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120|回复: 0

[辽宁] 2023年海城市政府工作报告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前天 20:00
  • 签到天数: 721 天

    [LV.9]以坛为家II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4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5538
    发表于 2024-3-4 20:56: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3年海城市政府工作报告

    ——2023年12月27日在海城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市人民政府市长 杨野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海城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一年来,在市委的统一领导和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锚定全面振兴新突破主题,抢抓机遇谋发展,固本强基惠民生,政府系统广大干部工作使命感全面点燃,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多年未有的良好局面。初步核算,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620亿元,同比增长7.6%,全力冲刺64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38.7亿元,同比增长28.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实现117亿元,同比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83亿元,同比增长10%;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实现25882元,同比增长8%。海城在全面振兴新突破征程上迈出了铿锵步伐。

    (一)稳增长调结构,新突破成效更加凸显。

    稳经济措施有效实施。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实施留抵退税4070万元,为制造业小微企业缓缴税款3.68亿元,为先进制造业减税5346万元。强化政银企对接,为企业投放贷款206亿元,兑现惠企资金5787万元。开展“我为企业解难题”大比武,为企业解决各类难题5564个。实施工业大企业培训计划,规上企业净增16家,达到366家,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2家。加大市场主体培育力度,新增市场主体1.8万户,总量达到10.52万户。

    农业综合实力持续提升。落实粮食安全战略,全市粮食播种121万亩,新增和改造升级设施农业2730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增332家,粮食产量60万吨,达到近十年最高。以工业化理念、产业链思维发展现代农业,成功获批国家第四批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立“1+2+1”农业产业图谱,华子玉农副产品冷藏加工、昊明禽业肉鸡屠宰加工等引领性项目纷纷上马,全市农产品年加工能力突破300万吨,加工增值率达到60%以上,新增鞍山市级龙头企业4家,新获批省级名牌农产品1个。

    工业转型升级成效显著。聚焦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成立产业研究院,确立“4+4+3+N”产业发展新框架,菱镁、钢铁深加工、纺织服装、农产品深加工等传统产业加速升级,智慧菱镁云平台运行有序,成功举办2022年中国菱镁行业协会年会暨海城市菱镁产业招商大会,被授予“世界镁都”称号,东和新材实现北交所上市,紫竹集团耐候特钢项目开工建设,西柳纺织服装产业园入驻企业达到157家。高端装备制造、精细化工、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装备等新兴产业发展迅速,瑞兴机械等33家企业获批省创新型中小企业,辽河大管等10家企业获批“专精特新”企业,利尔麦格西塔等4家企业申报省级数字化车间。文旅、建筑、物流等行业产业运行平稳,全年新建改造5G基站403个,启动智慧乡村服务等7个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物流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服务业复苏态势明显。启动购物节、房交会、夜经济、名店评选等促进消费措施,举办西柳国际服装周等大型商贸活动,拉动消费超过8000万元。对西柳服装市场实施提级管理,市场集群出床率有效提升,交易额达到800亿元。加大南台国际箱包城盘活力度,箱包市场交易额达到90亿元。加强与义乌小商品城集团沟通对接,历史遗留问题解决步入实质性阶段。完善电商服务载体,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电商交易额突破220亿元。开通西柳至内蒙及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购物、货运专线,旅游收入突破90亿元。

    (二)抓招商引项目,新突破支撑更加稳固。

    招商引资效果良好。制定《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企业投资贡献奖励办法》,举办首届海商大会,参加广交会、进博会,通过“政策+活动”组合拳,吸引企业投资海城。全年市级层面累计开展走出去、请进来活动220次,签约亿元以上项目92个,引进域外资金118.93亿元,以华能集团产业融合发展项目为代表的一批项目成功落地。

    项目建设成效斐然。瞄准社会投资、城建、四改三大领域,深入实施“抓投资、上项目、强包保、重服务”专项行动,以项目为驱动,点燃振兴引擎,跑出发展速度。全年开复工5000万元以上项目120个,谋划未来三年项目987个,停滞10年的新加坡佳通温泉健康产业城项目重新开工。

    央地合作取得突破。深化合作向更高层次、更宽领域迈进,强力推进央地合作和“双鞍”融合,对接央企40家,推动重点项目18个,投资10亿元的三峡风电等项目开工建设,与鞍钢集团达成五大领域合作战略共识,互赢成效初步体现。

    (三)推改革谋创新,新突破动能更加强劲。

    重点改革不断深化。成功获批两项全国农村改革试验拓展任务和国家新一轮深化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争取全国第三批化债“建制县”政策资金11.4亿元,如期偿还债务本息49.4亿元。实施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提升工程,市属国有企业资产总额突破112亿元,营收突破15亿元。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审批服务流程,11个驻政务服务中心窗口被评选为“清风辽宁政务窗口”。完成开发园区社会职能剥离,经济发展主阵地活力进一步提升。

    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成功获批国家第二批创新县,全年新增省级以上研发机构3家,恒润农业被评为辽宁省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对象,绿色镁耐火制品生产技术等30项科技成果实现本地转化。实施鞍山市“带土移植”项目5个,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注册102家,累计入库高成长型科技中小企业68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114家。

    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积极融入“一带一路”,依托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加速布局海外市场、拓展国际渠道,积极组织外贸企业参加广交会、海交会、匈牙利中国商品展会,成功召开辽宁西柳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共签订意向订单达500余份,意向成交额约8194万元。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31.9亿元,市场采购贸易试点累计出口6.1亿美元。

    (四)补短板强建设,新突破基础更加坚实。

    基础设施更加完善。高质量完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改造老旧小区4.8万平,新改建农村公路11.6公里,维修改造县乡公路131.3公里,小姐庙渡改桥投入使用。对城区1.7万平主次干路和行人道路进行修补,新建维修供热管线14公里、供水管网1.5公里,完成仿真绿植围挡2.2万平,建设口袋公园6处。城市污水处理厂扩建一期工程投产运行。腾鳌、西柳、毛祁获批“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镇。有效完善峰尚景云天小区基础设施,及时申请海城燕莎中心破产重整,推动了历史遗留问题向前解决。

    管理效能持续提升。建立城市环境卫生竞争机制,实现扫保面积800万平。新增车位2.76万个,车辆乱停乱放问题得到统筹治理。全面规范高铁西站管理,客运秩序明显好转。加快城市数字赋能,推进大数据、视频资源整合共享,城市管理、防汛指挥、应急救灾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明显提升。

    生态环境日益改善。建立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体系,出台《海城市碳达峰实施方案》《海城市菱镁产业能耗双控实施方案》,推进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整改,完成8948户居民实施清洁能源供暖设备安装改造。落实扬尘管控“八个百分百”要求,完成工业园区裸露地块硬化3.3万平,主干路两侧绿化1万平。扎实开展“绿满辽宁工程”,建成绿色矿山19家,完成人工造林500亩,实施国家级公益林生态保护25.7万亩,完成矿山治理234.1公顷。深化流域环境治理,扎实推进感王污水处理厂二期提标改造,八里、牛庄污水处理厂扩容,8个国省考核断面全面达标,5个国控断面优良比例达到92%。完成19处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立标,清理整治黑臭水体42处,获省人居办通报表扬。PM2.5同比改善7.0%,连续四年下降,创历史最好水平。

    (五)善治理惠民生,新突破环境更加和谐。

    民生福祉有效保障。始终保持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城乡低保标准、特困供养标准进一步提高。新增城镇就业5600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3650人,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社会事业不断进步。全面完成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管理体制改革,“双减”工作经验成果受到教育部刊录推广,新招聘教师220人,高考成绩再创历史新高。新建中医院病房楼、改造中心医院门诊楼,基层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有序推进。扎实开展创城、创卫工作,国家卫生市创建工作顺利通过“省检代国检”验收。开展全国九省十市书画联展等文化活动36场次,高质量承办大型体育赛事12场次,成功举办海城首届半程马拉松比赛,拍摄院线电影《鸿运噹头》。

    基层治理有力有效。强化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大比武,办理群众诉求31826件。落实市级领导包案责任,调解矛盾纠纷2395件,办理法律援助989件。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雷霆”专项行动成果明显,社会治安秩序持续向好。

    同时,双拥共建、国防动员、人防和民兵预备役、消防、民族宗教、国家安全、保密、档案等工作持续加强,妇女、儿童、残疾人、工会、红十字等工作取得良好成绩。

    (六)讲政治转作风,新突破保障更加有力。

    党的建设不断加强。坚定不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政府系统各领域全方位,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高质量推动第二批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见行见效,以实际行动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扎实履行巡视整改主体责任,省委第三巡视组交办问题全部有效办理。

    法治建设再上台阶。全面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严格落实“三重一大”请示报告制度。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舆论监督,28件人大代表建议、24件政协委员提案全部办结,满意率100%。

    始终保持廉洁从政。坚决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深化纠治“四风”。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工作机制持续健全,干部履职担当、廉洁从政、依法行政意识进一步提升。

    各位代表,为者常成,行者常至!过去一年我们克服了无数挑战,取得了难能可贵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有效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广大干部群众重燃激情、顽强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全市人民、社会各界和所有支持参与海城建设发展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受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制约,海城的振兴发展还面临着不少的问题和挑战。主要表现在: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缓慢,部分新兴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支撑力不足;科技创新在助推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作用不够,科研成果本地转化率不高;营商环境建设仍有差距,创新创业氛围不够浓厚,市场主体活力不足、竞争力不强;开放力度和水平与城市地位不够匹配,外资外贸不够稳定且总量有待提升;公共服务仍有短板,政府债务、金融风险、生态环境、安全生产、信访稳定等领域遗留问题仍然存在;少数干部缺乏斗争精神与工作本领,与当前重燃激情、再创辉煌的工作氛围不相适应。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2024年主要工作安排

    2024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是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攻坚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责任重大、意义重大。

    2024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市委十届八次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聚焦“一个主题”,围绕“两条主线”,坚持“三个导向”,把握“四个关键”,运用好赛道机制,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以超常规举措打好打赢新时代“辽沈战役”海城之战,率先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海城新篇章。

    2024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扣除上年耕地指标流转等一次性非税收入因素)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重点要抓好九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全面振兴为核心,提质量、扩增量,实现质效新增长。将发展实体经济切入点放在降低成本和增添活力上,夯实振兴根基,点燃发展引擎。

    一是全面稳定经济运行。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配套制定我市相关政策,助力经济持续向好。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各项减税降费政策,持续分批发放惠企资金,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加大企业技术人才招引和专业工人招聘力度,定期组织政银企对接活动,持续开展“我为企业解难题”大比武活动,为企业平稳有序运行保驾护航,扎实做好五经普工作,切实摸清家底,针对性实施各类促进经济发展措施。

    二是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完善国有企业基础性管理制度体系建设,借助“双鞍”融合契机,推动海镁集团重组。实施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推进“一网通办”“一件事一次办”,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实现“一次办好”。完善开发园区人事和薪酬管理制度,实现业绩与经济规模、增长速度、税收贡献挂钩,激发干事创业热情。

    三是着力推进科技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持企业创建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专业技术中心,着力构建产学研联盟、专家工作站。扎实推进“创新型企业培育计划”,对首次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给予资金奖励,年内新增高新技术企业8家、雏鹰瞪羚企业2家,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累计达到300家以上。

    (二)以项目建设为重点,优服务、促落地,夺取发展新高地。坚持“一切围着项目转,一切聚焦项目干”,以项目突破制胜新赛道、跑出加速度,蓄势赋能助推高质量发展。

    一是千方百计强招商。立足上下游、放眼国内外,不断创新产业链招商、委托招商、以商招商方式,聚集重点产业、重点地区、重点国家,举办好海商大会等活动,促成晟合新材料产业用布研发、马格瑞斯镁建材生产线等一批新项目落户海城,确保全年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00个,引进域外资金128亿元,落地亿元以上项目55个。

    二是不遗余力建项目。紧盯开工率、竣工率、投产率、达产率,开展“项目手续办理攻坚”,运用谋划储备、调度通报、领导包保、问题协调、督导考核“五大机制”,推动辽宁美彩电池正极、隆承高温镁质功能材料等130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开复工建设,以优质服务换取项目建设“加速度”。

    三是矢志不渝谋合作。深度整合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资金链、服务链,构建央地合作、“双鞍”融合新格局。加速三峡风电、中电装配送基地等项目建设,力争在海镁集团重组、钢铁产业链上下游配套、“双鞍”融合产业园建设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三)以转型升级为抓手,兴产业、稳运行,谱写工业新篇章。围绕“4+4+3+N”产业布局,不断做大产业“蛋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一是持续做强传统产业。菱镁产业,认真落实《辽宁省推进菱镁行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加速菱镁资源整合,深入推进轻烧反射窑炉分类处置,拉长做宽镁耐火产业链,做强做精镁建材产业链,补充延展镁化工、镁合金产业链,重点推进远东集团新型镁建材等项目建设。钢铁深加工产业,以“双鞍”融合为契机,支持重点钢铁企业通过产能置换,改造升级,实现关键装备大型化、集成化和信息化,重点推进源鑫钢铁冶金粉末3D打印、恒盛铸业肋钢和烧结机升级改造项目。现代农业深加工产业,以规上企业为主体,产业链龙头企业带动,推进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建设,确保昊明禽业屠宰加工、正羽禽业饲料厂二期工程建成达产。纺织服装产业,聚焦上中下游产业链,着力引进纺织、印染、设计、加工企业,推进艾歌恩服饰、欧品豪冠等项目开工建设。

    二是不断壮大新兴产业。精细化工产业,依托腾鳌精细化工产业园,重点发展高档着色剂、中间体等产业集群,打造国家级精细化工有机新材料产业基地,重点推进七彩化学有机颜料及中间体三期、辉虹颜料特种树脂及表面活性剂等项目建设。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目标,发挥华信重工、三鱼泵业、海通数控等骨干企业带动作用,推进华信重工军工环保压力容器等项目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完善充电桩、充电站建设,支持聚能重工宽体重卡、双星集团轮胎再生利用项目建设。新能源装备产业,大力发展风光装备、新能源电池、储能产业,推动中海装风电装备产业园建设。

    三是深入发展行业产业。文旅产业,实施旅游业三年倍增计划,发展好购物游、“冰雪+温泉+民俗”游、乡村生态游、民俗文化游和健身休闲游。物流产业,加速腾鳌龙基物流园、西柳国际物流园建设,着力培育一批骨干物流企业和知名物流服务品牌,打造国家级物流示范园。建筑业,加快建筑业资质企业培育招引,鼓励建筑业企业资质升级,推进建筑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升级。

    四是探索培育未来产业。依托产业研究院,瞄准国家层面确立的8大新兴产业和9大未来产业,对照我市产业基础和发展实际,加大政策扶持、项目规划、人才引进、合作交流力度,力争在人工智能机器人、生物制造、新型储能等领域实现突破。

    (四)以乡村振兴为主线,夯基础、提品质,描绘三农新画卷。锚定建设农业强市目标,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践行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一是推动农业高质高效。守住耕地这个命根子,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加强耕地保护和建设,健全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制度体系,提标建设高标准农田,开展黑土地保护,加强抗涝抗旱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农业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同步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20万亩,产量稳定在55万吨,生猪饲养量稳定在90万头、家禽饲养量稳定在8000万只。支持75万吨绿色蔬菜产业带建设,保障“菜篮子”充足供应。实施南果梨提质增效行动,强化与沈阳农业大学等高校院所和“中化”等现代化农业企业合作,打造辽宁省南果梨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高地。

    二是推动农村宜居宜业。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农村基础设施补短板,加快建设美丽乡村,创建省级美丽宜居村10个,推进“和美乡村”建设,绿化美化村屯10个。统筹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新改建农村道路100公里,改造农村危桥5座。全方位打造“生态环境宜居福地”。

    三是推动农民富裕富足。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精准务实培育乡村产业,实施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6个,新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3家,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着力打造更多省级以上农产品品牌。完善农村电商服务载体,建立供应链体系,畅通城乡双向流通渠道。强化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对接,推广现代农业管理知识,提高农民的专业素质和竞争力。

    (五)以开放合作为先导,扩影响、促消费,掀起商贸新浪潮。落实扩大内需和对外开放战略,充分发挥市场集群支撑作用,着力构建商贸发展新格局。

    一是做强专业市场集群。锁定“打造千亿级专业市场集群”目标,以专业市场及其配套加工产业为依托,全力盘活西柳国贸城、西柳义乌小商品城、南台箱包城,高标准规划建设纺织服装产业园,促进西柳市场集群全新发展,全年市场交易额力争达到1000亿元。充分发挥市场采购贸易试点辐射作用,拓展中东欧、东北亚及蒙、俄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促进外贸健康发展。

    二是加快促进服务业回暖复苏。举办中国西柳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海商大会等系列商贸活动,整合服装产业链资源,加强与国内外消费品行业的交流与合作。开展啤酒节、烧烤美食节、房交会、汽车嘉年华等一系列促消费活动,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提振消费热情。制定完善鼓励政策,加大限额以上商贸企业培育扶持力度,促进全市商贸主体规模壮大、质量提升。

    三是充分发挥电子商务产业优势。瞄准打造全国知名、东北最大数字产业新城目标,建设电商产业园二期,培育壮大社交电商、直播电商、共享经济等新业态,推动网络零售额持续增长,力争突破230亿元。引导专业市场集群企业和商户深入实施“互联网+实体经济”战略,以电商为牵动,全力激活西柳、南台实体经济发展引擎。以做强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两个园区为切入点,打造东北商贸物流集散中心。

    (六)以绿水青山为目标,抓管理、防污染,开启生态新局面。将生态文明建设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解决突出问题、改善生态质量,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一是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稳妥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努力实现能耗强度下降3.2%目标。严格落实节能审查制度,积极鼓励引导高耗能企业节能改造,扎实做好能耗双控工作,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加强宣传引导,大力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和消费方式。

    二是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推进蓝天保卫战,加强工业源治理,抓好面源、移动源管控,深化与大石桥、辽阳、岫岩菱镁行业跨区域联合整治,修复矿山生态329.28公顷,确保重污染天数不超过5天。深入推进碧水保卫战,加快推进村镇污水处理厂管网及设备维修改造,加速污泥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项目建设,保持黑臭水体动态清零,推进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深入推进净土保卫战,严控耕地、在产企业、化工园区新增污染,加强固体废物综合治理,加速生活垃圾转运站建设,严查各类破坏生态环境的违规违法行为。

    三是切实抓好中央环保督察整改。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全力做好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迎检工作。从严从实、动真碰硬,推进反馈问题整改,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七)以空间规划为基础,增供给、强建设,焕发城乡新面貌。以创城、创卫为牵动,加速营造良好辖区环境,全面提升城市品质。

    一是加快城市更新。实施环北小区、安铭路5个楼宇修缮,推进腾鳌开发区109万平老旧小区改造。建设省级直属森林消防综合救援队辽南支队基地,推进海城市接引大伙房水源水厂建设项目建成投产。深入谋划实施海城河南岸开发,加快城区园林绿化专项提升,新建温泉小镇、大白桥加油站等7个口袋公园,改建黎明、水岸明珠等19个口袋公园。

    二是规范城市管理。发挥网格化、路长制作用,提升日常管理水平。实施城市环卫社会化运营,扩大垃圾分类试点范围,推行市政、园林常态化养护和深度保洁机制,显著提升背街小巷和城乡结合部环境品质,有效破解无物业小区管理难题。着力治理私搭乱建、侵占道路红线、私自变更建筑用途等行为,有效解决油烟扰民、占道经营、噪声污染等问题,全面规范净化城区人居环境。

    三是盘活存量资产。加大闲置土地、闲置楼宇、闲置厂房处置力度,全力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继续实施土地攻坚行动,加快批而未供、闲置土地处置,集中解决净地不净问题,为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提供空间支持。

    (八)以人民幸福为己任,保民生、护稳定,描绘和谐新图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力办好民生实事,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伍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新增城镇就业4000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500人。加大社会救助力度,坚决守住低保、特困等重点人群兜底保障底线。按时足额发放养老金,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市场化运营,构建“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政策,推进医疗报销、异地结算更加便民利民。

    二是优化公共服务环境。加快教育强市建设,着力提升教师队伍能力,加强校外培训机构监管,做好望台中学、什司县中学改扩建,实施中小中学、英落中学校舍加固,积极争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和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推进健康海城建设和爱国卫生运动,全方位夯实传染病监测预警机制,强化重点专科培育和医学人才培养,实现基层卫生院、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全覆盖,提升医疗综合服务能力。积极开展文体活动,举办第二届海城半程马拉松比赛,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三是抓实安全生产工作。强化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城镇燃气、食品药品、特种设备、森林防火等重点行业领域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高突发事件应对能力,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

    四是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打击毒品贩卖、网络诈骗等突出违法犯罪,完善“天网”工程、“雪亮”工程。用好12345群众诉求热线,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大比武,积极回应民生关切,集中解决一批群众关注度高、社会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着力解决信访问题,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九)以政治建设为引领,重实干、抓落实,开创工作新业绩。始终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打造人民满意的政府。

    一是加强政治建设。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在振兴发展新征程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二是狠抓工作落实。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不动摇,深入企业、深入群众,紧紧抓住难点和堵点,一心一意办实事、解难题。坚持目标、节点、结果导向,紧盯振兴发展目标,全面推动国家、省市和海城市委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落实。坚持以巡视整改促转变,以主题教育促提升,强化成果转化运用,全面提升政府执行能力。

    三是增强法治意识。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全面实行权责清单制度,不断提高行政效率与公信力。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舆论监督和监察、审计监督,持续深化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四是始终廉洁从政。坚持“过紧日子”思想,强化预算管理,严把支出关口,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实施细则,坚定不移纠“四风”、树新风,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紧盯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纵深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严厉惩治违法违纪行为,树立清正廉明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目标引领方向,使命呼唤担当。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鞍山市委、市政府和海城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面激发“海城行、海城能行”的昂扬斗志,不畏风雨、攻坚克难,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率先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精心绘就中国式现代化的海城图景而努力奋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