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71|回复: 0

[山东] 2024年德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昨天 20:00
  • 签到天数: 721 天

    [LV.9]以坛为家II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4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5312
    发表于 2024-3-28 19: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4年德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2024年1月13日在德州市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德州市市长  朱开国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以“高质量发展重点突破年”为抓手,有力有效应对困难挑战,圆满完成各项主要目标任务。

    (一)经济运行承压稳进。健全责任分工机制,突出靶向调节,靠前服务,精准发力。全面落实国家和省惠企助企政策,动态推出降本增效措施,退减降缓税费超过50亿元,新增银担“总对总”规模34.9亿元,落实加计扣除政策50余亿元,争取各类政策性资金267.3亿元。市县协同推进重大项目谋划储备、要素保障,610个省市县三级实施类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509亿元,投资完成率121%。争取国债资金86亿元、专项债券211亿元,新增贷款476.4亿元。扎实推进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举办促消费活动200余场。新登记经营主体增长40.4%,首次突破60万户。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2%,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三个高于”目标,经济运行持续回升向好。

    (二)产业培植集聚成势。七大主导产业和12个标志性产业链加速发展,化工新材料、大豆玉米精深加工入选省雁阵形产业集群,电子信息、新型纺织、调味品等3个集群入选省特色产业集群,宁津县入选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有研12英寸大硅片、高纯溅射靶材通线量产,刻蚀设备用硅材料等3个项目开工建设,“全国重要的集成电路关键材料基地”建设取得标志性成果。130个市级以上工业重点技改项目完成投资236.7亿元,恒源石化转型升级、华鲁恒升高端溶剂等项目竣工运行,景津环保装备、鸿泰鼎新材料等项目扎实推进,晶华光伏压延玻璃项目成功获批。扶优培强骨干企业,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94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家、省级226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21家、瞪羚企业32家,金能科技、通裕重工等11家企业入选省领军企业、省工业百强,营收过100亿元、50亿元企业分别达到6家和9家。温多利、欧迈机械、瑞博龙3家企业进入上市审核辅导,新增挂牌企业78家,新增直接融资86亿元。稳步推进数字赋能,新增省级“数字经济总部”5个、省级数字经济园区4个,新建改造5G基站3002个,鲁北大数据中心加快建设,我市位列全国数字城市百强第63位。加快绿色转型步伐,新增省级以上绿色工厂12家、绿色工业园区4个,天衢新区入选全国首批碳达峰试点园区,华能电厂高灵活性2×660兆瓦热电联产项目获得核准,莱钢永锋政策性产能转移和转型升级有序实施,三峡庆云新型储能项目全面投运,新能源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连续3年居全省第1位。厚植科技创新能力,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54%,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3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97家,4家企业获评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齐鲁高新区获批省级高新区,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平台49家、院士工作站18家,新入选国家、省重点人才工程44人,新集聚青年人才3.5万人,新培育技能人才8.3万人,创新生态持续优化。

    (三)乡村振兴扎实推进。“吨半粮”创建扩面提质,单产、总产均创历史新高,核心区102万亩地块平均亩产1589.8公斤,建成全国首个百万亩“吨半粮”示范区,全年粮食总产157.5亿斤、增长2.5%,实现“二十连丰”。入选全国首批整地市级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新建改造高标准农田65.7万亩,创新“管护增”耕地保护模式。新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794家,建立区域农机推广站63个、为农服务中心70处。食品名市建设有序推进,食品创新产业园加快建设,天润乳品、安井食品、皇家小虎“超级工厂”等项目建成,中粮面业、薛记食品等项目顺利实施,德州扒鸡、禹城功能糖入选全国重点地方特色食品产业集群。乡村建设成效明显,全面推进40个省市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10个中心镇实施建设项目389个、完成投资429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872公里,改造危旧桥梁51座、供水管网5830公里,县乡村三级物流网点实现全覆盖。禹城市、宁津县入选全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乐陵市获评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

    (四)发展活力持续释放。以重大战略为牵引,统筹推进一批重点项目、重大平台、重要改革。成功举办央企投资发展论坛等对接京津冀系列活动,深度对接雄安新区,深化与北京朝阳区等战略合作,新开工京津冀地区投资过亿元项目150个、到位资金109.1亿元。协同推进沿黄生态廊道规划建设,黄河、大运河连通廊道路网工程全面完成,成功举办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德州)论坛。全国节水型社会达标县建设实现全覆盖,宁津县、齐河县豆腐窝灌区入选全国农业水价改革试点。全面深化开发区改革,产业培育、创新驱动、要素保障持续增强。实施“三个一百”改革工程,争取国家级改革试点35项、省级135项,5项国家级试点通过验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乡村振兴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财政绩效管理等工作分别获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督查激励,“信用就医”、盐碱地改良、粮食烘干仓储全域覆盖等3个事项全国推广,培育电子信息产业、“网格+警格+民兵”基层治理等33项工作获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肯定批示。深入推进国企改革,闲置资产治理初见成效,国企内生活力和服务发展能力明显增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统筹实施59个“一把手”营商环境项目,有序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创新推出“信用承诺+极速办事”审批、“金服制度”、房地产“三全”服务、二手房“带押过户”等一系列集成服务举措,建立“2110”企业诉求快速闭环解决机制,我市居全国工商联“万家民企评营商环境”进步最明显的5个地级市首位。强化资源要素保障,处置批而未供土地2.9万亩、闲置土地2632亩,供应标准地8462亩。全面扩大对外开放,新设外资企业116家,预计利用外资5.8亿美元,货物进出口增长10%左右,跨境电商进出口增长44%,3家企业获AEO高级认证。举办中国―东盟中小企业合作发展大会、德州(法国)投资贸易合作推介会,与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国家地方合作取得突破,缔结友好合作城市6对,国际“朋友圈”不断扩大。

    (五)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全面强化规划引领和底线管控,编制完成市县两级总体规划,新编修订城市供热、人防工程等专项规划21个。中心城区103个城建项目完成投资255.6亿元,市体育公园、市长河公园新园先后开放,运河大道即将竣工通车,市文化科技中心等主体完工,黄庄立交、东风路跨岔河东大道立交桥等加速推进。实施德城区岔河两岸、陵城区西南片区等19个城市更新项目,完成投资81.1亿元。新开工棚户区改造14256套,基本建成22558套,改造老旧小区136个,479个小区供热直管到户,既有住宅加装电梯256部。智慧城市建设有序推进,新一轮“红色物业”建设三年行动深入实施,62个“三无”、自管小区实现物业专业化服务。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临武、德郓高速公路等131个重点工程完成投资279亿元,马颊河、徒骇河治理等48项重点水利项目完成投资59.4亿元,改造雨污合流管网139.8公里,提前两年完成“两清零、一提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深入推进,国家卫生城市通过复审验收,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扎实有序,新增绿地204万平方米,新建绿道绿廊128公里、口袋公园148处,建成省级美丽幸福示范河湖11处,城市宜居宜业水平不断提升。

    (六)民生保障扎实有力。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财政民生投入占比达到81.3%,就业社保、住房保障支出分别增长14.4%、34.8%。坚持月调度、季督查、多策协同,18件民生实事落地见效。城镇新增就业6.1万人,新安置就业困难群体4.3万人,建成公益性零工市场32处、服务16.2万人次,农村劳动力就业工作走在全省前列。新改扩建中小学校、幼儿园53所,新增学位3.65万个,招聘教师2930人,实施薄弱改善与能力提升项目148个,为643所中小学校4926间教室配备护眼灯,256所中小学校的14万学生实现在校午餐午休。提前一年完成中心村卫生室全覆盖改建提升,10个中心镇医养结合体建成启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比居全省首位。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扎实推进,山大齐鲁医院德州医院在全省三甲排名由托管前的40位提升至13位。社保参保扩面17.7万人,上调增发养老金等待遇12.6亿元,惠及群众133.7万人。省内率先实现异地住院、门诊统筹、门诊慢病医保联网结算镇街全覆盖,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节约费用11.8亿元,门诊慢特病医保支付病种扩围到73种,5600余人享受居民长期护理保险待遇1232万元。新建136处“365暖留中心”,为2639名孤困儿童发放基本生活保障金5276万元,实施特困家庭适老化改造1767户。258个房屋确权颁证历史遗留问题小区全部化解,惠及群众6.06万户。开展文化惠民活动1.6万场,放映农村公益电影6.9万场,大型杂技剧《山水国潮》晋京展演。特色体育名城建设展现新气象,新增体育场地11万平方米,举办全市第十三届全民健身运动会等群众性体育活动1300多场,市体育运动学校加快建设。国防动员、退役军人、双拥共建、民族宗教、仲裁调解、档案史志、海关口岸、人民防空、气象减灾、妇女儿童、关心下一代、残疾人工作等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

    过去一年,极不平凡,困难交织,挑战叠加。年初,我们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聚焦保健康、防重症,统筹推进“乙类乙管”,疫情防控实现平稳转段。年中,我们面对百年不遇的“8·6地震”,迅速响应,高效协同,全面做好伤员救治、群众安置、房屋修缮,用最短时间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年末,遭遇罕见暴雪和持续严寒,我们全力防范应对,抓实抓细保暖保供、道路畅通、农业减灾,最大限度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一路前行,风雨兼程,560万人民群众众志成城,守望相助,自信自强,共护德水安澜,共建美好家园,每个德州人都不容易,每个德州人都了不起!

    (七)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严格落实“八抓20条”举措,扎实开展化工行业专项整治,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持续下降。全面优化交通环境,整改农村平交路口8522个,安装减速带2.7万条,普通国省道综合路况指标居全省第2位。更新改造燃气管道68.2公里,加装燃气安全装置82.9万户。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完成省下达的PM2.5指标和重污染天数控制任务,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全部达到Ⅳ类及以上标准。植树造林5.1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6.5平方公里。政府债务、城投债务风险整体可控。有序推进地方法人银行风险资产处置,金融生态持续优化。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陵县模式”,“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建设实现县乡全覆盖,专项整治信访突出问题,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严厉打击电信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全面加强。

    一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全面加强政治建设,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扎实开展主题教育,一体推进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建章立制。自觉接受市委全面领导,重要情况主动请示汇报,重大问题及时提请市委研究决策。主动接受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纪检监察监督和社会各界监督,定期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工作、向市政协通报情况,办理市人大代表建议391件、政协委员提案523件。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研究吸纳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调研成果80余项。全面深化法治政府建设,建立“府院联动”“府检联动”工作机制,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地方性法规2部,出台政府规章3部。全面加强廉政建设,认真履行“一岗双责”,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续巩固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过去一年,我们迎难而上、精准攻坚,“稳”的基础巩固拓展、“进”的动能提质增效,争先进位成为共识,干事创业成为共为。成绩殊为不易,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干部群众携手奋斗的结果。在此,向全市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各位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向驻德部队官兵、中央和省驻德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德州发展的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感谢,致以崇高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宏观形势依然复杂多变,需求不足、循环不畅、预期偏弱等不确定性问题还比较突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尚不牢固,以进促稳持续承压;产业规模实力偏弱,科技创新内生动力不足;企业经营压力多变,助企纾困不够精准;资源要素制约突出,绿色低碳转型任重道远;城市功能层级不高,治理效能还需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不充分,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县域经济发展不均衡,自主保障能力偏弱;开发区载体地位不突出,集聚效应发挥不够;污染防治存在薄弱环节,空气质量有待改善;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基层“三保”和政府债务压力增加;解决群众诉求质效有待提高,民生福祉还有欠账;安全生产、社会稳定等领域存在不少风险隐患;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还有很大差距。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坚决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二、2024年重点工作安排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今年政府工作,总的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按照“三个高于”“五个走在前”“七个争上游”目标要求,持续推进先进制造业强市、区域消费中心城市、食品名市、特色体育名城建设,增创服务融入重大战略、先进制造业、有效需求、数字经济、新型城镇化、民营经济、乡村振兴、县域经济、绿色低碳、改革开放等“十个新优势”,全面提升政府治理效能,稳预期、增活力、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德州实践取得新成效。

    综合分析,建议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5%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高于GDP增速,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货物进出口增长6%左右,粮食产量稳中有增,全面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降碳和环境质量改善约束性指标。这些目标,充分考虑了宏观经济形势和各方面因素,兼顾需要与可能,有利于引导预期、提振信心,实际推进中要争取更好结果、实现更高目标。我们要坚决落实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工作要求,抓主要矛盾、破瓶颈制约、重当下之急、谋前瞻布局,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一)持续精准推动经济以进促稳。扩大有效益的投资,激发有潜能的消费,着力培优塑强新增长点。加快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华鲁恒升二元酸、宝鼎精工智能装备等729个省市县三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000亿元以上,盯紧抓实376个拟投产项目,力促快投产早达效。强链条塑优势,实施华源新型纤维、海创智能制造等150个市级工业重点技改项目,完成投资200亿元。提品质增活力,实施黄庄立交、晶华大道南延等87个中心城区城建项目,完成投资179亿元。夯基础强功能,建设庆云通用机场,加快实施济南至宁津等8条高速公路、G105德城段等11个国省道大中修项目,推进潘庄和李家岸灌区现代化改造等52项重点水利工程,争创国家市级水网先导区。重储备优保障,聚焦融入重大战略、产业升级、基础设施、民生保障等领域,建立项目动态谋划优选机制,统筹安排用地、资金、环境、能耗煤耗等要素条件,优先保障重点项目落地。激发消费活力。加快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促进汽车、家电、家居等大宗商品消费,积极培育直播电商、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热点消费,推进县级物流配送中心、乡镇商贸中心和农村新型便民商店规划建设。加快黄河文化博物馆群、九龙湾文旅融合园、星锐影视基地等重点文旅项目建设,推进景区提质焕新工程和旅游住宿业高质量发展,力争4A级景区达到9家,创建星级酒店15家、星级民宿5家。强化招商引资。抓实以链招商、用活资本招商、做好以商招商、加强境外招商,大力引进央企强企分支机构、区域总部、功能总部。优化项目遴选机制,强化全周期服务管理,力争新开工投资过亿元招商项目410个,到位资金385亿元。提升外贸质效。加强外贸主体培育,加快建设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新增跨境电商产业园区2个,跨境电商企业突破400家,新增进出口实绩企业100家。加快保税物流中心申建,推动平原内陆港获批运营。用好进博会、广交会等高端平台,举办“黄湄交流周”“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等系列活动,全力打造中国北方对接东盟支点城市。

    (二)持续精准推进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聚力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增效、新兴产业集群集聚,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挺起“产业脊梁”。做大做强产业体系。瞄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加速突破,提高主导产业发展能级,聚焦延链强群持续发力,力争绿色化工、食品加工、装备制造营收突破1000亿元,轻工纺织突破600亿元,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突破300亿元,生物医药突破100亿元。积极布局人工智能、新型储能、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加强企业梯次培育。分类遴选,分级培育,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00家以上、上市过会2家、挂牌60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00家、省级以上单项冠军12家、专精特新企业100家。完善企业供需对接机制,开展融链固链对接活动100场以上。全面强化科技赋能。打造制造业“一链三中心”创新平台,推进国家高端体育装备、国家马铃薯技术创新中心创建工作,加快省硅单晶半导体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建设,新建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等50家以上,引进科技成果50项以上,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100亿元以上。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强市建设,鼓励企业参与标准制定,提升创新创业活力。优化政策、引育并举,集聚青年大学生3.7万人以上,培育高技能人才1万人以上。推动数实融合发展。全力支持有研12英寸大硅片扩产和威讯、恒芯电子等做强做优,加快建设鲁北大数据中心,放大天衢新区集成电路产业园区、临邑“侗芯谷”等集聚效应,着力引进一批关键材料、先进封测、终端制造等链主企业,培育一批互联网及关联企业,力争数字经济产业规模超过500亿元。实施智能制造赋能工程,完成1000家以上企业数字化转型诊断服务,培育10个数字化应用场景、10个省级智能工厂、200家省级“晨星工厂”。实施“千兆城市”提升行动,新建改造5G基站3000个,改造网络低速终端20万部,实现5G网络深度覆盖。

    (三)持续精准厚植战略新优势。深度借势借力,打好“融接引争”组合拳,把战略势能转化为发展动能。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以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为引领,项目化、清单化落实碳达峰工作方案。加强资源循环利用,完善废钢铁、废旧动力电池等回收利用体系。推进5个整县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开发国家试点,新能源装机达到820万千瓦以上,新型储能规模达到90万千瓦以上。新培育省级以上绿色工厂5家、省级生态工业园区2家。大力推广绿色建筑,新增城镇绿色建筑800万平方米、新开工装配式建筑200万平方米。加强地热技术创新应用,拓展低碳园区、居民供暖应用场景。深化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主动对接、精准承接,深化“一县一区”“一部门一重点”合作机制,持续加强鲁冀省际合作,力争引进京津冀投资过亿元项目100个以上、到位资金100亿元以上。推动南运河生态廊道、生态储备林等重大工程纳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全面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推动41个总投资383亿元的生态修复等重点项目,协同建设沿黄百里绿色长廊,高标准建设“两河牵手”综合廊道,做好四女寺风景区和重要节点规划建设,塑造国家文化公园德州品牌。聚焦省重大发展战略,搭建平台、谋划项目,支持“齐禹临”深度对接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推动新一轮鲁西崛起行动政策事项落实。加快天衢新区建设,集聚一批标志性、先导性重大项目,打造京津冀协同联动示范区。

    (四)持续精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坚决扛牢粮食安全责任。坚持科技强粮,突出单产提升,统筹减损增效,力争128万亩“吨半粮”核心区全部达到创建标准。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国家试点,新建提升100万亩以上、改善灌溉面积30万亩以上。开展小麦、玉米、马铃薯等育种创新研发,培育优良新品种10个以上,小麦良种繁育面积30万亩以上。坚持良田粮用,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聚力发展食品产业。聚焦食品名市建设,发挥食品创新产业园和各县市区食品园区平台作用,推动总投资572亿元的74个项目尽快落地见效。加快发展粮油精深加工、功能糖、大豆蛋白、肉制品、调味品等特色产业,支持禹王、谷神、星光、新希望六和等园区化发展,力争新增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30家,营收10亿元以上企业达到25家。强化“德州味”品牌培育,扩大德州扒鸡、乐陵小枣、夏津桑黄等品牌影响力。新建改造标准化养殖场200家以上、蔬菜大棚2200个,保障重要农产品稳定供应。扎实推进乡村建设。统筹提升省市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加快“双镇百村”建设,新改建农村公路600公里以上、供水管网4100公里,改造危旧桥梁21座。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八清零一提升”,力争126个涉农乡镇全部达标。精准落实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五)持续精准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更加突出改革赋能、创新服务,优化制度供给,有效激发市场和社会活力。集成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实施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聚焦主责主业,提升竞争能力。深化财政体制机制和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科学配置财政资源,推进财政金融创新融合发展。深化“金服制度”改革,畅通企业融资渠道。健全批而未供、低效闲置土地处置长效机制,科学实施占补平衡项目。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强化联合激励惩戒,营造诚信社会环境。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全面落实提升服务企业质效政策措施,深化全生命周期集成服务改革,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多增值服务。发挥“德企行”平台作用,全面规范涉企行政执法检查行为。加大拖欠企业账款清理力度。接续推出一批“一把手”营商环境项目,扎实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深化“同办德州”改革,全域推进“无证明城市”建设,实现许可事项同要素管理、同标准办理,提高“一窗通办”“一网通办”“一码亮证”水平。深化“县镇同权”改革,推动政务服务事项向镇街便民服务中心下沉。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旗帜鲜明地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支持企业坚守主业、做强实业,鼓励扩容提质、二次创业。优化市领导同志帮扶企业现场办公、问题闭环解决等工作机制,深化服务企业“十百千万”工程。政企双向发力,护航依法治理、合规经营、防范风险。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尊重实干家,包容探路人,致敬创业者,讲好德商故事,建树新时代德商新形象!

    (六)持续精准优化城市功能品质。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实施城市建设管理三年提升行动,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城市。高起点规划。系统优化城市布局,加快总体城市设计、乡镇国土空间等规划编制,构建市县乡村一体化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加强专项规划统筹管理,推进规划实施监测网络试点。以经营城市理念优化规划设计,坚持配套先行、统筹提升,加快推进钩盘河等8个片区100个项目规划建设。高标准建设。实施新型城镇化攻坚行动,推进46个省级新型城镇化重点项目建设,加快补齐县城基础设施短板,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完善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加快推动东风路跨岔河东大道立交桥、市体育公园、市文化科技中心等建成启用。科学实施国土绿化,深入推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改造提升公园绿地36处,建设绿道绿廊、林荫路50公里。逐步修复城市河湖水系和湿地水体,实现换水补水动态循环。深化城市更新,投资160亿元实施30个城市更新片区建设,加快69个棚户区改造,2000年前符合条件的老旧小区全部实施改造,改建供水、供气、供热管网300公里。高效能治理。动态优化城市管理机制,推动管理重心下移。加快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推进“城市大脑”提级扩能。统筹实施市政设施提标、景观风貌提升、单元节点美化,开展交通秩序、背街小巷、户外广告等专项治理,新增停车泊位7000个、电动汽车充电桩1400个。高品质供给。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探索建立“人、房、地、钱”要素联动新机制。深化房地产项目“三全”服务,树强信心、优化保障。做细“留改拆”顶层设计,合理确定供地规模、结构、节奏,优先布局教育、医疗等配套设施,加快建设一批改善型高品质住宅,提高宜居优居水平。常态化组织房交会等活动,推广运用“房票”“带押过户”“房贷商转公”等模式,更多让利惠民。

    (七)持续精准加快县域经济进位赶超。坚持以提高县域综合实力为导向,推动培强、扶弱、联动发展。提升综合竞争力。聚焦产业升级、要素支撑、城乡融合,“一县一策”制定提升方案,加快“强县进位、弱县赶超”。瞄准工业、现代农业、科技、文旅等领域,制定激励政策,引导符合条件的县市区争创省级特色产业强县。增强产业贡献力。树牢财源导向,强化亩均贡献约束,做大实体经济,集中培育优势产业和财源企业。开展雁阵形产业集群集中突破行动,支持每个县市区打造1—2个百亿级特色产业集群,实现省级产业集群(基地)全覆盖。加快提升现代服务业,重点支持生产性服务业补短、生活性服务业升级,推进多业态协同融合发展,打造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优化物流园区布局,加快专业批发市场扩容升级。鼓励县域放大优势、差异发展,确立主导产业和招商重点,建立协同招商机制,避免同质化竞争、区域内卷。挖掘园区承载力。深化开发区改革,加快配套设施建设,提高产业承载力,推动规模实力、考核位次持续提升。加快化工园区转型升级,有序推进调区扩区,打造绿色低碳、高贡献的标志性产业板块。以县域为单元编制镇街产业园发展规划,推动提标升级,着力培育一批中小微企业特色专业园区。

    (八)持续精准保障改善民生。坚持尽力而为、发展破题,既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又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落实就业优先政策。抓紧抓实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推进全国就业创业服务示范城市试点,力争城镇新增就业5万人以上,新开发特色公益性岗位5000个以上,实现“社区微业”共同体全覆盖。提升教育发展质量。新改扩建中小学校40所、公办幼儿园12所,新增学位5.35万个,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覆盖率达到80%,创建省级以上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5个。支持德州学院申报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德州职业技术学院争创国家职教“双高校”,推动德州理工职业学院(筹)通过省评审。深度推进产教融合,加快职业院校规范化建设,着力打造地域特色鲜明的职业教育先进市。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实施公立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提升三年行动,全力争创国家级、省级临床重点专科,提升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水平。加快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推进东部医疗中心、市妇女儿童医院项目建成搬迁,市传染病医院启用运营。增强社会保障能力。持续开展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集体补助试点,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扩面3万人以上。深化职工医保全省统筹和门诊共济保障改革,居民长期护理保险覆盖面达到60%以上。完善“一老一小”服务体系,建成助老食堂100处,实施特困家庭适老化改造1000户以上,打造市级示范性托育机构25家,巩固提升孤困儿童助学项目,扎实推进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创建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儿童友好城市。丰富群众文体生活。新增标准化城乡书房12处,体育设施开放学校达到400所,开展文体惠民活动1.5万场,高质量创排一批文艺精品,鼓励更多正能量群众文体活动。

    今年我们将持续聚焦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办好21件民生实事。主要包括:接续实施中小学校护眼灯配备、推行居民长期护理保险、开发设立特色公益性岗位、“红色物业”建设深化提升、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农村公路危旧桥梁改造、优化红色速递服务品质,新组织实施建设助老幸福食堂、开展居家养老“六助”关爱服务、品质化托育服务、推动儿童友好社区建设、护航校园交通安全、实现医保业务“一体化”办理、推广“社区微业·惠残爱心小屋”、老旧小区改造、用电自管小区供电改造、推进数智社区建设、通信信号“升格清盲”行动、增加公共停车位充电桩供给、提质15分钟“健身圈”“阅读圈”、活跃基层群众文体活动。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我们将压紧压实责任,加力加速推进,坚决兑现承诺!

    (九)持续精准守牢高水平安全底线。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纵深推进重点领域、关键环节风险排查和系统治理。抓实安全生产。深入开展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持续抓好化工、城镇燃气、建筑施工、道路交通、消防等领域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加强基层应急保障能力建设,推进高危工艺技术改造升级,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深化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强化污染防治。突出抓好扬尘、工业源、移动源污染治理,大力推进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协同减排,淘汰国Ⅲ及以下非营运柴油货车1万辆、国Ⅰ及以下非道路移动机械1900台。加强主要河流水质监测,建设省市级美丽幸福河湖10处以上。深入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加强固体废物综合治理,加快“无废城市”建设。植树造林2万亩以上,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平方公里。防范化解财政金融风险。加大基层“三保”力度,严禁新增政府隐性债务,严格落实城投公司举债融资提级管理制度。全面加强金融监管,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稳步推进地方法人银行改革化险。深化社会治理。深入开展源头治理攻坚,全域创建全国、全省“信访工作示范县”。深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现代化建设,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全面做好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退役军人工作,积极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等人民团体桥梁纽带作用,扎实做好民族宗教、外事侨务、仲裁调解、人民防空、防震减灾、残疾人和关心下一代等工作。

    三、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做好今年政府工作,我们必须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持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和市委工作安排,加压奋进、务实担当,不断提高政府治理水平。

    坚持有为有位。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说实话、出实力、办实事、求实效。强化目标引领,注重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引导各方面立足岗位创新创造,在探索探路上突破突围,在先行先试中提升标杆,在比学赶超中争先进位,努力形成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德州敢争先的生动局面。坚持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协同发力,增强有解思维,提升优解能力,理智清醒面对“两难”“多难”问题,抓住主要矛盾,解决关键问题。敢于攻坚克难,对历史遗留问题不回避不推诿,穿透剖析,精准施策,依法依规有序化解,不把历史遗留问题再留给历史!

    提高治理效能。坚持科学民主决策,深入调查研究,广泛汇聚民智,加强风险评估,注重动态优化调整。有力有序推进政府系统机构改革,提升政府运行质效。坚持严责明权赋能,讲规矩、守规则、明规制、严规范、重规律。坚决扛牢落实主责,不折不扣抓落实,雷厉风行抓落实,求真务实抓落实,敢作善为抓落实。对重点任务紧盯不放,梳成条、切成块、分成段、落到点、解难题,项目化推进、清单化保障、全过程管控。持续推进主题教育专项整治,全面强化巡视巡察反馈问题整改。强化财政预算约束,健全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切实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带头习惯过紧日子,严格集约高效办文办会办事,大幅压减政府资金资助的论坛、展会等活动。严肃财经纪律,刚性必保、减控必严,把同样的钱花出更大成效。

    加强依法行政。持续推动法治政府示范创建,推进重点领域立法,深入开展“八五”普法宣传教育。落实“府院联动”“府检联动”工作机制,推动依法行政与公正司法有机衔接、良性互动。加强政府合同管理,扎实做好行政复议、行政执法监督等工作。深化诚信政府建设,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依法依规科学统计,高质量做好“五经普”。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工作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深化民主协商,高质量办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主动接受纪检监察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加强审计监督、财会监督、统计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恪守勤政廉洁。发扬彻底自我革命精神,坚决扛牢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深化政治生态建设。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续纠治“四风”,防范“新形象工程”。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优化督导考核办法,落实“四下基层”制度,帮助基层找准路径、改进方法、化解难题。坚持“单月接访、双月上线”,提升12345热线服务质效,主动回应群众诉求期盼。以严的基调正风肃纪反腐,强化重点领域、关键岗位廉政风险防控,始终保持廉洁用权、干净干事的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新时代承载光荣与梦想,新征程呼唤奋斗与担当。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开拓进取,高质量完成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德州实践新篇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