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441|回复: 0

[山东] 2023年德州市陵城区政府工作报告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昨天 21:19
  • 签到天数: 732 天

    [LV.9]以坛为家II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4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7971
    发表于 2023-7-6 19:25: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3年德州市陵城区政府工作报告

    2023年1月8日在陵城区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陵城区人民政府区长  张传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是陵城发展进程中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宏观形势和多重超预期的困难挑战,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及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下,区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依靠全区人民,坚持事争一流、唯旗必夺,踔厉奋进、勇毅前行,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区建设开创了新局面。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18.2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5%;进出口总额完成28.5亿元,增长45%;到位外资5603万美元,增长222%。

    一、新型工业化强区呈现新局面

    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5家,工业增加值预计增长11%,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步伐加快。一是骨干企业创新突破。蓝天纺织、泰达染整等9家企业获批2022年度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恒宇纺织、得洲科技等10家企业入选2022年度山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量历年最多;普利森机床获批2022年度山东省瞪羚企业;豪沃机械、陆海石油、圣祥金属等3家企业获批山东省第六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5家企业入选山东省DCMM贯标试点。18家企业获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9家企业获批山东省创新型中小企业。二是产业集群持续壮大。德州恒丰集团新增累计营业收入过百亿元。纺织服装特色产业集群入选2022年度山东省特色产业集群、德州市区域主导产业集群;高端装备特色产业集群入选德州市特色产业集群。“中国土工用纺织材料名城”顺利通过复审。山东得洲科技获全国纺织先进集体,全市唯一;山东恒丰新型纱线及面料创新中心有限公司被认定为山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全市唯一。三是要素保障有力有效。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先进制造业强区建设的意见》《陵城区鼓励总部经济企业及轻资产企业发展实施办法(试行)》《陵城区先进制造业强区产业链链长制和“3235”梯队培育工作方案》,为71家企业、17个技改项目,争取奖补1141.18万元。争取落实工业用地指标1000多亩。扎实推进企业闲置低效用地清理,追回土地使用税1720万元。华茂资产处置顺利。争取国家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资金6.88亿元,占全市总投放额度的46.6%。新增挂牌企业6家,区域股权交易市场挂牌企业达20家。

    二、项目建设呈现新局面

    牢固树立“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鲜明导向,扎实开展“项目攻坚年”行动,呈现出洽谈一批、落地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的生动局面,发展动能加速集聚。一是招商引资蓄能起势。出台了招商引资“全周期服务”保障制度,精准绘制招商地图,借助专业券商协会、“招商大使”、本地乡贤等社会招商力量,大力开展“走出去,请进来”招商和线上招商。全区新签约项目67个,新开工项目47个,签约转开工率达70.1%,超前时间节点完成招引任务。二是引领性大项目接续落地。12个过10亿元项目落户陵城。总投资40亿元的省会经济圈区域分中心项目入选全国一体化工业大数据山东云中心试点名单,全市唯一。京渤国际陆港项目规划4900亩,入选省新旧动能优选项目库,将打造成为产业发展的新高地。马拉贝斯高端大排量摩托车生产项目获批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重点项目。三是对上争取成果丰硕。超前谋划、主动对接、积极争取重大项目和政策性资金。全区15个项目列入市级以上实施类项目,总投资79.18亿元;京渤国际陆港项目、应急储备粮仓和周转物流仓库等2个项目入选省重点基础设施项目。争取到位政府专项债券10.16亿元,重点支持了学前教育综合提升、人居环境整治、城乡供水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城区老旧小区改造、疫情防控隔离点建设等18个项目建设。

    三、城市更新呈现新局面

    一是棚改拆迁一马当先。启动了总投资18.09亿元的北街、东街及法院片区棚改,该片区占地1700余亩,涉及2000余户居民,是规模最大、户数最多的核心区棚改项目。二是城市更新全省试点。聚焦“突破陵城”,统筹14个中心城区城建项目、36个区级重点城建项目,加快推进以“城市更新”为核心的城市品质提升,西南片区获评省级城市更新试点,全市唯一。三是二十四景园打卡点赞。以二十四节气为规划理念,启动了“二十四景园”建设,成为群众锻炼打卡地,群众满意度大幅攀升。四是老旧小区焕发新颜。完成了7个老旧小区改造和文苑小区、世纪家园二期既有住宅加装电梯试点任务,示范引领效应突出。五是旱厕改造提升规范。坚持高标准“改”、规范化“提”、专业化“管”,累计完成62730户户厕、57处公厕建设,在全市率先实现旱厕改造后期管护市场化运营,典型做法被省、市总结推广。六是清洁取暖完美收官。统筹民生账和经济账,按照“因地制宜、多元施策”思路,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统筹考虑农村实际,投资5435万元,完成14404户生物质清洁取暖改造。七是城乡路网内畅外联。临武高速公路、济宁高速(济南-宁津陵城段)、滨德高速陵城北出口推进顺利。投资277万元,完成了德州市东外环(陵城区段)路灯照明改造工程。投资8970万元,实施了7.8公里护城河西街、紫云路东延等市政道路建设,新改建“四好农村路”138公里,改造危桥15座,超额完成全年建设任务。八是国省干线修了一遍。完成了G104京岚线陵城段大修、S324宁武线陵城段大修、S323临邑陵城界至糜镇西段路面提升和南环路、陵州路路面改造提升工程,城市框架持续拓展,群众出行更加便捷。

    四、乡村振兴呈现新局面

    一是吨半粮创建首年告捷。坚持把“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一抓到底,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建设了“三级书记”指挥田694个、面积1.6万亩,超额完成6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任务。首创“张榜揭榜”制,划定2处千亩试验区,吸引有能力有资源有技术的经营主体运营。经实打测产,核心区小麦、玉米平均亩产分别达到647.8公斤、866.89公斤。“吨半粮”建设典型做法被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艾力更·依明巴海同志,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秘书长杨振武同志批示。

    二是人居环境持续改善。聚焦“八清零一提升”任务目标,争取1.5亿元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债券资金,点、线、面纵深推进全域村庄整治行动,村居环境明显改善。扎实开展“双镇百村”建设,年度集中开工(竣工)项目32个,总投资26亿元。中心镇糜镇打造成全国优秀农业物联网生产教育示范基地。

    三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成效显著。新型经营主体市级示范主体总量、入选全市新型经营主体“三百”提升工程名单总量均居全市第一,被评为中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优秀推广县。成功创建山东省农业社会化服务机制创新试点县,全市唯一。全区157个村集体收入达到50万元,521个村达到20万元。

    四是农业产业蓬勃发展。国家级(小麦)制种大县项目和山东沿黄优质特色小麦产业集群项目全面推进,引进了中粮集团90万吨/年小麦加工项目,补齐了产业短板,延伸了产业链条。山东沿黄大豆产业集群入选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名单,争取中央资金3950万元。谷神蛋白入选省特色优势食品产业基地名单,全市唯一。

    五是涉农改革纵深实施。开展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累计完成改革面积83.36万亩,用水方式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在全省率先开展城乡供水管理体制改革,城乡供水实现“水库保水源、水厂保水质、管网保畅通、队伍保运转”的高质量发展。

    五、改革创新呈现新局面

    一是改革利企。建成全市首个建设项目审管互动平台,实现企业群众办事“好办”“易办”“快办”;在全市首推企业迁移“一件事”服务,提供迁移五大事项的“一站式集成”服务。打造“一厅、一员、一图、一通道”的“四个一”企业服务体系,对重点项目实行“挂图作战”、开通项目审批“绿色通道”,为重点建设项目、招商引资项目帮办各类审批手续5760余件,企业办事成本大幅减少。在全市率先试行“施工分段许可”,最大限度减少设计、审图等环节对开工时间的影响,建设项目可提前1-2个月开工。

    二是改革惠民。在全省首创数字化赋能“成品油监管服务”。在全市率先推出政务服务“360无休服务”新模式;率先推行“免证办”改革,实现“即来即办”。扎实推进中心镇“县镇同权”综合改革试点,按照创新性原则在中心镇成立区审批服务局中心镇分局,实现区级审批业务事项、办理人员“双下沉”。全力推动历史遗留问题解决,为22家企业、13个小区、2799户居民解决了不动产登记问题。

    三是改革促发展。创新开展“每人一年三棵树,一个单位一片林”植树活动,典型做法得到了市委主要负责同志肯定并在全市推广。在全市率先探索建立项目“廉政档案”,覆盖重点项目工程立项、发包、建设、监理、验收等各个环节。制定了《陵城区促进消费活动方案》,成功举办了陵城区“助商惠民·悦享陵城”促消费活动。陵城区经济开发区被确立为山东省级专家服务基地。启动建设了全省首个党建共同体电商基地—陵呈云仓。区域党建共同体典型做法入选2022年度山东省乡村振兴优秀案例提名奖名单。

    六、社会民生呈现新局面

    一是民生实事项目全面完成。德州市2022年度18件民生实事、区人大代表票决出的2022年10件民生实事项目,全部完成年度任务。快递站点进了村庄;19620名适龄妇女“两癌”免费筛查提前完成;2531名中小学生享受到了校内午餐躺休服务;建成暖心食堂30处,为80周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免费午餐;9类困难群体保障标准提高10%以上;城乡公益性岗位实现提质扩容,4472人全部上岗;36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停车场、1746个停车位,全部向社会开放,兑现了政府承诺,提升了群众满意度。

    二是教育事业繁荣发展。投资2.09亿元实施学前教育综合提升项目,新建8所幼儿园,可增加3630个学位。投资700余万元实施“农村薄弱学校能力提升”项目,极大改善了乡镇学校办学条件。糜镇、义渡口镇、于集乡教育强镇筑基试点工作扎实开展,义务教育更加优质均衡。投资1700万元,完成了第一中学改造提升项目,办学条件全面改观,群众满意度提升明显。校外培训机构典型做法被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发文推广。

    三是医疗水平大幅提升。区妇幼保健院托育服务设施建设项目试运营,区传染病防控中心、精神卫生中心完成验收。国学大师石学敏院士传承工作室落户陵城。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入选“德州市改革试点成果”,典型经验被国家卫健委发文推广。12家乡镇卫生院达到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基本标准,1家达推荐标准;11处新建中心村卫生室全部投入使用,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全面提升。

    四是疫情防控屏障持续筑牢。一年来,全区上下众志成城,不折不扣贯彻落实疫情防控最新部署要求,科学精准做好各项工作,各级机关干部、广大群众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3.28”和“11.19”疫情得到迅速果断处置,转入“保健康、防重症”新阶段后,全力保障群众就医用药,用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好的效果,获得最满意的评价。持续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全区3—11岁人群第一剂次接种覆盖率92.79%、60岁以上人群第一剂次接种覆盖率95.32%,防控屏障更加牢固。

    五是重点人群保障更加健全。区老年养护院、健祥养老中心、于集医养中心建设完成,全区医养康养结合新模式初见成效。同步配建完成养老服务中心16处,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得到优化。实施农村留守人员“365暖留”工程,打造了13处暖留中心,服务8700余人。殡葬改革扎实推进。全区126家中小学(幼儿园)食堂和5家养老院全部完成“互联网+明厨亮灶”智慧监管平台建设。

    六是群众文旅生活更加多彩。开展“戏曲进乡村”惠民演出680场,放映农村公益电影8136场,实现行政村全覆盖,文化惠民活动提质增效。扎实推进文体“三有”工作,开展区镇村三级文体活动万余场,文化馆、图书馆组织各类培训200余场。“醉乡村·西于架”景区成功创建国家2A级旅游景区。神头墓群成功入选山东省首批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滋镇三洄河村柳编艺术馆被认定为首批山东省乡村博物馆;三洄河革命遗址入选山东省第二批革命文物名录。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5万余次,“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活动日”、“义满陵城”志愿服务、“我为陵城文明奉献一小时”等品牌持续唱响。

    国防动员、退役军人、双拥共建、民族宗教、港澳台侨、档案史志、人民防空、气象减灾、妇女儿童、关心下一代、残疾人工作等各项事业取得新进步。

    七、风险防范呈现新局面

    一是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坚决贯彻落实国务院“15项硬措施”和省委、省政府“八抓20项”创新举措,将5月5日确定为安全生产集中活动日,扎实开展“一查三改月循环”活动和自建房安全整治等专项行动,深入开展专家查隐患,强化执法严管重罚,严格落实晨会制度,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实现双下降。严厉打击食品违法行为,立案144起,有效维护了全区人民“舌尖上的安全”。

    二是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开展生态环境治理“利剑斩污”专项行动,中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和各级热线反馈信访问题全部销号。全面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部署要求,扎实开展“两清零、一提标”行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全区PM2.5、PM10、NO2浓度同比改善9.5%、7.6%、3.8%;优良天数比例达69.2%,同比增加4.5%。马颊河、德惠新河、笃马河3条主要河流出境断面在线监测水质均值达到Ⅳ类水质标准;20个行政村生活污水和24处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全部完成。成功创建2条(段)省级美丽幸福示范河湖,1条(段)市级美丽幸福示范河湖。

    三是社会治理形势更加稳定。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不断丰富和发展枫桥经验“陵县模式”,典型做法得到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批示。全区信访总量、到市访、到省访、进京访和四级重复信访分别同比下降17.76%、25%、58.62%、77.78%、68.96%。中央、省交办“治重化积”事项,省、市领导包案信访事项全部化解,化解率均全市第一。连续11个月实现“零”进京访,高标准完成“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区”创建指标。圆满完成党的二十大维稳安保任务。扎实开展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昆仑2022”“鲁剑”等专项行动,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发起公安部督办“3.26非法经营案”集群战役,侦破公安部督办“8.07”特大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工作成效获公安部贺电褒奖,政治更加安全,社会更加安定,群众更加安宁。

    各位代表!新一届政府始终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把政府工作置于区委全面领导之下,切实履行管党治党责任,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全力配合省委巡视,扎实做好反馈意见整改。主动接受区人大、区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办结区人大代表建议242件,政协提案153件。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和反腐败工作,持续加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风险防控,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进一步巩固。

    各位代表!一年来,面对严峻复杂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及时有效的处置疫情冲击,持续优化各项疫情防控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在这场抗疫斗争中,各个领域、各条战线都在坚守奋战,默默奉献,用实际行动展现了陵城力量、陵城担当。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在疫情工作中辛勤付出的广大医务工作者、社区工作者、公安干警、基层干部、志愿者以及广大人民群众,致以崇高敬意和诚挚感谢!

    各位代表!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向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向广大企业家,所有关心支持陵城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谢,致以崇高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实力还不强,项目建设成效还没有切实显现;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三保”压力不断加大;基础条件薄弱,民生改善与群众的期待还有差距;历史遗留问题解决还需要付出更多努力。对此,我们将直面问题,迎难而上,全力以赴,认真加以解决。

    2023年重点工作安排

    各位代表,做好2023年政府工作,我们要围绕“12345”工作思路,即把握“各项工作都要步入全市中游水平”一个定位,强化“自然资源、营商环境”两个保障,扭住“工业强区、城市更新、乡村振兴”三个关键,突出“城市核心区建设、重点项目建设、闲置用地盘活、国企健康运营”四项重点,兜牢“疫情防控、安全生产、生态环境、信访维稳、基层‘三保’”五条底线,不怨过去、不惧困难、不负未来,推动中国式现代化“陵城实践”迈出坚实步伐。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5%以上;外资外贸提质增效;全面完成省市下达的节能减排降碳约束性指标和环境质量改善目标。

    一、抓项目、优平台,在强筋壮骨中挺起工业脊梁

    抓好项目建设“主引擎”。对于2023年省级重点项目、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17个中心城区城建项目,实行“挂图作战”,尽快完善前期手续,做好开工准备。抓好大数据中心、京渤陆港、华戎装备等项目建设,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围绕“百项技改、百企转型”,以泰达染整、群力塑胶等项目为重点,力争技改投资增长30%以上。

    用好园区平台“主载体”。聚焦亩产效益、外资外贸等关键指标,推动开发区考核争先进位。抓好闲置土地出清,提高亩产效益,将开发区打造成为全区经济发展新高地。加快闲置低效国有资产盘活变现,提高国有资产配置效率。支持区属国企积极争取政府专项债券资金,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扩大授信额度,提升融资能力。充分发挥职业经理人作用,推动区属国企健康发展。

    建好产业升级“主阵地”。持续实施“3235”工程,加快培育纺织服装、农副产品深加工、高端装备制造等3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大力培优科创企业,力争新增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5家以上、制造业单项冠军3家以上。强化创新服务,力争备案国家科技中小企业达到60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0家。

    二、抓更新、拓空间,在内外兼修中提升城市形象

    高水平建设核心区域。强化顶层设计,坚持“三高”战略,建设安置区,疏浚护城河,恢复“陵县八景”,传承汉唐文脉,重塑碧河双环翠,打造古韵新唐城。推动马厂街西片区、芦坊片区早日交付使用;加快北街、东街及法院等政府周边片区安置房建设进度,确保安置区群众住上陵城最好的房子。

    高标准推进城市更新。加快实施第一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完成毛呢厂小区、第四中学等5个老旧小区改造。继续推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切实提升群众满意度。不断完善城市内部循环,优化路网结构,建设威灵西街南段、丁东路及马厂路,进一步拉开城市发展框架。

    高质量进行城市管理。抓好薄弱环节提升,强化日常秩序保持,打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收官战。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推动城区绿化提档升级,助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实施滨德高速北出口建设和S516陵衡线陵城段路面提升、S323线糜镇解孟村至城区万家段路面提升工程,配合临武高速、济宁高速推进实施,畅通出行环境。

    三、抓统筹、聚资源,在固本强基中推进乡村振兴

    发展更有奔头的现代农业。深入推进“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打造粮食高产创建先行区。接续实施好年度国家沿黄小麦产业集群项目,打造20万亩国家小麦制种及研发核心区。以中粮粮谷、中央厨房数字港等项目落户为契机,培育食品工业产业链,打造集贸易、加工和品牌销售为一体的食品加工产业园。

    促进更可持续的群众增收。做好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强化公益性岗位开发,拓宽脱贫群众就业渠道,紧紧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持续开展集体经济“五年倍增”计划,建成3处集体经济“飞地”产业园,推动更多村庄年内收入超50万元。推进农村产权交易和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

    建设更具魅力的美丽乡村。持续抓好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完成60余条美丽幸福河湖达标建设。实施农村区域党建共同体建设“五大行动”,力争年内清理利用闲散废弃地3000亩。持续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新改建农村公路100公里,改造危桥10座,实施重要村道或三级及以上村道安保工程30公里。

    四、抓改革、促开放,在革故鼎新中激发发展活力

    围绕“优”字抓营商环境。持续推动营商环境各项指标全面优化提升。持续完善提升“1+2+N”审批服务体系,不断擦亮“陵承办”营商环境金字招牌。持续推进中心镇“县镇同权”综合改革,新筹建糜镇便民服务大厅,优化办事环境,推动更多服务事项下放。实行预算式停电计划管理,力争带电作业化率达到95%。

    围绕“高”字抓双招双引。坚持招商引资“首位工程”不动摇,力争引进世界500强项目2个以上、新开工项目30个、到位资金25亿元。重点抓好中粮、正辰等一批高质量项目落地。用好公用型保税仓库,确保进出口量稳质升。开展高质量招才引智活动,为陵城发展留得青山、赢得未来。

    围绕“保”字抓要素供给。推行“标准地”改革,强化府院联动,落实“增存挂钩”机制,加大批而未供、闲置土地等的处置力度,保障项目用地需求。持续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强化小微企业、专精特新等普惠金融服务,力争新增贷款24亿元左右。

    五、抓保障、惠民生,在扬长补短中增进群众福祉

    全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积极开展学前教师招聘,探索幼儿园集团化办学新模式,加快8所幼儿园建设进度,早日投入使用,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继续实施教育“五项提升”工程,强化教育信息化建设,力争中高考成绩持续提升。依托职专实训基地等项目,推动建设高水平中职院校。

    全力织密兜牢社会保障。持续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推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保应保尽保。围绕“一老、一小、一白”改革,发挥现有优势,争创3个省级示范区。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支持人民医院提升到三级医院水平、妇幼保健院创建“二甲”;扎实开展疾控中心标准化建设。持续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力争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0%以上。

    全力繁荣发展文体事业。持续挖掘东方朔文化,不断完善鬲津湖、楚轩等重点旅游项目建设,促进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培育景区化村庄、国家A级旅游景区等旅游示范品牌。积极筹备第七届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季,推动文旅市场复苏回暖。继续开展群众性小剧小戏创演推广和文化惠民活动,实施“山东手造”工程,全面开展全民阅读活动。

    六、抓安全、保稳定,在居安思危中守牢“一排底线”

    科学精准防控疫情。按照“保健康、防重症”要求,全面做好极限应对,提高医疗救治能力,确保平稳渡过流行期。加快推进农村居民尤其是老年人疫苗接种。统筹抓好医药物资储备等工作,加强政策解读和科普宣传,增强群众自我防护意识。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持续开展“一查三改月循环”等活动,坚决遏制特重大事故发生。推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加强经济运行调度,强化预期管理,兜牢“三保”底线。全面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确保不发生环境污染事件。

    提升社会治理水平。认真做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各项工作。创新拓展“陵城模式”,开展新一轮“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区”创建工作。围绕重点指标,不断提升12345市民热线办理水平。扎实推进市域社会治理试点合格城市创建,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健全完善“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机制,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陵城、法治陵城。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不断提高宗教事务治理法治化水平。全面贯彻落实双拥优待、移交安置等工作,营造拥军优属浓厚氛围。

    七、抓落实、提效能,在善作善成中加强自身建设

    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自觉贯穿于政府工作全过程,不折不扣贯彻好上级和区委各项决策部署,确保落地生根、取得实效。

    把依法行政抓在手上。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争创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提高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水平。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社会舆论监督,确保权力始终在阳光下运行。

    把担当尽责扛在肩上。坚决破除惯性思维、路径依赖和经验主义,坚持用战略思维谋划工作、用发展思维正视困难、用创造思维解决问题。坚决做到敢于较真碰硬,不掩盖矛盾、不回避问题,该做的事顶住压力也要干,该负的责冒着风险也要担。

    把从严治党落到实处。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认真履行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一岗双责”。继续建立重点项目廉政档案,纵深推进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树牢过“紧日子”思想,大力压减“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

    各位代表!征程万里风正劲,奋楫扬帆正当时。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勇担使命、开拓进取,事争一流、唯旗是夺,奋力谱写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区建设新篇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