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45|回复: 0

[安徽] 2024年芜湖市繁昌区政府工作报告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昨天 20:58
  • 签到天数: 742 天

    [LV.9]以坛为家II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4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9896
    发表于 2024-5-16 21:39: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4年芜湖市繁昌区政府工作报告
    2024年1月24日在繁昌区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区长  许有龙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区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各项决策部署,迎难而上、勇毅前行、真抓实干,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左右(预计数,下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5.4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1.6亿元,增长5.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7%,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左右。
    一年来,我们在下行压力下逆势前行,以战略之举推动绿色转型“破题起势”。抢抓首位产业发展机遇,设立专项基金10亿元,成功引进奇瑞拙盾、奇瑞电驱动系统、春兴精工、精达科技、山子高科等汽车产业链项目18个、投资额超200亿元。奇瑞C—DM超级动力工厂正式启用,繁昌制造孚祯动力变速器获“世界十佳”,奇瑞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基地初具雏形。天宸能科超级工厂开工建设,永臻科技光伏新材料等项目全面投产,芜湖海螺全球首套二氧化碳储能示范项目成功并网发电。
    一年来,我们在赛马比拼中出新出彩,以破竹之势推进项目建设“提速攻坚”。成立22个重点项目专班,全年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04个,新投产亿元以上项目31个,172个项目纳入省级重点项目库。诺贝尔生产基地竣工点火,同福中央厨房、共享智能装备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产。实施交通设施项目137个,总投资超80亿元,创历年之最。全区第三座高速出入口——G4211繁昌西互通工程开工建设。人字洞主题公园面向全球征集设计方案。重点项目推进考评全省第一。获二季度全省投资“赛马”激励。
    一年来,我们在可感可及中暖心惠民,以持久之功办好群众身边“关键小事”。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80%以上财政支出用于民生。打造主城区15分钟 “托育圈”“阅读圈”“医保服务圈”, 全市首个公建托育机构开园,新增公办幼儿学位180个、托位600个,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通过教育部现场核查。新开放城市阅读空间3个,全市率先建成区级会诊转诊服务中心、率先开展医保公共服务“全市通办”试点。全面推进城乡主干、节点环境整治提升,新(改)建路边景观、口袋公园14个,新建城市绿地14.5万平方米。新增公共停车位377个,“共享车位”“错时车位”533个。整治提升老旧小区21个,完成5条沿街商住楼立面改造、5条市政道路杆线“下地”,城市面貌逐步焕“新颜”。人民体育公园对外开放,昔日废弃矿山变身“网红打卡地”。
    一年来,我们在多难环境中加压奋进,以非常之力拼出干事创业“奋斗姿态”。全区上下坚持敢字为先、干字当头,敢拼敢抢的工作作风得到全面锤炼,攻坚克难的实战能力不断提升。全年新增债券资金21.8亿元,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2.8亿元、增发国债6.3亿元,均创历史新高。质量强省、养老服务、“亩均论英雄”改革等3项工作获省政府督查激励,连续4年入选全省制造业发展综合十强区(县)。获批创建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获评全国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示范县、全国首批县域商业“领跑县”、“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入围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全国预制菜产业百强基地,孙村镇等4个镇入围中国中部百强镇。
    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稳步提升产业能级
    先进制造业稳中有进。实施企业技改项目91个,总投资54.9亿元。新增规上工业企业41户、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6家,爱瑞特新能源入选省级专精特新“冠军”企业,美佳新材料获评国家级 “小巨人”企业,建华建材产业园产值突破百亿元。加快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推动企业“登云”92家。
    服务业品质稳中提质。引进星巴克等一线品牌入驻,江厦明珠夜市对外营业,新增品牌连锁店10余家,春谷水云间、阿兰里高端民宿等项目开工建设。开展“徽动消费•乐享繁昌”等系列促消费活动,发放消费券1600万元,拉动消费2.9亿元。实现跨境电商交易额2.5亿元、增长43.7%。板子矶获评国家3A级旅游景区。溜溜果园入选全国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同福集团入围省级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试点名单。
    现代农业稳中增效。加快打造稻米、青梅优质全产业链,青梅种植面积达1.5万亩。新建(提升)高标准农田9.3万亩,数字农田示范基地增至1万亩,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6.7%。中国科学院繁昌伏羲农场建成运营。45份农作物种质资源入选国家库,平铺五华鸡获评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水口村入选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成功举办中国青梅节、茶文化旅游节、龙虾美食节、香菜文化节等农旅节庆活动,全区农产品网销额超18亿元。“交邮融合+客货同站+统仓共配”入选全国农村物流服务品牌。
    (二)全力扩大有效投资
    发挥基建投资撬动力。全年实施重点项目250个、总投资971.1亿元。S334长江南路至繁阳大道段快速化改造、S339漳河大桥至湾店段改造、G236阮弄口至铜陵界一级公路改造等工程加快推进,区法院办案用房和立案审判用房开工建设,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繁昌校区一期封顶,区委党校新校区主体完工。
    加强招商引资带动力。优化“6+6”招商引资工作体系,成立区招商中心,聚焦长三角、珠三角等先发地区开展驻点招商,建设浙大繁昌科创中心、松江繁昌产创中心。出台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光伏和储能、大健康等新兴产业系列支持政策,制定产业链补短板清单,精准开展“敲门行动”。注重中介招商、商协会招商,发挥华安战新、龙门等产业基金纽带作用,组建北京繁昌商会等。全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05个、10亿元以上项目16个。
    强化资源要素保障力。实施批而未供、闲置和工业低效土地全域治理,盘活各类土地1246亩。强化金融服务实体力度,“1+N”产业引导基金规模达42亿元,“政银担”“税融通”等业务新增贷款18亿元,为95家企业提供续贷过桥资金7亿元,退税减税降费5.3亿元。推动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新增后备上市企业3家、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22家。
    (三)加速推进改革创新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坚持“把现有企业服务好作为最有说服力的营商环境之一”,连续举办“上门办公会”74场,收集企业诉求395件、办结率90.1%,相关做法获省委主要负责同志批示肯定。首批营商环境“体验官”正式上岗。出台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等一揽子政策,兑现惠企资金2.5亿元。开展“繁事好办”政务服务提升行动,服务事项申请材料平均减少至2.3件。长三角政务服务地图上线服务事项7600余项,汇聚服务场所373个。颁发全市首张“个转企”营业执照,新生儿出生“一件事一次办”入选市政务服务改革创新“十佳”案例。
    重点改革深入推进。加快区属国有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构建“1+5+N”发展模式。繁盛投资集团取得AA+主体信用评级,为皖南区(县)级首家。“亩均论英雄”改革提质扩面,规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营收分别增长13.5%、19.1%,发放“亩均英雄贷”3亿元。
    创新驱动蓄势赋能。新增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2家、省创新型中小企业49家,新认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省级工业精品2个,4家企业上榜首批省企业研发中心。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9个、领军人才8名、高端人才80名。深化与大院大所合作,安徽农业大学繁昌创新港项目签约落地,海创环保院士工作站挂牌。持续开展系列高校宣讲招聘活动,组织“千名学子看繁昌”,新招引大学毕业生5800名,柔性引进7名高校专家来繁挂职。
    (四)加快城乡融合发展
    城市品质有力提升。实施人民城市建设重点项目261个,总投资179.7亿元。青梅大道提升工程完工。新建雨污水管网49公里,改造燃气管道39.5公里,4座污水处理厂投入使用。繁昌北站、夫子庙片区等城市更新项目加快推进,峨溪河片区入选住建部老旧小区改造联系示范点。扎实开展住宅物业管理服务提升行动,推进“皖美红色物业”建设。首批共享电单车投放运行。全市率先实现城乡新能源公交全覆盖。入选全省青年发展型县域建设试点,成功举办首届大学生青年文化节。孙村镇上榜全省首批特色乡镇培育计划。
    乡村振兴有序推进。新建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7个、美丽宜居自然村庄147个,提质改造农村公路130.6公里,中分村、东岛村入选首批省级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创建名单。全省首个区(县)级乡村振兴馆投入使用。获批创建全省农村改厕与长效管护提升县。获评全省首批水资源管理规范化体系建设示范县、全省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示范县。组建区乡村振兴集团。协同推进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和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乡村振兴贷”在保余额2190万元,全区集体经济强村占比达100%。抓实乡村人才振兴,71名乡土人才获评省乡村振兴人才职称。
    生态环境有效改善。扎实开展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攻坚行动,饮用水水源地、水环境考核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土壤生态环境质量总体稳定,空气优良率86.6%。扎实开展主城区餐饮企业油烟污染专项整治。深入推行林长制、田长制,找回流失耕地6100亩,完成植树造林3046亩,新增省级森林村庄2个。荻港片区EOD项目成功纳入省级项目库。获评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同福集团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
    (五)着力提升幸福指数
    社会保障不断加强。社会保险覆盖面持续扩大,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5.3%。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活动195场,就业困难人员帮扶就业率98%,打造省级“三公里”充分就业社区11个、示范社区1个。持续开展“13+2”暖民心行动,累计建成老年助餐点57个、全年服务老年人94.9万人次,区级家政服务市场正式开业,区镇村三级老年教育体系基本形成。获评全省首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示范区。
    公共服务更趋均衡。加快推进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创建,普惠性幼儿园实现全覆盖。设立繁昌区特殊教育学校。面向全国招引教育高层次人才12名,入选教育部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推进区人民医院三级医院建设和区中医医院标准化建设,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省级健康区等多项创建工作通过省级验收。全民健身中心、游泳馆建成开放。成功举办繁昌窑遗址发掘二十周年暨保护与利用学术研讨会,启动新一轮人字洞遗址考古发掘,皖南土墩墓展示馆对外开放。城关二小等4家单位获评省级科普基地。博物馆入选省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图书馆连续3次获评国家一级图书馆。1人上榜全国见义勇为勇士榜,3人入选“中国好人”。
    社会治理持续强化。有序推进村居建制优化调整,全区96个村(社区)整合为83个。加强信访源头治理,落实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制度。孙村派出所获评全国“枫桥式派出所”,荻港法庭入选全省首批“枫桥式人民法庭”,缸窑村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省率先开展消防赋权执法,成立全省首家综合应急救援中心,获批创建全省防灾减灾示范区。繁昌经开区获评首批“食安安徽”品牌食品生产示范园区。深入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全区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扎实做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完成科协、团委换届。区妇儿工委办公室获评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民族、宗教、退役军人服务、外事、侨务、档案史志等工作取得新进展。工会、工商联、残联、关心下一代等各项事业实现新进步。
    一年来,面对纷繁复杂的经济形势,我们始终保持战略定力,从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中汲取奋进力量、展现担当作为,以实际行动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扎实推进省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深入开展公共政策兑现和政府履约践诺行动,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合法性审查全覆盖,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100%。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82件人大议案建议、100件政协提案全部按期办结。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12345便民服务热线群众诉求办结率100%。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加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审计监督。强化预算刚性约束,一般性支出压减10%。
    各位代表,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成绩来之不易,必须倍加珍惜。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社会各界精心谋、努力干、全力拼、共同扛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离退休老干部,向驻繁部队、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和消防救援队伍,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所有关心支持繁昌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繁昌高质量发展中存在困难和问题。主要是:产业偏重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绿色低碳转型压力较大;高质量发展成色不足,新兴产业带动力不强;城市功能品质活力亟待提升,城市治理不够精细精致精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仍需发力,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事业与群众期待还有差距;政府系统少数干部执行力不够强、争先进位的精气神还不足。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持续改善提升。
    二、2024年主要工作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省、市和区委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锚定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目标,统筹推进产业绿色转型、人民城市建设、乡村全面振兴和民生事业等各项工作,持续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奋力走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路,为芜湖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作出繁昌更大贡献和担当。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今年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相适应,城镇新增就业7700人,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持续提升,单位GDP能耗和主要污染物减排完成市下达指标,力争更高质量、更好结果。
    将重点做好六个方面工作:
    (一)坚定不移建设更高质量工业强区
    加快战新产业“新三样”聚链成群。围绕以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关键零部件(增材制造)为代表的装备产业,抢抓奇瑞等龙头企业供应链垂直整合机遇,推进奇瑞电驱动系统、春兴精工、湖南湘油泵、金润传动等项目加快建设,力促山子高科、精达科技、曦华科技等项目建成投产,奇瑞DHT等一批重大项目达产满产。高标准建设3D打印特色小镇,持续扩大3D打印产业规模和生态圈。围绕以光伏、储能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推动天宸能科等项目投产达效,支持永臻科技、中信博等上市企业扩大产能,打造全市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重要板块。围绕以绿色食品为代表的大健康产业,加快推进千味央厨二期、华润双鹤产业园等项目,支持溜溜果园、同福集团等龙头企业深化产业链布局,着力打造一批“拳头产品”。
    加快传统产业“老三样”转型升级。积极践行“双碳”战略,提升水泥建材、冶金铸造、纺织服装等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水平。深化与海螺集团、富鑫钢铁、建华建材等龙头企业合作,打造3个“百亿级”企业或产业集群。滚动实施企业技改项目70个,加快推进杭汽精密铸造、吴江纺织服装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推动诺贝尔新材料全面投产。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0家,规上工业企业20家以上。大力推进数实融合应用,支持繁昌经开区争创全省数字化转型示范园区,引进培育工业互联网平台1家,新增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4个。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辅导备案企业各1家以上。
    加快“产业+科创”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奇瑞动力总成研发制造基地,支持天宸储能创新研究院、卫仕宠物营养研究院实质性运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推进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繁昌校区、安徽农业大学繁昌创新港建设,推动浙大繁昌科创中心争创国家级孵化器、松江繁昌产创中心投入运营。支持龙头企业参与“赤铸之光”重大科技项目“揭榜挂帅”,培育更多省级以上企业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实施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倍增”行动,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累计入库300家以上。持续推进“双清零一提升”工作,登记科技成果300项以上。
    (二)全力以赴培育区域发展新优势
    聚力提升招商引资质效。聚焦产业链招商,绘制招商图谱,瞄准“龙头+核心配套+高成长型企业”,“走出去”实施更加精准有效的“敲门行动”。借力以商招商,用好“家里家外”繁昌力量,借助链主企业供应商大会等平台,“请进来”无缝对接、推介繁昌。开展基金招商,强化母基金、产业基金和市场基金投资功能,助力项目快速落地建设。深化驻点招商,打造一支爱招商、懂招商、会服务的专业化招商队伍,更深层次融入长三角产业分工合作体系。全年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70个、10亿元以上项目10个以上。
    努力打造全国一流营商环境。坚持“把企业家当自己人,把企业事当自家事”,深入践行“1%工作法”,持续开展“上门办公会”,做优为企服务生态圈。推动更多政策上线惠企政策网上超市,扩大“即申即享、免申即享”覆盖面,打造“繁事好办”政务服务品牌。持续优化繁昌经开区管理体制,努力实现“开发区事开发区办”。
    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攻坚。以更宽视野谋划项目,用足用好中央预算内投资、增发国债、专项债等政策,推动更多项目纳入上级“大盘子”,形成“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的项目梯次推进格局。全年实施政府性投资重点项目196个,年度投资58.6亿元。持续开展项目建设攻坚行动,扎实推进3个“赛马”机制,发挥项目攻坚专班作用,让最优的项目得到最快的要素保障。加大批而未供和闲置、工业低效用地盘活处置力度,推动低效用地连片开发,盘活各类土地1200亩。
    (三)坚持以绣花功夫建设品质之区
    让城市更有品质。常态化推进人民城市建设重点工程项目“四促”攻坚,新改(扩)建公共停车场57个,实施10条城区道路杆线下地,全面完成主城区老旧小区、安置小区改造提升。开展城乡风貌全域提升三年行动,着力打造“风景繁昌”。全域开展海绵城市建设,更新改造老旧管网40公里。加快构建“内畅外联”交通网络,S457新港至南陵界一级公路改建工程开工建设,G236阮弄口至铜陵界一级公路改造工程、G4211繁昌西互通立交及连接线工程、S339漳河大桥至湾店段改造工程加快推进,S334长江南路至繁阳大道段快速化改造主线通车。畅通城市慢行系统,推进城区非机动车道改造,打通蟹矶山路、富鑫路等断头路。深入开展住宅小区物业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攻坚行动,着力打造“金牌物业”。加快数字繁昌建设,提升城市数字化治理水平。
    让城市更有活力。大力推进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建设,以青年发展视角和现代城市理念谋划城东新区、戴店片区、横山片区,新引进大学生5000名以上。加快繁昌北站、原大戏院、夫子庙、人民体育场等片区城市更新,招引一批青年人喜欢的一线消费品牌。顺应群众消费升级需求,持续开展“徽动消费•乐享繁昌”活动,办好文化旅游节、青年文化节、中国青梅节、山地自行车赛等节庆活动。
    让城市更有底蕴。讲好“繁昌故事”,加强皖南土墩墓群研究与保护,打造繁昌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人字洞主题公园等文化地标,举办人字洞发现化石40周年学术研讨会。大力培育乡村旅游、红色旅游、夜游经济、非遗文化展演等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春谷水云间、繁昌慢谷省级旅游风景道、红花晚照景观修复等项目建设,积极争取野生动物园落地繁昌,开元名都大酒店投入运营。引进优质投资运营团队,打造一批特色民宿、高端民宿,打响“山水人文、自在繁昌”旅游品牌。
    (四)更高标准打造乡村振兴繁昌样板
    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做好“三头三尾”增值大文章,新增市级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8家、农村专业合作社5个、家庭农场20个,力争规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40亿元以上。做强新港茶干、横山牛肉等特色农产品,建成荻港香菜融合发展示范园、五华鸡保种场。建设农产品批发及花鸟苗木市场。支持青梅特色小镇打造全国乡村振兴特色小镇典范。发挥全国预制菜产业百强基地优势,打造长三角重要的预制菜生产供应基地。争创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全面建成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
    提升乡村宜居水平。大力实施“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全力打造中分村、东岛村省级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新建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6个、美丽宜居自然村159个。扎实推进新一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新(改)建农村厕所3100座以上,完成8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化,加快城乡燃气一体化建设,新建农村公路97.4公里。
    提升农民共富水平。实施农村居民本地就业行动,让更多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深化“强村七法”,纵深开展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探索推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股、联营,有序开展二轮土地延包试点。持续做好县域结对帮扶和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工作。
    (五)一以贯之筑牢发展与安全底线
    夯实粮食“耕”基。建立健全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坚决防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新建(提升)高标准农田9.7万亩,土地整治新增耕地900亩,找回流失耕地4000亩。主要农作物耕种收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实施新建新平灌区、五联圩灌区等7个水利增发国债项目,恢复改善灌溉面积4.8万亩,新增粮食产能1.3万吨。
    擦亮生态底色。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以壮士断腕决心推进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加快推进荻港片区EOD项目全面落地建设。强化大气污染防治,全年空气优良率和PM2.5平均浓度“双达标”。严格落实长江十年禁渔,常态化开展长江涉砂问题专项整治。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实施黄浒河生态修复、峨溪河区域调水等工程,确保水质断面和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争创省级幸福河湖示范区。加强土壤污染风险管控,严格固危废全过程监管。
    打牢安全基础。深入开展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健全企业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抓好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和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完成长江芜湖河段(繁昌段)整治工程,提高极端灾害天气防范应对能力。防范化解房地产领域风险,持续推动“保交楼”工作。加强地方金融监管、债务风险评估预警,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六)千方百计保障改善民生福祉
    多层次完善社会保障。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全年民生财政投入不低于40亿元。持续推进“家门口”就业三年行动,60%社区达到“三公里”充分就业标准。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实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持续提升养老服务供给能力。健全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加快推进普惠托育服务,繁阳托育服务中心投入使用。
    全方位发展社会事业。全力打造“繁昌教育”金名片,争创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74%以上。支持芜湖机械工程学校争创省级A类校。扎实开展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三年行动”,健全区镇村三级医疗服务体系,争创国家级健康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挖掘乡村振兴馆公共服务功能,用好用活乡村大剧院。加快乡镇“三个一”体育设施提档升级,新建百姓健身房3个、口袋体育公园3个,举办第七届全民健身运动会,争创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区。
    立体化推进社会治理。深入践行“四下基层”,在一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扎实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争创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区。认真办理《民情摘报》等反映的问题,完善12345便民服务热线闭环办理流程,确保群众诉求有问必答、有求必应。以新一轮财政体制改革为契机,推动各镇形成主动谋、主动争、主动干的干事创业良好氛围。持续夯实统计基层基础,高质量完成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深入实施“平安繁昌”建设,开展常态化扫黑除恶“打早除小”,保持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新时代新征程,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将时刻牢记“国之大者”,站稳人民立场,强化实干导向,着力打造“忠专实”“勤正廉”干部队伍,努力提升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锤炼闻令即动的执行力。把抓落实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立说立行、马上就办,杜绝推诿扯皮、躺平甩锅,当好坚决有力的执行者、雷厉风行的行动派、善作善成的实干家。深入开展干部“作风建设年”行动,推动各级各部门“主动跨出一步”、合力攻坚“高效办成一件事”。
    鼓足敢拼敢抢的精气神。牢固树立“没有走在前列就是危机”的意识,坚持“逢先必争、逢优必创”,以更高站位、更严标准定位发展目标,勇于在长三角争一流、敢于在全国比高下,努力干出一批“争第一、创唯一”的工作实绩。强化正向激励,完善容错纠错机制,旗帜鲜明为干事创业者撑腰鼓劲。
    强化依法行政的硬本领。善于用法治思维解决发展问题、用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稳妥有序推进政府机构改革。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强化审计监督“治已病、防未病”作用。深化政务公开,及时回应群众关切,不断提升政府工作透明度和群众满意度。
    筑牢清正廉洁的警戒线。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政府工作始终,认真做好巡视整改“后半篇”文章。严控“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习惯“过紧日子”。持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进一步精文减会,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让基层干部有更多精力抓落实。坚决惩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微腐败”,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目标在前,重任在肩,更须踔厉奋发、笃行不怠。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更加坚定的发展信心,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加快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奋力谱写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的繁昌篇章!

    《政府工作报告》名词解释
    (按先后顺序)
    1.首位产业:区域产业体系中最具主导性、竞争力和贡献度的产业,兼具主导产业与支柱产业的特征。近年来,我市将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作为首位产业。
    2.专精特新“冠军”企业:在细分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专注于主业,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经济效益高的中小企业。
    3.国家级“小巨人”企业:位于产业基础核心领域、产业链关键环节,创新能力突出、掌握核心技术、细分市场占有率高、质量效益好,是优质中小企业的核心力量。
    4.企业“登云”: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实现企业业务系统全面向“云”端迁移。
    5.“一村一品”示范村:以特色农产品为主导产业,形成了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较高的经济效益,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和乡村振兴的优秀示范村。
    6.“6+6”招商工作体系: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智能装备和汽车零部件、新材料和增材制造、生命健康和绿色食品、服装智造产业、综合工业等6支工业招商推进组,数字经济及现代服务业、文化旅游、乡村振兴、教育院校、健康养老、建筑业等6个行业部门招商推进组。
    7.“1+N”产业引导基金:以母基金为主导,设立多个专项产业链发展投资子基金,积极吸引社会资本,重点支持产业链精准招商。
    8.“上门办公会”:由区委或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每周赴相关企业,现场调研、沟通、协调、决策,明确办理要求、责任单位和时限,对企业诉求及意见建议办理实行清单化管理、闭环式办理、满意度评价。
    9.“1+5+N”发展模式:“1”指繁盛投资集团;“5”指五大产业板块,分别为城乡基础设施运营服务、国有资产运营管理、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旅游产业、新型建材及现代物流产业;“N”指众多投资参股企业。
    10.“亩均论英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项正向激励机制,也是一项反向倒逼机制。建立以亩均单位建设用地上的投入和产出作为衡量标准的政策配置体系,通过亩均效益综合评价和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推动资源要素向优质高效领域集中,形成节约集约用地的高质量发展模式。
    11.“亩均英雄贷”:对不同绩效评价分类的工业企业,实行“不一样”的配置,用最快的速度、让最好的项目和企业获得金融资源。
    12.EOD项目:以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为基础,以特色产业运营为支撑,以区域综合开发为载体,采取产业链延伸、联合经营、组合开发等方式实施的项目。能够推动收益性差的生态环境治理项目与收益性好的关联产业有效融合。
    13.“13+2”暖民心行动:在省实施就业促进行动、“新徽菜名徽厨”行动、老年助餐服务行动、健康口腔行动、安心托幼行动、快乐健身行动、便民停车行动、放心家政行动、文明菜市行动、老有所学行动等10项暖民心行动和市实施金牌物业行动、干净城市行动、儿童青少年眼健康行动等3项暖民心行动基础上,我区增加实施“爱回家”行动、城乡天然气一体化行动等2项区级暖民心行动。
    14.“双清零一提升”:1亿元以上制造业企业无研发活动清零、5亿元以上制造业企业无研发机构清零,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15.“1%工作法”:围绕企业的成本与利润构成,重点聚焦影响企业利润的技术、能源、用工、物流、税费、融资、制度性交易成本等制约因素,最大程度降本增效,使企业利润率提高“1%”。
    16.“四促”攻坚:人民城市建设重点项目促完工、促开工、促进度、促前期攻坚活动。
    17.“三头三尾”: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当前农业重要发展方向。
    18.“强村七法”:我区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方面摸索总结出的七条发展路径,分别是:村合作社经营法、盘活资产资源法、特色产业带动法、劳务服务创收法、村企联合经营法、飞地抱团经营法、美丽经济转化法。
    19.“三个一”体育设施:一个全民健身广场、一个多功能球类运动场和一个全民健身中心。
    20.“四下基层”: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宁德工作期间倡导并实践的一项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制度,即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