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324|回复: 0

[广东] 2023年汕头市濠江区政府工作报告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733 天

    [LV.9]以坛为家II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4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8171
    发表于 2023-8-9 22: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3年汕头市濠江区政府工作报告
    2023年3月23日在汕头市濠江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汕头市濠江区人民政府区长  黄鹏伟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濠江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也是极具挑战、令人难忘的一年。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迎接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为主线,坚决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和省、市有关部署要求,在区委的坚强领导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积极应对超预期因素冲击和挑战,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4.9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54.4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2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3亿元。
      (一)我们坚持稳中求进,笃定前行,“三件大事”统筹兼顾。疫情防控有力有序。因时因势动态调整防控措施,有效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11·24”本土疫情等局部应急处置。新增配置ICU设备10套、负压救护车3辆,全区医疗资源储备更加充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体系和预警应急机制更加完善,分级诊疗机制更加健全。完成疫苗全程接种超26万人,疫情防控实现有序转段、平稳渡峰。经济运行承压回稳。认真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办理退减降缓税费11.5亿元,发放惠企资金超1300万元,新增授信金额近19亿元。争取债券资金30亿元,带动45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超83亿元。三次产业占比调整为4.6:54.4:41.0,第二产业占GDP比重增加1.4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增长61.5%,结构更加优化。风险防范有效可控。全力推进问题楼盘复工复产和保交楼工作,稳妥处置涉房地产、涉重大项目领域风险,积极应对多重减收冲击,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坚决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生产安全、消防安全、食品药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向好,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同比下降20%。
      (二)我们坚持发展为要,聚焦发力,产业强区势头正足。风电产业持续壮大。累计引进海上风电产业链关键项目9个,总投资约80亿元。亚洲首款11兆瓦机组实现量产,国内首个临海试验基地——广东省风电临海试验基地初步投入运营,鲁能新能源产业基地启用,华纳机舱罩项目竣工,“四个一体化”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园、华能勒门(二)海上风电项目开工。要素保障持续强化。累计投入6.6亿元推进滨海临港产业片区、海上风电产业园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划定26.24平方公里工业用地控制线,推进1609亩土地收储、1715亩土地供应,完成“工改工”改造9宗1085亩,处置批而未供土地1143亩,落实预留城乡建设用地规模1024亩,实现“土地等项目”。招商引资持续发力。实施“一把手”招商,建立健全“对外联络—落地协调—建设服务”的全流程服务机制,成功引进泓志功能性高分子材料、比亚迪汽车轮毂生产等14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总投资约78亿元。市场主体持续壮大。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1825家,增长24%;新增“个转企”24户、“四上”企业27家。扶持企业开展技术改造、科研创新,新晋高新技术企业4家,新增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实现零的突破。强化知识产权保护运用,新增注册商标937件,“绿韵茂北村”获批注册集体商标,新增发明专利授权量40件,金明精机连续3年获中国专利奖优秀奖,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0.5件。
      (三)我们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动力活力持续释放。营商环境更具活力。实施营商环境提升行动,积极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政企合作、银企对接,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1439项行政权力及公共服务事项实现“应进必进”,设置“代办”、“帮您办”窗口,拓展“秒批秒报”、“不见面审批”服务,实施容缺受理、产业项目“拿地即开工”、“标准地”供应,区行政服务中心连续2年获评“广东省标杆培育政务服务中心”。开放合作更加深化。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出台促进贸易高质量发展扶持政策13条,组织64家企业参加粤贸全球、线上广交会等展会,达成意向交易额4856万美元,全区进出口总额约54亿元,增长24.5%。“侨”的文章更有内涵。成功举办“侨归故里 智绘濠江”等凝心聚侨活动,东湖社区获评“广东省十大美丽侨村”、“全国侨联系统‘侨胞之家’典型选树单位”。拓展云端海外华文教育平台,新增结交姐妹学校2对,“云课堂”上线楹联、灯谜、诗歌等潮汕特色课程,潮汕历史文化博览中心入选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
      (四)我们坚持系统谋划,提升能级,品质城区再添新彩。城市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汕头海湾隧道、虎头山隧道、濠洲路建成通车,汕汕铁路、牛田洋快速通道濠江段有序推进,汕头南站、站前广场、后江湾堤围全速施工,濠江北路、河中路东延段、青洲渔港片区道路启动建设。南滨新城、北山湾片区配套加快完善,潮汕文化公园、南滨公园投入使用。生态环境品质持续优化。全面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深入开展“五清四乱”专项行动,累计清漂水域面积超37平方公里,清理河流188公里,完成8个涉农社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有序推进后江湾海堤修复加固工作。文旅事业发展出新出彩。丹樱、金寿成功创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东湖社区获评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河渡炮台旧址获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新增省乡村旅游精品路线1条,澳士兰生态牧场入选2022年广东省工业旅游培育资源库,丹樱生态园入选首批广东省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典型案例,潮汕历史文化博览中心、东湖日出景观大道火热“出圈”,新添6个市级非遗项目,旅游景区提质、非遗资源挖掘获历史最佳成绩。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所、站31个。
      (五)我们坚持城乡融合,因地制宜,乡村振兴成色更足。粮食安全更稳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河玉围农田片区水利设施综合整治等一批水利工程加速推进,整治撂荒耕地7614亩,新建高标准农田1630亩、垦造水田444亩,粮食播种面积、总产量实现“双增长”。乡村面貌更宜人。全区涉农社区全面完成“三线”整治,达到省级“干净整洁村”标准。完成“两带+6社区”农房微改造和乡村风貌提升带建设,创建省级“美丽宜居村”46个。乡村产业更兴旺。成功创建濠江水产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新增认定“粤字号”农业品牌8个、省级示范家庭农场2家,“产加销贯通”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建成。预制菜产业加速发展,围绕“冷链仓储配送”和“农产品展示交易”两大核心,建设水产批发市场、冻库和加工厂,4家预制菜重点企业年产值增长34%。全面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12个经联社合计流转土地4664亩。脱贫攻坚成果更巩固。投入各类“三农”资金2.56亿元,扎实开展驻镇帮镇扶村工作,加强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全区脱贫户383户908人100%落实政策性保障措施。
      (六)我们坚持人民至上,增进福祉,惠民答卷更有厚度。民生保障持续强化。投入超17亿元用于民生保障,占公共预算支出超八成。返还稳岗补贴437万元,拨付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375万元,城镇新增就业超4000人。累计实施城镇住房保障921户,完成“瓶改管”841户,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100套,改造老旧小区超11万平方米。落实低保、特困人员、孤儿基本生活及困难残疾人相关补贴保障提标工作,为1140位长者开通呼援救援服务,被征地农民超3亿元养老保障留存资金已全部分配到人。公共服务提质增效。汕头金中南滨学校博美校区、韩山师范学院附属濠江实验学校如期开办,新增学位3720个。新增托育机构10个,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获评“广东省健康区”。社会治理切实加强。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积极化解信访积案,解决逾千人欠薪1300万元,全区有效警情、刑事警情分别下降11.5%、16.8%,创建“平安·幸福”社区18个。
      各位代表!一年来,我们持续加强政治建设。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和各领域,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更加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持续提升法治水平。加强普法宣传和法治阵地建设,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有序推进,严格履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自觉接受人大和政协的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66件,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持续深化廉政建设。纵深推进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深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治“四风”,加大审计经济监督力度,压减政府一般性支出,将有限的财力用在惠企利民上。与此同时,民族、宗教、外事、人防、海防、档案、史志、意识形态、安全保密、国防动员、退役军人事务等工作也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区委直接领导的结果,是全区上下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濠江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社会各界人士,向驻区单位和部队,以及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向所有关心支持濠江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思危方能居安,知忧才能克难。我们清醒认识到,濠江发展仍面临不少问题和挑战。产业发展还有短板,经济结构不够合理,经济总量较小,部分园区产业定位不够明晰,重大项目不多,科技创新水平偏低,传统特色产业提质升级较慢,新兴产业还处于蓄势阶段。营商环境还需优化,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推诿扯皮等现象,个别单位事难办的问题仍较突出,关键要素供给亟待强化,高端人才稀缺、产业工人紧缺、土地利用效率不高。公共服务还跟不上,优质教育、医疗、商贸、公共交通等与中心城区的定位相比、与群众期待相比还有差距,社会治理精细化、智慧化水平不高,城区竞争力还不强。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二、2023年主要工作任务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当前的濠江,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我们集聚“粤东最大深水港”广澳港区、“粤东首个综合保税区”汕头综合保税区、“全国四大海缆登陆站之一”汕头国际海缆登陆站和“通达广深的350高铁”汕汕高铁汕头南站等重大平台。在能源变革、数字转型、高铁经济时代,我们必须抢抓机遇、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加速释放丰富的生态资源优势、土地资源优势、职教基础优势,以坚实的步伐朝着现代化目标阔步前行。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二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全国两会、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会和区委五届四次全会的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为总抓手,坚持制造业当家,坚定“产业强区”发展路径,加快打造港城融合示范区,努力成为推动汕头在新时代经济特区建设中迎头赶上的重要引擎。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3%,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地区生产总值同步增长,节能减排指标完成省下达的控制目标。
      做好今年工作,重点要全力以赴做好以下八个方面:
      (一)全力以赴抓经济优结构,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
      深入推进“奋进攻坚年”专项行动,提高经济运行统筹调度工作质量,确保顺利实现全年主要经济目标。
      调优经济结构。明晰GDP等各项经济指标发展目标和差距,突出工业投资、招商引资、新增工业用地、园区基础设施投资、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等指标,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和分析预警,充分挖掘潜力,突出特色提升一产,优化结构做强二产,加快速度发展三产,全力保障经济平稳运行,助推经济快增长、扩总量、提质量、增效益。鼓励支持渔业、农业、工艺制造、建筑业等传统产业提质升级,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竞争力。
      扩大有效投资。贯彻落实“三年工程瞄准两年干”要求,坚持“资源要素跟着项目走”,优化项目审批服务,设立重点项目前期经费资金池,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省重大项目前期经费、涉农资金等支持,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建设,保障项目资金需求。建立健全重点项目常态化管理机制,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和资金支付,力争完成39个省市重点项目131亿元年度投资计划,形成重大项目“开工建设一批、投产达效一批、谋划储备一批”的良性循环。
      挖掘消费潜力。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力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50亿元。完善现代城市服务功能配套,推动中海环宇天地、印象桃里等商业综合体开放运营,推进卓悦风情街建设,加快新濠添、海上传奇、威斯汀等品牌酒店建设,加快发展夜间经济,打造濠江城区商圈。实施品牌提升行动,对标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标准,突出城市休闲、乡村田园等特色,做强巨峰桃花节、南滨嘉年华、东湖菊花节等节庆活动,加快中海度假村水上乐园二期项目建设,打造“山光海色”、“最美日出”、“古城美食”等文旅品牌。
      激发市场活力。深入贯彻稳经济一揽子措施,全面梳理兑现政策承诺,不折不扣落实退减降缓等税费支持政策、各项助企纾困和稳岗减负措施。深化区属国企改革,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增强各类企业活力。强化银企融资信息共享,用好“信易贷”、“政银保”、“贸融易”平台,帮助企业获取更优惠的金融产品及服务。加强市场主体服务,力争培育市场主体1500户以上、“四上”企业30家以上。
      (二)全力以赴抓产业促集聚,做强高质量发展引擎
      聚焦县域经济发展壮大,坚持“实业为本、制造业当家”,坚定“产业强区”发展路径,深度融入“三新两特一大”产业发展格局,全力发展以海上风电为主导的新能源产业,带动相关产业协同联动发展,挺起濠江产业发展“硬脊梁”。
      壮大海上风电主导产业。完善产业规划,加快基础设施配套,科学谋划“一港一园”平台建设,完成河中路东段、青洲东路南段及濠江北路建设,启动国际风电创新港基础设施配套项目建设。推动“四个一体化”、鲁能新能源产业基地、华纳机舱罩、华能汕头勒门(二)海上风电场、固韩塔筒、省风电临海试验基地等项目投产运营,加快打造全产业链海上风电产业集群。
      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加快完善滨海临港产业片区基础设施配套,完成南站铁路北侧南站大道、站前西路及站前东路建设。主动承接珠三角产业有序转移,充分发挥深汕深度协作工作机制,重点加强与深圳结对帮扶区的对接联系,深化人才、产业等多领域合作,探索“飞地经济”发展模式,积极争取设立大型出口加工产业区。坚持以“亩均论英雄”,积极盘活存量用地,启动渔港片区及广澳工业区“工改工”项目建设,确保完成1000亩“工改工”改造任务,新增工业用地400亩以上。
      强化招商引资服务。坚持领导挂帅、团队出征、全员参与,强化产业链招商、精准招商、以商招商,围绕产业发展定位,着力招引投资强度大、亩产效益高、带动能力强的优质产业项目,补强产业链薄弱环节。完善招商图谱和目标企业库,优化对外联系,瞄准乡贤集聚的发达城市,组织策划招商推介会,打造濠江特色招商品牌。鼓励本地企业延长产业链条,招引上下游企业落户,带动区域产业集群集聚发展。提升招商实效,解决招商引资和产业发展实际问题,推动年度工业投资额达60亿元。
      (三)全力以赴抓城乡协调发展,提升高质量发展品质  
      加快补短板、提品质,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强化街道联城带村功能,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促进城乡全面融合取得新的更大进展。
      推动城区提档升级。加快南滨新城、东湖新城、汕头南高铁新城、“一江两岸”片区建设,推动形成“一核两极一带”城市发展格局。完善城区配套,科学规划达濠岛环岛公路,推进东湖西路、虎头山隧道南延跨濠江段等建设,优化公交线路,增设各类公共停车位,整治交通乱象,便利群众出行。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升级排水防涝设施,整治石海旁路及马滘片区等内涝点,推动生态水系优化提升。
      推动镇域协同发展。坚持分类施策,立足各街道发展基础和资源禀赋,通过简政放权、赋能提效、体制创新、资源下沉,推动街道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构建“一街一特色”镇域经济发展格局。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提升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配套水平,建设小公园、小广场、小球场等公共活动空间,打造便捷的生活圈、完善的服务圈。
      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全面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建立健全撂荒耕地整治长效机制,以零容忍的态度坚决遏制新增撂荒耕地,新建垦造水田400亩以上,确保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3.5万亩左右。完善“1省级3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布局,建设运营集农业、文旅、休闲于一体的河玉围现代农业项目。提升达濠鱼丸、澳士兰牛奶等“粤字号”农业品牌知名度,积极创建省、市级潮汕菜预制菜产业园区,探索发展深海养殖业,打造濠江“海洋牧场”,支持直播电商、农村电商等新型业态健康发展,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出台相关支持政策,选定试点,利用集体留用地作为产业配套,壮大集体经济。
      推动和美乡村建设。加强农房管控和风貌提升,加大对凤岗、珠浦等传统村落、连片老厝的保护力度,分类推进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带、山海一色城乡融通示范带、智慧低碳侨风人文示范带等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深入推进“九大攻坚”行动,巩固提升“厕所革命”、“三线”整治等成果,改善农村水质,推进基础设施通村入户便民利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提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质效,扶持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现52个经联社经营性收入超15万元。
      (四)全力以赴抓绿美濠江建设,厚植高质量发展底色
      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建设高水平城乡一体化绿美环境,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美濠江。
      筑牢生态保护屏障。实施“六大提升行动”,着力构建“一核一带三屏”绿美濠江生态建设新格局。深化三级林长体系,落实“一树一策”古树名木管理保护,推进保障性育苗20万株,人工造林、林分优化和森林抚育2800亩,打造石林湖公园绿美示范点,全面复绿裸露山体。在市政道路、堤岸绿道见缝插绿、见空补绿,因地制宜布局口袋公园、街心花园和城市公园绿地,建设绿道、碧道、驿道。整合优化企望湾南方鲎市级自然保护区,推进苏埃湾红树林生态修复和濠江北岸湿地养护。
      强化污染防治攻坚。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完善“三线一单”生态环境空间分区管控体系。强化大气环境常态化和精细化管理,严控秸秆焚烧,整治扬尘污染,确保空气优良率达96.9%以上。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全面整顿非法养殖,消除城市黑臭水体,完成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任务,新建、改建、修建市政污水管网8公里,加快濠江北路污水管网和社区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解决污水管网断头路和空白区问题,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超96%。加强土壤污染防治,配合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严厉打击占耕挖池养殖、非法盗采砂石、非法洗砂卖砂、沿路扬尘撒漏行为。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创建,升级改造河浦、滨海、青洲3座垃圾压缩站,确保三联工业区垃圾转运(压缩)站建成投产。
      加快绿色低碳发展。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加快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支持华能汕头电厂搬迁及华能热电联产项目建设,加快推动粤电LNG接收站项目落地,积极争取粤东场址三至六风电在濠江区登陆,提高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和并网发电量,打造全域绿电示范区。推进粤东技师学院、天际电器、英联等布局一批分布式光伏项目,加快完成装机总容量4.5万千瓦时的目标任务。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新建公共充电桩100个,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五)全力以赴抓科教人才融合,强化高质量发展支撑
      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快创建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扩大公办教育资源供给,规范民办教育发展,新(改、扩)建学校4所,新增学位超1700个,实现7个街道公办幼儿园全覆盖,完善南滨新城教育配套,建成金中南滨学校主校区、文博幼儿园,开办博美幼儿园。启动濠江区特殊教育学校改建,进一步提升残障儿童少年义务教育保障水平。持续深化“双减”工作,提升课后服务内涵,促进教育优质特色多样化发展。推进教育信息化2.0建设,加强骨干教师培训,争“抢”教育高层次专业人才。加强与暨南大学、汕头职业技术学院等结对帮扶工作,全力服务广东汕头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院二期建设,支持广东省粤东技师学院、汕头职业技术学院、汕头技师学院提质升级,完善教学环境建设,提升教学质量。
      提高科技创新水平。落细科技型企业“3+N”服务行动,推进高新技术企业梯次培育,实施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行动,争取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2家。加大对海上风电高端装备制造等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攻关,搭建政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大力实施质量强区战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加强质量认证与品牌建设,完善知识产权全链条管理服务,培育3件以上集体商标,促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运用和高标准保护。
      提高人才集聚效应。完善“人才引育留用”机制,加快人才小区和人才服务中心装修配套,落实每年2000万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在支持人才创新创业、解决过渡性住房、配偶就业、子女教育等方面形成务实管用的举措,构建有温度的人才服务体系。举办政校企合作对接交流会,鼓励实施“企业冠名班”等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大力倡导青年优先发展理念,实施濠江“青年人才青蓝工程”、“乡土人才领军工程”,建立人才对接平台,深化青年发展与城市发展的有机融合、良性互动,推动“潮青归汕、濠情筑梦”。
      (六)全力以赴抓改革扩开放,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
      坚定不移“吃改革饭,走开放路”,做好新时代“侨”的文章,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   
      在优化营商环境上持续发力。增强服务意识、发展意识,持续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深化政务服务“跨域通办”、“一网通办”和“自助办”,扩大“不见面审批”、“秒批秒办”政务服务应用范围。推行“标准地”、“带项目”、“带方案”供地模式,组建代办服务专班,拓宽政企“直通车”覆盖面,提供线上线下“一对一”保姆式代办服务。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争创县(区)级标杆政务服务中心。构建高效能、全周期的企业服务机制,全面降低企业用地、用工、融资等综合运营成本。
      在扩大对外开放上持续发力。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用足用好RCEP政策红利,抓住“双区”和横琴、前海、南沙等重大平台建设机遇,深化与广澳港、综合保税区合作互动、协同发展,全力支持服务汕头综保区扩围工作,促进海上风电、跨境电商、外贸综合服务、仓储物流、加工出口等外向型企业高质量发展集聚圈形成,培育保税+新零售、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打造外贸综合服务龙头企业。
      在内联外通便捷交通上持续发力。协同加快广澳港三期、疏港铁路、跨汕头湾新通道建设,全速推进汕南大道(濠江段)和沈海高速澳头立交改造工程,配合建成牛田洋快速通道,完成汕头南站站前广场及配套道路建设,助推汕汕铁路开通至汕头南站,积极配合开展汕头南站至机场城际加密线等项目前期工作,构建高效畅达的港口集疏运体系。
      在惠侨聚侨引侨上持续发力。积极服务市高水平筹办两大国际潮人盛会,举办南滨嘉年华、《遇见濠江》最美侨乡音乐电影宣传及港澳文化交流等预热活动。深化最美侨村建设,串珠成链打造澳头—葛洲—东湖“最美侨村”示范带。完善侨情数据库,聚力数字赋能,为濠江精英“数字建祠”。落实“汇智工程”等聚侨惠侨政策措施,吸引乡贤、侨亲回濠投资创业。充分发挥涉侨审判合议庭、涉侨诉调对接工作室作用,完善涉侨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优化涉侨法律服务。开展华侨华人新生代研学活动和华侨文化旅游寻根之旅,建设研学基地,深化华文教育,做好“侨青”文章,拓展侨务“朋友圈”。
      (七)全力以赴抓保障惠民生,彰显高质量发展温度
      坚持人民至上,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在保障改善民生、推进共同富裕上展现更大作为。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深入实施促进就业九条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十大行动,举办公益性招聘会,精准施策抓好重点群体就业,提高就业容量和就业质量,新增城镇就业2800人以上。开展职业指导下基层活动,依托乡村振兴人才驿站,搭建乡土人才交流培训平台,深化“广东技工”、“粤菜师傅”、“南粤家政”等工程。加强劳动者权益保障,持续根治欠薪,开展“和谐同行”能力提升三年行动,积极创建“省市共建和谐劳动关系综合试验区”。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绘制“民情地图”,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做好低保、特困人员、残疾人、困境儿童等特殊群体福利保障和救助工作,深化“呼援通”居家养老紧急援助服务。提高安居水平,试点开展特殊困难老人家庭适老化改造,筹集供应保障性租赁住房100套,完成96套公租房分配和22个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加装老旧小区管道燃气360户以上。
      筑牢人民健康防线。实施健康濠江行动,服务推动市公共卫生医学中心建成投用,加快推进区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建设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易地重建,新增医养床位30张以上。完善“一老一小”照护服务体系,建设4个普惠托育机构。健全“区—街道—社区”三级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加强重点学科发展和信息化建设,加大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力度,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推进分级分类诊疗,推动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质扩容,打造15分钟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圈。扎实做好新冠疫情“乙类乙管”常态化防控工作,强化重大疫情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
      繁荣公共文化事业。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造省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中心,持续开展“文明濠江红黑榜”等社会文明风尚培育行动,健全志愿服务体系,助力汕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深挖非遗资源,评选公布一批濠江特色非遗项目。加大对潮乐、书画、灯谜、楹联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加强文物保育活化,保护修缮河渡“威武寨”等古迹,提升文旅导览服务配套,擦亮“文化濠江·欢乐舞台”等文化活动品牌,打造服务群众、服务基层的濠江文化高地。倡导全民阅读,推进区图书馆创建国家二级馆,加快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数字化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新增一批居民家门口的体育设施,打造15分钟健身圈。
      (八)全力以赴抓稳定强治理,兜紧高质量发展底线
      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推进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夯实安全发展和社会稳定基础,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协同推进。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坚决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推进新形势下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做好国防教育和双拥工作,创建“双拥模范区”,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优化金融信用环境,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确保政府债务风险可控。严守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定期研判情况,着力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全力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
      守牢安全发展底线。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危化品、燃气、自建房、消防、道路交通、水上运输和渔业船舶等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和隐患排查整治。加强应急设施和队伍建设,推进社区防灾减灾能力“十个有”和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建设,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推动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机制落地见效,健全食品药品、生物等安全监管预警防控体系。
      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深入开展“八五”普法,提升全民法治意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人民调解多元化解机制,强化信访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推进法律援助申请市域通办、受理审批一体化服务试点工作,创建省级民主法治示范社区2个、“平安·幸福”社区20个。建设社会治安巡防管控“四个一”体系,创建“智慧矫正中心”,提升综治中心规范化水平。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工作,加大对涉电信网络诈骗、新型毒品、偷渡走私、破坏环境资源等犯罪的惩治力度。
      各位代表!百姓冷暖、民生福祉是政府最大的牵挂。为了把百姓的事办实办好,今年,我们继续聚焦群众关切,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在广泛征询意见建议的基础上,遴选了13项民生实事,提交各位代表审议票决,确定重点实施的10项民生实事。我们将紧紧围绕老百姓的实际感受去谋划和推进各项工作,真正做到民有所盼、政有所为。
      三、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新担当。全区政府系统要牢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牢记“三个务必”,弘扬奋斗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以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为契机,从发展所需、群众所盼出发,进一步转变职能、提升效能、改进作风,在新的赶考之路上交出优异答卷。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始终把党的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切实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体现到实际行动上。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完善重大行政决策全流程管控体系,深化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和工作监督,自觉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意见建议,主动接受纪检监察、群众、舆论监督,加强审计、统计监督,深化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着力增强本领能力。强化部门协调配合,完善部门间相互支持、密切配合、信息共享联动机制,专班式推动招商引资、产业发展、项目审批等各项重点工作,提高办事效率。注重调查研究,深入一线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向群众学习、拜群众为师,帮助基层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加大干部培训力度,着力增强“八项本领”、提高“七种能力”,努力成为行家里手。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激励广大干部敢担当、善作为。
      强化廉洁政府建设。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纠治“四风”,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反对敷衍应付、推诿扯皮,坚决纠治任性用权、工作方法简单粗暴,让“躺平式干部”无处遁形。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强化财税征管、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优先保障和改善民生,从严控制和压减一般性支出,建立健全财税管理奖惩机制,提高财政资金统筹管理使用效益。
      各位代表!回首过往,我们上下一心、团结一致,共同创造了可见可感可喜的变化。展望未来,我们加快打造港城融合示范区,努力成为汕头在新时代经济特区建设中迎头赶上的重要引擎。实干造就伟业,奋斗开创未来。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奋勇向前,高水平推进濠江现代化建设,助力汕头在新时代经济特区建设中迎头赶上!

    名词解释
      
      1.“四个一体化”:研发设计一体化、工艺流程一体化、生产制造一体化、体验检测一体化。
      2.“工改工”:现有工业用地改造后不改变用途,在产业方向上转向制造业、高新技术和现代产业。
      3.“四上”企业:规模以上工业、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业、规模以上服务业、资质等级建筑业和房地产开发经营业等企业的统称。
      4.“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5.“五清四乱”:“五清”指清污、清漂、清淤、清障、清违,“四乱”指乱占、乱采、乱堆、乱建。
      6.“三线”:电力线、通信线、广播电视线。
      7.“两带+6社区”:“两带”指河浦街道临丹樱带、马滘街道沿濠江带,“6社区”指东湖、茂北、磊口、葛朱、茂南、松山等社区。
      8.“瓶改管”:瓶装液化气改成管道天然气。
      9.“三新两特一大”:“三新”指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两特”指纺织服装、玩具创意特色传统产业,“一大”指大健康产业。
      10.“一港一园”:“一港”指集施工建设、运维和出口为一体的海上风电母港,“一园”指海上风电产业园。
      11.“一江两岸”:规划范围为磊广路以南、河浦大道—河中路以北的区域,包含全长约15.448公里的濠江,面积约45.87平方公里,涉及全区7个街道43个社区,研究范围放大至整个濠江区168平方公里的行政区域。
      12.“一核两极一带”:“一核”指南滨新城品质休闲商务核心区,“两级”指东湖新城北部发展极、汕头南高铁新城南部发展极,“一带”指结合“一江两岸”整治开发,打造新老辉映、水城共融的主城宜居带。
      13.“1省级3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指汕头市濠江区水产产业园,3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指濠江区乳业产业园、濠江区丹樱花卉产业园、濠江区水产产业园。
      14.“九大攻坚”行动:农村违法乱占耕地建房整治攻坚行动、高标准农田建设攻坚行动、种业翻身仗攻坚行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坚行动、农村集中供水保障攻坚行动、村内道路建设攻坚行动、美丽集镇(圩镇)建设攻坚行动、渔港建设攻坚行动、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攻坚行动。
      15.“六大提升行动”:森林质量精准提升行动、城乡一体绿美提升行动、绿美保护地提升行动、绿色通道品质提升行动、古树名木保护提升行动、全民爱绿植绿护绿提升行动。
      16.“一核一带三屏”:“一核”指濠江主城区生态绿核,“一带”指沿海生态防护带,“三屏”指石森林生态屏障、广澳森林生态屏障、河浦森林生态屏障。
      17.“双控”:能源消费总量和能耗强度的双控制。
      18.“双减”: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19.“双区”: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
      20.两大国际潮人盛会:第二十二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和第十届国际潮商大会。
      21.社区防灾减灾能力“十个有”:有组织体系、有大喇叭、有警报器、有避难场所、有风险地图、有明白卡、有应急值守、有应急照明、有小册子、有宣传栏。
      22.社会治安巡防管控“四个一”体系:通过“任务一张表、指挥一张图、管控一张网、勤务一套机制”建设,全面构建社会治安整体防控体系。
      23.增强“八项本领”、提高“七种能力”:增强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提高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