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52|回复: 0

[辽宁] 2024年沈阳市沈北新区政府工作报告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5 天前
  • 签到天数: 723 天

    [LV.9]以坛为家II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4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5904
    发表于 2024-4-25 11: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4年沈阳市沈北新区政府工作报告
    2023年12月21日在沈北新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沈北新区人民政府区长  于胜林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沈北新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一年来,我们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头等大事和首要任务,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锚定“生态沈北、活力新区”城市定位,团结拼搏、埋头苦干,深入开展“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奋力推动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取得首战告捷。

    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比去年增长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6.3%,税收收入增长28.1%,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5%和8.5%,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坚持稳中求进,发展能级蓄势上升

    空间格局全面拉开。“一区三城五园”【1】拔节起势,千亿级“五大片区”【2】全球发布,双向奔赴打造央地合作新样板。全域生态文旅示范区铿锵起步,辽河七星山文体旅片区总体规划全面完成,省级文旅融合示范区、省级旅游度假区、省级乡村旅游重点街道等多项评选榜上有名。沈阳航空航天城列为辽宁省重点项目,沈飞局部搬迁正式通过国家审批,实现历史性突破,航空配套产业园核心区重大项目拔地而起,处处塔吊林立、灯火通明。先进制造产业园“筑巢引凤”跑出智造产业发展加速度。沈北大学城创新空间持续拓展,数字汇客厅等重点项目盛大启动,云汉数字小镇已具雏形,生命健康产业园高起点完成规划布局,科教融合园成为全市科创战略有力支点。沈北食品城金字招牌成色更足,“沈北好贺儿”亮相上海进博会,东北亚食品产业人才交流论坛成功举办,全省预制菜产业协会落户我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入选全国预制菜产业基地百强。

    投资结构全面优化。曼德电子、天晴无人机等221个亿元以上项目顺利签约,普惠航空、寒鲜食品等118个亿元以上项目成功落地,国综绿能百亿级产业基地当年签约、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全年开复工市级重点项目333个。基础设施、工业、房地产投资比例优化为25:39:36,摆脱了对房地产的过度依赖,投资质效大幅提升。

    市场活力全面激发。出让土地20宗、4155亩,均排全市第一。新增减税降费20.7亿元,助力82家企业融资14亿元,化解制约企业发展难题139个,燕京啤酒、益海嘉里等27家规上企业增资扩产。全年新设市场主体1.97万户、增长40.9%,企业占比27.4%。人流、物流、资金流活跃度不断提升,投资者用实际行动向沈北投下了信任票。

    (二)坚持协同发力,产业转型蹄疾步稳

    现代农业提档升级。农业“强芯”工程捷报频传,辉山乳业产业研究院挂牌成立,东亚种业获批“玉米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谷雨种业领军中国番茄种源高端市场。“清水大米”地理标志【3】用标企业扩容至14家,国字菜篮子等4家企业上榜省知名农产品,苍达粮油成为全国放心粮油示范企业,万盈农业“数字化管理平台”获评全国数字乡村创新奖,伊利乳业荣获国家级龙头企业,禾丰股份荣膺“2023全国质量标杆奖”。

    现代工业提质增效。全省储能产业大会在我区隆重召开,引进南源储能、泊肃叶科技等储能项目18个。格林生物建成亚洲最先进的眼药生产基地,依生生物治疗性狂犬疫苗全球首创,全区生物医药产业产值增长9.5%。沈飞复材和钛合金项目加快建设,西子航空、沈飞线束等9家航空配套企业正式投产,全区航空航天领域科研生产单位达到84家。德恒装备、帝信科技荣获全省制造业单项冠军,华铁异型材入选国家级智能制造优秀场景。新增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55家、“专精特新”【4】中小企业29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3家。

    现代服务业提速壮大。新入库生产性服务业企业15家、增长45.5%,全年营业收入15.2亿元、增长14.3%,亚特重型、东海包装获评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寻味环球一号、闲来吾市晋升省级特色街区,点燃城市“烟火气”。吾悦、万达、尚柏奥莱三大商业综合体强势崛起,年客流突破1500万人次。举办春秋两季房交会,全年房地产销售面积125万平方米,排名全市第二。花海、彦南音乐节震撼开唱,蒲河半马燃动夏日激情,稻梦冰雪畅享冬日暖阳,七星湖、海蓝星、光大环保晋升国家AAA级景区,全年重点旅游企业营业收入增长63%,再创历史新高。

    (三)坚持革故鼎新,发展动能强劲有力

    营商环境优化升级。“只提交一次材料”改革【5】持续深化,3029个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动态监管,1030项依申请事项网办率达到98.4%。“12345热线”进社区零距离问需于民,“十分钟政务服务圈”实现高频事项“家门口”就可办理,“清风护航站”运行监管模式在全省推广。

    重点改革深化提升。辉山经开区改革实现人员向一线倾斜、力量向一线集中,招商引资和项目服务人员比例由66%增加到87%。街道改革纵深推进,经济职能更加突出。国有企业结构持续优化,主责主业更为聚焦。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稳慎推进,“1+4”【6】政策体系建立健全。制定出台37项农村宅基地改革制度,“代收代储”【7】认定标准东北首创。

    开放合作强化拓展。沈阳中俄白国际协同创新中心正式揭牌,RCEP【8】国家与欧洲国家转口贸易班列在我区首发,成功开辟东盟国家经沈阳到欧洲的国际货运新通道。辉山经开区与西安等地经开区合作共建务实深化,与法库产业链供应链紧密衔接。走进北京中关村“双招双引”【9】大会成功举办,京沈合作再谱新篇。

    (四)坚持科教融合,创新活力日益迸发

    创新生态加速优化。发起设立5亿元辉山优势投资基金、5000万元盛京天使基金,为初创企业、科技转化项目打开成长空间。全年开展常态化路演等双创活动375场。实施科技企业培育计划,新增瞪羚企业【10】10家、雏鹰企业【11】31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达到612家和1339家、增长31%和56%。

    创新平台加速构建。V-Park青年科创园入选省级众创空间,中电光谷建成全市首个全链条孵化载体【12】,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建成即满园,新增科技创新平台10家、中试基地6个、实质性产学研联盟7个,完成技术合同交易额33亿元、增长37.5%。

    创新人才加速集聚。成功引进刘嘉麒、王向明、刘大响等院士团队7个,落地“带土移植”【13】项目6个。全市率先出台B类以上人才【14】奖励新政,累计兑现各类人才政策补贴4941万元。“大学生看沈北”活动反响热烈,1241套全要素人才公寓成为全市标杆,全年吸引青年人才留在沈北就业创业8720人,越来越多的青年才俊向往沈北、扎根沈北、圆梦沈北。

    (五)坚持向美而行,城乡发展美美与共

    城市功能品质显著提升。“一路一特色、一街一风景”更新街路29条,4个老旧小区、17条背街小巷、24公里供热老旧管网完成改造,47项电力配套工程全面实施,9处道路积水难题有效破解。新增停车泊位7500个,商业停车场错时共享经验在全市推广。“网格化”与“路长制”有机结合,市容“十乱”【15】得到规范治理。新建100座口袋公园,尽显方寸之美,蒲河沿线景观亮化成为城市靓丽风景线。

    乡村振兴赛道全市领跑。实施保护性耕作14.6万亩,粮食产量4.7亿斤以上,实现“二十连丰”,获评国家玉米绿色高产高效行动示范区。83个村集体年收入在全市率先突破10万元。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全省领航,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3.6%,创建美丽田园2个、美丽庭院示范街91条,获评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区。改造农村公路11条、31.5公里,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全省领先,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16】全国示范区。

    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明显。全省首个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与绿色产业融合发展项目(EOD)通过国家审核。能源结构加快转型,实施光伏发电项目51个、总装机规模70兆瓦。新增绿化面积443.8万平方米,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大气优良天数保持全市领跑。蒲河水质持续改善,省考断面稳定达到Ⅳ类水质,“河长制”做法入选全国优秀案例。“无废城市”【17】建设稳步推进,新增国家级绿色工厂2家、省级5家,37家企业入选省级以上绿色制造示范名单。我区斩获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最高荣誉——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生态底色越擦越亮。

    (六)坚持人民至上,民生福祉不断增进

    社会保障有力有效。10件民生实事年度任务全部完成。综合施策推进18个“保交楼”项目,累计交付房屋19833套。新增城镇就业2.1万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2亿元、各类救助资金4500万元,建成全省首家“高校退役军人服务站”,舒心就业城镇社区覆盖率达100%。新增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试点社区16个、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6个,建成运营19家城乡老年人助餐点,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主流媒体纷纷点赞。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启动“北极星”体育文化工程,辽宁沈北禾丰女足成功冲甲,勇夺全国首届学青会冠军。“爱家乡、爱沈北”课程全面开讲,新建续建中小学和幼儿园10所,新增义务教育学位1800个,新建“智慧教育示范校”5所,我区获评省级智慧教育示范区和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区。改造升级街道卫生院2家、村卫生室79家,患者住院均次费用同比下降1700元,全年累计减免居民体检、专家出诊费用2500万元,区中心医院入选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沈北医改模式获评“最佳榜样奖”等国家级殊荣,我区荣获“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

    社会治理平安有序。北苑社区荣获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大丁村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我区社区分层协商机制入选“全国城乡社区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万件化访”成效显著,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扎实开展。特大跨省非法贩卖“笑气”案成功侦破,入选公安部十大经典案例,强力推进反诈人民战争,刑事、治安警情“双下降”,全区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同时,双拥共建、国防动员、人防和民兵预备役工作持续加强。国家安全、保密、审计、统计、民族、宗教、广播电视、气象、防震减灾、档案、残疾人、慈善、妇女儿童等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

    各位代表,一年来,我们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取得明显成效。我们坚持依法行政,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区政协民主监督,244件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全部提前办结。我们坚持过紧日子,全市首创区级固定资产“公物仓”【18】,大力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6亿元,将有限资金用在刀刃上。我们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新成效,“党派我来的”在基层全面叫响。

    各位代表,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回顾一年来的奋斗历程,我们相信“相信”的力量,坚持“坚持”的信念,面对压力我们挺起胸膛,逆势求进弯道超车,在破冰突围中扭转被动;面对机遇我们果断从容,创新思路换道领跑,在抢抓先机中赢得主动;面对困难我们勇于亮剑,闯关夺隘直道跨越,在滚石上山中收获感动。我们深切感受到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区委统揽全局、坚强领导;得益于区人大、区政协有效监督、鼎力支持;得益于各位企业家扎根沈北、共谋发展;得益于广大干部群众同心协力、苦干实干。在此,我代表区政府,向辛勤奋战在各个岗位、各条战线的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向全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以及离退休老同志,向驻区部队官兵、消防救援队伍和驻区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帮助沈北振兴发展的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严峻挑战,政府工作仍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主要是:地区生产总值等主要经济指标未能达到预期,产业升级步伐还需进一步加快;重大项目建设的力度还不够,对外开放合作的水平还不高;城市管理、民生保障、安全生产还有不少弱项;一些干部思想还不够解放,服务能力、争先意识、斗争本领还需进一步加强。对此,我们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4年重点工作安排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的攻坚之年,是深入推进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关键之年,也是沈北新区发展转型升级的决战决胜之年。明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牢把握东北在维护国家“五大安全”【19】中的重要使命,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在沈阳争当打造新时代“六地”【20】“排头兵”中作表率,在沈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新征程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作出示范,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沈北新篇章。

    明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明年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着力提质增量,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上实现新突破

    坚持项目为王、招商为要、落地为大、服务为本,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一是全力以赴上项目。坚定不移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做实“谋立推建”,为高质量发展提供第一支撑。谋划项目再聚焦,盯准政策谋、紧跟趋势谋、立足优势谋、针对短板谋、围绕产业谋,优化项目生成机制,全年谋划储备项目430个。我们抢抓政策先机,已获批2024年国家债券支持项目10个、总投资8.67亿元,现排名全省第一。立项争取再发力,抢先抓早编制可研,做实项目前期,加大跑省进厅、跑部进京力度,“三争取”【21】工作持续走在全市前列。推动开工再坚决,坚持“五个一”【22】工作机制,雷打不动调度项目,全面落实“拿地即开工”【23】,做好全周期要素保障,开复工市级重点项目360个。建设进程再加速,细化任务清单、责任清单,促进项目建设工作量、实物量、投资量“三量齐升”。

    二是千方百计抓招商。围绕重点“招”,深耕北上广深及新一线城市,聚焦8条产业链补链固链强链,储备重大投资、央地合作、主导产业链等3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20个。创新方式“引”,打好招商引资“组合拳”,“一把手”带队招商,发挥头雁效应,深化全员招商,强化基金招商,借力中介招商,探索“应用场景+市场+政策”招商模式,全年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30个。强化服务“落”,提高产业招商精准度和匹配度,优化产业用地供应方式,做实“以地招商”。聚焦落地难点、开工堵点,全过程服务项目建设,全年落地亿元以上项目126个。

    三是全心全意助企业。服务好本地企业是最好的招商引资。主动进企业送政策,畅通政企沟通渠道,点对点推动政策免申即享、直达快享,想方设法为企业降本减负、增资扩产营造良好生态。全力帮企业拓市场,协助工业企业抢订单,支持房地产企业去库存,更大力度为各类企业发展壮大搭“梯子”、筑“跑道”。真心与企业家交朋友,以将心比心的态度、紧抓快办的力度,执行“137”工作法【24】,多为企业解难题,少给企业添麻烦,服务企业放开手脚干事业、心无旁骛谋发展。

    (二)狠抓片区开发,在提升城市发展能级上打开新局面

    发挥“五大片区”对“一区三城五园”建设的支撑作用,探索推进“社会资本+EPC+O”【25】开发模式,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央地融合发展优势。

    一是全域统筹建设生态文旅示范区。坚持全域旅游“一盘棋”,建设宜居、宜游、宜养“城市公园”。以“辽河七星山文体旅片区”为支撑,分步推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辽河文明数字博物馆等15个子项目。倾力打造高品质乡村休闲游、温泉康养游、特色冰雪游、工业体验游等路线,促进景点串珠成链、以线带面,叫响“四季游沈北”品牌。在沈阳争当打造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排头兵”中作表率。

    二是核心引领建设沈阳航空航天城。航空产业是全市首要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全省22个重点产业集群之一,是我们履行好维护国家“五大安全”重要使命必须抓紧抓牢的着力点。坚持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加快启动建设21平方公里核心区,以“航空航天城片区”为引领,重点建设航空配套产业园、无人装备产业园,有序实施66千伏电力工程等11个配套项目,办好中国沈阳航空航天城全球招商大会,推动航空零部件精密制造等40个项目落地建设,为构建紧密协同的产业链条、众木成林的产业生态提供有力支撑。在沈阳争当打造国家重大战略支撑地“排头兵”中作表率。

    三是科教融合建设沈北大学城。坚定不移走创新路、吃技术饭,发挥科创优势,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彰显沈北担当。以“EOD与生命健康产业片区”“云汉小镇片区”“北部副城片区”为载体,“三位一体”【26】推进科教融合园建设,推动东北知光、清华启迪等服务中心落地见效。做实“一校一园”【27】,探索“多校一园”【28】等大学科技园模式,加快建设沈阳工程学院大学科技园二期,支持OVU创客星、辽宁装备学院等双创载体晋升国家级众创空间。储备“带土移植”项目20个,全区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达到750家和1800家。在沈阳争当打造重大技术创新策源地“排头兵”中作表率。

    四是“三链同构”建设沈北食品城。践行大食物观,构建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深融合度的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打造全国知名、东北第一的农产品及食品精深加工产业重要集聚区。领跑乳制品、粮油制品、肉禽制品等传统赛道,发力预制菜、功能食品、宠物食品等新兴赛道。不断提升产品丰富度、品质美誉度、品牌认知度,让“沈北好贺儿”飘香全国。在沈阳争当打造现代化大农业发展先行地“排头兵”中作表率。

    各位代表,十七年栉风沐雨、砥砺前行,沈北新区成功演绎了从产业起步区向发展支撑区、从都市近郊区向城市中心拓展区的华丽蝶变。春发其华,秋收其实。今天的沈北观念一新、格局一新、面貌一新、上下同心,“二次创业”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其兴可待!我们有志气、有骨气、有底气,用行动书写沈北实干担当,挺起沈阳北部高质量发展的坚实脊梁,我们将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众望,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再立新功、再谱新篇、再创辉煌!

    (三)科技创新引领,在建设沈北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取得新成效

    坚持以实体经济为根基,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培育更多新质生产力,在沈阳争当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新高地“排头兵”中作表率。

    一是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聚焦新型工业化方向,开展产业集群培育行动,着力壮大一批头部企业、链主企业,构建“整零共同体”【29】。加快企业“上云用数赋智”【30】。推广网络化应用,鼓励龙头企业建设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做大禾丰牧业等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标识解析量累计达到1.5亿次。实施数字化转型,获批省级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2个,数字化车间达到12个以上。推进智能化升级,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0家以上,全区智能工厂达到12个以上。

    二是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推动生物医药产业以园聚链,依托13平方公里的生命健康产业园,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大龙头企业及细分领域优势企业引进力度,培育一批优质生物医药及医疗装备企业。推动新能源及储能产业聚链成群,坚持“源网荷储”【31】一体化,推动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开发,积极引进储能电芯、光伏电池片及组件、调峰调频储能电站等领域项目,打造最具成长性的百亿产业集群。推动数字经济集群成势,发挥云汉数字小镇产业先导、支撑、驱动作用,重点推进数字汇客厅建设和招商进程,打造城市新窗口、产业新高地、双创新平台、区位新地标。数字化搭建文化、旅游、教育、乡村等新场景,服务业和农业数字化应用场景均达到10个以上,规模以上数字经济企业达到20家。

    三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高端化迈进。强化“政银企”对接,提升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针对性、有效性,为企业融资搭桥铺路。支持园区设立特色产业基金,促进“基金+基地”联动发展。“一对一”帮助企业解决上市遇到的具体问题和困难,大力培育上市企业梯队。推进海吉星、联合物流等企业向“物流+贸易”“物流+电商”等现代物流模式转型。厚植电商发展沃土,推动嘉音传媒等本地电商与第三方平台合作,支持君弘兆业、珍奇辽味等电商龙头做优做强。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便利化、品质化发展。丰富商贸业态,推动新能源汽车销售企业集聚,扩大直播经济和在线文娱数字消费规模,加快建设七星里、文和友、凯德宝、俄罗斯风情街等青年友好街区,持续开展四季主题促消费活动,建设沈阳北部最具引领性的百亿商圈。

    (四)坚持先立后破,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上开辟新路径

    更好发挥改革开放相互促进作用,激发区域发展内生动力,在沈阳争当打造东北亚开放合作枢纽地“排头兵”中作表率。

    一是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深化“清风+”主题建设,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合力攻坚,一窗收件、一岛办件、一口出件、一站式服务,“零材料”服务事项达到150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实现100%“掌上办”。深入推进“12345热线”进农村,完善未诉先办、接诉即办治理模式,年底前实现全覆盖。

    二是推进改革步入“深水区”。强化辉山经开区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建立更科学、更具激励作用的考核体系,推进辉山经开区晋位升级。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强化企业核心功能,促进资源要素向优势企业集聚。纵深推进医疗集团“四个一体化”【32】改革,提升全域服务健康能力。持续释放宅基地改革红利,盘活利用宅基地300宗以上。稳妥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多模式探索、多地块试点,用创新活水激活农村沉睡的土地资源。

    三是拓展对外开放“新通道”。领着企业、带着项目有针对性地走出国门、组团出海,推动外资招商驶入“快车道”。积极融入“一带一路”,主动融入中欧班列(沈阳)运营体系,加快建设跨境电商产业园,探索创新“班列+保税+电商”运营模式,打造国际商品集散中心。推动“运贸一体化”,申建进境粮食口岸,深化与俄罗斯多领域合作,扩大日韩贸易规模,拓展与RCEP成员国家经贸往来,开辟中亚班列新线路,进出口总额实现50%以上增长。聚焦中俄白“三国三园”、中缅“两国双园”,做强载体平台,扩大合作共赢“朋友圈”,以开放的主动赢得发展的先机。

    (五)匠心精管善治,在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城市上展现新面貌

    聚焦为民、便民、安民,统筹生产、生活、生态,全面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竞争力、吸引力。

    一是加快城市更新。持续开展老旧小区供水管网改造,让老百姓喝上放心水、优质水。合力解决停车难、行车堵问题,新建公共停车场10处,新增停车泊位5000个,启动蒲硕路、客专西街等街路新建工程,打通断头路3条。有序推进城中村改造,有力推动16项公共基础设施实现“平急两用”【33】。加快建设道义北污水处理厂,新建口袋公园30座,持续提升蒲河生态廊道管护水平。上线运营数字城市运行指挥中心,发挥“城市大脑”“智慧中枢”作用,实现“一屏观全域、一网管全城”。

    二是加大盘活攻坚。建立政府统筹、市场运作、多元参与的用地更新机制,综合采取行政、市场、司法手段整理存量资源,推进新一轮“腾笼换鸟”,一手做减法、腾出新空间,一手做加法、发展新产业,一减一加之间,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包装启动立晶光电、总部基地、市民健身中心等停缓建工程,全年整理闲置地块10宗、1300亩,盘活闲置楼宇和厂房10万平方米以上。

    三是加速绿色转型。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扛起生态保护的政治责任,扎实做好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落实。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协同推进燃煤、臭氧、扬尘等源头治理,实施清洁能源替代攻坚,新增省级以上绿色工厂5个,农村“煤改洁”2000户。坚持“以水润城”,常态化开展蒲河流域雨水排口巡查,源头整治雨污混接点,实施七星湿地、左小河等生态治理工程。全面落实“河长制”“林长制”,坚决守护好沈北的绿水青山。

    (六)推进乡村振兴,在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上打造新样板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聚焦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一是夯实农业生产能力。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实施良田强基、良种赋能、良技示范工程,建设高标准农田18.2万亩,保护性耕作13万亩,提升九龙河、南小河、石佛寺灌区防洪排涝能力,小龙虾、河蟹综合种养达到1.5万亩,农业机械化率达到98%以上,全力保障粮食稳产丰收。

    二是提升农村颜值魅力。借鉴浙江“千万工程”【34】经验,深化“三美”建设,美丽庭院、美丽村屯实现全覆盖,形成“路成网、树成行、田成方”的美丽田园新格局。推广国家乡村治理体系试点经验,涵养健康文明的乡村风尚,讲好“一村一品一故事”,让百姓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三是释放农民共富潜力。坚持党建引领,做强集体经济,83个村集体收入全部达到20万元以上。深化“能人治村”,推进星禾院里、孟家台小镇等30个农文旅项目,以及七星米业、玉兰小龙虾等11个种植养殖项目,通过产业融合,吸引能人返乡创业,实现农民“家门口”就业,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排名全市前列。

    (七)保障改善民生,在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上达到新水平

    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广大群众在振兴发展中生活一天比一天好。

    一是增强人民获得感。打造更多的“社区初创空间”,推动就业服务个性化、差异化供给,加大农民工、退役军人、困难群体就业创业帮扶力度,全年新增城镇就业9000人,让“舒心就业”更具精度。加强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持续优化养育服务,完善高标准分级诊疗体系,开展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行动,保障群众就近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医疗卫生服务,让“健康沈北”更具深度。

    二是增强人民幸福感。创建国家学前“双普”创优区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大力发展基础教育,新建改造道义七小等12所学校和幼儿园,新增公办学位4260个,让“幸福教育”更具广度。新建改造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5个、社区(村)养老服务站47个,完善“嵌入式”服务功能,打通居家养老“最后一米”,让“品质养老”更具温度。

    三是增强人民安全感。践行“两邻”理念,推进“三零”【35】社区建设。学习“浦江经验”,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深入开展国防动员和双拥共建。毫不动摇抓好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坚决防范重特大事故发生。完善全链条食品安全监管机制,从田间到舌尖严把食品安全关。健全应急管理和物资保障体系,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深化公安“三清”机制【36】,构建新型警务模式,维护全区大局和谐稳定。

    (八)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在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上展现新作为

    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能,全方位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一是强化政治引领,建设忠诚政府。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扎实做好省委巡视“后半篇文章”,不折不扣将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二是永葆初心使命,建设为民政府。练好“密切联系群众”基本功,深入开展“四下基层”【37】,抓好“衣食住行”的基本民生、满足“安居乐业”的多样民生、兜牢“安危冷暖”的底线民生,让政府决策体现更多的“群众心声”。

    三是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依法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自觉接受区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全面提升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坚持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让行政执法有力度、严格监管有温度。

    四是发扬斗争精神,建设有为政府。锚定目标、拉高标杆,说了算定了干、再大困难也不变,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看准了就抓紧干,能多干就多干一些,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五是勇于自我革命,建设廉洁政府。始终保持正视问题的勇气和刀刃向内的坚定,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纠治“四风”,以政府过紧日子换老百姓过好日子。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让廉洁用权、干净干事在沈北大地蔚然成风。

    各位代表!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勇进者胜。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以龙行“绿【38】之势,昂首迈进生机盎然、充满希望的新一年,在沈阳争当打造新时代“六地”“排头兵”中作表率,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沈北新篇章!

    【名词解释】
    [1]“一区三城五园”:“一区”即全域生态文旅示范区;“三城”即沈阳航空航天城、沈北大学城、沈北食品城;“五园”即沈北科教融合园、沈飞航空配套产业园、沈阳先进制造产业园、沈北生命健康产业园、沈阳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
    [2]五大片区:辽河七星山文体旅片区、航空航天城片区、EOD与生命健康产业片区、云汉小镇片区、北部副城片区。
    [3]地理标志:指标示某商品来源于某地区,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者其他特征,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所决定的标志。
    [4]“专精特新”:指中小企业具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特征。
    [5]“只提交一次材料”改革:指市场主体无论到哪个部门,无论跨越多长时间,相同材料“只提交一次”或免于提交。
    [6]“1+4”:“1”即《沈北新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实施方案》;“4”即《管理办法(试行)》《交易规则(试行)》《土地增值收益调节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试行)》《土地收益集体和个人分配指导意见(试行)》。
    [7]“代收代储”:指经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托管低效利用的农村宅基地。根据农户意愿结合空间规划确定其功能扩展方向,“储备”为项目建设用地,发展乡村产业,多样化激活并扩展宅基地功能,实现闲置低效农村宅基地的再利用。
    [8]RCEP:即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9]“双招双引”:招商引资、招才引智。
    [10]瞪羚企业:指创业后跨过死亡谷以科技创新或商业模式创新为支撑进入高成长期的中小企业。
    [11]雏鹰企业:指注册时间不超过10年,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在某一细分行业取得突破,将来具有较高发展前景,获得市场承认的创新型企业。
    [12]全链条孵化载体:即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
    [13]“带土移植”:指国内外高端人才连同团队、项目、技术等多种创新要素整体打包引入,促进高端科技人才团队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创办企业或研发机构、转化科技成果等。
    [14]B类以上人才:即顶尖人才和杰出人才。是指在特定领域具有较高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能够为企业或组织带来较大经济效益或社会价值的人才。
    [15]市容“十乱”:即乱搭乱建、乱堆乱摆、乱停乱放、乱贴乱画、乱扔乱倒。
    [16]“四好农村路”:即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
    [17]“无废城市”:指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
    [18]“公物仓”:指为推进国有资产的共享共用和优化资源配置,对行政事业单位长期低效运转、闲置的资产,以及经批准组建临时机构、召开重大会议、举办大型活动等形成的资产进行统一管理、调配的运作平台。
    [19]“五大安全”: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
    [20]新时代“六地”:即辽宁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提出的“国家重大战略支撑地、重大技术创新策源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新高地、现代化大农业发展先行地、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东北亚开放合作枢纽地”的目标定位。
    [21]“三争取”:争取资金、争取项目、争取政策。
    [22]“五个一”:一个项目、一个领导、一个专班、一套机制、一抓到底。
    [23]“拿地即开工”:指已基本确定建设内容的项目,经企业自愿申请,利用土地出让前的准备阶段,先行开展地勘、设计、踏勘等各项准备工作,同时各有关部门从招商阶段着手,同步开展联合预审,实现企业拿地后同步取得相关工程建设审批证照。
    [24]“137”工作法:即企业诉求1日到访、3日反馈、7日办结。
    [25]“社会资本+EPC+O”:即投资人+勘察、设计、施工总承包+运营的模式。
    [26]“三位一体”:即教育、创新、人才一体化。
    [27]“一校一园”:即由一所高校独自组建大学科技园的模式。
    [28]“多校一园”:即由多所高校共同组建大学科技园的模式。
    [29]“整零共同体”:指整机企业与零部件商协同研发、协同生产、协同市场、协同转型,实现以大带小、上下联动、内外协同。
    [30]“上云用数赋智”:“上云”重点是推行普惠性云服务支持政策,“用数”重点是更深层次推进大数据融合应用,“赋智”重点是支持企业智能化改造。
    [31]“源网荷储”:即以“电源、电网、负荷、储能”为整体规划的新型电力运行模式。
    [32]“四个一体化”:运营管理一体化、医防融合一体化、智慧支撑一体化、资源共享一体化。
    [33]“平急两用”:指“平时”用作旅游、康养、休闲等,“急时”可转换为隔离场所,满足应急隔离、临时安置、物资保障等需求,实现城市更高质量、更可持续、更为安全发展。
    [34]浙江“千万工程”:即“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简称,是浙江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龘龘在基层农村的成功实践。
    [35]“三零”:零事故、零案件、零纠纷。
    [36]“三清”机制:即警情日清零、立案月清仓、积案季清底工作机制。
    [37]“四下基层”:即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
    [38]龙行龘龘:龘〔dá〕。出自《玉篇》,释义为群龙腾飞的样子,昂扬而热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