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778|回复: 0

[山西] 2024年浑源县政府工作报告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22:30
  • 签到天数: 838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7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0324
    发表于 2024-4-16 18: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4年浑源县政府工作报告
    ——2024年4月10日在浑源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浑源县人民政府县长   赵昱清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浑源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的政协委员和其他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浑源转型发展极为关键、极具挑战的一年。面对艰巨繁重的任务,在县委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笃定高质量发展不动摇,紧紧围绕市委“融入京津冀、打造桥头堡”部署要求,坚定不移地推进“举文化生态牌、建特色休闲城、走旅游康养路”发展战略,开拓奋进,攻坚克难,全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较好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现代化浑源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一年来,我们聚焦主体培育、挖潜增效,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全面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全县市场主体总量达到17687户,涉税市场主体占比56.41%,每千人拥有企业增速居全市第二。地区生产总值58.26亿元,稳中有升。第三产业增加值33.61亿元,占GDP比重57.69%。固定资产投资26.08亿元,增速-14.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3.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0.7%,两项指标实现扭负为正。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61亿元,增速全市排名第一。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18万元、1.29万元,分别增长4.3%、9.9%。全县经济实现了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一年来,我们聚焦发展赛道、积蓄动能,产业发展集聚形成。全年谋划项目61个,储备项目61个,在建项目125个,累计完成投资26.08亿元。争取专项债券资金4.18亿元、中央预算资金2854万元。签约招商项目20个,总投资85.47亿元,开工12个。抽水蓄能电站加速推进,5个新能源项目加快建设,全县新能源总装机规模达135.67万千瓦,位居全市前列。制定黄芪系列标准5个。培育黄芪良种繁育基地7000亩、数字化种植6000亩。官儿乡入选全国种植业“三品一标”基地,恒山黄芪栽培系统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目录。全县黄芪总产值从5亿元提升到15亿元。与崂山实验室水动力平台联手打造的岩基材料研发制造基地成功签约落地。数字浑源、科技强县迈出可喜步伐!
    一年来,我们聚焦景区创建、提标提质,文旅康养成效凸显。恒山5A级景区加快创建,游客中心、汤头温泉主体完工,神溪湿地公园、中医康养中心加快建设。6条“长城一号”旅游公路、3条“四好农村路”建成通车。“全域旅游导览图”成功上线。发布推动文旅康养集聚区建设“九条措施”,发展宾馆民宿62家、餐饮275家,新增住宿床位2064张。出台“京津冀蒙晋”游客优惠政策,举办“北岳恒山文旅康养(北京)推介会”、“东方甄选山西行”浑源站直播、网易山西“我为家乡代言”全球直播等活动。全年接待游客突破39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4.6亿元,均创历史新高。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入选全省十大“文旅康养集聚区”;9个村评为省级旅游示范村、2个村入列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一年来,我们聚焦城市更新、品质提升,古城活力持续释放。以“城市更新”“绿色低碳”双试点县为牵引,完成26条历史街巷改造;修缮恢复圆觉寺广场、恒麓书院、张达故居;整治不协调建筑1.4万平方米,种植花卉8.27万平方米,新增绿地面积1.05万平方米。4条市政道路建成通车。城市电网升级改造扎实推进。投放共享单车849辆。建成充电站2座,新增充电桩22个。完成老旧小区改造18个。推进2个棚户区改造,新建住宅432套。创新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建成区街巷命名及标志设置全部完成,城市品质明显提升。
    一年来,我们聚焦绿色发展、污染防治,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完成16个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及60个村庄规划编制。实施凤凰山绿化工程,完成人工造林0.83万亩、封山育林2万亩。加快恒山水库清淤。完成龙蓬峪、太安岭、凌云口流域河道治理。全县2个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100%。空气污染物浓度指标呈现“五降一平”。总投资14.65亿元的EOD项目通过生态环境部评审入库。成功创建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一年来,我们聚焦成果巩固、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深入推进。全年投入衔接资金1.97亿元,实施项目101个。建成高标准农田3.55万亩,农业托管7.15万亩,全县第一产业总产值完成14.21亿元,粮食产量3.68亿斤,农产品销售5.64亿元。改造危房1103户、户厕2638户。发放教育资助金1154万元,惠及学生1.63万人。搭建“三园两企一基地”就业体系。全县脱贫务工人口达19831人,发放稳岗就业补贴1043万元、交通补贴969.6万元。发放小额信贷9902万元,贴息687万元。出台《扶持渔业产业发展十条政策》,新增渔业企业7家,养殖水体4800立方米。凉粉文化园主体完工,晋象10万头生猪养殖厂、官儿沙棘厂、东辛庄蔬菜基地建成投产。城乡供水一体化、唐河灌区加快建设。农村集体经济“清化收”回收债权429.25万元,化解债务1039.38万元。全县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12752元,同比增长16%。东尾毛等4个村入选全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名单。
    一年来,我们聚焦民生所需、办好实事,社会事业稳步发展。全年民生支出30.56亿元,同比增长22.94%,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7.62%。深入推进“县管校聘”改革,持续巩固规范民办教育成果,全力保障“双减”服务经费,综合托育机构主体完工。全县高考二本以上达线989人,居全市各县第一。实施县人民医院提升工程,县域就诊率达94.6%。县中医院迁址新建主体完工。医保参保率达95%以上。新增就业4931人。完成2个乡镇敬老院提质改造和1个社区居家养老幸福工程。工人文化宫主体完成。群众信访一次性化解率96.77%、参评满意率98.52%。全年无重大安全事故,社会大局持续稳定。
    一年来,我们聚焦政治引领、转变作风,政府建设全面加强。坚持不懈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驰而不息正风肃纪、为基层减负松绑。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议案和建议261件、政协提案214件。“三公”经费支出逐年缩减。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不断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深入推进。
    奋斗历程饱含艰辛,成果得来殊为不易。在此,我谨代表县政府向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浑源发展建设的广大干部群众及社会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认识到,推进全县高质量发展还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与人民群众的期盼仍有较大差距。全县经济总量较小、产业支撑不足、就业岗位不多、群众增收乏力;文旅尚需丰满血肉,旅游环境、旅游服务与北岳国山地位还不匹配;城市欠账多、基础设施弱、空气质量差,公共服务设施供给不足;农村脱贫后续产业支撑乏力,带农致富能力不明显,产业振兴任重道远;黄芪仍停留在初加工的层面,距知名地理标识品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国企国资改革短板明显,存量资产盘活和资本市场运作举步维艰;项目建设社会资本介入不足,民间投资拉动较少;政府系统干部知识更新慢,知识储备不足、能力提升不够,与高质量发展还不相适应。对此,我们一定正视问题、直面矛盾、勇于担当,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竭力做好政府工作,决不辜负全县人民期待!
    二、2024年工作安排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更是我县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一年,做好全年工作重任在肩、意义重大。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全方位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统筹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锚定“举文化生态牌、建特色休闲城、走旅游康养路”战略目标,聚焦文旅康养、新能源、特色农业、岩基材料产业赛道,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发展自信,持之以恒“延链条、抓创新、强保障、提品质、增实效”,推动经济社会更加协调可持续发展,奋力谱写全方位转型、文旅赋能型县城高质量发展的浑源篇章。  
    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6.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经济增长水平;约束性指标完成市下达任务。
    当前,我县正处于“融入京津冀”战略机遇的叠加期、“农文旅”转型升级的加速期、“新质生产力”动能转换的关键期,需要应对的困难挑战更多、跨越的关口险隘更难。我们必须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硬道理,坚定信心不动摇,咬定目标不放松,举全县之力深耕产业赛道,抓住主要矛盾,突破瓶颈制约,克难求进、先立后破,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努力走出一条彰显北岳文化、体现厚道精神、具有浑源特色的现代化发展路径。重点抓好以下九个方面工作。
    (一)聚力文旅融合、龙头引领,激发全域旅游新活力
    坚定文旅康养主导地位不动摇,持续放大“全境恒山、全景浑源”全域旅游格局,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打造北岳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和省级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
    大力提升国山品质。全速推进恒山5A级景区创建,加快恒山基础设施提升,实施智慧景区建设、步游道改造和消防设施配套建设,年内通过文旅部景观质量评审。启动恒山景区体制机制重塑性改革,激发内部活力,提升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开工建设恒山自然文化遗产展示中心。推动EOD项目落地。继续实施恒山水库清淤工程。加快神溪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完成凤凰山绿化、凤鸣阁等7处景观建设及湿地治理,6月底对社会开放。建设2条“长城一号”旅游公路,恒宗大道年内完工,构筑串联景区景点“快进慢游”旅游交通网。
    倾力打造康养高地。加快推进“文旅康养集聚区”建设,突出“山地康养、中医药康养”特色,推动体育、休闲、度假、生态观光等文旅康养产业发展,研发推广森林、山地、温泉、湿地、研学、自驾等绿色旅游产品新谱系。打通“汤头文旅康养示范区”直达通道,美化周边环境,全方位推动汤头温泉康养中心5月底前挂牌运营。完成中医院建设,新建老年养护院,推动全域资源共享、要素贯通、产业互补,让更多游客慕名而来、满意而归。
    全力推动文旅融合。科学布局恒山游客中心交通、票务、商业、会展等功能分区,完善设施配套,力争5月底投入运营。启动大云寺保护计划,实施栗家府等7处文物保护修缮工程。继续推进文物认养,完成古城博物馆建设。积极发展文博、文创、文旅产业,开发文旅体验项目、丰富北岳文创产品,拓展景区业态。谋划二亩湾生态修复区旅游项目和悬空寺夜游项目,打造“夜经济”IP。支持乡村民宿、特色餐饮、研学露营等建设,唱好文旅“四季歌”,促进文旅消费“淡季不淡”,实现游客人数、旅游收入“双提升”。
    (二)聚力黄芪提质、挖潜增效,擦亮特色产业金招牌
    坚持将“恒山黄芪”作为联农富农的支柱产业,在种源保护、产品研发、品牌培育、宣传推介上持续发力,推动黄芪产业优势更优、特色更特、做大做强。
    保护道地品质。以官儿乡“三品一标”基地为牵引,出台《恒山黄芪生态保护实施办法》,完善恒山黄芪质量标准体系。积极申报筹建国家保种实验室。加快推进恒山野生黄芪种源区、原生态保护区建设,新建野生资源保护基地1500亩。与山西农业大学合作开展良种攻关,培育“恒芪1号”新品种。实施良种繁育基地1000亩、野生黄芪抚育500亩,标准化种植2万亩、数字化种植1万亩。培育孵化恒山黄芪育种企业,保障恒山黄芪种源高质安全。
    抓好研发营销。抢抓黄芪“药食同源”机遇,出台《支持黄芪产业高质量发展激励办法》,对黄芪加工企业技术人才引进给予补贴,鼓励黄芪企业开展精深加工,研发康养、保健等特色系列产品。积极申报恒山黄芪省级专业镇,完成恒山黄芪区域公共品牌建设。加大与中医药龙头企业合作,持续拓宽市场销路,力争签约一批海外订单。
    (三)聚力乡村振兴、强县富农,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
    以“千万工程”为牵引,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强化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保障,推进农村改革和乡村建设,全力推动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跨越。
    全面夯实农业基础。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实施大仁庄、千佛岭、驼峰、沙圪坨4个乡镇土地整治项目,新增耕地2329亩。严格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实施有机旱作膜下滴灌4万亩、农业生产全托管4.43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2.27万亩,完成大豆种植1万亩、油料种植2.4万亩,创建玉米“吨粮田”2万亩。完善水利设施配套,新增水浇地5000亩。实施育种攻关、良种推广,抓好灾害防范,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51.31万亩、产量达到3.72亿斤以上。
    聚力提升产业水平。全力推进农商智慧城建设。完成凉粉文化园设施配套并投入运营;加快“浑源凉粉”标准制订。支持官儿沙棘加工厂扩建,产能突破1500吨。实施设施农业项目11个,建设王庄堡镇冷棚1200亩;改造静水池塘设施渔业214亩,新增养殖水体1.15万立方米;提质改造5-8家肉牛、肉羊规模棚舍1.3万平方米;发展2-3家规模化生猪养殖和5家以上黄芪羊养殖企业。开工建设产能12万吨的山西晋象饲料加工厂。继续推进宏成仓储物流、好仙友冷链智慧快速物流共派中心建设,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加大涉农信贷资金投放。推进工商资本联村共建试点。实施永安镇、蔡村镇以工代赈项目,让广大农民在家门口有活干、有钱赚。
    稳步推进农村改革。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集体林权制度、农村宅基地制度等综合改革,启动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推行医疗卫生人员“县管乡用、乡聘村用”。加强农村“三资”监管,推进“清化收”工作。盘活农村沉睡资源和闲置车间,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
    加快建设和美乡村。科学编制村庄规划,打造4个精品示范村、38个提档升级村。建好9条“四好农村路”。完成乡镇5G汇聚机房建设。持续推进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建成水厂两座,供水改造2.2万户。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完成4个建制镇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强化乡村治理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基层网格化治理水平。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深入推进移风易俗,让文明之风浸润和美乡村。
    (四)聚力工业转型、结构优化,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牢牢扭住新型工业化这个关键抓手,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调优结构,强化科技创新、项目支撑,以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开辟新赛道。
    壮大新能源产业规模。加快构建“风光水储”和“源网荷储”多能互补发展格局,打造区域综合能源基地。加快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开工建设上下水库和地下厂房。全力保障晋北采煤沉陷区新能源基地建设顺利实施。加快实施3个5万千瓦分散式风电项目,力争明年并网发电。开工建设福光共享储能电站项目,年内完成投资1.25亿元。推动亨源洪独立储能电站项目落地。持续推动乌三线(浑源—大同段)天然气管道工程前置手续审批。布局规划全县充电桩,实现主要公路基本覆盖。
    推动岩基产业集群发展。坚持“以销定产、以产定采、吃干榨净、循环利用”的发展思路,实行“荒料不出境”政策,实现花岗岩资源高端利用、历史固废有序消化。强化资金支持、人才保障,投入1000万元成立恒山岩基产业研究院,加大技术创新,研发聚合材料;投资0.77亿元建设岩基材料工业园区,力争社会资本首期项目年内投产,形成规模化、产业化成果,推进岩基产业“建链、延链、强链”。
    (五)聚力城市更新、文旅赋能,打造宜居魅力古县城
    紧盯群众需求和品质提升,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打造“宜居、宜业、宜游”魅力城市。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持续推进古城雨污分流、老旧管网改造及排水防涝工程,实施引翠街和天峰路改造,年内竣工通车。新建功能停车场2个,建设公厕3座。实施中水回用项目,实现“一水多用”。完成城市电网升级改造。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继续实施线材厂、交通局周边2个棚改项目,新建住宅539套,让古城有温度、更宜居。
    提升城市文化品质。完成玄武大道、永安东街、天峰路、文升路4条街道外立面整治1.46万平方米。实施古城亮化工程。谋划栗毓美治水文化宣传基地、恒荫文化街区、市民文体休闲广场建设。新建口袋公园2个,新增绿化面积1.2万平方米。深化“一德街”夜经济集聚区试点建设,推动城市书香商业综合体项目签约落地,打造具有浑源特色的商业街区,提升城市烟火气。
    提高精细管理水平。坚持用“绣花”功夫推进城市管理,强化综合执法,推动解决小区管理差、停车难等问题。加强电动车安全管理。深化城乡环卫一体化,提升生活垃圾、厨余垃圾收运处置能力,大力改善人居环境,提升群众生活品质。
    (六)聚力生态保护、绿色发展,争创生态文明示范区
    严格落实田长制、河湖长制、林长制,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让浑源的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环境更优美。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16个乡镇125个供暖单位燃煤锅炉清洁取暖改造。投资2.7亿元,实施集中供热管线改造一期项目,增加平房供热面积52.9万平方米。继续保持空气质量改善力度全市第一的势头,力争摘掉倒数第一的帽子。完成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净化项目,确保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达到Ш类标准。做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评估和防治,让“青山绿水”成为浑源靓丽的底色。
    推进生态修复治理。持续巩固生态修复成果,积极推进1.2万亩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大力争取资金,推进大清河、唐河流域生态治理,实施浑河防洪能力提升工程。持续推进“三北”防护林建设,完成封山育林2万亩。推动莲花山申报省级地质公园。推进建筑垃圾、废旧家电等回收利用。倡导绿色消费、低碳出行。全力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七)聚力深化改革、助企纾困,创优投资兴业新环境
    深化放管服改革,全力打造营商环境3.0版,兑现招商引资和人才支持政策,扶持外来企业,鼓励壮大本土企业。
    深化国企国资改革。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严格落实《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分类分批盘活恒山酒厂和龙泉苑、恒山小镇、古城华庭小区等闲置资产,实施政务中心楼群改造,严厉打击侵占侵吞国有资产行为。
    打造最优营商环境。深化“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实行重大项目“一事一议”;优化招商项目“线下网上”审批程序;完成11个乡镇政务服务超市改造,推行“7×24小时不打烊”服务。充分发挥驻京小分队作用,主动对接“京津冀”转移产业,力争全年招商项目签约70亿元。
    助力民营企业发展。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真心实意为民营企业纾困解难。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鼓励白酒、凉粉、小杂粮等本土企业发展壮大。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搭建产业链合作平台,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力争全年新增规上企业2户、市场主体2900户以上。
    (八)聚力民生保障、多元供给,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
    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大民生保障力度,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切实办好民生实事,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保障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学前教育普及、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特殊教育普惠融合发展。建成水磨疃幼儿园 、幸福里托育中心、鑫源小学公寓楼并投入使用。完成采煤沉陷安置区小学、幼儿园室外配套设施。建成公共实训基地并投入使用。
    深化医疗卫生改革。提高参保居民门诊统筹支付限额;落实城乡居民医保人均补助最新标准。实施县人民医院、中医院能力提升和血浆站建设。建成25个基层医保服务站,形成“15分钟医保服务圈”。完成神溪、土桥铺、海村3个健康示范村创建。
    夯实民生保障根基。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全面推进“一老一小”关爱服务,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1219户。实施步云社区居家养老幸福工程。推进扶残助残关爱工程。推动实施县级公益性公墓建设,建成1个县级公益性骨灰堂;加快5个乡镇公益性公墓(骨灰堂)建设。完成工人文化宫建设。持续开展送戏下乡和文化惠民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优化就业创业环境。实施就业服务提升行动,依托“零工市场”开展订单式培训,做好农民工、退役军人、困难家庭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谋划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新增就业4700人。持续开展农民工欠薪整治。培育“非遗制作”等特色品牌,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
    (九)聚力本质安全、风险防范,建设和谐稳定平安县
    坚持标本兼治,防范化解金融、债务、安全等领域重大风险,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护航高质量发展。
    全面筑牢安全屏障。压实压紧安全生产责任,加大燃气、消防、食品、交通等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和督导检查力度,坚决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实施综合应急基地、气象站灾后恢复重建项目,配齐建强森林防火专业队伍,高效精准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
    全力化解政府债务。严格落实一揽子化债方案,统筹资金资产资源,优化政策举措,妥善处置存量债务,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深化“新官不理旧账、政策不兑现、拖欠民营企业账款”专项治理行动,切实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全力提升治理效能。有效防范金融、房地产等重点领域风险,做好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持续开展“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活动,重拳打击私挖盗采、“烧碘石”等违法犯罪活动。畅通群众信访渠道,深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加强宗教事务管理。深化双拥共建,提升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水平。
    三、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深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锲而不舍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持之以恒纠治作风顽疾,不断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切实做到对人民负责,让人民满意!
    强化政治建设。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提高“政治三力”,切实推动中央决策部署及省市县委工作要求有效贯彻落实。
    强化法治建设。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尊崇宪法权威,深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加强乡镇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扎实推进“八五”普法,优化公共法律服务供给。依法接受人大监督,自觉接受政协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开展法治政府示范创建,让法治成为政府的行为底色。
    强化效能建设。加快数字化政府建设,平台覆盖率达到70%以上。深化行政事业单位机构改革,持续推动政府系统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精文减会、松绑减负,让干部更有精力促发展、办实事。严格抓落实机制,强化跟踪督办,推动全县重点工作掷地有声、落地见效。
    强化廉政建设。纵深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驰而不息纠“四风”、树新风、扬正气。深入推进省委巡视、审计等反馈问题整改。持续深化“半拉子工程”、“形象工程”、“面子工程”、统计造假以及基层治理不良现象整治。从严控制“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树牢过紧日子思想,始终把有限的资源和财力用在刀刃上。
    各位代表!万里征程风正劲,盛世龙腾再出发。新征程充满光荣和梦想,没有捷径,唯有实干。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同心同德,埋头苦干、锐意进取,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浑源篇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