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316|回复: 0

[江苏] 2022年灌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昨天 20:03
  • 签到天数: 734 天

    [LV.9]以坛为家II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4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8347
    发表于 2023-11-13 21:08: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2年灌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2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宏观环境和多轮新冠疫情反复冲击的不利影响,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迎接党的二十大、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大要求,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较好地完成了既定的目标任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初步核算,2022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51.48亿元,增长3.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87.4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166.97亿元,增长3.5%;第三产业(服务业)增加值197.11亿元,增长2.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3025元,增长3.9%。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9.3:36.0:44.7调整为19.36:36.98:43.66。

    一、农林牧渔业

    农业生产稳定发展。2022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69.28亿元,增长6.8%,其中农业80.09亿元,增长1.0%;林业2.57亿元,增长15.0%;牧业37.16亿元,增长15.2%;渔业27.22亿元,增长4.0%;农林牧渔服务业22.24亿元,增长18.4%。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00.5亿元,增长4.9%,其中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13.1亿元,增长18.2%。粮食生产“十九年丰”,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81.94万亩,粮食总产量87.89万吨,粮食亩产483.1公斤,其中:夏粮播种面积87.06万亩,夏粮亩产395.94公斤,夏粮总产量34.47万吨;秋粮播种面积94.88万亩,秋粮亩产563.07公斤,秋粮总产量53.42万吨。全年蔬菜及食用菌产量96.03万吨;油料作物产量1677吨;水产品产量6.42万吨;肉类(猪、牛、羊、禽)产量6.96万吨;禽蛋产量0.71万吨,其中鸡蛋0.46万吨。年末生猪存栏36.48万头,其中能繁母猪3.98万头;全年生猪出栏54.87万头,猪肉产量4.49万吨。农业机械总动力95.29万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97.8%。

    二、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24.7亿元,增长5.5%;工业应税销售收入173.1亿元,增长6.5%;工业增值税2.08亿元,下降55.3%;全社会工业用电量7.64亿千瓦时,增长16.1%。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2家,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58.86亿元,增长18.5%;实现营业收入135.2亿元,增长4.8%;实现利税总额7.63亿元,下降23.4%;实现利润总额4.11亿元,下降46.1%。

    建筑施工稳步回升。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42.27亿元,下降1.9%。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实现建筑业总产值83.31亿元,增长6.0%;房屋施工面积444.44万平方米,增长14.0%;房屋竣工面积70.38万平方米,增长89.1%。

    三、固定资产投资

    各项投资增减互现。2022年,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4.56亿元,增长0.9%,其中项目投资215.02亿元,增长2.4%。工业投资157.08亿元,增长10.1%,其中工业技改投资28.63亿元,下降8.9%,制造业投资134.9亿元,增长36.1%。高技术产业投资39.52亿元,增长57.1%。房地产投资29.54亿元,下降8.9%,商品房销售面积62.75万平方米,下降27.5%。

    四、城乡建设与环保

    城乡建设同步发展。完成老旧小区改造7个,拆除违法建设6万平方米。改造县城区道路雨污分流13.14公里,铺设城镇污水管网112公里,建成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达标区8个。县城区新建一、二类公厕5座,升级改造51座,建成省级垃圾分类达标小区20个。盐河沿岸环境整治提升工程有序推进。新建口袋公园4个,打造城市绿地9万平方米。完成农村住房条件改善2452户,改造农村户厕2.88万户。建成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提升示范村73个,创建省级特色田园乡村2个,省级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镇街1个、示范村12个。完成农村生态河道建设87.16公里。

    生态环境明显提升。全年PM2.5平均浓度达到省定35微克/立方米以下年度目标,首次达到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6个国省考断面水质优III比例达100%,饮用水水源地稳定达标。“绿美灌云”建设持续推进,完成国土绿化4200亩,打造绿美村庄25个。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实现全覆盖。

    五、贸易和外经

    消费市场低位运行。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9.19亿元,下降2.3%。批发业销售额192.13亿元,增长4.7%;零售业销售额80.6亿元,下降0.8%;住宿业营业额0.56亿元,下降0.6%;餐饮业营业额7.13亿元,下降7.3%。

    对外贸易迅速增长。全年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33726万美元,增长32.8%,其中出口总额32709万美元,增长33.2%;进口总额1017万美元,增长21.0%。实际利用外资11784万美元,下降2.0%。

    六、交通运输和旅游

    交通设施日趋完善。204国道、242省道灌云段竣工验收,324省道养护大修、杨陡公路改造完成通车,连宿高速新建、连淮高速扩建工程加快推进。新改建农村公路43公里,改造危桥22座,完成安全生命防护工程499公里。全年海河联运吞吐量达1600万吨。

    全域旅游不断发展。成功获评“长三角高铁旅游小城”。大伊山、伊甸园、潮河湾、伊芦山四大景区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大伊山景区通过国家4A级景区评定复核,伊甸园景区获评“2022年江苏春季赏花胜地”。

    七、财政和金融

    财政收支小幅下滑。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财政收入增长缓慢。全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78亿元,下降6.1%,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同口径增长0.3%,其中税收收入16.71亿元,同口径下降9.8%,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70.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9.23亿元,下降3.4%。县级财政收支紧平衡状态延续。

    金融信贷稳定增长。全年实现金融业增加值26.47亿元,增长8.1%,占GDP比重5.9%。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18.8亿元,比年初增加29.67亿元,增长7.6%,各项贷款余额483.59亿元,比年初增加89.1亿元,增长22.6%。

    八、社会事业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伊西九年制实验学校顺利搬迁,高新区高级中学、珠江九年制学校、经济开发区实验学校新改扩建工程有序推进。县体育馆获评“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县博物馆入选“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县档案馆获评“省规范档案馆”,院士风采馆先后获批江苏省和全国首批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县妇幼保健院建设完成,伊山镇卫生院入围全国卫生院500强,小伊镇卫生院、陡沟中心卫生院建成省级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图河镇创成省级健康镇。“15分钟医保服务圈”实现镇街全覆盖。建成使用公益性公墓16个。

    社会保障更加健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放富民兴村贷5000万元,全县行政村年经营性收入均超30万元。全年新增城镇就业5505人,自主创业4342人,发放富民创业贷8.45亿元。新增企业参保6790人,全年发放低保金、特困供养金、临时救助金、防贫救助金、村级公益医疗互助金等2.1亿元。建成全国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9个,蝉联“江苏省双拥模范县”称号。

    社会治理成效显著。持续推进安全生产三年专项整治行动,全年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30.0%、33.3%。有效管控政府债务、隐性债务、国有企业经营性债务等各类债务风险。圆满完成“党的二十大”“三级两会”保障工作,信访工作绩效继续保持省市领先。深化平安灌云建设,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全县大局持续稳定向好。

    九、人口和人民生活

    人口数量略有减少。年末全县户籍人口1011967人,比上年减少7667人。户籍人口中男性536547人,女性475420人;出生人口5756人,死亡人口6109人;户籍人口中城镇人口479391人,乡村人口532576人。年末全县常住人口71.33万人,比年初减少0.61万人。常住人口中城镇人口36.557万人,乡村人口34.773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1.25%;常住人口出生率6.92‰,死亡率7.48‰,自然增长率-0.56‰;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13.73万人,15-59岁人口39.82万人,60岁及以上人口17.78万人,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13.09万人。

    居民收支稳步增长。据城乡居民住户抽样调查,2022年全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549元,增长5.1%,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388元,增长3.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256元,增长6.4%。全年全县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7274元,增长3.9%,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0253元,增长2.4%;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532元,增长5.5%。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300.87亿元,比年初增加43.63亿元,增长17.0%;人均储蓄余额达到42000元,增长17.9%。



    注:①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及三次产业与行业增加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②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储蓄余额按年平均常住人口计算。

    ③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灌云统计年鉴》为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