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617|回复: 0

[广西] 2023年灵川县政府工作报告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昨天 21:16
  • 签到天数: 729 天

    [LV.9]以坛为家II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4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7309
    发表于 2023-8-16 16: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3年灵川县政府工作报告

    2023年2月21日在灵川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县长 陈文彬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一年来,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和对桂林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顶住了经济下行压力,保持了经济社会大局稳定。

    据统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二百亿,达203.9亿元,全市第四;增长3%,全市第七。一、二产业增加值增长6.3%、4.5%,三产增加值与上年持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3%;固定资产投资达119.3亿元,增长4.9%;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3066元、21166元,增长3.8%、6.1%。获广西高质量发展先进县。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七方面工作:

    (一)致力优化产业质态,“三大振兴”阔步向前

    产业振兴取得明显成效。工业发展平稳向好。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92.5亿元,增长4.7%;工业固投32.6亿元,增长111.5%;工业技改投资13.1亿元,增长39.4%。产值超亿元企业达18家。新培育拓普香料、方兴机械等“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家,保有量达13家,全市县域第一;新增墙宝涂料、李大姐食品等14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保有量达37家,全市县域第一;宝通科技、中昊力创等41家企业通过自治区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全市县域第一;宝龙达、一生竹科技等7家工业企业上规入统,保有量达78家,全市县域第一。金山新材料获评广西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桂康新材料、珂深威被认定为广西战略性新兴企业;华信制药被列入自治区新冠病毒感染重点药品生产“白名单”;引领科技被列入自治区“双百双新”项目;实施泰捷电子、天海塑业等自治区“千企技改”项目8个;帮助独石山建材、长龙机械等13家企业申报项目扶持资金超2300万元。园区建设加速推进。新建标准厂房13.1万平方米,收储土地1404.2亩,园区基础设施投资2.3亿元,福利北路延长线、长隆路基本建成通车,道光路连接线等项目开工,灵勃、三街、潭下等分园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新培育永升贸易、车管家等限上批零住餐企业19家。桂林国际汽车城提档升级,51家限上汽车销售企业销售额达50.6亿元;承办桂林惠民购车生活节,组织参加广西“33消费节”等系列活动,拉动汽车消费22.8亿元。二手车市场运营逐步规范,完成15家二手车销售企业登记备案。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深入推进,电商公共服务中心改造提升,快递超市实现乡镇全覆盖,电商交易额达33.2亿元。持续实施“物流网”三年大会战,桂林华润医药供应链管理中心等5个项目完成投资4.1亿元。加快推进县域商业流通体系建设,九屋、潭下商贸中心建成运营,获广西县域商业建设行动试点县。数字经济加快发展。华信制药、晧品家居获评自治区数字化车间;桂林智慧产业园新引进企业26家,累计引进145家;花江智慧谷产业园新引进签约深圳维科网等项目9个,投资额26亿元。

    乡村振兴走在全市前列。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对全县农户进行“防返贫守底线”全覆盖排查,2137名防贫监测对象解除返贫致贫风险,消除率72.1%,居全市前列。争取各级衔接资金1亿多元支持156个项目建设,发放产业奖补1420多万元,实现34个脱贫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联农带农全覆盖。组织约1.1万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国家考核评估反馈问题整改完成率100%。获广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优秀等次,并得到全国人大常委会领导高度肯定。现代特色农业加快发展。出台“稻鱼”综合种养等9个奖补方案,整合资金2148.5万元支持农业产业发展。建成高标准农田2万亩,撂荒田治理、退果还粮1.8万亩,粮食种植超41万亩、总产量14.3万吨,获全国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全国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百强县”,全区粮食生产激励县。水果产量突破百万吨,增长15.8%,潭下获全国、全区农业产业强镇。威昂佳果、兆丰农业获国家级生态农场。蔬菜、生猪出栏量增长8.8%、5.3%,全区设施蔬菜高质量发展培训班在灵川举办。农业品牌建设不断加强。食用菌产业年产值达7.7亿元,灵川秀珍菇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香菇脆、红薯脆获评全国乡村特色产品;“闫氏”大米等4个农产品和企业品牌上榜“广西好嘢”目录。培育市级以上示范合作社(家庭农场)17家,新增“三品一标”产品6个;红冠生态农业入选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总数达22家。正鸿柑橘产业园获评自治区四星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总数达7家。农村人居环境有效提升。农村危房改造175户,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7.3%,高于全市3个百分点。实施自然村(屯)道路畅通、提升工程,总里程达308公里,道路硬化率达90.2%。

    科教振兴赋能高质量发展。产学研深度融合,三棱生物科技与桂林理工大学等20余家企校达成产学研合作;广陆数测等5家企业建成产学研见习基地。灵川桂菌子、广西碧欧研发技术获自治区科技项目。华信制药、中昊力创获评“瞪羚企业”,新增市级企业研发平台4家。有效发明专利112件,居全市前列。教育提质振兴发展。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获自治区评价优秀等次,改扩(新)建中小学(幼儿园)17所,新增公办学位1190个、市(县)级示范幼儿园4所,县二幼获评“自治区示范幼儿园”。组(扩)建7个学前教育集团,全县69%的公办及普惠性民办园纳入集团化管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读公办学校比例达96%。“县管校聘”管理改革顺利完成。巩固教育“双减”成果,大力整治校外培训机构,学科类由27所压减至3所,资金监管率100%。甘棠教育发展基金奖励帮扶优秀师生255万元。

    (二)致力增强发展活力,项目建设提速增效

    服务机制不断健全。深化县领导跟踪服务推进重点项目工作机制,成功盘活项目闲置土地19个、批而未供土地1946.4亩,争取用地指标1347.9亩、林地指标2798.9亩,有力支持项目加快建设;精准破解中通项目用地、今大玻璃项目地上高压线迁移等37个难题。

    重大项目加速推进。统筹推进区、市层面项目74项,完成投资86亿元;引领科技等9个重点项目顺利开工;益拓建材、家兴混凝土等15个项目建成投产;市第二水源工程(灵川段)主管网全线完工;文化教育一体化、新疆煤制气桂林支线(灵川段)等项目加快推进。实施稳投资增后劲攻坚战,统筹安排专项经费支持项目策划包装,新包装入库项目115个,在库项目投资达200.8亿元。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15.3亿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8130万元、专项债资金9700万元。

    基础设施加快完善。定潭路改建等工程加速推进,灵苏路、九兰路建成通车;完成乡村道路提升工程6个,危桥改造3座;海洋1#二期、兰田二期、大境葫芦顶等3个风电项目完成投资5.9亿元;新建新能源汽车充电桩391个;5G基站121个,5G网络行政村覆盖率达100%。持续推进中小河流治理、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水毁修复等水利项目建设。

    (三)致力打造特色品牌,全域旅游雏形初显

    农文旅融合显成效。通过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达标县认定和验收,纳入广西推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申报单位储备库;获全国、全区休闲农业重点县;大圩古镇入选广西旅游休闲街区。三街村、千秋村被列入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大塘边村、画眉弄村、江头村入选广西乡村旅游重点村;打造红色文化主题旅游线路2条。接待游客733.2万人次,旅游总消费83.9亿元。连续五年入选中国县域旅游竞争力百强县。

    配套设施扩容提升。推动千年桂林、山水里·东区等大健康和文旅项目完成投资6.5亿元。灵田花溪世界、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灵川段)、大圩至桂磨路旅游通道等项目加快推进。完成八路军桂林办事处路莫村军需物资转运站(旧址)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投入3500万元建成沿甘棠江、沿漓江大圩段等休闲健身步道和骑行道6.1公里。自治区政协主要领导、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委员会领导对灵川文旅产业发展给予高度评价。

    品牌形象不断彰显。举办“赶大圩·看调子”“中国农民丰收节”等系列文旅节庆活动,组团赴北京、广州等重要客源地推介12次;潭下山口村入选2023年全国“村晚”示范展示活动;东漓古村成为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资源现场参观点;海洋银杏、映山红等美景登上央视荧幕;公平花海、长岗岭古村落等成为“网红打卡点”,灵川旅游影响力持续提升。桂林集扇斋“袖珍团扇”获全国文房四宝大赛金奖,漓江假日酒店成为第三批广西职工疗休养基地。

    (四)致力当好“二郎神”,生态环境稳中向好

    生态保护探出新路。争取到漓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15个共计10.2亿元。漓江(灵川段)、青狮潭水库国控、市控断面地表水稳定保持Ⅱ类水质标准。建立“林长+检察长”工作机制,成为桂林市唯一的全区林长制林草资源网格化管理“四个一”基础工程试点县。甘棠江(潭下段)获评广西美丽幸福河湖。三街普贤村获评广西森林村庄。青狮潭水库“以水养鱼、以鱼净水”生态养殖初显成效;《桂林市青狮潭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规定》颁布实施,对群众关心关注的生态补偿、生态养殖等涉及库区发展有关事项作出了明确规定,青狮潭水库保护与发展打开了新局面。

    生态屏障更加牢固。高效完成自然保护区内违规小水电站整改清退,6天内完成28座小水电站拆除任务,得到自治区领导及桂林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充分肯定。全面落实“一村一辅警”154名;成立县生态环境保护大队、乡镇生态环境保护中队;部门联动,严厉打击毁林纵火、非法捕捞、乱采砂石等违法犯罪行为,共立刑事案件120起,抓获犯罪嫌疑人95人。

    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空气优良率达95.3%,PM2.5、PM10平均浓度下降7.7%、11.3%。植树造林4000亩,森林覆盖率达76.78%。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率、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均达100%。172家畜禽现代养殖场获生态认证。2021年中央环保督察期间群众举报问题27件全部办结,全市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督察反馈问题36件全部整改验收。完成“三区三线”成果划定。持续推进公共机构节能工作,人均综合能耗下降5.7%,66家机关单位成功创建市级以上节约型机关。

    (五)致力抓好融城带乡,城市品质提档升级

    城市更新行动深入开展。投入6319万元实施市政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提质项目68个。打通丹桂路、八里七路、灵南一街延长线等“断头路”,灵青路上跨湘桂铁路新桥建成通车。完成金龙路、银渠路等改造工程,实现区域内污水截流、雨污分流,补齐排涝短板。第三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新(改)建供水、雨水管网16.2公里。创业广场生态停车场等项目建成使用,新增停车位700个。

    城市精细化管理全面加强。践行“721”工作法,推行“1+2+N”网格化管理[,打造全市首个城市管理服务驿站。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累计建成分类收集站53个,示范社区2个。建立健全城市管理长效机制,持续开展市容环境专项整治行动,治理市容环境问题13.5万件。严查严控违法建筑,实现“控增量、减存量”。统筹推进国家卫生县城、自治区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序推进。加快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海洋新型城镇化和大圩特色小镇建设稳步推进。投入3000万元实施自治区级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项目建设,盘活乡村特色资源。推动县城老城区提质,改造老旧小区30个、背街小巷21条;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获自治区督查激励。

    (六)致力深化改革开放,发展动能更加强劲

    改革攻坚多点突破。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建立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探索“企业+合作社+大户带动”等土地流转模式,土地流转达5万亩。规范农村宅基地管理,健全县、乡、村、屯四级农房管控网络,办结宅基地申请审批648宗7.2万平方米。聚焦新阶段“三农”工作,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落地见效,潭下老街村获评自治区乡村振兴改革集成优秀试点村。

    营商环境逐步优化。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12个乡镇“一枚印章管审批(服务)”改革落地实施,全方位提升群众办事便利度。推动“双容双承诺”园区项目直接落地改革,8个项目签订协议。科级以上领导走访服务企业923人次,解决用地、供电、融资等实际难题261件。建立“政银企”常态化对接机制,促成15家企业与银行达成融资意向,获融资2亿多元。新增市场主体4832户,增长21.7%,实有数突破3万户,注册资本667.9亿元。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办理企业不动产抵押贷款28.9亿元;统筹贴息资金1380.8万元,撬动金融机构投放“桂惠贷”24.7亿元,惠及市场主体1050户,降低融资成本5089.8万元。办理增值税留抵退税292户2.5亿元,小微企业享受占比82.5%;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税9193万元。

    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开展常态化驻点招商,积极对接谷川联行、桂林融和等平台,赴广东、四川等实地考察,接待客商126批次。引进区外境内新建或增资项目55个,协议投资总额达339.5亿元,实际到位79.5亿元,新签“四类500强”“瞪羚”“专精特新”企业投资项目5个,天安风电设备、智喜建材等优质项目落地。获评广西驻点招商工作先进集体。

    (七)致力增强民生福祉,幸福指数持续提高

    民生保障更加殷实。民生支出22.7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80%。筹措资金4.1亿元,全力推进区、市层面为民办实事项目25项。养老保险、医保参保率达93.9%、97.1%。将更多困难群众纳入保障范围,发放低保资金4317.9万元、特困资金1697.3万元、救助资金102万元,基本实现应保尽保。精心搭建线上线下用工平台,每月定点在高铁园区举办就业招聘活动,组织368家企业举办招聘会24场,累计提供就业岗位3.1万多个。农民工创业园被认定为“自治区农民工创业园”。城镇新增就业227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仅2.2%。

    社会事业不断进步。文体事业蓬勃发展,“上桥村上桥”“熊家村熊家桥”被列入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渔船调《渔王上岸》荣获第十届全区基层群众文艺会演曲艺类一等奖;桂林巅峰文化创建为自治区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开展系列文化惠民活动60多场次。在自治区运动会、青少年锦标赛中获奖牌13枚,打破自治区青少年纪录1项。乡风文明持续向好,创建国家、自治区级文明村镇11个,九屋易家村获评自治区乡风文明建设示范村。兰田乡村教师石夏月、赵洪入选“中国好人榜”,灵川农商行秦志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健康灵川扎实推进。投资2亿多元升级完善县乡医疗基础设施及设备;灵川镇卫生院住院综合楼开工建设,县医院感染性疾病防治综合楼投入使用;医联体、医共体建设深入开展,11家乡镇卫生院通过优质服务基层行国家服务能力推荐标准,其中2家获国家通报表扬、5家获自治区通报表扬;4个乡镇15个行政村获评自治区卫生镇(村)。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上升8.2%,获评自治区健康县。

    发展环境安全稳定。疫情防控有力有效,妥善处置涉疫事件4180起,高效处置桂林“11·13”疫情,因时因势调整完善各项防控措施,以最小代价和成本,最大程度保护了人民安康。科学防范两轮罕见强降雨,国务院领导和自治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对灵川防汛、基层应急体系及能力建设工作给予高度肯定。有效应对兴安“10·17”森林火灾,得到国家应急部、自治区、桂林市等上级领导的高度评价和广大群众的一致认可。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成功化解政府债务2.4亿元。平安灵川建设持续推进,深入开展常态化扫黑除恶,刑事警情下降44.6%,禁毒执法管控工作绩效考评全市第一,获评全市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先进单位。八里街派出所获评全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警格+网格”模式等社会治理工作得到公安部和自治区政府领导高度肯定。信访积案化解和再次信访治理工作全市第一。连续五年荣获自治区平安县。公安民警唐勇被评为'全国优秀人民警察”。九龙社区获评第五批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分别下降73.3%、33.3%、70%,全年未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在全区城镇燃气安全电视电话会议上作经验交流发言。扎实推进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获第一批广西食品安全示范县。

    一年来,政府自身建设全面加强。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扎实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全面推进清廉政府建设,干部作风持续优化,行政效率不断提升,政府执行力、公信力、凝聚力明显提高,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持续巩固。意识形态政治鉴别力不断增强,主流舆论阵地更加牢固。法治政府建设有序推进。依法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自觉接受县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办理县人大代表建议68件、政协委员提案87件,办复率达100%。审计监督力度持续加大,政府系统“三公”经费支出继续压缩2.5%。

    一年来,国防教育和双拥共建工作深入开展,顺利通过自治区双拥模范县中期考评。消防、外事、民族、宗教、统计、机关事务、新闻出版、档案、保密、供销、气象、水文、测绘、地方志、残疾人、接待、社会科学等工作取得新进展,上级驻灵川单位为灵川发展作出了新贡献,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极不平凡、极为不易,困难比预料的多、压力比预想的大,但结果比预期的好。这一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团结一致,打赢了一场又一场硬仗,取得的成绩殊为不易。每个人都不容易,每个人都了不起,为全体灵川人民点赞!

    这些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是上级党委、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县委团结带领全县人民牢记使命、感恩奋进的结果,是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县政协和社会各界有力监督的结果,是全县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各族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向上级驻灵川单位,向驻灵川部队和武警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灵川发展的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面临不少矛盾和问题:产业结构不够优,工业体量不大,对经济的拉动不够;市场调整叠加灾害性气候影响,农业进一步快速增长区间持续收缩;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商品房库存结构性过剩问题比较突出;财政收支矛盾超预期,债务风险和基层“三保”压力加大,等等。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3年重点工作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

    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等系列会议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五个更大”重要要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和对桂林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自治区党委十二届五次全会、市委六届五次全会和县委十四届四次全会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推进三大振兴,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全面优化营商环境,着力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突出抓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桂林北新城开好局起好步。

    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2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以上。减排降碳控制在桂林市下达目标内,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3.5%以内。

    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必须坚决贯彻县委决策部署,以满格状态、顶格标准,加力提速,大抓发展、抓大发展、抓高质量发展。重点要抓好十方面工作。

    (一)聚焦生态保护,厚植绿色发展底蕴

    牢记领袖嘱托,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坚决保护好漓江、保护好桂林山水,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加强漓江流域生态保护。加快推进漓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修复工程建设,全方位保护修复漓江流域生态系统。健全常态化巡查监管机制,发挥好公安系统生态保护机制作用,纵深开展漓江风景名胜区“八乱”整治行动。完善漓江干支流村庄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扎实推进农房管控工作,坚决查处违章建筑。持续保持漓江(灵川段)水质标准在II类以上。全面宣传贯彻《桂林市青狮潭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规定》,加大非法捕捞打击力度,鼓励引导发展绿色产业,制定完善青狮潭水库生态渔业养殖方案,加快落实生态补偿机制。

    全面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确保空气优良率达93.5%以上。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巩固道光河黑臭水体整治成果。扎实推进各类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全面加强露天焚烧管控,强化工业废气、机动车尾气和城市扬尘源污染防治。健全部门联合查处机制,完善举报奖惩制度,严厉打击滥采乱挖等违法行为。全面落实林长制,开展全域绿化行动,植树造林4500亩以上,推进松材线虫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大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严把“两高”项目准入关,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升级传统产业,加速淘汰落后产能,实施冶金等重点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加快发展绿色生态产业,争创绿色工厂、智能化车间,力争建成市级绿色矿山2座。大力推广使用新能源电动汽车,完善充电基础设施网络。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积极申报畜禽污染化资源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推行垃圾分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

    (二)聚焦全域旅游,全面融入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

    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补短板、优服务、增效益,全面提升旅游业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

    加快文旅产业恢复振兴。加大微度假、亲子研学、团队拓展、健康养生以及红色教育等旅游线路和产品开发力度,持续打造一批“网红打卡地”。积极承办大型文旅节会、体育赛事活动。加大对景区景点、宾馆酒店等文旅企业的支持力度,精心组织联动优惠促销活动;重点打造大圩、八里街夜间经济集聚区,丰富夜游、夜购等消费业态。加快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灵川段)建设,打造海洋银杏、公平紫云英等乡村旅游精品线路。适度发展青狮潭水库生态旅游。力争全年接待游客总人数、旅游总消费均增长7%以上。

    推动旅游品质提档升级。加快推进东洋天湖度假养老圣地、大圩汽车运动基地等项目落地,景秀飞行营地提质改造。重点推进千年桂林、东漓古村(二期)等文旅项目。加快大草路、大圩至桂磨路等旅游大通道建设。推动大圩创建广西生态特色文化旅游示范镇;策划包装“魅力思江”田园山水旅游开发、桔红甘棠江生态休闲观光旅游等一批大健康文旅项目。

    加大旅游品牌营销推介。组织景区景点、星级酒店等策划开展营销活动,赴珠三角、长三角等重要客源地参加展会,并积极引导文旅场所增加参与式、沉浸式、体验式、一站式等消费项目,提升旅游吸引力。多形式开展旅游宣传推介,借助旅游大集市、东盟博览会旅游展等营销渠道,持续提升“漓江福地·古韵灵川”品牌影响力。

    (三)聚焦产业振兴,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加快发展产业集群,不断完善产业链条,做大做强实体经济,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狠抓工业投资提质扩量。深入推进工业振兴,积极争取工业专项债1.5亿元,力争完成工业固投34.2亿元以上,增长5%以上。加大拟入库企业培育,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0家以上。狠抓工业项目攻坚突破,推动刚玉建材、航大重工等新进项目开工建设,力争投资25亿元以上。支持桂康新材料扩能增产,年产值达20亿元以上,增长10%以上;推动华信制药扩产搬迁,年产值达3.5亿元以上,增长30%以上。实施技术改造、设备更新等行动,加快金土地粮油等8个自治区“千企技改”项目。

    加速产业链条延伸发展。力争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20亿元以上;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104亿元以上,增长12%以上。做优传统产业。加快壮大生物医药、机械制造、化工建材、冶金四大支柱产业,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做强优势产业。深入实施强龙头壮产业行动,以矿山机械、金山新材料为龙头,加快培育一批龙头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制造业单项冠军。做大新兴产业。依托引领科技、宝龙达、今大玻璃等项目,延伸壮大新能源、新材料上下游产业链、供应链;推动广陆数测、长龙机械等高端装备制造业延链强链;以花江智慧谷、桂林智慧产业园为载体,主攻电子信息产业开展延链式招商,力争新引进入驻企业10家以上,总投资15亿元以上。加快推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力争建筑业总产值增长15%以上。

    完善园区基础设施配套。打好园区“三大会战”,持续完善高铁园核心区及灵勃、三街、大圩、潭下工业园和花江智慧谷产业园等分园区的基础设施,推进西二环污水管网及西站东路、八定路(桂柳高速以北至西站路段)等8条道路建设。加快推进智创产业园、装备制造园标准厂房等项目建设,力争新建标准厂房12万平方米以上,完成投资4亿元以上,土地收储1000亩以上,不断提升园区综合承载能力。配合《桂林高铁经济产业园空间规划》报批。

    加快服务业转型升级。深入实施现代服务业提升发展三年行动,持续推进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建设,加大培育电商市场主体,支持网红带货、直播电商等新业态发展,加快电商公共服务中心、菜鸟配送中心提级,力争建设村级物流站点78个,实现电子商务物流服务行政村覆盖率达85%以上。有序推进广西县域商业建设行动试点县建设,加快盘活供销社系统资源,新建潮田农贸市场、桂林晟青农产品流通等项目,力争年底达到基本型建设标准。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壮大发展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促进消费潜力持续释放。实施重点商品消费升级行动,打响桂林国际汽车城品牌,力争新增入驻汽车4S店3家以上,二手车销售企业上限入统8家以上。持续办好汽车文化博览会等系列展会。挖掘住房改善、绿色农产品、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家居等消费潜力。支持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活下来、火起来,鼓励发展“后备箱经济”等特色经营,适度发展“跳蚤市场”。积极组织参加广西“33消费节”“漓江购物节”等系列活动,引导企业利用节假日、消费旺季开展促销。推动住宿、餐饮等行业恢复发展,新培育限上企业5家以上,力争批、零、住、餐业分别增长15%、5%、6%、10%以上。积极培育托幼、医疗、健康、养老、家政等服务消费业态。完善消费维权机制,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四)聚焦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优化资源禀赋与配置,释放农村发展潜力,加快农业强县建设,保持乡村振兴走在全市前列。

    夯实农业发展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深入推行“田长制”,强化抛荒耕地治理、耕地种植用途管控,扎实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落实各项惠农补贴政策;实施新一轮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建成高标准农田1.8万亩,开展冬春农田水利建设,稳定粮食播种总面积在41万亩、产量在14万吨以上。抓好蔬菜、食用菌基地建设,力争蔬菜增长8.8%以上。推进水果品种改良和多元化种植,力争水果增长6%以上。稳定生猪产能,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加快发展牛羊产业,力争猪牛羊禽肉增长5%以上。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有条件的地方可在农民自愿前提下,探索开展农田集中连片整治,“小田并大田”解决细碎化问题。

    壮大乡村特色产业。落实产业帮扶政策,做大秀珍菇、黄金李等“土特产”文章,持续推动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创建,新增自治区级示范区1个以上。推动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重点培育食用菌等市级产业集群,加快打造潭下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实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工程,培优壮大“双燕姐”“江头一品”等品牌,持续打造一批“二品一标”“广西好嘢”优势产品。发展壮大花卉苗木产业,力争种植面积3000亩以上。启动林业产业发展三年行动,实现总产值3.6亿元以上。有序推动灵芝、黄精等中草药材产业发展,力争培育市级以上中药材示范基地1个以上。抓好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等项目,力争培育县级以上示范社(场)10家以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0家以上,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常态化抓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全面落实“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措施,不断提升兜底保障水平。实施脱贫人口持续增收攻坚行动,用好行业政策、各级衔接资金,大力开展消费帮扶,拓展稳岗就业渠道,增强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切实做好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工作。扎实推进扶贫项目建设,深入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健全产业帮扶项目联农带农机制,脱贫户(含监测对象)产业帮扶覆盖率保持在90%以上。持续抓好上级考核评估反馈问题整改。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加快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统筹城镇、村庄规划建设,争创一批乡村振兴示范乡镇、村屯。编制实用型村庄规划23个。持续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力争新(改)建农村公路20公里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覆盖率达96%以上,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86.5%以上;推进光纤网络向自然村延伸。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深化农村厕所革命、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力争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7.5%、20%以上。深入推进灵田西岸村乡村振兴等项目,不断深化“百镇千村”文明创建和移风易俗行动,争创一批乡村治理示范村镇。

    (五)聚焦科教振兴,增强创新支撑能力

    高效统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推动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应用。

    强化科创主体培育。全力提升企业科技和品牌实力,力争新培育自治区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家以上、“瞪羚企业”2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0家以上、评价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40家以上。大力扶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力争新增自治区级企业研发平台2家以上。充分发挥产业资源聚集和技术领先优势,推进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10项以上。力争将花江智慧谷打造为全区一流的科技产业园。

    实施人才兴县战略。推动驻桂高校与产业需求对接合作,促进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有机衔接。依托桂林智慧产业园、灵川博士工作站等人才集聚平台,引进一批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持续开展“甘棠雁归”青年英才计划、“高校学子返家乡实践”等系列活动,吸引一批在外灵川籍人才回归灵川、建设灵川。结合乡村人才振兴,开展人才工作“一乡一品”建设工程,把人才服务延伸到农村,打造独具特色的乡村人才振兴示范点。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深入实施教育提质振兴三年行动,建成园东学校并投入使用,加快灵川中学、潭下中心校等10所学校改扩(新)建,新增学位4200个。优化教师队伍结构,计划新增招聘中小学教师300名以上。加强校园尤其是中小学幼儿园平安建设。推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完成学前教育集团化办园试点改革任务。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打好“双减”攻坚落实战。提升普通高中多样特色发展。推动甘棠教育基金规范化常态化发展,动员全社会关心教育、支持教育。落实落细全学段学生资助政策,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六)聚焦项目建设,积极扩大有效投资

    更加积极主动谋划项目、建设项目、服务项目,不断优化投资结构,更好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

    推动重大项目攻坚突破。统筹推进81项区、市层面重大项目建设,力争完成投资85.8亿元以上。重点推进光达云创谷、文化教育一体化等项目建设;中通汽车城、柏松生物科技等项目开工;市第二水源工程(灵川段)、新疆煤制气桂林支线(灵川段)等项目全面竣工。深入实施重大项目谋划三年攻坚行动,继续安排专项经费支持项目策划包装,着重围绕基础设施、城市建设、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特色农业、民生保障等领域谋划储备项目,力争包装项目40个以上,并有80%以上开展前期工作。

    聚力招大引强招新引优。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京津冀等重点区域,深入实施重点产业链、供应链招商攻坚突破年活动;围绕广陆数测、华信制药、金山新材料等链主型龙头企业,推进常态化“走出去”招商、以商招商、驻点招商、“三友”招商,力争新引进或续建项目58个以上,其中超亿元项目22个以上,“四类500强”“瞪羚”“专精特新”等强优企业投资项目3个以上。力促中建联生物科技、年产20万套数显指示表类产品生产等项目落地。全力做好签约项目全程跟踪服务,落实“月调度、季推进”机制,推动项目快启动、快建设、快投产、快见效。力争招商引资新签约项目总投资150亿元以上,到位资金增长15%以上,其中制造业占比46%以上。

    推进基础设施提标扩面。全力推进桂钟高速、贵广铁路提质改造工程(灵川段)建设,力争完成江桂、桂林外环2条高速公路征地拆迁并动工,全面启动桂全高速改扩建,加快灵高等国省干道改造。有序推进三街千秋村等15个河段整治和漓江流域(灵川段)河道生态修复,持续抓好大源山水库等5个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加快兰田二期、海洋1#二期、盐沙坪等风电场项目建设,推进大境葫芦顶风电项目竣工投产,力争风电产值达3.5亿元以上,风电行业增长40%以上。力争新建5G基站120个以上,拓展自然村5G网络覆盖率达65%以上。推进充电设施进小区进乡镇,新增新能源汽车充电桩100个以上。

    全力做好资源要素保障。加快构建“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加速盘活处置存量及闲置土地,想方设法提高供地率,力争盘活存量土地1500亩,控制闲置土地在600亩以内。继续实施建设用地“增存挂钩”机制,严格落实耕地“进出平衡”,深化工业项目“标准地”出让和“拿地即开工”改革,优化重大项目审批绿色通道。以“五个金融”为着力点,提高金融配置质效,切实用好政策性和开发性金融工具。力争中央预算内投资8000万元以上、获批专项债额度1亿元以上。促进民间投资发展,规范有序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盘活存量资产。支持符合条件的民间投资项目优先纳入县级以上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提高民间投资重大项目占比。强化项目建设能耗、环保指标以及水、电、气、通讯、交通等保障,加强城市、园区规划建设和产业项目衔接,优先安排重大产业项目基础设施配套工程。

    (七)聚焦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深度融合

    优化发展布局,探索城乡建设、治理新模式,加快与桂林中心城区一体化发展。

    优化城市功能品质。加快实施滨江东路、川东二路、滨江西路延长线等“畅通疏堵”工程。推进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生活垃圾循环利用资源化产业中心等项目建设,全力配合启动龙门污水处理厂新建工程。开展长谊巷、定兴路、老干村道等12条背街小巷整治改造。提质升级甘棠公园,启动石狮岭生态公园项目,推进甘棠江、漓江滨水绿道建设。增设一批城市微绿地,靓化城市空间。开展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更新、特色街区建设,城北市场项目加快实施。优化公交网络,逐步开通县城、八里街、高铁园区循环路线。推动智慧停车,构建静态交通管理体系,缓解停车难问题。更新县城道路老旧光源,完善八里街建成区基础设施;补齐城市防洪排涝设施体系短板。

    提升城市治理水平。以创建国家卫生县城、自治区文明城市为契机,深入推进“1+2+N”网格化管理,建立健全网格化片区工作机制。推动城乡管理和执法重心下移,严厉打击违法违规占地建设行为。加强医院、学校、商圈等重点区域交通拥堵治理。促进物业管理社会化、标准化、专业化发展,积极营造和谐社区。新建城市管理服务驿站2个。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推动数字化、智慧化、精细化城市管理。

    促进城乡多元协同。持续推动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加快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抓好大境瑶族乡全市第七批新型城镇化示范乡镇建设,筹办好大境瑶族乡三十周年乡庆。有序推进漓水文化自治区级特色小镇建设。依托资源禀赋构建“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发展新格局。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打造大圩、灵田特色集中连片保护传统村落,争创国家级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

    (八)聚焦营商环境,有效激发市场活力

    坚持问题导向,破解难点堵点,加快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提升政务服务质效。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全链条优化审批、全过程高效协同、全周期提升服务,持续提高“互联网+政务服务”水平,推行更多便民利企“微改革”。加强涉及市场主体、减税降费和扩大有效投资信息公开。加速推进政务服务“数字化”,积极应用电子证照和电子印章提升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深度,探索由“网上办”向“智能办”转变。打造园区企业投资项目“双容双承诺”直接落地改革升级版。纵深推进乡镇“一枚印章管审批(服务)”改革,实现基层政务服务“就近办、家门口办”。

    落实惠企纾困举措。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全面推行“一证准营”。坚决落实各类减税降费政策,全面清理、及时兑现各级各类涉企奖补资金,助企纾困解难,提振信心。落实“桂惠贷”贴息政策,力争投放量达10亿元以上,提升融资担保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持续优化“亲”“清”型政商关系,深入实施科级以上领导服务企业机制。完善政银企常态化对接机制,帮助企业排忧解难。建立健全公平竞争审查举报处理和回应机制,开展不公平对待和扰企问题专项整治,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强化财政金融协同发力,推进零基预算改革扩面提质,提高资金利用绩效。加快推进漓江生态保护绿色金融创新工作,全力支持川源生态资源开发公司做大做强。深入推进供销社综合改革,盘活低效资产,开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不断深化农村改革,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建立健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制度,持续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试点改革工作。高质量开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相关工作。

    (九)聚焦发展为民,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坚持人民至上,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的举措,兜牢基本民生底线,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就业促进机制,深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突出抓好退役军人、高校毕业生、残疾人、农民工、零就业家庭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力争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100人。加大稳岗扩岗支持,全面落实社会保险“降、缓、返、补”一揽子政策。深入开展“人社服务快办行动”,提升村级就业社保平台服务能力。持续推进每月20日高铁园区现场招聘活动,保障企业用工需求。深入开展根治欠薪行动,重点保障农民工工资发放。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深入推进全民参保计划,提高新业态和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率,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4%、97.1%以上。推进实施失业、工伤等保险自治区级统筹。健全面向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制度,强化低保、特困、临时救助等保障机制,提高城乡低保、特困供养对象等救助标准,兜紧兜牢民生底线。加快社会福利综合服务中心(二期)项目建设,新(改)建一批村(社区)老年人活动中心,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300户以上。强化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着力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218套。

    繁荣发展文体事业。持续完善县、乡、村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文化体育场馆开放服务水平。实施体育人才倍增计划,力争在自治区级体育赛事中获金牌4枚以上。组织申报桂北民俗博物馆馆藏文物数字化保护项目。举办全民健身运动会、干部职工运动会、“甘棠之春”文艺汇演等文体赛事活动;持续开展文化惠民系列活动70场以上。扎实抓好“扫黄打非”工作,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市场环境。推动桂林黑茶制作技艺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

    加快健康灵川建设。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大力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巩固拓展医联体、医共体、专科联盟联建机制,完善分级诊疗体系。深入推进乡村医生“乡聘村用”改革。健全“一老一小”健康服务体系,推进老年人失能失智预防干预、基层医疗机构医养结合试点工作,建设一批公办托育服务机构,推动“全面三孩”政策落地见效。加快县医院内科综合楼、灵川镇卫生院住院综合楼和地下停车场、县妇幼保健院保健综合楼等项目建设。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十)聚焦平安灵川,维护大局和谐稳定

    更好统筹安全和发展,夯实社会稳定基础,以高水平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

    持续做好新阶段疫情防控。落实落细“乙类乙管”各项要求,持续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抓好老年人和患基础性疾病群体防控,加强医疗救治力量保障,最大程度保障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强化政府债务管理,坚决遏制增量、有序化解存量。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兜牢基层“三保”底线;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依法将各类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防止形成系统性金融风险。全力做好保交楼工作,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

    全面提升整体安全水平。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风险源头管控,常态化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深入推进交通、自建房、城镇燃气安全隐患等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坚决防范重特大事故和敏感事故。加强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能力建设,健全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加快推进智慧应急建设,建成综合应急救援中心,推动安全和灾害防御关口前移,提升乡村防灾减灾综合能力。严格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持续巩固自治区食品安全示范县成果。

    深入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一批规范化社区服务综合体,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深入推进平安灵川建设,大力推广“八里街智慧警务”“大圩经验”模式,做实“党建+综治”“警格+网格”。争创自治区级“枫桥式公安派出所”。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严厉打击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违法犯罪。深入开展“八五”普法。开展重大涉稳和信访突出问题化解攻坚行动,严控增量、快减存量。深化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加强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服务保障,推进军与民融合发展,争创自治区双拥模范县。

    三、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使命呼唤担当,奋斗正当其时。我们一定要牢记“三个务必”,有效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一)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学深悟透笃行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五个更大”重要要求,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加强政府系统党的建设,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二)推进依法行政。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持续推进法治灵川、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坚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自觉接受县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深入推进政务公开,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三)优化作风效能。坚持敢担当、善作为、察实情,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意识抓好工作。扑下身子务实功、办实事、求实效。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持续精文减会、提高效率。完善落实正向激励和容错纠错机制,以干部敢为推动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坚持政府过紧日子,把有限的资金更多用于利民惠企。

    (四)建设清廉政府。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持续推进清廉政府建设,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防反弹回潮、防隐形变异、防疲劳厌战。保持反腐败政治定力,强化廉政风险防控,深化整治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的腐败,持续推进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巩固发展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良好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新起点锚定新目标,新征程呼唤新业绩。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克难奋进,真抓实干、善作善成,奋力谱写灵川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全面建设新时代壮美广西、打造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贡献灵川力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