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1646|回复: 0

[浙江] 2020年嘉兴市南湖区政府工作报告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1-21 08:50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1040

    主题

    1042

    帖子

    702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020
    发表于 2021-1-4 09: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0年嘉兴市南湖区政府工作报告


    2020年4月20日在嘉兴市南湖区第九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南湖区政府代区长  邵潘锋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9年主要工作回顾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南湖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弘扬红船精神,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围绕区九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锚定“首善之区”总目标,抓牢高标准站位、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三条主线,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20.82亿元(管理口径,下同),增长8.0%;财政总收入78.10亿元,增长7.6%,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2.80亿元,增长11.4%;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56366元、36192元,增长8.0%、9.2%。
    (一)我们坚持开放发展,在践行首位战略上勇当先锋
    全面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招大引强取得历史最好成绩。南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嘉兴科技城)获国务院督查激励。建成全市第二个“浙江人才创业园”。南湖基金小镇荣获“中国十佳基金小镇”。
    1.平台建设不断提速。以开发建设夯基础,东部新城2019年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开工50个,完工18个。主动对接高铁新城规划,完成产业新城控制性详规调整。以统筹优化促提升,整合嘉兴工业园区等资源获批浙江南湖经济开发区,嘉兴南湖微电子产业平台成功入列第二批省“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推进南湖农业经济开发区建设,完成涉农投资3.4亿元,引进项目17个,落地千万元以上项目4个。以创建培育添亮点,南湖基金小镇加快发展,新增实缴资金745.93亿元,实现税收9.2亿元,入围省级首批特色小镇“亩均效益”领跑者名单。云创小镇入围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对象,年度考核优秀。大桥镇连续五年入围全国综合实力百强镇。
    2.双招双引成效显著。聚焦高质量招引项目,积极承接进博会、世界互联网大会红利,成功举办首届“南湖之春”国际经贸洽谈会,签约项目45个、总投资220亿元。全年实到外资5.71亿美元、增长74.4%,实到亿元以上市外内资项目30个、累计到资61.5亿元。引进中晶大硅片、敏华未来工厂2个超百亿项目,世界500强、总部型经济项目各1个,元谱智能科技、DC智能机器人等9个超亿美元项目。紧扣需求引育人才,围绕“1341”产业体系,新引进合作顶尖人才9人、国家级领军人才23人,硕士以上高学历人才654人;培育国家级领军人才5人、省级领军人才11人、省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1个。聚力创新做优载体,[url=]成功创建[/url]全省第二个外国高端人才创新集聚区,新建博士后工作站3家、院士专家工作站4家。
    3.区域协作持续深化。一体化政务服务改革领跑全国,率先开展长三角政务跨省服务异地通办。以“出生一件事”跨省联办为先导,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向公共服务领域深度延伸。深化与杨浦区、松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战略合作,驻沪工作部按实运作。全力加强产业协作,列入省级长三角一体化重大项目4个、“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标志性工程项目2个。先行先试长三角区域双创券通用通兑。推进民生领域共建共享,成功举办中国长三角城市合唱节,区中心医院与上海瑞金医院开展医联体合作。加快区域交通新通道建设,全力做好沪嘉城际铁路、通苏嘉甬铁路南湖段前期工作。
    (二)我们聚焦动能转换,在发展实体经济上砥砺奋进
    三次产业在转型升级中迈向价值链更高端。入围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市、区)创建名单。高分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区考核验收,荣列中国创新百强区。数字经济发展成效显著,获省政府督查激励。
    1.科技创新亮点纷呈。全区R&D投入占GDP比重达3.09%。一批助力科技企业成长的举措成效初显,全力推进高企育苗造林工程,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6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24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6.6件,增长18.7%。技术市场交易额超10亿元,同比翻番。一批高精尖创新载体逐步成型,新引进嘉禾区块链技术研究院等7个创新载体。积极构建创新服务综合体体系,成功创建精密机械制造、文化创意2家市级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一批有影响力的活动纷纷上演,“创响中国”长三角联盟首站活动、航空航天和生命健康百人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科学家浙江行活动、中乌国际论坛和奥地利科技日等科技盛会,吸引大量海内外科技人才项目汇聚南湖。“创翼南湖”双创品牌和南湖科学仪器工程化平台成功发布。
    2.有效投资持续加大。以扩大投资稳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9%,交通投资、生态环境和公共设施投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民间投资分别增长50.1%、32.0%、78.4%、40.2%。以推进项目增后劲,积极承办全省第七批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嘉兴市主会场活动,9个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0.04亿元,完成年度计划115.5%。86个市“615”项目完成投资125.86亿元,完成年度计划111.2%。4个市“百年百项”项目完成投资9.07亿元,完成年度计划146.3%。117个区重大政府投资项目、170个区重大产业投资项目分别累计完成投资43.99亿元、183.14亿元,完成年度计划93.1%、115.0%。全年列入省重大产业项目4个,其中省特别重大产业项目、省重大龙头产业项目各1个。
    3.产业质效加快提升。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快,嘉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成功通过科技部复评,凤桥镇获评省级特色农业强镇,新丰生姜、凤桥水蜜桃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制造业高质量不断凸显,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2%。大力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成功引进氮化镓半导体材料等6个示范项目,集聚数字经济直接关联企业超500家,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6.0%。闻泰通讯、卫星石化、敏实集团、加西贝拉等4家企业入围省第一批“雄鹰行动”[1]培育企业。服务业“含金量”逐步提升,服务业增加值增长7.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5%。大力发展城市经济,大视野教育谷、1921南湖智能科创园等5个都市经济产业园顺利开园,全年引进数字经济、互联网教育等产业项目50个。加速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发展,嘉兴科技城检验检测服务业集聚区引进企业22家,实现营收7.9亿元。文化产业投资、规上文化企业营收分别增长40%、43.9%。
    (三)我们注重深化改革,在优化营商环境上争当示范
    “最多跑一次”改革获省政府督查激励,全区1143个事项“最多跑一次”“无差别全科受理”实现率分别达到100%、90%以上,全省率先实现企业注销“一件事”便利化办理,营商环境便利度位居全省前十。
    1.“最多跑一次”改革深入推进。开展项目审批改革,创新实现企业用水、低压用电、用气报装、网络接入服务“一个环节、一日办结、零材料、零次跑”。全面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开工前审批不超过60天,中晶大硅片项目创造了签约后38天开工的“南湖速度”。推动商事登记改革升级,实现常态化企业开办“一日办结”,全年受理办结各类企业登记1.2万余件。政务集成度不断提高,1877项事项归集至“浙里办”,占比100%。“一窗受理”平台事项成功对接22个省、市系统,实现公司设立登记等163项事项办理。
    2.资源要素配置不断优化。“亩均论英雄”改革深入实施,规上工业亩均增加值、亩均税收分别增长57.0%、30.9%。全面推行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挂牌出让土地23宗、1012.9亩。推行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回购储备排污权指标205.2吨。扎实推进“两退两进”,完成“低散乱”企业(作坊)整治914家,腾退低效用地2760.8亩。深入实施“五未”用地清理行动,消化利用批而未供土地1796.9亩,供而未用项目开工75个、竣工28个,盘活存量建设用地3089.1亩。着力实施“凤凰行动”计划[2],鼓励引导民营企业做大做强,斯达半导体成功在主板上市,列入市级重点拟上市名单库企业23家,新增股份制企业95家、浙江股交中心挂牌企业11家。加快小微企业集聚,建成小微企业园10个、入园企业285家,在建7个,成为全省小微企业园建设提升重点县(市、区)。
    3.惠企服务扎实落地见效。紧扣“一增一减”,深入推进信用体系建设,为209家企业提供银行信用贷款4.15亿元;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为企业减负18.18亿元。紧扣“一紧一松”,全面推进“双随机”监管;开展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市场准入行为专项整治,聘任12名营商环境监督员,推进民营企业与其他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紧扣“线上线下”,实施“企业服务直通车”,线上开通在线平台,线下设立服务专窗,办结企业问题2294个。
    (四)我们致力品质提升,在城乡融合发展上展现担当
    全域推进城乡一体文明创建工作,精耕细作涵养城乡气质。“城中村”区域清零,城市管理“南湖标准”发布实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大数据精细化管理成为全国样本。成功举办2019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南湖特色专场活动。
    1.城市品质提升成效明显。突出点上攻坚,三塔里、桥东街、齐心弄3个“城中村”和多年未决的大年堂地块全面完成征收,冶金厂宿舍等10个地块“拎马桶”“筒子楼”收购项目全面完成。突出线上扮靓,完成老旧小区、背街小巷改造项目各118个,“甪里未来社区”入选全省首批试点,建成“绿城花海”12处,新建湘湖大道绿道3.3公里,凌公塘成为省级“美丽河湖”。突出面上提升,实施“三大攻坚战”,实现户外违规广告清零,违法建筑、市容乱象整改率达99%以上。加强城市精细化管控,设立文昌路、中山路等18条严管示范道路和南湖景区、市第二医院片区等8个严管示范区。全面加强犬类管理,办理犬证7361张。高标准完成杨柳湾等3个农贸市场改造。城市治堵有序开展,基本完成双溪路(甪里街—湘湖大道)建设,建设嘉城绿都公交停保场,建成智慧公交站204个,新增停车位4100个。
    2.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聚焦全域秀美,扎实推进美丽乡村示范创建,成功打造“产业兴农、乡野寻踪”“十里桃花、乐享田园”2条市级美丽乡村精品线,新增市级以上“美丽河湖”5条。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新建成景区村庄7个。凤桥镇联丰村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市首个田园主题公园在湘家荡落成。城乡路网持续完善,老07省道整治工程基本完成,湾北二期罗星互通连接线、余云公路余新段全面通车,庆丰路隧道正式开建,新增干线公路亮化18.4公里。成功创建“省级万里美丽经济交通走廊”达标区,建成“美丽经济交通走廊”83.2公里,广益路获评省绿化美化示范路,嘉南线成功创建市级“精品示范路”。“四好农村路”加快建设,新建乡镇公路20公里,提升改造低等级公路79公里,新增乡村公路亮化18公里。
    3.生态文明建设纵深推进。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突出“四张清单”问题[3],开展“千人大排查、百日大整治”专项行动,以“双十擂台赛”[4]推动互学互比共进。“三五共治”持续深化,建成工业园区“污水零直排区” 5个、生活小区“污水零直排区”82个,跨行政区域交接断面考核良好,市控断面Ⅲ类水体占比达45.4%;空气质量优良率80%,PM2.5平均浓度35μg/m3,首次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基本完成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凤桥镇、七星街道、竹林集镇获评省级样板。生态环保“十大工程”[5]加快实施,生活垃圾焚烧技改项目、灰飞填埋场等工程顺利完成,建筑垃圾处置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垃圾分类成为新时尚,实现生活垃圾全区整建制推进和“四分法”全覆盖,建成省级高标准示范小区30个、示范村4个,市级示范单位120个,定点定时分类投放收运商业示范街16条。
    (五)我们坚持成果共享,在增进民生福祉上主动作为
    全面完成8件区政府民生实事项目,财政用于民生支出31.48亿元,增长16.9%,占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5.8%。“无欠薪南湖”创建通过省级验收。新嘉街道荣获全国第三批智慧健康养老示范街道。
    1.社会保障更加健全。稳就业措施扎实落地,新增城镇就业20732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878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1.7%。社保覆盖面不断扩大,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户籍人员参保率分别为96%、99.7%。全区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实现市域医保“一卡通”全覆盖,区社保医保服务大厅投入运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质扩面,规范签约率38.2%,其中重点人群签约率79.9%。健全残疾人、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开展“暖巢行动”“爱心虚拟岗”等帮扶项目,受益家庭244户。发布“银龄驿站”品牌,镇(街道)、村(社区)两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完成一镇(街道)一家“残疾人之家”建设,为243名精神、智障残疾人提供辅助性就业。退役军人三级服务体系不断健全,为816名退役军人完成社保接续。扎实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支援和山海协作,深入实施劳务协作、人才交流,落实援助资金2130万元,“南湖-遂昌”飞地园区基本建成,“南湖-若尔盖”飞地园区正式开园。
    2.公共服务更加优化。推进民生基础设施建设,清华附中嘉兴学校等3所中小学校、中港路幼儿园等4所幼儿园建设顺利推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区中心医院东部院区建成并投入使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跃升为全国试点,《从南湖出发》《初心照我行》等红色教材陆续出版,歌曲《石榴花开》获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凤桥镇获省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示范镇。丰富群众性文体活动,成功举办“南湖十八碗”评选等文化旅游活动。配合做好2019嘉兴国际马拉松赛事。积极推荐“南湖画舫”制作技艺、“踏白船”申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深化民生服务改革,推进“以区为主”学前教育体制改革,启动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市、区)创建,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达标率96.9%。完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构建“3+X社会心理服务” [6] “心理云服务”两个平台。区中心医院与市第二医院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加快推进。
    3.社会治理更加完善。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圆满完成新中国成立70周年、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等维稳安保任务。突出“大平安”理念,区社会治理综合指挥服务中心投入运转。七一派出所荣获全省首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深化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压降投资理财类企业75家。创造性开展“网格连心、组团服务”工作,“微嘉园”移动服务平台畅通民意渠道。成功创建省“无信访积案县(市、区)”,有效化解一批重大涉稳事项。加强基层法治建设,成功创建省级、市级民主法治村(社区)5个、10个,公共法律服务成效明显。加快构建“大安全、大应急、大减灾”体系,开展安全生产大会战、“八大特殊作业” [7]专项整治和“最多查一次”联合执法行动,未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全面完成省政府下达的避灾场所规范化建设任务,成功防御“利奇马”台风。抓实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安全工作,成功创建月河历史文化街区、海盐塘路两条省级“放心消费示范街”。
    (六)我们强化自身建设,在转变政府职能上蹄疾步稳
    高质量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化“三服务”活动,践行宗旨意识,树牢服务理念,在政治坚定、履职高效、为民担当中展现新作为。
    1.法治建设持续深化。坚持依法行政,健全重大行政决策机制,实现政府部门法律顾问全覆盖。强化宪法意识,实现区人大任命和区政府序列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宪法宣誓全覆盖。落实政务公开制度,主动公开各类政府信息21224条。全面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13件、政协委员提案117件,满意率93.5%、基本满意率6.5%。广泛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老同志及社会各界人士意见建议,自觉接受监察监督、司法监督和舆论监督。
    2.行政效能优化提升。严格落实上级决策部署,顺利完成政府机构改革,改革后设置政府机构24个。扎实推进基层减负,落实“无会日”“服务周”制度,清理村(社区)各类牌子2274块、上墙制度187项。加快政府数字化转型,全面实施机关内部“最多跑一次”改革,320项机关内部事项实现网上可办,“零次跑”达99.1%,44家单位公文收发实现网上流转,全省率先推行机关内部“现场标准化管理”。区政务数据局被授予全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机关事务智慧化建设深入实施。推动区委区政府重大决策贯彻落实,开展重点工作督查12次。
    3.廉政建设不断加强。加强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发挥区政府党组的示范引领作用,落实班子成员“一岗双责”,推动部门更好地落实主体责任。聚焦重大工程、重点领域、关键岗位,全面实施财政财务、民生民本、政策跟踪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清理和规范各类资金2.81亿元,完成政府投资项目审计137个。规范津补贴发放,加强对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收入管理。严格压缩“三公”经费,全年压减一般性支出6%。
    与此同时,统计、档案、史志、民族宗教、供销、新居民、外事、侨务、对台、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人防、关心下一代、群团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业绩。
    各位代表,一年来,我们撸起袖子加油干,俯下身子抓落实,用“辛勤指数”换来经济的“发展指数”,以“奉献指数”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回顾过去一年的历程,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上级党委政府和中共南湖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区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斗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历届班子打下良好基础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和所有“新南湖人”,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离退休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南湖部队官兵、公安干警、消防救援队伍,向所有关心、支持南湖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和挑战: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受各种不确定因素影响,实体经济发展的困难明显增多,企业抗风险能力仍显不足;平台能级与长三角先进地区差距依然较大,对优质资源要素的吸引力还不够强;科创平台作用发挥不充分,科技创新优势还没有转化为经济发展的胜势;主城区首位度还不够高,功能品位仍需进一步提升;各类风险隐患交织复杂,生态环境、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等方面还面临不少风险挑战;少数党员干部的精神状态、能力素质与形势发展不相匹配,个别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时有发生。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20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政府主要工作

    2020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是全面推进首位战略的奋进之年,是“十三五”收官、“十四五”谋篇布局的关键之年,更是红船起航地喜迎建党百年的冲刺之年。正当我们信心满怀冲刺2020年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我们带来了较大冲击。但是我们没有乱了阵脚,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以“两手硬、两战赢”的目标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每一个坚毅温暖的身影都令我们感动。1400多个基层党组织和2.6万余名党员冲锋在前,在最吃劲、最关键的时刻,扛起了“我是党员我先上”的使命担当;全体医务工作者,公安干警,区、镇(街)、村(社)三级干部舍小家、为大家,用实际行动回答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7424名微网格长、广大志愿者严守“责任田”,广大企业家、人民群众慷慨解囊、守望相助。每一位南湖儿女的英勇担当,汇聚起共克时艰的磅礴伟力,谱写了大爱南湖的感人篇章!在此,我们向各条战线的“请战者”“逆行者”“参与者”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所付出的艰苦努力表示衷心的感谢!我们必须深刻领会、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重要讲话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巩固来之不易的战“疫”成果,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和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意志,全力以赴做好2020年各项工作。
    根据区委九届十次全会精神,今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区委各项决策部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锚定市域治理现代化“首善之区”方向,以“全面落实年”为牵引,抓实高标准站位、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三条主线”,统筹喜迎建党百年、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大任务”,推进重点领域“十百迎百年” [8],激励各条战线“百舸竞百川”,为实现第一个百年梦想展现南湖担当,为“十四五”发展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好坚实基础。
    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2%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经济增速;交通运输投资,生态环保、城市更新和水利设施投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民间投资均增长1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5%以上;节能减排各项指标完成上级下达任务。
    实现上述目标,我们要以“八八战略”为总纲,紧扣区委决策部署,按照“稳、进、好、俭、勇” [9]总体要求,以“十百迎百年”工程为主抓手,狠抓各项工作落实,重点做好五个方面工作:
    (一)要在更大力度落实首位战略中提高南湖站位
    1.加速平台集聚放大南湖优势。强化东部新城的区域统筹牵引力,主动融接高铁新城“大门户”开发建设,完善地上地下空间设计、功能配套,重点建设“四条精品线”[10]和“四纵四横”景观道路网[11],体现南湖味、现代范。大力实施“百亿平台提升”工程,加快中晶大硅片、氮化镓半导体材料等标志性项目建设,推动半导体原材料制造、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和封测、智能终端应用等协同发展,着力将嘉兴南湖微电子产业平台打造成为长三角具有影响力的“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深化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市、区)建设,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两大重点产业,高标准推进南湖经济开发区建设,加速产城融合发展。统筹推进分平台提质扩容增效,加快新丰工业园区、余新电动机械产业园配套设施建设。坚持“人才带项目、项目育人才”,加快“浙江南湖人才创业园”建设,优化柔性电子领域平台、人才、技术、市场布局。全力打造云创小镇2.0版。加快城市经济发展,大力推进都市经济产业园运营与招商,打造一批主业突出、特色鲜明的示范园区。内涵式打造南湖农业经济开发区,启动湘家荡农业数字化工厂建设。
    2.聚力数字经济形成南湖案例。围绕“1341”产业体系,加快发展以数字经济为核心的先进制造业,实现工业投资、规上工业增加值、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5%、10%、15%以上。加快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完成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投资20亿元。加快发展以数据服务、电子商务为方向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重点做好以未来汽车智慧产业园项目为代表的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等项目。助力产业数字化,加快发展以半导体材料为代表的集成电路产业,再引进一批硅片材料、传感器、电子集成模组等产业项目。抢占价值链顶端,打造通讯、智能终端制造自有品牌。推动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壮大,努力培育新的增长源动力。
    3.坚持开放融入突出南湖作为。紧抓一体化引领高质量发展,以上海为主方向推进与长三角区域城市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深度合作,在虹桥商务区打造项目招引“南湖之窗”。以开放促提升,探索跨省市项目招引合作机制,全力办好第二届“南湖之春”国际经贸洽谈会等招商活动,全年力争引进总投资百亿级重大产业项目2个、50-100亿项目1个、10-50亿项目2个、超亿美元项目5个以上、世界500强或行业龙头骨干项目2个以上,实到外资2亿美元以上。以开放促转型,加强长三角高端制造业协作,主动招引承接一批高档数控机床、汽车及关键零部件、机器人与智能装备领域领军企业项目,让优质项目在南湖更好布局和发展。强化服务业招商,引进亿元以上生产性服务业项目7个以上,其中10亿元以上重大生产性服务业项目2个。以开放促融合,加大农业开放发展步伐,做优新丰生姜、凤桥水蜜桃、大桥葡萄等农产品标志品牌,打造长三角“菜篮子”“果盘子”。稳定粮食和生猪生产。以“一盘棋”的政治担当,全力支持、参与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为长三角一体化和建党百年大局贡献南湖力量。
    (二)要在更大力度实施创新驱动中激发南湖活力
    1.让各类创新载体百花齐放。加快构建“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美云”十联动[12]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营造活力迸发、创造无限的创新生态。全力实施“鲲鹏行动”,加快形成“雁阵”创新企业梯队和创新企业集群,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0家、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120家,争取科创板上市实现“零”的突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突破65%。推进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研发机构、发明专利“全覆盖”,研发活动覆盖率突破80%,研发机构覆盖率达到60%,培育示范性企业创新研究院2家。深化全域双创示范基地建设,提升“创翼南湖”品牌含金量,着力打造浙江中科院应用技术研究院省级双创示范基地。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加快嘉禾区块链技术研究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研仪器工程化平台建设步伐,打造1-2家有影响力的创新平台,力争引进1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高端科创载体项目。深化军民融合,加快中电科南湖研究院、军科院浙江长三角数智技术研究院等创新平台落地。
    2.让各类创新人才百家争鸣。大力实施“百名千人双创”工程,聚焦一流人才生态环境,着力办好人才服务“最后一米”具体小事,让人才的回报与贡献匹配、收入与国际接轨,让各类人才在南湖安心、安身、安业。大力实施“科技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力争引进合作顶尖人才10人,引育国家级领军人才20人以上、省级领军人才10人以上,申报省“海外工程师”10人、省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2个。做好优秀高校毕业生招引工作,引进大专以上实用型人才超5000名。注重柔性引才,拓宽柔性引才用才渠道,加大股权、期权、分红激励。做优生命健康“百人会”品牌,举办各类高水平路演活动15场以上,让一批科创“牛人”带着“高大上”项目在南湖“开枝散叶”。依托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浙江中科院应用技术研究院等“金字招牌”,大力吸引各类人才国际组织、学术论坛、高端智库永久落地。以培育优存量,实施南湖工匠培育计划,支持职业教育机构与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培育高技能“金蓝领”人才1600名。
    3.让各类创新投入百川归海。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全区R&D投入占GDP比重超3.2%。加快实施“双百双千”计划[13],发挥产业引导基金和人才基金导向作用,建立7.25亿产业引导基金,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双创”企业股权投资。大力开展长三角区域双创券通用通兑,政策覆盖企业超百家。推进亿元以上制造业企业智能化技术改造全覆盖,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0%以上,在役工业机器人达到1200台,上云企业累计达到5700家。做大做强南湖基金小镇,规范社会资本运作,为创业创新提供金融支撑。强化科技金融服务,扩大科技保险覆盖面,引导更多社会资本在南湖设立种子基金、天使基金,逐步形成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整合调动社会力量,积极对接省市有关部门,全力争取项目、资金、人才和政策支持,为创新发展集聚更多资源。
    4.让各类创新成果百舸争流。启动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区创建,创新建立知识产权综合服务中心,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水平,推进商标、品牌集群建设。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36件,推动30个授权发明专利产业化,技术交易额12亿元以上。突出企业主体,打破科技创新供需之间的“藩篱”,进一步增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主体之间的创新合力。突出市场导向,强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市场化服务,整合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等创新成果信息资源,为促进技术转移转化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突出政府引导,进一步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扶持政策,提高高校和科研机构创新成果转化率。深化国际科技合作,加快境外高新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产业化。健全“七位一体”科技孵化机制[14],支持企业设立“飞地”孵化器,新增市级以上孵化器2个、博士后工作站1个,促进更多科技成果在南湖转化落地。
    (三)要在更大力度推进有效供给中增强南湖实力
    1.把稳增长作为首要任务。全力打好投资、出口、消费、服务组合拳,深入推进“百亿产业壮大”工程,促进实体经济更高质量发展。坚持以项目促投资,实施“百亿项目引领”工程,加快推进重大政府投资项目、重大产业项目,年度开工率和年度投资计划完成率均达90%以上。常态化实施月度项目集中开竣工活动,深化“蜗牛奖”“红旗奖”评选,确保十大标志性工程全面开工,“百年百项”全面开工、完成率50%以上,超亿元产业项目、省市县长工程项目开工率高于全市。坚决稳住“后疫情”时期外贸基本盘,确保出口增速高于全市、市场份额提高。安排专项资金500万元,支持优质外贸公司与企业点对点对接,引进2家以上专业外贸公司。积极应对贸易摩擦,助力企业拓展新兴市场,力争出口品牌企业达到25家,新增有出口实绩企业50家。坚持以消费升级扩内需,突出服务业提质增效,力争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35家,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提高0.5个百分点以上。推动传统服务业向高端化品牌化迈进,加快培育商贸流通龙头企业。积极发展消费新业态,大力培育“月光经济”[15]“首店经济”[16]等新增长点。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力争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8.5%以上,旅游接待人数和经营收入增长15%以上。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打响“红色文化源发地”品牌,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9.4%。做优创意文化,培育数字文化产业,完成火车头省级文化创意街区提升工程,推进春波草堂、嘉兴行空馆数字文化产业园等一批产业平台建设。
    2.把促改革作为重要路径。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向基层和公共服务场所深度延伸。实践长三角“一网通办”“企业服务直通车”等多业务协同“一件事”应用项目,打造“互联网+政府服务”新优势。加快“最多跑一次”改革向“最多跑一地”延伸拓展,推动更多分散审批服务事项向区、镇两级审批服务中心集成。深化行业许可“一证化”改革,推广全程电子化登记、企业名称申报制、住所申报制。探索施工图自审备案制和施工许可“零材料”申报,实现企业投资项目开工前审批“零次跑”“最多50天”。全面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加快“最多跑一次”改革扩面应用,重点推进交通出行、医疗健康等领域创新。加强要素保障,全面深化“亩均论英雄”“标准地”改革,规上工业亩均增加值、亩均税收均增长7%以上。加快“退低进高”“退散进集”,腾退“低散乱”企业(作坊)150家、亩均税收2万元以下企业60家,腾退低效用地800亩,盘活存量土地1500亩以上,消化利用批而未供土地2000亩以上。加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新立项3万亩。深化“凤凰行动”计划、“瞪羚计划”,全力支持企业做大做强,新增股改企业70家、上市企业2家,新增市领军企业、“瞪羚”企业培育对象3家。发挥国资平台优势,优化国资投向,盘活存量资产。着力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特色农业发展提供全产业链的专业服务。加强农村流转土地开发,带动更多农户参与规模经营、共享增值收益。全力推进凤桥小城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试点。
    3.把防风险作为底线保障。加大经济运行监测力度,重点关注行业领军企业和区域龙头企业,做好企业债务违约、股票质押平仓等风险排摸梳理,充分发挥纾困基金作用,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积极稳妥做好房地产、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等风险防范工作。积极引导企业预期,加大援企稳岗力度。进一步压降企业综合成本,落实好降本减负各项政策,切实降低“俊鸟”企业[17]用电、用气、物流等成本。畅通企业融资渠道,更好缓解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加强P2P金融风险防范,坚决打击线上线下各类违法违规金融活动,积极引导市场主体合法合规开展金融业务。
    (四)要在更大力度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中展现南湖魅力
    1.高品位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注重城市建设的策划、规划和设计,完成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推进“多规合一”,实现空间规划“一张蓝图”。老城区坚持历史和现状、科学和艺术有机融合,成片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提档,新改造老旧小区68个、背街小巷15条、社区智慧提升8个,惠及居民1.4万户。加快东栅片区等有机更新地块开发建设,打造南湖甪里未来社区等品质样板。注重城市文化的挖掘、保护和传承,依托红色文化、江南文化和运河文化的深厚底蕴,谋划建设数字诗路e站[18]南湖体验中心,推进大运河文化诗路带建设。以全省千年古城复兴行动为契机,引入高端城市运营商,把三塔路、范蠡湖公园、子城、“月芦文杉”等文旅资源串点成线,打造成为本地市民的“情怀地”、外来朋友的“网红地”。注重城市环境的提升、再造和优化,加快实施城市绿化、亮化、美化工程,新建精品特色公园2个、口袋公园10处、城市驿站10个,建设一批邻里中心[19]、亲水公园、慢行步道,打造甪里街、双溪路等城市风景视觉走廊、样板道路。注重城市管理的精心、精细和精致,新建智慧公交站台64座,全面启用智慧停车系统,打造城市道路标准化管理升级版。
    2.高水平深化“两美”建设。深化全域秀美建设,建成全域秀美金村、银村15个。创建美丽乡村特色精品线1条,景区村庄3A级2个、A级6个。打造凤桥镇、七星街道美丽城镇省级样板。推进湘家荡省级美丽河湖创建,重塑“一镇一河一风情”的水乡风貌,让“美丽资源”蝶变“美丽经济”。大力发展都市现代农业,举办都市现代农业论坛暨经贸洽谈会,引进科技型、融合型、示范型农业项目不少于20个。加快无违建创建,实现“无违建镇(街道)”全覆盖。抓好路网提升,启动320国道改建、罗星至七星公路建设,提标余步公路新07省道至凤余支线,加快县道及以上公路亮化全覆盖。推进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区创建。做好公路养护,实施沪瑞线、余篁线大中修,提升公路桥梁安全防护能力。巩固平湖塘延伸拓浚工程、中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成效,抓好河湖疏浚工作。
    3.高标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力抓好上级督察反馈问题、长江经济带曝光环境问题及群众反映强烈的身边问题整改,以重点问题突破带动面上环境问题整治。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清废“四大行动”,确保PM2.5年均浓度保持国家二级标准,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80%以上,跨行政区域交接断面平均水质达到Ш类。狠抓工业废气清洁排放,完成重点区域臭气废气整治项目10个,统筹推进建筑工地、道路等城市扬尘管控及餐饮油烟废气治理。全面打响印染行业专项整治攻坚战,启动工业污水处理厂建设,推进工业企业污水全治理,实现工业集聚区“污水零直排区”全覆盖。开展21家重点企业、193家一般工业企业土壤污染风险检测防控,实施土壤污染修复和重金属防控区专项整治,确保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92%以上。高水平推进垃圾分类治理工作,实现总量“零增长”,资源化利用率90%以上,无害化处理率100%。实施垃圾分类处置全过程监管,推动易腐垃圾就地处置、小区生活垃圾定点定时分类投放试点,探索“静脉产业”[20]发展。推进全区危废集散中心建设,逐步实现固废规范处置。进一步规范生活垃圾焚烧技改项目运营。
    (五)要在更大力度增进民生福祉中体现南湖温度
    1.发展社会事业让群众舒心。实施教育品质提升八大工程[21],扎实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创建,建成清华附中嘉兴学校(小学部),开工建设省身学校、亚欧学校,巩固名校集团化办学和城乡共同体建设成果。推动秀州中学复兴工程。加快学前教育提质扩容,启用中港路幼儿园等3所幼儿园,开工建设三元路幼儿园、新里城幼儿园等5所幼儿园,推进幼儿园城乡集团化办学。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龙头,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全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国试点建设,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全国样板。建设区图书馆,实现镇(街道)智慧书房全覆盖。大力发展群众体育事业,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深化“健康南湖”建设,完善区级公共卫生应急机制,推进区公共卫生中心建设,不断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巩固全国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成果。做好未成年人等群体心理健康服务,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运行机制。深化市域医联体建设,建好区妇保院、中医院。大力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行动。启动健康村镇建设,实现省级卫生村全覆盖。落成启用区档案馆,公开出版《南湖区志》。
    2.办好民生实事让群众暖心。统筹推进“百项实事惠民”工程。按照群众提、大家定、政府办的理念,认真办好教育、卫生、养老等领域民生实事。深入实施高质量就业创业,统筹抓好困难人员就业帮扶,确保新增城镇就业1.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0%以内。推进低收入农户高水平全面小康计划,确保低收入农户收入增长10%以上,最低收入水平达到年人均9700元以上。推进社保扩面征缴,促进法定参保对象应保尽保。稳妥实施全市医保新政,推进医保服务向村(社区)“下沉”“扩点”,加强医保基金监管。巩固“无欠薪南湖”创建成果,深化治欠保支长效机制,完善企业工资支付监控和保障机制。推进救助、治理、养老、服务等智慧体系构建,探索“时间银行”[22] “互联网+”等载体,积极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 [23]。谋划建设区老年大学。健全残疾人权益保障制度,提档升级“残疾人之家”,推进无障碍社区和无障碍家庭建设项目,提升残疾预防和康复服务水平。深化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加大困难退役军人帮扶解困力度。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支援和山海协作,助力结对地区形成脱贫长效机制。
    3.守好一方平安让群众安心。实施“百网服务连心”工程,深化“网格连心、组团服务”工作,以“慢火炖肉”的耐心和细心,打造党群干群关系最融洽区域。坚持“三治+智治融合”“三社联动”,强化“基层治理四平台”运行管理。深化“平安南湖”建设,建立“平安三率”提升长效机制。持续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以“无讼”理念为指导,推进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建成区宪法主题公园。巩固无信访积案县(市、区)创建成果,进一步提高初信初访化解率。建立区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形成以防为主、防抗救一体化应急管理体系。牢牢守住安全生产底线,落实排查责任清单、问题清单、整改清单“三张清单”。坚持底线思维,全面强化网络舆情、道路交通、消防、危化品、建筑、食品、药品、特种设备、个人信息等重点领域安全监管。

    三、提升政府治理效能

    重任千钧惟担当。新的一年,我们将从深化政府自身建设入手,加快打造“整体智治、唯实惟先”的现代政府,一腔热血拼命干,一张蓝图绘到底,不负全区人民重托。
    1.讲规矩。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政府讲规矩的永恒课题、终身课题,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推进“两强三提高”行动,加快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各领域各方面,确保中央大政方针和上级决策部署不折不扣在南湖落地见效。突出管党治党主体责任,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和党内组织生活制度,确保政府工作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政治道路向前推进。
    2.重法治。在政府系统常态化开展“学习进行时”,推进学法制度全覆盖。坚持依法行政,推进法治政府示范创建。落实好重大行政决策目录化分类管理、合法性审核制度,加强规范性文件制定、监督管理。坚决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各项决议决定,重大事项向区人大报告、向区政协通报,认真办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加强行政复议工作,不断完善行政应诉、行政调解、行政裁决、仲裁机制。加大重大项目建设、公共资源配置等领域信息公开力度,推进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自觉接受党内监督、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监察监督、司法监督和舆论监督。
    3.抓落实。积极开展“百难问题破解”行动,坚持一级带一级、一级抓一级,健全激励机制、问责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减少机关内部中梗阻,让改革者轻装上阵、担当者脱颖而出、实干者大显身手,让“勇猛精进”成为政府工作精神常态。科学编制“十四五”规划。健全重点工作目标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和评价体系,优化政府内部督查考核机制,以清单式、项目化、责任制推进工作落实。深化政府数字化转型,推进“掌上办”“网上办”全覆盖,政务服务网上受理率80%以上,浙政钉覆盖80%以上部门协同业务,现场执法掌上执法率90%以上。常态化开展“三服务”活动,聚焦企业、群众办事中的堵点、难点,扎实解决一批基层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
    4.守清廉。以“清廉南湖”建设为统领,持续推动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向纵深发展。高标准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纠治“四风”。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强化对行政审批、招投标、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监管,坚决杜绝权力寻租。增强政府过紧日子意识,严格控制“三公”经费,一般性支出再压减10%,日常公用经费支出再压减5%。积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回望来时路,我们步履坚实;展望新征程,我们信心满怀。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中共南湖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勠力同心加油干,为高水平推进“首善之区”建设、迎接建党百年、争当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最精彩板块中的“排头兵”而努力奋斗!


    有关缩略语及名词解释
    【1】“雄鹰行动”:指浙江省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一流企业的行动计划。
    【2】“凤凰行动”计划:指浙江省推进以企业上市和并购重组为核心的行动计划。
    【3】“四张清单”问题:指中央环保督察信访交办件清单、省督察信访件清单、长江经济带排查生态环境问题清单、南湖区重点区域环境(信访)问题清单。
    【4】“双十擂台赛”:指每月结合生态示范区创建、中心城市品质提升等工作,选取水、气等十项重点生态环境指标,开展“美丽厂区扮靓南湖” “巾帼助力秀美环境”等十项主题活动,各镇、街道、园区分两组比拼打擂。
    【5】生态环保“十大工程”:指县域农药废弃包装物归集中心、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填埋项目、建筑垃圾处置中心、生活垃圾焚烧技改项目、振石集团东方特钢金属表面处理污泥(危险废物)处置项目、工业园区(集聚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工程、大桥工业园区臭气废气整治工程、重点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废气(VOCs)治理工程、大桥工业园区环境空气站(边界站及特征因子站)建设项目、七星水质自动站建设项目。
    【6】“3+X社会心理服务”平台:指以村(社区)心理咨询室为基础,以镇(街道)社会心理服务站为枢纽,以区级社会心理服务中心为指导,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心理服务机构为补充的“3+X社会心理服务”平台网络。
    【7】“八大特殊作业”:指动火作业、高处作业、受限空间作业、吊装作业、临时用电作业、断路作业、动土作业、盲板抽堵作业。
    【8】“十百迎百年”:指区委九届十次全会上提出的“百优案例推广”“百强支部建设”“百名标兵选树”“百亿产业壮大”“百名千人双创”“百亿项目引领”“百亿平台提升”“百难问题破解”“百项实事惠民”“百网服务连心”等十大工程。
    【9】“稳、进、好、俭、勇”:“稳”指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摆在重中之重,以工作的确定性应对形势的不确定性;“进”指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提高创新能力和经济竞争力;“好”指破解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短板和薄弱环节,确保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俭”指强化政府过紧日子意识,集中财力办大事;“勇”指不等不靠、勇猛精进、担当尽责,以“早一天也好”的紧迫感狠抓落实。
    【10】“四条精品线”:指科技(人才)、城市建设、湘家荡文化旅游、乡村振兴等四条参观线路。
    【11】“四纵四横”景观道路网:指充分考虑路域景观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和驾乘人员安全、舒适等因素,对亚太路、南江路、庆丰路、双溪路等四条南北向道路和南溪路、望湖路、凌公塘路、广益路等四条东西向道路进行改造提升。
    【12】“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美云”十联动:即把产业、学术界、科研、成果转化、金融、人才、政策、中介、环境、服务十方面因素融合提升,打造一个创新创业的生态系统。
    【13】“双百双千”计划:指嘉兴市通过聚焦数字经济、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生命健康、集成电路五大重点领域,在未来三年,全市统筹100亿元以上财政和国资资金,1000亿元以上产业引导基金,引育100个以上全球化高端人才团队,推动1000个以上高层次科创项目落地。
    【14】“七位一体”科技孵化机制:指嘉兴市充分发挥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浙江中科院应用技术研究院等一批高能级载体的引领作用,加速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积极打造具有嘉兴特色,以“政、产、学、研、金、介、用”七位一体为核心的孵化模式。
    【15】“月光经济”:又称夜市经济,是以服务业为主体的城区经济在第二时空的延伸,是现代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6】“首店经济”:是指一个区域利用特有的资源优势,吸引国内外品牌在区域首次开设门店,使品牌价值与区域资源实现最优耦合,以及由此对该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一种经济形态。
    【17】“俊鸟”企业:指以“亩均论英雄”改革,产生的“吃得少、产蛋多、飞得远”的优质企业。
    【18】数字诗路e站:是浙江省诗路数字化平台工程的重要内容,指利用影像、VR/AR、3D全息投影等数字技术手段,整合开发诗路沿线的诗词、景点、历史遗存和非遗传说等IP资源,勾勒出浙江诗路文化的“五幅地图”(诗人行迹图、水系交通图、遗产风物图、名城古镇图和浙学学脉图),打造虚实结合的浙江诗路IP数字化平台。
    【19】邻里中心:又称街坊中心,是源于新加坡的新型社区服务概念,其实质是集合了多种生活服务设施的综合性市场。
    【20】“静脉产业”:指垃圾回收和资源化再利用的产业,又被称为“静脉经济”、第四产业。
    【21】教育品质提升八大工程:指党建引领教育、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名师名校长培育、教育品质内涵提升、公办民办协调发展、公办初中强校、学前教育扩容提质、校园安全网格化管理提升等2020年南湖区教育重点工作。
    【22】“时间银行”:指按照一定的规则记录公益服务提供者的服务时间,储入其“时间银行”个人账户,在服务提供者需要帮助时可从中“支取”,换取他人同等的服务时间。
    【23】“15分钟养老服务圈”:指以老年人实际需求为导向,整合各类为老服务资源,依托各类养老服务设施、场所,实现老年人步行或在家中15分钟内就能够享受到生活照料、康复保健、文化娱乐、精神慰藉等多元化的养老服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