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102|回复: 0

[山西] 2024年太原市万柏林区政府工作报告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昨天 20:38
  • 签到天数: 724 天

    [LV.9]以坛为家II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4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6144
    发表于 2024-4-16 18:06: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4年太原市万柏林区政府工作报告

    —  2024年2月20日在太原市万柏林区   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区长   张  喆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也是万柏林区在更高起点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攻坚之年。一年来,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及省市工作部署,锚定打造国家区域中心城市核心城区目标,以“五区”建设为重要载体和支撑,全力以赴稳经济促发展,持之以恒保安全惠民生,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来之不易的新成效。

    这一年,我们稳中有进,经济总体回升向好。初心如磐,信心如金。我们顶住经济下行压力,在爬坡过坎中砥砺前行,在更高起点上务实奋进,推动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630亿元,同比增长4.5%,增速全市排名第四。五项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五年来最优。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1.96亿元,同比增长13.1%,增速排名连续两年保持全市第一,2023年增速全省第一;固定资产投资额153.98亿元,同比增长9.2%,增速排名全市第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70.87亿元,同比增长7.1%,增速排名全市第三。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736元,同比增长5.2%,增速排名全市第三。全区经济增速划出一条来之不易的上扬曲线,经济运行呈现“高开、稳走、向好”态势。

    这一年,我们砥砺奋进,发展质效稳步提升。以楼聚产,以产兴城。我们聚焦重点盘活存量、拓宽思路培育增量、苦练内功提升质量,持续壮大楼宇规模、发展楼宇经济,入驻企业达1.23万家,入驻率超80%。梯度培育“亿元楼宇”7家、“千万楼宇”14家,全年全口径税收收入53.08亿元。总部经济、金融服务、高端商务等专业特色楼宇集聚成链,以中海、信达、华润、智创城NO.8等为代表的定位高端、特色鲜明、运作高效的楼宇经济产业群加速形成。万柏林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获批市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与市级共同创建国家级园区;小井峪文化产业园被认定为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获评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现代产业集聚优势加快凸显。中车·华远智能化联运枢纽港货运班列首发,内陆地区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全区上下跃动着抢抓机遇、大抓发展的强劲脉搏,呈现出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形成了笃行苦干、务实重干的浓厚氛围。

    这一年,我们攻坚克难,有效防范地产风险。交付的是钥匙,践行的是承诺。我们面对区域房地产项目类型多样、情形复杂这一实际情况,坚决扛起“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政治责任,克服重重困难,争时间、抢进度,想办法、破瓶颈,探索打造由区属城投公司代建代管推进项目债务重组的“委托管理+信托融资”万柏林模式,在全省专题调度会上介绍典型经验。全区15个保交楼项目全部复工并加速推进工程建设,总交付住房8247套,如期完成省定年度交付任务,专项借款项目交付套数居全市第一,有效防范了商品住房逾期交付风险,如期交出了保交楼“满意答卷”。

    这一年,我们未雨绸缪,牢牢守住耕地红线。食为政首,粮稳天安。我们始终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摆在首位,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以“长牙齿”的硬措施严守耕地保护红线,拆除2016年以来卫片督察图斑11个,涉及耕地15.723亩,圆满完成了耕地保护政治监督专项检查和整治提升行动任务。年内完成征地4宗,涉及耕地27.066亩,依法依规做好占补平衡。坚持宜林则林、宜耕则耕,恢复耕地722.85亩。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整治撂荒地1900余亩,全年粮食播种面积4400余亩,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全力夯实“国之大者”万柏林根基。

    这一年,我们用心用情,优先保障民生支出。足国之道,节用裕民。我们坚决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用压减非刚性、非重点、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经费的“减法”,助力民生福祉的“加法”,将有限财力用在发展紧要处、民生急需上。全力支持保障城中村改造、招商引资、环境治理、创新发展等重大战略任务落地见效,投入城中村改造用地征收及拆迁安置资金2.5174亿元、老旧小区改造补助资金6.8383亿元、中小企业发展资金2115万元。全力支持保障教育、医疗、社保、文化等重点民生项目有效实施,推动全区基本民生保障水平稳步提升,全年教育支出12.7888亿元、科技支出3711万元、文旅支出1497万元、就业补助4241万元、发放低保金2571万元、发放采煤沉陷区特定人群临时救助1081万元,把精打细算的紧日子变成了老百姓实实在在的好日子。

    回顾过去的一年,以攻坚之势奋楫扬帆,以奋斗之姿破浪前行,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聚力调结构、促转型,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立足高端商务经济带、高铁经济带、西山经济带、存量工业用地更新经济带“四大战场”布局产业,推动三次产业协同发展、转型升级。聚焦强链延链补链,支持以中车、晋西、汾西等为代表的传统制造业升级转型。太重、中车、中电科二所三大省级链主企业发挥聚合带动效应,引优育强、上下延链,实现产业链营业收入237.7223亿元。新材料、人工智能、废弃资源综合利用等新兴产业乘势而起。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势头强劲,以“金秋嘉年华 畅享万柏林”等促消费活动为抓手,最大限度释放消费潜能,全年新能源汽车零售完成44.1亿元、增长45.8%。长风、下元、漪汾、南寒“四大商圈”日趋成熟,兴华、东社、西山、和平等区域商业节点蓬勃发展,夜间经济焕发活力,“汾河以西消费中心”商业能级加快提升。

    (二)奋力抓项目、扩投资,发展活力竞相迸发。扎实推进总投资2904亿元的203个重点项目,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全年新开工重点项目16个,涉及先进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社会民生及基础设施等领域。积极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成功申报2023年专项债券项目17个,获批资金8.11亿元。主动赴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开展招商引资,签约项目24个,投资金额204.65亿元,重点引进思特奇、安恒信息、深圳一览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举办“智慧柏林 数字领航”万柏林区数字经济产业发展论坛,上线“悠享万柏林”全域旅游服务平台,发布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12条政策措施,现场签约8个数字合作项目,助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全力促改革、增活力,创新动能有效激发。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动态调整权责清单和公共服务事项439项,推行“证照分离”改革,对57项涉企经营许可范围改革事项进行全面优化。加快市场主体梯度培育,主动上门为商户现场办证,全区新登记经营主体2.39万户、全市排名第二;新增经营主体中企业占比43.83%、全市排名第一;新增经营主体中涉税主体占比48.66%,千人拥有企业同比增长13.19%。培育认定高新技术企业62家、“专精特新”企业16家、创新型企业23家;新增晋兴板企业3家。中车太原入选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太原重工成为全国唯一的重型机械标准化试点,汾西重工被认定为省级技术创新中心,文龙中美在第七届北交所新三板年度风云榜评选活动中荣获“新三板创新性优质企业”,我区产业园培育的山西玖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成为全省首家网络影视制作“新三板”挂牌企业,文创企业赫迪安(太原)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参与央视龙年春晚吉祥物“龙辰辰”的开发及推广。举办太原市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对接会,5个揭榜挂帅项目成功签约。全区技术合同成交335项,共计9.45亿元。人才发展环境不断优化,高标准建成人才公寓550套,发放各类人才补贴2253万元。注重知识产权保护,成立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充分发挥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引领带动作用,积极培育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指导企业设立知识产权运营中心,进一步激发民营企业创新创造活力。

    (四)着力强功能、提品质,城乡面貌新颜焕发。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配合推进兴华街周边排水系统及道路园林景观提标改造和瓦窑街东延等道路改造工程,区域路网格局不断完善。全方位推动农村公路建设高质量发展,完成东西山旅游公路堡山龙王庙连接线、龙泉寺连接线、化堡线至店头公路改造工程,成为全市唯一“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创建单位。稳步推动89个老旧小区改造提质,统筹推进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和电梯加装工程,惠及居民2.6万余户。大众棚户区改造回迁安置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顺利启动并申请到1.56亿元专项债券支持。新建公共充电基础设施935台,超额完成目标任务。深入推进垃圾分类,投放智能回收箱900台,覆盖小区324个,年回收量达2.14万吨;探索厨余垃圾处理新路径,推行安装油水分离器348台,实现源头资源化处置,不断丰富垃圾分类“万柏林模式”,已形成可复制、可借鉴经验,全省广泛推广。积极开展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市容环境更加整洁有序,市民文明素养不断提升。

    (五)大力抓保护、严治理,生态优势更加彰显。全面落实林长制,常态化开展巡林护林,严防森林火灾。稳步推进城市绿地建设,高质量打造5个游园、5个绿地、5个口袋公园,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5.9%,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2.52平方米。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年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25,六城区排名连续五年第一。严格落实河湖长制,统筹做好水资源管理、水污染防治等工作,有序推进“三河”复流工程建设,强力推进“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项目顺利实施。持续加强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管理,积极推进原煤气化旧厂区3个污染地块的治理与修复。依托西山生态优势,探索“生态+文旅”产业发展模式,举办玉泉山第十届樱花节暨山西中部城市群赏花季等活动,推出亲子研学游、生态休闲游等主题旅游路线,全年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193.8万人次、收入2887万元,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优势进一步突显。

    (六)倾力惠民生、谋福祉,群众生活明显改善。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推进丽华教育园区建设;发挥优质学校示范引领作用,加快推进煤气化片区教育发展。强化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新建公办幼儿园2所,新认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4所。优化教育基础建设,完成5所中小学提质改造和30余座校舍维修改造项目,校园环境展现新面貌。深化医疗体制改革,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前进院区正式开诊,为群众提供省级三甲综合医院同质化医疗服务;区医疗集团“区域心脑血管一体化”高质量发展项目落地实施;南寒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为2023年全市唯一获得国家批准的社区医院,下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被确定为医养结合省级示范单位。加快构建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区级老年医养照护中心项目顺利封顶;已建和在建的社区养老幸福工程项目总数达11个,位居全省县(市、区)第一;统筹推进居家适老化改造工程,为500户老人安装适老化改造居家智能服务设备。建成68家社区食堂,惠及周边居民群众。多举措促进稳定就业,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63万人、下岗失业再就业人员1.02万人。南寒街道西华苑社区零工驿站成为全市首家公益数字化社区零工驿站,在全省起到了标杆示范作用。举办“奋进正当时 聚力谱新篇”山西省群众文化活动锣鼓大赛、“今夜乐倾城·经典之夜”音乐节等文化惠民活动,居民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全区就业、教育、医疗、养老、文化和社会保障等工作提质扩面,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

    (七)强力防风险、保安全,社会大局持续稳定。深入落实“三管三必须”要求,压实部门监管责任、街道属地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扣紧安全责任链条,构建完善应急指挥、处置体系。深入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扎实推进有害气体、有限空间、高空坠物、危旧房屋等风险隐患排查整治,认真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坚决筑牢安全生产底线。深入推进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应查尽查燃气使用企业1513家,发现隐患1968个,全部整改到位。加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并投用小井峪消防救援站,上庄、南寒、大王、沙沟4个消防站建设进度均已完成70%以上,努力打通基层消防治理“最后一公里”。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以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为抓手,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常态化开展各项监督检查。持续开展“四季严打整治”专项行动,聚力攻坚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破获各类刑事案件277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183名。压紧压实信访工作责任,强化信访问题源头治理,及时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八)努力转作风、树形象,政府效能全面提升。强化政治引领,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围绕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基层消防管理能力提升、城乡环卫一体化改革等8项重点工作开展调研,深入解剖正反典型案例2个,9个专项整治取得明显成效,13项民生实事全部完成,一系列制度机制得到完善。强化依法行政,推进法治山西、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工作,加强政务公开制度和平台建设,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70件、政协提案139件,成功创建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强化作风转变,严格落实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纵深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一以贯之纠治“四风”。推进清廉村居建设,长兴北街社区、滨体社区入选全省首批清廉村居示范点。强化工作落实,严格执行区委决策部署,围绕项目建设、经济普查、创城创卫、环境保护等重点工作,优化“13710”督办功能,持续跟踪问效,狠抓工作落实,政府自身建设和行政服务效能不断提升。

    此外,积极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文联、工商联、残联、科协、红十字会等群团组织工作,审计、统计、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外事、台港澳、国防动员、双拥共建、人防等工作都取得新成效。

    各位代表!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回顾过去一年,我们在前进路上奋力奔跑,跨过许多沟沟坎坎,越过不少激流险滩,很辛苦、也很充实,有付出、更有收获。我们用“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实际行动,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更加坚定的步伐。我们深知,每一项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离不开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离不开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更离不开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团结奋斗。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向关心支持政府工作的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向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驻地部队、公安民警辅警和驻区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向所有为万柏林区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风雨多经志弥坚,关山初度路犹长。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区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不少问题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产业转型任重道远,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基本公共服务欠账较多,建设领域遗留问题亟待解决;民生社会事业仍存在短板,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待提升,等等。对此,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决不辜负全区人民的期待!

    二、2024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是以“五区”建设新成效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重要一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央及省委、市委、区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聚焦打造国家区域中心城市核心城区,准确把握“一二三四”总体原则和目标定位,坚持以“五区”建设为重要载体和支撑,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强化科技创新引领,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万柏林篇章。

    统筹考虑各方面因素,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在实际工作中尽可能争取最好结果,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约束性指标要不折不扣完成市下达任务。

    实现上述目标,有压力、有挑战,但更有基础、有信心。我们必须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准确把握高质量发展要求,全力抓好各项工作任务落实。

    (一)加快传统产业升级、壮大新兴产业,奋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锚定“六地”发展定位,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未来产业谋篇布局,实现产业结构优化、新旧动能转换、质量效益提升。

    大力推动传统工业振兴升级。立足辖区内工业企业集聚优势,促进以能源科技创新为引领的资源型经济转型,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巩固优势产业领先地位。加强对西山煤电、中车、太重等重点企业运行监测,服务重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制造等传统制造业立新破旧并重、智改数转网联、增资扩产提效。以中车和中电科二所等链主企业为引领,在轨道交通、半导体产业领域加快技术攻关和成果应用,打好“有链强链、缺链补链、上下延链”组合拳。积极落实废钢回收奖励政策,促进山西金利嘉再生资源有限公司等企业持续释放潜能,带动全区工业固体废物回收加工和综合利用产业快速发展。推广新型用地模式,超前储备可直接用于建设的“产业熟地”,尽快制定太重“退城入园”腾退土地综合利用规划。加快盘活中车、大众等现有厂区闲置资源,推出用地手续齐全、基础设施完善、准入条件明确的“标准厂房”,探索打造“园中园”,帮助中小微企业创造“拎机投产”条件。以山西支点科技为引领,积极探索工业上楼,大力发展总部型、技术型、创新型都市工业。

    大力推动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持续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立足中海、信达等高端商务楼宇和华润万象城、公元时代城、新城吾悦广场等商业综合体,分类打造不同类型服务业集群。实施“准亿元楼宇”“亿元楼宇”梯度培育计划,加强楼宇精细化管理,提升专业化运营水平,吸引众多创新主体入驻楼宇,打造先进制造业、高端商务等特色楼宇。大力发展咨询、法律、财会、人力资源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全力支持万柏林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优选入驻企业,构建特色明显、优势突出的产业链条,加快“业问”全景数字体验馆、产才智能分析与决策支撑服务平台“一馆一平台”建设,打造一批规模优势突出、品牌效应明显、产业特色鲜明的新兴先导型服务业集聚区。

    大力推动现代农业“特”“优”发展。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分类施策整治撂荒地块,推进10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耕地数量有保障、质量有提升。推广建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集体企业+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支持“联村共建”模式,引导村办企业因地制宜转型。以九院新村烟火经济、庭院经济为样板,积极发展餐饮住宿、休闲娱乐、物业租赁等服务业,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大力推动数字经济融合创新。聚焦打造“数字经济领航圈”,充分发挥科大讯飞、思特奇、安恒信息等数字企业引领作用,谋划建设公共智能算力创新赋能中心,加快推进远程医疗、数字生活、在线教育等新兴业态,全面激活数据要素价值。结合区域楼宇资源优势,积极引进工业互联网服务商、云服务商、产业数字化转型科研院所等公共服务资源,吸引中小企业落户落地,做大做强全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引导和支持企业推进数字化转型,打造“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不断深化数实融合。持续推进新型智慧城市试点建设,建强用好“万柏林基层治理赋能平台”,加强数字政府、数字社会、数字治理体系建设,加快智慧社区建设,打造一批数字化赋能标杆项目和典型应用场景,加快推动信息技术与城市发展的各领域深入融合,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让城市更智慧、群众更便捷。

    各位代表,产业兴则经济兴,产业强则经济强。我们将更加注重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统筹推进,构建符合万柏林实际、具有比较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奋力谱写率先转型发展新篇章!

    (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建设进度,奋力推动项目提质增效

    树牢“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的意识,使“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成为全区上下的普遍共识和行动自觉,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项目干,加速推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集聚新优势。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用好“一把手”招商、“小分队”招商、“大兵团”招商等方法,通过以商招商、会展招商、产业链招商等方式,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的企业对接合作,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持续招引一批产业关联度高、投资规模大、示范带动性强的大项目、好项目。主动与各大商会、学会、协会等机构合作,积极参加进博会、厦洽会、中博会等,进一步增强招商引资工作活力和社会影响力。建立“总部+生产线”双向招引模式,正向促进总部经济产生聚集和外溢效应,反向提供“项目落地到生产线投产、再到总部落户”一条龙招引服务,推动项目尽快形成更多实物量。开展“点对点”招商,全面提升招商引资的精准度、成熟度和落地率。

    推动重点项目建设。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准确把握政策导向,积极争取万亿特别国债、中央预算内投资和专项债券支持,谋划一批强基础、利长远的项目。支持俄直卡莫夫直升机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建设,促进早日投产达效。跟踪帮扶泰康太原旗舰康养社区项目,推动尽早开工建设。紧抓高铁西站建设重大机遇,加速推进中海寰宇城项目建设。利用太重搬迁腾退土地契机,提前谋划产城融合项目。依托深圳一览人力资源等重点项目,带动相关产业集聚,构建产业发展微生态。

    强化要素保障支撑。完善和创新项目推进工作机制,用好项目指挥部、领导包联、专班推进等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建立区级项目调度工作专班,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专班、一支队伍、一抓到底”项目包联机制,全面提升项目调度精准化、规范化水平。落实“四全工作法”,加强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及时解决“堵点”问题,保障重点项目高效推进。精准掌握政策方向,提升包装策划水平,让更多项目纳入国家及省市“大盘子”。滚动开展“三个一批”活动,实施“签而未落、落而未投、投未达效”项目攻坚专项行动,力促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建成、早达效。

    各位代表,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产业。我们要树牢项目是第一支撑的鲜明导向,唱响项目招引“大合唱”,打响项目建设“大会战”,以至真至诚的理念、奋勇争先的姿态,与企业携手并肩、双向奔赴,共同提升产业规模质量和发展能级,推动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三)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民间投资,奋力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持续落实扩大内需战略,围绕“一会两圈三中心”做文章,丰富“夜经济”,促进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促进会展产业日益繁荣。充分利用晋阳湖国际会展中心、山西省展览馆、中国煤炭博物馆、滨河体育中心等会展资源,加快集聚一批知名展览企业,加快培育一批品牌展会。争取国内外企业和机构来区办展、办会,发展会展策划、广告营销、信息服务等配套产业,完善周边酒店、商业等配套设施建设,实现会展与文化、旅游、体育、科技、互联网的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品牌展会影响力,打造更高水平的会展集聚区。

    加快服务消费扩容提质。围绕打造“汾河以西消费中心”,高质量规划布局商圈,发展壮大长风、下元、漪汾、南寒“四大商圈”,推进新城吾悦广场开业运营,鼓励国内外一线品牌,特别是高端、潮流、网红商贸企业来万柏林开设区域首店,积极培育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新的增长点。主动融入全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国家试点建设,重点打造星级便民生活服务圈,为居民提供“近在咫尺”的服务和便利。

    着力推动构建“三个中心”。利用信达、中海等高端楼宇优势,聚集消费金融、投资咨询、征信评级等各类新型金融机构及相关中介服务机构,形成省市金融集聚区样板、产业基金和创投基金标杆,打造“区域金融集聚中心”。持续加大“夜食”文化打造力度,举办特色“夜市”活动,提升义井网红小吃街、南寒美食街、新庄北街等夜间消费集聚地服务水平,以“厂合”青年文化艺术社区为圆心,集聚年轻文化业态板块发展“夜经济”,重点打造小井峪文化产业园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加快建设“夜生活和夜经济发展中心”。建设高品质汽车消费地标,开设汽车城市展厅,集聚售前、售后、二手车交易全链条汽车消费服务,加快联动谋划二手车出口试点,打造具有万柏林特色的“汽车消费中心”。

    引领文旅市场活力释放。全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依托西山旅游公路“大绿化、大景观”资源优势,以文旅康养深度融合促进全域旅游发展,支持长风城郊森林公园申报山西省文旅康养示范区,指导玉泉山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推进万亩生态园、桃花沟、偏桥沟等景点提档升级。深度挖掘利用山西博物院、山西地质博物馆、中国煤炭博物馆等文博资源优势,让“研学游”成为新风尚。持续加强文旅宣传推介,推广应用“悠享万柏林”全域旅游服务平台,充分释放文旅消费潜力,不断提升万柏林知名度和美誉度。

    推动市场主体量质齐升。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创优“三无”“三可”营商环境,对标省内外政务服务标杆大厅,创新网上办、掌上办、自助办、预约办、帮代办等多端线上线下融合办理的服务模式,为企业提供一流政务服务。坚持外引内育并举、增量提质并重、大中小微齐抓,加强市场主体梯度培育,力促个转企、小升规、规做精、优上市。以开展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为契机,摸清市场主体底数,保障企业健康发展,着重提高新增经营主体中企业、涉税主体占比,保持千人拥有企业增速稳步增长,释放民营经济发展潜能。

    各位代表,消费一头连着宏观经济大盘,一头连着千家万户的幸福生活。我们将顺应居民消费升级趋势,打通制约消费的“堵点”“卡点”,把扩大消费同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结合起来,适应个性化、多样化消费趋势,为经济增长提供持久动力、为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

    (四)坚持科技创新引领、推动“四链”融合,奋力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坚持把深化改革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人才强区发展战略,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紧紧依托中部崛起、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发展机遇,借助中车·华远智能化联运枢纽港货运班列优势,支持外向型制造业、跨境电商企业和外贸型综合服务企业获取国际订单、开拓国际市场,推动打造内陆地区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加快区政务服务大厅提档升级,不断优化政务服务环境,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工作。持续深化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工作,打造区域知识产权工作高地。稳妥有序推进机构改革,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林业建管体制等重点领域改革探索,促进各领域体制机制创新,激活发展潜能。

    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中小型科技创新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壮大,培育细分行业隐形冠军。充分发挥太原理工大学、太原科技大学等高校和中电科二所等科研院所创新要素汇聚优势,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平台,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就地交易、转化、应用,把更多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深化省校合作、共建“12大基地”,支持太原理工大学建设“省部共建煤基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促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碳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

    加快构筑人才高地。聚焦全区产业发展趋势,积极引进高端人才,纵深推动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实施,同步开展“柏林工匠”等本土人才培养。实施“柔性引才、项目引才”,探索建立产业人才数据库,根据产业需求开展高校学生“留才”服务和在外人才双招双引活动。推动区人才公寓尽快投入使用,强化人才安居、子女教育等综合保障,为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提供便利条件,让更多优秀人才引得进、留得住。

    各位代表,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我们要促进“四链”融合融汇,推动科技创新从“小局”向“大局”转变,资源配置从“分散”向“集聚”转变,创新队伍从“小众”向“大众”转变,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集聚磅礴力量!

    (五)强化环境污染防治、加强修复治理,奋力厚植绿色生态底色

    坚决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倡导践行低碳生活方式,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万柏林。

    保护好一片蓝天。持续强化工业企业达标排放监管,减少工业污染物排放,常态化抓好施工工地“六个百分之百”落实。聚焦重污染天气、臭氧和扬尘污染等突出问题,治污、控煤、管车、降尘多管齐下,全方位、全链条、全天候加强大气环境治理,提升科技支撑和现代化监管能力,营造天朗气清的生态环境,力争环境空气质量在城六区持续领先。

    守护好一泓清水。围绕“一泓清水入黄河”目标任务,推进虎峪河、玉门河、九院沙河“三河”复流工程建设,有序推进雨污分流源头排查改造项目。加强入河排污口和雨水泵站监管,坚决杜绝污水直排现象。全面落实河长制,加大河道巡查次数和清理力度,全力推进水环境改善,确保“三河”市考断面水质达标,久久为功守护水清岸绿。

    呵护好一方净土。巩固提升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成果,全面落实林长制,扎实推进国土绿化行动,持续开展西山生态修复治理。全力打好固废污染防治攻坚战,稳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开展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工作,加强太重集团搬迁后土壤环境监督管理,确保腾退土地得到合理利用。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坚决打击非法占地、违法建设和违法采矿行为,全力保障建设用地安全。

    各位代表,西山叠翠钟灵秀,汾波浩荡涵物华。我们将持续改善生态环境,不断擦亮生态底色,确保森林覆盖率、林木覆盖率始终位列全市前茅,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万柏林样板”!

    (六)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建设美丽乡村,奋力提升城乡功能品质

    坚持高标准规划、高品质定位、高质量建设,加快完善城市各项功能设施,加快美丽乡村建设,促进城乡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深度融合,进一步凸显城市品质、展现城市魅力。

    以系统观念完善城市功能布局。加快提升交通路网体系,服务保障太原铁路枢纽客运环线及西客站建设,配合做好地铁1号线、3号线建设,推进漪汾街西延及煤气化片区道路街巷建设,实施迎泽西大街、新晋祠路街区提质改造工程。统筹推进剩余80个老旧小区改造,不断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坚持民生工程问计于民,将居民意见作为重要参考依据,科学组织施工,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影响。积极推进游园、绿地等公共设施建设,创造更多绿色休闲好去处。强化战略性前瞻性新型基础设施布局,持续推进5G基站、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和综合承载力。

    以更大力度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紧抓保障性住房、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机遇,积极探索区域统筹、成片开发等新举措、新办法,加快瓦窑、西铭、大井峪等续建城改项目进度,申请城改专项资金,推动东社片区及其他城中村改造。推进丽华北片区城市更新项目,完善“一老一小”产业布局,加快周边路网配套,同步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着力打造定位高端、配套完备、功能齐全的高品质片区。继续做好房地产领域风险防范化解工作,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做好政策性专项借款的监督使用,持续盘活项目剩余资产,深化多渠道融资引资,以实际行动践行“保交楼”承诺。全力推进大众棚户区改造回迁安置项目,统筹解决教育资源配置、社会资本盈利、回迁安置平稳等问题,保障居民早日回迁安居。

    以规划引领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深入践行“千万工程”,加快美丽乡村项目九院村、大虎峪村、小西铭村、风声河村、桃杏村5个标段的规划建设,做好提档升级村和精品示范村培育工作。以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为牵引,统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不断完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以绣花功夫加强城市精细管理。以“日常管理精细化、城乡管理一体化”为目标,深化城乡环卫一体化改革,将全区农村及无人管理楼院、无人管理道路全部纳入清扫保洁范围,补齐清扫保洁、垃圾清运、公厕管理等方面短板,持续深入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建立权责明晰的环卫工作机制,坚决清理“最后一块卫生死角”。发挥智慧城市发展服务中心网格化平台作用,完善智慧城管体系,充实专业技术人员力量,实现城市管理“一网通管”,构建贯通“城市大脑”和“基础细胞”的智能化管理体系,实现城市管理常态长效。进一步做好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不断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各位代表,秉承“人民至上”理念,采用“绣花功夫”治理。我们将坚持城市更新和乡村建设相结合,让城乡面貌在建设更新中变得更美、让城乡品质在能级提升中变得更高,加快形成城乡融合、协调发展、共同繁荣新局面!

    (七)加强基本民生保障、供给多元服务,奋力书写民生幸福答卷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财政再紧张也要加大民生投入,全力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工作。

    全力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快推进丽华教育园区建设,加大煤气化片区教育资源投入力度,打造现代化高品质的一体化教育先锋。采用“名校+新校”办学模式,引进山西大学附属中学、山西省实验小学、太原市实验小学、康乐幼儿园等省市名校,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构建“名校+普校”发展共同体,发挥公园路小学、凤凰双语小学等优质学校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拓展。加快推进丽华苑小学、玉门花园第二小学、市实验小学长风校区、中海宸悦项目配套幼儿园、华润公元九里项目配套幼儿园、特教学校等项目建设,不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升全区办学水平。

    全力提升医疗健康服务水平。持续深化医疗体制区街一体化改革,发挥山大一院和区医疗集团合作优势,推动优质医疗资源进一步下沉。积极推动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和太原市第三人民医院等优质医疗资源建设。以中医、康复等专科项目为推手,推动王化、东社、小井峪等社区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加快推进1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以老年人体检、慢病管理为重点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率先开展预防接种数字化门诊建设,实施村卫生室“三年提升”工程。进一步增加公共体育健身设施,力争新建足球场11块、健身步道15公里,开展18场全民健身活动,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全力抓好“一老一小”普惠落地。加快构建可持续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推进区老年医养照护中心年内建成并发挥效益,继续高标准打造2个以上城镇社区养老幸福工程,做好居家适老化改造,擦亮幸福养老金字招牌,打响“康养河之西、颐福万柏林”品牌。依托区数字养老服务调度指挥平台,实现“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居家养老“六助”服务新常态。完善示范性综合托育机构功能,让公办托育机构建得实、用得好,满足周边群众托育需求。依托村(居)儿童之家,将儿童普法、女童保护、儿童健康、儿童阅读等元素融入其中,丰富基层未成年人保护阵地功能,倾情护佑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全力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区公共就业服务平台+零工市场+零工驿站”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打造5个特色社区零工驿站,推动零工服务向最基层延伸,带动更多就业。搭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平台,做好退役军人就业安置、权益维护、服务保障工作,广泛开展拥军优属活动。深入推进社保参保扩面工作,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落实好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低保和困难家庭保障扶持措施,提高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率,加强基金安全监管,优化经办服务全流程,兜住兜牢民生底线。

    各位代表,伏听“民有所盼”,镌刻“政有所为”。我们始终坚持民生投入只增不减、惠民力度只强不弱、惠民实事只多不少,以行动映初心、以实事暖民心,让老百姓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八)筑牢安全生产底线、深化平安建设,奋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坚持底线思维、系统治理、综合施策,把安全发展贯穿于高质量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把事关安全的每一件事情做细做实做好。

    突出抓好安全生产。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围绕重点领域和人员密集场所,扎实开展建筑施工、城市消防、城镇燃气、危旧房屋、地质灾害等重点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行动,全力抓好森林防火、防汛抗旱等工作,坚决遏制各类事故发生。提高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应急保障能力,持续完善全区突发事件专项预案编制工作。加快基层消防救援体系建设,加强小井峪消防救援站日常运行管理,加快推进上庄、南寒、大王、沙沟等4个消防站建设,力争打造“5分钟消防圈”。压紧压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扎实做好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持续强化风险防范。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建立健全欠薪治理长效机制,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持续提高粮食安全综合保障能力,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常态化抓好药品检查、特种设备监管及生活必需品质量监管等工作,营造和谐稳定发展环境。抓好各领域重大风险防范化解工作,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底线。

    全力护航平安建设。全面推广“四方融合”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深入推进“四季严打整治”专项行动。坚决打击电信诈骗、养老诈骗等人民群众身边的违法犯罪行为,常态化做好精准宣防和预警劝阻,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发挥好“全科网格”作用,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切实提升社会综合治理水平,高水平推动平安万柏林建设。

    各位代表,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我们将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摆在首位,下好防范风险“先手棋”,打好应对风险“主动仗”,让发展更安全、社会更安定、人民更安宁!

    三、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肩负新使命,迈步新征程。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抓落实”重要要求,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全面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激发一切可以激发的活力,以新气象、新作为向党和人民交出满意新答卷。

    一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把政治建设作为第一统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贯穿政府工作各领域、全过程,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确保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和区委工作要求落地见效,以实际行动践行对党忠诚。

    二要牢固树立法治意识,把依法行政作为第一理念。持续深化法治山西、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工作,依法依规履行政府职能,落实“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推动行政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不断加强政务公开制度和平台建设,提升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化、常态化、标准化水平。健全监督体系,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各方面监督,让政府权力始终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三要时刻紧绷思想之弦,把清正廉洁作为第一操守。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驰而不息纠治“四风”,始终严守思想“防线”、道德“底线”和法纪“红线”。坚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深入开展政府系统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持续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坚持勤俭办事、量入为出,削减取消低效无效支出,将有限财力优先用于保障民生,以政府过“紧日子”,换老百姓过“好日子”。

    四要持续改进工作作风,把务实重干作为第一追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部署要求,始终保持锐意进取、迎难而上的精神状态,努力把各项工作抓紧抓好抓出实效。大力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作风,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不断提高推动高质量发展、服务群众、防范化解风险本领。用好“四精四账”工作方法和抓工作落实的“543”体系,充分发挥“13710”工作机制作用,将抓部署、抓落实、抓督查结合起来,做到项目化、清单化、具体化推进,以舍我其谁的勇气和一往无前的决心,努力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各位代表,万里征程风正劲,千钧重任再启程。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和依靠全区人民,提振信心、笃定前行,凝心聚力、真抓实干,不断开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万柏林篇章。


    《政府工作报告》相关注释

    1.五区:现代产业集聚区、创新活力引领区、绿色生态示范区、品质生活体验区、文明和谐幸福区。

    2.专精特新:指企业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发展特征。

    3.“四好”农村路: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农村公路建设要因地制宜、以人为本,与优化村镇布局、农村经济发展和广大农民安全便捷出行相适应,要进一步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逐步消除制约农村发展的交通瓶颈,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提供更好的保障。”

    4.三管三必须: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

    5.“四季严打整治”专项行动:“春季攻势”“夏季风暴”“秋风行动”“冬季严打整治”统称为“四季严打整治”专项行动,即针对季节性治安规律特点,组织开展各类专项打击整治行动,有效防范一批季节性违法犯罪、打击震慑一批违法犯罪人员、根治清除一批社会治安隐患,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持续净化社会治安环境。

    6.六地:国家先进制造业重要承载地、国家能源技术革命策源地、国内外重要文化旅游目的地、内陆地区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区域现代服务业集聚地、全省民生幸福首善地。

    7.“联村共建”模式:围绕组织、产业、治理等方面,以“强村带弱村、富村带穷村、大村带小村”实现抱团发展,打造村级发展共同体。

    8.四全工作法:全周期发力、全要素保障、全流程提速、全方位推动项目建设。

    9.一会两圈三中心:推动“会展+”产业融合发展,发展壮大“四大商圈”和“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打造“区域金融集聚中心”“夜生活和夜经济发展中心”和“汽车消费中心”。

    10.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服务半径为步行十五分钟左右的范围内,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费和品质消费等为目标,多业态集聚形成的社区商圈。

    11.“三无”“三可”营商环境:无差别、无障碍、无后顾之忧,可预期、可信赖、可发展的营商环境。

    12.“四链”融合:指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

    13.12大基地: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大学生就业创业基地、高校科研平台延伸基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智库合作基地、高校优质生源基地、红色教育和国情教育基地、大学生联合培养基地、高校干部人才培养基地、校友招商引才基地、高校农产品供应基地、技能服务人才培养基地。

    14.双招双引:“双招”指的是招商和招才,即吸引外来投资和引进优秀人才;“双引”则指的是引资和引智,即通过吸引外来资金和智慧资源,推动经济发展。

    15.千万工程:“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是由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从农村环境整治入手,由点及面、迭代升级,全面实施20年来深刻改变了浙江农村的面貌,造就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万千农民群众,赢得广泛赞誉。

    16.居家养老“六助”服务:助餐、助洁、助急、助行、助浴、助医。

    17.5分钟消防圈:将消防力量前置,通过就近保障,抢险救援的方式,确保消防人员到现场灭火救援的时间在5分钟之内。

    18.“四方融合”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警务人员、网格员、物业人员、社会力量“四方融合”,聚焦基层社会治理,整合多元力量,实现矛盾纠纷联调、社会治安联防、突出问题联治、重点工作联动、服务管理联抓、基层平安联创。

    19.四个抓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不折不扣抓落实、雷厉风行抓落实、求真务实抓落实、敢作善为抓落实。

    20.“四精四账”工作方法:精细建账、精进交账、精准核账、精确销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