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574|回复: 0

[广西] 2023年贵港市港北区政府工作报告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17:58
  • 签到天数: 730 天

    [LV.9]以坛为家II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4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7551
    发表于 2023-8-17 11:31: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3年贵港市港北区政府工作报告
    2023年2月27日在港北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港北区人民政府区长 杨燕忠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深入实施“五大战略”、纵深推进“五大振兴”,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较好完成了区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经济运行回稳向好。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0.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1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7.58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3.1%,各项主要经济指标都在合理增长区间。港北区进入2022中国西部百强区,排在第65位;荣获“2021年度广西高质量发展先进城区”称号,在广西21个主城区中排在第2位。
    ——工业振兴动能强劲。发挥工业主导作用,实施工业项目169个,特钢电炉等88个项目开工建设,特种纸搬迁技改等58个项目竣工投产,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2.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4%。贵钢集团连续6年入围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爱玛车业入选广西第二批工业龙头企业,港北区电动两轮车产业集群入选2022年度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贵港电动车轻工园获认定为“第四批广西轻工园”。
    ——乡村振兴蹄疾步稳。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6.6%,粮食种植面积、总产量实现三连增,夏粮单产位列广西第一。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统筹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6亿元,实施乡村振兴补助项目322个,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绩效评价考核连续6年荣获A等级。开展“防返贫 守底线”专项行动,全区特色产业帮扶覆盖率98.9%,脱贫群众人均纯收入增长13.5%,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交通振兴持续发力。发挥交通“先行官”作用,投入2.1亿元,实施交通项目276个,新增等级公路63.2公里,新建改扩建农村公路109公里,G358沿线改造工程(贵港城区段—根竹段)实现竣工,西外环高速公路连接线一级路、猫儿山—武乐公路建成通车。港口货物吞吐量2030.08万吨,占贵港市中心港区吞吐量约50%。
    ——科教振兴亮点频出。坚持科教融合、创新发展,全区有效发明专利204件,转化科技成果27项,实现经济效益2.95亿元。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R&D)3.3亿元,增长47.5%。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港北二中等2所学校获评“2021年度全国网络学校空间应用普及活动优秀学校”,荷城小学等4所学校获评“自治区义务教育课后服务特色校”;港北区获评“自治区中小学家庭教育示范区”,在2021年度各市县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中排在广西第6位。
    ——文旅振兴彰显特色。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重点推进天上草原、百花山休闲谷、马来河自然沙洲风景区、根竹镇乡村旅游示范带等一批文旅项目建设,成功打造运动休闲旅游、历史文化旅游等2条具有港北特色的文旅精品路线。根竹镇根竹村、泗民村获评“广西生态特色文化旅游示范村”,港北区荣获“2022品牌影响力·最佳休闲旅游名区”“2022乡村振兴最具投资开发价值区”等称号。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多措并举促进产业发展。一是做优一产。深化“8+N”特色产业,生猪出栏58.57万头,稻虾种养面积2万亩,蔬菜、水果、中草药、糖料蔗产量保持增长。新增高标准农田2.45万亩,建成广西首个“智慧农田”+“稻虾种养”示范基地,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县创建项目获评自治区“乡村振兴+行动学习”示范点。雄达米业、鸿丰米业获评“全国第十一批放心粮油示范企业”,桂垦西江生猪产业示范区、瑶山鸡产业示范区获评“广西五星级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区”。二是做强二产。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3家、总数达150家,新增入库数量排广西前列,连续两年获自治区通报表扬。实施“千企技改”“双百双新”项目22个,技改投资总量排全市第一。修正医药产业园建成投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50.6%,其中新能源电动车产值增长99.3%。投入9亿元,加快推进园区“八个一”工程、“三桥三路”项目,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园区工业总产值完成306.42亿元。三是做旺三产。新增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15家,全区服务业增加值增长2.2%。举办购物节、美食节等系列促销活动,打造荧光夜市、老街夜市(骑楼街区)等一批夜间消费新热点,全区批发、零售、住宿、餐饮销售额(营业额)分别增长14.5%、2%、1%、2.3%。加快现代物流发展,中冠国际物流商贸城(一期)、亿上仓储投入使用。
    (二)精准发力推动项目落地。实施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新签约引进爱玛智慧出行产业园、立马车业等项目54个,投资额196.34亿元,其中制造业项目占比75.9%、投资额占比48.4%;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34.71亿元,新签约项目开工15个、竣工6个。建立项目库库长制,组建39个工作专班,选派58名行政经理、副经理推进项目建设,列入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的重大项目25个、贵港市层面推进的重大项目135个,分别完成市下达投资任务的142.7%、104%。加快“五个一百”项目建设,开工新能源电动车孵化基地等项目42个、竣工科创产业基地标准厂房等项目20个。实施“五网”建设项目42个,完成投资22.83亿元。落实项目滚动储备机制,入库EOD项目1个、储备PPP项目6个,获批地方政府专项债券10.88亿元。推行“拿地即开工”,实施土地综合整治项目18个,获批建设用地430.14亩,盘活存量土地5827.3亩,建成标准厂房15万平方米。
    (三)乘势而上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走出去”步伐,组织开展“东盟国家驻邕总领馆走进贵港”系列活动,成功举办中国·贵港电动车国际高峰论坛,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22.21亿元、增长1.4%。深化农村体制改革,根竹镇泗民村获评“自治区乡村振兴改革集成优秀试点村”。深化教育领域改革,《“双减”背景下课堂教学评价一体化体系》等2个项目获评广西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第一批试点项目。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推进“一网通办”,全程网办率98.6%。优化企业准入环境,新增市场主体1.41万户,新增注册资本28.49亿元。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12家企业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60家企业入库自治区科技型中小企业,7家企业获评自治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7家企业入选广西瞪羚企业培育库。打造更优营商环境,累计办理新增减税降费和退税缓税10.4亿元,投放“桂惠贷”56.56亿元,投放量位居全市第一,直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1.1亿元;港北区在《2021年广西县域营商环境评价报告》中,排全广西第一。
    (四)强基固本提升城市品质。统筹推进97个征收项目,累计完成土地征收6358.55亩,房屋征收7.99万平方米,拆除“双违”面积19.7万平方米。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整治提升城市背街小巷31条,市容市貌干净整洁。投入4225.18万元,建设水利项目21个,其中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10个、惠及群众3.14万人。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落实棚户区改造房源安置2.04万套,完成老旧小区改造5400多户,受理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800多宗,农村危房改造竣工率100%。创新“一册四队”工作法,全面开展自建房专项排查整治,获自治区通报表扬。加快推进“厕所革命”,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95%。拓展完善城区路网,实现郁林路全线贯通,解放路(布山大道—金港大道)主路通车。加快“四好农村路”建设,乡村道路“三项工程”开工率100%,竣工道路通畅工程40个、道路提升工程17个、道路安防工程12个。推动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开通学生公交专线13条,群众出行更安全、更便利。培育乡风文明,根竹镇新民村获评“第二批自治区乡风文明建设示范村”。
    (五)标本兼治改善生态环境。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完成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6件,PM2.5浓度下降4.6%,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93.2%。开展江河湖库“清四乱”专项行动,整治完成“四乱”问题70个,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到Ⅲ类及以上水质标准,独流江(庆丰镇夏里村河段)入选“广西美丽幸福河湖”。统筹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新建改建城市污水管网10.84公里,马草江、马来河、牛皮河综合治理成效明显。实施国土绿化行动,完成造林1.2万亩、义务植树101万株,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万鑫种猪场入选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名单。推进秸秆多元化利用,秸秆综合利用率90.5%,港北区获评“2022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县”。完善环保基础设施,建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三期),提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5.8%。
    (六)用心用情增进民生福祉。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稳定在八成以上。认真倾听群众呼声,聚焦“七位一路一市场”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完成社会评价意见建议整改事项59条,做到民有所呼、政有所应。就业形势保持稳定,累计发放就业补助资金3257.94万元,新增城镇就业4864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837人。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实施教育项目133个,新增校舍面积1.39万平方米,增加学位3410个,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率保持“双清零”;新增普惠性幼儿园22所,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91.9%,学前三年毛入园率119.4%。持续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97%,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92.9%。完善兜底保障措施,累计发放城乡低保、特困供养补助、残疾人两项补贴等救助资金1.21亿元,社会救助更有力度。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扎实推进港北区人民医院住院楼、港北区第二人民医院、港北区精神卫生专科医院等项目,港北区获评“国家健康促进县(区)”称号,相关经验得到全国推广。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凤凰社区、登龙桥社区获评“2022年AAA级广西老年人宜居社区”。深入挖掘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完成《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历史文化书籍编撰,建成广西首家党团队一体化教育基地,桂林郡遗址入选“第八批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中山小学入选“第一批自治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
    (七)坚定不移维护社会稳定。科学精准落实疫情防控措施,迅速果断处置庆丰镇疫情,全力守护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完善应急管理体系,有效应对台风、暴雨、山林火灾等自然灾害;落实安全生产十五条措施,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和受伤人数均实现下降。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食品安全保障水平有效提升。做好党的二十大安保维稳工作,调解各类矛盾纠纷515件,化解自治区重大涉稳涉访案件6件。加快平安港北建设,建强用好“红格善治工程”,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站稳守好意识形态工作阵地,在主流媒体刊登信息7400多篇,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富岭村岭底屯、平安村平山屯、奇石村河净屯等3个村获评“第三批广西民族特色村寨”,港北区获评“第十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八)持之以恒加强政府建设。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深化法治政府建设,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发挥法律顾问作用,审查重大行政决策66件,提升行政决策公信力;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推进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开展执法案卷评查56件,办理行政复议案件47件,促进行政执法规范高效;推动领导干部学法用法,举办政府常务会议学法讲座4次,提高全区干部法治素养和依法行政水平。提升审计监督实效,抓好审计反馈问题整改。强化统计监督服务保障,港北区列入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专项试点地区。坚持重大问题向区委请示报告,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累计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29项、政协委员提案76项,办复率100%。推进清廉港北建设,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续纠治“四风”,深化为基层减负,各部门“三公”经费和会议费、培训费压减15.9%。深入开展“学政策、强作风、抓落实、创一流”活动,不断提高政府效能,河长制湖长制等2项工作获自治区人民政府督查激励通报,耕地保护等多项工作在自治区会议上作典型发言。
    与此同时,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加快推进,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和双拥工作水平稳步提升。外事侨务、机关后勤、宗教、绩效、档案、保密、地方志、志愿服务等工作多向发力,工会、团委、妇联、科协、残联、工商联、侨联、计生协会、文联、社科联、红十字会等群团组织作用有效发挥,市派驻部门和驻辖区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官兵、消防救援队伍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一年,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和难以预料的困难,我们咬紧牙关、迎难而上,顶住了经济下行压力,稳住了经济基本盘,虽然部分指标不如预期,但“稳”的基础不断巩固、“进”的态势更加强劲、“新”的动能加快聚集,为今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航掌舵的结果,是自治区、贵港市和区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区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区法院和区检察院司法保障的结果,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忠诚履职的结果,是全区各级各部门和各族人民、各界人士团结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思危方能居安,知忧才能克难。当前,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投资增长较为乏力,消费潜力释放不足,市场主体生产经营困难较多;乡村振兴任务繁重,基层“三保”压力加大,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部分干部担当精神不足、斗争本领不强,“躺平”思想仍然不同程度存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任重道远。对此,我们必须牢记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以改革解难题、以开放促发展,纲举目张做好各项工作,绝不辜负全区人民的期望!
    二、2023年工作安排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五个更大”重要要求的起步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做好政府工作意义重大。我们要把握战略机遇、发挥优势条件,提振开局之势头、加快起步之速度、展现关键之作为,奋力谱写新时代港北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根据区委六届五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五个更大”重要要求、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和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自治区党委十二届五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六届五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按照“融入新格局、发展新经济、实现新突破”要求,深入实施“五大战略”,纵深推进“五大振兴”,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全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总量、均量、增量、质量“四量齐升”,加快建设现代化新兴产业城、宜居宜商宜学宜游秀美中心城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核心增长极。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以上,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10%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1%以上(剔除体制改革税种入库因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4.6%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8%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8%以上。
    上述目标体现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符合我区发展实际,既积极又稳妥。在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情况下,实现上述目标需要付出更加艰苦的努力。“躺平”不可取、“躺赢”不可能,我们必须以满格的状态、顶格的标准加力提速,确保实现各项目标任务。重点聚焦“八个领域”、做到“八个一”:
    (一)聚焦延链补链,一门心思扩大产业集群。牢固树立“谋产业、抓产业、强产业”的鲜明导向,把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提升工业竞争力。实施强龙头壮产业行动,力争年内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家以上,开工贵钢转型升级等项目10个以上,竣工氧化锌厂综合利用等项目10个以上,工业投资增长20%以上。推动传统产业“换道超车”,实施“千企技改”项目10个、“双百双新”项目5个,鼓励支持贵钢集团、金鑫铜业、龙派纸业、齐峰纸业等重点企业技术升级、品牌提升,力争年内技改投资增长20%以上。推动新兴产业“弯道超车”,重点培育新能源电动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智能装备制造四大产业集群,突出抓好爱玛智慧出行园、欧派电动车、宠物食品智慧工厂等项目,服务修正药业产业园达产达效,年内新兴产业产值增长30%以上。
    提升消费支撑力。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大力提升汽车、家电、家居等传统消费,培育发展夜间经济、美食经济等新型消费,继续办好新能源电动车、富硒农产品等领域的促消费活动,进一步提振信心、拉动投资、促进增长。改造提升香江印巷步行街等特色街区,大力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积极申报自治区级夜间消费聚集区,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让群众消费更安全、更放心、更满意。支持刚性和改善型住房需求,千方百计“保交楼”,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积极发展跨境物流、冷链物流,抓好贵钢物流园、荷润物流等项目,完善农村电子商务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推动现代物流提速发展。加大企业培育力度,力争年内新增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15家以上、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20家以上。
    提升文旅影响力。聚焦贵港“运动之城、休闲之都、秦汉古郡、千年荷城”的发展定位,全力打造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自治区旅游标准化示范区。推动“旅游+多产业”融合,开工建设青牛谷特色民宿项目,加快推进天上草原景区、百花山休闲谷、马来河自然沙洲风景区、平天山大地客营地、趣山野艺术营地等项目,竣工验收富岭村现代农业示范区(一期)项目,打造旅游新亮点、新名片。厚植文化底蕴、培育文旅品牌,以山水风光为依托,重点推进运动休闲旅游、历史文化旅游等2条文旅精品路线,积极申报自治区乡村旅游示范区、特色旅游名镇、旅游重点村。开展旅游宣传推广活动,完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和配套设施,开发富有港北特色的文创旅游纪念品,增加优质旅游产品供给,促进旅游市场回暖复苏。
    提升园区承载力。加快园区调规扩园,优化西江智造园产业布局,打造一批集群化、低碳化、数字化、高端化的“园中园”。全面升级中国—东盟新能源电动车生产基地,加快万亩电动车产业园规划建设,打造面向东盟、有影响力的新能源电动车制造基地。建立园区效益考核体系,实施百亿元园区培育计划,扎实推进500亿元园区建设,提高要素聚集度和产出效益,力争年内园区工业总产值达到400亿元以上。投入基础设施资金8亿元,推动园区“八个一”基础设施提质升级,加快园区“三桥三路”项目,力争年内竣工西九路下穿西环路连通工程、新建标准厂房15万平方米以上。
    (二)聚焦短板弱项,一往无前推进乡村振兴。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努力打造乡村振兴样板,让农业有奔头、农民有盼头、农村有看头。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健全防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加强常态化预警,精准落实帮扶举措,及时消除返贫致贫风险。紧盯“两个高于”目标,统筹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亿元以上,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成果,健全联农带农机制,培育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强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和配套设施,提升安置点治理水平。
    推动农业高质高效发展。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新建高标准农田3万亩,确保粮食种植面积37.98万亩以上、总产量15万吨以上。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完成水果产量3.2万吨以上、蔬菜产量20万吨以上、生猪出栏60万头以上、糖料蔗种植面积7万亩以上。深化“8+N”特色产业,做好“土特产”文章,重点打造富硒稻、小龙虾、中草药等3个万亩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积极创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实施油茶“双千”计划,推广良种油茶种植,促进油茶产业化发展。做大农产品深加工,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开工建设现代农业综合示范产业园项目,延伸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年内新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以上。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加快“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保护传统村落、民族村寨和乡村风貌。实施农村水利项目10个以上,加快防疫、养老、医疗、能源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基本公共服务资源下沉。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统筹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加强生活垃圾收运处置,扎实推进农村改厕,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实施土地综合整治项目40个,盘活农村土地资源。持续开展党旗领航“万名干部回故乡 助推群众建家乡”“千企联千村 共建新农村”活动,营造上下同心、全民参与乡村建设的浓厚氛围。
    全面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完善“一组三会”村民协商自治制度,深化“三级联动”治理体系,采取“党建+屯级理事会”的模式,提高村民自治水平。加强乡村法治教育和法律服务,重拳整治“村霸”,严厉打击侵害农村妇女儿童权利的违法犯罪行为。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提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农村书屋等设施的使用率,推广乡村振兴文明实践积分卡制度,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三)聚焦赋能提效,一鼓作气加快科教振兴。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以科教振兴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突出企业主体地位,促进科技供给与产业需求有效对接,完善校企合作创新机制,支持企业组建研发机构、承担科技项目、开展技术合作,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更大力度打造创新平台,年内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50家以上、瞪羚企业5家以上。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推动科技成果转化15项以上。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实施教育项目65个以上,重点抓好和平路小学、园博园小学、港北第五幼儿园、布山幼儿园等项目,年内新增学位1000个以上。建立覆盖全学段的学生资助体系,持续做好控辍保学工作。完善学校管理和教育评价体系,提升教学质量和课后服务水平,打好“双减”攻坚落实战。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培育专业人才队伍。实行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建设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提升人才服务保障水平。围绕产业发展需求,精准对接引进一批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鼓励教育、卫生、文化等领域人才到基层一线服务,培养本土急需紧缺人才。开展农村创业带头人培育行动,扶持培养一批农业职业经理人、经纪人、乡村工匠、文化能人、非遗传承人。实施全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多渠道普及科学知识,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
    (四)聚焦改革红利,一以贯之扩大对外开放。坚持高效能改革与高水平开放相互促进,以改革释放政策红利、以开放提升发展水平。
    高效能深化改革。深入开展“改革攻坚提升年”活动,继续推进金融、林业、教育、医药卫生等领域改革,着力破解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持续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提升预算绩效管理水平。加快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规范开展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加快房地一体宅基地确权登记颁证。积极参与广西集成改革试点工作,挖掘培育一批有基础、成熟稳定的改革集成试点,形成更多“港北经验”。
    高水平对外开放。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平陆运河经济带、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珠江—西江经济带建设,加强与东盟国家合作,服务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继续办好中国·贵港电动车国际高峰论坛,提升知名度、扩大朋友圈。稳定外贸外资,用好RCEP优惠税率和原产地规则,扩大新能源电动车、富硒农产品等优势商品出口,年内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8%以上。
    高标准招商引资。坚持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围绕新能源电动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重点产业,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效益强的项目,年内新签约项目62个以上、其中超亿元项目18个以上,合同投资额170亿元以上,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30亿元以上。加强项目合同审查,推进政策兑现,提升招商引资质效。健全招商考核激励指标体系,优化招商统计和绩效考核办法,突出考核招商项目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营造主动出击抓招商、你追我赶引项目的氛围。
    高质量谋划项目。坚持“项目为王”理念,紧紧围绕上级政策导向、资金导向,聚焦产业发展、民生保障、基础设施等领域,包装一批EPC、PPP模式项目,推动更多项目纳入国家、自治区和贵港市规划盘子。坚持以项目落地论英雄,深入开展项目落地攻坚行动,清理闲置低效土地,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撬动更多资源,推动项目早开工、快建设、早投产,形成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高品质优化服务。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村级政务服务示范点建设,推动政务数据有序共享,推出一批便民服务措施,解决好与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关键小事”。强化“妈妈式”服务,畅通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加快立项、环评等手续办理,全方位打造“办事不求人、办事少花钱、办事省时间”的营商环境。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提升“桂惠贷”投放量、惠及面和精准度,帮助企业降本减负。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
    (五)聚焦区域协调,一张蓝图引领城市建设。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以系统思维完善交通网络。加快外围干线路网建设,服务推进贵港市高铁综合客运枢纽、贵港—岑溪高速(港北段)、西外环高速(港北段)、S308石龙—邹圩(港北段)二级公路等项目。拓展县际交通要道,加快推进蒙圩—大圩(港北段)县乡公路提级改造,达开—武宣和睦界、坦阳—六马等三级公路等项目。提高城区路网密度,规划建设北二环路,改造提升迎宾大道北延段、同济大道北延段,全力打通金田路(桂林路—郁林路)、桂林路西段等城区“断头路”。加快“四好农村路”建设,实施“三项工程”项目100个以上,提升农村公路运输服务能力。加快现代化港口建设,提档升级一批老码头,抓好下山庙、东山作业区标准化建设,提高港口吞吐能力。
    以工匠精神推进城市建设。持续推进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规划建设郁江新城,服务好西江教育园区建设,推动产城融合发展。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快老旧小区改造,完善地下管网建设,加强车位规划管理,新建改建一批公共厕所,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实施城区内涝和环境整治三年攻坚大会战,推进鲤鱼江、马草江、木兰河等河道生态修复。实施绿化提升工程,加强城市主干道、郁江北岸增绿美化,建设一批街头小景、微型绿地,提升城市“颜值”。
    以绣花功夫加强城市治理。完善片区管理模式,加快土地房屋征收进度,重点抓好郁江新城、苏湾大桥北岸、园区等区域征收工作,保障重大项目用地需求。全面规范用地和建设领域秩序,依法打击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行为。推动市容市貌常态化管理,改造提升背街小巷、农贸市场,持续整治占道经营、车辆违停等“市容顽疾”,打造干净整洁有序的城市环境。加快“数字港北”建设,强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广应用,抓好5G网络、新能源充电桩等新基建,推动城市治理精准化、智慧化。
    (六)聚焦绿色低碳,一抓到底改善生态环境。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让港北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巩固提升河湖长制、林长制、田长制工作实效,从严从实抓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强化污染物协同控制,抓好企业排污、城市扬尘、秸秆焚烧、烟花爆竹等污染源综合治理,确保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不低于93.8%。实施达开水库饮用水水源地修复工程,常态化推进江河湖库“清四乱”,保持水环境总体质量优良。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规范管理危险废物和固体废物。
    强化生态保护修复。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深入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加快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抓好北环生态廊道岩溶山、猫儿山村马鞍山矿山生态修复。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实施12万亩国家储备林项目,推动林业碳汇资源开发利用。加大环保设施建设力度,重点抓好西江污水处理厂(二期)和中里、奇石污水处理厂建设。
    加快推动绿色转型。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完善能耗总量和强度控制,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推动高耗能行业绿色化、清洁化改造。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积极谋划EOD项目,抓好已入库项目建设。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倡导绿色办公、绿色出行、绿色消费,让绿色低碳生活成为新风尚。
    (七)聚焦群众期盼,一诺千金办好民生实事。悠悠万事,民生为大。必须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把群众“盼的事”变成政府“干的事”。
    千方百计稳定就业。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支持创业促进新增就业,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年内新增城镇就业4000人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000人以上。统筹开发公益性岗位,加强就业困难群体兜底帮扶,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开展欠薪集中整治专项行动,严厉打击恶意欠薪违法行为。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确保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97%以上、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95%以上。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加大残疾人等困难群体的帮扶力度,做到应保尽保、应助尽助。健全养老服务体系,优化孤寡老人服务,建设一批举步可达、安全健康的养老服务设施,积极创建广西老年宜居社区。健全妇幼健康服务体系,规划建设港北区妇幼保健院妇女儿童保健大楼、托育综合服务中心港北分中心。关心青年成长,推动青年发展友好型县域建设。加快永新花园、荷城丽园、文华等安置小区的选房交房工作,让更多群众住有所居、居有所安。
    提升群众健康水平。落实“乙类乙管”各项措施,做好重点人群健康服务,加快推进疫苗接种,全力“保健康、防重症”。健全重大传染性疾病防控体系,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加强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加快港北区人民医院住院楼、港北区第二人民医院、港北区精神卫生专科医院等项目,抓好港城、八一、西江等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促进中医药、壮瑶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规划建设港北区中医医院、中药材产业园,主动与修正药业、桂艾公司开展定制药园合作项目。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践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进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场所免费开放项目,广泛性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一批有影响力的精品力作,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引领力。强化文物保护利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深挖特色文化资源,开发一批古村寨、古民居和文化古迹,谋划推进桂林郡遗址博物馆、骑楼历史文化街区、石达开人文历史等项目。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打造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继续办好平天山登山节、草根篮球赛等品牌赛事,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
    统筹其他社会事业。落实国防动员体制改革任务,大力支持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完善退役军人服务体系,扎实推进双拥工作,更深层次推动军民融合发展。进一步发挥群团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继续抓好外事侨务、人民防空、机关后勤、绩效、档案、保密、地方志和志愿服务等工作。
    (八)聚焦和谐稳定,一刻不松筑牢发展基石。坚决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以更高水平建设平安港北,用心守护“万家灯火”。
    全力防范化解风险挑战。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坚决防范化解房地产、金融、政府债务、公共安全、网络舆情等领域重大风险,警惕防范“黑天鹅”“灰犀牛”事件,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开展交通运输、危险化学品等领域专项整治,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加强风险评估和监测预警,全面提高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加强消防能力建设,开工建设西江消防站。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统筹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煤电油气运保障供应。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全面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深入推进党建引领网格管理“红格善治工程”,提高市域社会治理能力。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养老诈骗等违法犯罪,推动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示范点建设。加强未成年人保护,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筑牢校园安全防线。
    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谐。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扎实做好城市民族工作,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提升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理论和基本方针,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提升宗教事务治理法治化水平,有效防范化解民族宗教领域重大风险隐患。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启航新征程、奋斗正当时。我们要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各领域、各环节,提高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建设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政府。
    以政治建设凝聚力量。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把辖区内的红色资源作为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的生动教材。严肃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推动中央、自治区、贵港市和区委的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尽收其效。
    以依法行政护航发展。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坚持重大问题请示报告制度,贯彻民主集中制,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提高行政决策公信力和执行力。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加大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严格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依法接受人大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提高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办理质效。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完善政务公开方式,推动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坚持依法统计、依法治统,做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发挥领导干部示范带头作用,常态化举办政府常务会议学法讲座,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以担当作为诠释初心。巩固拓展“学政策、强作风、抓落实、创一流”活动成果,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积极担当作为的精气神履好职、尽好责。加强和改进调查研究,多到困难多、群众意见集中的地方体察实情、解剖麻雀,做到当事不推责、遇事不避难。坚持政府过紧日子,把有限的资金用在“紧要处”。持续纠“四风”树新风,坚决破除特权思想和行为,大力整治工作中层层加码、过度留痕等问题,持续为基层减负,让广大干部集中精力干事创业。
    以自我革命涵养正气。坚持“三不腐”一体推进,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推动各类监督贯通协调,不断增强政府系统“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实效,以彻底自我革命的精神,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发挥审计在反腐治乱方面的重要作用,用好审计监督成果。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深化清廉港北建设,大力弘扬崇尚廉洁、抵制腐败的良好风尚,不断实现政治清明、政府清廉、干部清正、社会清朗。
    各位代表!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自治区、贵港市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奋力谱写新时代港北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附:《政府工作报告》有关用语说明

    1.“五大战略”“五大振兴”:“五大战略”指产业强市的主导战略、东融南向的开放战略、改革创新的驱动战略、绿色共享的发展战略、人才兴市的支撑战略;“五大振兴”指工业振兴、乡村振兴、交通振兴、科教振兴、文旅振兴。
    2.“8+N”特色产业:“8”指富硒米、瑶山鸡、生猪、油茶、食用菌、蔬菜、柑橘、特色水产养殖等8个特色农业产业;“N”指适合本地区发展的特色产业。
    3.“四个不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贫困县摘帽后,也不能马上撤摊子、甩包袱、歇歇脚,要继续完成剩余贫困人口脱贫问题,做到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
    4.“千企技改”: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创新为动力,推动工业企业采用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新模式实施技术改造,加快传统优势产业“二次创业”和新兴产业倍增发展。
    5.“双百双新”:“双百”项目指投资超过百亿元或产值超过百亿元的重大产业项目;“双新”项目指新产业、新技术项目,其中新产业项目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重点项目,新技术项目指采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重点项目。
    6.园区“八个一”工程:每个园区配套规划建设一所综合学校、一家综合医院(卫生院)、一个党群服务中心、一个体育活动场所、一个租赁住房小区、一个商业综合体、开通一条公交线路、设立一个公安派出所(警务点)。
    7.园区“三桥三路”工程:西九路下穿西环路连通工程、西三路(狮岭路)—西环路立交匝道改扩建工程、西七路下穿西环路延伸工程。
    8.“五网”:交通网、能源网、信息网、物流网、地下管网。
    9.EOD:以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为基础,以特色产业运营为支撑,以区域综合开发为载体,采取产业链延伸、联合经营、组合开发等方式,推动收益性差的生态环境治理项目与收益较好的关联产业有效融合。EOD模式主要是将生态环境治理带来的经济价值内部化,以解决环保前期投入的资金问题。
    10.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11.“双减”: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12.“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具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四大优势的中小企业。
    13.瞪羚企业:创业后跨过死亡谷,以科技创新或商业模式创新为支撑,进入高成长期的中小企业。
    14.“一册四队”工作法:对辖区范围内所有房屋以户为单位进行登记造册,组建巡查队、专业队、应急队、督查队“四支队伍”推进自建房专项排查整治工作。
    15.“四好农村路”: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
    16.乡村道路“三项工程”:自然村(屯)道路通畅工程、自然村(屯)道路提升工程和乡村道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
    17.“清四乱”:清理整治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河湖管理保护突出问题。
    18.“七位一路一市场”:学位、床位、车位、摊位、蹲位、房位、岗位和断头路、农贸市场。
    19.安全生产十五条措施:2022年4月,国务院安委会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的若干措施》,梳理相关法律法规已有规定、以往管用举措和近年来针对新情况采取的有效措施,聚焦责任落实、督查检查、治理违法违规行为、源头治理、严格执法等方面,制定了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十五条措施,部署发动各方面力量全力抓好安全防范工作。
    20.食品安全“两个责任”: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和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21.“红格善治工程”:市委提出,要加强网格管理实体化、实效化、实战化、信息化建设,强化网格疫情防控和平安建设两大功能,广泛开展“单位联网、党员回格”行动,推行“网格+警格”“网格员+警格员”融合联动模式,常态化开展网格“敲门行动”,调动网格、联户单元内10万余名党员群众开展社会治安巡防和疫情联防联控,做到“网上有格、格上有人、人在格中、事在格上、格事尽知、事在格了”。
    22.“三项制度”: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
    23.“四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24.“三公”经费:用财政拨款开支的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
    25.“五个更大”:党的二十大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广西代表团讨论并发表重要讲话,对广西发展提出了“五个更大”重要要求,要求广西在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上展现更大作为,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取得更大突破,在推动绿色发展上实现更大进展,在维护国家安全上作出更大贡献,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上取得更大成效,奋力开创新时代壮美广西建设新局面。
    26.“两个高于”:脱贫人口收入增速高于当地农民收入增速,脱贫地区农民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全区农民收入增速。
    27.“三保障”: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
    28.“一组三会”:党小组、户主会、理事会、监事会。
    29.“三级联动”治理体系:坚持村党组织为领导核心,带动农村社会组织、农民参与到农村公共事务的治理上来,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农村社会治理体系
    30.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是亚太地区规模最大、最重要的自由贸易协定谈判,达成后将覆盖世界近一半人口和近三分之一贸易量,成为世界上涵盖人口最多、成员构成最多元、发展最具活力的自由贸易区。2020年11月15日正式签署,2022年1月1日正式生效。
    31.EPC:承包方受业主委托,按照合同约定对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等实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总承包,并对其所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费用和进度进行负责。
    32.“两个毫不动摇”: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33.“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34.“两高一低”项目:高污染、高能耗、低水平项目。
    35.“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黑天鹅”指不可预测的、小概率高风险事件;“灰犀牛”指可预测的、大概率且影响巨大的危机。
    36.“枫桥经验”: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管理方式。
    37.“三重一大”决策制度: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大额资金的使用,必须经集体讨论做出决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