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639|回复: 0

[广西] 2023年钦州市钦北区政府工作报告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17:58
  • 签到天数: 730 天

    [LV.9]以坛为家II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4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7551
    发表于 2023-8-17 11:19: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3年钦州市钦北区政府工作报告

    2023年2月16日在钦州市钦北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区人民政府区长  邓洁丽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钦北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市和区委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围绕建设新时代壮美钦北目标,落实“两重一强”发展定位,实施“工业强区、产业兴农、交通惠民、生态宜居”发展战略,推进“十大工程”,取得积极成效。全区地区生产总值总量400.08亿元,增长6.1%,是全市首个突破400亿元产值的县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总量213亿元,增长3.8%,总量排全市县域第一;工业投资增长84.8%,增速排全市县区第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77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9.6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3%,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2.1%、5.5%。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坚持“工业强区”,产业转型步伐加快

    坚持“围绕园区抓产业、围绕产业抓项目、围绕项目抓企业、围绕企业抓服务”,实施“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和“强创新、育品牌、拓市场”,“6+N”轻工产业集群不断发展壮大。培育新增钦江药业、海枫光学材料等14家企业上规,累计达到74家。邦琪药业上榜广西民营企业100强,戎鑫达、卓能新能源上榜广西民营企业制造业100强。埃索凯新材料、双胞胎饲料获批为广西数字化车间。锰华新能源获认定为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是年内全市唯一获认定的企业。建成市级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1家,组建市级技术创新中心4家。新增自治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家、“双百双新”产业项目4个、“千企技改”工程项目12个;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家,瞪羚企业保有量5家,以上培育的数量均排全市县区第一。

    二、坚持“项目为王”,重大项目稳步推进

    完善重大项目服务专班工作机制,积极跟踪推进项目。新增自治区统筹推进重大项目13个,累计达到50个,年度投资18.4亿元,投资完成率175.1%;市级项目61个,年度投资54.39亿元,投资完成率120%。全力推进平陆运河项目征搬工作,按时间节点完成6279.5亩征搬任务,全力配合先导建设工程青年枢纽如期开工。谋划平吉临港产业园等平陆运河“六个一”项目,成功争取将中国—东盟海铁联运钦州转运中心列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贷款2022—2024年备选项目规划,并完成概念性规划编制。埃索凯三元前驱体、至善新材料等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庆荣耐火材料、崇盛食品等项目加快建设步伐,海龙饲料、两山科技创新材料等项目竣工投产。争取到2.39亿元专项债券资金,建设钦北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基础设施及标准厂房一期项目;钦北区污水综合治理项目(一期)是广西唯一一个列为盘活国有资产中央预算内资金的项目;大垌四路、皇马二十路等道路建成通车,皇马四区自来水加压泵站建成投入使用,园区承载能力得到提升。

    三、坚持改革创新,招商引资成效明显

    深化“放管服”改革,率先推进基层“一枚印章管审批(服务)”,启用“一枚印章”办件4441件。推行“马上办”“网上办”“自助办”“预约办”服务模式,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100%,全程网办高达93.1%。创新不动产登记办理模式,实现“交地即交证”。以贵台龙窑为试点,探索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发放全市首本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不动产权证书。坚持落实“五个人”“六个一”工作机制,开展“走出去”招商活动13次,开展“请进来”招商活动163批次,新签约“四类”500强企业项目4个、精细化工产业项目9个,引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项目2个。年内新签约项目累计31个,总投资额146.3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62.6%;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13.2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64.1%。引进单个年度到位资金5—10亿元项目7个,实际利用外资(商务口径)533.41万美元,制造业项目签约投资额和到位资金额、重点项目资金到位率、实际利用外资(商务口径)均居全市县区第一。

    四、坚持助企纾困,市场活力不断激发

    进一步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释放经济发展新动能。抢抓国家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债券投资等一系列政策机遇,深入落实33条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推动惠企纾困政策落地。落实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累计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4亿元,其中增值税留抵退税2.4亿元,办理缓税缓费1.08亿元。落实“桂惠贷”政策,累计投放1142笔22.28亿元,直接降低融资成本4565万元。持续做好“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工作,年内新登记市场主体6932户,增长20.5%。

    五、坚持城乡统筹,人居环境持续优化

    积极配合开展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自治区文明城市,着力提升城市环境卫生水平。率先推广“食安码”试点,打造食品安全示范街3条。推进镇农贸市场改造升级,板城镇、青塘镇完成改造,其他镇正在加快建设。补齐城镇老旧小区短板,完成9个城镇老旧小区主体改造,加快推进沙坡、永福等4个片区16个老旧小区环境改造。完善新城区路网,加快推进皇马九路、三十二路等道路建设,建成新城十六路。加快建设新城区石吉、大垌镇老把村和板城镇那香社区生态净水以及5个农村污水治理设施,11个镇生活垃圾实现统一收集并进行无害化处理。有序推进11个镇国土空间规划以及具备条件的乡村村庄规划编制。完成23个市级以上“美丽村屯”示范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六、坚持“三农”优先,乡村振兴全面推进

    保障粮食安全,全年粮食播种面积70.49万亩,粮食总产量23.04万吨。实行撂荒耕地治理“一镇一试点”,累计治理撂荒面积8.02万亩。广西首个预制菜产业基地启动仪式在我区举办,现场签约预制菜产业项目13个。建成钦北区粮食应急分拨综合物流设施项目(一期)主体。加强“三品一标”产品认证、富硒产品认证和监管,“三品一标”农产品总数居广西县区前列。推进农业产业示范园区提质升级,我区获批为自治区第一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九佰垌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园创建为第四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利佰兴米粉稻产业示范区、天鹅湖生态园被评为自治区四星级乡村旅游区。投入各级财政衔接资金1.21亿元推进乡村振兴,其中产业类16个,脱贫户(监测对象)产业覆盖率94.15%,发放产业奖补资金1840.6万元。大寺镇林木产业园获认定为自治区农民工创业园,实现农民工就近就地就业。安排公益性岗位就业1097人,完成农村危房改造任务71户,174个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均达5万元以上。扎实推进“防返贫 守底线”专项行动,全区脱贫人口年人均纯收入增长11.65%,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七、坚持以民为本,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一步统筹推进各项民生事业发展。

    (一)坚决守住疫情防控底线。推行“党建+网格+大数据”模式,在全市率先推行农村“五户联保”疫情防控体系,以快制快处置“3.13”突发疫情,以最短时间实现社会面清零。做严一线,做实二线,做强全线,提高疫苗接种率、建设医学观察点等,从严从紧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坚决落实国家“二十条”“新十条”措施,防控工作重心从“防感染”向“保健康、防重症”平稳转变。回望三年抗疫的日日夜夜,特别是在去年“3.13”突发疫情应对工作中,广大干部职工顾全大局、守望相助,抗疫人员不畏艰辛、勇毅坚守、连续奋战,打赢了这场疫情防控歼灭战,最大限度守护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了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干部职工、全区人民致以最崇高的敬意,表达最衷心的感谢!

    (二)民生保障不断改善。基本养老、基本医疗、社会救助、稳定物价等保障力度加大。城镇新增就业302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81%,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5561人,全区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全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4.02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34.08万人。全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72.87万人,享受报销待遇91.46万人次,医保统筹基金支出5.13亿元。加强智慧医疗建设,19个医疗机构电子票据系统全部上线,提高卫生健康信息化水平;积极探索“树名医、建名科、创名院”的发展思路,推进中医药事业传承发展。落实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创新推行“党建+社会救助”改革,全年发放困难群众救(补)助资金1.78亿元。

    (三)交通惠民成效明显。完成国道325“二改一”项目,全力推进北环过境高速项目。加快推动“四好农村路”建设,实施村屯道路建设项目107个71.66公里,建设桥梁4座;管养好辖区公路里程1742.9公里,实施自然村(屯)道路通畅工程93.86公里、自然村(屯)道路提升工程131.1公里、乡村道路(通屯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169.2公里。

    (四)水利设施持续完善。全力推进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持续推进王岗山水库工程建设。积极配合推进环北部湾广西水资源配置一期工程(钦州市第二水源工程),组织对沿线村庄开展征地调查工作。实施水库除险加固工程5个,完成农村饮水安全项目14个,新建小型农田三面光水利渠道139条76.29公里。

    (五)教育事业取得进步。大力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改(扩、续)建义务教育项目一批,新建康桥小学、东升学校二期工程,建成市华发小学,新增学位1850个;建成市第八幼儿园,新增学位540个。启动“两优一特”培养工程,落实“双减”政策,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探索完成市子材小学、市第十六中学教育集团化办学,教育均衡水平不断提升。

    (六)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深入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2022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97%。2021年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我区需要在2022年度整改的10个问题全部完成整改。

    (七)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巩固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成果,顺利通过第二批广西全域旅游示范区复核。修缮冯敏昌故居、冯敏昌坟冢及小董联保小学堂,年内列入第八批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4处。长滩镇屯巷村列入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贵台镇获“广西生态特色文化旅游示范镇”,贵台镇洞利村、长滩镇屯巷村获“广西生态特色文化旅游示范村”,新棠镇那黎村列为第二批自治区乡风文明建设示范村。

    八、坚持平安建设,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圆满完成冬奥、冬残奥、全国两会、党的二十大等重大活动和重大节假日维稳安保工作,实现“两无双零”目标。2022年度社会安全稳定动态考评排名全市县区第二名,连续17年荣获“建设平安广西活动平安县(区)”称号。推动禁毒整治纵深发展,投入941万元用于禁毒整治;成功侦破公安部“2022—154”毒品案件,钦北禁毒大队荣获公安部“百日行动”专案集体一等功。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全年无群体性越级上访和群体恶性事件。全年安全生产事故下降54.2%,开展经营性自建房排查录入11761栋,督促消防安全整改隐患1215处,全年没有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消防安全事故。大力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钦北区和贵台镇、大寺中学分别获评为“第五批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镇、示范学校”。

    九、坚持廉政建设,政府公信力不断提升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重要论述,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加强廉洁政府建设,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坚持民主集中制,严格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深入推进监督体系和治理体系建设,强化公共资源交易、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廉政风险防控。制定钦北区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以及法治宣传教育第八个五年规划。加强审计监督,完成审计项目79个,促进增收节支、挽回(避免)损失及核减投资额9252万元,推动建章立制8项。落细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加大对疫情防控及“六稳”“六保”等重点领域的支出保障。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高效办理人大代表建议84件和政协委员提案201件,答复率100%。钦北区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工作站共承办群众热线诉求9326件,做到“有呼必应、有诉必理、有理必果”。

    国防教育、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双拥优抚、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取得良好成效。公安、税务、生态环境、金融、通信、邮政、供电、消防等部门为我区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外事、新闻出版、档案、工商联、工会、共青团、妇联、文联、科协、侨联、社科联、残联、宗教、机关服务、地方志、供销等事业也取得新的成效。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的掌舵领航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是自治区、市和区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区政协监督和支持的结果,是各级各部门和全区各族人民凝心聚力、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为钦北各项事业作出贡献的全区人民,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社会各界人士,向关心支持钦北建设发展的驻钦北单位,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经济社会稳健发展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存在:受国内外环境以及疫情等因素叠加影响,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产业结构不够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压力较大;土地要素未能充分保障,部分在建重大工业项目推进缓慢;园区承载能力不够强,基础设施短板仍旧突出;现代农业产业化体系还未形成,缺乏叫得响的农业品牌;政务服务水平不够平衡,作风建设任重道远。我们要直面问题、实事求是,要紧紧盯住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全力以赴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2023年工作安排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五个更大”重要要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要求,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自治区党委十二届五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市委六届六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和区委七届四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努力做好“六个统筹”,全面落实“四轮驱动”战略,围绕建设新时代壮美钦北目标,落实“两重一强”发展定位,实施“工业强区、产业兴农、交通惠民、生态宜居”发展战略,推进“十大工程”,推动经济运行健康平稳发展,为全面建设新时代壮美钦北开好局起好步。

    今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左右,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3%、7%左右。

    围绕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高标准高质量推动平陆运河建设

    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把平陆运河项目建设作为头等大事、头等项目、头号工程,全力服务保障平陆运河(钦北段)建设,做好平陆运河(钦北段)全线征地搬迁,为实现年内全线开工保驾护航。大力发展平陆运河经济带,以港口为航标,启动建设平吉临港产业园、中国—东盟海铁联运钦州转运中心、龙湾生态智慧城、九佰垌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平吉内河港口、运河绿色生态廊等“六个一”项目。借助运河经济,吸引更多企业扎根钦北,培植地方税源。大力发展平陆运河关联产业,支持本土建材企业参与运河工程建设;利用运河沿线石英矿等矿产资源和水运优势,谋划布局建筑用砂、石英制品等产业,承接钦州港自贸区产业延伸,为钦州市大宗商品应用产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强化要素保障,推动运河沿线(钦北段)形成有港口、有产业、有物流、有农旅、有商圈的空间规划布局并初见成效。平陆运河建设是钦北区奋进新征程的大好机遇,我们将立足本地资源优势,融入新发展格局,高标准高质量推动建设向海经济产业示范区,让运河成为造福钦北人民的开放河、绿色河、团结河、幸福河!

    二、坚持“工业强区”战略,促进工业提质扩量增效

    (一)持续推进工业振兴。以建设广西县域经济强区为目标,实施县域工业集群提升工程。落实“一县一业”,坚持“四个围绕”,提质升级现有钦北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从百亿工业园区向五百亿工业园区迈进,与平陆运河沿线(钦北段)经济带“六个一”项目互动共进。围绕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以“6+N”轻工产业集群为基础,加快构建“1443”产业体系,加强港区联动、产业协同发展,着力打造以国际贸易为驱动的经济发展引擎;赋能升级具有良好发展基础和发展前景的化工大宗商品下游加工,金属新材料、农产品深加工、林木加工四大产业为主导产业;大力培育引进精细化工医药、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型建材四个产业成为发展新动能;紧抓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契机,推动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特色旅游等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重点推动高端精细化工产业园、新能源材料产业基地建设,不断延长产业链、完善供应链、提升价值链,壮大产业集群。大力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瞪羚企业培育计划,全力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力争培育上规入统企业10家以上,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24%以上,工业投资增长15%以上。

    (二)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坚持“项目为王”,以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方式推进“重大项目”落地落实。抢抓中央、自治区扩大内需有力契机,争取上级更多政策、资金倾斜,完善园区基础设施,提升园区承载水平。加大项目储备力度,包装储备一批建设规模大、投资强度高、产业带动强的项目,推进产业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力争培育埃索凯循环能源科技、东岚新材料、两山创新材料、风源新能源、钦荣羽绒、崇盛食品等10个以上企业上规入统。推进埃索凯循环科技二期、南海化工年产10万吨锰基产品、锰华二期等15个以上重点工业项目开工建设,推进至善新材料、仙玻中空铝条等10个以上重点工业项目竣工投产。主动配合推进环北部湾广西水资源配置(钦州市第二水源工程)项目,积极争取钦北区创建东盟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项目。

    (三)大力实施精准招商。开展“招商引资突破”活动,千方百计稳投资稳外资,吸引更多“瞪羚企业”项目、专精特新“小巨人”高质量科创项目和具有支撑性的产业化项目签约落户,形成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协同发展的良性格局。争取上级支持,全力打造全国电池级锰基新材料产品聚集区。突出产业招商、规划招商、以企招商、资本招商,围绕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和潜力产业等精准建链强链补链延链,不断延长产业链、完善供应链、提升价值链。力争在引进50亿元以上龙头产业项目实现零突破,新引进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0个以上,新签约项目投资额100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75亿元。

    三、深化重点领域改革,释放更大发展活力

    (一)持续深化改革。坚持“创新为要”,统筹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大力推动项目管理、资本市场、农村土地等各项改革措施落实落地。探索改革创新项目管理方式,实施与绩效挂钩项目、任务分级化管理。加快政府平台公司改革,激发平台公司活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实施“小块并大块”,在农民自愿前提下,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探索政府投资与金融、社会投入联动机制,逐步解决农村土地细碎化问题。

    (二)加强财源建设。深化财政预算管理改革,全面增强财政统筹能力。开展“财源建设攻坚”活动,加快培育新增财源,促进财政平稳运行。积极推进项目申报国家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稳步规范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继续推动交通运输、污水垃圾处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水利等重点领域PPP 项目实施。加强一般公共预算资金、政府专项债券资金、部门单位非财政拨款收入的统筹使用,加大各类沉淀资金盘活使用力度,增强财政调控统筹能力。盘活国有存量优质资产,稳妥有序化解存量隐性债务,有效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三)强化要素保障。创新园区建设模式,引进合作企业开发园区基础配套设施,实现互促共赢。加快土地资源流转,提前布局谋划能耗、碳汇指标,推动能耗指标、土地、资金向重点产业支持倾斜。实施精准征地、精准供地,全力保障“拿地即开工”“交地即交证”,提高土地利用率。创新人才认定和培养体系,完善软硬件配套设施建设,谋划建设人才公寓和实训基地、帮助企业进行本地化招工和岗位培训。

    (四)优化营商环境。坚持“环境为本”,全面深化“放管服”和“一件事一次办”改革,设立惠企政策专窗,统筹公布惠企政策。探索“全链通办”模式,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持续组织开展“一把手走流程”活动,推进落实“五个人”“六个一”服务机制。搭好政银企对接服务平台,让更多企业享受到“桂惠贷”政策。强化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制造业的支持力度,帮助企业拓展市场空间,降低企业融资、运营成本,努力争取帮助企业运营成本下降1%以上。

    四、持续完善配套设施,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一)推进城市更新行动。高起点、高标准谋划建设龙湾生态智慧城,启动建设运河博物馆、古树名木园项目,配合开展跨运河桥梁改建、运河沿岸城市道路建设改造、景观提升等配套项目、青年枢纽段城市风貌设计和重点地段城市更新改造。加快建设林湖片区、龙湾片区、大井片区,加强钦北新城管理,推进国道325沿线钦北新城段的城市风貌改造,建设海润财富广场综合体,着力打造完整居住社区。加大城中村、城镇老旧小区及农贸市场改造和治理力度,不断提升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水平,构建高品质的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把钦北城区品质提起来、人气聚上来。

    (二)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规范城镇开发统规统建,加快补齐乡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把乡镇建设成为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加快城镇人口合理集聚,引导农业转移人口通过就业创业等形式就近就地城镇化,深挖新型城镇化开发潜力,将小董、大寺、大垌打造成为周边镇人口城镇化的重要承载地,推动大寺、大垌分别创建乡村振兴示范镇、城乡融合发展示范镇。

    (三)完善交通设施网络。持续实施“交通强区”发展战略,紧抓自治区实施基础设施补短板“五网”建设三年大会战机遇,加快形成安全便捷通畅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配合开工建设G7522南宁—北海高速公路(钦北段)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北环高速公路建设,争取在钦崇高速路段增设大直出入口,实现镇镇通高速。持续推进小董至那蒙二级公路建设,推进文头麓至金华北路一级公路、省道312大垌至陆屋段等道路建设。深入推进乡村道路建设,实施危桥改造3座、路面提升工程项目11个,完成村屯道路“三项工程”建设,实现村村通三级公路。

    五、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一)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贯彻“四个不摘”要求,落实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强化“3+1”保障举措,安排衔接资金1亿元以上用于乡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建设,持续助力乡村振兴。采取产业联农带农、以工代赈、开发公益性岗位等措施,实现脱贫人口持续增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二)加快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坚持以工业化理念、产业链思维谋划乡村产业发展,深入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加快推进农业大区向农业强区转变。加快农产品标准化建设,帮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找差距、补短板,加强“三品一标”产品认证、富硒产品认证和监管,推进“一镇一品”特色农业发展,促进我区农产品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定期举办钦北区名特优农产品展销会,大力推广消费者认可、农民增收有保障的荔枝、淮山、紫米、金花茶、五指毛桃等农产品,把贵台泉水豆腐花、小董麻通、平吉有菜、青塘米酒等一批土特产打造成厚利多销的“抢手货”。提高消费者对我区农产品的认可度,增强农产品的知名度。充分发挥九联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发展集养殖、屠宰、加工等为一体的肉制品全产业链。不断引进农特企业,大力发展生态(富硒)循环农业和立体智慧化种植,实施“订单农业”“合同农业”,利用农产品深加工,提升产品价值,推动预制菜全产业链发展。推进农业产业与旅游、文化等产业深度融合,做好九佰垌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园亮点文章,持续打造贵台龙窑全产业链项目,打造全龄周末沉浸式旅游,实地品尝农产品制作的各种美食,购买家庭所需的瓜果蔬菜或者预制菜,推动“一产+二产”“一产+三产”融合发展。

    (三)扎实推进乡村建设。围绕“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目标,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扎实推进“美丽村屯”示范点建设,年内打造示范村20个以上。深入实施乡村绿化美化行动,探索“一村一景”模式,推动村容村貌整体提升。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全面推进“三清一改”,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和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加强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和农房建设质量管控。推进农村饮水安全、水库除险加固巩固提升工程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提升宽带网络,推动数字乡村建设。强化乡土人才培育、产业带头人和“头雁”培育以及高素质农民培训。进一步推广“积分制”“清单制”工作经验。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进移风易俗,引导农民自觉遵守村规民约,让农村既充满活力又稳定有序。

    六、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推动释放消费潜力

    (一)把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抓住国家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重大机遇,提升传统消费、发展服务消费、培育新型消费。支持鸿发、泥桥等夜间经济、地摊经济规范发展。配合做好“33消费节”和汽车类、家电等重点商品促销活动。鼓励本土电商平台发展。推进城镇充电桩等配套设施建设,支持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完善物流配送网络,促进农村消费。

    (二)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积极做好望海岭“飞”的文章和八寨沟“水”的文章,持续建设北部湾望海岭国际滑翔伞基地、冯敏昌故居和贵台龙窑,打造贵台—大寺旅游廊道,打响“飞天戏水·自在钦北”文旅品牌。利用平陆运河建设,系统谋划推动建设一条运河绿色生态廊,建设运河沿岸滨河公园生态地标和乡村振兴示范区(带),开发新的旅游路线。深入挖掘传承民族文化、红色文化、传统文化,致力打造彰显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积极举办“壮族三月三”系列活动,修缮铜鱼书院、八甲村钦县第一届人民政府旧址,有序开展板城屯茂六虾红色村庄等革命遗址保护,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那蒙竹山古建筑群、长滩新月堂等人文景观保护。

    七、统筹发展民生事业,着力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一)推动文化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深入推进“两优一特”工程,落实“双减”政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落实全市城区中小学及幼儿园规划部署,新城区规划新(扩)建学校9所,可增加学位9780个。加快推进康桥小学、市第十八幼儿园等项目建设,投入使用市东升学校二期3号教学楼、市第七小学4号综合教学楼,新增学位1100个。积极推进牛食禾幼儿园建设,投入使用钦北区子材幼儿园。巩固深化“平安校园”创建行动,建立健全“校家警”护学模式,筑牢青少年安全防线。完善师德师风考核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着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力争建成区图书馆,建设(扩建)一批综合文化站。

    (二)推进健康钦北建设。落实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加强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将防控工作重心转到“保健康、防重症”上来。加快区人民医院(二期)传染病住院楼及住院大楼、区妇幼保健院迁建住院综合楼、区精神病医院等重大项目建设,推动征兵体检站建设。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广“三明”医改经验。全力推进全民医保计划,做好艾滋病和结核病等法定传染病和地方病防治,筑牢人民群众健康保障。推进中医药稳步发展和慢性病综合治疗,做好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县(区)和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复审迎检。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加快乡村医生实行“镇聘村用”。强化行风和医德医风建设,深入推进清廉医院建设。

    (三)兜牢兜实民生底线。加大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全力抓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残疾人、脱贫监测户边缘户和易地搬迁群众等重点群体就业。大力推广以工代赈,带动农村劳动力就业增收。密切关注就业指标、重点群体就业等情况,支持和鼓励农村劳动力和返乡人员实现就地就近就业,确保就业形势保持稳定。扎实开展兜底专项行动,持续加大社会保障力度,筑牢兜实民生保障底线。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加快发展城乡养老服务体系,加快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切实解决好“一老一小”问题。

    八、筑牢安全发展底线,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钦北

    (一)筑牢安全底线。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安全发展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完善和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隐患源头治理,落实“三管三必须”、健全“四个一”应急处置机制。不断完善公用安全设施,促进精细化工园区安全风险等级从C级向D级提升。持续开展平安创建活动,组织开展“社会治理效能提升”活动,强化命案预防治理、未成年人保护和预防犯罪,全力推进禁毒重点整治,常态化机制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深化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全力化解信访突出问题和信访积案,落实农村“一村一辅警”工作机制。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做好政府舆情引导处置工作。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争创自治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落实县(区)、镇、村三级宗教工作网络和镇、村两级责任制,夯实宗教工作基层基础。

    (二)保障粮食安全。全面推进“田长制”,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强化“三线一单”刚性约束,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深入开展耕地撂荒治理,实施退桉还耕行动,建设高标准农田2.5万亩。全力抓好粮食稳产增产,加快土地流转,推广大户、合作社大规模标准化种植,糖料蔗种植面积稳定在4.5万亩以上,确保全区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产量只增不减。加快粮食应急分拨综合物流设施项目建设。狠抓食品安全,积极打造大寺、小董2个食品安全示范镇。

    (三)加强生态保护。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以高压态势压实环保工作责任,加强工业企业大气污染点源和面源管理,大力控制大气污染物的社会面源。加快建设城北垃圾中转站、皇马污水处理厂扩建等项目,推动主城区垃圾分类处理体系全覆盖,配合全市推行环卫市场化运作,强化钦江、茅岭江等重点流域治理,建成石吉生态净水项目。依据划定的“三区三线”做好镇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谋划废弃矿山、采空区、大井片区等EOD模式项目,做好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

    九、提升政府行政效能,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决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全面推进法治建设。大力推进政府各方面工作法治化、规范化,严格执行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完善政府权力清单、负面清单、责任清单,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严格执行法律顾问制度,健全重大政策事前评估和事后评价制度。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和审计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三)全力抓好清廉政府建设。坚决扛起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加强政府系统清廉机关建设,持续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持续为基层松绑减负。加强审计监督,强化项目投资、民生工程等重点领域审计,深化审计成果运用。

    (四)持续强化作风建设。开展“作风能力提升”活动,带头抓落实、善于抓落实、层层抓落实,确保中央、自治区、市和区委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实处。加大热线督办力度,持续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注重实干高效有作为,用心用力用情解决好企业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用我们的辛苦指数换钦北发展的上升指数,换钦北人民的幸福指数。

    同时,深入开展军政军民共驻共建活动,支持地方部队建设,争创自治区双拥模范城(县)。积极抓好信访、调解、防灾减灾救灾、消防救援、困难群众救助、社会福利等工作,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开展活动。

    发展日新月异,事业赓续传承。各位代表,党的二十大制定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描绘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牢记“三个务必”,重实效、强实干、抓落实,在市委、市人民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同心同德,为推动钦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谱写新时代壮美钦北新篇章而团结奋斗!

    名词解释

    1.两重一强(P1):指打造强首府和北钦防一体化两大战略有机衔接的重要枢纽、形成南宁—钦州城镇发展轴的重要节点、建设广西县域经济强区。

    2.十大工程(P1):指县域工业集群提升工程、城市品质提升工程、改革创新突破工程、乡村产业特色培育工程、交通强基提速工程、文化旅游全域提升工程、高水平平安钦北建设工程、生态环境治理提升工程、公共服务惠民提质工程、全面从严治党工程。

    3.“6+N”(P2):指精细化工医药、金属新材料、新型建材、新能源、食品加工、林木加工等六大产业集群。

    4.专精特新(P2):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

    5.双百双新(P2):“双百”项目是指投资超过百亿元或产值超过百亿元的重大产业项目。“双新”项目是指新产业、新技术项目。

    6.千企技改(P2):指自治区以高成长性企业技术改造为重点,推动1000家工业企业采用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新模式实施技术改造,加快传统优势产业“二次创业”和新兴产业倍增发展。

    7.瞪羚企业(P2):指跨过初创阶段、以科技创新或商业模式创新为支撑进入高成长期的企业。

    8.一枚印章管审批(服务)(P3):指重点推行“一窗受理、合并审查、集约审批、一站办结”的审批模式,最大限度方便群众办事。

    9.五个人(P3):指项目服务“五个人”工作机制,市、县(区)、园区党政主要领导是总负责人,市、县(区)、园区分管领导是第一责任人,市、县(区)、园区各职能部门主要领导是直接负责人,相关部门分管领导是具体责任人,相关部门中层及以下干部是服务责任人。

    10.六个一(P3):指企业服务“六个一”工作机制,企业家汇报工作,要第一时间给予安排;企业家提出问题,要第一身份主动解决;企业家遇到经营难题,要第一责任帮助破解;企业家参加经济会议,要第一方阵安排就座;企业家了解情况,要第一时间准确通报;企业家出现困难,要第一时间宽解慰问。

    11.四类(P3):指世界、中国、中国民营、中国制造业这四类。

    12.桂惠贷(P4):指财政部门对辖内金融机构当年新发放且符合条件的贷款按照2或3个百分点利差比例进行补贴,引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优惠利率贷款。产品及支持范围:实行普惠性服务的经营贷、首次贷、信用贷,以及实行名单制服务的三企入桂贷、技改贷、科创贷、通道贷、三农贷、贸易贷。

    13.三农(P4):指农业、农村和农民。

    14.三品一标(P5):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农产品地理标志。

    15.“党建+网格+大数据”模式(P5):把党建的联动机能、网格的落地效能、大数据的支撑功能紧密结合起来,在每个村(社区)设置若干个网格,成立网格临时党支部,利用“桂战疫”“桂核酸”等大数据系统对村(社区)网格进行精准管控,确保“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在格上、事在格中”,形成“党建引领、一网统筹、联动入格、联防联控”的疫情防控格局。

    16.五户联保(P5):为加强疫情防控村(社区)网格化管理,按照就近原则,以 5—10 户家庭为基本单元,组建“五户联保”小组,每个小组设1名户长,实行“联防、联排、联控、联保”。

    17.二十条(P5):“二十条”指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于2022年11 月11日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中提出的 20 条优化防控措施。

    18.新十条(P5):“新十条”是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于 2022 年 12 月7 日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中提出的 10条优化防控措施。

    19.四好农村路(P6):指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路。

    20.两优一特(P7):指优秀教师、优秀校长、特色学校培育工程。

    21.双减(P7):指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22.三重一大(P8):指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大额资金的使用。

    23.六稳(P8):指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

    24.六保(P8):指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25.广西“五个更大”重要要求(P10):指在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上展现更大作为,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取得更大突破,在推动绿色发展上实现更大进展,在维护国家安全上作出更大贡献,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上取得更大成效。

    26.六个统筹(P10):指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更好统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更好统筹经济政策和其他政策、更好统筹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更好统筹当前和长远。

    27.四轮驱动(P10):指市委提出的“建大港、壮产业、造滨城、美乡村”四轮驱动战略。

    28.一县一业(P11):以县区为基础,为做强做大县域特色优势产业,加快补齐县域产业发展短板弱项,加快夯实县域产业发展支撑能力,按照市场需求,充分挖掘发挥本地资源优势、传统优势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有特色、价值高、影响力大的产业,钦北区“一县一业”产业是钦北区化工及关联产业。

    29.完整居住社区(P14):指在居民适宜步行范围内有完善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健全的便民商业服务设施、完备的市政配套基础设施、充足的公共活动空间、全覆盖的物业管理和健全的社区管理机制,且居民归属感、认同感较强的居住社区。

    30.五网(P15):指交通网、能源网、信息网、物流网、地下管网。

    31.村屯道路“三项工程”(P15):指乡村道路的通畅工程、提升工程、安全生命防护工程。

    32.四个不摘(P15):指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和摘帽不摘监管。

    33.“3+1”(P15):指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饮水安全保障。

    34.一镇一品(P16):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以镇为基本单位,按照国内外市场需求,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通过大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和市场化建设,使一个村(或几个村)拥有一个(或几个)市场潜力大、区域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主导产品和产业。

    35.三清一改(P16):指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清理村内塘沟、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

    36.“三明”医改(P18):福建省三明市以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为切入点,统筹推进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改革,为全国深化医改树立样板。

    37.三管三必须(P19):指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

    38.四个一(P19):指一把手负总责,组建一套专班,制定一个方案,统一一个口径。

    39.三线一单(P19):指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制定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40.“三区三线”(P20):“三区”指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三种类型的国土空间;“三线”分别对应在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划定的城镇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三条控制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