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688|回复: 0

[湖北] 2023年宜昌市点军区政府工作报告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前天 20:03
  • 签到天数: 734 天

    [LV.9]以坛为家II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4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8371
    发表于 2023-7-29 22:59: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3年宜昌市点军区政府工作报告

    一、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是本届政府的开局之年。这一年,面对异常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面对超预期多因素的叠加冲击,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总要求,全力推进“四区三城”建设,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取得新成效,开启了江南现代滨江生态新城区建设新的篇章。

      ——经济增长顶压前行、逆势上扬。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7%;建筑业总产值增长22.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2.5%,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市、排位靠前。连续第四年荣获全省服务业发展突出贡献奖。

      ——数字经济破题开篇、破茧成蝶。围绕“芯池神网”产业构想,中科升哲、中科曙光、中科睿芯、智网易联等一批头部企业、新物种企业在点军聚集。总投资6.5亿元的江南科创园一期建成运营,总投资30亿元、建筑面积70万平方米的中电宜昌网信产业园加快建设,总投资30.2亿元、算力达500P的国家先进计算产业创新(宜昌)中心正式开工,宜昌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上线运行。数字经济综合产值达40亿元,增长31.8%,发展成效得到市委市政府高度肯定。

      ——项目建设向难求进、量质齐升。新签约亿元以上产业项目36个,增长125%;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6个,增长50%,在全市招商引资工作会上作典型发言。新入库项目98个,增长25.6%,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4个,增长71.4%。新竣工亿元以上项目15个,增长114.3%。均创历史新高,在全市重点项目考核中位居城区前列。

      ——社会事业践行初心、惠民筑底。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4%、8.2%。财政民生支出占比达到82.1%。普通高中升学率56%,提升5个百分点,创历史最好水平。疫情防控“数字哨兵”在全市推广。磨基山旅游综合体、江南星城全面交房,办证难题得以解决。成功创建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全省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示范单位。

      一年来,我们奋发作为、顽强拼搏、共克时艰,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全力以赴稳经济、兴产业、强主体,发展态势稳中向好。完成农业总产值15.1亿元,增长4.8%。实施柑橘品改4500亩,建设精品示范园4个、特色种植园13个,基本建成果园5.4万亩、菜园2.4万亩、茶园1.1万亩。楠木溪“由良”获评全市一等奖,泉水“爱媛28”获评全市金奖,车溪人家红茶获评全市宜红创新奖。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58.6亿元,增长21.3%。净增高新技术企业9家,总数达到30家,增长43%。东土科技、龙腾红旗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新认定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完成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10.7亿元,增长32.8%。点军桃花岭饭店、雅斯超市阳光花苑店建成运营,宜昌动物大世界开园。省第十六届运动会赛事活动有序开展,三峡非遗in巷、海底世界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福满车溪》入选“湖北省民族文化十大精品项目”。中央民族歌舞团文化创作基地在车溪村挂牌,为全国第二个挂牌村。新登记市场主体4022户,总数突破1.2万户,增速全市第一。新增规上工业企业8家、规上服务业企业7家、限上商贸企业41家、资质等级建筑企业22家,“四上”企业总数达到199家,新增数超过前五年总和。与武汉理工大学、湖北工业大学等8所高校共建人才联络站,建成区级人才公寓500套,引进各类人才近4000人。

      (二)全力以赴优功能、铸精品、重管理,城市品质显著提升。高标准编制《宜昌科教城规划》。湖北航空学院一期建成,三峡大学科技学院新校区开工建设,三峡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完成选址。宜昌科谷技工学校开学,三峡职业技术学院点军(新型软件)学院顺利开办,三峡科创就业服务基地主体封顶。实行全区一个指挥部,征收土地3636亩、房屋338栋,有力保障了重大项目实施。屈原文化公园、三峡疏港铁路、江南成品油翻坝管道等项目稳步推进,江城大道三期、双十路、南站路、巴王店二路、江南三路建成,卷桥河大桥改造启动。交付双福家园二期、奥锦花园二期、阳光花苑安置房3279套、50.4万平方米,启动奥锦花园三期、锦绣城南三期建设。开展“美丽街区”创建,完成樱桃园路、华阳路、紫阳路“蜘蛛网”专项整治。“清违行动”拆除违建3645户、29.2万平方米,经验做法在《中国建设报》推介。推进“全市一个停车场”,27个停车场实现智慧停车,7家机关停车场对外开放,新增停车场2处、车位487个。“一屏观全城”“高空神眼”城市智慧管理模式获得央视新媒体报道。

      (三)全力以赴强农业、靓农村、富农民,乡村振兴扎实有效。全省年度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取得“好”等次。编制《乡村振兴总体规划》,出台乡村振兴战略扶持政策,成立区级农业投资平台,持续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完成全市首批“点状用地”上市交易,“山下文旅”“德耕园”等6个项目成功供地。提档升级沿江农家乐和民宿餐厅100余家,艾家啤酒广场建成运营。创建美丽乡村示范村2个、省级移民美丽家园1个。培育省级示范合作社1家、市级龙头企业3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2家。241国道桥边至王家坝公路开工建设,改造农村双车道13条43公里,朱高路全线通车,农村线路公交化改造2条,新建农村候车亭36个,竣工农村桥梁“三年消危”11座。土城乡“擦亮小城镇”和街区改造项目竣工,联棚乡、桥边镇正式启动。穿心店村、茅家店村和黄家岭村提水工程通水,安装农村智能水表5100块,全区骨干提水网基本形成,有效解决特大干旱用水难题,典型经验被“学习强国”刊载。楠木溪水库扩建项目开工,清江水系连通工程二期有序推进。提前两年完成村级债务化解,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0万元村达到91%。“1+N”数字乡村治理平台经验被《人民日报》推介。

      (四)全力以赴美环境、重保护、增底色,生态优势不断巩固。高度重视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三区三线”划定成果获批启用。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4.5%,PM2.5累计浓度下降3.3%,市控断面水质达标率97.2%,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全面建立“河长制”“林长制”,推行“林长+检察长”,实施长江禁捕退捕“天网工程”。桥边河水质稳定在Ⅲ类以上。持续开展长江岸线生态保护和修复,长江护岸工程和艾家长江绿色廊道项目开工,实施“增花添彩”25万平方米,绿化面积2030亩。森林覆盖率稳定在55.6%,林木蓄积量保持在203万立方米以上。完成松材线虫病清理4.4万株,防治成果位列全市第二。成立土城、联棚护秋队,积极狩猎野猪保护农作物。卷桥河湿地正式开放,建成南栈华庭、泰和世家、夷桥路“口袋公园”3处,奥体公园野奢露营地、五陇湿地等成为生态网红打卡点。新增公共场所垃圾分类设施33处,建设建筑垃圾堆放点23处,垃圾分类进工业企业27家。常态化开展“村庄清洁日”,实施养殖污染专项行动,完成自然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48个。桥边广化寺社区、艾家桥河村成功创建省级生态村。

      (五)全力以赴创一流、出实招、优服务,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出台《点军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扶持办法》,精准培育壮大重点产业。坚决推进“标准地”“交地即发证”“五证同发”。实施不动产“票税分离”办法,改革经验入选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开展“社银合作”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成为省级标准制定地。扎实开展“解难题、稳增长、促发展”活动,争取各级各类补助资金4.2亿元,通过再担园区贷、创业担保贷、客户集群贷帮助企业获得无抵押贷款1.2亿元。“才来宜昌·圆梦点军”行动、“一业一证”“不见面”开标、“一点就办”“绿标签”“免申即享”“货运一件事”“获得电力便利化”“医保云课堂”等便民举措获得群众一致好评。人大“5号见”、政协“群言堂”等特色工作在全市推广。召开政企早餐会11次,解决企业实际困难45项,经验做法获省委主要领导表扬。

      (六)全力以赴防风险、惠民生、保稳定,社会保障更加厚实。城镇新增就业4218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120人。新增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2853人,新增社保扩面1505人,发放就业补贴559万元。实施医疗“三重保障”改革,医疗救助1.3万人次、499.6万元。兜底保障救助3822人次、1901.4万元。土城福利院完成升级,建成15处城乡公益性公墓。科学精准开展疫情防控,防控体系扁平化、防控方式智能化、防控单元最小化,顺利实现平稳转段。鄂西南(宜昌)重大疫情救治基地主体完工,区公共卫生应急中心、区疾控中心建成投用。桥边小学教学楼竣工,宜昌特殊教育学校建成投用,优德外国语学校、剑桥双语学校主体封顶,公益普惠幼儿园占比达100%。新增城市公交线路4条,优化原有公交线路6条,基本实现城乡公交出行全覆盖。举办迎新春焰火晚会、元宵文艺晚会、“粽情端午”民间文艺调演,《书记带你游》《区长数家珍》《局长带你游》《局长直播带货》火遍网络。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守查保”专项行动。扎实开展“筑堡工程”,坚持“共同缔造”,涌现“一块钱议事”“三有工程”“集镇管家”“一二三四”“廿长治”“1615+N”“红色合伙人”“爱邻日”等社会治理创新经验。文明典范城市创建纵深推进,“志愿之城”“三救三献”“巾帼行动”“福彩圆梦”“筑梦小屋”“慈善一日捐”等活动有效开展。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实现“一无四降”安全管控目标。以保障二十大为统揽,统筹推进整治养老诈骗、矛盾纠纷排查、信访积案化解等十大专项行动,禁毒“百日会战”、电诈“一降一全破”工作位列全市第一,群众安全感测评位列全市第二,平安建设取得新成效。

      (七)全力以赴提效能、转作风、抓落实,服务理念全面加强。坚持“思想引领、学习在先”,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常态化长效化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全面落实“一岗双责”,持续纠治“四风”,强化经济体检审计监督,一体化筑牢不能腐、不敢腐、不想腐廉政防线。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省委涉粮问题和“三个环境”专项巡视反馈问题整改扎实推进。坚持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全区“为民办实事”解决突出问题564件。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和建议101件、政协提案102件。成立红色物业公司,进驻无物业服务小区5个,实现物业化管理全覆盖。政府大院便民改造完成,开放包容服务理念得到群众热烈拥护。整合资金5000余万元,实施村级阵地建设达标攻坚4个、提档升级8个。深入推进法治政府示范创建,进一步规范行政决策程序,强化行政执法监督,落实学法用法制度,统一政务公开标准,完善督察考核体系,依法行政水平显著提升。

      各位代表!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过去的一年,我们众志成城、披荆斩棘,打赢了一场又一场艰苦卓绝的硬仗,打出了精气神、打出了自信心;我们迎难而上、向难求成,办成了一件又一件事关长远的大事,攻克了“老大难”、增添了“新活力”;我们锐意进取、勇闯新路,取得了一项又一项弥足珍贵的成就,树立了新标杆、擦亮了新名片。这一年,全区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展现新气象,交出了一份难中求成、殊为不易的答卷。其根本原因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是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和区委要求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和社会各界有效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也是全区干部群众勇担重任、团结拼搏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广大干部群众、离退休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向辖区解放军、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向所有关心、支持点军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并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新兴产业处于起步阶段,产业链和规模效应还未形成;支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大产业项目还不够多;就业、教育、医疗、托育、养老等方面与群众期待还有不少差距;干部能力素质还有待提高,解放思想还不够充分,谋划推动力度还不够强,工作作风还不够严实。面对这些问题,我们一定增强忧患意识,优化工作制度,采取有力举措,努力把政府工作做得更好、更实、更贴近群众、更有利大局!

      二、2023年工作安排

      各位代表!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贯彻省市决策部署,按照区委工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落实“四区三城”战略定位,深耕数字经济全新赛道,着力推进全域科教城建设,加快建成江南现代滨江生态新城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点军篇章。

      今年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以上,进出口总额增长12%以上,建筑业总产值增长20%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1%以上,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全面完成市政府下达的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任务。

      提出上述目标,兼顾了外部环境和内部气候、积极性与稳妥性、发展可能与发展需要的多重考虑,体现了全国经济稳定恢复、稳中向好的发展大势,体现了点军发展提速进位、赶超跨越的蓬勃态势,体现了全区人民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是一个务实可行、催人奋进的目标。我们必须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围绕区委确定的“十大工程”,扎实开展产业地标建设年、科教新城建设年、重大项目建设年、文化旅游建设年活动,推动经济社会稳中有进、进中求优,提升点军特色领域在全市的首位度、辨识度、贡献度,在宜昌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的历史征程中展现点军力量。重点做好九个方面工作:

      (一)坚持数字强区,在产业转型升级上奋力突破

      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构建“芯池神网”产业主线,加快建设宜昌数字经济发展先行区。

      创新发展数字经济。深入落实“做绿产业”要求,加快构建“三中心、两平台”产业体系,建设以算力为支撑、算法为核心、应用为驱动、智造为引领的数字经济生态,持续放大数字经济发展新优势。确保国家先进计算产业创新(宜昌)中心一期“硅立方”8月底建成运营,国家信息高铁华中枢纽站3月底建成运营,着力推进中科曙光500P通用融合算力中心、中科睿芯80P高通量算力中心、红山科技100P高性能仿真算力中心建设,打造华中地区规模最大、类型最全的多样性算力集群,力争全国第九个一体化算力网络枢纽节点落地。确保华中人工智能数据产业中心3月底建成运营,打造规模和精度全国领先的数据标注基地。加快北斗时空融合编码中心建设,推进北京大学(宜昌)时空大数据实验室落地,打造中国编码第一城。加快推进中科睿芯IC云平台建设,打造芯片设计、封装、测试、适配、应用全链条产业,形成国产自主可控芯片产业集群。推进中科曙光服务器生产线落地,打造华中首个国产高端服务器智能制造基地。推进数字经济产业承载平台建设,确保宜昌江南科创园二期、中电宜昌网信产业园一期建成运营。开工建设北斗产业园,加快引进北斗科技研发机构、技术转化平台、产业创新中心、各行业应用及硬件终端制造企业集聚,打造北斗产业创新示范基地。启动紫阳大数据中心前期工作。力争新招引数字经济项目30个。

      突破发展都市工业。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赋能实体经济,以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步伐。支持惠科电子扩产扩能,东土科技打造一批“5G+工业互联网”应用标杆和试点示范,龙腾红旗、乐星红旗、三峡制药等优势企业发展壮大,绿色建材产业企稳回升。确保中南精密迁建扩能、雅斯雅谷、威泰绿色装配式建筑、迅达二期、郡好门窗、冠信门窗、玺翔医疗等项目建成投产。支持海山科技、迅达科技等企业做优做强,加快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力争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80亿元。

      全面夯实发展基础。认真做好第五次经济普查工作,实施市场主体扩量提质工程,实行分级分类培育引导,大力促进“个转企、小升规、企转新”。力争新增市场主体2000户、规上工业企业10家、规上服务业企业10家、限上商贸企业40家、资质等级建筑企业20家。鼓励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加大科技投入,力争亿级规上工业企业研发平台全覆盖。建设湖北数字制造研究院、北斗+智慧农业研究中心、全国司法阅卷中心。力争引进省级以上新型研发机构和创新平台10家以上。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服务,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软实力。确保净增高新技术企业5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持续提高。落实“1+4+N”人才新政,着力建设“乐居、立业、活力、有为”青年发展型城市,“才来宜昌·圆梦点军”专项行动引进人才达到1万人。大力弘扬新时代企业家精神,深化新时代工匠培育和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

      (二)坚持扩大消费,在丰富服务业态上奋力突破

      高质量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农文旅产业融合,塑造“品味江南”品牌,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活力之区。

      增强消费承载能力。实施现代服务业提质增量行动,围绕总部经济、现代商贸、信息服务等重点产业,着力扩总量、优增量、提质量,打造时尚现代的商贸中心。加快推进卷桥河、五龙、奥体片区商业开发,加快建设商业综合体、商业街区和生活小区配套,着力构建多层次消费供给体系,逐步形成核心商圈。全力服务三峡科创就业服务基地、桃花岭迎宾馆等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天浩商业广场建成运营。重点推进铜锣湾江山商旅综合体等项目落地。尽快启动曹家畈文旅小镇、葛洲坝生态文旅城建设。推进重点片区15分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建成雅斯超市奥锦花园店等一批商业设施。积极培育夜间经济、赛事经济、演艺经济、会展经济。

      提升全域旅游品质。深入推进“文化点军”建设,推进旅游与文化、体育、教育等产业融合发展。谋划打造荆门山文化旅游区,有序开发执笏山、张仙洞等历史人文景点。大力发展露营基地、旅游民宿等业态,推进艾家都市农庄建设,加快建设“桥边花湾”“未来田园”“三峡宿集”等项目,着力推进房车和露营产业发展,全力打造全国知名的房车露营地。支持三峡非遗in巷创建湖北旅游名街,奥体中心打造市域体育赛事中心,积极发展研学旅游业态。加快推进中国水车谷、天官故里、白云山旅游度假区等项目建设,支持车溪民俗旅游区创建5A级景区、鸣翠谷景区创建4A级景区,宜昌动物大世界、霍比特小镇创建A级景区。持续巩固牛扎坪-新村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成果,打造“宜昌第一村”。继续开展农家乐提档升级工程,引导农家乐规范化精品化发展。完善旅游联合发展体系,推进点军旅游行业协会建设,健全景区、景点整合宣传营销机制,提升点军旅游品牌整体影响力。

      健康发展房地产业。更大力度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加快房地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商品房供给向低密度、低高度、低容积率、高品质方向转型。加快建设樾山二期、URD三期、五龙雨山前等项目,推进樾山三期、五龙雨山前二期等项目开工。坚持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全面推广“1326”模式,着力解决新市民、青年人、基本公共服务人员等群体住房问题。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200套。推进住房公积金归集扩面提质。完善物业管理机制,提升物业服务质效。

      (三)坚持投资拉动,在推进项目建设上奋力突破

      坚持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瞄准强基础、增功能、利长远项目,持续做强发展底盘。

      抓实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强化招商规划、政策、要素和项目统筹,落实落细招商工作机制,建立健全重大招商项目推进制度,重点招引电子信息、大数据、文旅康养、现代农业等重点产业。紧盯央企国企、500强、上市公司、“专精特新”“独角兽”“驼鹿”企业,强化大员招商、以商招商,深化平台招商、链式招商,抓实驻点招商,大力开展专题招商。编制产业链招商图谱。力争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50个。

      做强项目建设“一级支撑”。完善重大项目协调服务机制,大力开展亿元以上项目“挂图作战”,形成重大项目管理闭环,推动谋划项目快落地、开工项目快建设、在建项目快竣工。建立健全重点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确保产业项目签约后6个月内开工,开工后4个月内入库纳统、2年内竣工投产,竣工投产1年内进规、进限、进高,开展项目达效“回头看”,推动存量项目尽快形成新的增长点。力争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40个;新竣工亿元以上项目20个。加快培育骨干税源产业项目,新增税收过3000万元产业项目不少于2个。

      打造要素保障“一流平台”。加快园区道路、配套设施、水电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完善园区功能,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全面实行园区“标准地”出让,力争新出让土地2000亩。开工建设青岭110千伏变电站。实施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推动国有资本向创新链关键环节、产业链核心节点和价值链高端领域集中,做大做强区属国有平台。常态化开展银企对接,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强信贷投放、降低信贷成本,提升服务实体经济、重点项目和中小微企业实效。精准把握中省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债券等投向,围绕环境保护、技术改造、乡村振兴、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积极谋划一批优质项目,确保项目能申报、能审批、能开工。开展全区争政策、争指标、争资金“比亮晒”活动,更好服务项目、推动发展。

      (四)坚持规划引领,在提升城市能级上奋力突破

      按照“一廊一芯一带五组团”空间规划,建强城市骨架,充实城市内涵,高标准建设宜昌科教城。

      加快建设科教新城。以建设“三峡智谷·求索胜地”为愿景,统筹实施科教兴区、人才强区、创新驱动战略,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发展、十年立标杆”的开发时序,积极打造宜荆荆都市圈区域性科创中心。谋划推进“科学家小镇”建设,吸引长江学者、国家特聘专家、青年博士等高端人才落户。完善政校企合作机制,推动北大、武大、北航、华科、湖北工大、武汉理工等知名院校在点军成立技术转化联盟,共建人才引育平台,打造区域技术转化基地。全力服务湖北航空学院开学、三峡大学科技学院新校区主体建成、三峡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开工建设。支持宜昌科谷技工学校发展壮大。积极配合推进弱磁一级计量站整体迁建项目开工。积极谋划“峡州九歌”“科技求索路”“科技思想者”“数字公交站”等地标性建筑,建设以“电科技”为主题的能源研学、科技研学基地。

      加快完善城市功能。落实滨江地区风貌管控规划,严格执行“北岸控密度、南岸控高度、滨江控宽度”建设标准。全力服务屈原文化公园、“生命之圆”工程、宜昌科技馆、宜昌会展中心等重大项目建设。完善综合交通,积极推进三峡疏港铁路、江南成品油翻坝管道项目建设,开工建设三峡疏港铁路二期工程、城西高速接线涉铁交叉工程等项目,积极配合推进陡山沱过江通道、东艳路过江通道、三峡枢纽水运新通道前期工作。确保牌坊坡路、山前路、韩家坝路、巴王店一路、硪石子沟大桥等建成通车,完成卷桥河大桥桥梁主体工程建设。开工建设园区公交首末站和沿线公交候车亭,新建封闭式公交换乘站6个、农村客运候车亭20个。稳步实施安居工程,全面交付锦绣城南一二期,加快锦绣城南三期、奥锦花园三期建设,让群众尽早入住新房。

      加快推进城市更新。启动葛洲坝枢纽水厂增容改造建设,建设五龙三路、将军路、江南二路市政供水管网,完成41个小区二次供水设施改造移交。建成红花套至艾家段输气高压管道、点军调压站,新建市政燃气管道10公里,完成联棚、土城、艾家“气化乡镇”工程。加快“两网”工程建设,提升城镇污水处理质效。实施五龙社区城市更新等“筑堡工程”试点项目,启动农科院、教苑小区老旧小区改造,全面完成土城、联棚、桥边、艾家“擦亮小城镇”。实施“增绿提质、立体绿化、串园连山、增花添彩”行动,打造五龙路、江南大道、将军路、点军大道“千亩花海”,新建口袋公园3个,开展紫阳河下段、桥边河中段、长岭河末段综合治理工程,新增磨基山、奥体等城市公园便民设施。全面提升城市管理能效,开工建设城镇垃圾收集转运处理中心、建筑装修垃圾处置中心。

      (五)坚持试点示范,在全面乡村振兴上奋力突破

      着力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构建“一核四景、四廊六带、十二片区”总体格局,建设全省乡村振兴城郊融合发展示范区。

      加快发展高质高效特色农业。坚持统筹推进、片区开发,启动重点示范带和片区建设。持续推进柑橘、蔬菜、茶叶转型升级,实施农产品“三品”提升战略,力争农业总产值达到16亿元。围绕都市农夫的“田园梦”,突破性发展近郊都市农业、智慧农业、设施农业、认养农业和研学农业,实施“千亩无人农场”“江南有点田”等项目,布局农产品深加工、仓储物流、预制菜、净菜等业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用好用足 “点状供地”“征而未用闲置地”,盘活农用地、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和农村闲置房,引导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城乡要素流动,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推进法人进村、资源入股、农民入社。加大农村金融服务创新力度,通过无抵押贷款、农投公司投资,解决农业市场主体筹资难问题。

      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开展“江南未来乡村”建设,敬畏历史、保护生态,完善功能、留住乡愁,不大拆大建、拆真建假,力争创建4个乡村建设示范村。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坚持“五清一改”,接续开展美丽乡村、森林乡村、美丽庭院创建,因地制宜推进自建房整治、垃圾污水处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支持紫阳、落步埫、柳林等9个村创建庭院特色休闲旅游示范村,建设庭院经济示范户100户。加快241国道土城段改道工程建设,开工建设“十四五”农村路网提档升级56.8公里、“美丽宜道”40公里、农村桥梁6座。建成清江水系连通工程一期,加快推进清江水系连通工程二期、楠木溪水库扩建项目建设,开工建设清水过江主线工程,启动桥边河上段、南北干渠、四库连通等水利项目建设,做好生态补水文章,全力打造“水美乡村”。持续推行“智慧水务”,全面完成智能水表安装和公司化改革。办好四季水果采摘节、蜜柚节、年猪节等乡土盛会。

      加快建设安心舒心生活家园。严守耕地保护红线,防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和撂荒地问题反弹,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3.5万亩。做实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持续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水平。启动土城水厂、点军二水厂建设,解决空间性、季节性生产生活生态缺水问题。推进双溪-福安、桥河片区供水工程建成通水,开工建设桥边供水综合改造、白云山片区二期、农村季节性水厂改造、土城集镇管网改造工程。支持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健全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持续加强非洲猪瘟等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切实守护农畜产品安全。持续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全力抓好福寿螺、加拿大一枝黄花等外来有害生物防治。严厉打击非法捕杀交易食用野生动物行为。加大野猪危害治理力度,探索完善野猪危害防治机制。

      (六)坚持流域治理,在绿色低碳发展上奋力突破

      加快建设“山水辉映、蓝绿交织、人城相融”的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着力绘就现代滨江生态“江南画卷”。

      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开展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确保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4.5%。全面完成长江入河排污口整治任务,启动重点流域水生态监测。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深化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减量、就地就农利用处理,创建省级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示范村镇。坚持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回头看”长效化。

      深入推进生态保护修复。贯彻实施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纲要,严格落实“长江经济带负面清单”“三线一单”硬约束。开展长江高水平保护十大攻坚提升行动,实施长江岸坡生态治理、河道整治、生态水网共建、建设项目施工断面美化等项目。全面推进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实施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五年行动。深化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持续实施长江“十年禁渔”,推进“数智林长”“数智河长”开发利用,加快实现资源管理智能化。完成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工作。

      深入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行动,全社会倡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大力实施工业总量减排、源头减排、结构减排,实现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增效。强化能源消费双控管理,大力实施清洁能源替代。积极发展装配式、绿色建筑。加快建设“无废城市”,全力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积极探索林业碳汇开发。大力建设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社区、绿色交通。

      (七)坚持改革创新,在优化营商环境上奋力突破

      坚持问题导向、改革破题,深化营商环境“点滴入心”,创造市场有效、政府有为、企业有利、群众受益的机制新优势。

      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深化“智简审批+无证明城市+精准监管”改革,推进一窗通办、跨省通办、一件事一次办,推动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特色化。以降成本为核心,全面实行工程建设项目集约办、集成办、容缺办、智慧办、精准办“五办”审批模式。深化电子营业执照“一网通投”改革,常态化推进远程异地评标。

      深化营商环境建设。创新更多改革事项,争取更多事项进入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改革试点,确保改革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积极推进包容审慎监管、柔性执法,优化法律服务,加强法律援助,着力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征集营商环境“不满意”问题线索,下大气力解决群众和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畅通营商环境问题投诉联动处理机制,推动企业群众诉求“接诉即办”。

      完善企业服务机制。完善“千名干部进千企”“解难题、稳增长、促发展”联系机制,实行重点企业“一企一策”,开展困难企业“一对一”帮扶,切实提高精准度和有效性。全面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做好纾困帮扶、消费恢复提振、稳岗就业等工作。抓好惠企政策梳理、宣传、落实,让企业获取信息更充分、享受政策更及时。科学运行经济发展平台小程序,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打通供应链、需求链和产业链。深化“政企早餐会”“招商会客厅”举措,健全政企协商、科创“联姻”、企业互助机制,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八)坚持以人为本,在增进民生福祉上奋力突破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群众关切,全力办好“十大民生实事”,让群众更有“幸福充盈”的获得感归属感。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坚持稳岗扩岗并举,完善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新增城镇就业4500人。着力克服疫情影响,做实重点群体帮扶,兜牢困难群体底线。全力推进“技兴点军·技能强区”行动,促进和保障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就业。推进“零工驿站”村居全覆盖。开展和谐劳动关系共同缔造,深入推进“无欠薪城市”创建。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扎实推进社保精准扩面,推进新业态从业人员参保及职业伤害保障试点。推进工伤保险制度全覆盖。健全社会救助体系,积极开展未成年保护工作,深入推进特困供养机构服务体制机制改革。积极构建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医养结合等养老模式,加快亚行贷款养老项目、联棚福利院和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全区城乡公益性公墓建设,持续实施全域火化及集中安葬工作。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实施教育强功能优品质三年行动,扎实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巩固提升“双减”成果,巩固“两个占比”,引导民办教育规范发展。开工建设石堰小学,改善天问学校周边环境,确保优德外国语学校、剑桥双语学校建成开学。支持市一中持续创优,支持市特校创新发展。继续开展“名校名师名校长”活动,探索优质民办学校团队托管公办学校模式,培育一批领航学校。

      深化健康点军建设。建立健全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务体系,完善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发展普惠托幼服务。启动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提升三年行动,加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村(居)卫生室等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推动区医疗康养综合体、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区精神卫生康复中心等项目开工,服务鄂西南(宜昌)重大疫情救治基地项目建设。促进多层次医疗保障有序衔接,落实医疗保障待遇清单制度,深入推进长护险试点,健康有序发展商业医疗保险。深化DIP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做实做细医保市级统筹工作。认真落实新阶段疫情防控各项举措,扎实做好老年人和患基础性疾病人群的健康服务,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完成国家卫生城市“五连冠”创建。

      (九)坚持共同缔造,在现代社会治理上奋力突破

      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共建共治共享,全面推进美好环境和幸福生活共同缔造。

      夯实基层社会治理。深入推进“筑堡工程”,加快场景建设,打造完整社区,确保通过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试点验收。完善城市运行管理中心体系,做实一网统管,健全“吹哨报到”“接诉即办”快速响应机制。完善市域社会治理智能化平台运行机制,加快建设“无证明城市”,让城市管理更智慧、百姓生活更便捷。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调处机制,开展信访示范县区创建。深入开展“八五”普法。深化法治信访,加强人民调解和公共法律服务,实现村社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加强文明道德建设。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开展信仰之城、文化之城、志愿之城、好人之城、绿色之城行动,落实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工作。重视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科协、老促会等工作,发展档案史志、民族宗教、慈善、红十字等事业。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强化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坚持文化塑人,持续文化惠民,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

      着力维护公共安全。进一步健全风险排查化解机制,统筹加强安全生产、治安防控、扫黑除恶、网络治理等工作。优化“情指行”一体化实战化工作机制。扎实推进消防、危化品、道路交通、地质灾害等领域安全整治,持续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坚决防范重大事故发生。严格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持续巩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成果。加强国防动员、征兵、民兵、人防工作,落实退役军人各项优待抚恤政策,完善军人有惠、结对帮扶、退役军人窗口一站式服务,深入开展“双拥”创建活动。

      三、全面加强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打铁还需自身硬,无须扬鞭自奋蹄。政府将以更高要求加强自身建设,牢记“三个务必”,持续改进作风,提高执行能力,努力打造人民更加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一)旗帜鲜明讲政治。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折不扣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市工作安排、区委工作要求,自觉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各领域。

      (二)依法依规履职责。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察、司法、舆论监督,加强审计、统计、财会、执法、复议等行政监督。深化政务公开,依法办理依申请政府信息公开诉求。严守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推进城区综合执法体制改革,更加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三)善谋善成勇担当。全面加强各级政府班子建设,努力打造维护力强、引领力强、担当力强、服务力强、廉洁力强的领导班子。大兴真抓实干之风,营造攻坚破难之势,以敢抓的狠劲、善抓的巧劲、常抓的韧劲,全力推动各项工作“扛红旗、争第一”。严格检查督查、跟踪问效,强化清单式闭环化管理,努力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点军的发展指数和群众的幸福指数。

      (四)守正守纪铸廉洁。全面落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防反弹回潮、防隐形变异、防疲劳厌战。持之以恒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紧盯工作中层层加码、麻痹松懈、任性用权、不担当不作为等问题。深化整治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的腐败,坚决惩治群众身边的“蝇贪”,打造“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望远更觉天地阔,实干方能破浪行。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踔厉奋发、勇毅前行,锐意进取、扎实工作,高质量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为绘就江南现代滨江生态新城区大美篇章而努力奋斗!

      注释:

      “芯池神网”:指区委确定的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方向,“芯”就是国产芯片,“池”就是新兴产业基金“池”和数据“池”,“神”主要是指引进殿堂级大咖和专业“神”人,“网”是网信产业。

      “新物种”企业:科创“新物种”是指具有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的科技领军企业。可以分为以下四类:一是“瞪羚”企业,创业后迈过死亡谷,以科技创新为支撑进入高成长期,增长速度很快,在市场竞争中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二是“潜在独角兽”企业,通过科技创新进入高速增长期,技术创新能力较强,主导产品市场竞争力较大,资本市场估值较高的企业。三是“独角兽”企业,通过科技创新进入高成长期,综合效益突出,核心竞争力强,行业影响力大,资本市场估值高的企业。四是“驼鹿”企业,在创业初期就爆发式增长、竞争优势突出,具有显著的行业带动能力,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全国同行业(细分)前列的企业。

      “票税分离”:指我区打破开具税额与缴纳税额配套同步“票税绑定”的传统管控模式,建立“项目+基础六证+房源”的房地产开发项目税源数据库,创新税源实时监控、风险提前识别、监管全程覆盖管理新模式。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主要指代那些集中于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中高端产业领域的小型企业,坚持专业化发展战略,普遍具有经营业绩良好、有科技含量高、设备工艺先进、管理体系完善、市场竞争力强等特点,并且极具发展潜力与成长性,有望在相关领域国际领先的企业。

      “三区三线”:“三区”即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三种类型的国土空间;“三线”即城镇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三条控制线。

      “三个环境”:指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

      “三中心、两平台”体系:指建设算力中心、应用中心、智造中心、科研创新平台、空间承载平台。

      “1326”模式:“1”即坚持“房住不炒”一个定位;“3”即搭建住房建设投资、住房运营服务、房产市场信息化三大平台;“2”即融通住房建设抵押贷款、经营性收益贷款两种融资模式;“6”即实施组团统筹、职住平衡、供需适配、建购同步、租售并举、市场运作六大举措。

      “一廊一芯一带五组团”:《宜昌科教城规划》的空间格局,指宜昌科创走廊、点军智慧芯、长江生态文旅发展带和罗家坝中心组团、巴王店教育组团、十家岭科研组团、桥边产业组团、五龙生态居住组团。

      “生命之圆”工程:即两馆一墓,是指市殡仪馆、市火葬馆、市公墓。

      “一核四景,四廊六带,十二片区”:《乡村振兴总体规划》的总体布局。一核指生态新城主城区核心;四景指白云车溪国际旅游区、高岩中国传统村落旅居区、牛扎坪“宜昌第一村”示范旅游区、文佛石门山水文化旅游区;四廊指长江生态景观走廊、智慧农业综合走廊、山水洞天旅游走廊、都市休闲农业走廊;六带指“牛气农创”示范带、“岩上栖居”示范带、“青龙戏水”示范带、“白云车溪”示范带、“登岭觅吉”示范带、“烟收问渔”示范带;十二片区指十二个未来乡村示范片区或示范村。

      “两个占比”: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