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68|回复: 0

[山西] 2024年阳泉市城区政府工作报告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昨天 12:34
  • 签到天数: 722 天

    [LV.9]以坛为家II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4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5746
    发表于 2024-4-16 18:24: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4年阳泉市城区政府工作报告

    —— 2024年3月27日在阳泉市城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阳泉市城区人民政府区长   李海民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在区委坚强领导下,聚焦区委建设“中共创建第一城”首善之区目标定位团结奋斗,持续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社会大局保持稳定,以有“天”无“地”、基础薄弱的“低配置”,跑出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中国式现代化城区实践迈出坚实步伐。
        ———我们顶压前行,经济态势稳中向好。面对经济下行、需求不足、预期偏弱和煤炭产能断崖式下跌的严峻形势,坚定信心、务实苦干,推动经济回升向好。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29.7亿元,增长3.5%,全市第三,取得近四年最好成绩。首位产业充分发挥压舱石作用,增加值完成200亿元,占比提升至87.07%,增长4.8%,全市第二,七大行业全部正增长。工业加快转型,搭建“七大平台”,工业增加值完成19.7亿元,省级产业链营业收入增长145.92%。牢记“国之大者”,守住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红线,一产增加值完成4000万元,增长9.8%,全市第二。经济运行稳中加固、稳中提质、稳中向好。
      ———我们难中求成,“城区亮点”不断涌现。克服区域面积局促、经济体量较小、转型动能不足的劣势,想方设法打造“城区亮点”,努力实现抢位发展、错位发展。文旅品牌加速升级。评梅景区、“阳泉记忆·1947”文化园获评国家4A级景区。彩色面塑非遗工坊被评为全省典型案例,“中共创建第一城”旧址入选首批市级红色文化遗址,“峪见+”系列成为郊游打卡新热门。“夜经济+”升级提质。打造“夜经济+”2.0版,构筑六大消费场景,入驻摊位306个,带动夜市及周边消费6000余万元。“阳泉记忆·1947”文化园获评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省委领导对我区夜经济工作充分肯定。基层治理示范打造。我区基层治理减负赋能经验做法被中央主题教育办和基层减负办通报表扬,上站街道“0353幸福列车”工作法入选全国社区治理十佳案例,均为全省唯一。一系列“城区亮点”让优势更优、强项更强,推动发展潜力转化为发展实力、比较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我们笃行实干,发展质量稳步提升。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消费稳步复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26.45亿元,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完成28.48亿元,分别增长3%、2%,均位列全市第二。投资结构优化,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24亿元,民间投资逆势上扬,增长29%,全市第一。外贸活力释放,出口总额完成6802万元,增长16.9%,全市第二。社会预期持续改善,内生动力持续加强,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我们夯基垒台,首善城区更加靓丽。全区上下一心,合力攻坚,圆满完成巩卫任务,清理垃圾7.58万吨,整治71条主次街道,保洁面积达到381.57万平方米,建成全市首个可回收垃圾归集站。环境空气质量全年综合指数4.56,全市第二。6项大气污染物指标“五降一平”,全市最优。PM2.5浓度37μg/m3,提前两年完成“十四五”控制目标。“推进桃河段幸福河道创建案例”入选全国2023年河长制典型案例,为全省唯一。小河省考断面水质稳定达到Ⅲ类,创历史最佳。今日之城区,山清水秀风光好,鸟语花香景色怡,每一帧都能“美出圈”。
      ———我们牢记初心,幸福生活成色更足。紧紧围绕民生实事下功夫、出实招。16项民生政策提标扩面、动态调整和13项民生实事全部完成。民生支出8.5亿元,占比连续10年保持在80%以上。城镇新增就业2088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3.8%,全市第三,达到42326元,绝对值全市第一。我区获评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食品安全保障水平持续提升。打造4个星级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全市最多,构筑人民群众品质生活“幸福圈”。
        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数智融合加速赋能。累计建成5G基站716个,5G网络、千兆宽带实现全覆盖。电商直播产业订单总额1亿元以上,带动线下营收2.2亿元。天桥领航孵化器被认定为省级众创空间,67家企业、7个直播团队入驻。与华为公司签署双赢战略联盟计划,前行58科创园签约落地,京东云仓开工建设。试点部署5G智慧康养云服务平台,建成全市首个24小时智慧书房。新增1家市级数字经济示范企业、3家市级数字经济成长型企业。
        (二)首位产业持续复苏。出台促进服务业快速复苏实施方案等系列政策,高规格举办服务业振兴畅谈会、民营经济发展大会等活动,赋能服务业“加速跑”。商圈经济稳步发展。“三大商圈”入驻商家1913户,引入知名品牌、连锁店317个,人流量达1000余万人次,年销售额近12亿元。文旅融合持续深化。稳步创建“两大省级示范区”,编制文旅产业发展规划,完成文物保护“一方案两规划”。评梅景区游客接待中心、精品民宿等完工。携手正能量传播大使“小一姐姐”全方位宣传推介城区。全区吸引游客142万人次,旅游收入1180余万元,带动周边消费3600余万元。楼宇经济向“高”而行。11栋重点楼宇累计投用面积超过60万平方米,入驻商铺1410户,实现销售额4.8亿元,带动就业1.6万余人。会展经济逐渐成势。举办各类展会8场,累计吸引242户企业参展,达成销售额3000余万元。多种业态健康成长,推动服务业品质化升级,激发更强活力韧劲。
        (三)发展支撑越来越实。坚持把重点项目作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引擎,全年实施项目41个,综合开复工率85%。滚动实施项目56个,其中36个项目加速推进、20个项目竣工。大阳泉、义东沟棚改等城市更新类项目快速推进;综合托育中心、老年福利中心等民生类项目稳步实施;瀑里炉料、爱尔眼科等产业类项目竣工投用。获评省级独立工矿区,争取各类资金6.85亿元,是上年的1.44倍。精准抓实招商引资,打造数字招商平台,成立6个乡镇(街道)商会,与清华大学、前行58科创集团等知名校企达成合作,签约项目9个,总投资额62.41亿元。
        (四)市场主体量质俱培。一以贯之优环境,一心一意育主体,减免各类税费4.1亿元,发放各类奖励资金501万元,提供应急周转保障资金9671万元,清偿拖欠企业账款5386.41万元。

        “证照分离”改革惠及市场主体千余户,推出“7×24小时不打烊”政务服务,设立“全代办”服务和“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成立全市首家“12315消费者维权服务站”。组织企业走出阳泉拓市抢单,2家企业与海外企业达成合作意向,“维尔康”打入淄博、林州市场。我区存续市场主体突破3万户,达到31018户,净增率16.83%。新增经营主体中企业占比13.46%;涉税占比55.23%,全市最高。“四上”企业新增24户。
        (五)城乡融合协调发展。老旧小区改造(二期)完工,新华西街五区示范打造。老旧小区改造(三期)106个小区全部开工,改造面积86.63万平方米。既有住宅加装电梯15部。中环快速路(西南环东段)、化义路南延建成通车,建市公园、4个“口袋公园”竣工开园。“阳泉记忆·1947”文化园入选全国“2023年度中国城市更新和既有建筑改造典型案例”。德业居社区入选省级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建成3个市级“红色物业”示范点。义井镇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中国农大教授工作站落户我区,为全市唯一。西峪村农业科技示范园等建成投运,县级以上龙头企业销售收入实现5669万元,12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百万元。
        (六)改革创新成效显著。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开展“三供一业”资产普查。深化集团化办学改革,落实“五同”措施,创新“教育集团年级组”管理机制。与中科大等高校新建基地6个。出台人才激励政策“十六条”,启用全区首个人才公寓。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家、“专精特新”企业1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2家、“晋兴板”挂牌企业3家,建成市级科技成果转化示范企业1家、市级技术创新中心1家。
        (七)民生保障兜牢兜实。就业保障更加有力。职业技能培训1593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457万元。区零工市场建成投运,三级零工服务体系初步成型。建立外出务工人员雄安新区服务站。医疗提质扎实推进。代表全省参加基本公卫国考并获得优异成绩,连续两年全市第一。建成示范中医馆1个、样板中医馆1个。教育提标亮点纷呈。投入近2000万元,完成上站小学建筑能效提升和六中寄宿制学校改造。累计投入1348万元,实现全区所有中小学450个教室智慧教育设施全覆盖,为全市首家。新增1个市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2所五星级幼儿园。养老服务持续提升。晋东一社区养老服务站获评省级优秀,德业居、东营盘社区老年餐厅建成投运,全区养老床位达到155张。
        (八)社会大局稳定向好。有效应对历史罕见极端强降雨、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全区上下无畏出征、奋战一线,坚决守牢城区阵地。深入开展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等专项行动,全年未发生重大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森林防火“零火情”。完成恒大新城(二期)首批338套“保交楼”任务。信访工作实现“三个不发生”。
        (九)依法行政提高效能。始终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首次制定区政府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在全市率先建立乡镇(街道)法治建设工作机制,“八五”普法中期评估获省市肯定。办理人大代表意见建议94件、政协委员提案112件。“12345”热线受理群众诉求6025件,满意率93.32%,全市第一。“13710”系统督办事项107件,形成落实闭环。加强清廉政府建设,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政治生态。
        一年来,国防动员、双拥共建、人民防空、退役军人等工作取得新进展,工会、老龄、妇女、儿童、青少年、残疾人、红十字等事业取得新进步,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港澳台、科普、史志、档案、防震减灾救灾等工作取得新成绩,30个集体、19名同志荣获省级及以上荣誉,各项事业呈现新气象。
        各位代表,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归根到底是得益于习近平总书记的掌舵领航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得益于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区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区人大、区政协的有力监督、鼎力支持,得益于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的齐心协力、奋力拼搏。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向驻地部队、公安干警和驻地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城区现代化建设的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工业支撑作用持续减弱;服务业增长基础不稳,现代服务业尚未形成规模;项目制约瓶颈难以破解,支撑作用不足;财政收入增长放缓,税源分散薄弱,财政收支矛盾突出;有的部门和干部担当意识、攻坚能力、斗争精神不强,等等。我们必须正视这些问题,竭尽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挑战。
        二、2024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政府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区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14510”总体思路和部署,紧紧围绕区委建设“中共创建第一城”首善之区目标定位,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转型发展为主题,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以改革增活力,以创新增动能,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改善社会预期,增进民生福祉,有效防范化解风险,保持社会稳定,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城区篇章。
        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尽可能争取更好结果;规上工业增加值实现正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5%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镇新增就业1300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各项约束性指标不折不扣完成上级下达任务。
        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深刻领会“五个必须”的内涵要求,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把握好四个关键。要提气增信,勇毅笃行。习近平总书记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是城区发展的不竭动力和信心所在。城区的发展实践也证明,我们完全有能力驾驭各种复杂局面,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只要我们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守住“稳”的大局,夯实“进”的基础,提升“立”的效能,激发“破”的活力,奋力建设“中共创建第一城”首善之区,就能在千帆竞发的竞争中赢得发展主动,实现弯道超车。要提质增能,活力先行。聚焦经济建设中心工作,聚力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强化机遇意识、发展意识,狠抓项目以扩大有效益的投资,突出创新以发展新质生产力,笃力改革以激发内生动力,持续转型以培育新兴业态,多维度全方位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活力。要提效增祉,温暖同行。持续深化“民生三大工程”,致力于补短板优服务,教育提质使幼有所长,促进就业使壮有所用,医养融合使老有所养,努力推动“发展指数”与群众的“幸福指数”同频共振。要提标增效,保障随行。强化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积极应对、妥善处置风险隐患,既要未雨绸缪“守底线”,又要科学识变“防极限”,既要努力做到“都想到”,又要充分预估困难,对“想不到”有所准备,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今年重点抓好以下十方面工作。
        (一)聚力扩内需、促消费,稳定投资增长,在巩固经济向好态势上攻坚突破
        集中力量,集聚资源,集成政策,扩大有效益的投资,激发有潜能的消费,加快培育外贸动能,持续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坚持心无旁骛谋项目,持之以恒抓项目,为我区高质量发展提供“硬核”支撑。要持续谋划争取。吃透项目政策,聚焦万亿国债、中央预算内资金、省市专项资金等投向,滚动谋划储备一批项目。城市更新领域,谋划实施总投资76.71亿元的电工机械厂小区等20个项目。数字产业领域,推动世纪鑫源产业园等4个项目尽快落地。文旅康养领域,推动大阳泉老院文物保护等11个项目加快启动。同时,谋划一批社会民生、基础设施、乡村振兴类项目,重点推动义井村棚改基础设施等21个项目落地开工。要聚力推动实施。目前,区委区政府已确定七个方面104个项目,总投资187.98亿元。区级计划实施项目36个,总投资58.5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5.44亿元。要紧盯这些项目,开展“百日攻坚”行动,重点加快退休人员管理服务中心等28个项目前期手续办理。用好“四全工作法”,一个项目、一个领导、一个专班、一抓到底,重点推动地质灾害避险安置等18个项目。同时,保障市级21个项目稳步推进。要强化要素保障。继续拿出100万元用于项目前期,持续落实“两个一”工作机制,加大“争跑要”力度,争取更多资金政策支持,定期向社会资本推介项目。要精心招引增效。用好数字招商平台,聚焦七大板块开展招引,落实领导包保、双周调度等机制,聘请招商大使,创新招商方式,探索专业招商,提高招引质效。
        持续释放消费潜能。稳步扩大传统消费。顶格落实恢复扩大消费政策,持续提升家电、汽车等消费能级,升级住宿餐饮消费,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规范培育废旧物品再生利用相关产业。适时发放政府消费券,围绕重要节点开展促销,举办15场以上促销活动,支持商超、餐饮企业开展外摆经营。灵活布局便民消费。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培育后备箱经济、地摊经济等,持续开展“集趣有我·创意市集”。加快培育新型消费。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培育智能家居、国货“潮品”等增长点。推动实施小米智能交付中心,打造“新能源汽车+智能产品+日常生活体验”综合消费中心。实现消费投资良性互动。加大消费场景、物流设施投入,推动城市存量片区消费和新消费场景的硬件功能衔接,推动实施“中图邻里·汇”项目,建设新型社区消费商圈。
        稳步扩大外贸规模。持续开展对外推介,加强贸易往来。强化信用保险和金融支持等服务,帮助外贸企业解决困难。推动传统企业发展跨境电商业务,扩大耐火材料等优势产品出口,助力更多企业走出去。
        各位代表,推动发展唯强者先、唯勇者胜,我们要始终保持奋进姿态,敢闯敢干,敢作敢为,既跑出“加速度”,又确保“高质量”,持续推动全区经济加快回升、行稳致远!
        (二)聚力挖潜力、提质效,持续丰富业态,在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上攻坚突破
        突出服务业首位产业,深入实施“5510”工程,落实“四个一批”行动,着力构建现代服务业新体系,服务业增加值增长6%左右。
        点亮商圈地标。“三大商圈”要提升能级,扩容增效,差异发展。坚持分质化打造。滨河商圈要以省级步行街为牵引,打造业态丰富、场景多元的时尚消费商圈。天桥商圈要突出“老街区、烟火气、市井味”,发挥兴隆步行街省级夜经济集聚区优势,打造慢生活消费集聚区。“阳泉记忆·1947”文化园商圈要充分激发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吸引力,深化提升“文化+”“旅游+”“会展+”等新模式,打造文旅商新地标。坚持项目化提升。引进一批品牌首店,打破“千店一面”。滨河时光里步行街(二期)要立足国风主题,引入“国潮”时尚等品牌,入驻率达到80%以上。万象时代要稳步推进运营,引进优衣库等头部品牌。“阳泉记忆·1947”文化园要加快建设主题酒店,提升商圈品质。推动城市奥莱项目。坚持一体化联动。串联“北-中-南”商业片区,将北大街、兴隆街、南大街等连点成线、扩线成面,打造多中心城市消费圈。
        升级夜间经济。要提升品质。开展城市更新、基础设施升级、管理水平提升,提档六大特色街区,推进城市街景装饰、景观小品、休闲设施等配套建设,推动临时应景升级为常态化运营。要丰富场景。升级“夜经济+”3.0版本,创新融入体育、会展、演艺等元素,筹办我市首届全国武术散打邀请赛。要加强保障。强化服务,延续夜间免费公交,完善水电气供给、污水油烟处理等,营造舒心放心的夜消费环境。
        培育新兴业态。目前,“体育+”“会展+”“直播+”等新业态不断涌现,必须勇立潮头,把握“风口”,努力从“跟跑”变“领跑”。升级楼宇经济。开展楼宇经济升级行动,推动金联、美隆、金地等提档升级,推进全季酒店等建设。培育会展经济。立足“阳泉记忆·1947”文化园、阳泉干部学院等地标优势,推动“会展+商贸”“会展+旅游”“会展+文化”等创新发展。破题银发经济。深化创建省级养老服务模范区,完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优化居家养老服务,落实高龄补贴,推进适老化改造,持续培育康复、护理、家政等银发产业。提升社区养老能级,深化社区“嵌入式”养老,建设青年路、义井养老服务站,完善“一镇一街一养老中心”。高质量推动机构养老,加快建设老年福利中心等6个项目,深化医养康养融合。积极发展田园养老、村社融合养老。
        推动多业增效。扶持壮大交运仓储和邮政业,建设京东云仓,推动白羊墅站扩能改造,提升映凯冠福发展能级,重点培育山西汽运、晋东运输等。推动批发业平稳增长,紧盯煤运、聚晟等5家重点企业,扩大煤炭、医药等大宗商品贸易规模。稳定房地产业,落实优惠政策,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推进畅颐新居(东区)和燕竹花园(五期)等项目。促进金融业健康发展,推动地方金融机构专注主业、稳健发展,支持银行、保险等企业拓展业务,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能。
        各位代表,区域竞争、百舸争流,不进则退、慢进亦退,我们要树牢首位产业意识,铆足干劲走在前,加压加力勇争先,全力以赴推动服务业振兴!
        (三)聚力调结构、促升级,强化数智赋能,在加快产业转型上攻坚突破
        聚焦“数智新城”,发展数字经济,带动传统产业升级,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制造业振兴,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做实数字经济。健全“1+3+N”工作体系,聚焦“直播+”,以山西优选、天桥领航为引领,培育扶持佳易加、新农人直播,探索“电商+区域品牌+产品”新模式。打造“三大园区”,孵化集聚经营主体,推动新农创、福寿康等10家企业落地,加快建设华为ICT培训基地。重点培育云海科技、“泉乎”新零售等15家潜力企业,力争新增4家市级数字经济企业。
        丰富数智场景。推进智慧教育,建设数字化学习中心。实施智慧医疗,建设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推动与解放军总医院开展远程诊疗。建设5G+智慧康养,推进智慧文旅,打造小河智慧景区、“阳泉老街”数字化场景。
        推动产业转型。坚持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支持一日千里等2家企业培育技术中心,完成永昱机电等2个技改项目,推动铭泰新材料和华鑫电气生产线搬迁投产,引导勤工阀门等参与产业链分工合作,力争培育中和陶粒等3家企业上规入统。积极创建市级食品专业镇,实施“3+5+N”战略,开展“六大行动”,重点选树饮料厂等3户“领头羊”企业,培育5户“中坚型”企业。盘活利用废旧厂房,推动飞轮储能、猎火能源6MW能源岛等落地,加快建设欣达科技光伏发电,发展壮大新能源产业。
        (四)聚力壮龙头、树品牌,提升内涵品质,在推动文旅商融合上攻坚突破
        目前,我区文旅产业龙头已经突显,品牌正在叫响,文旅产业已蓄势启航,要深化创建“两大省级示范区”,积极申报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国家级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持续推动文旅商融合,让城区文旅“破圈出彩”。
        聚焦“一个核心”,深化红色领航。推动“中共创建第一城”旧址提档升级,丰富展陈内容,引入沉浸式实景剧《铸城》,加强与阳泉干部学院交流合作,开展红色研学,持续扩大影响力。
      突出“两个重点”,深化文旅先行。推动评梅景区、“阳泉记忆·1947”文化园赋能升级,引进专业运营团队,提升景区能级。建设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实施石评梅祖居展陈项目,推动小河精品民宿投运,不断提升吸引力和辐射力。
      建设三个文旅集聚区,深化全域旅游。完善文旅产业融合示范区总体规划,围绕“一县一景”建设,稳步打造“阳泉老街”,对阳泉火车站旧址、旧邮电大楼、德胜街等一体化建设提升,打造快进慢游城市记忆文旅集聚区。以“五峪一泉”为引领,全面推进乡村生态空间、历史文化空间、休闲游憩空间融合发展,打造“峪见+”系列文化品牌,串联神峪“知青大院”、牛家峪“疏影”特色民宿、山谷艺术空间等,打造乡村文旅集聚区。聚焦狮脑山红色综合体建设,推动狮脑山战斗遗址保护修缮,深度挖掘百团大战、“中共创建第一城”等红色资源,打造红色文旅集聚区。
      提升四条路线,深化精品打造。以2个4A级景区为支点,升级4条精品旅游路线,积极推进5G基站、充电桩全覆盖,完善停车场、驿站等基础设施,丰富品质住宿、精品演艺等服务供给,延伸布局夜间旅游、营地旅游、研学旅游等业态,落实“引客入泉”政策措施,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推动旅游消费持续升温。
      拓展五种模式,深化融合发展。深化“旅游+”核心内涵,从文物、文化、餐饮、娱乐、购物五个方面,推动文旅跨界融合。实施大阳泉老院修缮,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推动石评梅祖居申报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实施“文明守望工程”,完成2处文物认养,推动低级别文物活化利用。做优漾泉文化节、小河文化旅游节,新建2个非遗工坊。健全产品和服务标准体系,优化配套服务,激活全域旅游动能。
      各位代表,城区文旅大有可为,大有作为,我们要乘势而上,接续奋进,探索最佳路径,集成最大优势,积蓄最优动能,开辟文旅经济“新蓝海”,推动城区文旅走出阳泉、享誉山西!
      (五)聚力优环境、提效能,培育市场主体,在激发市场活力上攻坚突破
      推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试点,持续稳定市场预期,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实现“植厚土、扎深根、结硕果”良性循环。
      创优营商环境,厚植“赢商”沃土。加快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一体推进“放管服”改革,开展营商环境创优重点任务攻坚行动,深化“一枚印章管审批”“高效办成一件事”等改革。推进政务服务信息化建设,整合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企业准营“一件事”网上办理试点,完善帮办代办机制。提升政务服务便利化水平,推广“一窗受理、综合服务”,优化升级“7×24小时不打烊”政务服务,实施机关内部“最多跑一次”改革。落实“啄木鸟”工作机制,深化“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制度,及时解决堵点问题。
      狠抓市场主体,促进“量质”齐升。育主体、扩增量。积极打造烟火气集聚区、文旅康养集聚区、高水平双创园区等,扎实培育市场主体。壮主体、提质量。开展经营主体深化年活动,全面落实“小升规”“专精特新”等支持政策,积极培育“四上”企业19户,力争新增“个转企”6户、“专精特新”企业1户,稳定提升企业占比和涉税市场主体占比。解困难、保存量。实施“惠企直通车”行动,持续落实减税降费等优惠政策,整治违法违规收费,常态化开展入企服务,为市场主体办实事、解难题。
      (六)聚力谋创新、破坚冰,深化改革开放,在培育发展动能上攻坚突破
      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创新和高水平对外开放,最大限度释放改革红利,加强创新驱动,增创开放优势,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
      提升创新驱动能力。完善区级科技创新奖补政策,开展“春播行动”,重点培育瀑里炉料、纸壳侠等,力争新增1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引导永昱机电建设市级中试基地。成立产学研创新联盟,拓展省校合作,推动中国科促会设立联络站。完善“引育留用”机制,集聚创新人才。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实施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完善公司领导体制,健全法治合规管理体系。提升国企造血能力,推动区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参与全区重点项目建设。开展清廉国企创建,提升监管效能。
      深化教育领域改革。做好“双减”工作,深化“区管校聘”和集团化办学改革,推动骨干教师柔性流动和教育教学资源共享,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强化“七大平台”建设,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深入推进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实施公平统一市场监管,落实“全国一张清单”要求,清除隐性壁垒,为民营企业提供“合作菜单”。深化治理“两不一欠”问题专项行动,创新“企业安静期”制度。举办政银企座谈,用好应急周转保障金。搭建产销对接平台,让城区优质产品走出去、走得远。
      提升开放合作水平。与京津冀等开展对接合作,加快融入全省中部城市群,积极参与广阳经济带建设。推动与摩洛哥王国拜赖希德市缔结友城,深化经贸、文化、旅游等领域合作。
      (七)聚力补短板、促融合,推动双向赋能,在统筹城乡发展上攻坚突破
      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打造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共同富裕的市域样板,推动繁华城市与繁荣农村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推动城市焕新,绽放老城芳华。兼顾宜居和活力,打造韧性城市。补齐住房短板,重点推进大阳泉等4个棚改项目。年内完成老旧小区改造(三期),打造1个示范标杆。完成既有住宅加装电梯24部。加快建设恒大新城(二期)138套“保交楼”,确保按期交付。建设300个充电桩,加快气、热、水等老旧管网改造。开展城市体检。深入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扎实做好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复查工作,推进主次干道、背街小巷、便民市场、园林设施等提标改造,创建园林单位,打造3个环境卫生示范街道,推动垃圾分类,开启城市“美颜”模式。
      推动乡村振兴,打造和美乡村。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高标准建设省级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区。深化“镇—街”“村—社”城乡统筹管理模式,编制“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开展母亲河复苏行动,推动义井河、山洪沟治理。集中打造义井镇东、中、西“三个区域”,提升基础设施水平。做精乡村文旅产业,提升评梅景区运营能力和大阳泉文旅商融合能力,发展乡村休闲游、农旅研学游。做优特色农业,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5%左右,推进研学基地、基本农田改造等,实施“5G+”智慧养殖项目。提升物流仓储产业,打造河下现代产业园、义东沟亿聚市场等,加快建设乡村e镇。培育特色生活服务业,建设白羊墅殡葬服务中心,发展月子中心、托幼服务等。守牢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红线,推行田长制,确保粮食播种面积不低于3800亩、产量不低于200万斤。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八)聚力惠民生、增福祉,兜牢民生保障,在共创美好生活上攻坚突破
      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促进就业增收。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完善三级零工服务体系,力争每个街道创建一个国家级充分就业社区。落实创业担保贷款、创业补贴等,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完成职业培训1200人次以上,力争技能人才占比达到43%以上。组织“春风行动”等招聘会,举办职业技能大赛、星火项目创业大赛。
      深化医疗提质。积极申报省级健康县区,完成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复审。加快建设防疫急救中心,整合区域医疗资源,深化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强化基本公卫服务,开展中医馆星级评价,创建1个名医工作室。健全卫生应急队伍体系。推行一次挂号管三天、出入院一站式服务、一网通支付等便民举措,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深入开展健康中国行动和爱国卫生运动,筑牢人民群众健康防线。
      推动教育提标。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区)各项指标。构建义务教育高质量管理体系,优化“5+2”课后服务,推进下站小学危房改造等项目。开展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推进实验幼儿园改扩建,新认定1所市级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推动高中教育特色化。深化“双能”提升计划,创建6个名师工作室,培养选拔一批名师名校长。
      统筹各项民生事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困难帮扶,统筹做好妇女儿童权益保障、关爱残疾人等工作。提升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水平。落实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措施,推动综合托育中心建成投运。力争创建2家市级示范性未保工作站。实施中长期青少年发展规划,促进青年就业创业。推动数字文化馆建设,实施“四个一批”文化惠民工程。推动“阳泉记忆·1947”文化园创建省级科普基地。探索建设“口袋”体育场地。
      今年,要集中力量认真落实省政府、市政府民生实事,让人民群众看到更多变化、得到更多实惠、感到更多温暖。
      各位代表,枝叶关情,民声在心,我们要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诠释初心,不断为幸福“加码”,让老百姓的日子幸福满满、红红火火!
      (九)聚力严治理、重保护,增添亮丽风景,在厚植生态底色上攻坚突破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积极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扎实做好中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努力绘就美丽城区动人华彩。
          描绘蓝天画卷。落实国家空气质量改善行动计划,开展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统筹治污、控煤、管车、降尘,推进绿岛钣喷中心、油烟净化处理等项目,做好空气、噪声自动监测站建设,稳定改善空气质量。
      守护碧水清流。系统治理生活污水和入河排污口,严格落实河长制,推进尾水人工湿地等项目,保障省考小河断面水质。
      打造青山林韵。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生态修复、林业监管、危险废物整治,全面落实林长制,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完成“两高”沿线生态修复治理。
      践行绿色低碳。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探索“双碳”实现路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推进低碳转型,做好能源保供。
      (十)聚力守底线、除隐患,防范重大风险,在统筹发展和安全上攻坚突破
      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守牢安全生产底线。积极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区,深化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抓好消防安全、建筑施工、城镇燃气、道路交通、特种设备、自建房、森林防火、地质灾害防治等领域安全,严厉打击私挖滥采。筑牢食品安全防线,巩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成果,积极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区。
      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机制,深化信访问题源头治理三年攻坚行动。推进信访场所标准化建设,打造“智慧矫正中心”,推动新华东街、金三角等创建省级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加强公共法律服务,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强化社会治安管理,深化警网融合和基层警务改革,加强反电诈、禁毒重点工作,持续开展扫黑恶、打盗窃、净网络、清黄赌等专项行动,确保政治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
      化解财政金融风险。习惯过紧日子,从严管理“三公”经费,严格压缩一般性支出,兜牢兜实“三保”底线,做到“大钱大方、小钱小气”,把真金白银用在刀刃上。严肃财经纪律,强化资金全方位监管,杜绝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健全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长效机制。做好金融处非工作,统筹化解房地产、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
        三、全面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
      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征程要有新作为。我们要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统筹推进机构改革,持续转职能、增效能、聚动能,不断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一要坚持绝对忠诚的政治本色。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不断提高政治“三力”,践行“国之大者”,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区委各项决策部署。
      二要坚持为民服务的公仆情怀。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不慕虚荣,不务虚功,为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奋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群众的“小事”当作政府的“大事”,做到民有所呼、我必有应。践行“四下基层”,常态长效开展调查研究,扑下身子,深入群众,破解难点堵点问题。
      三要坚持担当实干的鲜明导向。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抓落实”重要要求,当好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推动各项工作领先领跑。强化有解思维,不为困难找理由、只为成功想办法,充分激发工作主动性、创造性。强化“四精四账”闭环管理,确保政令畅通、执行有力。持续深化基层减负,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进一步精文减会、完善督查考核,让干事创业蔚然成风。
      四要坚持依法行政的基本准则。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纵深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全面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制度,严格合法性审查,做到依法民主科学决策。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和能力建设,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全面实施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自觉接受党内监督,主动接受人大、政协、社会舆论监督,加强审计、统计监督,强化政务公开和信息公开,不断提高政府公信力。
      五要坚持清正廉洁的从政底线。坚决扛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打造清廉政府,开展集中性纪律教育,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纠治“四风”。深入落实“九个以”实践要求,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加强政府投资、民生工程等重点领域监督,坚决惩治群众身边的腐败,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大道至简,实干为要!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不等不靠、主动作为、攻坚克难,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深化全方位转型,为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城区实践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