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900|回复: 0

[广东] 2023年汕头市潮南区政府工作报告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6 分钟前
  • 签到天数: 733 天

    [LV.9]以坛为家II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4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8045
    发表于 2023-8-9 22:28: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3年汕头市潮南区政府工作报告

    2023年3月23日在汕头市潮南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潮南区人民政府区长  张晓铿

    各位代表:

    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宝贵意见。

    2022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我们迎接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潮南大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特别是新冠疫情的冲击影响,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区政协监督支持下,认真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善治稳区、产业强区、改革兴区、融通活区、惠民立区,脚踏实地推动改革发展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22.8亿元、增长2%,实现农业总产值40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1023.1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50.7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4亿元。

    ——过去一年,我们创新发展、集群发展、融合发展,在坚持制造业当家中推动了产业升级。创新驱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推进关键技术攻关等6方面22项重点任务,化妆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建成启用,全区新增技改投资8.38亿元,新登记科技型中小企业49家、通过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8家、新增专精特新企业12家,洪兴、安之伴获全国首批企业标准“领跑者”称号。集群发展水平提升。练江滨海生态发展示范片区、南山智慧产业片区纳入省大型产业集聚区,印染园区实现年工业产值120.73亿元,口腔用品、精品文具产业集聚区建设加快,四大主导产业规上工业产值达到754.88亿元。集群发展助推产业扩量提质增效,潮南区成为全市首个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的区(县)。新兴产业增势良好。积极融入“三新两特一大”产业格局,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优势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弘益纯棉纱、圣达安锦纶纱等补链项目落地建设,潮汕和成医疗康养中心、陇田渔光互补光伏项目加快实施,拉芳家化、雅丽洁等新材料产品在国内外细分行业处于领先地位,王老吉系列荔小吉、青梅饮品项目顺利落地,发展新动能持续积聚。

    ——过去一年,我们同心抗疫、攻坚克难、勇毅前行,在战疫情稳经济中实现了高效统筹。因时因势优化完善防控措施。在市委市政府提级指挥和各方鼎力支持下,高效处置“08·06”“10·30”突发疫情,迅速集结4万多名医护人员、党员干部和志愿者驰援一线,以快制快打赢疫情防控遭遇战。进入新阶段后,全面执行“二十条”“新十条”,建成方舱医院、核酸PCR实验室,启用医疗机构和发热门诊284家,完成疫苗全程接种约110万人,有效守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落实国家、省、市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出台潮南区扶持企业上规上限9条、支持陈店镇企业复产复工21条、服务规上工业企业19条等措施,新增缓退减免税费11.11亿元,金融机构扶持企业贷款规模达到116.81亿元,组织企业参加首届潮汕服博会达成意向签约36亿元,护航实体发展更精准有效,全区新增市场主体10483户、“四上”企业81家。强化粮食能源供给保障。完成粮食播种面积35.95万亩,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4000亩,全区粮食总产量15.7万吨、肉禽蛋奶1.84万吨,有力保障了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建成潮南天然气门站,铺设燃气管网25.5公里,新增分布式光伏项目34个、装机容量1.73万千瓦,能源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过去一年,我们大抓建设、大抓清拆、大抓整治,在推进功能再造中提升了城乡品质。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成立稳投资和重点项目联合审批专班高效推进项目,“大建设年”行动成果丰硕。汕汕高铁潮南站完成站房主体建设,陈沙大道改建、峡新公路非机动车道、S235线浮草至沟湖段建成通车,“五横五纵”交通体系进一步完善。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扩建和配套应急填埋场建成投产,阳光实验学校全面竣工,区人民医院、中医医院进入运营筹备,公共基础设施短板加快补齐。空间支撑不断强化。完成区级国土总体规划草案编制,“三区三线”划定成果获批启用,划定工业用地控制线20.61平方公里,新增建设用地2.1万亩。创新实施两英龙岭全市首宗政府主导的“改造权+使用权”公开交易项目,带动全区6宗1368亩“工改工”用地改造,实施率排名全市第一。坚持拆违治违与环境美化、功能升级、城市更新相融合,拆除违建770万平方米,治理违法用地370.39亩、市容“六乱”问题3.59万宗,为高质量发展拓出了更大空间。乡村振兴全面实施。争取银行机构授信额度近100亿元,统筹用好涉农资金、驻镇帮镇扶村资金8亿多元,完成驻镇帮镇扶村项目148个。雷岭、红场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加快建设,省级生猪、市级蔬菜、市级甘薯现代农业产业园提质创建,“两带八廊”乡村振兴新版图加速成型,我区代表汕头出战省乡村振兴大擂台成功晋级全省六强。全面完成农村厕所革命,新建“四小园”1369个、万里碧道30.5公里,整改“三线”问题1863处,美丽宜居村占比达67.8%,宜居圩镇全部达标。建成“1产业园+1实训基地+20示范站+295村级服务点”农村电商体系,潮南区入选省级“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单位,番石榴、番薯、鲜牛奶等获得“圳品”认证并纳入大湾区“菜篮子”,有力促进三产深度融合。生态治理提档升级。62.1公里污水处理厂补缺管网、8个总口截污关键点位雨污分流改造、1070公里雨污分流补缺工程加快建设,练江整治海门湾桥闸断面水质连续达IV类标准,助力全市国考断面水质改善情况排名全省第一。将海绵城市理念融入城乡建设全过程,建成生态补水引调水、南山截流扩宽、金溪水岔河扩宽等工程,全区饮用水水源、水功能区水质、防洪排涝、城镇污水收集率全部达标,秋风灌区获评省级节水型灌区。全年实施造林及森林抚育3.1万亩,空气指数达标率为97.5%,潮南区跻身全省区县环境空气质量排名前列。

    ——过去一年,我们改革提能、服务提质、招引提效,在深化改革开放中激发了强劲动能。深化改革纵深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不断深化,调整下放至镇街实施的区级行政职权443项,编制实施区级行政许可事项清单271项,组建汕南投资集团,财税金融、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宅基地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政务服务效能提升。区公共服务信息化综合平台上线运行,实施招商引资项目全程代办、“一件事”主题集成服务等创新举措提速审批,在全市率先创建“无证明城市”,直接取消证明材料和实施“容缺后补”事项296项,全区行政许可事项时限压缩95.75%,99.41%以上事项“一次不用跑”,即办件占比达98.43%。引项引才成果丰硕。出台招商引资鼓励措施9条,实施“一把手”招商、领导包抓、专班服务,全年签约、落地、开工和投产5000万元以上产业项目35个、总投资117.47亿元,世界500强广药集团、上市企业德美等知名企业竞相落户。做好新时代侨务工作,打造“最美侨村”3个,招引涉侨项目4个、总投资9.62亿元。建设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平台,全覆盖建成“1+11”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建立312名乡土人才动态信息库。

    ——过去一年,我们服务民生、回应民盼、守护民安,在增进民生福祉中展现了潮南温度。民生保障持续夯实。投入9.01亿元超额完成十件民生实事,在区人大测评中满意度达100%。续建、新建交通项目总里程132.9公里,11条影响群众出行的“断头路”全线打通。城乡低保及特困供养连续10年提标,全年发放低保金及特困供养金1.72亿元。建成农民公寓21个,有效解决4659户群众住房问题。“民情地图”“爱心手环”“呼援铃”等创新项目精准服务高龄老人、低保特困、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民生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区职业技术学校获评省重点职校,103所中小学校实施改造升级,26所幼儿园通过申办评估,全区新增义务教育学位3031个、幼儿学位3740个。老年人、儿童、孕产妇和糖尿病、高血压、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服务任务均超额完成,全区健康档案电子建档率达98.69%,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升。红场大南山红色旅游景区获评国家3A级旅游景区,陇田东华入选首批省乡村旅游优质项目,文旅融合加快发展。大力推进足球进校园,全区拥有体育公园、足球场、文体广场66个,各社区基本配备文体广场或全民健身点。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坚持援企稳岗促就业并举,发放就业创业补贴、稳岗扩岗补助等1709.47万元,新建创业孵化基地1个,举办网络招聘会5场,新增城镇就业4128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806人,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社会治理稳步加强。深入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全区232个村(社区)划分为892个网格、3632个网点,实行动态化管理。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打击涉电诈、黄赌毒假、食药环知等专项行动,“雪亮工程”联网率达80%,“平安·幸福”村居覆盖率达34%,峡山大宅入选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实施基层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创新“三个一”工作法,群众合理诉求得到及时就地解决。系统防范道路交通、城镇燃气、建筑施工、消防安全、森林防灭火等领域安全风险,全区火灾起数降至历史最低,火灾亡人和伤人实现“双零”。

    ——过去一年,我们首讲政治、厉行法治、勤修政德,在强化自身建设中彰显了全新担当。强化政治建设。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和各领域,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持依法行政。出台法治建设“一规划两纲要”,制定实施“八五”普法规划,以法治引领潮南高质量发展。坚持重大问题向区委报告,主动接受区人大和政协监督,办理代表议案建议17件、委员提案35件,保障31项人大重点监督事项和11个政协调研协商课题成果落地。弘扬清风正气。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纠治“四风”,大力推进公共资金、国有资产等领域审计监督全覆盖,完成审计项目26项,审计查处违规资金700万元。厉行勤俭节约,全年压减“三公”经费20%左右,压减整合部门预算31.62%、专项资金50.94%,推动有限财力更多用于改善民生和服务发展。

    此外,民族、宗教、统计、人防、海防、气象、双拥、档案、地方志、工会、青年、妇女、红十字会、机关事务管理、退役军人事务等工作也取得新成效。

    各位代表!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面对抗疫大战、发展大考,我们不为困难所惧、不被干扰所惑、不受风雨所阻,在应对挑战中攻坚克难,在抢抓机遇中乘势而上,在改革创新中阔步前行,用“奋进之笔”书写了潮南经济发展、社会治理、民生改善的亮丽答卷,用“发展之音”奏响了现代化和美富裕新潮南的华美乐章。回首一年来的奋斗历程,我们所取得的成绩和进步,根本在于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掌舵领航,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是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把脉定向、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区政协热忱关心、监督支持的结果,是海内外乡亲和社会各界和衷共济、鼎力相助的结果,是全区上下风雨同舟、奋勇拼搏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职工,向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社会各界人士,向上级驻潮南单位,向所有关心和支持潮南发展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仍然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一是高质量发展基础还不够扎实,大项目牵动力和大企业支撑力不够,传统产业创新动能不足、集群效应不强、链条延伸不长,新兴产业导入较慢,实现质量变革任重道远;二是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实体经济发展还有不少困难,企业利润收缩,有的行业订单不足、产能下降、人才难招难留等问题依然存在;三是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够高,教育、医疗、住房、文化等供给与群众期待还有不少差距,城市精细化管理程度不够,应对重大风险挑战的能力有待增强;四是发展综合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政府系统抓落实的本领还需进一步提升,一些干部能力作风与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匹配,用地、用工、融资等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依然突出,等等。对此,我们要以更加精准有力举措,以更大决心毅力加以解决。

    2023年工作安排

    各位代表!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开局起步之年,也是加快建设现代化和美富裕新潮南的关键一年,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艰巨、意义重大。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会和区委五届四次全会的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牢扭住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从稳预期、强信心、优服务、抓落实入手,坚持善治稳区、产业强区、改革兴区、融通活区、惠民立区,全力以赴实施五大高质量提升行动,以拼搏进取和团结奋斗的精气神,“时时放心不下”和务求实效的责任感,推动经济运行稳中向好,更好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努力建设一个具备更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新潮南。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5%,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3.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以内,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地区生产总值同步增长,节能减排指标完成市下达的控制目标。

    重点要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全力以赴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融入“三新两特一大”布局,完善“2+2+4”产业发展空间格局,加快建设传统制造业赋能集聚示范区。

    强化产业集聚。紧扣高端、智能、绿色发展要求,提速建设“4+N”产业园区,实现产业多元化集群化发展。做优做强纺织服装特色优势产业,全力推动印染园区扩围至5920亩,中国家居服专业采购基地尽快动工建设,推动两英龙岭纺织服装产业集聚区尽快建成,完善从纺纱、织布到印染、成衣的产业链条和印染助剂、面料研发、检验检测等配套产业,以新技术、新材料赋能纺织服装产业补链、增值、提质,加速打造千亿级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加快精品文具产业园施工建设和企业进驻,推进广东省口腔用品技术创新专业镇(司马浦)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及配套功能项目建设,抓紧完成精细化工产业集聚区约1000亩土地收储和规划建设,打造3个超百亿级传统产业集群。抓紧布局新能源、大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谋划新一代电子信息、现代珠宝创意产业园区建设,加强服务风能“以大代小”扩容、新型储能、环保燃料等一批产业项目精准落地,实现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双轮驱动发展。

    强化投资牵引。充分发挥投资对提升发展后劲的关键作用,推动有效资源优先投向产业领域,聚焦五项重点工作持续用力:大抓工业投资,实施新一轮工业技术改造、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高新技术企业树标提质三大行动,引导企业以技术创新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力争全年工业投资额超140亿元,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0家,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到75家,在加大研发投入、先进技术设备运用、人才引进中推进新型工业化,激发社会活力和创造力。大抓招商引资,围绕提升产业能级和城市能级2条主线,常态化开展驻点招商、以链招商、以商招商、以侨招商,坚持“以亩均论英雄”,谋划引进新一批10亿元级乃至50亿元级大项目,力争全区年度招商引资项目投资总额超200亿元、落地项目投资总额超100亿元、到位资金总额超66亿元。大抓工业用地征收,加快实施“工改工”、盘活零散低效用地,加快推进陈沙大道、峡新公路、高铁新城等重点产业片区土地收储,力争全年实施“工改工”超1500亩,新增工业用地超1000亩,确保新招商项目、规上企业增资扩产等用地需求应保尽保。大抓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土地、资金、政策等要素倾斜,加快龙岭片区企业厂房、印染园区科创综合楼,以及各大园区科技研发、交通道路、供水供电、商住服务等配套建设,力争全年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超18亿元,带动园区承载力和吸引力大幅提升。大抓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实施“交通建设年”行动,计划全年投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18亿元以上,力争汕汕高铁潮南站9月底建成通车,加快推进司神公路改线、井田公路井都段二期、汕南大道一期、陈沙公路东延线等交通项目,谋划启动省道235线龙岭至惠来交界、省道255线(水红线)、省道237线(和惠公路)等路面改造工程,以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网铺就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强化转移承接。积极把握省委推动珠三角产业有序转移机遇,统筹四大产业集聚区、镇村工业集聚区优势资源,高水平规划建设3.88平方公里的承接产业转移平台,争取纳入省、市支持重要平台,全力承接珠三角优质产业项目转移。主动对接、服务融入“双区”“三大平台”建设,积极探索产业项目导入、园区开发建设、联合招商引资、利益共享机制等方面的深度合作,推动形成跨区域产业共建、产业共强、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依托“三个150万”潮南籍乡贤侨胞实力雄厚、心系桑梓优势,加快筹建珠海、香港等乡情驿站,全面加强与珠三角、长三角等地潮汕企业、商会、协会,特别是潮南籍企业的沟通联系,争取引进更多乡贤企业、国内外领军企业,带动产业集中度和投资强度双提升。

    强化市场开拓。实施“潮南优选”品牌建设行动,结合潮汕文化、企业文化加强文创宣传,评、展、秀多环节发力,努力打造质量过得硬、品牌叫得响、市场卖得俏的潮南名优产品。依托辖区内电商基础和产业优势,高标准建设潮南区跨境电商集聚区,加快中凯(汕头)电商产业园二期项目建设,补强产业链电商销售及物流环节,促进传统产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全面落实电商发展扶持政策,加强与希音、亚马逊、速卖通等国内外大型电商平台合作,加快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力争累计实现数字化转型企业300家。打好“五外联动”组合拳,出台进一步支持企业参加国内国际展会若干措施,真金白银鼓励企业参加服博会、广交会、高交会和“粤贸全球”等展会,帮助更多优质潮货抢订单、拓市场。

    二、全力以赴推进改革开放高质量拓展

    坚持吃改革饭、走开放路,以改革破难题、增动力,以开放聚资源、拓空间,着力打造既讲规则秩序、又显蓬勃活力的干事创业热土。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坚定落实优化营商环境“头号工程”,聚焦审批、成本、服务、监管、人文五个维度,实施擦亮审批快易简营商名片、打造综合成本低营商优势、树立服务有温度营商理念、实行规范化监管营商方式、涵养开放包容营商气质、党建引领清朗政治生态六大任务,着力打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开放包容的人文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坚持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持续简化优化办事流程,用心用情服务企业降成本、提效率。深化“无证明城市”创建,高标准建设区政务服务中心,设置规上企业专用便民窗口和项目代办组,推行全流程代办机制,让企业一次不用跑、服务永远不打烊。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依法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侵犯知识产权等违法行为,让监管对违法失信者“无处不在”、对诚信经营者“无事不扰”。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出台新一轮扶持企业发展措施,优化制定招商引资15条,全面兑现企业优惠政策,严格落实涉企检查备案、企业专属通行卡等创新举措,让企业专心创业、放心投资、安心发展,全年力争新培育规上限上企业超100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50家以上。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谋划实施新一轮机构改革。抓好两英镇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探索建立可复制、易推广、能见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机制。深化镇街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加快理顺运行协调机制,构建权责统一、简约高效的镇街综合执法体系。实施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四年行动计划,综合采取资源开发、服务创收、产业带动、合作经营等举措增强内生动力,促进95%行政村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15万元以上。应用推广村集体“三资”管理办法,推进农村集体资产交易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深化镇街财税体制改革,加强对镇(街道)经济社会管理和财政收入征收成效考核管理,建立财力保障长效机制,兜牢兜实基层“三保”底线。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用,借助金融产品和加快信贷投放,帮助市场主体纾困发展。深入推动公安机关、疾病防控、国防动员、青年工作等重点领域改革,探索区属公立医院员额制管理办法,按“县管校聘”要求对中小学校编制进行重新核定,增强公共服务的均衡性和可及性。

    以“侨”为桥推进高水平开放。积极探索便利华侨华人投资、政策惠侨等制度专项改革,活化打造回乡项目服务站等重要载体,为侨商侨企建设家乡提供政策平台支持。推进侨史研究和侨乡祠堂文化研讨,加快华侨文化交流中心、侨史博物馆、嵌瓷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多形式展示潮汕文化底蕴,讲好潮南侨乡故事。持续推进“最美侨村”“侨胞之家”和“侨小二”潮南柜等联侨平台建设,积极参与筹备第二十二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广泛开展海外侨胞联谊联络活动,凝聚侨企业、侨项目、侨资源,为潮南开放型经济发展注入侨动力。

    三、全力以赴推进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实施

    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全面推进县域经济发展、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迈进。

    突出强基补短抓城乡配套。高标准编制区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大力推进“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相关专项规划编制,发挥规划服务城乡发展龙头作用。加快实施“三年工程瞄准两年干”66个项目,全力促开工、抢进度、强保障,推动更多重大项目纳入国家、省、市政策“盘子”,千方百计提升城乡承载能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及村庄道路建设攻坚行动,实施农村集中供水“三同五化”改造,完成平原片区140个村(社区)和大南山片区部分村(社区)供水管网改造。加快水利项目建设,抓好南山截流、龟头海、中港河、金溪水、红场大溪、雷岭河等堤防河道的生态修复及堤岸提升工程,实施8宗小型水库、山塘除险加固工程。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增配应急排涝设施和专业检测设备,提高应急排涝效率和管网运维水平。对80公里市政燃气管网进行安全评估和联网供气,规范燃气市场管理,让更多群众用上“实惠气”“安全气”。新建220KV泗联输变电工程、110KV双山站扩建主变及网架完善工程,加快印染园区10KV项目出库实施,保障生产生活用电。推进加油站和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区国防动员指挥中心和应急储备仓库、供电局生产综合楼等项目建设,谋划新建一批5G基站,增强能源供应和信息保障能力。

    突出功能提升抓城市更新。以更大力度、更大决心助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深入开展交通秩序、绿化亮化、市容市貌、农贸市场、农村环境、空中线缆等整治行动,新建和改建农贸市场6个,大力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家庭创建,提升潮南整体面貌和文明秩序。强化乡镇联城带村节点功能,按照宜商则商、宜工则工、宜农则农的原则,聚焦制造业、特色农业、文旅产业,因地制宜打造一批中心镇(街道)、品牌型专业镇、精品型特色镇,以镇域经济的蓬勃发展支撑区域经济提质增效。大力推动生活服务消费恢复,精心挖掘推介风味独特的潮南美食,开展“十大土特产”“潮南潮味·一店一美食”评选,推出一批美食街、网红店,点亮城市夜经济,增强市井烟火气。以塔山文化为主线,加强祥符塔等点位造景提升和智慧旅游建设,因地制宜改造广祥路、环美路、金光路、金祥路等塔山环线街区,引进更多城市综合体,着力打造山城一体的综合文化经济圈,进一步增强中心城区商贸辐射带动作用。高标准推进垃圾分类示范区创建,以峡山为试点引进“物业城市”管理模式,运用市场和科技力量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结合公交站点布局,合理规划、规范管理,试点投放一批共享电动单车,打通出行“最后一公里”。

    突出宜居宜业抓乡村振兴。用好深圳驻镇帮镇扶村机制,加强规划统筹和要素保障,串联“爱影乡旅”走廊特色资源,连片打造“筑梦侨乡”示范带,带动“两带八廊”乡村振兴新版图跃然呈现。做强特色农业产业,推进雷岭、红场2个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引导生猪、甘薯、蔬菜等省、市级产业园梯队升级创建国家级、省级产业园,打响雷岭荔枝、红场茶叶等一批“潮南字号”农业品牌。谋划创建农业观光产业园区,积极推动区台创园扩围升级和基础设施配套,打造集蔬菜和水果种植、畜禽养殖、预制菜生产、采摘体验、观光游玩为一体,年产值达20亿元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全面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新建及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6000亩,垦造水田1000亩,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和总产量稳定。大力推进海洋牧场建设,探索发展深水网箱、养殖工船等海洋养殖产业,打造海上“蓝色粮仓”。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推进农房管控、乡村风貌提升、厕所革命、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等工作,力争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95%以上,美丽宜居村覆盖率超70%,特色精品村达20个以上。强化农文旅融合发展,支持红场大南山、东华潮乡、仙城民俗文化旅游景区等梯队创建国家4A级、3A级景区,加快田心湾、鹅地温泉和一批潮汕传统古寨开发,培育和促进一批特色旅游景区“连点成线”。建设应用“一键游潮南”APP,更好向广大游客展示潮南文旅景区、古寨村落、美食潮味。

    突出绿美潮南抓生态建设。严守“三区三线”,推进“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系统谋划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协同推进减污降碳增绿,让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蔚然成风。高标准推进绿美潮南大行动,健全三级林长制,实施“六项行动计划”,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项目2.9万亩,推动城市增绿、道路扩绿、水系添绿、湿地复绿,巩固提升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成果,打造“城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绿美人居环境。探索“两山”转化路径,落实“三个结合”要求,加快陈店大溪流域水环境生态修复、两英大溪综合整治二期等项目建设,推动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转变,打造练江整治2.0版本。持续开展“两违”整治,坚决遏制造坟毁林、农村乱占耕地建设行为。严格建设用地准入管理,有序推动厨余垃圾收运及资源化处理在全区范围实施,谋划新址建设建筑垃圾收纳处理场,加快建设“无废城市”。实施全面提升空气质量行动计划,强化工业源、移动源、面源污染管控,让蓝天白云、群星闪烁成为常态。

    四、全力以赴推进基层社会高质量治理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筑牢防线,守住底线,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加快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强化社会治安整体防控,推进社会治安巡防管控“四个一”体系建设,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整治盗抢骗、黄赌毒、食药环等违法犯罪行为,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持续推进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三年行动计划,深化“三查三改三健全一理清”示范引领行动,深化“平安·幸福”村居创建,不断增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发挥网格邻里联防“哨点”作用,加强基层网格化治理和外来人口管理,推动情况在网格摸透、问题在网格解决、服务在网格落实。推进公安合成作战中心和执法办案中心建设,提高刑事打击效能。指导村(社区)完善村规民约,健全村民自治制度,鼓励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

    深化矛盾纠纷化解。聚焦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区、镇(街道)两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体化运行,实现对各类社会治理事项“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发挥群众信访诉求综合服务中心(站、点)调处作用,践行“三个一”工作法,完善领导干部包案处理信访事项、带案下访和重点约访等工作机制,依法依规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扎实化解一批信访积案。

    加强安全风险防范。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道路交通、城镇燃气、自建房、危化品、消防和渔业船舶等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坚决防范和遏制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完善区三防指挥调度平台功能,加快“区应急广播系统”“防溺水智能预警系统”建设,推动应急管理信息化。持续推进农村危房改造,确保“危房不住人,人不住危房”。加快印染园区、两英龙岭和陈店3个消防站建设,强化力量整合、实战演练、设施配套,争取全域出警处置时间压缩至15分钟以内。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全面加强食品和“两品一械”安全监管,筑牢群众健康屏障。

    五、全力以赴推进民生服务高质量供给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探索共同富裕有效路径,让人民群众的生活步步高、喜洋洋。

    加大社会保障力度。实施全民参保计划,落实困难群体参保优惠及代缴补贴政策,全面推进工伤保险参保扩面,实现“应保尽保”。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就业扶持政策,加强高校毕业生、脱贫人口等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力促新增城镇居民就业3900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800人。推进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推动“三项工程”高质量发展。抓好根治欠薪工作,强化中高风险房地产企业风险防范化解,依法开展欠薪违法失信惩戒。加强住房保障,推进成田简朴等18个农民公寓项目建设,依法依规为群众办理宅基地用地供地手续。用好“民情地图”探访平台,完善监测预警、信息共享、发现转介等机制,提升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水平。推动“爱心手环”“呼援铃”全面覆盖,用好“大数据”服务“大民生”。

    注重教育品质提升。完成区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综合楼项目建设,抓好田心中学教师宿舍楼建设和陈店中学、雷岭中学等4所学校校舍改扩建,加快公办学位和寄宿制学校建设,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普通高中全面提升。继续做好政府购买学位工作,引导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加快普惠性学前教育建设,鼓励镇(街道)、村(社区)集体举办公办幼儿园,推动学前教育由“5080”向“5085”普惠目标挺进。加快粤东技师学院潮南校区建设,推进区职业技术学校与汕头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办学,带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促进特殊教育拓展融合,确保具备入学条件的残障儿童少年全部接受义务教育。实施“新强师工程”,落实“两个不低于或高于”要求,推动教师队伍素质全面提升。巩固教育“双减”成果,规范课后托管服务。推动足球进校园,举办“区长杯”足球赛,丰富课外体育运动,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推进健康潮南建设。抓好区人民医院和区中医医院工程建设、设备配套、托管合作、队伍组建等工作,力争9月底前运营。加快健为医院、潮汕和成医院建设,启动陈店、司马浦等9个镇卫生院基层公共医疗服务能力项目,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做好新阶段疫情防控,加强卫生防疫基础能力建设,全力保健康、防重症,切实保障群众就医用药需求,守护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发展中医药事业,推进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打造一批中医馆和中医阁。开展“两癌”免费检查、适龄女生HPV疫苗免费接种,守护女性健康。抓好“一老一小”保障,推进儿童友好示范镇(街道)建设,建设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开展老年人安宁疗护试点,提升老年人预防保健能力,让孩子们茁壮成长、老年人乐享幸福。

    提高文体服务供给。积极推进潮南区公共文化活动中心(三馆、融媒体中心)建设项目,实施一批公园广场亮化美化和文体设施更新改造工程,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坚持文化惠民,进一步优化城乡文化体育资源配置,丰富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服务内容方式,让全区所有文化体育场所向社会免费开放。加强嵌瓷、剪纸等非遗项目传承保护和创造转化,推进非遗传承基地、培训基地、宣教中心建设,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加强对重点文保单位文物的修缮保护,推动更多文物古迹重现光彩。

    办好十件民生实事。今年列入候选的民生实事有:一是提供高效便捷政务服务;二是提高特殊困难群体保障水平;三是推行政府救助责任保险;四是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促进稳就业;五是新改扩建一批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六是开展“两癌”筛查及出生缺陷综合防控项目;七是提升区域道路交通通达水平;八是完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九是推动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十是丰富群众休闲文化生活;十一是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十二是加大食品农产品安全监督检测力度。

    各位代表!

    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要始终牢记“三个务必”,以奋发有为的精神、只争朝夕的干劲、勤勉务实的作风,全力做好各项工作,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我们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牢记“国之大者”,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我们要严格依法履职责。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强法治政府建设,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履行职责、推动发展。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舆论监督,高质量办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我们要勇于担当抓落实。始终把抓落实作为政府工作的生命线,健全重点工作清单管理和责任分解机制,对定下的事情、部署的工作明确具体时间节点,立说立行、马上就办,紧盯不放、一抓到底,全面营造比学赶超、赛龙夺锦的奋进氛围。我们要廉洁从政树形象。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纵深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强化审计监督、统计监督,严肃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纠治“四风”问题。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坚持政府过“紧日子”,让人民群众过“好日子”。

    各位代表!

    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克难奋进、勇毅前行,努力把党的二十大擘画的宏伟蓝图变成富民兴区的施工图,一步一个脚印把施工图变成美好现实,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和美富裕新潮南而持续奋斗!


    附件一:

    2022年潮南区十件民生实事完成情况汇总表

    重点事项

    牵头单位

    实际进度

    一、建设全覆盖污水收集处理系统

    区城管局

    潮南区五座污水处理厂补缺管网(续建)工程计划铺设62.1公里,潮南区“源头截污、雨污分流”管网补缺工程计划铺设1070公里,已分别完成管道铺设32.15公里和286.38公里。

    二、全面改造农村供水管网

    区水务局

    一期工程有7个镇全部开工,已在施工的村居有113个,二期工程两英镇13个自然村和仙城镇4个自然村已开工。

    三、提高困难群众救助补助标准

    区民政局

    提标工作全面完成,全区五类特殊困难群众共21278户,其中低保对象9888户、特困供养对象994户、低收入家庭对象349户、困难残疾人家庭9851户、困境儿童对象196户,均已按新标准落实保障资金发放。

    四、打通一批长期影响群众出行的“断头路”

    区交通局

    胪溪至成田西岐道路、司马浦大西至下店、仙港至拱上通道、陇田镇东波至简朴、两英高美至四十亩村道等5条道路全面完成整修和拉通任务,峡安峡溪路连接线、峡山大宅至西埔通道、司马浦窖洋至三联路通道、塭尾至司下通道,两英西新至新厝通道、井都古埕村道路基等6条道路全面完成拉通任务并进行了硬化、配套相关安防护设施。

    五、全面实施“汕头呼援通”居家养老紧急援助服务

    区民政局

    首批已为1100多名75周岁以上的五保、低保老年人提供紧急援助服务,待“呼援通”系统正常运转后再逐步扩大服务对象范围。

    六、完成改扩建公办中小学校5所

    区教育局

    已完工学校4所,在建1所,田心中学教师宿舍楼项目正在加快建设。

    七、建立特殊困难群体民情调查和挂钩帮扶机制

    区民政局

    开发应用“民情地图”,全面摸查掌握全区低保、特困、低收入家庭、残疾人、困境儿童等情况,特殊困难群体信息库程序已研发出试用版并试用、进一步优化,特殊困难群体信息数据平台前期基础工作正在进行中。

    八、提高道路交通安全畅通水平

    区公安分局

    按进度完成8个信号灯路口亮灯、交警机房装修配套,并部署违法信控平台、违停点位和卡口人脸点位确认、国道250个停车位划线等建设目标。

    九、全面实现适龄女生HPV疫苗免费接种

    区卫健局

    全区完成10594剂免费接种工作,接种率达88.76%,超额完成接种率60%以上的任务要求。

    十、加快生态补水引调水工程建设

    区水务局

    潮南区生态补水引调水工程-秋风水泵站、两英大溪二级泵站及压力管道工程已顺利通水,完成工程建设任务。



    附件二:

    2023年潮南区十件民生实事

    (候选项目)

    一、提供高效便捷政务服务。一是深化线下“一窗综办”和线上“一网通办”,全面推行“免证办”服务,提升政务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全力创建“无证明城市”。二是高标准建设区政务服务中心,设置“规上企业专用便民窗口”,规上企业法人享受专窗办理业务、资料容缺后补等便利化服务。三是设置项目代办组,“一对一”对项目涉及的所有行政审批事项提前介入、全程跟踪、代办到底,服务企业项目建设不跑腿、零等待。

    二、提高特殊困难群体保障水平。一是城乡低保对象最低生活保障人均补差水平分别从每月653元、300元提高到676元、311元;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不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1.6倍。二是集中供养孤儿从每人每月1949元提高到2017元,分散供养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从每人每月1313元提高到1359元。三是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分别从每人每月188元、252元提高到195元、261元。四是为全区18240名持证残疾人按50元/人/年的标准,购买意外伤害保险,提升残疾人服务保障水平。

    三、推行政府救助责任保险。为拥有潮南户籍的自然人、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就职的外来务工人员,以及非潮南籍户口但在辖区内就读的未成年人和学生统一投保一年期“政府救助责任保险”,保障群众受灾时得到一定的经济补助,提升突发意外事件的风险承受能力。

    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促进稳就业。实施以家政服务、潮菜烹饪、电子商务为主要类型的职业技能培训项目,组织各类补贴性培训2000人次以上,开展“粤菜师傅”培训100人次以上、“南粤家政”培训1000人以上,新增职业资格或技能等级证书的劳动者1500人次以上,提升广大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全面促进就业和稳定就业。

    五、新改扩建一批中小学校和幼儿园。改扩建陈店中学、雷岭中学、港头初级中学、沙溪小学4所学校,新建两英镇第一幼儿园、仙城镇第一幼儿园、成田镇第一幼儿园3所幼儿园,增加中小学学位2360个、寄宿学生床位600个、幼儿园学位1050个,改善办学条件,推进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

    六、开展“两癌”筛查及出生缺陷综合防控项目。免费为全区约4400名35-64周岁适龄妇女提供一次“两癌”检查,提高妇女“两癌”早诊早治率。免费为全区约9400位孕妇提供地中海贫血、唐氏综合征、严重致死致残结构畸形的产前筛查,减少出生缺陷患儿出生,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七、提升区域道路交通通达水平。实施陇田镇里十四路长厝至陈沙公路段路面改造、两英镇东英路路面改造、胪岗镇Y297风胪线和惠公路至峡安路路段路面改造、陈店镇西环路改造工程,配套完善排水、照明、安防等设施,提升通行能力水平,缓解道路交通压力,助推城乡经济联动发展。

    八、完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对上肚仔、绞蔗湖、岭兜、石壁、磨石坑、石水坑、砚前坑、公坑8宗小型水库的大坝、溢洪道、涵管以及配套设施开展除险加固,对练江干流约5.5公里堤段进行生态化改造,以及东溪古寨周边约1.3公里道路进行改造提升,消除安全隐患,提升水安全、水资源保障能力。

    九、推动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将辖区内种植的所有水果品种逐步纳入农业保险范围,新增开办茶叶、肉鸭、蛋鸡保险,提高生猪期货价格保险比例,稳步提高水稻、马铃薯、玉米、花生、岭南水果、仔猪、育肥猪、能繁母猪等农产品保障水平,实现政策性农业保险基本覆盖全区主要种养业品种,护航农业生产,助力乡村振兴。

    十、丰富群众休闲文化生活。以综合晚会、送戏下乡、送春联、猜灯谜、体育活动、线上线下书画展览、非遗文化展示体验、观影分享会、公益培训班等形式,举办惠民文旅体活动100场、农村电影公益放映2000场,加大力度提升社区体育健身设施建设,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休闲文化需求。

    十一、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以峡山街道为试点,引入城市管理服务商统筹管理,提高城市治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打造创新示范的街道级“物业城市”管理运营标杆;加快智慧交通建设,对全区25个主要路口交通信号灯系统进行完善,规划峡山城区公共停车设施,因地制宜新建小型汽车停车位约1000个、摩托车停车位553个,改善“停车难”问题。

    十二、加大食品农产品安全监督检测力度。加密加强食品安全日常巡查监管,开展3500批次的食品安全抽检和24家农贸市场食用农产品的快检,全力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区级定量抽检,全年抽检任务不少于1540批次,其中监督检测308批次、例行检测1232批次。


    附件三:

    名词解释

    1、三新两特一大:即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电子信息3个战略性新兴产业,赋能纺织服装、玩具创意2个特色优势传统产业链式发展,着力培育1个大健康产业。

    2、“五横五纵”交通体系:“五横”指①国道G324,②规划汕南大道,③陈沙公路(G236),④规划陈沙公路东延线,⑤省道S255、规划大南山生态旅游公路;“五纵”指①陈贵公路、规划陈贵公路南延线,②司神公路改线、司神公路,③谷饶连接线、北环大道、规划北环大道南延,④峡华路、规划峡华路南延、峡新公路、县道X47,⑤省道S237、沙井连接线、规划沙井连接线南延线、滨海旅游公路。

    3、三区三线:“三区”指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三种类型的国土空间;“三线”分别对应在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划定的城镇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三条控制线。

    4、工改工:即“工业改工业”,是指依据国土空间规划保留现状工业、仓储、物流用地(工业产业用地)性质,并进行升级改造。

    5、“两带八廊”乡村振兴新版图:以练江流域生态休闲带、大南山绿色康养带“两带”为基底,依托各地自然、人文、产业等特色资源,打造乡情文旅、爱影乡旅、田园经济、绿野仙踪、红绿融合、十里江景、十里银滩、十里水乡等八条乡村振兴景观走廊,形成山水融合、生态宜居的“两带八廊”乡村振兴新版图。

    6、整改“三线”问题:按“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施工”原则,开展电力线、电视线、通信线整改,集中清理整治户外架空线缆违章乱搭、乱拉、乱挂、乱架现象。

    7、“一件事”主题集成服务:梳理企业和群众高频常办事项,经过表单整合、流程优化,实行“一次告知、一表申报、一窗受理、一次办成”。

    8、“1+11”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区级1个,11个镇(街道)各1个乡村振兴人才驿站。

    9、“三个一”工作法:“一个箩筐、一份温情、一个拳头”工作法,“一个箩筐”收集群众诉求,“一份温情”纾难解困,“一个拳头”打建并举。

    10、法治建设“一规划两纲要”:“一规划”指《法治潮南建设规划(2021-2025年)》;“两纲要”指《汕头市潮南区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汕头市潮南区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

    11、“2+2+4”产业发展空间格局:第一个“2”指两带,即练江流域生态休闲带、大南山绿色康养带;第二个“2”指两平台,即练江滨海生态发展示范片区、南山智慧产业片区;“4”指四大产业集聚区,即纺织服装、精细化工、口腔用品、精品文具产业集聚区。

    12、“双区”“三大平台”:省委省政府提出,纵深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高水平建设横琴、前海、南沙三大平台。

    13、五外联动:外贸、外资、外包、外经、外智。

    14、两个毫不动摇: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15、“三保”底线:“三保”指基层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是经费保障的重点领域,也是必须坚守的底线。

    16、县管校聘:指中小学教师人事管理权归县级政府部门统一管理,各学校根据教学需要和编制、岗位数量按程序进行聘任。

    17、四好农村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

    18、三同五化:“三同”指同标准、同质量、同服务;“五化”指规模化发展、标准化建设、一体化管理、专业化运作、智慧化服务。

    19、三线一单:“三线”指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一单”指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20、六项行动计划:重点生态区域建设、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碳中和林业、高品质森林生态产品供给、森林城市品质提升、林业助力乡村振兴等六项行动。

    21、三个结合:将阶段性治理举措和长远性治理机制相结合、将练江整治和产业发展相结合、将生态环境改善和群众综合素质提升相结合。

    22、社会治安巡防管控“四个一”体系:即通过“任务一张表、指挥一张图、管控一张网、勤务一套机制”建设,全面构建社会治安整体防控体系。

    23、“三查三改三健全一理清”示范引领行动:指引导广大农村党员干部查初心、改思想,查公心、改方法,查责任心、改作风,健全组织体系、运作机制、监督机制,理清发展思路,不断增强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和发展后劲。

    24、“四个最严”要求:指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25、“两品一械”:“两品”指药品、化妆品;“一械”指医疗器械。

    26、三项工程:“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

    27、“5080”和“5085”普惠目标:“5080”指到2020年实现公办幼儿园在园学生达50%,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学生达80%;“5085”指到2025年实现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达50%,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达85%。

    28、两个不低于或高于:指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农村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城镇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

    29、双减: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