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172|回复: 0

[福建] 2024年武夷山市政府工作报告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3 天前
  • 签到天数: 776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7844
    发表于 2024-5-24 18: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4年武夷山市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武夷山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一年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闽来武夷山考察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认真实施省委“三争”行动、落实南平市委“五增”目标,创新开展“三争三比”行动,全方位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全市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前三季度绩效考评居南平首位,“三争”和“三大攻坚”考评居南平第2。初步预测,2023年全市生产总值245.46亿元,增长5%;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15.46亿元,增长1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96亿元,增长13.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793元,增长5.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422元,增长7%。一些重要领域、重点工作取得新的突破:
    ——创新探索法治护航生态文明建设“武夷实践”获评中国改革2023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获评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探索武夷山国家公园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和《武夷山市积极推动“三茶”统筹创新发展》入选全国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典型案例。武夷山国家公园发现新物种12个。顺利完成武夷山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第三个十年现场评估。
    ——城村汉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正式授牌。入选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名单。2023年中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排名第11位、综合实力百强县排名第33位。武夷岩茶文化系统入选第七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顺利通过验收。
    ——入选第二批全国创新型县(市)建设名单。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建设,终期评估居全国前20、全省第1。财政管理绩效综合评价进入全国前20。
    ——高考本科上线率和600分以上人数均创历史新高。兴贤基金募集7329万元,居南平首位。建成“零工市场”,组建“4+N”全民健康服务团队,《健康武夷—重塑全民健康新格局》入选国家医疗卫生服务提质增效创新实践典型案例。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查。实现乡建公司乡镇全覆盖。实行全城“免费公交”和主景区免门票。武夷山籍运动员获亚运会金牌。
    ——成功举办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海丝国际茶文化论坛、“三茶”统筹武夷论坛、首届中国(武夷山)竹产业博览会、国际骑游大会、大武夷超级山径赛、首届全国围炉煮茶节、全国生态日主题宣传等系列重大活动。
    一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着力践行嘱托,增绿提质迸发活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推进。新策划环带项目98个、总投资317亿元,居南平第1。高标准建设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完成南星公路、星桐公路、桐源至杜坝段、国道G322星村镇井水村至黎前村等道路建设。聚焦“环带”“两高”等重点区域,实施闽西北山地丘陵生物多样性保护、崇阳溪生态巡护绿道一期工程、规模化绿化花化彩化等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完成造林更新1.26万亩。出台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十条措施,整治违规开垦茶山3253亩,打赢国家公园松材线虫病防治攻坚战。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居南平第1,主要流域Ⅱ类水质以上比例100%。“三茶”统筹发展扎实推进。武夷岩茶连续7年蝉联中国茶叶类区域品牌价值第2位,武夷山肉桂列入第二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中华茶博苑启动筹建,武夷国际茶叶交易中心开业运营,国家加工食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国家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落地,茶空间高标准建设。邀请刘仲华院士制定并发布“武夷红茶健康养生功能”研究成果。发布红茶器皿和武夷岩茶传统制作技艺地方标准。加快推进“三茶”统筹展示馆、“1+N”茶树种质资源圃建设。累计建成绿色生态茶园13.26万亩。科特派助力乡村振兴稳步推进。新选认科特派174人、团队17个。启用袁隆平杂交水稻专家工作站,揭牌中国—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合作项目科特派示范区。4个科特派示范点获评全国骨干科技特派员(南平)培训基地现场教学点。举办武夷山首届科特派创新创业大赛,启动“四链”融合茶产业创新平台建设,累计发放“科特贷”近9000万元。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持续推进。与中国人民大学共建中华文明武夷研究院,设立中国朱子学会武夷山研学基地,创作《意公子幸会武夷山》《青山未满》等文艺作品,开设武夷文化“师带徒”培训班,举办纪念朱子诞辰893周年、上梅暴动95周年等系列活动。加快城村汉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五夫朱子文化园、上梅柳永文化园、张山头红军墓群保护修缮等项目建设与运营。
    (二)着力增强支撑,经济运行稳中向好。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出台贯彻落实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促进经济平稳运行十条、24条“免申即享”等一揽子政策措施,为企业减税降费4.53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用电量增长28.7%,税收增长76.7%。新增市场主体8369户、增长12.3%。规上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50%,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家,新培育“四上”企业32家。“三大攻坚”深入实施。40项省、南平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3.73亿元,生态创业园区标准厂房、凯溢时代包装智造中心、九曲旅游设施提升改造等项目开工;华瑞洲际酒店、深业生命健康中心、岚境溪谷、国道G237桐源至七马槽段等项目加快推进;综合农场棚户区改造、景区旅游设施提升、华鑫绿色环保等项目建成投产。首创“武宜商”重大招商项目数字化管理平台,“一把手”招商签约总投资2亿元以上项目7个、总投资41.23亿元。新引进古茶道茶文化健康管理中心、岁金云上茶谷等5000万元以上产业项目58个,总投资78.1亿元。新增入库项目120个、总投资146.7亿元。争取上级补助资金10.5亿元,居南平第2;专项债项目33个,债券资金25.25亿元,分别居南平第1、第3。绿色产业加速集聚。“一片叶”全产业链产值增长8%,税收2.13亿元,税收超千万的茶企突破6家,八马生态产业园建成投产;香江云茶兴、溪谷留香创新研发基地等项目开工建设;瑞泉文化研究博览园、华祥苑茶博城、骏德茶旅中心等项目序时推进。“一根竹”全产业链产值增长7%,税收2.08亿元,推进“以竹代塑”示范城市建设,意欣竹产品跨境电商产业园开工。“一瓶水”水产业产值增长34%,税收超4400万元,农夫山泉增资扩产项目签约落地,推动新上2条饮料生产线,满产后税收有望突破1亿元。创新实施“链长制”,统筹做好鹅、鱼、莲、笋、花等“土特产”文章。文旅复苏强劲有力。出台促进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政策,推出“茶乡疗愈”“围炉煮茶”等新产品新业态新项目,获省文旅品牌强县正向激励。升级全域旅游大数据平台,开通旅游直播间,成功创建省五钻级智慧景区。健全旅游投诉“一口受理”“快速办结”等机制,开展旅游市场秩序整治,营造良好旅游环境。全市旅游接待人数和收入分别达1550万人次、216亿元,比2019年分别增长9%、8%,带动住宿业、零售业、餐饮业分别增长42%、11.2%、18%。其中,主景区、印象大红袍接待人数分别达448万人次、92万人次,比2019年分别增长29%、34%。武夷山国家公园登上央视《开学第一课》,“网络名人看武夷”品牌入选福建省网络文明建设“十佳优秀案例”。
    (三)着力增进福祉,民生事业繁荣发展。公共服务不断完善。24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面完成,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87.2%。新增城镇就业1508人,兑现各类稳就业资金1405万元。新增学位1950个,引进“名师名校长”4人。设立“名医工作室”7个。新建省级长者食堂4所,改造提升9所敬老院、7所农村幸福院。加快推进卫生健康保障设施建设工程,成功创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婚姻登记服务工作入选全省先进典型案例,和平社区获评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城市品质持续提升。开展城市体检,实施城市品质提升项目74个,完成投资48.22亿元。西快线全线通车,柳永路、石雄街、温岭街等12条道路完成改造提升。新开工改造老旧小区42个。加快城乡供水一体化、城市管网工程、城市管道燃气等项目建设。推进度假区品质提升工程,对幔亭峰路、大王峰路、玉女峰路沿线亮化彩化美化,完成兰汤桥及周边夜景提升,实施卷帘门更新行动。乡村振兴扎实推进。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责任制考核,粮食播种面积22.7万亩、产量9.97万吨,建设高标准农田3.5万亩,整治撂荒耕地6318亩。开展“到武夷去、助乡村兴”活动,成立环带沿线联村党委,创建处级干部带队的驻村工作队伍,启动以县域为单位的《乡村振兴发展规划》与《和美乡村建设导则》编制,完成78个村庄规划。实施乡村品质提升项目27个,完成投资6.64亿元,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基地5个;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升,新建改造污水管网50.2公里;加快“四好农村路”建设,新建农村公路30.5公里。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扎实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五夫镇获评全省高级版“绿盈乡镇”,星村镇入选全省乡村振兴示范乡镇。
    (四)着力增创特色,改革创新深入推进。创新“一委统筹、两长协同、三员合一”机制,积极探索茶园碳汇、零碳旅游。创新理论宣传品牌,“溪言习语”典型经验做法在中宣、省宣内刊刊登。全力打造“五个一”营商环境,创新“五到”企业服务机制,设立“办不成事”投诉平台,开设“全程不见面”帮代办专窗,组织开展“企业家下午茶、晚餐会”活动,“四专互联”沟通联系机制入选福建省营商环境工作典型经验做法。市属国有企业改革稳步推进。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建立产业党建联盟,健全“3+X+2”多元调处化解信访工作机制。主动融入海峡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和“一带一路”建设,跨境电商综合实验区和陆地港加快建设。
    (五)着力增固底板,社会大局安定稳定。全年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强化燃气、道路交通、景区景点等重点领域隐患排查治理,科学有效应对台风“杜苏芮”和多轮强降雨。出台茶业“双十措施”,开展茶叶市场秩序、违规用肥用药等专项整治行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信访事项一次性办结率98.8%,中央交办“治重化积”三批118件次全部化解。破获涉恶九类案件35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70起。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有效防范政治安全和意识形态、耕地保护、粮食安全、生态环境、食品药品、房地产、金融等重点领域风险。岚谷乡“红色评理”机制获评全省新时代“枫桥式工作法”先进典型,星村镇入选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景区派出所获评全国“枫桥式公安派出所”。
    过去一年,我们坚持政治引领,把“实”的要求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以深化运用“四下基层”制度为抓手,深入实施“探源”工程,实现主题教育和中心工作两手抓、两促进。大力整治“吃喝风”顽疾、“躺平式”干部、“宽松软”执法、“老好人”思想,党员干部队伍精气神不断提振,1人获评全国“最美公务员”。严格支出管理过紧日子,持续压减一般性支出,“三公”经费支出持续下降。自觉服从市委领导,主动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监督、法律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全年办理市人大代表议案建议111件、市政协委员提案79件,办结率、满意率均为100%。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作用进一步发挥,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台港澳事务、老区库区、档案方志、防汛抗旱、关心下一代等工作取得新成绩,军政军民关系融洽和谐。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是省委省政府、南平市委市政府和武夷山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广大干群攻坚克难、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各驻武机构、驻武部队、武警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武夷山建设发展的在外乡贤、台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产业结构亟需优化,产业链发展水平有待提升;规上工业企业数量少、规模小,支撑增长动力不足;大项目、好项目谋划不够、储备不足、转化不多,拉动有效投资后劲乏力;城乡区域发展不够平衡,基础设施、生态环保、防灾减灾等领域还有短板,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水平与群众期盼还有差距;高层次科技人才缺乏,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升;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有待深化,营商环境还需持续优化;少数干部担当精神、斗争本领跟不上现代化建设要求,等等。对此,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4年发展目标任务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攻坚之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闽来武夷山考察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南平市委六届六次全会和武夷山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会部署要求,始终牢记“实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相统一”重要嘱托,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统筹发展与安全,围绕“五增”目标,开展“抓落实行动年”活动,全方位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奋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先行示范区,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福建篇章贡献武夷山力量。
    围绕上述要求,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增长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外贸出口总额增长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5%;旅游接待人数增长13%,旅游总收入增长1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8%;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4.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2%。单位GDP能耗控制在省下达目标内,粮食总产量稳定在9.9万吨以上。为实现上述目标,要着重抓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凝心聚力抓环带引领,统筹推进全域生态保护和文旅发展,争当生态文明建设“优等生”
    以环带建设为引领抓实生态保护。紧盯“四个全域”目标,持续深化“一委统筹、两长协同、三员合一”机制,坚决抓好第三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交办问题整改,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打好蓝天保卫战,深入开展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和城市扬尘、秸秆焚烧整治专项行动,保持空气质量排名全省前列。打好碧水保卫战,全面落实河湖长“巡河交水制”,持续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整治,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全域创建幸福河湖。打好净土保卫战,深入开展土壤情况体检,全面推动“无废城市”建设,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有序推进建筑垃圾规范、生活垃圾分类。加大生态保护与修复,积极推进林长“巡山交树制”,谋划推进EOD项目,持续开展林相规模化花化彩化改造提升行动,加大违规开垦茶山整治、松材线虫病防治力度,持续做好矿山生态修复治理。
    以环带建设为引领抓好文旅经济。对标“四个达到”要求,奋力建设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和福建会客厅,加快打造以武夷山为核心的“大武夷”旅游观光圈。紧盯“3·22”“5·1”两个时间节点,与云谷建发公司合作,推动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正式运营。加快崇阳溪生态巡护绿道(二期)、“两墩”公路等重点项目建设。加速“国际创意设计大赛”成果落地转化,完成月亮湾、青龙瀑布、桃源峪等观景平台以及红星接驳站建设,打造游客服务中心、换乘中心、旅游驿站,丰富游览打卡点旅游元素。围绕环带自然人文资源发掘更多惊喜点,盘活闲置资产,推出国家公园探秘之旅体验线路、乡村精品徒步线路。统筹推进城村汉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双世遗”展示馆、五夫朱子文化园、上梅柳永文化园、国家公园避暑山庄、张山头红军墓群保护修缮等项目建设。全力建设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提升“吃住行游购娱”体验,打造一批特色街区。积极创建全国职工疗休养示范基地。迭代升级“山盟海誓”婚拍旅拍、“茶乡疗愈”等新场景,培育引进极限体育、沉浸式演艺、亲子、康养等新业态,创新开发具有武夷山特色元素的文创新产品。推动建设五夫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基地,打造“点线面”相结合的全域研学新模式。精心筹办“万名台胞游学大武夷”活动,持续办好茶博会、竹博会、马拉松赛、山径赛、啤酒节、音乐节等重大节会赛事,做到“周周、月月有活动”。大力开展旅游形象推广,建强用好武夷山文旅国际传播中心,加强与各级主流媒体和携程、抖音、小红书、马蜂窝等平台合作,打造全媒体宣传矩阵。推动开通武夷山—厦门—台北航线,打通更多热点城市航线,加密节假日高铁车次。完善国际化、智慧化导览导游系统,健全导游员、国家公园讲解员星级评价体系,规范旅游市场监管,持续提升游客的获得感、舒适感、安全感。
    (二)凝心聚力抓实体经济,坚持工业化理念、产业化思维,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构建具有武夷山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扎实推进“三茶”统筹发展。整合涉茶部门力量,加强茶产业阵地建设。挖掘武台茶文化历史,规范茶文化展陈、茶艺展示、茶事活动,加快武夷茶志、茶经编撰,全力推进中华茶博苑、“三茶”统筹展示馆、“1+N”茶树种质资源圃等项目建设,加强茶交所市场化运作,加速茶检中心、茶计量中心、茶空间、茶庄园建设,筹划举办一批有影响力的茶事文化交流活动。推进武夷岩茶文化系统入选世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正山小种(红茶)制作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全国评茶员、制茶师、茶艺师大赛承办地落户武夷山。完成《地理标志产品 武夷岩茶》国家标准制修订。全域推广绿色生态茶园,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深化茶园碳汇发展模式。持续开展茶叶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加快建设“四链”融合茶产业创新平台。强化茶品牌、茶工业、茶饮料,鼓励开发茶点、茶食品、茶器具、茶机械、茶包装等茶产业全链条产品。
    创新推进特色产业发展。深入实施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谋划实施省、南平市重点项目42项,总投资220.5亿元,年度投资47.4亿元。加快推进武夷竹博苑、农夫山泉饮料生产线、正华竹木以竹代塑产品产业化、钦心饮品茶产业、岩霸“五新”茶文旅产业园、旺盛智能包装、国际茶叶包装设计交流博览中心等亿元以上产业项目建设。加快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完善提升科技特派员制度,推动企业“智改数转”,实施企业“扶优培强”工程,引导支持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培育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3家,新增规上工业企业5家以上。持续推进“链长制”,做好“土特产”文章。深化“一把手”招商,建立“专班+国企”招商模式,聚焦科技、文旅、康养、工业、房地产、首店经济等领域精准招商,推动制定“一产业一专班一清单”,加快产业集群集聚发展。强化项目保障,深化重点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探索工业用地“标准地”改革,全力推进省级工业园区创建,规划选址物流园区,出台盘活全市低效、闲置土地方案,推进“腾笼引凤”,推行“交地即交证”“验收即发证”。
    (三)凝心聚力抓城乡建设,聚焦城乡品质提升,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主动融入大武夷发展格局,依托兴田康养片区和峡湾亲子研学基地,以沿崇阳溪巡护绿道和251环线为交通枢纽,推动与建阳同城化发展。围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运用城市体检成果,实施城乡品质提升行动,编制武夷山中心城区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及五年实施行动。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推动南门街、汽车站等片区更新,开展老旧园林绿地更新、城乡综合性公园建设,促进城乡绿地景观品质提升。优化城乡交通网络,加快推进国道G322上梅至浦城石陂段、洋庄大安村至张山头公路、崇安大道、公馆路、次一路等城乡道路改造提升,申报承办全省“四好农村路”现场会。强力整治城乡污水,开展全域城乡污水体检,实施污水管网补短板攻坚行动,确保进水BOD浓度达标。加快江源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容、马厂洲污水处理厂工程、主城区、度假区污水处理提质增效等项目建设,推进乡镇生活污水管网建设。强化城乡供水保障,加强崇阳溪防洪提升工程、老旧供水管网改造提升、乡镇水厂改造提升等项目建设,完成西溪水厂引水工程。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推进智慧城市管理一体化建设,持续开展城市环境微治理,提升市政管理维护覆盖面。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稳定粮食播种面积22.5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3.5万亩,盘活撂荒地1500亩。活化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深化“四百兴村”机制,深入开展“到武夷去、助乡村兴”活动,发挥环带沿线联村党委引领作用,持续强化驻村工作队伍,突出“一带引领、十村示范、百村共富”,扎实推进和美乡村“1+1”示范带和18个重点村建设,加速“幸福里”农村养老社区建设,吸引更多原乡人、归乡人、新乡人共建和美乡村。拓展乡建公司业务,探索开展土地流转、撂荒地复耕复垦等民生领域服务。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行动,开展环带沿线最美村庄、最美庭院和最美家庭评选。
       (四)凝心聚力抓改革开放,坚持以改革增活力、以开放添动力,打造新时代山海协作新标杆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深入推进“一县一试点”专项改革,总结提升“溪言习语”等一批经验做法。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大力推广“森林生态银行”,持续探索零碳旅游。有序做好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试点验收筹备。持续深化市属国有企业改革,建立国企薪酬管理办法、工资总额管理办法及经营绩效考核管理办法。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坚决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持续打造“五个一”营商环境。完善“帮办代办”服务模式,结合“企呼我应”平台,深化“一件事”集成套餐,更新迭代推出更多便民利企的增值服务。推进实施行业准入负面清单,建立市场准入壁垒投诉和处理回应机制。深化政银企对接和“企业家下午茶、晚餐会”服务机制,继续扩大惠企政策“免申即享”覆盖面,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坚定扩大对外开放。积极融入海峡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持续深化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对台合作,着力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加强“万里茶道”沿线合作,联合推动“万里茶道”申遗。深化与周边世遗地合作共建,强化与上海、厦门、三亚等沿海城市“山盟海誓”区域协作,加强与鼓楼区山海协作。加快跨境电商综合实验区建设。
    (五)凝心聚力抓民生福祉,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解决老百姓的“急难愁盼”问题,让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强化社会保障,提升“获得感”。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深化“零工市场”运用,统筹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100人。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稳妥推动企业职工社保参保扩面。构建多元化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探索长者食堂长效运行机制。实施妇幼健康促进行动,加快发展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推进低收入群体居住环境消防安全提升工程,强化困难群众动态监测和救助帮扶机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扩大服务供给,提升“幸福感”。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开展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年,加快建设一批中小学校和幼儿园,新增公办学位2750个以上。推进一中省级示范性高中创建、开放大学与老年大学教育资源整合。用好兴贤教育基金。大力建设健康武夷,健全“4+N”全民健康网格服务体系,扎实推进市立医院三级医院创建。深化朱子文化“五进”工程,举办《中国诗词大会》,持续打造“书香武夷”。持续开展全民健身计划,建设首个智慧体育公园,积极申报中国“长寿之乡”,创建省级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县(市、区)。
    加强社会治理,提升“安全感”。巩固提升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成效,加大“一库三单”信息化应急管理平台推广,建成应急指挥中心。加快城乡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深入实施质量强市战略,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加强文物保护“一保一档”标准化建设,全力推动“八五”普法规划落地。开展政府债务化债行动,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3+X+2”多元调处机制,推动信访问题源头化解。持续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加大电信网络诈骗防范打击力度,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武夷。
    同时,做好国防动员、人民防空、双拥优抚、新一届“全国双拥模范城”创建等工作,推动军民融合发展。认真开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继续发展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台港澳事务、老区库区、气象水文、防震减灾、档案方志等事业,推动残疾人事业健康发展。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开展工作,加强青年发展型县域建设,持续推进新“两纲”实施。
    三、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坚守忠诚为政。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扎实推动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于政府工作各方面,准确把握“四个抓落实”重要要求,不折不扣推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南平市委市政府和武夷山市委各项决策部署一抓到底、落地见效。
    坚定依法行政。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深化探索全过程人民民主,依法接受人大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监察监督、法律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加强审计监督和统计监督,确保政府工作始终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坚持高效施政。大力传承弘扬“四下基层”“四个万家”“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等优良作风,引导政府系统干部进一步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认真践行“一线工作法”,用好“三化五定”闭环落实机制,坚持跟踪问效,切实提高行政效能。
    坚决从严治政。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纠“四风”、树新风,持续为基层松绑减负。坚持政府过紧日子,严控“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强化固投审计中心和财政投资评审中心建设,加强绩效管理,切实将有限财力更多用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持续推进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社会清朗。
    各位代表!使命重在担当,实干铸就辉煌。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坚强领导下,与全市人民一道,笃行不怠、真抓实干,进一步营造“争”的氛围,保持“增”的态势,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福建篇章贡献武夷山力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