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163|回复: 0

[河北] 2023年吴桥县政府工作报告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昨天 21:14
  • 签到天数: 738 天

    [LV.9]以坛为家II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4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9270
    发表于 2024-2-29 20: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3年吴桥县政府工作报告

    一、2022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也是全县上下凝心聚力、团结奋进的一年。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牢牢把握“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认真落实国家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省市系列政策体系,紧紧围绕建设新时代经济强县、美丽吴桥总目标,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杂技兴县”战略,全面推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城乡融合乡村振兴”三项任务,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局面。全县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同比增长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23亿元,同比增长9.7%;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同比增长8%;规上工业增加值预计同比增长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同比增长9.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分别增长4%和7%。
    ——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实现新突破。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实施5000万元以上项目81个、总投资116.84亿元,26个项目纳入省、市重点。深入实施入园升规技改专项行动,全年新增入园企业11家,实施技改项目27个、总投资24.4亿元,新增“规上”企业12家、总数达到52家。招商引资提质增效,设立招商投资促进中心,配齐建强专业招商队伍,制发《吴桥县招商引资行动实施方案》《吴桥县招商大使聘任管理办法》等专件。全年在谈项目54个、总投资122.9亿元,签约项目33个、总投资36.5亿元,落地项目45个、总投资52.9亿元,投产项目11个、总投资10.8亿元。科技创新显著增强,制定出台《2022年吴桥县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提升行动方案》《关于对新增规上企业、创新企业和创新平台实施奖励的工作方案》等专件,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全面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普惠性政策,19家企业扣除额达2540万元。新增院士合作重点单位2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9家、省级以上研发机构2家,争取科技类专项资金134.6万元。园区设施日趋完善,总投资6100万元,铺设管道11公里,建设原水管网13.4公里,硬化路面22万平方米;蓝领公寓主体竣工,园区承载能力进一步提升。要素保障持续强化,举办政银企对接会14次,解决企业融资需求1.72亿元;出台《开发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十条措施》,盘活闲置土地745.46亩;制定《吴桥县吸引集聚重点产业和科技人才实施办法(试行)》,回购45套公租房招才引智。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出台《关于贯彻落实省市稳定经济运行的一揽子政策措施》等专件,全年退减缓税费2.44亿元,完成留抵退税1.49亿元,惠及市场主体423家。“吴桥云政务”平台上线运行,政府投资类、社会投资核准类建设项目审批时限分别压缩至37天和26天。行政审批系统获评全省政务服务改革先进集体。“跨省通办百县联盟”入选全国法治政府建设典型案例。全县市场主体达到1.44万家,同比增长6.73%,市场活力进一步激发。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跃上新台阶。制定了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方案,改造提升运河公园、五季公园巡河驿道8.5公里,完成34.8公里堤顶路和6条“鱼刺路”精细化打磨。总投资14.3亿元的六大文旅实体项目扎实推进,红牡丹杂技文化研学基地、杂技山水小镇商业街主体竣工,杂技博物馆地下人防工程基本完工,海洋·极地世界、杂技学校二期开工建设,环球杂技城完成规划。球幕影院开业运营,运河人家美食街实现部分营业。澜阳书院、孙福有故居保护修缮加快推进。大运河文化民俗展馆建成开放,馆藏展示各类文物1万余件。坚决落实省市领导来吴调研工作要求,制定了落实支持吴桥杂技繁荣发展若干措施实施方案,成立了吴桥杂技繁荣发展专家委员会,出台了《吴桥县引进杂技人才九条措施》,杂技基本功、杂技魔术道具团体标准成功发布,张松村、于东村杂技小院改造完成,杂技学校升高职有序推进,“杂技文化进校园”深入开展。国家级杂技文化(吴桥)生态保护实验区通过初审。《中国杂技·吴桥》纪录片登陆央视,杂技剧《江湖·秀》全新登场,《江湖》入选第十一届全国杂技展演。全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现场会在吴召开,顺利承办第十一届中国杂技金菊奖初评活动。7人入选沧州市非遗传承人,方士英获评2022年“河北大工匠”年度人物。杂技大世界获评省级智慧景区示范单位、全省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单位、全省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桑园镇获评全省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特色村镇。吴桥成功入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典型案例、获评全省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县。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对我县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新型城镇化建设迈出新步伐。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完成“三区三线”划定工作,科学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交通路网持续优化,投资3.27亿元的G339绕城二期项目加快实施,投资2330万元的淮河路东延、太行道北延启动建设。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垃圾填埋场飞灰处理改造竣工运营,建筑垃圾处理场投入使用,餐厨垃圾处理场竣工试运行,南湖公园建成开园,金沙江路便民市场主体竣工。改造老旧小区25个、棚户区城中村11个,新建口袋公园5个、停车场7处。城市管理更加精细,全面推行“水洗机扫、以克论净”,城区环卫实现特许经营,主次干道机械化清扫率达100%,改造提升“四化”样板示范街道4条,创建省级精品街道1条。“四城同创”纵深开展,全力推进“城市环境容貌提档升级”,整治“住改商”21处、店外经营770户、城市“大花脸”1270处,清理各类垃圾7.8万立方米,治理城市乱象1.3万处。城区累计种植乔灌木6万余株,补植地被植物1万平方米。“省级洁净城市”创建成功,“国家园林县城”通过初验。吴桥获评省级“县城建设样板县”。
    ——乡村全面振兴谱写新篇章。农业发展高质高效,粮食总产量达到45.6万吨,同比增加0.9万吨,粮食工作考核全市第一。小麦最高亩产达到718.63公斤,创沧州历史新高。建设高标准农田5.5万亩,托管土地5万亩,实施浅埋滴灌2万亩,土地流转达28.58万亩。改造危桥3座,建设水利设施15处,新建供电线路5.3公里。农村环境持续改善,投资1360万元,改造提升农村道路22公里,城杨路建成通车,东南部群众出行更加便捷。安陵镇获评“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乡镇。新建户厕1174座,改造户厕314座、公厕182座,水厕并治“1+X”模式入选全省典型示范案例。打造美丽乡村15个,新建美丽庭院1094个。全市推进乡村振兴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现场会在吴召开。安陵、曹洼两个省级卫生乡镇、9个省级卫生村通过市级初检。曹洼三村获评“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吴桥连续两年获评全省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农民生活更加富足,不断加快“三个转向”,持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顺利通过省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全县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12471元,同比增长12.3%。累计建设国家级示范合作社1家、省级示范农场2家、省级示范合作社3家、市级示范农场12家、市级示范合作社6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18家。
    ——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大气污染防治深入开展,“散乱污”企业全部动态清零,全年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和PM2.5平均浓度分别下降5.73%和17.78%,优良天数达到264天,同比增加23天,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水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国祯污水处理厂提标完成,宣惠河人工湿地项目加快推进,主要河流水质均达Ⅳ类,地下水饮用水源地水质达到Ⅲ类。关停取水井1504眼,引蓄地表水8500万立方米,深浅层地下水位分别同比回升8.3米和1.28米,连续五个月全市排名双第一。吴桥获评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土壤污染治理持续强化,排查涉危废企业143家,发现问题全部完成整改。全县规模化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配建率100%,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88%,肥料包装废弃物回收率超80%。持续开展国土空间绿化行动,全面推行“林长制”,新增造林1000亩,营林抚育3000亩。安陵镇莫家场村获评省级森林乡村。
    ——民生福祉得到新提升。财政用于民生支出20.25亿元,占总支出的84.5%,9项民生实事与17项民生工程全部达到序时进度。社会保障更加完善,城镇新增就业2349人,失业保险稳岗返还221.07万元,发放一次性留工补助263.65万元,惠及职工11058人。全县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106.5%,全市排名第一。新建农村互助幸福院3个,完成3所公办养老院消防改造,8个社区实现日间照料点全覆盖,率先在全市完成特困老人家居适老化改造,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基本形成。教育水平显著提高,张家集中心幼儿园竣工投用,景澜幼儿园、托育园开园招生,实验小学等9所学校改造完成,职教中心宿舍楼等7个项目扎实推进,全县中小学实现联网互通。高考本科上线率实现“十二连增”。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发放大世界门票2万张,拉动酒店商超消费2000万元。发放文化惠民券15071张、文化惠民卡600张。新建城市书房1个,打造农村文艺团队15支,开展线上文化活动126期、线下演出28场。医疗服务水平显著提升,总投资6000万元的县中西医结合医院传染病区楼建成投用,总投资204万元的县医院影像楼竣工验收,17个小区卫生站建设完成。县人民医院胸痛中心通过国家级认证,县中西医结合医院顺利通过二甲医院评审。疫情防控有力有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严格落实优化疫情防控各项举措,投资3500万元完成健康服务中心和方舱医院建设,投资1200万元建设核酸实验室5个,在常规防护阶段实现动态清零。平安吴桥持续深化,开展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通过验收,全县有效警情同比下降69%,下降幅度全市第一。圆满完成冬奥会、冬残奥会、党的二十大等重点时段安保和信访维稳任务。坚持不懈抓好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金融风险管控和隐患矛盾化解,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国防动员和“双拥”共建深入推进。桑园镇西街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安陵镇北小齐村、杨家寺乡张家集村、东宋门乡大兴村获评“河北省民主法治示范村”。
    ——政府建设呈现新气象。始终把加强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忠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毫不松懈纠治“四风”,强化“三公”经费管理,全县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同比下降1.2%。坚持科学民主行政,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53件、政协委员提案60件,按时办复率均达100%。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气象地震、人民防空、新闻广电、史志档案、红十字会、妇女儿童、残疾人等各项事业取得新进步。杂技大世界获评河北省华侨华人民俗文化交流基地。大运河文化民俗展馆获评河北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县人防办获评河北省人民防空系统先进集体。
    各位代表!奋斗充满艰辛,成绩令人鼓舞。过去一年,全县经历的考验前所未有,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的结果,是县委统揽全局、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有力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人民凝心聚力、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吴桥县人民政府,向全县人民,向各位代表、委员,向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驻吴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吴桥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发展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和挑战,主要是:经济总量还不大、产业结构还不够合理;工业带动作用还不够突出;杂技文化旅游还没有形成产业优势;城乡融合乡村振兴还有短板;财政运行仍处于“紧平衡”状态,“三保”压力突出;个别干部主动担当、主动服务意识还不强,与社会期待还有差距。我们一定直面短板、高度重视,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决不辜负全县人民的信任和期待!

    二、2023年工作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各位代表!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了到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省委十届三次全会、市委十届六次全会生动描绘了中国式现代化在河北和沧州的美好场景。科学审视吴桥发展实际,综合分析面临的形势任务,县委十二届五次全会提出的总目标是:到2035年,“工业强县、杂技兴县”战略实现突破,打造高质量经济强县、美丽吴桥,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在吴桥展现出美好场景。具体为“一基地、一城、四县、四吴桥”:一是打造冀鲁交界先进制造基地。抓好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做强三类主导产业,打造高端装备制造基地、绿色化工基地、橡胶橡塑基地。二是打造大运河畔杂技文化旅游名城。加强文化生态整体性保护,做好运河、杂技保护传承利用文章,推动杂技文旅产业蓬勃发展,打造大运河畔最美文化场景、最美产业场景、最美生态场景、最美乡村场景。三是建设现代农业强县。发展“数字农业”“智慧农业”,调整农业种养结构,促进产业提质增效,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翻番目标。四是建设新型能源强县。加快构建“风、光、储”多能互补供应格局,能源高质量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基本建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五是建设质量强县。强化质量监管,实施吴桥品牌提升工程,打造一批“吴桥制造”“吴桥标准”。六是建设人才强县。实施领军人才引进、优秀人才培养、人才环境提升等系列行动,让吴桥成为八方英才近悦远来、扎根立业的热土。七是建设美丽吴桥。坚持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加快推进城市更新和乡村振兴,展现出吴桥天蓝、地绿、水秀的美丽景象。八是建设平安吴桥。巩固拓展市域社会治理试点城市创建成果,广泛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基本实现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九是建设诚信吴桥。以打造信用标杆县城为目标,实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升工程,着力营造讲诚实、守信用的舆论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十是建设幸福吴桥。大力实施惠民生、暖民心工程,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
    展望中国式现代化吴桥美好场景,我们砥砺奋进新征程的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要对标对表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厘清每个场景的基本内涵、工作支撑和实现路径,远谋近施、精准推进,集中力量、重点攻坚,以一个个美好场景叠加支撑吴桥全域现代化,用一个个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生动实践,把宏伟蓝图一步步变为美好现实。
    各位代表!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做好各项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2023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届三次全会、市委十届六次全会、县委十二届五次全会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进一步解放思想、奋发进取,增强进取观念、市场观念、创新观念、人才观念、法治观念、执行观念,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抓招商、上项目为支撑,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牢牢抓住共建“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等重大机遇,用足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突出稳增长、稳就业,坚持真抓实干、强化末端落实,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全面融入中国式现代化河北场景、沧州场景,奋力开创建设新时代经济强县、美丽吴桥新局面。
    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5%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左右。

    三、2023年重点工作

    实现今年任务目标,我们必须把思想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县委各项决策部署上来,聚焦重点、锚定目标、创新举措,着力做好五个方面工作:
    (一)坚持创新驱动、绿色引领,着力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唱响“工业强县”主基调,把2023年作为“招商引资突破年、项目建设突破年”,持续抓投资上项目、强产业促升级,着力提高二产比重,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强化产业培育。坚持把加快实体经济发展作为首要任务,以创新引领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条现代化,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抓龙头培育,聚焦绿色化工、装备制造、橡胶橡塑等主导产业,深入实施“领跑者行动”计划,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抓链条延伸,紧盯上下游产业链关键环节、核心链条,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实现集约化发展。抓转型升级,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普惠性政策,建立县级科技研发基金,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推进科技创新,加快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全年新增“专精特新”企业2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家以上,培育研发机构5家以上,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完成5000万元,县域科技创新能力达到B类。
    ——加强招商引资。坚持大招商、招大商,大力实施“招商引资突破年”活动,全力以赴狠抓招商、实现突破。明确招商方向,依托六合德利、大鹏医药、艾格瑞等县域龙头企业,对接上下游产业项目,绘制产业链全景招商地图,实施以商招商、精准招商。创新招引方式,充分发挥招商大使作用,用足用好《吴桥县招商引资十三条优惠政策》,加强与央企国企、龙头企业、各地商协会对接合作,组织开展系列招商活动,做到点与面有机结合、有效衔接。强化跟踪督导,用好招商引资绩效考核办法,狠抓项目签约落地,提高开工落地效率,加快推进芬兰美卓集团、东工物产等头部企业招引,力争全年签约超亿元项目10个以上,落地超亿元项目5个以上。
    ——加快项目建设。把扩大有效投资作为主攻方向,突出抓好重点项目建设,持续培育壮大发展动能。抓项目培育,精心筛选、重点培育优路流体、晟景环保等一批打基础、补短板、增后劲的优质项目,强化资金、用能、环保等要素保障,把项目量级做大、能级做强、品级做优。抓服务保障,推行“县领导帮办”,各部门主动靠前服务,紧盯新高地一期二期项目,实施项目前期、开工、建设、投产四个阶段全过程、清单化管理,每周督导调度;建立土地盘活收回制度,对不能按协议约定时间竣工投产企业实施惩罚性措施,确保尽快竣工达产。抓谋划储备,用好国家支持政策,围绕交通、能源、水利、农业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和专项债券支持。全年实施5000万元以上续建、新开工项目65个,列入省市重点建设项目14个。
    ——提升园区能级。围绕“园区税收五年翻番”目标,充分发挥园区吸引投资、引进项目、聚集产业作用,打造经济主阵地、项目主战场。抓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企业服务中心、综合管廊、蒸汽保供等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实施纬一路等7条道路修建,提升园区综合承载能力。抓体制机制完善,深化开发区管理机制改革,落实省市专项考核制度,推行“标准地+承诺制”改革,实施“亩均效益”提升行动,盘活开发区闲置土地600亩、闲置厂房5万平方米。抓入园升规技改,全年完成企业入园10家,新增“规上”企业8家,实施技改项目22个。
    ——优化营商环境。坚决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全面实施“五大环境”提升工程,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持续抓好稳经济系列政策落地落实,围绕退减免税、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政府专项债券等政策措施,加大宣传帮扶力度,确保企业应知尽知、应享尽享。持续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畅通政企沟通对接渠道,完善企业家“直通车”机制,定期召开企业发展恳谈会,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用好财税、金融等支持政策,促进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健康发展。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审批流程,推行“双随机、一公开”,落实“四减”要求,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推进更多服务事项网上办、掌上办。
    (二)坚持保护传承利用,着力打造大运河文化带新名片。坚定不移实施“杂技兴县”战略,全面落实《关于支持吴桥杂技繁荣发展的若干措施》,加快建设独具吴桥特色的大运河文化带、生态带、旅游带。
    ——着力打造大运河文化带。以创建国家级杂技文化(吴桥)生态保护实验区为引领,进一步完善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体系,加快推进杂技博物馆建设,组织开展杂技非遗文化和非遗项目集中展示。积极谋划杂技IP动画电影,组织申报杂技基本功、杂技魔术道具行业标准。全年培育特许经营杂技文创产品品牌4个,新增非遗工坊5家、杂技专业队伍11支,杂技从业人员增至7600人,完成孙福有故居保护修缮,实现杂技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全覆盖。
    ——着力打造大运河生态带。以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运河景观为抓手,抓好引江、引黄生态补水,确保运河全年有水,做好旅游通航准备。加强水质监测保护,确保运河水质稳定保持在Ⅲ类以上。持续开展沿线拆临拆违、垃圾清理和边坡治理,健全综合治理长效机制。抓好沿线绿化提升和名木古树保护,以市场化手段建设堤顶绿廊,加强生态林、经济林管护,保持运河原真风貌,形成透绿观河、轮廓清晰的绿色生态廊道。
    ——着力打造大运河旅游带。以打造“世界级杂技主题乐园”为目标,完成杂技文化产业园区规划编制,加快推进总投资14.3亿元的六大文旅实体项目建设。举办第十九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闭幕式和“杂技九月庙会”。引进杂技、魔术、马术等多类型商演项目,实现江湖大剧院常态化演出,球幕影院、运河人家美食街常态化运营。坚持“农文旅”融合,持续推进运河沿线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探索农业种植艺术,选取多种作物间种,打造运河沿线特色农业景观带。
    (三)坚持统筹兼顾、协调推进,着力开创城乡融合乡村振兴新局面。以“四城同创”为引领,加快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乡村全面振兴。
    ——突出规划引领。围绕打造“一带、两轴、三区”组团式发展格局,加快推进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乡镇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专项规划编制,构建“多规合一”、科学完备的城乡规划体系。科学布局城市功能,规划建设夜景亮化示范街区和夜经济示范区,打造“城市客厅”。
    ——完善基础设施。深入开展县城建设提质升级行动,实施G339绕城二期等4条道路建设,不断完善交通路网。改造提升中心城区支路排水管网和垃圾填埋场飞灰库区,建设城乡垃圾收集转运站2座,高标准完成棚户区改造任务,改造老旧小区10个、热力管网42公里。
    ——提升城乡容貌。以创建国家园林县城为抓手,推进整治私搭乱建、围挡乱立,升级“智慧城管”平台,提升县城精细化管理水平。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升级推广水厕并治“1+X”模式,建立健全农村厕所长效管护机制,确保问题厕所动态清零。全年打造省级美丽乡村25个、美丽庭院4046个、精品庭院990个,建设精品街道2条、美丽街区2个。
    ——接力乡村振兴。切实保障粮食安全,坚决防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80万亩以上,粮食总产量不低于8亿斤。优化调整种植结构,推动农业规模化发展,种植红高粱1万亩以上、大豆玉米套种1万亩以上、高油酸花生1.3万亩以上、优质马铃薯1600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积极申报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建设示范田1100亩,实施土地托管5万亩,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3.5万亩,全年发展新型经营主体20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20家以上。持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改造农村危桥3座,更新改造农村水厂和6个村庄供水管网,实施南吴路北段升级改建,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强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四)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施治,着力擦亮生态文明新底色。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抓环境污染防治。加大结构性减排力度,推进PM2.5和臭氧协同治理,持续开展重污染天气消除、扬尘面源污染治理等专项行动,确保全年PM2.5平均浓度下降比例完成市定任务目标。压紧压实河长制,常态化开展河湖“四乱”问题清理整治,加快推进宣惠河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确保3条重点河流水质稳定达标。强化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开展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隐患排查和自行监测,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确保管控措施实现全覆盖。
    ——抓生态环境修复。推进“万塘千渠百河”水系连通工程,完善综合治理和长效管护机制,提升防洪除涝减灾、水资源统筹调配和水生态环境保护能力。巩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成果,改造提升水利基础设施,全年新改建闸函站点33座,引水6000万立方米,压采地下水127万立方米。科学开展国土空间绿化行动,全年营造林800亩,创建省级森林乡村1个。
    ——抓绿色低碳发展。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持续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积极发展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加快推进坑塘光伏发电项目。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上马,确保单位GDP能耗、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和全社会煤炭消费等各项指标完成市定任务目标。积极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
    (五)坚持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着力书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县人民。
    ——提升社会保障水平。突出就业优先,城镇新增就业人口2200人,确保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突出劳有所得,健全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机制,及时化解欠薪案件。突出住有所居,坚持房住不炒定位,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持续开展房地产市场秩序规范整治,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100套。突出困有所助,全力做好低保、特困供养、残疾人、优抚对象等特殊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工作。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加快吴桥中学、职教中心宿舍楼和实验小学操场建设,实施第二初中、马奇中学等5所学校运动场改造工程,完成实验小学、梁集中心幼儿园教学用房及附属工程建设,创建省级示范幼儿园3所。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优化职教中心专业设置,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全面落实“双减”政策,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
    ——加快打造健康吴桥。紧紧围绕“保健康、防重症”目标,认真落实新阶段疫情防控各项举措,切实做好群众就医用药保障,重点抓好老年人和患基础性疾病群体防控,全力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医共体建设,实施县医院救治能力提升项目,推进县级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少子化,改造提升民政事业服务中心和4所区域敬老院,完成特困老人家居适老化改造,打造农村精品幸福院3个。
    ——繁荣发展文体事业。持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体系,举办系列文化演出活动。持续完善提升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新建城市书房1个。大力发展后奥运经济,进一步推广冬奥文化,举办冰雪赛事活动35场,新增体育健身设施50处。
    ——优先恢复扩大消费。尊重市场规律和居民消费意愿,强化促消费系列措施,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家电、餐饮、零售、养老服务等消费,打造商业综合体、夜经济示范街区等消费场景,进一步激发城乡消费活力。
    ——全力构建平安吴桥。紧盯房地产、金融、地方政府债务等重点领域,着力防范化解风险隐患,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聚焦危化、燃气、交通、消防等重点领域,持续深化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强化社会治安总体防控,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依法严惩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确保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
    加强国防动员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强化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巩固军政军民团结良好局面。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桥梁纽带作用。做好民族宗教、新闻广电、外事侨务、人民防空、气象地震、史志档案、红十字会、关心下一代等工作,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各位代表,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为进一步增进人民福祉,在多渠道多层次征集各方意见的基础上,我们谋划提出了12项民生实事,待会议投票确定后,我们将与省市民生工程相结合,逐个制定实施方案,一项一项抓好落实,全力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

    四、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征程呼唤新作为。党的二十大擘画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蓝图,全面开启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将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作风,全力打造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一是坚持把对党忠诚作为第一要求。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忠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地见效,坚决肃清张长瑞余毒,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二是坚持把依法行政作为第一准则。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严格落实“三重一大”制度,加强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让制度规范更有准度、权利运行更有法度。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积极接受群众和舆论监督,强化统计、审计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对省委巡视反馈问题,照单全收、坚决整改,逐项制定方案、明确“四个清单”,确保件件落地、事事见效。
    三是坚持把实干担当作为第一品格。坚持问题导向、系统思维,把狠抓落实作为开展工作的主要方向,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面对挑战不畏惧、面对困难不退缩、面对问题不推诿,集中力量打硬仗、打胜仗,真正把难办的事办成、把能办的事办好、把该办的事办出彩,让真抓实干成为政府系统主旋律。
    四是坚持把清正廉洁作为第一底线。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党风廉政建设要求,大力惩治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持续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健全财政评审机制,加强财政资金使用绩效管理,把有限的资金用在促进发展、改善民生上,以政府的“紧日子”换取人民群众的“好日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