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478|回复: 0

[广西] 2023年梧州市龙圩区政府工作报告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14:46
  • 签到天数: 731 天

    [LV.9]以坛为家II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4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7761
    发表于 2023-8-16 16:34: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3年梧州市龙圩区政府工作报告

    2023年3月1日在梧州市龙圩区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区长  吴情操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和有关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是龙圩区发展极不容易、极具考验、极其难忘的一年,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精神、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要求以及中央、自治区、梧州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区第三次党代会和区三届人大一次、二次会议的总体部署,以破难题、促发展、不低头、争上游为目标,推动38项工作获表彰奖励,16项工作作交流发言,7项指标在自治区排名前列,33项指标超额完成任务,全区上下创先争优氛围正加速形成,进一步提振了精气神,展现了新形象。

    一年来,我们在夹缝中突围稳住了经济大盘。长期以来,我们缺乏稳定税源、产业规模偏小的历史短板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供养负担重、刚性支出大的收支矛盾仍然长期存在,特别是过去的一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持续显现,疫情反复等超预期因素陡然增加,我们克服困难、顶住压力,采取了一系列稳增长的措施在夹缝中实现了突围。2022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0.7%,其中,一产增加值增长5.6%,排全市第一,三产增加值增长10.2%,排全市第二,建筑业、批发业、零售业、多式联运和规模以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等指标保持高速增长,持续领跑全市;争取转移支付收入10.71亿元,增长15.9%,创历年新高;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2.16亿元,惠及全区19.4%的市场主体,新登记市场主体增长13%,排全市第三,稳住了经济大盘。

    一年来,我们在蓝海上开拓抢跑了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效领跑全市。聚焦脱贫人口持续稳定增收精准发力,年内开发各类乡村公益性岗位在岗1264人,完成下达任务的150%,全区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长12.7%,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代表自治区接受国家第三方考核评估,作为长期短板的危房改造在任务占全市50%以上的情况下仍以零扣分通过国检,台账和访谈工作获评估组表扬。乡村建设弯道超车。针对基础薄底子差的客观条件,对标中央要求抓落实,创造了突出“五个聚焦”、解决“五个问题”,有力有效推动乡村建设、全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1333”模式等7个方面的工作经验,典型经验做法在各级主流媒体刊发并作为典型案例在广西推介。现代农业高歌猛进。依托城乡结合、资源丰富的独特优势推进农业产业规模化、特色化和数字化发展。新利生猪养殖基地成为2016年以来全国唯一一家同时获得国家级“三病”净化示范场的生猪养殖基地;温氏鲜鸡蛋、溜溜番茄等特色产品产销两旺,温氏胜洲蛋鸡养殖基地日产鸡蛋峰值达100吨,生产规模稳居广西第一,天露鲜鸡蛋和天誉六堡茶分别实现广西鲜鸡蛋供港“零突破”和梧州市“圳品”认证产品“零突破”;以万亩云山茶海为代表的六堡茶产业快速发展,岭南茶仓即将建成;首创农业产业智慧选址系统加速项目落地,数字农业产业化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入选2022年广西数字乡村建设20个典型案例。粮食安全牢牢兜住。聚焦“管、巡、治、建、用”五个关键环节做好耕地保护工作,在全国率先建立“村级巡察专员”队伍,实现“三长联动、一巡三查”,率先实施“动土必问”土地管理机制,率先在广西试点“田长巡”管理系统,市场化推进撂荒地整治5430亩,走出了一条耕地保护与产业发展双赢的新路子,工作经验在全市作典型发言并在广西推广。

    一年来,我们全链条突破提速了项目建设。项目谋划有了新突破。总投资16.8亿元的广西首个“储备林+乡村振兴”项目正式落地,首次在广西现场推进会上作交流发言;多年来想做而没做成的大坡、广平、新地3个小城镇建设项目全部落实了土地指标,进入全面启动阶段;系统推进总投资5亿元左右的教育PPP项目各项前期工作,新建5所学校全面破解就近上学难的问题;总投资20亿元左右的EOD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广西首个全域土地整治项目试点落户龙圩。项目争取有了新突破。2022年累计获中央预算内资金7205万元,获得项目数排全市第一,资金量排全市第三,从2021年的全市末位跃入第一方阵;改造背街小巷180条,项目数超其他六个县(市、区)的总和,补助资金排广西第四全市第一;获得2022年梧州市唯一的农村人居环境项目补助2000万元,大坡镇获得2022年梧州市唯一的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项目招商有了新突破。坚持落实“一把手”招商、靶向招商和专班招商工作机制,围绕再生资源、建材环保、健康文旅、数字经济和现代农业等产业精准招商,2022年共签约23个项目总投资78亿元,年内引进3家“专精特新”企业实现该领域零的突破;成功举办农业招商专场签约活动,总投资19.6亿元的10个农业项目从初步对接到集中签约仅用3个月,涉及领域涵括种植、养殖、深加工和循环处理等。项目推进有了新突破。全面推行重大项目处级领导挂点联系推进制度,梧州环城高速南段仅用一个月就完成全线征地任务,再次刷新龙圩征地速度;梧州国际影视文旅城正式拍地,进入建设快车道;广西昭信平洲电子成为RCEP实施后梧州首家经核准出口企业,平洲电子二期扩建项目建成投产,有望实现产值翻番;铜镬风电、冷链物流等18个重点项目顺利推进;科丽能生态环境有限公司获批33大类196小类危废经营许可,大类覆盖率高达71.7%;桂东生态环保基地广西垃圾焚烧飞灰集中处置中心项目加快建设;多年想建而没建成的苍海消防救援站即将建成;日成林化成功列入全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实现“零突破”。

    一年来,我们全方位发力刷新了城乡颜值。投入2.13亿元改善老城区人居环境。改造林业小区等老旧小区10个868套,打造佛子一区示范老旧小区,开工率排全市第二;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河堤市场等一批昔日的“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龙湖公园改造提升工程正式启动,将为3万市民改善健身休闲场所。整合资金13.28亿元加速新城区建设,南梧路等10条道路实现“白改黑”,苍海路等5条瓶颈路即将贯通,南梧大道等6条道路建成通车,新区路网日趋完善;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苍海医院、龙圩区中医医院新院区加快建设,龙圩区疾控中心、龙圩镇卫生院建成投用,区域性医疗中心加速形成,新老城区实现全面融合、联动发展。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依托数字城市管理平台、智慧社区等全面推进城市管理,大园塘市场率先推出全市第一个室内免费农民自产自销区,农贸市场脱胎换骨全面逆袭,城区环境卫生排名由三城区长期垫底到稳居第二,市民满意度持续上升。聚焦“全过程农民主体”推进乡村建设,全区33个村编制了实用型村庄规划,41个村建成污水处理设施,30个村建成地埋式垃圾桶,投入资金1.15亿元建成215个乡村振兴项目,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按照“越努力越幸运”的理念推进乡村建设,大坡镇夜村通过全村上下主动让地、齐心协力,为夜村拼出了光明;新地镇古卯村通过乡贤引领、投工投劳,各项工作逆势而上,争取乡村建设项目数排全区第一,村民切实体会到“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聚焦“经济实用有特色”的原则推进乡村建设,全国首创依托现有沟渠收集处理农村污水,全国首创利用地埋桶直收直运农村垃圾,大坡镇交村依托古树老屋、松树盆景和玉兰叶脉大力发展庭院经济;龙圩镇念村依托稻渔项目打造农耕文化研学基地,粤桂生态循环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带建设初见成效;二十四节气农耕文化园、“诗画富回”等一批网红打卡点加快建设,走出了一条低成本、可复制、有特色的乡村建设新路子。

    一年来,我们全领域覆盖增进了民生福祉。民生保障持续发力。11类48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完成投资6.4亿元,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0%以上。2022年累计救助各类困难群众24万多人次,发放救助补助资金6738.6万元;实施“双千结对”行动,帮助1208名就业困难人员、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创业,实施“以工代赈”安排脱贫劳动力就业115人,全区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总人数达15326人,占脱贫人口的42%,人均工资性收入同比增长27.4%;2022年全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3.58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应保尽保。教育提升工程稳步推进。统筹3634万元改扩建中小学和幼儿园33所,增加学位150个,新建公立幼儿园1所,新增普惠性民办幼儿园18所;首次成立教育集团和教育发展促进会,与南宁市青秀区教育局结对共建并与梧州市教科所结对帮扶,入选第二批广西基础教育信息化融合创新实验区,教育服务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公共服务持续优化。大坡镇魁村桥建成通车,全区最后一座浮筒桥退出历史舞台;有序实施班线客运公交化改造,广平镇公交车站建成投用并开通公交,全区实现了镇镇通公交的目标;长期以来群众反映强烈的三村到松柏、平地到淑里道路改造提升工程全面推进,一批群众家门口的放心路、民心桥建成通车。康养文旅加快发展。深入开展诗词“八进”活动,成功创建“中华诗词示范区”,龙圩第一实验小学被评为“全国诗教示范学校”,李济深故里文化旅游区被评为“诗教示范单位”;启迪·鸿星雪立方冰雪世界入选广西体育产业示范项目名单,并与天誉六堡茶文化博览园同期创成国家AAA级景区,广平调村红色旅游区获2022年第二批广西四星级乡村旅游区,黎洁霜、黎琦新故居和广平镇调村桄调诰农会旧址申报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苍海湖园博园成功举办四季灯会大型歌舞灯光秀,全域旅游各项创建工作加快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向纵深推进,落实中央、自治区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佛子矿周边农用地安全利用问题整改完成,全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7.3%,排三城区第一,获评国家水利部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平安龙圩建设全面发力。统筹抓好疫情防控,用最小的代价实现了3年无社会面传播;有效应对汛期6轮强降雨4次洪峰过境和多轮干旱山火挑战,各类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在2021年度“三下降”的基础上再次实现“三下降”,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向好;破获特大“养老诈骗”专案,获得自治区领导批示2次;紧抓风险防范化解,关系千家万户的恒大地产项目顺利复工复产,中央交办的44件信访积案全部化解;大坡镇夜村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和广西第三批村级法律顾问示范点;龙圩消防救援大队获2022年度梧州市唯一一个自治区级先进大队。

    一年来,我们深层次破题推进了关键改革。苍海新区体制改革顺利推进,成立龙圩苍海新区服务中心和苍海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我们在苍海发展中拥有了更大话语权,苍海发展迈入新时代。征地拆迁体制全面改革,组建征地搬迁总指挥部,出台资金档案管理办法,赋予乡镇更大自主权,为项目快速落地保驾护航。全面配合市对城区新一轮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抢抓机遇增强“三保”保障能力,开源与节流并重,千方百计走出财政困境。完成龙投发展集团内部架构重组,设立14家子公司,集团资产同比增长30.5%,项目融资和项目建设有了大的飞跃。深化政务服务改革,镇级全域推行“一枚印章管审批(服务)”试点,并在市现场推进会上作经验交流发言,获市指定为探索园区市场主体经营场所权属备案制试点城区。全面加强政府系统作风建设,下大力气精文简会,全面推广OA系统,实现无纸化办公,强化“三力”建设,严格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自觉接受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人大代表建议52件、政协委员提案29件全部按期办理并答复。

    一年来,气象、档案、保密、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科协、工商联、供销、水文、地方志、红十字会、宗教、慈善等工作不断加强,老年人和残疾人权益得到有效保障,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提质扩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扎实开展,国防动员、国防教育、双拥共建等工作不断深入,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不断健全。

    过去的一年,大家并肩作战、共克时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成绩来之极其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是区委正确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全体干部群众团结拼搏的结果,我们时刻被这方可亲可敬的人民群众所感动,始终被这支敢想敢干的干部队伍所鼓舞。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向驻龙圩部队、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和消防救援队伍指战员,向所有关心支持龙圩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2023年是向着党的二十大描绘的宏伟蓝图奋进的开局之年,也是龙圩区成立的第十年。十年磨一剑,回首走过的路,在历届四家班子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区30多万干部群众的团结努力下,地区生产总值从十年前的93.38亿元增长到222.53亿元,年均增长7.5%,工业总产值由262.46亿元增长到384.41亿元,年均增长9.9%,居民人均收入由15348元增长到25737元,年均增长6.7%,当年的水涝低洼地变成了如今的万亩苍海湖,一座新城拔地而起,当年道路坑洼不平的小县城变成了立体交通一应俱全的主城区,上演了沧海桑田的巨变,展现出化茧成蝶的美丽,十年风雨兼程,我们甩掉了穷帽子,改变了旧样子,迎来了好日子。

    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龙圩十年来的接续发展,既为我们推动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也带给我们深刻启示。站在历史关口,许多事情只有想清楚、弄明白,才能在未来征程中少走弯路,才能坚定发展信心,以昂扬斗志前行。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得以更好地审视当前发展中面临的困境和问题,更好地把握存在的矛盾和短板,我区正面临着重大项目储备不足、新旧动能接续不畅的经济发展之困,稳定税源长期短缺、刚性支出持续增大的财政之困,创先争优意识欠缺、执行协同力度不够的发展能力与效率之困,主导产业弱小、经济形式单一的镇域经济发展之困等四大困境;同时,农业产业链条短、文旅产业基础弱、义务教育学位缺口大、民生历史欠账多等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面对龙圩之困,我们要发出龙圩之问,拿出龙圩之策,闯出龙圩之路。实践反复证明,龙圩干部是能征善战能打胜仗的,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唯有发展才能走出困境,财政在发展中改善,能力在发展中提升,龙圩在发展中振兴,只要我们跑起来、干起来、团结起来,风景就在路上,前面就是艳阳天。我们相信,只要坚持“做好项目为王、争取资金为王、用好干部为王”的理念,抢抓各项重大政策和利好因素交汇叠加的机遇“窗口期”,苦干实干加油干,就一定能够建好梧州南大门,实现龙圩再振兴。

    2023年工作计划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作出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部署。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落实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区第三次党代会精神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我们要自觉把龙圩工作融入全面建设新时代壮美广西和梧州市“一极三城、四个梧州”的实践中去,应势而谋、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以奋斗姿态勇毅前行,以昂扬斗志追赶进位,坚持系统观念,抓住主要矛盾,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向历史和人民交出优异答卷。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工作“五个更大”重要要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和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自治区党委十二届五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和区委三届三次全会、龙圩区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全面准确贯彻“4+15444+3+5”的工作思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锚定建好梧州南大门实现龙圩再振兴目标任务,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全区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奋力开创新时代壮美广西建设龙圩新局面,共同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龙圩新篇章。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5%左右,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0%左右,减排降碳控制在梧州市下达目标内,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确保粮食产量只增不减。

    确定这些目标,体现了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这些目标的实现,绝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做到的,需要以满格状态、顶格标准加力提速,需要聚焦短板、瞄准弱项奋力突围。

    (一)聚焦培优引强抓产业发展,奋力在育产业增后劲上突围

    针对新旧动能接续不畅、稳定税源长期短缺的问题,充分依托现有园区和载体,加大培优引强,增强发展后劲。

    支持属地园区做大做强。全力做好临港经济区循环片区、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社学片区社会服务保障工作,建立健全高效顺畅的“城区—园区征地拆迁协同机制”,优先保障鑫峰、盛发、进城大道等14个园区重点产业及配套项目用地,全面优化园区营商环境,支持园区项目快速落地见效,助推循环片区年工业总产值达到400亿元,增长25%以上,社学片区卓然数字经济产业园年产值突破40亿元,增长15.9%以上。

    强化自有工业载体建设。加快完善园中园路网、管网配套,争取开工建设标准厂房,围绕金属新材料等产业开展精准招商,加快建成核心工业载体。依托静脉产业园开展环保产业集群招商,加快桂东生态环保基地等项目建设。用足用好用活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各项优惠政策,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和总部经济。依托丰富的高岭土、花岗岩、风电光伏等资源优势,加快社学凤凰顶、思化六建峡等矿产资源开发,谋划建设梧州市智慧联运建材中心;加快铜镬风电项目建设,力争年内并网发电;全面强化风电光伏、抽水蓄能等项目推进力度和工作进度。

    加快壮大现有优质企业。组建工作专班,落实扶持政策,支持本土优质企业做大做强。推动平洲电子加快发展,一季度完成电子磁芯项目设备安装调试,力争年内实现产值翻番,税收破千万;支持国大嘉进拓展业务,力争年内新开营业网点20家,营业收入增长10%以上;鼓励华锡科技加大技改投入,加快铅强化熔炼节能减排技改工程项目建设,力争产值突破12亿元;支持天誉茶业做大做强,依托岭南茶仓,打造种植、加工、仓储、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茶企龙头;支持旭平首饰、中海化工、智碧达等拥有核心技术或竞争优势的企业加快增资扩产。

    全面推进关键领域改革。坚持以改革破难题,扫清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不断激发龙圩发展的潜力、动力和活力。抢抓机遇,力争在市对城区新一轮财政体制改革中,从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财权事权不对等的问题,增强“三保”保障能力。加强财政支出管理和政府债务管控,严格防范政府债务风险。全面实行“零基预算”,严控一般性支出,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发展紧要处、民生保障上。深化龙投发展集团改革,聚焦项目融资和项目建设两支队伍、两种能力建设,大力推进现代企业治理架构、板块战略布局、市场化经营机制等领域的改革,坚定不移做大做强龙投发展集团,力争年内资产规模突破20亿元。推动征地拆迁体制改革尽快落地见效,精简优化机构设置,赋予乡镇更大权限,逐步化解历史遗留问题,建立更加公平、规范、高效的征地拆迁运行机制。继续深入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进一步优化产业工人队伍结构。推动聘用干部改革尽快落地见效,畅通优秀人才引进和使用渠道,为各类人才提供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奖罚分明的发展平台。用发展的思路破解区划调整历史遗留问题,一切向前看,争取在教育、医疗、市政等方面逐步享受城区同等待遇。

    (二)聚焦高质高效抓项目建设,奋力在上项目扩投资上突围

    针对重大项目储备不足、缺乏发展后劲的问题,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引擎”,打好“谋、争、招、建”组合拳,推动项目滚动接续,全力培育更多新的经济增长点。

    精准谋划项目。抢抓国家新一轮扩大有效投资机遇,紧盯中央预算内资金、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债券资金、金融工具等投资方向,采取“适度超前谋划、专业团队包装、部门联动审批”的形式,精准谋划一批交通、农业、水利等领域项目,继续瞄准城市更新、小城镇建设、新型基础设施项目,把准吃透政策,紧盯投资动向,增强项目谋划的针对性,争取年内列入市层面统筹重大项目储备库项目超40项,总投资超350亿元。

    奋力争取项目。全面贯彻“争项目争资金就是谋发展”的理念,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和争跑意识,围绕重点产业和重点领域深入挖潜,主动出击、全力拼抢,奋力实现普惠项目争份额、政策项目争总量、重大项目争突破、长远项目争规划。按照可准入、可落地、可申报、可持续“四可”标准审核项目,做足项目前期准备,保障项目可行性、投资有效性,重点做好乡村振兴补助资金项目、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乡村振兴示范区等重点项目的争取工作,力争项目提档进位,始终位列全市第一方阵。

    用心招引项目。聚焦再生资源、建材环保、健康文旅、数字经济、现代农业等产业,瞄准大湾区龙头企业,深入推行全民招商、专业招商,大胆走出去招大引强,争取年内在引进“三类500强”、龙头企业、行业百强企业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上取得新突破。充分发挥农业产业智慧选址系统作用,加大现代农业项目引进力度,力争年内引进1-2家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加快建设大湾区“菜篮子”产品桂东南交易中心。

    扎实建好项目。优化做实处级领导挂点联系项目推进机制,加快推动贵港至云浮高速公路各项前期工作,争取开工建设平地至诚谏二级公路、G207绕城线与S505互通等一批多年想建而没建的公路项目,加快国家储备林PPP、教育PPP、全域土地整治、千万羽肉鸽产业园等一批项目落地落实,提速梧州环城高速公路南段、苍海新区地下综合管廊及部分道路建设工程PPP等一批项目建设进度,推进粤桂生态循环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带、广南支干线梧州压气站工程等一批项目年内竣工,力争年内自治区、市统筹重大项目完成投资23亿元以上。

    (三)聚焦功能品质抓城市更新,奋力在提品质聚人气上突围

    新老城区历经十年发展,虽然有了量的增长,但在质的提升上还有很大空间,要围绕完善功能提升品质抓好城市更新。

    用心用情提升老城区品质。聚焦急难愁盼补短板,千方百计解决城南大道、京塘路等8条道路内涝问题,完善苍梧大道延长线等5条道路照明系统,新增李济深故居、龙兴路等充电桩80个以上,加快推进新塘路等120条背街小巷、沿江路等4条精品示范街建设及林业小区等10个老旧小区改造,确保年内全部竣工。围绕补短板提品质,新增申报富翔小区等31个老旧小区及迴龙巷等40条背街小巷,急群众之所急,全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路不平、灯不亮、渠不通、电难充”问题。围绕完善功能提品质,市场化推进林水市场等农贸市场改造升级,大力提升龙湖公园、河堤公园等开放共享空间,因地制宜建设粤东会馆小微绿地等一批口袋公园和公共停车场,打造南宁百货特色商圈,建好城市微客厅,让群众出门见绿、就近休闲。

    精心精细完善新城区功能。加快建设站前北路、铁路北路、跨江大道等PPP项目,改造提升苍海大道、西南大道等迎宾大道,努力推动苍海新区至临港经济区循环片区道路全线贯通,高标准建好苍海路网。开工建设苍海第二小学等一批中小学校,加快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苍海医院等医疗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新城区医疗教育设施配套。科学系统谋划苍海业态布局,千方百计做好苍海文旅大文章。围绕特色商圈、主题乐园、风情古镇等引进一批精品文旅项目,加大体育休闲设施建设力度,支持启迪·鸿星雪立方冰雪世界、桂茵度假村高端文旅联动抱团发展,打造全季旅游新名片。加快苍海凯景大酒店、山水桃园酒店建设和人才城酒店招商,不断完善餐饮酒店设施配套,加快将苍海建成区域性旅游目的地和游客集散地。

    推动新老城区联动发展。新城区围绕大健康大文旅和数字经济发展定位,高标准打造广西东大门城市会客厅;老城区围绕“最大限度惠民”要求,深入探索城市有机更新方式方法,唤醒老城区记忆,提升老城区品质。围绕新老城区协同联动发展目标,全力推动苍海地下通道等项目开工建设,不断加强新老城区交通路网联系。进一步理顺苍海新区管理运行体制,分类分片强化城市精细管理,解决权责不对等问题。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全面推行新老城区一体化管理,持续加大基础设施管护力度,将新城区的环境卫生、交通秩序、城市管理全面纳入日常管理,实施更加科学、更加温情的城市管理和市场监督执法,让城市既有秩序、又有温度。

    (四)聚焦宜居宜业抓乡村振兴,奋力在守底线促发展上突围

    继续坚定不移地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全域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画卷。

    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聚焦短板,突出重点,围绕防返贫监测、控辍保学、危房改造、持续增收等重点难点问题,不断优化网格化防返贫动态监测机制,持续推进农房危房改造,确保危房动态清零,不断提升“两不愁三保障”水平,动态消除返贫致贫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稳定完善帮扶政策和联农带农机制,建立健全稳固利益联结机制,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扶持培育村级集体经济、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用好“以工代赈”政策,帮助更多村民就近就业。按照因需设岗、突出实效、强化考核的原则,个性化开发公益性岗位,争取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速12%以上。

    推动现代农业跨越式发展。始终牢记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坚决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优化“三长联动”工作机制,用好“田长巡”管理系统,市场化整治撂荒地1000亩以上,建设高标准农田1万亩,确保稳定粮食播种面积22.7万亩以上,总产量7.9万吨以上。支持温氏肉鸡蛋鸡养殖、粤桂肉牛生态养殖、微生物陆基养鱼、溜溜番茄精品种植等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加快推动现有产业上规模。全力打好生态茶园建设大会战,力争年内新增千亩茶园1个,新增茶园面积5500亩以上,加快推进岭南茶仓项目建设,全产业链做大做强六堡茶产业。充分发挥农业产业智慧选址系统优势,聚焦规模特色种养走出去招大引强,争取在供港蔬菜、高端水果、油茶种植、肉鸽生猪、冷链物流、农产品精深加工等领域的项目引进方面实现突破,集中优势资源建好大湾区“菜篮子”基地。加快数字农业产业项目建设,接续打造“国字号”品牌,推动农业规模化、特色化、数字化、品牌化发展。聚焦农文旅融合精准发力,支持发展精品农家乐和特色民宿,推进稻渔农耕文化研学基地、和美交田现代农业综合体、粤桂驿站等项目建设,创建温氏家禽五星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全力打造现代生态循环农业产业示范带。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全面推行“五个聚焦”解决乡村建设“五个问题”等有效经验做法,坚持“全过程农民主体”搞建设,把“越努力越幸运”的理念贯穿于乡村建设全过程,坚决不搞齐步走,视镇村工作努力程度和工作成效,采取竞争性综合排序筛选建设对象、安排建设时序。围绕村容村貌、污水垃圾和卫生厕所改造等持续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域推广地埋式垃圾桶直收直运模式,力争4个镇全覆盖;科学有序因地制宜开展全域污水治理,力争新增污水处理设施44套,全区农村污水收集处理率提高10%以上。按照统分结合原则编制村庄规划,继续聚焦农田水利、农村公路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领域谋划实施一批乡村建设项目,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深化移风易俗专项治理,优化积分制管理,推广“古卯经验”,充分发挥乡贤凝聚力和号召力,全面提升乡村治理水平。继续抓好乡村振兴示范镇建设“书记工程”,加快打造龙圩镇念村、大坡镇交村、广平镇调村、新地镇富回村等一批精品示范点,努力打造区域性乡村旅游目的地。改善老镇区环境,开工建设新镇区,打造特色鲜明、产业兴旺、生活宜居的美丽小城镇。

    (五)聚焦人民至上抓民生保障,奋力在均衡化优质化上突围

    牢记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民生问题。

    全方位推进教育提升。深入实施教育提升“四大行动”,充分发挥教育发展促进会的作用,凝聚社会各方的智慧与力量,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下大气力提升基础教育供给水平,努力破解主城区学位短缺问题,推动教育PPP项目落地落实,开工建设龙圩中心小学西江城校区等学校,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1所,新增义务教育学位1620个。加快补齐农村办学条件短板,着力改善学校寄宿条件,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下大力气办出优质教育,深化“双减”、集团化办学和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强化结对共建帮扶,以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融合创新实验区建设为契机,积极探索城乡集团化办学下联校网教融合互助新模式,持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实施“强师”行动,完善教师荣誉表彰制度,提升师德师风建设水平,推动形成更加浓厚的强师兴教、尊师重教氛围,进一步增强教师的获得感、荣誉感和幸福感。下大力气支持属地中高职院校加快发展,支持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和广西梧州商贸学校完善配套扩容提质,加快推动广西工商技师学院新校区开工建设,解决高校人才引进难题,打造区域性教育中心。

    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推进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争取梧州市妇幼保健院苍海院区开工建设,加快龙圩区中医医院新院区建设和龙圩区妇幼保健院新院区、大坡镇中心卫生院新院区等项目前期工作,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建立健全“一老一小”服务体系。抓好重大传染病、慢性病与职业病防治工作,深入实施防治艾滋病攻坚工程,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加强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涵养医德医风,促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壮大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提升乡村医疗服务水平。深入开展新时代爱国卫生运动,巩固提升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

    着力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完善稳岗就业政策体系,加强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多渠道搭建劳动力供需平台,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6%以内。支持发展地摊经济和夜市经济,拓展创业就业平台,加强对小摊小贩、外卖配送等灵活就业劳动者权益保障。加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扩面,加快推进被征地农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入库参保率达到95%以上。全面推广“一站式”结算服务及先诊疗后付费制度。加强对残疾人、困难老人、孤儿和农村“三留守”人员等特殊困难群体的关爱,提升城乡低保、特困供养等救助水平。加强文化旅游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李济深故里文化旅游区、苍海旅游度假区等景区景点提质升级,加快梧州国际影视文旅城、二十四节气农耕文化园等项目建设,加快推动启迪·鸿星冰雪水世界项目落地,推动建设苍海体育公园,积极申办各类体育赛事,全力创建广西全域旅游示范区。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诗词文化、非遗文化作用,打造文化精品剧目,做好“鹿儿戏”等戏剧文化进社区、进校园系列文化惠民工程,推进“四馆一中心”项目各项工作,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坚决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深入实施河湖长制、林长制、田长制,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湿地系统治理,坚决抓好中央和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落实,持续深入开展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行动。加快生物处理中心项目竣工投产,探索开展秸秆集中收集处理利用试点和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全力争取桂东生态环保基地项目列入广西飞灰区域性处置中心项目,打造循环经济靓丽名片。开展辖区内生态环境突出问题自纠自查,全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餐饮油烟污染、噪声扰民等问题。实施全域土地整治项目,市场化有序推进矿山修复。加快国家储备林PPP项目建设,完成植树造林1.6万亩以上,进一步巩固提升造林绿化成果。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动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大力发展光伏发电、风电等新能源,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

    各位代表,我们将始终把群众放在最高位置,始终把自己看作群众中的一员,深入田间地头、大街小巷,扑下身子与群众交朋友,用自己的真心换取群众的舒心。我们将始终维护好群众的根本利益,坚决做到政府办的事精准对接群众盼的事,让民生福祉更有厚度、民生答卷更有亮度、群众感受更有温度。

    (六)聚焦安全发展抓社会治理,奋力在稳大局保平安上突围

    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与安全,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底线思维,从严从细保安全、防风险、护稳定,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新安全格局保障追赶发展。

    因时因势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全面准确落实中央疫情防控决策部署,平稳有序实施“乙类乙管”,聚焦“保健康、防重症”,统筹抓好疫苗接种、药物储备、医疗资源准备、分级分类诊疗、疫情监测等工作,确保平稳转段和社会秩序稳定。全面加强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和健康服务工作,全力做好老年人、孕产妇、儿童等重点人群防护和救治工作,着力保障群众就医用药需求,强化养老、社会福利等重点机构防控措施落实。

    毫不放松抓好安全生产工作。从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快推进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危化品、燃气、矿山、自建房、建筑施工、道路交通等领域隐患排查整治,全力补齐消防、道路交通等安全设施短板。持续压降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建立健全“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应急指挥体系,推进防灾减灾中心和应急广播系统项目建设,坚持防抗救一体化,打好防汛抗旱、森林防灭火和地质灾害防御主动战,完善应急救援和防灾减灾救灾机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坚持不懈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大力推进法治龙圩和平安龙圩建设,深入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长效机制和扫黑除恶、黄赌毒严打长效机制。深入实施“雪亮工程”和“三网合一”工程,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全力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尽快扭转长期排名靠后的局面。依托微小天网、智慧安防小区建设,严格落实重点物品和行业场所的安全监管,全力侦破“大案要案”,精准打击盗抢骗、恶意阻工等“民生小案”,全力提高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加快推动区法院、区检察院、广平派出所等政法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城西派出所创成全国“枫桥式公安派出所”。推进城市管理执法队伍标准化建设,提升城市智慧化管理能力。全面落实国防动员体制改革任务,扎实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完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谱写新时代军政军民团结发展新篇章。

    (七)聚焦团结实干抓队伍建设,奋力在重塑龙圩形象上突围

    各位代表,做好今年政府各项工作,任务艰巨、使命重大,我们将以奋发有为的精神、只争朝夕的干劲、勤勉务实的作风,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各界人士意见,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模范政府。

    大兴团结奋斗之风。在持续抓好“六型”政府和“三力”建设的基础上,凝聚一切可以凝聚的共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把党的二十大作出的战略部署转化为全民自觉和共同行动,坚决整治中梗阻,坚决破除不落实,部门协同攻坚、乡镇强力保障、国企勇挑重担、各行各业携手并肩、搏浪前行,全区上下拧成一股绳、团结如钢、同频共振,凝结起乘胜而上的坚定信心,汇聚成共建美好龙圩的磅礴力量。

    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始终坚持察事求准,钻进问题中了解阻碍发展的深层原因,深入群众中把握改善民生最需要打通的关键节点,真正将实情摸清摸准。始终坚持决策求真,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提超越阶段的亮丽口号,不定脱离现实的高大指标,不上没有发展后劲的面子工程。始终坚持办事求实,立足一届政府干好一届政府的事,以“不做则已,做则必成”的气概,尽最大的努力为县域发展垒起登高望远的台阶。

    大兴担当实干之风。把“重实效、强实干、抓落实”作为政府工作的“生命线”,不当评论家,争做实干者。始终把人民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察实情、办实事、求实效,用数字说话、凭项目排位、拿结果证明。坚持真抓实干,奔着问题去、迎着挑战上,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健全激励和保护机制,激发全区上下干事创业的活力,让干部敢为、基层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一起干出一个令人刮目相看的新龙圩。

    各位代表!十年砥砺谱华章,奋勇前行再启航!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自治区、梧州市党委、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同心同德,以“不低头,争上游”的奋斗姿态,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龙圩落地生根、尽收其效,全力建好梧州南大门,实现龙圩再振兴,为开创新时代壮美广西建设龙圩新局面而团结奋斗!

    《政府工作报告》名词解释

    (注:按在报告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

    蓝海:空白或新领域。

    突出“五个聚焦”、解决“五个问题”:聚焦“越努力越幸运”这一理念,解决“先建谁”的问题;聚焦“全过程农民主体”这一主线,解决“谁来建”的问题;聚焦“统分结合编规划”这一思路,解决“建什么”的问题;聚焦“经济实用有特色”这一原则,解决“怎么建”的问题;聚焦“建管并重抓长效”这一机制,解决“如何管”的问题。

    “1333”模式:“一心(以人民为中心)、三导向(以需求为导向、以农民主体为导向、以乡土特色为导向)、三聚焦(聚焦全程跟进、聚焦群众主体、聚焦因地制宜)、三机制(创新管护机制、创新联动机制、创新融合机制)”模式。

    三病:猪瘟、猪伪狂犬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

    圳品:符合供深圳食品标准体系要求,由企业自愿申报并经评价合格的食品或食用农产品。

    农业产业智慧选址系统:依托地理信息技术、无人机航测技术等多项技术手段,通过智能化分析用地条件和建立科学用地潜力评价体系,辅助农业类项目选址的智慧信息系统。

    村级巡察专员:我区在全国首创的村级集田长、河(湖)长、林长职责于一体的“多长合一”公益性岗位人员,通过聘任脱贫人口或监测对象在辖区内对山、水、林、田湖、草和湿地全面巡察,实现山有人巡、河(湖)有人管、田有人护、责有人担的网格化管理。

    “动土必问”土地管理机制:对行政管辖范围内,疑似未取得合法用地手续,在各类土地上进行开挖、平整、建设等行为,属地政府和主管部门、包片镇村干部及村级巡察专员要根据职责对“动土”行为进行“必问”,询问动土主体、动土目的及用地用林手续办理情况等信息。

    “田长巡”管理系统:随时随地了解耕地的各项信息,实时记录巡田路线、时间和内容,在日常巡田中对发现的涉及耕地违法违规行为及时拍照取证、上传上报,“田长巡”系统还包括上级田长对下一级田长下发任务、督导、考核等功能,实现田长制工作全方位和全流程信息化运行。

    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的缩写),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指政府通过特许经营权、合理定价、财政补贴等事先公开的收益约定规则,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等公益性事业投资和运营,以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为特征,发挥双方优势,提高公共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和供给效率。

    EOD:(Ecology-Oriented Development的缩写),即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是以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为基础,以特色产业运营为支撑,以区域综合开发为载体,采取产业链延伸、联合经营、组合开发等方式,推动公益性较强、收益性差的生态环境治理项目与收益较好的关联产业有效融合,一体化实施,将生态环境治理带来的经济价值内部化,是一种创新性的项目组织实施方式。

    专精特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

    RCEP: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的英文简称,是以东盟为主导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是成员国间相互开放市场、实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组织形式。

    村民夜话:针对村民作息特点,专门利用晚上休息时间,在村级公共活动空间开展,设计施工单位、镇村干部和村民共同参与,面对面沟通的一种工作方式和会议形式。

    “双千结对”行动:广西开展的职业技能提升行动,通过“政府搭台,校企合作,精准培训”的精准培训模式,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搭建平台,组织千家企业与千家培训机构建立结对培训机制。以职业培训券、企业新型学徒制等政策支持,大规模开展企业职工技能提升和转岗转业培训,进一步提高培训的精准性和实效性,全力服务“稳就业”“保就业”工作。

    以工代赈:政府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工程,受赈济者参加工程建设获得劳务报酬,以此取代直接救济的一种扶持政策。

    诗词“八进”活动:诗词进学校、机关、企业、社区、农村、景区、家庭、网络的活动。

    三保: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支出。

    一枚印章管审批(服务):根据“精简、统一、高效、便民”的原则,统筹整合乡镇(街道)各类审批(服务)资源,在整合现有机构和人员的基础上,设立专门的审批(服务)机构,使用一枚印章即“乡镇(街道)审批(服务)专用章”,办理乡镇(街道)各类依申请行政权力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实行“一站式服务”“一门式办理”。

    OA:(Office Automation的缩写),是将计算机、通信等现代化技术运用到传统办公方式,进而形成的一种新型办公方式。办公自动化利用现代化设备和信息化技术,代替办公人员传统的部分手动或重复性业务活动,优质而高效地处理办公事务和业务信息,实现对信息资源的高效利用,进而达到提高生产率、辅助决策的目的,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改善工作环境。

    “三力”建设:“执行力、协同力、创新力”建设。

    一极三城、四个梧州:出自中国共产党梧州市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报告,其中“一极”指打造广西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三城”指打造珠江—西江经济带区域性中心城、广西“东融”枢纽门户城市、岭南特色文化名城;“四个梧州”指富裕梧州、宜居梧州、开放梧州、文明梧州。

    “五个更大”重要要求:党的二十大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广西代表团讨论时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广西在推进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上展现更大作为,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取得更大突破,在推动绿色发展上实现更大进展,在维护国家安全上作出更大贡献,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上取得更大成效。

    “4+15444+3+5”工作思路:破解龙圩区的经济发展之困、财政之困、发展能力与效率之困、镇域经济发展之困等四大困境,贯穿高质量发展这一条主线,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围绕建好梧州南大门、产业发展、苍海湖、乡村振兴四篇文章,打造再生资源、建材环保、文旅康养、数字经济四大产业,紧盯项目、融资、招商、人才四大抓手,打造区域性教育中心、医疗中心、危废固废处理中心三大中心,推进产业振兴、交通振兴、教育振兴、乡村振兴、人才振兴五大振兴,最终实现建好梧州南大门,实现龙圩再振兴的目标。

    零基预算:不考虑过去的预算项目和收支水平,以零为基点编制的预算。

    三类500强: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和民营500强企业。

    三长联动:将村级田长、林长、河湖长3岗整合设置“村级巡察专员”1岗,实现田长、林长、河湖长三种不同类型的工作统一布置协同开展,节约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教育提升“四大行动”:指基础教育供给提升行动、基础教育质量提升行动、教师队伍“强师”行动、教育改革创新行动四大行动。

    双减: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三留守: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和残疾人。

    四馆一中心:龙圩区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妇女儿童活动中心。

    “两高”项目:高排放和高耗能的项目。

    乙类乙管:将乙类传染病采取乙级管理措施。

    雪亮工程:以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为指挥平台、以综治信息化为支撑、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重点的“群众性治安防控工程”。

    三网合一:以警网、天网、民网为一体的治安防控体系。

    “六型”政府:“实干型、担当型、高效型、服务型、廉洁型、法治型”政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