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110|回复: 0

[辽宁] 2024年大石桥市政府工作报告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昨天 20:38
  • 签到天数: 724 天

    [LV.9]以坛为家II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4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6144
    发表于 2024-4-26 21:40: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4年大石桥市政府工作报告

    2023年12月27日在大石桥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代市长  徐荣利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大石桥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3年政府工作回顾

    2023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首战之年。一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统一思想、凝心聚力,积极应对各类风险挑战,奋力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全力保障各项工作稳步推进,社会大局和谐稳定。预计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13.9亿元,增长2.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7.68亿元,下降13.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下降4.3%;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44650元、25900元,分别增长5%、7.5%。

    (一)一年来,我们始终在固本强基、优化升级中推进产业振兴

    农业基础更加扎实。全市耕地面积89万亩,粮食产量稳定在10亿斤以上,始终保持全国产粮重点县和全省优质水稻主产区地位。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5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0.4万亩,完成黑土地保护性耕作6.52万亩,落实水稻秸秆旋耕还田38.65万亩。新增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家,成功申报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营口耘垦智慧畜牧项目入选全国2023年智慧农业建设优秀案例。渤海米业等5家企业(合作社)跻身辽宁省辽河流域粳稻产业集群,稻米加工企业认定绿色食品标志16个,“营口大米”获评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中国驰名商标,“大红袍李子”获评“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百佳典范”。我市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监管服务典范”,并成功获评“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全省乡村建设示范体系建设试点县”“全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等荣誉称号,连续16年荣获省农田水利“大禹杯”。

    工业实力越发雄厚。围绕做好“三篇大文章”,持续壮大“2+3+2”产业发展体系,全力打造镁制品及深加工、金属制造两大主导产业,预计规上企业产值分别完成163亿元、136.7亿元。全力提升精细化工、农产品深加工、纺织服装三大传统产业,总投资1.2亿元的营口耘垦饲料年产72万吨饲料加工项目已开工建设。全力培育新材料、新能源产业,总投资22.5亿元的华能蒙东分公司光伏发电项目顺利开工,是全国首例示范性水渠光伏项目。12家企业认定为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8家企业认定为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金龙耐火荣获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嘉顺科技获批国家级绿色工厂,菱镁化工、美尔镁制品获批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南楼经济开发区被评为“2023年辽宁省特色产业园区”,营口信威镁产业综合服务园有限公司“中国镁都”菱镁产业总部经济园项目被确定为辽宁省2023年“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试点。大石桥镁质耐火材料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通过国家工信部组织的质量评价。大石桥经济开发区国家外贸转型基地(有色金属及高端耐火材料)跻身全省唯一一家通过商务部复审考核基地,化工园区获批精细化工项目环评审批改革试点。

    商贸活力不断跃升。新建农村电商服务站3家,蟠龙美食街获评“省级美食街”,年度销售额达1000万元。首届“中国营口东北大米节”胜利启动,签约额突破7.4亿元,“营口大米”年销售额更是达到28亿余元。春秋季“互联网+”汽车展销会成功举办,促成汽车交易339辆,交易额4000余万元。新增市场主体8200户,真实惠、兴隆、大润发等大型商超营业额突破12亿元。新建高档商业住宅小区17个,商品房销售面积完成32万平方米,交易额16.93亿元。乡村旅游提质升级,周家镇青山谷、黄土岭镇木兰山庄等旅游项目建成营业,汤池镇中天田园康养小镇、建一镇黄丫口景区等旅游项目部分建成,推荐建一镇黄丫口村、黄土岭镇七一村申报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年接待游客数量超过100万人次。预计2023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实现724.9亿元,增长4.2%;贷款余额实现415.7亿元,增长3.9%。

    (二)一年来,我们始终在筑巢引凤、提升服务中推动项目建设

    招商引资成果显著。积极开展全员招商、精准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精准扩大有效投资,赴“京津冀”“长三角”等地区招商33次,邀请央属企业、商界精英来桥实地考察166次,总投资100亿元的中核汇能有限公司风光资源开发项目、总投资13.69亿元的上海吉电企业发展有限公司低碳综合智慧园区项目签约落地。全年预计完成内联引资13.8亿元,签约项目102个。成功举办第十届镁博会,签约项目89个,总金额达224.2亿元。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推动五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全市各镇街,村、社区在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认领政务服务事项78个,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全流程办理率达到85.5%。开展“领导干部进园区、进企业服务振兴新突破”专项行动,配备774名公共管家服务企业67266户,收集企业诉求问题184个,推动办结112个。开展“环境建设年”系列活动,全力打造十大环境,狠抓培育壮大市场主体若干措施落实落地。加强政银企对接,助企融资17.6亿元,13家金融机构为大石桥全辖区整体授信160亿元。开展“办事不找关系、用权不图好处”清风窗口建设专项行动,18个窗口成功当选营口市首批“清风辽宁政务窗口”。积极落实税费优惠政策,企业共计享受税费优惠政策7.99亿元。

    项目建设亮点纷呈。全市千万元以上开复工项目125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2个,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72.5亿元。总投资101.2亿元的陆上风电项目已完成投资34.4亿元,34台机组实现并网运营;总投资4.3亿元的营口耘垦牧业肉鸡体系化建设项目已稳定达产;总投资7.9亿元的中核汇能40万千瓦尾矿综合治理和发电项目开工建设;总投资19亿元的上海吉电4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正在积极争取省光伏指标。全年共“谋立推建”工业项目25个,总投资23.6亿元。推进智能化改造升级项目10个,总投资5.2亿元,7家镁砂企业通过产能置换完成备案,工业项目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更加明显。

    (三)一年来,我们始终在扩大开放、深化改革中增强发展动能

    对外合作成果丰硕。成立外资工作专班,印发《大石桥市2023年外资企业推动全面振兴新突破评价激励方案(试行)》,全面激发外资企业在桥投资热情,总投资210万美元的营口窑耐进出口有限公司外资项目签约落地。加快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初步完成《大石桥与老边一体化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积极组织镁都制衣、宏宇集团等25家企业参加广交会、第十四届辽宁省跨国采购洽谈会等国际展会活动,全力支持外贸企业抢抓订单,全年外贸进出口预计完成63.8亿元。

    重点改革稳步实施。我市作为全省首批预算制度改革试点,率先上线试运行预算一体化系统调整调剂模块。“数电票”改革得到全面落实,共清理企业错误、不一致信息4184条,试点企业于4月27日成功开具大石桥第一张数电票,标志着全面数字化的电子发票在大石桥市成功落地。积极推进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率先出台改革系列政策,依法依规厘清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应急救援等方面监管执法职责。大石桥市疾病预防控制局挂牌成立,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改革进入快车道。

    科技创新再度突破。坚持创新生态、创新平台、创新人才“三位一体”推进,镁质企业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全年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53家、高新技术企业34家、雏鹰瞪羚企业9家,建设省级以上创新平台3个。持续提升技术成果转化效率,全年共完成科技成果转化13项,金龙集团工业固废制备新型储热材料关键技术等6个项目成功申报省、营口市“揭榜挂帅”项目。联合营口理工学院、大石桥市职业中专、营口镁产业协会及相关企业,成立“南楼经济开发区产教联合体”,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坚持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建设工业互联网项目3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连接工业互联网率达65%。目前,我市专利拥有量达每万人2.4件。

    (四)一年来,我们始终在完善功能、挖掘底蕴中提升城市品味

    城市功能显著增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便民服务功能更加健全,城市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全年处置闲置土地23宗、面积36.14公顷,盘活闲置资产共计7856万元。升级改造城市道路1010米,铺设沥青路面15252平方米,施划停车泊位1.9万余个、斑马线和礼让行人标志300余组,有力化解交通不畅、出行不便的难题。完成40吨锅炉大修、5座换热站改造、维修老旧管网2.5公里等供暖设施维修维护工作,确保温暖过冬。完成青花大街、南轩小区附近等10个区域供水管网改造,795户居民用水问题得到解决。投资1.66亿元整体推进城市绿化工程9个、市政工程11个、污水工程项目5个,新建口袋公园8处,居民生活品质有了硬件支撑。

    城市颜值日新月异。锚定“精细化、品质化、常态化”目标,持续加强城市管理。清理市内流动商贩4590余人次,清理违规商亭、售货车275处,清理各种条幅、彩旗、地桩1260余个,维修、拆除各类广告牌匾123块。开展露天烧烤、烧纸祭祀、焚烧垃圾等治理行动290余次,督促49家商户清洗油烟净化设施,积极开展扬尘污染整治,城乡环境有效改善。高质量管护城市道路146公里、排水井14526座、排水管线268公里、泵站14个、桥梁15座、景观灯路灯11359基杆,老旧小区改造25个,城市管理手段日臻完善,养护水准持续精进。

    城市品质逐步提升。积极开展“戏曲下乡”“四季春晚”等文化惠民活动,以图书馆、文化馆为载体,浓墨渲染大石桥“书画之乡”“诗词之乡”底色,开展线上线下活动76场,举办文艺活动10余次。坚定实施全民健身、体育强市战略,举办省级比赛7项、市级比赛1项,参赛运动员达13500人次,城市文化继续传承,城市内涵更加丰富。

    (五)一年来,我们始终在强力治污、绿色发展中狠抓生态环境

    污染防治扎实推进。强化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治理,将年产挥发性有机物10吨以上的6家企业纳入重点管控企业名单,并编制重点管控VOC企业“一厂一策”方案,有效降低VOCs污染,空气PM2.5浓度连续三年实现同比改善。强化水污染防治,定期开展水质监测和巡河工作,国考断面大清河——廉家崴子水质稳定达标,市考断面劳动河、虎庄河水质长期稳定,大旱河水质得到根本改善。强化土壤污染防治,开展危险废物三年整治专项行动,我市14家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全部考核完毕。

    人居环境全面改善。创新实施“3116”工程,以打造3个重点镇、10个样板村、10000个示范户、6条公路沿线为抓手,以点带面、面线结合,全域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投入财政资金228.8万元,推进受污染耕地类别划分管理,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100%。发展绿色生态,完成造林4500亩,完成全省特色经济林建设任务200亩。全年共出动人员72764人次、机械车辆35541台次,清理村内水塘910口、沟渠4006公里、农村生活垃圾84741吨。人居环境持续改善,我市获评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菱镁治理深入实施。加快推进菱镁矿山整合,22家矿山企业已整合为9家,生产矿山治理完成364.09亩,历史遗留矿山治理分布式光伏示范项目正式开工。参与制定《海城市、大石桥市菱镁行业联合整治方案》,梳理全市143家轻烧反射窑企业的备案、能评、环保、土地等基础手续,全面规范菱镁行业生产经营秩序。铁腕开展菱镁企业整治专项行动,对26家关闭企业窑炉实施“两断三清”。积极开展绿色矿山建设,3家矿山企业通过省级绿色矿山遴选并纳入项目库。实施“监督+帮扶”模式,对镁制品加工企业进行分类施策,强化执法检查力度,累计开展“雷霆行动”38次,打击关停后私自恢复生产企业372家次,打击私挖盗采追缴非法所得800余万元,菱镁行业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

    (六)一年来,我们始终在履职尽责、惠民兴业中强化民生保障

    乡村振兴成效显著。申报省市美丽示范村42个,推荐申报鞭杆村至周家村乡村振兴示范带,全长24.1公里,面积75.97平方公里。扎实推进“一镇一业”“一村一品”,高坎镇淡水鱼养殖年产值达8.5亿元,旗口镇新开河村圣女果年产值达5000万元,第四届“大红袍李子”文化旅游节现场签约额达4.5亿元。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7户,住房安全得到保障。投资2520万元完成2023年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村内道路建设112.4公里,投资5309.17万元完成国省干线路面工程42.5公里,人民出行更加便利。建设黄土岭镇红峰村、建一镇厢房村和西五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难题有效解决。投资2175.6万元实施中央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程,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

    社会事业均衡发展。持续推进“春暖镁都•援企护航”保用工、促就业、助振兴行动,举办招聘会118场,城镇新增就业1536人。稳步推进31所学校消防设施改造项目,完成5所学校操场改建工程,大石桥市第二高级中学获评“国防教育示范校”。兜牢基本民生底线,城市、农村低保标准分别提高3.05%、7.03%,累计发放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两项补贴”、孤儿、60年代精简下放等资金1.14亿元,全年发生联网结算医疗救助金1523万元。不断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全市街道、农村养老服务综合体规划建设覆盖率分别达到75%、30%。扎实做好“乙类乙管”常态化防控工作,全面推进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6家乡镇卫生院实现“政府办”,大石桥市中心医院被确定为国家“千县工程”重点发展医院,大石桥市中医院新址落成运营,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社会大局总体稳定。坚持“三到位一处理”,全年化解国家、省交办的台账案件805件,化解率96.52%。扎实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工作,发现安全隐患问题3239项,完成整改3056项,整改率94.4%。累计为32个住宅小区、近2万户居民解决了“办证难”历史遗留问题,交付“保交楼”房屋442套。清收挽损工作有序推进,农信机构改革顺利实施,金融领域重大隐患得以妥善化解。积极参加2023年全国化债试点工作,向上争取化债资金27.46亿元,有效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强化劳动保障监察执法,追发劳动者工资等待遇2021.53万元。认真开展非煤矿山、制造业、危险化学品等重点领域行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全年未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扎实做好退役军人移交安置工作,发放退役军人优待证19212张,发放优抚金3408万元。公安局法制监察大队被公安部授予“全国公安机关成绩突出集体”,全年共破获刑事案件785起,刑事立案、八类严重暴力犯罪立案、治安案件受案和侵财类治安案件分别下降5.61%、5.6%、31.35%和34.28%,社会环境安全稳定。

    (七)一年来,我们始终在增强本领、履职担当中践行初心使命

    法治建设扎实推进。积极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扎实推进“八五”普法工作,全民守法普法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严格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健全完善政府系统议事规则和财务申报审批流程,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不断提升。推进省委巡视整改和主题教育深度融合,把检视整改问题贯穿主题教育始终,把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的具体实践。全面推进规范化社区矫正中心创建工作,提升社区矫正执法水平,钢都街道人民调解员杜元仁荣膺全国模范。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政协监督、监察监督、司法监督,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强化审计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92件,办复率、见面率、满意率均达100%。

    诚信建设更加务实。行政办公“一网协同”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全市117家机关、事业单位政务外网及285个村(社区)VPN访问政务外网实现全覆盖,一体化服务和政务信息公开的水平不断提升。制定出台《大石桥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诚信政府建设的实施办法》《大石桥市政务严重失信行为联合惩戒责任分工方案》等制度性文件,持续开展失信被执行人主体核查治理工作,梳理失信企业210家、失信案件522件,建立治理台账,定期调度失信企业及案件清理进度。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清偿企业账款20亿元,政府公信力进一步提升。

    廉洁建设更加严明。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纠“四风”、树新风,紧盯工作中任性用权、不担当不作为等问题,科学精准靶向整治,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21起、处分30人,查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9起、处分9人。坚持“零容忍”反腐惩恶,深化整治重点领域腐败问题,立案256件,处分346人。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与党建工作、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筑牢新时代意识形态安全防线。加强审计监督和风险管控,加大公共资源、国有资产监管力度,加强重点领域廉政风险防控,严控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经费,把有限财力花在“刀刃”上,用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增进民生福祉上。

    同时,人防、统计、物价、审计、气象、保密、市志、新闻、档案等工作得到明显提升;慈善、老龄、残联、妇女儿童、邮政、民族宗教、共青团、工商联、行业协会等各项事业取得新成绩,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各位代表,一年来,受国际国内大环境影响,镁产业市场持续低迷,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造成重大冲击,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历史遗留问题和改革发展进程中衍生的矛盾风险叠加显现,保民生、促稳定的挑战更加严峻,但“雪压枝头低,虽低不着泥”。一年来,政府一班人硬抗压力、巧作部署、逆水行舟。我们既埋头苦干,以“全面振兴三年行动新突破”为纲,集中精力抓经济指标、提前布局谋项目建设、千方百计化债务风险、竭尽全力保基本民生,为桥市百姓日常生计负责兜底;我们也不忘抬头望远,牢记总书记嘱托和省、市党委政府的殷切关注,咬定高质量发展不放松,致力于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科技创新和数字化建设等大事要事,不断开创大石桥全面振兴发展新局面。

    各位代表,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得益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引领,得益于国家、省、市的关心支持,得益于市委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市人大、市政协的有效监督,凝聚着全市人民的集体智慧和辛勤汗水。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奋战在各领域、各战线、各岗位的广大干部群众,向热情支持政府工作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干部,向驻桥部队、武警官兵和中省市直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大石桥发展的各界人士,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诚挚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着短板和不足:一是主导产业综合竞争力亟待提升,产业转型升级还需加快;二是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基础设施、生态环保、民生保障等领域还需加强;三是关键领域改革推进不够快,对外开放程度不高,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不强;四是个别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热情还需提升。对于这些问题,我们深刻反思、认真对待、抓紧解决。

    二、2024年政府工作展望

    2024年是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攻坚之年,做好政府各项工作意义重大。新的一年,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聚焦全面振兴新突破八方面49项重点任务,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2024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立足“三个更好统筹”,履行维护国家“五大安全”政治使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扩大有效投资,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全力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全面保障民生,推进经济增长,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建设“两县五地”,为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贡献镁都力量。

    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高于营口市平均目标水平1个百分点,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为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抓项目、优环境,把经济发展作为第一要务         

    聚焦项目攻坚,牢固经济发展“支撑点”。稳步推进陆上风电、光伏发电等重大新能源项目建设,持续扩大投资规模。以延链、补链、强链为切入点,引导工业企业实现技术改造,推动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力争2024年底完成组卷70公顷,保障重点投资项目的用地需求。以产能置换为抓手,以新装备应用为突破口,做好轻烧反射窑淘汰工作,推动转型升级上项目。重点推进投资13.8亿元的营口宁泰科技25万吨污油泥综合利用项目,全力推进中煤科工唐山研究院菱镁选矿和省地矿院硼泥综合利用2个央企中试基地落户我市。

    聚焦招商引资,补充经济发展“血小板”。立足产业优势和有利条件做文章,紧盯精细化工、新能源、镁制品等重点产业,积极“走出去”招大引强,带着项目去推介、“一对一”去对接,突出抓好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切实增强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精准对接、精心谋划一批央地合作项目,以央地合作项目实际成效为大石桥高质量发展积势蓄能。组织好企业参加境内外展会,助力企业抢订单、促增长。对潜在进出口增量企业全面调研,加大外贸新业态扶持力度,形成新的增长点。

    聚焦营商环境,打造经济发展“强磁场”。牢固树立“安商、富商、亲商、护商”理念,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堵点、痛点、难点问题,全力打造全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标杆县。深入开展营商环境质量再提升行动,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不见面审批”“一件事一次办”等措施落实落地,实现“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市场主体数量以每季度递增4%的速度持续增长。深入开展“领导干部进园区进企业服务振兴新突破”专项行动,构建“政策落实+跟踪服务”的服务体系,全面落实各项惠企政策。

    (二)育人才,重创新,把科技创新作为第一驱动

    聚焦人才培养,注入社会发展“新活力”。坚持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继续开展“筑巢引凤”人才建设专项行动,通过实施“本土培养+带土移植”项目等方式引进一批重点领域创新型团队和高层次人才。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谋划推进,重点实施高校及科研院所毕业生联合培养计划,积极联系试点企业和潜力岗位为毕业生提供优质实践机会,不断增强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大力推进技能强市、技能强企建设,深入开发适合本地产业的职业技术工种,提高镁产业、有色金属等主导产业培训力度和培训质量,集中开展专业化、特色化的职业技能培训,以人才振兴助力人口高质量发展,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经济社会全面振兴。

    聚焦科技创新,锻造园区建设“金钥匙”。加快提升产业园区发展质量,以园区规划为总抓手,多方强化要素保障,逐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配套,推进镁制品及深加工和金属制造两大主导产业上规模、延链条、壮筋骨,加速催化产业集聚,努力建设国家创新型县。南楼经济开发区以“一区三园”为主线,加快推进企业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升级改造,强化园区经济发展主战场定位;大石桥经济开发区要加快恢复化工园区功能定位,力争新上一批化工和循环产业项目,进一步做大做实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抓好科技型企业的梯度培育,新增科技型企业30家以上,申报雏鹰瞪羚企业4家以上,申报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0家以上,发明专利拥有量达每万人2.5件,继续推动121个项目加速产业化,努力打造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

    聚焦合作开放,彰显区域建设“大格局”。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努力打造东北重大战略承载地,稳步推动实现大石桥、老边一体化格局。积极推进公铁水多式联运物流基地建设,统筹多式联运、集装箱联运、全程物流协同发展,打造营口港临港配套中心。全力推动外资外贸稳中提质,加快推进与科威特合资2.14亿美元的营口宁泰科技20万吨污油泥综合利用项目。重点推进永华公路、电网互联互通项目建设,促进交通互联互通,资源共建共享。坚持科技引领创新合作,与辽宁科技大学、沈阳工业大学、辽宁省非金属矿工业协会签订全面“政产学研”合作协议,搭建“政产学研”合作平台。

    (三)提标准,扩规模,把产业发展作为第一基础

    聚焦乡村振兴,稳定产业发展“基本盘”。加快推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积极创建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农业产业强镇、“一村一品”示范村等产业改革先行区,全力培育高坎镇党家村国家级“一村一品”淡水鱼示范村镇建设,努力打造现代化大农业发展先行地。深入实施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确保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10亿斤以上,力争粮食最高库存突破25万吨。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持续推进“三个集聚区”建设,做精做强水稻、大红袍李子、南果梨酒、稻蟹套养、南美白对虾等特色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形成良种-技术-基地-加工-品牌良性发展格局,以“冷链运输+”“乡村旅游+”带动产业融合发展,全面推进“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试点建设。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持续推进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确保现行扶贫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员不再返贫。

    聚焦主导产业,壮大产业发展“主心骨”。 围绕做好“三篇大文章”,持续壮大“2+3+2”产业发展体系,努力形成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全力打造“两大主导产业”,进一步做精镁化工、培育镁合金、壮大镁建材,做强东北亚镁质材料交易中心,建设世界级镁制品精深加工产业基地,重点发展工业铝型材、精铜加工、大型装备配件等领域金属制造产业,力争规上镁制品及深加工和金属制造企业产值分别实现190亿元、140亿元;全力提升“三大传统产业”,重点向医疗、食品等领域延伸精细化工产业链,向稻米加工、畜牧养殖等领域扩大农产品深加工规模,向棉纺加工产品、高档室内装饰用品等领域做精服装纺织产业。全力培育“两大新兴产业”,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形成新质生产力。积极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提升企业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的开发应用水平,推进申报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10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家、省级绿色工厂1家,力争2024年“小升规”企业培育库达到15家。

    聚焦第三产业,激活产业发展“生力军”。以构建中心商贸区、大型专业市场、新型商业业态建设和扩大对外贸易为重点,推动连锁经营向多行业、多专业延伸。开展智能商圈示范创建,高标准改造一批商业街区,打造1条省级夜经济示范街区,积极促进消费。充分利用网红电商孵化基地拓宽直播带货销售渠道,计划新增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3个,培育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以打造辽河文化产业带为契机,深度挖掘体育休闲、红色基地、文化旅游、冰雪世界等资源,培育“特色农业+旅游+网红经济”新业态,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打造数字化文旅融合发展新高地。

    (四)强保障,增福祉,把民生诉求作为第一导向

    聚焦城市更新,打造基础设施“升级版”。持续补齐市政基础设施短板,提升城市供水、供气、供电、供热、排水、信息通信等设施综合承载力。细化城市单元,从住房到小区、社区、街区、城区,梳理查找群众急难愁盼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加快推进市政工程、绿化工程建设,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明确惠民实事工程实施计划,加大老旧小区改造力度,统筹推动城市生态修复、城市功能提升、基础设施完善等城市更新工作,确保城市生命线安全。

    聚焦群众刚需,织密民生保障“服务网”。促进高质量就业,大力宣传创业场地补贴、创业带头人、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和就业困难人员社保补贴等就业政策,推进落实就业、毕业生政策落地。强化社会救助,确保所有符合条件的困难人群按规定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等社会救助制度保障范围。全力推进医保扩面工作,全面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真正做到应保尽保、应缴尽缴。畅通农民工维权渠道,严肃查处拒不支付劳动报酬违法行为。扎实推进铁路小学新教学楼重建项目、高坎镇中心小学C级危房教学楼项目等校舍抗震加固改造项目,改善办学条件。加快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加强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高质量完成7家镇卫生院提档升级和92家村卫生室创建工作。加快推进西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解决群众生活需要。持续加强餐饮单位日常监督检查,把好食品安全监管关,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聚焦基层建设,当好社会治理“大管家”。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积极推进“12345平台+社区网格”融合机制试点建设。重点聚焦“万件化访”台账案件,紧紧围绕“减存、控增、防变”的目标任务,着力解决一批信访突出问题,着力化解一批信访积案,着力打击一批缠访闹访人员。深入推进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推进司法所和“村(居)民评理说事点”一体化建设。加强对社区矫正监管对象的教育、帮扶工作,严防“脱漏管”情况发生。深化国防教育和“双拥”创建工作,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推动军民融合发展。

    (五)化风险,除隐患,把和谐稳定作为第一根本

    聚焦安全生产,关好隐患事故“阻断阀”。坚决落实国务院安全生产15条措施和省50项具体举措,严格履行安全生产“一法一条例”规定,积极开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督促企业健全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加快全市应急救援指挥平台建设,积极运用“大数据”实施精准管理,全面提升安全监管和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化、标准化水平。紧盯高速公路、国省道路“两条线”和“两客一危一重一面”等重点车辆,严厉打击酒驾醉驾、无牌无证、“三超一疲劳”等违法行为,始终保持严查严管严控的高压态势。全面提升极端天气和地质灾害预报预警能力,做好防汛抗旱和森林防火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聚焦金融安全,争做经济运行“质检员”。持续开展防范金融风险主题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全社会防范金融风险意识。深入创建信息协调沟通渠道,严厉打击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等违法金融活动。有序推进农商行、村镇银行改革化险工作,不断增强金融业健康发展的内生动力。统筹发展和安全,把防范化解债务风险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常抓不懈,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稳妥化解隐性债务存量,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聚焦矛盾化解,筑牢社会稳定“防火墙”。全面维护政治安全,深入开展反恐怖、反邪教斗争,密切掌控境内外敌对势力、宗教极端势力等组织动向,严防发生危害国家安全的政治事件。强化互联网全天候巡查处置,切实抓好情报预警、专案侦查、重点管控、矛盾化解等关键环节,确保网络舆情平稳可控。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对“盗、抢、骗”等多发性侵财犯罪保持严打态势。强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将情感、婚姻、家庭矛盾等纠纷作为排查重点,严防“民转刑”“刑转命”案件发生,切实提升治安管理水平,全力抓好平安建设。

    (六)理短板,促整改,把扶正纠偏作为第一责任

    聚焦生态治理,甘做绿水青山“保卫者”。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加快绿色低碳转型。贯彻落实《辽宁省推进菱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实现菱镁企业健康有序发展。积极推进48554户冬季清洁取暖散煤替代改造工程,确保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落实“河长制”,加大巡河力度,持续巩固环渤海污染防治攻坚战和大旱河总氮削减成果。加快推进南楼、永安、有色工业园区和北控四个污水处理厂尾水湿地净化工程建设,确保水质达标排放。继续提升土壤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确保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建立完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机制,加强对农村各类水体巡查,做好高坎镇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治理工作。

    聚焦违法用地,严守耕地保护“禁忌区”。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的主体责任,进一步细化自然资源网格化监管模式,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等各类自然资源违法违规行为。大力推进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进程,计划完成黑土地保护性耕作6.52万亩。着力做好“两块地”消化处置,力争在2024年底前消化处置闲置土地8公顷、批而未供土地40公顷,确保完成省市绩效考核目标。

    聚焦督察整改,调准社会发展“校正仪”。全力抓好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加大镁产业分类整治力度,加快推进水源地替代,重拳打击私挖盗采,抓好废弃矿山治理,计划完成废弃矿山复绿121处,总复绿面积7463亩。加快推进督察卫片整改进度,严守耕地保护红线。2024年4月底前完成剩余18个新增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图斑整改,6月底前完成剩余69个国家自然资源督察挂账案件整改,12月底前完成耕地占补平衡和耕地流出专项整治,实现督察卫片整改“三清零”。充分发挥督查巡视工作“点题纠偏”作用,紧盯环境保护、营商环境建设等专项督查,建立问题整改长效机制,确保问题整改到位。

    三、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实干书写精彩答卷,奋斗开创美好未来。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将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始终保持“拼”的干劲、“抢”的状态、“争”的劲头、“实”的作风,努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全力塑造人民满意政府,奋力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

    全面加强政治引领。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入开展主题教育,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胸怀“两个大局”,牢记“国之大者”,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实际成效书写担当、诠释忠诚。坚持党管意识形态工作原则,把准政治方向,抓好意识形态工作,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主动权和话语权。

    全面加强法治建设。全面推进科学立法、公正司法、严格执法、全民守法,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深入开展“八五”普法各项工作。加强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全面提升行政复议办案质效。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加快推进“金审”工程三期建设,全面提升大数据审计监督能力和信息化管理水平。

    全面提高行政效能。坚持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三管齐下”,以便捷、高效、共享、优质为方向,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着力提升行政效能。推动数字赋能工作,加强数字政府建设,协同优化经济社会数字化发展。扎实开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深入开展统计造假屡禁难绝专项治理行动,强力推进基层减负,严格规范政府督查,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全面提高执政能力和服务水平。

    全面筑牢廉政底线。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细则精神,不打“擦边球”,不踩“高压线”,紧绷纪律红线,守住廉洁底线,规范“八小时以外”的社交圈、生活圈、休闲圈,坚决遏制“四风”问题反弹,严防“新四风”问题产生。加强资金管理,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压缩一般性支出,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提高财政管理精细化水平。聚焦“三不”一体推进,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深化不作为不担当专项治理,扎实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集中整治,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促进政治生态持续向好。

    同志们,生逢盛世当不负盛世,生逢其时当奋斗其时,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市上下同心同德、同向发力,聚焦三年行动、共赴镁都未来,以实际行动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大石桥新篇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