东大学等高校深度合作,开展成果转化和博士生培养。打造青岛国际院士港技术交易中心,为高校院所、科技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
          聚焦“做实”持续释放动能。15个院士项目产出56种产品,获授权专利107项。启动产业集群攻坚行动,3条NPR新材料生产线建成投产,纳米纤维特种滤纸等4个项目进入中试阶段,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集成应用等7个项目签约落地。打造规范性院士实验室10个。81万平米的产业核心区试验区生物医药板块部分启用,行云流水厅获评青岛市优质结构工程。院士港二期23座楼宇、百万平米建筑,实现由基础施工到主体封顶的壮举,顺利通过国家优质工程第一次实地检验,体现了李沧速度、李沧质量。
          (二)全力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经济发展稳中有进、持续向好。坚持用平台思维做发展乘法,用生态思维优发展环境,努力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产业培育实现新进展。数字经济加快发展,国际特别创新区获评省级成长型数字经济园区,一期实现税收1.3亿元,增长14%;二期正式启用,依托微软精创营、安创加速器等国际化平台,入驻企业62家,实现税收1.4亿元,诞生了李沧第二座税收亿元楼。金融业发展态势良好,实现税收5.4亿元,增长20.8%。民生期货山东分公司正式营业,实现我区期货省级分公司“零突破”。金水公司信用评级达到AA+,区属国有企业融资渠道更加多元。积极发展商业新模式,全省第二家盒马鲜生落地李村商圈。邮政跨境电商产业园公用型保税仓正式获批。
          “双招双引”取得新成效。将“双招双引”作为经济工作的“第一战场”,组建8个专业招商攻坚团队,累计走访重点企业1000余家次。落地95数字经济港、顺丰同城物流区域总部等过亿元项目61个,总投资额278.8亿元。枣山路、青山路等13宗土地实现招拍挂,新增产业发展空间52.2万平米。成功举办青岛国际友城商品展,24个国家的37个城市参展,签订销售协议36亿元。学习借鉴深圳经验,出台个税补贴、人才安居等政策。制定技能人才支撑计划15条,搭建人社智能公共服务平台,引进硕博、高级职称及高技能人才1197名。3名院士获评山东省聘任院士。新增省级院士工作站4个,总量达到11个,增幅和总量均列青岛各区市第1位。
          创新创业展现新活力。新增市级专精特新产品49个,泰德轴承入选全国第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特科技获评省级瞪羚企业和市级隐形冠军企业。水下无人探测技术实验室成为我区首家省级工程实验室。光伏玻璃钻孔等94个项目列入市技术创新重点计划。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86家,增长38.8%。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87家,增长54.5%。市场主体突破12万户,增长26.8%,新增“四上”企业108家。扶持创业5073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7432万元。圆满完成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全力推进减税降费各项政策落地,新增减税降费9.7亿元。
         (三)着力提升建设管理水平,城市品质内外兼修、不断改善。强化生态理念,树立精品意识,扎实推进美丽青岛三年行动,城市环境更加宜居。
          城市更新步伐加快。国家海绵城市试点圆满通过考核验收。北王、苏家等3187套安置房建设顺利推进,650套人才住房开工建设。汾阳路片区、虎山路片区等41个老旧小区提质升级。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280万平米。新增供热80万平米。改扩建排水管网7.3公里。建设打通宜川路、广水路等11条道路,路网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4.4公里。新增停车泊位3000个。新建改造公厕17处,智慧化服务水平大幅提升。
          城市面貌更加靓丽精心打造口袋公园10处,增设绿雕花墙8处,新增休闲活动空间4万平米。绿化整治烟墩山等山头公园4座,面积55万平米。开展青连铁路沿线、环湾路等重点区域裸露土地整治,绿化面积43万平米,全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4.3%。加强市政设施管护,整治无障碍设施106处,更换灯具1.6万盏。全面提升道路形象,整治道路及背街小巷15条,更换路沿石7.6万米,养护车行道、人行道38万平米。
          城市管理日趋规范。全面开展垃圾分类,设置分类容器1.2万个、智能回收箱75台。坚持拆违力度不减,拆除香溢紫郡、惠水路工业园等违法建设130万平米。整治露天烧烤、占路经营及乱堆乱放5.2万处。规范户外广告6950平米、门头牌匾2150平米,清理“僵尸车”643辆。强化联合执法,查处运输撒漏行为428起。实施交通渠化改造21处,优化堵点19处,联网改造信号灯33处,交通拥堵现象有效缓解。
          城市生态持续改善。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全部整改销号。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进展顺利。扎实开展大气污染防治,为13家企业安装扬尘在线监测设备,在建筑工地增设微雾降尘系统,将1.7万辆重型柴油车纳入重点监管。严格落实“河长制”,综合整治楼山河等6条河流,排查整治污染点源200处。全面消除黑臭水体,李村河断面水质持续稳定达标。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立案查处违法案件120起,行政处罚400万元。全省首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案胜诉。
          (四)聚力提高群众幸福指数,为民服务更加精准、更加精细。注重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12类、61项区办实事全部完成。民生支出59.7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到76.3%。
          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新增城镇就业5.4万人,职业技能培训8586人次,发放就业帮扶资金2.4亿元,帮助劳动者追回案款1627万元。破解11918户不动产权证办理难题。发放社会救助保障资金2252万元,救助困难群众1.1万人次。低保审批最快可7个工作日办结,经验在全省推广。免费为5.5万名60岁以上老年人健康查体,为193户困难老人家庭开展适老化改造。帮扶150名残疾人实现就业,新增无障碍出行社区3个。建立退役军人服务站139个,安置退役军人公益性岗位747个。扎实开展与陇南康县、菏泽单县的扶贫协作,实施产业合作等帮扶项目33个,投入资金6000余万元。
          教育卫生事业加快发展。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青岛二中李沧附属学校成功落户,哲范小学、九水东路幼儿园等9所学校、幼儿园建成启用,新增学位6120个。实施教学质量三年提升行动,深入寻标对标国内知名学校,7人入选齐鲁名师名校长建设工程。落实“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方针,获评第三批省级健康促进区。加快推进分级诊疗,与市立医院等6家医院建立医疗联合体。标准化改造公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家,新建国医馆5家。在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立“便民药箱”,满足居民个性化用药需求。18万人签约家庭医生。在全省率先实施孕产妇“双直免”服务,惠及3100余人。
          文化体育事业有力推进。深入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融媒体中心正式启用,建成各类文明实践站点75处,实现三级载体全覆盖,开展文明实践活动2000场次。图书馆新馆开门迎客,馆藏图书7万册,接待读者27万人次。举办各类文化活动1200场次,惠及50万人次。注重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打造历史文化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举办第三届青岛够级文化节。音乐酒吧街开街运营,荣获青岛城市夜经济地标奖。完善公共体育设施,新建健身路径30条、笼式运动场3处。持续做好校园开放工作,居民入校锻炼300万人次。
          社会治理能力稳步提升。圆满完成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和海军成立70周年多国海军活动保障任务,重大活动期间进京访“零登记”,10年以上信访积案全部化解。扎实开展多元化人民调解工作,调解矛盾纠纷1812件,形成“有事来商量”、“五融”工作法等先进经验。规范建设公共法律服务站5个。承办全省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工作集体学习观摩活动,获批全省城乡社区治理创新实验区。加大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改力度,实施行政处罚39起、119.5万元。开展食品安全定性定量检测、食用农产品快速检测30万批次。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掉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1个、涉恶团伙32个。全区刑事接警数下降19.3%。加强应急救援,开展实战演练411场次。山林防火、防汛防雪、防灾减灾等工作扎实开展。
          (五)致力转变政府工作作风,服务水平更加优化、全面提升。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执行中央和省、市、区委各项决策部署,不断提升行政效能。
          依法行政全面深化。向区人大常委会、区政协报告工作30次,办理人大代表建议83件、政协委员提案93件。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推进街道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完善国有企业监管议事规则,首次完成资产负债损益审计,推动监管制度化、规范化。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主动公开政务信息10260条,办理依申请公开146件。受理行政复议67件。开展政府履约专项清理,政府法人主体意识和契约意识不断增强。
          营商环境加快改善。深化“放管服”和“一次办好”改革,区级审批事项实现全领域无差别“一窗受理”。搭建企业开办信息查询系统,实现企业1个工作日开办。扎实开展“四到”工作,251项行政许可事项全部打通“零跑腿”路径,实际办件比例达到68%。推行双休日服务、午间服务和延时服务,不断满足群众办事需求。建立企业服务专员制度,“1对1”服务企业334家,解决难题200余个。在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我区列青岛各区市第1位。
          作风效能不断改进。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落实中央“基层减负年”、省委“工作落实年”要求,发文和会议数量下降三分之一。完成党政机构改革,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更加优化。推进机关工作流程再造,建立“街呼区应、上下联动”机制。坚持开门决策,建立群众代表列席区政府常务会议制度,区办实事公开征集群众意见建议1.9万条,开展《问政李沧》19期。深入推进审计全覆盖,扎实开展审计整改“回头看”。“三公”经费下降15.1%。一年来,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工商联、红十字、慈善、民族宗教、侨务、对台、档案、国防动员、人防建设等工作均取得新成效。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面对深刻变化的外部环境,我们以干则必成的勇气,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成绩的取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导的结果,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区上下团结一心、顽强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政府,向全区人民,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民主党派、工商联和人民团体,向社会各界人士和离退休老同志,向驻区单位、部队和武警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李沧发展的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报告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看到,李沧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挑战,突出表现在: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够高,新兴产业尚未形成有效支撑,新旧动能转换任务艰巨。基础配套不够完善,城市管理不够精细,生态保护重任在肩。优质公共服务供给不够平衡,教育、医疗、养老、出行、物业管理等方面还存在短板。“三化三型”的政务服务环境尚未全面形成,营商环境仍需优化,工作效能还需提升。我们将正视矛盾、直面问题,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和成效。
          二、2020年重点工作安排
          各位代表!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我们要看到,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动荡源和风险点显著增多,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我们更要看到,李沧发展机遇大于挑战,希望大于困难。放眼全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置身青岛,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等国之重任,新旧动能转换核心区加快建设,十五个攻势强力推进,为我们发展提供了广阔平台。立足李沧,青岛国际院士港建设日新月异,展现出蓬勃生机,得到了中央和省、市更大力度的支持。特别是,经过近几年的埋头苦干、砥砺前行,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空前高涨,只要我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增强忧患意识、坚定信心决心,抢抓机遇、担当作为,就一定能够谱写李沧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视察青岛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全力做好“六稳”工作,学深圳、赶深圳,全面融入十五个攻势,以实施“四个一百”项目为抓手,持续放大青岛国际院士港功能,全力以赴促发展、优环境、惠民生、提效能,加快打造宜业宜居宜身宜心的创新型花园式中心城区。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2020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0%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左右,完成节能减排任务。
          围绕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坚持科技引领,开创院士港发展新局面。充分发挥院士港交流平台、合作平台、转化平台作用,奋力开拓以院士港为主体的高质量发展基因重塑新路。
          搭建高端要素交流平台。举办第四届海外院士青岛行,进一步提升能级和影响力。完善国际院士联系网络功能,实现联系交流系列化、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重点引进芯片、抗体等关键技术和领域的顶尖院士及团队,继续招引全年驻港院士,持续优化院士结构质量。积极申报省级功能区,在国家和省级层面争取更大政策支持。加快院士技术论坛固定会址规划建设,打造集论坛和会展功能于一体的科技文化综合体。启动运营法兰西院士基地,打造中法文化交流新平台。推动青岛市产业技术研究院落地,集聚全球高端研发要素和高层次人才。
          搭建优质资源合作平台。完善提升“管委会+公司”模式,加强与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协同创新。推进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在设备共享、载体共用、联合攻关、布局大科学装置等方面开展合作。加强与新南威尔士大学、湖南大学等高校合作,加快建设中国尖端技术产业研究院、院士港协同创新中心等创新共同体,5年内联合培养博士生200至400名。加大与华夏基石、创业黑马合作力度,推动院士技术双创银行板块建设,构建全方位、多元化、系统性投融资体系。与一汽、海尔、济钢等企业深度合作,围绕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装备、生态环保等产业,成立研发中心、工程中心和技术中心。
          搭建前沿成果转化平台。强化应用研究、成果转化,发挥规范性院士实验室作用,在新能源新材料、大数据和区块链等领域形成一批丰硕成果。加速院士项目产业化进程,着力引进高成长性上下游企业,进一步拉长产业链、补齐生态链,力争3年内打造2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加快项目载体建设,建成运营院士港二期,推进东拓和南延项目规划建设,集中布局实验室、研究院和大数据中心。加快建设产业核心区试验区,海洋经济、智能制造、新能源等板块实现开工,生物医药板块启动运营,打造国际生物医药科技现代化检测中心。
          (二)坚持创新驱动,培育转型发展新动力。聚焦优存量、提质量、扩增量,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促进产业升级优存量。落实“双百千”行动和“一业一策”计划,持续激发经济转型活力。建设数字经济第三方公共服务平台,设立专项产业基金。推动国际特别创新区产业升级,打造新兴产业孵化基地。加快新零售规划布局,构建高效便捷的社区商业服务网络。发挥好丝路协创中心、邮政跨境电商产业园等开放平台作用,大力引进优质外贸企业,完成进出口额220亿元。推动楼山片区转型升级。加快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城硕大厦、永平路76号等12个产业项目竣工运营。
         深化“双创”引领提质量。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支持企业和各类主体融通创新,推动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技术链“四链合一”。鼓励民营企业创新发展,加快培育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支持青岛食品、泰德轴承、中特科技等企业发展壮大。新增市场主体2万户以上。鼓励建设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双创”平台,加速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0家。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加快苏华基金落地。推进孵化器提档升级,打造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建设高层次人才创业园。中艺1688创意产业园引进企业200家,吸引就业2000人,实现税收3亿元。支持金海牛产业园发展,实现税收过亿元。扶持创业2000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000万元以上。
          聚力“双招双引”扩增量。健全市场化配置资源机制,实施现代产业精准招商行动,加快与平安银行、招商蛇口等企业合作。充分借助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博鳌亚洲健康论坛等重大开放平台,引进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优秀上市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完成惠水路等10余宗土地招拍挂,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多空间。全年引进过亿元项目65个以上,总投资额350亿元以上,引进培育总部和功能性机构不少于10个。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支持区属国有企业“走出去”,拓展多元化融资渠道。加大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引进各类人才1万名以上。
          (三)坚持品质至上,打造魅力李沧新名片。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扎实推进城市品质提升行动,让城市更洁净、更有序、更便利、更舒适。
          持续完善功能配套。启动青银高速以东片区海绵城市建设。加快推进庄子、石沟等4个安置房项目,回迁居民561户。扎实开展棚户区改造,确保完成100户以上。开工建设人才住房8000套。加大老旧小区整治力度,加快排水管网改造,改善群众生活环境。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120万平米。新增供热70万平米。优化路网结构,实现规划39号线等4条道路主线通车。新增停车泊位1500个,新建便民公共停车场4处。大力推进“厕所革命”,新建智慧化公厕8处。
          持续提升城市形象坚持规划引领,创新设计理念,推进地下空间综合利用,加快区政府南侧项目建设。在院士港二期、信联天地打造地标性建筑,形成错落有致、独具特色的城市天际线。加快推进老虎山、十梅庵等山头公园整治,绿化覆盖率提高到45%。精心营造城市绿景,搭建立体绿化10处,打造口袋公园3处,新建城市绿道10公里,为群众提供更多休闲场所。整治提升金水路、九水路等8条主次干道,修复面积18万平米。加大道路清扫力度,严查运输撒漏行为。巩固铁路沿线整治成效,打造进出青岛的生态景观长廊。
          持续加强长效管理。完善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体系,加大居民宣传引导力度,进一步提升分类达标率。开展新一轮治违行动,构建新生违建防控体系,拆除存量违建60万平米。开展“物业管理攻坚年”行动,完善物业管理体系,切实提升物业服务质量。聚焦城市管理顽疾,持续开展占路经营、露天烧烤、“僵尸车”等专项整治,规范提升户外广告3500平米、门头牌匾2200平米。推进停车场联网管理,大力发展智慧停车。加快交通设施改造升级,完善指示标志62处,增设人行过街信号灯406组。加大交通综合治理力度,提升交通管理水平,让居民出行更便捷。
          持续优化生态环境。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扎实做好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保障工作,认真抓好反馈问题整改。加大环境保护执法力度,坚决打赢“1+1+8”污染防治攻坚战。充分利用颗粒物监测平台等手段,大力开展柴油货车、在建工地、建筑垃圾等专项整治,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加强土壤环境风险与危险废物管控,推进污染地块土壤治理与修复。全面建立“林长制”,健全森林、湿地等生态资源保护发展长效机制。认真落实“湾长制”“河长制”,加大胶州湾沿岸和辖区河道整治力度,实现长治久清。
          (四)坚持惠民利民,满足美好生活新向往。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尊重民意、汇集民智、凝聚民力、改善民生贯穿到全部工作之中,用心办好12类、49项区办实事,不断提高群众生活质量。
          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把稳就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新增城镇就业2万人。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行动,组织培训2000人次以上。聚焦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免费为5万名60岁以上老年人健康查体,在10家民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积极回应社区居民需求和期盼,改善14个社区综合服务用房条件。办理不动产权证1万户以上。推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建设。多渠道满足群众养老服务需求,打造“中心厨房+为老助餐点”服务模式。建设智慧养老综合服务平台,提供一站式养老服务解决方案。更加关心关注残疾人群体,实施白内障手术1200例,康复训练救助儿童220人,打造无障碍出行社区3个。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助力陇南康县、菏泽单县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加大优质公共服务供给。启用青岛二中李沧附属学校、烟墩山幼儿园和苏家幼儿园,加快建设枣山中学、青岛实验初中李沧校区,改扩建李沧路小学和青岛第二十七中学。加强校长和教师队伍建设,着力打造品质课堂,持续改进教育教学质量,有效应对中考改革要求。提升课后校内托管水平,切实解决家长后顾之忧。围绕满足群众休闲健身需求,新建健身场地25处。全力做好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复审。加大优质医疗资源引进力度,推进山东省立医院托管市八医。做强做实基层中医药工作,新建国药坊5家。关注社会心理健康,建立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巩固卫生城市创建成果。扎实做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认真做好“十四五”规划编制各项工作。推动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工商联、红十字、慈善、民族宗教、侨务、对台、档案、国防动员、人防建设等工作再创新佳绩。
          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加快媒体融合发展。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完善网络综合治理体系。组织开展送精品文化课进社区活动2000场次,举办第四届够级文化节等文旅活动1100场次。加大高质量文艺作品创作力度,创作文艺精品100件。扎实推进国际时尚城建设攻势,举办系列时尚活动。加快特色街区建设,持续扩大融源·文化艺术街区影响力,培育新型时尚文化旅游业态。
          全面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坚持党建引领,着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推进全省城乡社区治理创新实验区建设,打造基层社会治理“李沧模式”。完成“七五”普法任务,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探索成立律师协会,切实发挥好基层法律顾问作用。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化解信访积案三分之一以上。坚决守牢“舌尖上的安全”,扎实开展食品安全定性定量检测和食用农产品快速检测。推进农贸市场管理规范化,创建星级农贸市场10处。加强重点领域安全隐患排查,加大安全生产执法式检查力度。推进“雪亮工程”建设,建成平安智慧社区20个,打造智慧安防小区示范点2个。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持续扩大扫黑除恶战果。扎实开展应急演练,提升群众自救互救能力。完善消防基础设施,提升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水平。全面做好山林防火、防汛防雪、防灾减灾等各项工作。
          三、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坚持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治理体系,切实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
          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并抓好贯彻落实。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重大原则问题和大是大非面前,做到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坚决贯彻区委各项决策部署,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加强政府党组建设,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打造坚强有力的领导集体。
          提高法治素养。严格遵守宪法法律,自觉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推动工作。主动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积极支持区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意见。高质量办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实行跨领域跨部门综合执法,推动执法重心下移。健全重大事项开门决策机制,做好政务公开工作,畅通政民沟通渠道,虚心听取群众意见,主动接受群众监督。
          提高服务效能。深化“放管服”改革和高效青岛建设,持续推进“四到”工作,提升“一事全办”、企业注册“秒批”、告知承诺制等服务水平。落实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让群众和企业有更多获得感,最大程度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启用新行政审批服务大厅,提高智能化服务能力,提升“一站式”服务质效。完善企业服务专员制度,营造亲清政商关系。加强“三化一型”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升现代治理能力。推进机关工作流程再造,发挥好“街呼区应、上下联动”平台作用,切实提高政务效能和服务水平。
          提高廉政意识。坚决扛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不断加强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之以恒整治“四风”,坚决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格执行廉洁从政各项规定,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严控“三公”经费支出。强化国有企业监管,加快形成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加强权力运行监督,实施重点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严防财政资金、公共资源等重点领域廉政风险,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实干成就未来,奋斗创造辉煌。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坚定信念、咬定目标,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为加快打造宜业宜居宜身宜心的创新型花园式中心城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名词解释:
          三忠、三述、三实(时):忠诚于党的信仰、忠诚于党组织、忠诚于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述理论、述政策、述典型;出实招、守时点、见实效。
          4个300+:院士港全年完成投资300亿元、建成载体300万平米、增值资产300亿元、实现产值300亿元,综合利税达到30亿元。
          公用型保税仓:由主营仓储业务的中国境内独立企业法人经营,专门向社会提供保税仓储服务的仓库。
          双招双引: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注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质量效益优的排头兵企业。
          瞪羚企业:成功跨越创业初级阶段,商业模式得到市场认可,进入高速成长阶段的创新型企业,具有成长速度快、创新能力强、专业领域新、发展潜力大的特征。
          隐形冠军企业:长期专注并深耕于某一细分行业的产品研发和生产,形成显著竞争优势和创新能力,走“工匠式”发展之路,在细分市场占有率占据国内乃至国际前列的企业。
          “四上”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案:由环境资源审判庭或者专门法庭受理、审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严肃追究损害生态环境责任者的修复和赔偿责任,确保受损生态环境得到及时有效修复。
          “双直免”服务:对500元分娩补助和224元新筛、听筛补助,在产妇分娩出院时直接结算,无需出院后申请报销。
          “五融”工作法:主体资源融合,促进社区治理创新合力形成;社会资源融畅,促进社区建设支持体系完善;服务资源融通,促进社区服务纵横维度互补;文化资源融汇,促进社区居民文明素养提升;人才资源融洽,促进社区人才健康有序成长。
          四到:服务到企业、服务到项目、服务到社区、服务到居民。
          企业服务专员制度:处级干部“1对1”联系区属规模以上企业,负责对联系企业进行长期跟踪服务。
          “街呼区应、上下联动”机制:街道通过“街呼区应、上下联动”平台,对无法独立解决的复杂事项或突发事件向区级职能部门“呼叫”,区级职能部门快速“响应”,及时与街道联动解决问题。
          “四个一百”项目:百个产业技术项目、百个基础建设项目、百个民生服务项目、百个社会治理项目。
          “双百千”行动:根据《青岛市“双百千”行动方案(2017-2021年)》,到2021年,争取有更多的行业和企业本地主营业务收入达到百亿和千亿级规模。
          “一业一策”计划:从传统产业、优势产业、特色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五个方向,筛选确定细分行业,逐一研究制定发展行动计划,明确各细分行业发展趋势、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和招商重点,作为各行业发展的“指导手册”。
          独角兽企业:创办时间相对较短,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创业企业。
          “1+1+8”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污染源头防治,推进“四减四增”;打好蓝天保卫战、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饮用水水源水质保护攻坚战、胶州湾环境综合治理攻坚战、自然保护区问题整治攻坚战、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危险废物治理攻坚战、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等8大标志性战役。
          2020年区办实事:重点为群众办理教育体育、居住小区综合治理、环境改善、交通出行、道路建设及整治、住房保障、医疗卫生、文化建设、居民安全保障、关爱弱势群体、就业创业及人才服务、便民利民服务等12类共49项实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