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486|回复: 0

[江苏] 2023年宿迁市宿城区政府工作报告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19:02
  • 签到天数: 733 天

    [LV.9]以坛为家II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4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8171
    发表于 2023-5-30 21: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3年宿迁市宿城区政府工作报告

    2023年1月3日在宿城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区长  顾 宇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关于2022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面对疫情反复和经济下行等压力,新一届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迎接党的二十大、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坚决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大要求,聚力“四化”同步、矢志“三争三创”,较好地完成了区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



    ——积极应对疫情挑战,稳住了经济基本盘。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成功处置了多轮突发疫情,最短时间实现了“社会面清零”。第一时间跟进落实第九版防控方案、优化防控工作二十条措施以及防疫新十条,准确把握疫情防控新形势新任务,全力做好服务和保障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了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精准落实中央和省市稳经济各项政策,多措并举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及时出台18条惠企政策,累计办理留抵退税10.5亿元、惠及企业近1400家,解决企业用工、物流等需求1000余件。预计全年16项主要经济指标中,10项指标增速位居全市前列,地区生产总值再上一个百亿级台阶、突破500亿元、增长4.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40亿元、增速排名全市第一,实现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336元、增长7.2%。



    ——全力开展项目引建,增强了发展牵引力。招商引资成果丰硕,积极构建“1126+N”新型招商体系,创新设立北京、深圳等6个驻外招商局,开展苏州“双招双引”推介会、纺织服装产业链专题招商推介会等各类招商活动12场次。全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11个、协议投资额863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32个,总投资50亿元的新瑞邦科技当年签约、当年开工,总投资106亿元的润泽新材料成功落户。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实施重大项目“365”全生命周期推进机制,全年通过市认定新开工项目50个、新竣工项目45个,凯乐机电、亿兴科技等10个10亿元以上项目相继开工,嘉泰激光智能装备、烨弘智能科技等8个10亿元以上项目竣工投产,总投资110亿元的南玻院新材料一期点火投产。园区载体提质增效,运河宿迁港产业园致力打造对外开放高地,铁路专用线加快建设,港口三期投入运营,实现与连云港海港、徐州陆港、淮安空港“四港联动”,“公铁水”联运枢纽成效初显。开发区大力实施“南优西拓”,盘活低效用地1900亩、厂房24万平方米。吴宿工业园作为南北合作共建桥梁,推动吴中与宿城持续深化产业、教育、医疗等领域的全面合作。8个镇工业园全年新建标准化厂房52万平方米、新入驻企业超100家。



    ——聚力聚焦工业经济,点燃了发展主引擎。全区10条重点产业链产值增长7%,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30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三个主导产业支撑有力,恒力产业园获批全市纺织服装产业链首批链主企业,绿色建材产业集聚企业79家,激光光电产业产值突破30亿元;四个先导产业快速壮大,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产业产值增长均超20%。深入推进“5321”工程,全年新增规上企业46家、开票销售超亿元企业13家、超10亿元企业1家,新认定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家,实现“千企千万”技改竣工项目34个、完成投资11.14亿元,联合水务顺利通过A股IPO发审会,箭鹿股份转入新三板创新层,并顺利通过北交所上市辅导验收。在全市率先出台“智改数转绿提”专项支持政策,建成市级智能车间11个,新增省三星级以上“上云”企业39家,规上企业“智改数转”覆盖率超50%。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全年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62.3%、同比提高97.1个百分点,净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8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80家,研发省级新产品新技术49个、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245%。创新载体建设取得重大成果,全市首个院士创业项目江苏先进光源技术研究院正式运营,激光装备科技企业孵化器创成国家级孵化器,宿城(上海)人才协同创新中心首批企业正式入驻。高规格举办宿城产才融合创新发展大会,在全市率先成立钟吾人才集团,入选国家级海外人才工程1人、实现历史性突破。



    ——始终突出内外兼修,提高了城市美誉度。高质量实施3大类80个城市公共空间治理年度项目,拆除违建3.1万平方米,清理“空中蜘蛛网”23万米,收回公共空间12.3万平方米,支口片区、市府东路北内街等城市“脏乱差”区域面貌焕然一新,黉学街入选背街小巷整治全国典型案例。大力完善基础设施,省道121、324、268、347相继建成通车,果园片区翠屏南园周边等6个地块启动搬迁,原宿迁师范附小等2个地块净地交付,完成香榭里明珠等6个老旧小区改造和新园小区等4个小区基础设施补短工程。实施繁荣城市经济“1268”行动,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22家、限上贸易企业45家,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由负转正,实现服务业增加值329亿元、增长4%,古黄河滨水休闲消费集聚区创成省级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集聚示范区,宝龙金鹰街区入选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树立创建全国首批文明典范城市的更高追求,深入开展“八大典范创建行动”和“十大专项提升行动”,新增综合执法进小区服务站6个,建成省级垃圾“四分类”达标小区50个,王爱东同志获评全国最美志愿者,冯如英同志当选中国好人,幸福街道凤凰社区荣获“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称号。



    ——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夯实了“三农”压舱石。以“一区两园”建设为抓手,深化“三高一低”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牛角村欢乐田园度假区一期对外开放,蝴蝶兰大世界建成投产、成为全国最大蝴蝶兰组培中心,全市乡村振兴观摩评比取得“四连冠”,成功获批“中国农业公园”。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新增高标准农田5.01万亩,粮食总产量达36万吨、实现“十九连丰”,获批省级平安农机示范区。接续开展农房改善和配套设施建设,肖桥、秦庄等4个项目竣工交付,刘史庄、后韩等3个项目主体完工,2400户农民乔迁新居,新建改建镇区农贸市场6个,农房改善工作获省政府督查激励,王官集镇唐圩村获评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朱海人家新型社区入选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实施农民增收“万元计划”,全年发放惠农惠民等各类补贴超9000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1.9个百分点,全区村均收入达81.26万元、增长28.2%。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编排实施增收项目225个,分红到村资金1826.8万元。



    ——扎实办好民生实事,增进了百姓幸福感。公共服务更加均衡,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评价改革,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新建、改建、扩建中小学和幼儿园共7所,新增学位3000个,全面消除超大班额,普惠园覆盖率达93.3%,四星级高中达线人数较去年提高18.2%。龙河人民医院获评“江苏省社区医院”,双庄街道曙光社区卫生室等3家卫生室获批甲级卫生室,建成省级“15分钟医保服务圈”示范点2个。全年开展文化惠民活动2000余场,居民阅读指数位居全省前十位,《烽火情》《红色老酒》获省政府第十五届五星工程奖,成功承办第十二届中国曲艺牡丹奖系列活动,获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单位、省级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单位,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工作获省政府督查激励。在省第二十届运动会、第十一届残疾人运动会上分别斩获23枚和11枚金牌。民生保障更加坚实,全年举办各类招聘会76场次,提供就业岗位2.2万个,建成苏北首家规范化零工市场。落实社会救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增长8%,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620元,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8%以上。“一老一小”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区养老机构和居家养老服务站点全部纳入实时监管,金鹰花园、水木清华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建成投用,蔡集镇牛角社区入选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成省级普惠托育机构1家。深入推进特殊困难群体救助帮扶和妇女儿童权益保障问题专项排查整治,建立全区特困群体信息共享核查系统,救助重点困难对象1958人,培育省级妇女创业、维权、家教示范点(站)20个。累计创成全国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13个,获评“江苏省双拥模范区”。



    ——着力深化改革创新,探索了发展新路径。围绕打造“四化”同步集成改革示范区,有序推动264项改革任务,新增省级以上试点示范33个,城市治理工作经验获住建部批示肯定,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试点工作获评全国优秀等次、全市唯一。深入实施“放管服”改革,建立营商环境“接诉即办”工作机制,创新打造“宿办速诚”政务服务品牌,加快省级试点项目“一件事”专区建设,办理各类“一件事”2万余件,企业开办时限缩短至8个小时。全力做好要素保障,发行苏北首单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产品,在全市率先发布产业链专项金融产品“宿城激光贷”,高标准完成“三区三线”划定工作,争取各类用地指标2185亩,宿城城区供电服务中心揭牌成立。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顺利收官,高质量开展国有企业6大类92项改革,成立苏北第一家政府主导的创新投资公司,国有企业经营管理日趋规范高效。扎实推动乡镇预算一体化改革,健全完善区乡财政管理体制,区级财政统筹调度能力显著增强。



    ——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增添了发展含绿量。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国电等5家排放大户实现最优排放,建成标准化“建筑工地绿岛”3个、“油烟绿岛”2个,新建生态河道126.32公里,完成洋北污水处理厂扩容提升工程,PM2.5年均浓度、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国省考断面优Ⅲ水体比例均达到年度目标,高标准完成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全力打造生态宜游的生活空间,洪泽湖退圩还湖和滞洪区建设稳步推进,宿黄线、人民广场等8处重要节点绿化景观工程完工,黄河故道创成全市第一条“幸福河湖”,运河宿迁港产业园生态安全缓冲区建设项目入选中央环保投资项目储备库,牛角淹新型农村社区获批全省首批生态文明建设典型。



    ——坚决守牢稳定底线,化解了各类风险点。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和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在全市率先实现镇级安委办(消委办)实体化运作全覆盖,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持续保持“双下降”,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大灶”圆满收官。着力强化综合治理体系,在全市率先建成“四级联动”社会治理服务中心,建立“六调对接、联动调处”工作机制,人民群众安全感测评满意率达99.58%、排名全市第一,圆满完成党的二十大安保维稳任务。稳步化解政府隐性债务,政府性债务率全市最低,风险始终保持绿色区域。全面加强国资国企监管,严控国企经营性债务规模,国企融资年综合成本同比下降0.79个百分点。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恒大悦龙台等项目有序复工。



    ——不断提升工作效能,练就了担当铁肩膀。开展“三争三创”主题实践活动,弘扬“雷厉风行、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争先创优、担当奉献的氛围更加浓厚。扎实推进依法行政,严格执行“三重一大”、重大事项合法性审查等制度,常态化开展学法学纪活动,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100%,“12348”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获全省推广,季布诚信法治广场创成省级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制度化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民代表列席政府常务会议,全年办结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共419件、满意率达98.8%。



    此外,人武、气象、民族宗教、供销、外事、档案等工作取得显著进展,工会、科协、工商联、红十字等事业也取得优异成绩。



    各位代表,这一年的工作实践中,我们遇到的困难比预料的大、战胜的挑战比预判的多、取得的成绩比预想的好。以上成绩的取得,是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支持的结果,更是全区人民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人士,向所有关心支持宿城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前进道路上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制造业总体处于价值链中低端,创新型企业还不多,绿色高端产业集聚还需加快;公共服务仍有短板,城乡发展不平衡现象依然存在,优质教育和医疗资源还需加大供给;发展环境与市民期望仍有差距,生态治理任重道远,安全风险与社会矛盾化解任务艰巨,等等。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关于2023年工作任务






    各位代表,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宿城加快现代化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奋进之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和“六个更好统筹”的要求。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围绕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推动品质化、特色化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023年政府工作主要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和本质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决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三大光荣使命,紧扣省党代会提出的“跨越赶超”要求,聚焦市党代会提出的“高标准打造城市核心区”定位,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切实扛起主城担当,聚力“四化”同步,矢志“三争三创”,提升“两化两力”,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宿城新实践。



    今年工作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实际使用外资1.1亿美元,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发展保持同步,碳达峰水平、空气和水环境质量、安全生产、粮食安全等完成省市下达的目标任务。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做到“七个始终坚持”。



    一、始终坚持项目引领,全力增强发展后劲。把项目作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强化服务保障,推动项目早签约、早开工、早投产、早达效。



    聚力开展招商引资。牢固树立“择商选资、招优引强”理念,完善招商项目预审机制,进一步优化招商体系,增设外资专业招商局,紧盯市内产业链细分领域全景图和链主企业分布图,抢抓疫情平稳新机遇,主动出击、敲门招商,全力突破一批高科技、高税收、高产出的强链补链项目,全年招引亿元以上工业项目不少于100个,10亿元以上项目超30个,其中50亿级项目不少于4个,百亿级项目不少于2个。更加注重招商活动精准性和成效性,选准企业、明确主题,全方位扩大宣传推介力度,立体化展示宿城营商环境和投资政策,全年开展各类招商活动20场次以上。积极创新招商方式,探索开展委托招商,大力推进面向生产制造业项目为主的基金招商,年内产业引导基金总规模扩容至2亿元。



    聚力推进项目建设。坚持以项目建设带动和扩大有效投资,强化重大项目“365”全生命周期推进机制,紧盯项目转化率、产出率、贡献率、入库率“四率”,想方设法解难题,快马加鞭推项目,全力破解恒力新材料、中顺洁柔等项目建设难题,百亿级的凯盛新材料和润泽新材料一期工程年内设备进场,50亿级的新瑞邦科技、帕为斯特、乐凯新材料一期、天格智能家居年内投产达效,全年新开工、新竣工项目分别达60个、50个以上,先进制造业完成投资超400亿元。构建项目落地“快速通道”,新签约项目当年落地开工率达50%以上。扎实做好项目建设“后半篇文章”,持续跟踪服务竣工投产项目,助力项目满产满销,投产项目一年内满产率达70%。



    聚力做强园区载体。更高起点、更宽视野明确各园区战略目标和发展方向,保障项目落得下、产业聚得好。进一步加快开发区“南优西拓”步伐,高标准规划建设4.2平方公里的新材料产业园,完善路网、雨污管网等基础设施配套,年内全域盘活低效用地1500亩以上,激光装备设计中心、会展中心竣工投用。着力推动运河宿迁港产业园“港产城”融合,放大中德(宿迁)环保高新产业园作用,推进铁路专用线等项目,年内恒力科研中心、天仙街邻里中心开工建设,创成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全面启动吴宿工业园拓园和省级特色园区创建工程,积极承接南北产业转移项目落户。做强各镇工业园,完善发展规划,富集资源要素,大力招引培育带动就业强、税收贡献大的优质企业。



    二、始终坚持工业为先,加快夯实发展支撑。以创建全国工业百强区为引领,全力做大总量、提高质量,持续增强产业发展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推动产业集聚提能。大力推进卓越产业链培育工程,全面落实“八个一”工作机制,打造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行业影响力的链主企业,年内10条重点产业链产值突破300亿元、新增市级链主企业2家以上。发挥链主企业“头雁”效应,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左右岸协同配套,推动产业集群集聚发展。构建产业格局更加鲜明的“3+4+X”现代化产业体系,实施主导产业倍增计划、先导产业领航行动,推动纺织服装、绿色建材、激光光电三个主导产业勇攀创新链、价值链高端,壮大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四个先导产业,发展符合市产业规划的高成长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年内三个主导、四个先导产业产值分别增长18%、30%以上。



    支持企业发展壮大。深入实施“5321”及接续工程,加强企业梯次培育,加快形成龙头企业引领、规上企业支撑、小微企业提升的良好格局,全力打造一批单项冠军、“小巨人”企业,年内净增规上工业企业30家、开票销售超亿元企业10家、超10亿元企业1家,新认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实施设备投资超千万元技改项目60个以上,实现联合水务主板上市、箭鹿股份北交所上市、江苏绿港新三板挂牌。坚持把数字经济作为转型发展的关键增量,进一步细化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年内新增省级智能车间(工厂)2个、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1个、省三星级以上“上云”企业超20家,规上企业“智改数转”覆盖率提高30个百分点,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产值增长20%以上。



    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坚持供需两侧发力扩大内需,推进各产业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区内外供需对接,动员各行业优先采购本地产品,畅通产业链供应链循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更大力度稳外贸稳外资,建立重点外贸企业储备库,鼓励指导本地外贸企业拓市场、抢订单,年内进出口超500万美元企业突破30家。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建立健全企业经营异常监测预警机制,接续落实减税降费、惠企纾困相关政策,积极解决企业在用能用工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保障重点企业正常经营,帮助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



    三、始终坚持建管并重,着力塑造治理样板。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高标准打造与主城地位相匹配、与城市发展相适应、与居民需求相契合的中心城区。



    建设外联内畅的便捷之城。积极策应市委市政府打造长三角北翼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决策部署,配合做好合宿青高铁、潍宿高铁建设征地拆迁以及盐洛高速、迎宾大道二期施工保障等工作。进一步优化路网布局,启动龙运大道南延、成子湖大道三期等4个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年内黄海路北延段、经七路、勇进路等6条道路建成通车,幸福路等12条道路完成改造。实施停车便利化工程,升级“智慧停车”系统,年内宿城智慧停车管理平台投入使用,新建配建停车场10个,增加停车泊位1000个以上。



    建设功能完善的宜居之城。全力打好城市公共空间治理三年行动收官战,加快城市存量更新,开展楚街特色街区整治提升等3大类50个项目,倾力倾情打造有颜值、有品质、有情怀的城市片区。坚持便民实用理念,推进水韵家园东侧等7个棚户区改造项目,年内红星社区前后刘组等3个地块净地交付,幸福家园等9个老旧小区完成改造,通和桂园等6个小区基础设施补齐短板。全力打造海绵城市建设国家级示范城市,让城市有弹性、会呼吸,年内启动果园片区古黄河滨水风光带建设,完成西南片区水环境综合整治。加快龙河小城市建设,落实新型城镇化战略要求,强化对中心城区的补充作用,打造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市区南部门户,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超20%。



    建设繁荣兴旺的活力之城。纵深推进繁荣城市经济“1268”行动和服务业提升“三大行动计划”,推动服务业提质增量,年内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25家、营业收入亿元以上商务楼宇2座,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启动实施幸福路商圈、西湖路商圈、清水河商圈、爱琴海商圈“四大商圈繁荣计划”,加快宝龙、金鹰等综合体提档升级,上半年清水湾·金樽坊高品质开街,红星天铂购物广场满铺运营。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提振市场主体信心,放大“嗨购宿城·暖春季”等系列政策促消费效应,发展首店经济、首发经济,包容性管理地摊经济,打造潮流夜市、后备箱集市等新消费场景。加快实施现代服务业示范引领行动,深入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十年倍增计划,高标准规划建设宿迁金融集聚区、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大力发展信息服务、数字金融、跨境电商等新经济新业态,完善现代物流产业规划与政策,年内宿迁国际汽车城一期主体完工,新增省级服务业集聚区1个、“两业”深度融合试点示范项目2个。探索城市社区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整理盘活城市社区资源,增强社区“造血”能力。



    建设近悦远来的文明之城。以全国文明诚信高地“2023全面提升年”建设为统揽,紧盯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目标,聚焦文明创建、文明实践、文明培育“三大任务”,加快新时代文明实践线上线下指挥平台建设,大力实施市容市貌、社区小区等“八大提质行动”,扎实推进综合执法进小区、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等90个项目,进一步厚植优势、补齐短板,全力打造“好人之城”“志愿之城”“首善之城”。强化“互联网+文明创建”思维,积极推广智慧城管、智慧物业等应用,为城市治理插上“智慧翅膀”。



    四、始终坚持强农重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主题主线,探索中心城区农业农村发展新路径,夯实共同富裕基础。



    提高产业质效。突出三大片区特色发展、错位竞争,持续提升农业发展“五化”水平,积极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预制菜加工,加快把农业项目变成新的税源、财源,年内唐圩三产融合产业园等项目竣工,顺利通过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中期评审。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加快中扬镇、屠园镇万亩高标准农田和五千亩高品质霸王蟹养殖基地建设,年内流转土地3万亩,高标准农田占比达到80%,创成省级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示范区。



    拓宽增收渠道。壮大村集体经济,推动“政经分开”改革,加快发展物业租赁、资产盘活、“飞地”经济、农旅融合等新型集体经济,鼓励村企联建、村社联合,推进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建设,年内全区村居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全部超50万元。坚持把农民增收作为推动城乡共同富裕的关键,深入落实农民收入十年倍增计划,发挥能人大户带动家门口就业作用,统筹提高农民工资性、经营性、财产性、转移性收入,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5%以上。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增强脱贫群众内生动力,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精准帮扶机制,确保稳定脱贫不返贫。



    建设和美乡村。统筹好乡村建设行动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创建特色田园乡村和生态美丽宜居镇村,接续实施人居环境整治,重塑和谐共生、和而不同、和睦相处的乡村文化内核及精神风貌,持续推进1980年及以前建农房改造改善,年内实施育才小区、金港小区等农房改善项目7个,苗圩、田洼2个新型农村社区建成投用,创成省级特色田园乡村示范区。以黄河故道生态富民廊道建设为引领,推进总投资90.6亿元的9大类49个项目,打造城乡融合示范样板。抢抓全省首批数字乡村建设试点机遇,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应用向镇村下沉,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五、始终坚持生态立区,奋力推动绿色转型。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协同推进减污、扩绿、降碳,加快打通“两山”双向转化通道,建设“江苏生态大公园”和江苏发展“绿心地带”。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不遗余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积极引入“治气”“治水”第三方驻场服务,全面推进工业废气治理、扬尘污染控制、移动源污染整治等专项行动,坚持“水资源、水治理、水生态”三水共治,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治理修复,年内PM2.5平均浓度降至36微克/立方米、国省考断面优Ⅲ水体比例100%达标。加快补齐生态设施短板,接续开展镇区雨污管网“十必接”工程和中心城区雨污分流改造三年攻坚行动,实施入湖河道生态治理和醉美湖湾工程,年内完成王官集污水处理厂扩容提升,洪泽湖周边滞洪区近期建设工程主体完工。



    不断增创生态环境新优势。更高水平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进一步丰富环主城区乡村休闲、滨水休闲、生态度假等业态,做好西片区旅游风景道、驿站等旅游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年内牛角村欢乐田园度假区二期投入运营、朱海康养旅游度假区一期基本完工。聚焦建设无界公园城市,突出“一城绿色半城水”生态禀赋,大力推进“扩容增绿”,高标准建设生态节点和绿地景观体系,开展新老城区道路景观绿化提升行动,织补优化箭鹿广场、区府广场等3处街头绿地和口袋公园,因地制宜打造黑鱼汪公园,年内启动“两河”片区水系沟通工程,完成朱海大道、龙运大道绿化改造,创成幸福河湖8个。



    着力实施绿色升级行动。树立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理念,促进产业结构变“轻”、发展模式变“绿”。实施推动绿色升级工程,积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严把项目落户环保关,坚决淘汰安全和环保不达标的低端落后产能,常态化整治“散乱污”企业,支持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开展节能化改造、清洁化生产,年内新增省级绿色工厂1家、国家级绿色制造项目1个,实施重点节能和循环经济项目6个以上,实现能耗大户节能监察全覆盖。



    六、始终坚持改革创新,充分激活跨越动能。积极以改革促发展、以创新解难题,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推动改革创新,进一步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推进“四化”同步集成改革。抓好在手改革项目建设,严格按照示范区建设清单化、项目化要求,聚焦农村、园区、招商和国资国企等重点领域,系统集成、协同高效推进一批列省列市和自主原创重点项目,同步做好总结提炼宣传工作,切实增强改革实效性和影响力。加大对上争取力度,坚持“站得高、看得远、谋得实”,及时梳理、实时跟踪上级最新改革动态,抢占发展先机,争取政策、资金等方面支持,年内新增省级改革试点示范30个以上、获评省政府督查激励事项5个以上、实现国务院督查激励事项零突破。



    打造科技创新高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统筹开展科技型企业引培、高新技术企业“小升高”行动计划,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带动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年内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突破120家、400家。突出科创平台支撑作用,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联合企业共建的科创机制,推动建立江苏省材料学会宿城创新中心,支持江苏先进光源技术研究院、绿港现代农业研究院等科研院所成果就地转化、就地应用、就地交易,加快中材玻纤新材料研发中心建设运营,年内市级以上研发机构达185家,江苏先进光源技术研究院落地转化项目2个。突出人才第一资源理念,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高效运营钟吾人才集团,构建全周期、集成化的人才服务保障体系,年内新引进各级各类技术领军人才50人以上。



    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坚持把营商环境作为最强竞争力,实施推进“三化六提”打造“五心”营商环境三年行动,敢于担当、勇于创新,切实为市场主体减负增效。强化区镇村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全力提升政务服务效率,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扎实推动“15分钟政务服务圈”、“一件事”办理、“超级管理员”数据共享等重点改革,积极应用预审代办、容缺办理等创新举措,探索信用承诺“一单式”办理,进一步擦亮“宿办速诚”政务服务品牌。着力破解要素供给瓶颈,围绕“钱、地、能”等关键要素,搭建银企对接平台,放大“宿园保”等金融产品效用,打好低效产业用地清理盘活三年行动收官战,稳妥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工作,不断深化综合能源改革,全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七、始终坚持以民为本,持续厚植民生根基。牢牢站稳人民立场,实现“民生七有”向“民生七优”转变,让人民群众在现代化进程中享受更高品质的生活。



    优化公共服务。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着力推动学前教育“扩优”、义务教育“提质”、职业教育“做强”,引入江苏木渎高级中学联合办学,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评价改革,严格落实“双减”政策,加大名优教师培养力度,年内新建、改建、扩建中小学和幼儿园13所,新增学位1万个,启动宿城中专异地新建。增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继续深化“府院合作”,实施卫生人才强基工程,推动建立社区与医疗机构专门对接机制,强化“互联网+医疗”便民惠民服务,年内港区人民医院主体竣工,建成省推荐标准卫生室3家、基本标准卫生室10家。促进文体事业加快发展,打造区域全民健身赛事品牌,高标准建设双塔书场和埠子书场,年内建成二代健身路径20套,新增体育设施200件,开展“琴鼓村村行”等惠民活动不少于2000场,通过省级书香城市建设示范区复检。



    织密保障网络。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放大“365招聘之家”平台和规范化零工市场作用,着力解决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以及高校毕业生等重点人员就业问题,推行小微企业劳动合同制度,全年举办招聘活动50场次以上,新增城镇就业8000人。全面落实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和医保惠民行动,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政策,年内城乡基本养老保险续保扩面8000人,主要险种参保率稳定在98%以上。更大力度关爱“一老一小”和特殊困难群体,发展普惠性养老和托育服务,统筹推进兜底养老保障和市场化养老服务供给,鼓励托幼一体化发展,加快建立弱势群体常态排查走访机制,年内启动区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建设,3个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主体完工,创成省级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创新示范区。



    强化底线意识。及时落实上级关于疫情防控最新要求,聚焦“保健康、防重症”,结合实际持续优化各项举措,保障好防疫物资和药品供应,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毫不松懈抓牢安全生产,围绕打造韧性城市,巩固提升“三年大灶”整治成果,严防各类安全事故发生,深化城镇燃气、危化品、自建房、道路运输、建筑施工等重点行业领域整治,鼓励企业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切实提升本质安全水平。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年内创成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全面系统强化社会综合治理,加强社会治理服务中心资源整合,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攻坚化解信访突出问题,全面推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常态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全力提升基层防范和化解矛盾的能力,切实增强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形势越复杂,任务越艰巨,越需要过硬的作风与本领开山辟路,越需要重视和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新的一年,我们将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忠诚、法治、担当、廉洁政府。



    一是淬炼对党忠诚的政治品质。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的要求,自觉用党的二十大精神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推动党的二十大各项部署要求在宿城落地生根。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牢记“三个务必”,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二是树牢依法行政的法治思维。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大力创建省级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确保政府工作始终在法治轨道上行稳致远。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邀请市民代表、政府法律顾问等常态化列席政府常务会议,健全专家咨询制度,提高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水平。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依法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全面强化审计监督,主动接受司法监督和社会监督,让权力始终在阳光下运行。



    三是锤炼实干担当的过硬本领。践行“三真三实”要求,大力弘扬“雷厉风行、真抓实干”作风,持续开展“对标赶超、打擂争先”竞赛活动,充分激发干事创业活力,推动“三争三创”主题实践落到实处。着力增强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做到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去。进一步提升工作效能,发扬“钉钉子”“剥洋葱”“透竹竿”精神,定了就干、干就干成,不推诿、不扯皮,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想问题、谋发展、抓工作,在激烈的发展竞争中动起来、跑起来、快起来,勇立潮头逐浪高,不用扬鞭自奋蹄。



    四是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深化纠治“四风”,重点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扎实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深化整治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的腐败,完善财政资金使用、公共资源交易、国有资产管理等重点领域内控制度,坚决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腐败问题,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风清朗。



    各位代表,新征程呼唤新担当,新使命激励新作为。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与全区人民一道,锚定目标、接续奋斗,在新的赶考路上加速奔跑、奋勇争先,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宿城新实践作出更大贡献!











    附件






    有关缩略语及名词解释






    1.重大项目“365”全生命周期推进建设机制:“1+2+X”三级统筹、优化“六个一”工作机制、深化“五比竞赛” 活动,坚持全年365天“天天抓项目、天天抓服务、天天抓督查”的重大项目推进建设机制。



    2.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的中小工业企业中的佼佼者、排头兵。



    3.“繁荣城市经济1268”行动:提速10座商务楼宇,打造2个总部平台,提质6个活力商圈、点亮6个月光片区,提升8条特色街区、推出8个创客空间。



    4.三高一低:依托高科技引领、聚焦高标准建设、锻造高品质农业、突出低接口输出。



    5.三区三线: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三种类型的空间,以及分别对应划定的城镇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三条控制线。



    6.幸福河湖:能够维持河流湖泊自身健康,支撑流域和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体现人水和谐,让流域内人民具有高度安全感、获得感与满意度的河流湖泊。



    7.“八个一”工作机制:每条产业链建立一个联席会议、成立一个培育专班、制定一套工作方案、招引培育一批龙头企业、明确一个智库单位、确定一名指导专家、形成一张产业链招商图谱、建立一份发展问题清单。



    8.农业发展“五化”水平:农业发展设施化、园区化、融合化、绿色化、数字化水平。



    9.“三化六提”打造“五心”营商环境:以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三化”为原则,以评价事项提标、政务效能提标、要素保障提标、载体平台提标、法治环境提标、社会事业提标“六提”为抓手,打造投资顺心、服务贴心、创业安心、发展放心、生活舒心的“五心”营商环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