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61|回复: 0

[内蒙古] 2024年呼和浩特市回民区政府工作报告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前天 20:05
  • 签到天数: 723 天

    [LV.9]以坛为家II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4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5904
    发表于 2024-4-19 18:44: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4年呼和浩特市回民区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回民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们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区委部署要求,围绕“强首府”工程砥砺奋进、攻坚克难,解决了许多历史遗留、群众关切的问题,推进了许多固本培元、守正创新的工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预计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57亿元,同比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9亿元,增速1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9亿元,同比增长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47亿元,同比增长1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0.9亿元,税收收入同比增长8%;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6217元,同比增长6%。经济指标实现争先进位,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两项指标的增速创近10年新高,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和总量实现跃升进位。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聚力抓创新、育产业,转型步伐更加稳健

    这一年,我们牢牢树立产业化思维和市场化理念,坚持不懈调结构,新兴业态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主攻方向。

    商贸业发展集聚新动能。围绕品质提升、业态创新、服务优化、吸引流量做文章。全方位建设中山西路商圈新地标,通过资源置换引入社会资本,仅用68天打造转角巷潮玩步行街。新华MALL盛装开业,青岛啤酒吧、卓雅等108家品牌强势入驻,实现当年招商、当年建设、当年投用。天元全球商品展示交易中心正式运营,引入近2万种进口品牌商品。商圈日均人流量超10万人次,全年营业额突破140亿元,同比增长40%。海拉尔西街汽车商圈腾笼换鸟,盘活8万平方米的绿蒙国泰楼宇打造汽车综合体项目,引进极狐、埃安等11家新能源汽车品牌,组织开展大型车展5次,全年汽车产业销售额达140亿元。新能源汽车销售额超20亿元,占全市销售额的60%。特斯拉、小米等成功入选自治区2023年第一批首店。

    农文旅融合塑造新优势。完成大青山前坡全域规划设计,改造升级东乌素图村,打造了幸福泉、古树广场等4处网红景点。盘活140亩古杏园打造杏花谷,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推出6条精品旅游线路,举办了杏花节、采摘节等活动,一村一品、串珠成线、连线成面的农文旅产业发展局面初步形成。乌素图古杏树群入选“全国100个最美古树群”,莫尼山非遗小镇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和“首批自治区级非遗特色村镇”,攸攸板镇、东乌素图村、一间房村分别获评“自治区乡村旅游重点镇”“自治区农文旅融合示范村”“自治区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年旅游接待突破1000万人次,实现收入78亿元。

    产业园布局开拓新局面。围绕“一轴两园”,盘活新华西街沿线约13万平方米的闲置楼宇,成功打造大健康产业园和数字经济产业园。引进威高集团、华润药业等21家生物医药企业,首年销售额达15亿元。引进北京新乐客数科公司、绿界新能源等31家高端数字化、新能源企业,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超15亿元,吸纳就业2530人,总部经济正起势而来。

    (二)大力优环境、促发展,经济活力全面迸发

    这一年,我们坚持项目引领,持续优化政务服务,全力激发市场活力,创新发展之路更加广阔。

    重大项目带动有效投资。实行“按需定制”“随时在线”全流程服务保障,64个5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稳步实施,年度完成投资45亿元。立足“招商引资攻坚年”,以商招商、延链招商,全年对接企业180家,绿动未来等91家企业签订招商引资协议,协议投资额超180亿元,大连绿能碳汇等80个项目落地实施,累计到位资金35亿元。

    助企惠企释放发展活力。为企业办理留抵退税2876万元,争取贷款超5.4亿元。全年新增入统服务业单位103家,居全市首位。“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1096项政务服务事项全部实现标准化编制,872项实现电子证照关联和“免证办”。1300家企业通过助企帮办专窗实现一站式开办,“蒙企通”平台诉求办结率与五星好评率均达100%。社区便民服务站实现全覆盖,66项政务事项纳入“帮办代办”服务,护企优商服务中心落户中山西路商圈,公安分局政务服务窗口获评“一星级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年累计新增市场主体9474户,同比增长38%,务实举措让企业投资倍感安心、更有信心。

    时尚消费点燃城市烟火。开展了9次大型惠民促销活动,带动消费20亿元。举办了“春意on然·五一购物节”、首届青岛啤酒音乐节、“百年中山路·华彩迎国庆”、跨年狂欢夜等系列主题活动,先后4次被中央电视台报道,跨年夜当天带动中山西路商圈人流量突破116万人次。提升打造宽巷子美食街、旧城北门烧烤街,商户营收较2019年增长超60%,获评全国首条“大众点评美食街”。中山西路商圈创建为“自治区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老绥元被评为“内蒙古老字号”,蒙亮食品有限公司产品荣获自治区“蒙”字标认证。逛夜市、品美食、赏街景,回民区成为首府市民休闲消费的首选地。

    (三)着力优布局、强功能,城乡品质跃升提档

    这一年,我们优化城乡布局“硬环境”,提高生态文明建设“软实力”,城区承载力、带动力、影响力持续增强。

    城市建设更加精致。坚持规划先行,完成三级国土空间规划初步编制。路网体系不断完善,巴彦淖尔快速路回民区段全线贯通,打通了新经十八路等8条“断头路”,整治提升了县府街等7条道路,维修了30条街巷破损路面。践行海绵城市理念,新建口袋公园60处、绿道35公里。探索区属国企参与物业管理新模式,无物业小区实现服务管理全覆盖。改造提升老旧小区53个,惠及居民1.88万户,呼钢小区被选为“全国5个老旧小区改造成功典型案例”进行全国推广,巴北社区成为我市唯一国家级“完整社区”试点,咱家小区、燕莎玫瑰园、文化大院等成为全市老旧小区改造精品示范小区。

    破解难题更加有力。聚焦历史遗留“难点”,全力攻克民生“痛点”、城市“堵点”。众环小区危楼仅用一年时间完成原拆原建,县府街沿线小区“用水难”、青云景苑“办证难”、牛街沿线和果园西路“下水难”等问题彻底解决。厂汉板、什拉门更、桃源水榭二期等10处遗留项目破除瓶颈、逐步开工。拖延5年之久的香墅嶺西区等8个“保交楼”项目6678套房屋成功交付,圆了广大群众的安居梦。累计整改消防验收历史遗留问题161项。大板厂宿舍、工农兵路平房等一些历时较长、影响城市形象和道路交通安全的建筑得以拆除,一批长期遗留的“硬骨头”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城市管理更有温度。坚持建管并重、协同发力,12项市政维护事项纳入精细化长效管理,金海路、呼武路、生态路整治提升工程扎实推进。在全市率先推动执法力量下沉街道,376名城管、市场干部为基层治理注入新活力。打造了攸攸板社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和5家青城惠民菜店,新建水冲公厕4座。中山西路建成全市首个智慧停车诱导系统,车位平均利用率提高27%。新建停车场22处,新增泊位3215个,设置充电桩1124个,释放地下停车位7322个。垃圾分类工作深入推进,新建垃圾转运站1座,升级改造垃圾分类投放点位200个,创建垃圾分类样板小区9个,管理模式更趋精细。

    生态底色更加靓丽。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整改持续推进。大气污染治理力度不断增强,燃煤散烧排查整治深入开展。“河长制”工作全面落实,河湖“清四乱”纵深推进,依法取缔封堵排口11处,拆除河道违建3处。巩固土壤环境保护成果,整改违法图斑153处,侦破我市首起环境污染刑事案件。“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扎实开展,贝尔路小学等17家单位入选“无废细胞”创建名单。“林长制”工作成效显著,成功创建自治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和“自治区森林城市”,攸攸板镇获评“自治区森林乡镇”。

    乡村面貌更加和美。多措并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聚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坝口子等5个村5092户建筑节能改造工程完工,总投资1.2亿元的沿山6个村污水管网工程顺利实施,农村水价改革深入推进,3条乡道完成改造,59栋废旧闲置温室复耕复产,东乌素图村入选“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聚焦特色产业发展,与内蒙古高原杏仁露公司合作,搭建乌素图杏仁露、杏干果脯生产线。与山西汾酒集团合作,启动规划汾酒高端精品体验店。推广五彩小菊和濒危、名贵药材扩繁培育,有效带动村民增收致富。一间房村获评自治区首批“嘎查村集体经济发展典型样板村”。

    (四)致力补短板、惠民生,社会事业持续进步

    这一年,我们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用心用情增进民生福祉,5件民生实事全部兑现。

    社会保障坚实有力。新增城镇就业7562人,大学生创业就业近6000人,发放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2684万元,开展就业技能等培训2100余人次。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5%以上。64个退役军人服务站实现“五有”标准全覆盖。惠德养老服务中心等5处养老服务设施投入运营,供给床位599张,“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基本建成,义和巷社区成功创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培育试点”,区民政局获评“自治区优秀服务类社会救助改革试点单位”。

    教育资源优化均衡。全面落实首府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建成“四校五园”,新增学位4860个。推动建设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呼市一中实验学校克服重重困难完成首批招生,引进海亮教育集团与八中、太平街小学组建名校共同体,内蒙古财大附属学校完成方案设计、推进手续办理,有效填补辖区西北部优质教育短板,实现了我区“九年一贯制学校”从无到有的历史转变。公开招录教师70名,引进优秀人才20名,选拔14名年轻副校(园)长,为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人才基础。

    医疗服务持续提升。回民区医院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签约挂牌,全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了医联体全覆盖。钢铁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投用,通道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升级为社区医院,海西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扩建,荣获“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称号。完成疾控实验室CMA体系认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处置能力全面提升。爱国卫生运动有序开展,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工作圆满完成。

    基层治理扎实推进。打造了自治区级“红石榴”志愿服务主题公园和42处“红石榴”驿站,通道北街社区被命名为“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清真大寺获评“全区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示范试点”。优化新增7个社区,打造10个智慧平台试点社区,社区工作者“三岗十八级”待遇全部落实,专职网格员工作补贴从2000元提升到3698元,奔腾社区入选“自治区社区综合服务体建设试点”,西茶坊、高伦特等3个社区被评为“自治区北疆示范和能力提升社区”。燃气、自建房、校舍、商圈等专项安全检查扎实开展,排查整改隐患1731处,全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7个市场监督管理所通过自治区标准化市场所验收,万惠农贸市场创建为“自治区第一批规范化农批市场”。超额完成政府债务年度化解任务,有效防范系统性风险。打造全市首支“青城义警”队伍,获评“自治区群防群治先进队伍”。信访代办制全面推行,124件各级交办信访事项全部化解,区信访局荣获“自治区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专项工作集体嘉奖”,三顺店社区获评自治区“枫桥经验”示范社区,回民区被评为“平安内蒙古建设示范区”。

    各项事业繁荣发展。全年培育高新技术企业6家,众环工贸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纳顺集团与内蒙古科技大学联合建立研发实验室及产学研实训基地。完成“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核验工作,乌素图召壁画保护性修缮等文物保护传承工作扎实开展,内蒙古新华书店全面升级改造,成功举办全民综合运动会等大中型文体活动200余场,区图书馆获评“国家二级公共图书馆”,区文体旅游广电局被评为“自治区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区妇联被评为“全国巾帼文明岗”,北疆志愿服务联合会获评“第十四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组织奖”,环河街办事处等4家单位荣获“自治区文明单位”称号,回民区被评为“自治区文明城市”。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清查阶段工作圆满完成。国防动员、外事侨务、防震减灾等工作取得新成效,工会、共青团、残联、红十字会等事业展现新气象。

    (五)聚力转作风、提效能,政府建设不断加强

    这一年,我们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聚焦作风建设和效能提升,政府职能加快转变。

    第二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扎实推进,政府系统303个问题全部整改,989件群众所思所盼事项得到解决。法治政府建设深入推进,“八五”普法扎实开展。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88件、政协提案157件,办复率均为100%。审计监督挽回财政资金损失814.9万元,审计整改规范资金9572万元。带头厉行勤俭节约,创建国家级公共机构节约型机关11家,无纸化会议系统、督查督办信息化平台率先投用,政府系统“改作风、提效能、抓落实”行动成效显著。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回民区发展取得的成绩,得益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得益于人大、政协监督支持,得益于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实干。在此,我代表回民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各族人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所有关心、支持回民区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当前我区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产业结构不优,项目总量不大、经济增长后劲不足、财政收入增长乏力等问题仍然突出;市场活跃度不足,特别是中小企业发展较为困难,市场主体和民营经济活力有待进一步激发;民生领域欠账不少,教育、医疗、养老、托育等优质公共服务供给与群众需求仍有较大差距;创新意识不强,政府系统个别部门缺乏市场化意识,破解发展中的挑战和难题办法不多。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快解决。

    二、2024年工作安排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做好各项工作意义十分重大。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聚焦办好“两件大事”,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按照自治区党委十一届七次全会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会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和区委九届八次全会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凝心聚力闯新路、争进位,全力促民族团结、谋产业布局、抓城市更新、增民生福祉、保安全稳定,立足“一区一带”,加快“四区”建设,打造首府现代化消费中心。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左右;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5%左右。完成我市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必须坚定信心决心,保持实干奋进姿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全面贯彻到各项工作中,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坚定不移谋发展,雷厉风行抓执行。重点做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坚持市场导向,着力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

    抓住国务院《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 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机遇,强化政策支持引导,挖掘有效需求潜力,大力提振市场信心。

    全力以赴扩投资。紧盯“万亿国债”,谋划包装一批排水防涝、防洪工程、应急能力提升类重点项目。推进实施德通云中府等总投资166亿元的76个5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年度完成投资40亿元,支持长输管网投产达效。引进丰源环保科技集团总部,助力企业在北交所上市,推动众环工贸在新三板上市。大力发展“飞地经济”,推进融保达新能源等一批高新企业落地。

    千方百计抓招商。围绕“四大产业集群”,持续推行整链招商、以商招商模式,引进一批央字头、国字号、头部企业、总部经济和结算中心。全年落地亿元以上项目20个,累计到位资金30亿元。推动河南观潮、德通能源等80个签约项目投产达效,推进财大附校周边、原消防教导大队等10宗642亩土地挂牌出让,释放区域发展潜能。

    多措并举促消费。持续扩大传统消费,壮大新型消费。举办惠民乐购节、啤酒音乐节、消夏嘉年华等系列活动,整合新华MALL、振华广场、天元等商场异业联合,打造首府区域消费品牌。以转角巷、宽巷子为核心打造“夜经济”集聚区,中山西路商圈申报“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引导企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保持网络零售高速增长。大力推进医养康养、家政服务、国货“潮品”等多元化产品供给,激发养老医疗、新市民群体等新消费潜力。推动极狐汽车、斐乐先锋店等9个品牌申报自治区第二批首店,不断丰富面向全国的消费业态。

    尽心竭力优环境。推进诚信政府建设,开展“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创建工作,把带头讲诚信、守信用的形象树起来。着力开展找资金、找原料、找用工、找市场“四找行动”,支持纳顺集团、众环工贸联动发展,助力企业扩产能、强经营。深化政务服务综合窗口改革,高标准实施周末延时服务。推行433项政务事项综合分类“无差别”受理,推进1096项政务事项流程再造、数据共享,全力打造成本最低、办事最快的营商环境。深入推进“五个大起底”行动,成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促进资源全面节约集约利用。

    (二)坚持创新驱动,着力打造产业转型新样板

    全面推动产业优化提升,奋力在传统服务业转型和新兴产业发展布局上闯新路,加快构建具有回民区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聚焦商贸产业多元提质。布局中山西路商圈新业态、搭建新场景、实现新体验,以盘活公共资源“小平台”撬动社会资本“大市场”。改造提升满达U形巷、花生小镇商业街区,大力发展“后街经济”,完成茂业购物中心改造升级,推动朱炳仁·铜博物馆、盒马鲜生等品牌进驻,探索AI融入实体商业和电商经济等业态,积极申报自治区首个“特色商业集聚区”。海西路商圈重点打造汽车贸易服务平台,引进智己、风行等5家新能源汽车品牌,建设金海路汽车综合服务平台和户外展销中心,开展4场以上主题车展,推动二手车市场与综保区合作开拓出口贸易业务,持续扩大汽车产业及链条行业市场份额,积极申报“自治区汽车产业集群示范区”。

    聚焦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围绕“一横两纵三片区”优化布局,沿生态路两侧,盘活毫赖沟村44处空置院落和1300亩园地,引进华树民宿和枫林渡等项目,打造空心村治理示范样板,推动乌素图杏花谷申报国家4A级旅游景区。沿呼武公路两侧,推动数智草莓植物工厂等3个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规划建设海洋公园,整合莫尼山非遗小镇周边27个院落,打造非遗文化和特色餐饮相融合的“内蒙古味道”美食街,完成井尔梁生物多样性报告,编制高山草原旅游规划。沿乌素图河两岸,盘活水乐园项目,推动温泉酒店等项目落地开工。通过全域规划农文旅产业,真正把大青山前坡打造成一步一景、四季不同的旅游向往地。

    聚焦新兴产业谋划布局。全力构建新华西街“一区两园”发展新格局。争取设立绿能经济开发区,盘活原金海工业园区和内蒙古大商城等闲置资源,布局新能源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推动浙江星煜新能源设备、商膜科技、绿动未来换电重卡等项目落地投产、“工业上楼”。盘活浩鑫机电广场6万平方米楼宇,建成投用大健康产业园二期,引进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扬子江药业、同仁堂等30家头部企业落地园区,配套建设元山子医药仓储配送中心,举办4场以上医药和医疗器械博览会,壮大生物医药健康产业。推动美团、青桔、众信华旅等60家企业落地蒙海数字经济产业园,培育未来信息产业,深化与综保区合作,跨境电商进出口额力争达到5亿美元。争取外汇结算平台落地,争创自治区科技企业孵化器。

    (三)坚持协调发展,着力绘就城乡共美新画卷

    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深化生态保护治理,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突出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抓住首府“倾斜城西”、促进东西均衡发展的重要机遇,开展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城市更新、交通便利“四项提升行动”。实施蒙亮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新建雨污水管网10700米、公园绿地中水管网15000米,更新燃气管网13公里、户内立管1491户。实施45个老旧小区改造、95个小区供水改造和29万平方米建筑节能改造,推进什拉门更村等城中村改造工程。提升30条背街小巷,改造13处积水点。以人民城市理念打造“宜居之城”“幸福之城”。

    突出数字赋能城市管理。创建自治区首个标准化数字执法平台试点,中山西路推行“市场化+智慧化+精细化”示范管理,全面提高数字城市管理水平。建设3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5家惠民菜店,开放阿拉善南路等3处便民市场。持续推广智慧停车系统,打造3处车生活商业生态圈,增扩建停车场22处,新增泊位3200个。搭建环境卫生智慧平台,新建1座大型垃圾中转站和5座水冲公厕,打造10个“再生资源分拣回收”试点,持续推广垃圾分类。集中力量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升全民文明素质和全社会文明程度。

    突出重点建设和美乡村。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打造2个乡村治理示范村,改造毫赖沟旧村乡道等3条农村道路。依托土流中心盘活农村闲置土地,精准务实培育乡村产业,引进爱拉生物公司建设东乌素图村五彩小菊研发基地,打造“杏福树下”区域公共品牌。攸攸板镇和段家窑村申报“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村”,东乌素图村申报“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突出生态提优环境品质。全面推进“三北”六期工程,实施6000亩退化草原生态修复项目、10000亩中幼龄林抚育项目。统筹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扎实开展东、西乌素图项目区废弃采矿用地复垦。深入落实“河长制”“林长制”,抓好水资源管理和禁牧工作,推动实施乌素图沟、坝口子沟河道综合治理等工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大青山国家公园创建工作,筑牢北疆生态安全屏障。

    (四)坚持民生至上,着力书写美好生活新篇章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持续在解民忧难题、暖民心工程、办民生实事上下功夫、出实招,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

    全面实施“温暖工程”。推进349个小区老旧供热管网更新改造。建立供热公司、社区、物业三方“点对点”供热服务保障制度,完善应急处突预案,常态化开展“访民送暖”行动,第一时间回应处置群众供热质量诉求,彻底解决“百姓挨冻”问题。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聚焦稳岗保就业,全面落实“五万大学生留呼专项行动”,新增城镇就业7000人以上。聚焦“弱有所扶”,实施全民参保计划,落实各项社会保障待遇。聚焦“银发经济”,深化医养结合,推进有依康养等项目落地实施,建设区级智慧养老服务调度中心,打造2个“开放式养老社区”样板,培育1个为老助餐品牌,构建多元化养老、助老、惠老新局面,兜牢民生保障底线。

    发展优质均衡教育。优化校园布局抓提升,按照人口分布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推动内蒙古财经大学附属学校、富力华庭幼儿园等“五校两园”建设,推动太平街小学祥生校区、衡越中学项目竣工投用。围绕“一校一品”抓提升,实施“四个一”工程,打造回五幼、南马路小学、十六中初中部、呼铁一中4所优质示范校园,扩大海亮教育、首师大和北大金秋教育集团等品牌辐射作用,引入衡越教育集团托管四十中学。强化“三支队伍”抓提升,全面推行“区管校聘”改革,招聘教师230名。深化智慧应用抓提升,推广同频互动教室学校、数字校园实现全覆盖,着力办好不负时代的人民满意教育。

    提升医疗健康水平。加快建设回民区医院,推进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城市医疗集团建设,深化与国际蒙医医院医联体建设。海西路卫生服务中心打造一级中医医院,攸攸板卫生院建设示范型中医馆,争创“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区”。建设完成医共体管理信息平台,升级改造智慧医院系统,让高质量卫生健康服务惠及全区人民。

    大力发展各项事业。深化“科技兴蒙”行动,推动纳顺集团与内蒙古科技大学深度合作,促进全自动电极壳成果转化与直流矿热炉技术突破,助力企业申报自治区科技领军企业。持续推进公共文化惠民工程,举办杏花节、采摘节等文体旅游活动200余场,扎实开展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完成好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建设莫尼山非遗小镇皮艺展示厅,打造沉浸式文旅实景剧《茶道驼铃》。推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开展“健康快车进社区”等群众性体育活动。聚焦“双拥共建”,支持人武部营区建设,打造中山西路“双拥示范街”。高标准完成全国第五次经济普查正式普查登记。建成投用智能化档案馆。全面做好外事侨务、工青妇、残疾人、红十字等工作,不断描绘浓墨重彩的民生画卷。

    (五)坚持底线思维,着力提升基层治理新水平

    持续巩固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社会和谐良好局面,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守护好各领域安全稳定。

    全力维护民族团结。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八进”工作,大力实施各族青少年交流、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三项计划”,推动“红石榴”驿站基层社区全覆盖,争创一批国家、自治区、市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像空气和阳光一样无处不在地浸润人心。

    坚决守护群众安全。落实自治区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建设年”各项要求,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有效防范各类安全事故。总结跨年夜等大型活动经验,将一系列应急安保举措固化为长效机制,不断完善加强应急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加快建设自治区应急安全科普体验馆和综合应急物资储备中心库,改造森林草原防火道路23.5公里。推进标准化市场所建设全覆盖,打造国家首批“千企百城”商标品牌指导站和自治区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分中心,巩固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成果。

    防范化解风险矛盾。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建立完善接诉即办联动服务机制,推动信访代办制走深走实,抓好信访积案攻坚化解,争创“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区”。防范金融领域风险,完成年度债务化解任务。严格执行《预算法》,兜牢“三保”底线。做好根治欠薪工作,保障农民工工资足额发放。完成巴彦淖尔北路、化工路、县府街3个派出所建设,强化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六)坚持解放思想,着力展现务实担当新作为

    牢固树立成果意识、交卷意识,打造更加奋发有为的实干型政府。

    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推动主题教育成果制度化长效化。深化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全力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地生根,不折不扣把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工作要求落实到实际行动上、体现在发展成效中。

    把依法行政推向纵深。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的能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提升政府工作法治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打造法治政府。高质量办好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加强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把为民务实贯穿始终。树牢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导向,在符合党中央要求的前提下,只要对发展有利,对老百姓有利,都要大胆试、大胆干,敢闯新路、敢破难题,确保各项工作全面、高效、迅速地执行落实。推动“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实践活动走深走实,形成全区上下“谋一方发展、增一方福祉”的强大凝聚力和战斗力。

    把作风建设引向深入。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认真履行“一岗双责”,抓好各级巡视反馈问题整改,推进纪检监察监督、巡察监督与审计监督贯通协同。驰而不息改进工作作风,加快解决“慢、粗、虚”问题,持续推进“三多三少三慢”专项整治,增强等不得、拖不得、慢不得的危机感,在全区上下营造“人心思干、人心思进”的浓厚氛围。

    各位代表!初心如炬,惟有奋斗;重任在肩,唯靠实干,今天的回民区,高质量发展前景可期,砥砺奋进的征途大有可为。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下真抓实干,以奋斗姿态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回民区新篇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