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490|回复: 0

[山东] 2023年德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昨天 20:03
  • 签到天数: 734 天

    [LV.9]以坛为家II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4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8199
    发表于 2023-7-6 19: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3年德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2022年12月29日在德州市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德州市市长  朱开国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发展环境和超出预期的困难挑战,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对标对表走在前,聚心聚力争一流,承压前行,迎难勇进,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一)经济保持平稳增长。以超常规措施统筹应对疫情冲击,加强经济运行靶向调节,建立调度研判、助企纾困等帮扶服务机制,落实组合式税费政策,实现减税降费95.1亿元,争取各类政策性资金255.6亿元,推出三批“政策包”和系列专项政策,全市经济稳中向好、量质齐升,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可实现“三个高于”目标。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3%、增幅居全省第5位。1—11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0.3亿元,同口径增长9.7%、增幅居全省第1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1%,增幅居全省第1位;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9%,工业用电量增长5.2%、增幅居全省第2位;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12.9%、13.8%;进出口增长21.8%,实际使用外资增长53.7%。

    (二)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快速推进“七网”建设,328个市级以上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165亿元。争取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14.8亿元,173个项目发行专项债券214亿元,总量居全省第3位。新开工招商引资项目405个,到位资金263亿元,投资62亿元的有研12英寸硅片项目加快建设。实施黄河、大运河两河“牵手”工程和生态廊道建设,大运河“一廊六片”文旅景观带、马拉松赛道、体育公园、文化科技中心、运河大道高架路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启动建设。实施全域水系连通和生态水系建设,投资40.7亿元,推进河道治理、灌区改造等41项重点工程,横河、减马横河完成治理,中心城区实现双线供水。济郑高铁德州段、京台高速改扩建齐河段、济南绕城高速德州段、临武高速等顺利推进,实施8条国省道改造,新改建“四好农村路”1136公里。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德州段正式投运。新改建5G基站2516个,入选全国“千兆城市”。

    (三)先进制造业塑型提质。集中培植电子信息等7大主导产业,优选11条产业链做实“链长制”,110个市级重点技改项目完成投资195亿元,制造业技改投资增长22.8%。“四新”经济增加值增长13.9%,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9.4%,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53家,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3家、省级179家,新增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3家、省单项冠军21家,华鲁恒升营业收入突破300亿元。设立企业上市培育促进基金,上市企业达到11家,新增四板挂牌企业62家。数字赋能加快推进,全国一体化工业大数据山东云中心省会经济圈区域分中心开工建设,新增上云企业600家、数字经济园区5家,自主培育的奥链工业互联网入选国家特色专业型平台,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149%。新能源发电量109.5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全省第1。创新驱动能力增强,入选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名单。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1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856家。新增省级科技创新平台32家,格瑞德入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德州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投入运行,齐鲁工业大学(省科学院)“一院一基地一园区”建设初见成效。

    (四)乡村振兴成效明显。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吨半粮”生产能力创建首年告捷,大面积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取得成功,核心区小麦、玉米平均亩产分别达到673公斤、818公斤,全年粮食总产178.4亿斤,单产、总产均创历史新高。全国春季农业生产暨加强冬小麦田间管理工作会议在我市召开。新建高标准农田89万亩,整改耕地不合理流出5.7万亩。食品名市建设扎实推进,农业食品创新产业园基础设施、产业项目有序实施,新增“三品一标”认证产品181个,“德州味”授权企业28家,“五星德粮”授权企业29家。新发展家庭农场855个,农民合作社687个,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216个。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村示范千村提升全域整治”成效明显,厕改规范提升25万户,清洁取暖改造13万户,改造老旧供水管网1.2万公里。“县镇同权”改革、农村“三块地”改革深入推进。禹城市入选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齐河县入选省现代农业强县。

    (五)改革开放持续深化。融入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新突破,国家发改委专文批复支持德州9个重要事项,省政府出台20条硬核措施,成功举办“央企国企德州行”等重大活动。天衢新区加快建设,一批重大平台、重要事项、标志项目加速落地。创新推出重点领域“十大集成改革”,新争取开展国家级改革试点13项、省级87项。全面提升营商环境,选派7400余名首席政府服务官,重点推进239项改革事项,创新“信用+承诺+容缺”极简审批模式,推出“交房即办证”等不动产登记“微改革”,1900多个办事场景实现承诺即办,新登记市场主体7.3万户。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处置低效闲置土地3.5万亩,供应标准地6853亩。新增银担“总对总”规模54.1亿元,增幅居全省第1位,4200多家小微企业受益。获批中央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全国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试点城市。6个县市区入选全国财政绩效管理先进县。精准解剖短板弱项,强力推进开发区进位赶超。高质量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建立政府公物仓省市县三级联动机制。成功举办中国—东盟市长论坛暨协同创新发展大会,制度化开展“携手东盟·相约德州”对接活动,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获国务院批复。实施“三年十万大学生兴德计划”,引进大学生3.2万人,入选国家重点人才工程人数是2008年以来的总和。

    (六)城市建设强力起势。完成新一轮国土空间“三区三线”划定,城市开发边界新增空间居全省第2位,新增建设用地空间55.4万亩、绿化空间19.8万亩。大运河(德州段)保护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完成城区西部30平方公里控规编制。中心城区109个城建项目完成投资169.2亿元。新开工棚户区改造6892套,改造老旧小区313个。改造雨污合流管网296.2公里、5个县市区完成清零任务,26条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完成,10座污水处理厂全面提标,新建海绵城市25.1平方公里。中心城区实现生活垃圾分类设施全覆盖,10个县市区完成建筑垃圾消纳场建设。更新改造燃气管网187.4公里。深入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建设智慧社区64个,新增绿地79.6万平方米,新改建城市道路118.4公里、口袋公园20处,增划停车位8000余个,新增新能源公交车200辆。机关企事业单位1.4万个停车位节假日免费开放。扎实开展“红色物业”建设,社区服务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七)民生福祉保障有力。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财政民生支出占比保持在80%左右。坚持月调度、季督查、半年电视问政、年底考核问效,18件民生实事落地见效。新增城镇就业5.7万人,公益岗帮扶安置4.2万人,农村劳动力就业工作走在全省前列。新改建中小学校65所、幼儿园94所,新增学位11万个,实施义务教育能力提升项目332个。招聘教师3265人,连续两年推出“为教师办好十件实事”。持续巩固“双减”成果,课后服务扩面提质。稳妥推进民办义务教育规范发展。市级体校招生办学,德州高级师范学校、衡德艺术高级中学建成使用,山东文化艺术职业学院新校区、德州理工职业学院、德州中学加快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成功获批,东部医疗中心、市传染病防治中心等顺利推进,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在全省三甲排名迅速提升至21位,9家综合医院入选国家“千县工程”,县级综合医院全部达到三级医院水平。实施“三医联动+中医药”系统集成改革,获评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节省费用17.2亿元,门诊慢特病医保支付病种扩大到70种。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扩面7.7万人。新增护理型养老床位2200余张,婴幼儿托位7500余个。9类困难群众救助保障标准连续3年提高10%以上,“共富型”社会大救助体系经验在全国推广。创新实施群众无过错即可办证,中心城区171个“办证难”小区全部达到办证条件,惠及群众4.7万户。开展文化惠民演出6000多场,放映公益电影6.3万场,培训基层文艺骨干1000名,大型杂技剧《山水国潮》入选迎接党的二十大晋京展演剧目。成功举办第三届旅游发展大会、第十二届全民健身运动会,被评为全国板式网球推广试点城市。国防动员、退役军人、双拥共建、民族宗教、仲裁调解、档案史志、海关口岸、人民防空、气象减灾、妇女儿童、关心下一代、残疾人工作等各项事业取得新进步。

    (八)“一排底线”更加稳固。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下降45%、50%。深入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大排查大整治,整改设施类交通隐患2300余处、农村平交路口7500余处。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66.8%,冬奥会、冬残奥会期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居全省8个保障城市第1位、“2+26”城市第2位。整治入河排污口4091个,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平方公里,植树造林7.1万亩。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获批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加快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持续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陵县模式”,“治重化积”成效显著,信访工作荣获全国先进。圆满完成党的二十大安保维稳任务,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有力维护了政治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

    各位代表!一年来,面对异常严峻复杂的疫情冲击,我们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确定的总策略、总方针、总目标,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和全市人民一道,坚定不移开展抗击疫情斗争,集中全部资源提升防控救治能力,动态调整策略方法,健全优化主动发现、精准管控、有效救治、有力保障的常态化防控机制,最大程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了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一年来,全市人民以风雨同舟的意志,团结一心、连续奋战,打赢了一场又一场硬仗,凝聚起共克时艰、众志成城的强大合力。在这场抗疫斗争中,广大医务工作者、社区工作者、公安干警、基层干部、志愿者以及广大人民群众,舍小家、顾大家,携手并肩、合力坚守,夜以继日、默默奉献,每一步都不容易,每个人都了不起!

    一年来,新一届政府始终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学细悟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指示要求,不断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自觉把政府工作置于市委全面领导之下,重要情况主动向市委请示汇报,重大问题及时提请市委研究决策。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主动接受政协、民主党派和社会各界监督,定期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工作,向市政协通报情况,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办理市人大代表建议468件、政协提案604件,认真研究吸纳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调研成果40余项。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地方性法规3部,出台政府规章4部。制定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意见,修订政府工作规则,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形成守规矩、明规则、严规范、重规律的运行机制。认真落实“严真细实快”要求,建设“五型”机关和干部队伍。全面做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省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加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重要岗位风险防控,持续巩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一年来,我们在把握大势、抢抓机遇中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在应对挑战、抵御风险中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在“稳”的基础上实现多方面的“进”,结构优化的“形”和稳固向好的“势”效果显现,干成了许多事关全局的大事,解决了许多多年想干的难事,办成了许多群众期盼的实事。成绩殊为不易,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引领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干部群众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向驻德部队官兵、中央和省驻德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德州发展的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感谢,并致以崇高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明年宏观经济形势更趋严峻复杂,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依然较大,疫情仍是最大变量。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产业和企业缺大少强,开放度不高,科技和人才竞争加剧;把握新经济、运用新模式、抢占新赛道带来新考验,绿色低碳转型压力加大;中心城区带动力和集聚度不高,城市聚人聚能挑战加深;县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综合竞争力相对较弱;群众新期待新需求不断增长,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文化软实力不足问题凸显;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三保”压力不断加大;影响稳定的风险隐患不容忽视,守牢“一排底线”任务艰巨;政府治理能力还有不小差距,营商环境需要持续优化,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一些领域腐败问题没有根本解决。对此,我们将勇于面对、敢于担当,以更强决心、更大力度、更实举措认真加以解决。

    二、2023年重点工作安排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实现高质量发展新突破,有挑战更有机遇,有压力更有动力。只要我们锚定发展目标,坚持实事求是,坚定信心决心,狠抓工作落实,就一定能够实现更好更快新发展。  

    做好政府工作,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重要指示要求,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对标对表走在前,聚心聚力争一流,按照“三个高于”“五个走在前”“七个争上游”目标要求,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之路,推动先进制造业强市、区域消费中心城市、食品名市、特色体育名城建设实现新突破,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促进经济稳进提质,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德州实践”迈出坚实步伐。

    主要预期目标是:经济增长5.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粮食产量稳中有增,外资外贸提质增效,全面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降碳约束性指标和环境质量改善目标。

    (一)坚定不移推进重大战略赋能。倍加珍惜多项重大战略叠加的关键机遇期,推进实施一批引领性改革举措、先导性重大平台、标志性项目工程,抢抓政策红利,塑强特色竞争优势。更大力度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高位推动综合示范区建设,严格落实“四个区分”“五个减量替代”,强力推进化工、钢铁、纺织等行业“一业一策”实施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专项改造,加快培育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构建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新格局。更大力度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清单化、项目化、机制化落实国家发改委、省政府支持政策。大力引进强企名企总部、研发中心及功能性机构,争取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德州中心等重大平台落地,完善对接央企强企等常态化机制,力争引进投资过亿元项目100个以上,到位资金60亿元以上,引进转化科技成果50项以上,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100名以上。更大力度服务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建设以“三通六带”为特色的现代水网,实施总投资46.9亿元的43项重点水利工程,推进黄河、大运河两河“牵手”西线贯通及生态廊道、马拉松赛道建设,潘庄、李家岸灌区现代化改造和马颊河、徒骇河综合治理,完成京台高速德州段植树绿化工程。更大力度融入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加快“齐禹临”省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联动区建设,推动40个重点事项和30个重点项目落地,打造省会经济圈绿色智能制造产业基地、高端碳材料产学研用集聚区。更大力度高标准建设天衢新区,聚焦高铁新城核心区、京津冀制造业集聚区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集中布局,大项目大企业集中引进,资金资源集中倾斜,开展产业培植、项目攻坚、科技创新等“六大行动”,重点实施总投资173亿元的十大项目,投资133亿元的36个城建项目。

    (二)坚定不移加力提效扩需求稳增长。纵深推进“十大扩需求”行动,提振信心,集聚人气,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着力扩大有效投资,实施370个市级以上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000亿元以上。加快实施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德州行动,加快推进济郑高铁德州段、临武高速、德郓高速、G240武城段、齐州黄河大桥等32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16亿元,着力构建“通道+枢纽+网络”现代物流体系。实施网络基础设施升级行动,新开通5G基站3000个。开展“百企助招商”活动,建立健全项目评价落地推进机制,新开工招商项目410个,到位资金350亿元。激发重大项目建设活力,打破壁垒、放开赛道,在招投标、政府出资产业引导基金、贷款贴息等安排中,对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让国企民企齐上阵、同发力。加快建设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全面加力恢复和扩大消费,推动消费扩容回补、提质升级。继续促进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聚焦刺激释放文化旅游、体育健康、住宿餐饮、批发零售等行业消费需求,深化惠享山东消费年德州系列活动,力争全年举办大型促销活动200场以上。新建提升特色商业街区6条,中心城区便民生活圈达到20个。招引5家以上国内外知名品牌在我市开设首店,打造区域首店经济集聚区。加强县级物流配送中心和乡镇商贸中心建设,推动农村消费梯次升级,激活农村消费潜力。加快直播电商产业园建设,培育年线上营业收入过亿元企业5家以上,网络零售额突破170亿元。推进天衢博览广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壮大会展企业,举办产业会展活动40场。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智慧物流,推动凯德、海尔日日顺华北物流中心等项目建设,加快培育现代物流转型升级新动能。

    (三)坚定不移突破先进制造业。深入实施标志性产业链突破工程,发挥“链长”统筹指导和“链主”引领带动作用,每个产业链引进过亿元项目5个以上,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00家以上,销售收入过50亿元、过100亿元的企业有新突破。实施企业上市三年倍增行动,新增上市企业4家、挂牌50家。实施100个投资过5000万元的市级重点技改项目、30个技改示范项目,完成投资200亿元。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实施强企引领、场景培育、数字服务“三项工程”,推进100家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新培育智能工厂100个以上,新增上云企业500家以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比达到3%。培植壮大有研、威讯、英望等电子信息行业龙头企业,打造国内有影响力的集成电路关键材料生产基地。引导外地数字化服务商在德州设立企业,支持本土企业放大拓展软件开发、系统集成等业务,提升标识解析体系层次和应用深度,积极发展网络协同制造、智能化管理等新模式,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着力发展工业设计、检验检测、信息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深入实施质量强市和标准化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四)坚定不移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以创新型城市建设为统领,统筹科技、人才、资源要素,厚植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更高水平推动平台建设,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打造一批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积极创建国家体育高端装备技术创新中心,争创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个、省企业技术中心8个,新增新型研发机构5家以上。更大力度抓好企业培植,实施科技型企业培育行动,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900家以上。加大专精特新企业培植扶持力度,提供诊断评估、设备改造、技术研发、人才引进等服务,新增省级以上单项冠军8家、专精特新企业100家以上。更活机制扩大成果应用,以优势产业技术创新需求为导向,通过“揭榜挂帅”、定向委托等方式,实施10个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全力推进省基础农产品绿色高值化科技示范工程建设。探索实施财政科技发展资金“先投后股”试点,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积极对接高校院所,引进科技成果50项以上,技术合同成交额90亿元以上。更实举措强化人才引育,办好第二届高层次人才“双创”大赛,新集聚领军人才创新创业团队50个以上。推进“三年百名博士、五千名硕士、十万名大学生兴德计划”,新招引大学生3.3万人以上。

    (五)坚定不移释放发展动力活力。持续用力推进重点领域系统集成化改革。健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体系,全面实行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推进政务服务“同标同源”建设。扎实开展“无证明城市”建设,大力推进极简办、集成办、全域办、免证办,实现惠民利企政策免申即享。优化提升市一体化大数据平台,推动机关内部“一次办好”,打造智能高效的数字政府。深化“信用德州”建设,完善公共信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创新土地要素保障,持续加大批而未供、闲置土地和低效用地开发处置力度,强化“亩均效益”评价,推动资源要素向高端产业、优质企业聚集。加快财政金融融合创新,采取PPP、REITs等多种方式吸引民间资本参与重大工程项目,用好银担“总对总”、风险补偿、财政贴息等政策工具,有效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持续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加大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力度。加快综合保税区配套设施建设,推动公用型保税仓库和平原、齐河内陆港建设。举办中国(山东)—东盟中小企业合作发展大会等系列活动,发挥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平台载体功能,新增跨境电商企业50家,突出抓好制造业使用外资,推动外资重大项目落地建设。聚焦聚力县域经济提升能级,健全支持政策和考核体系,深化开发区体制机制创新,支持每个县市区集中打造一批百亿级主导产业集群、每个开发区打造“1号产业”,推动各县市区放大优势、错位发展,推动各开发区在全省排名位次持续前移,加快形成区域协同、差异竞合的生动局面。

    民营经济是我市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是德州最宝贵的资源、最宝贵的财富。我们要旗帜鲜明地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依法保护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健全政企沟通协商机制,用心用力为企业保驾护航、降本减负、排忧解难,做到“亲”而有为、“清”而有情。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建设高素质企业家队伍,塑造“德商”品牌,真正把企业家当自己人,让企业家有更大作为、更高荣誉!

    (六)坚定不移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实施新一轮“吨半粮”产能提升行动,深入开展“四区联创”,核心区“吨半粮”达标面积达到70%以上。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稳定在30万亩以上,着力打造国家级大豆产业振兴示范区。争创全国首批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市,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54万亩以上,改善灌溉面积90万亩以上,水肥一体化面积达到42万亩以上。落实耕地保护激励措施,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计划和良种工程,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加快推进食品名市建设,高标准建设中国(德州)农业食品创新产业园,规划建设一批预制菜产业园区,实施食品加工产业链提升工程,新增规上食品加工企业20家,主营业务收入突破700亿元。放大“德州味”品牌效应,新增“三品一标”认证产品25个以上,认证面积达到400万亩以上,争创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全面推进“双镇百村”建设,实施中心镇“七大工程”,做强特色镇产业集群,中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0万元以上。强化农村基础设施网建设,新改建农村公路600公里,改造农村供水管网5600公里,推进“五化协同”城乡供水现代化。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组织300家以上,培育高素质农民2000人以上。规范农村土地流转秩序。深入推进农业农村改革,创建全域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国家农村集成改革试验区,积极争创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

    (七)坚定不移推进新型城镇化。统筹城市规划、建设、治理,完成市、县两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推动中心城区控规编制全覆盖,充分运用城市体检推动精准治理,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让年轻人更喜欢、老年人更方便。实施新型城镇化三年行动,扎实推进45个省级城镇化重点项目,实施101个总投资254亿元的中心城区城建项目,城镇化率力争每年提升2个百分点。推进市文化科技中心、体育公园、长河公园等项目建设,实施明月湖公园改造升级,开工建设黄庄立交至三十里铺大桥道路、东风路跨岔河立交桥、新岭路岔河桥,完成大学路地下综合管廊二期建设。开展城市更新行动,年度投资66.2亿元,实施19个城市更新项目,中心城区加快岔河两岸、新湖、太阳城、苏禄王片区品质提升,指导各县市区有序推进城中村、老旧工贸区等片区更新,建设活力街区。新开工棚户区改造13496套,基本建成7500套,开工改造老旧小区136个。加快推进供热直管到户,更新改造燃气老旧管道。做好国家园林城市复审工作,实施“四绿并进”增绿提质行动,新增绿地1万亩。推进城市综合执法进社区,打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收官战。完善“一网统揽”综合慧治平台,开展“数字红利惠社区”活动,完成省级四星级新型智慧城市试点建设。统筹县城生产、生活、生态、安全需要,因地制宜补齐短板弱项,增强综合承载能力。聚焦培育建筑业全产业链,加快建设德州现代建筑工业化产业园等特色产业园区,培植暖通空调、门窗五金、土工合成材料、电梯及安装、人防设施等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发展高品质绿色建筑,新建城镇绿色建筑840万平方米、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面积720万平方米,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230万平方米。加强房地产市场预期引导,更好满足新市民和青年人等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推动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八)坚定不移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深入实施“四减四增”行动,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推广应用,推进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统筹推进光伏、风电、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发展,新能源发电装机突破730万千瓦,推动华能德州电厂高灵活性清洁高效热电联产项目年内开工建设。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着力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柴油货车污染治理三大标志性战役,严格扬尘污染管控,强化挥发性有机物、氮氧化物等多污染物协同减排。打造升级版河湖长制,优良水体比例稳中有升,动态消除V类及以下水体。建成区雨污合流管网全部清零,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达到60%以上,提前2年完成省定任务。深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优化县际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深入落实“四水四定”,开展违规取用水专项整治,坚决守住用水总量、效率控制红线。强化土壤污染治理,全面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大力推进国土绿化、全域湿地保护示范城市建设,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平方公里,加快构建“四源八廊”生态绿化新格局。不折不扣抓好各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广泛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城镇、绿色工厂、绿色社区创建,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

    (九)坚定不移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尽力而为、有序统筹,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深化农村劳动力就业集成改革试点,城镇新增就业6万人左右,新开发城乡公益性岗位3.5万个,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让更多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健全多层次社保体系,推动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扩面3万人以上。实施名校、名校长、名师、名教研员、名学科带头人“五名”工程,打造品德教育、特长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品牌。合理扩增优质公办教育资源,新改建中小学校15所、公办幼儿园31所,新增学位2.5万个。实施教育强镇筑基行动,推动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提高乡村学校办学水平。开展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创建,推行集团化、合作办学模式,县市区30%以上的义务教育学校纳入集团化管理。推动市级青少年综合实践基地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推进职普融通,优化职业教育结构布局。加快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东部医疗中心、市传染病防治中心、市妇女儿童医院新院区建成启用。全覆盖改建中心村卫生室220家,形成农村地区“15分钟健康服务圈”。深化“三医联动+中医药”集成改革,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创建县域医疗服务次中心4家。开展全民健康德州行动,加强“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市建设。调整优化基本医疗、生育保险等政策,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实施普惠养老专项行动,提升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质量,新增护理型养老床位2000张,在10个中心镇建设医养结合示范院,在134个镇街再各建1处“365暖留中心”,逐步推行孤困儿童集中供养。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弘扬守望相助的社会风气。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配套措施,新增婴幼儿托位2000个以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机制,深入推进“共富型”大救助品牌建设,争创共同富裕省域范例。深化文旅融合发展,推动A级景区提档升级,策划包装精品旅游路线,积极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举办第四届旅游发展大会,擦亮“好客山东·大德之州”品牌。健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组织惠民演出5000场,放映公益电影6.1万场。深入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推动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完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系,积极承办国家级体育赛事,办好第七届市运动会。

    各位代表!我们将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坚持小切口、大民生,接续办好18件民生实事。主要包括:开发设立公益岗和零工市场,新改建中心村卫生室,扩大中小学校午餐午休覆盖面,推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提升物业综合管理水平,加强农村留守人员关爱,提高孤困儿童、特困老人、长期失能群众保障水平,优化群众就医、出行、文化、健身休闲等便民服务。我们将坚持目标化、清单化、项目化,用心用情用力把急事办快、把难事办成、把好事办实,让群众每年看到新变化、得到新实惠。

    (十)坚定不移提升社会治理效能。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八抓20条”举措,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集中攻坚,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严查公路超载超限违规违法行为。创新食品安全智慧、信用等监管方式,推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创新拓展“陵县模式”,建立信访积案化解长效机制。建立健全“一村一警”制度,加快构建基层警务新机制新模式。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持续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打好新一轮禁毒人民战争,积极创建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提高市域社会治理能力。全面做好国防动员、民兵建设、退役军人工作,争取全国双拥模范城“四连冠”,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扎实做好民族宗教、外事侨务、仲裁调解、人民防空、防震减灾、残疾人和关心下一代等工作。

    各位代表!当前疫情防控转入新阶段,正处在最吃劲的关键节点。我们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及时把工作重心从防感染转到保健康、防重症上来,集中全部资源提升医疗救治服务能力,进一步扩容重症救治资源,增加发热门诊数量,加强防疫物资生产储备,保障群众就医用药需求,全面做好极限应对,积极回应群众关切,解决实际问题,确保平稳渡过流行期。“摧伤虽多意愈厉,直与天地争春回。”我们坚信,有习近平总书记掌舵领航,有全市人民众志成城、风雨同舟,只要我们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准确落实新阶段疫情防控措施,尽最大努力把握节奏、控制进程、拉平曲线、推后峰值,就一定会打赢平稳转段攻坚战,一定会迎来春暖花开、万家祥和!

    三、努力提升政府自身效能和服务水平

    做好新一年政府工作,我们必须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我们必须牢记“国之大者”,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和市委工作安排,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意识,切实改进和提升政府治理效能,守正创新,奋勇争先。

    (一)崇尚担当实干。自觉树牢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把全部心思用在干事创业上,把全部精力用在办实事求实效上。大力弘扬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对确定的任务,项目化明责、清单化推进、全过程管控,一抓到底。注重提升攻坚克难能力,坚持问题导向,抓住主要矛盾,全面梳理、精准解剖、科学施治、久久为功,全力实现有解、有为、有成。深化“五型机关”建设,激励公务员队伍更加专心、专注、专业,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的活力,真正让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蔚然成风。

    (二)坚持依法行政。深化法治政府示范创建,更好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健全政府守信践诺机制。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推进行政复议、行政应诉规范化建设。积极推进政府立法,加快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坚持以有为政府推动有效市场,尊重市场规律,善于用市场化思维方式推进改革、化解难题。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工作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高质量办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主动接受监察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加强审计监督、统计监督,确保政府权力始终在阳光下运行。

    (三)践行为民初心。坚持政府工作为了人民、服务人民、依靠人民,做事要与人民同心,用心把握群众诉求,用情换位思考,用力把事办好。谋划推进工作尊重客观实际和群众期盼,完善群众参与决策机制,问需于民、问策于民、问计于民。把群众身边事当成政府心头事,持续提升12345市民热线服务质效,积极探索接地气、见效快的多层次民生事项“微改革”,让民生改善可知可感,让政府工作更加精准务实、更加符合群众意愿。

    (四)恪守廉洁自律。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四责协同”机制,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锲而不舍纠“四风”树新风,推动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向纵深推进。科学精准靶向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损害群众利益行为。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严肃财经纪律,大力压减“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全市政府系统工作人员要克己奉公、以俭修身,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当好良好政治生态和社会风气的引领者、营造者和维护者,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实干铸就辉煌,奋斗成就未来。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勇担使命、开拓进取,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努力高质量完成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奋力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新局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