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452|回复: 0

[黑龙江] 2023年牡丹江市东安区政府工作报告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半小时前
  • 签到天数: 732 天

    [LV.9]以坛为家II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4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7857
    发表于 2023-5-22 21:05: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3年牡丹江市东安区政府工作报告

    ——2023年1月8日在东安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区长  林 坤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有效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全力以赴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保持逆势奋进、企稳向好态势。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5%以上,农林牧渔总产值增长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与上年持平,进出口总额增长1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降幅收窄至-26.8%。

    一是疫情防控坚决有力。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深入贯彻“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严格落实各阶段防控政策不打折,坚守第九版防控方案底线不动摇,贯彻20条优化举措不走样,执行“新十条”决策部署不失位,疫苗接种、核酸检测、流调溯源、隔离转运能力水平全市领先,重点行业、重点人群、社区村屯科学防控精准精细,有效应对疫情轮番冲击,上下同心挺过最困难时刻,干群合力交出最满意答卷,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疫情的底线。人人都是抗疫英雄,个个都是防疫先锋。在省市抗疫最紧要最吃劲时刻,我们组织11批1300余名“天使白”“公安蓝”“志愿红”知险不惧、逆行驰援绥芬河、爱民等兄弟城区,担当受命、跨域支援日喀则、大庆、绥化等省内外地市,挖掘潜力、最大限度承接省内转移隔离人员5030人,以最快速度、最小代价、最好结果出色完成省市交办的防疫重任,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彰显了服务全局、共克时艰的“东安担当”,创造了域内零感染零外溢的“东安荣耀”。

    二是综合实力增势强劲。聚力产业结构重塑,持续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现代农业亮点突显。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粮食产量实现“十九连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全市第一方阵,生猪肉牛出栏5万余头,棚室对虾养殖、水田虾稻共养填补我区“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空白,东村草莓嘉年华、东胜特色民俗农旅融合势头强劲,总投资1600万元6个乡村振兴项目带动显著。统筹抓好国家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工作,严格落实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一户一策”落实精准到位。工业提振更加有力。“抓大壮小扶微”工程初见成效,企业包扶“六必访”落到实处,热电厂、特华得等骨干企业数字赋能、技改升级全面提速,落实减税降费5450万元,中大木工首台套研发成果填补国内空白,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户,技术合同交易额首次突破6000万元,同比增长600%。“全国科普示范区”高质量通过验收,再添国字号金招牌。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稳居城区第一。第三产业稳步回暖。核心商圈、特色街道集聚人间烟火,大商百货、东大集团、夏威夷酒店等商贸企业恢复活力,苏宁零售云万米家电城开启零售新模式,“购物节”“双节狂欢购家电”叠加促销拉动消费,淘鲜达、大商天狗网络零售额领跑全市,夜间经济、后备箱经济人气两旺,紫云、牡丹2个社区获批商务部“全国第二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地区”。新增3A级景区2个,建成全市首个万米室内体育公园,成悦文旅入驻大湾最美景区,花海民宿、采摘步道、帐篷营地带火牡丹峰最美旅游公路,东一中俄风情街荣获“省级试点步行街”称号,旅游业总收入实现6.4亿元。

    三是投资拉动成效显著。坚持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双向发力,全力推动招商引资提速增效,10个招商专班开展定点招商、商会招商,参加世界5G大会、亚布力论坛等重大活动展会招商、人脉招商22次,组织云签约、云招商活动8场,集中攻坚医药智慧物流园、葡萄酒文化产业园等优质项目22个,签约引进星河传说商贸风情街、中俄国际健康体检中心等项目65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3个。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预计35.4亿元,同比增长71.4%。持续开展项目建设四季会战,总投资18.15亿元的23个省市重点项目全部开复工,产业化项目占比创历年新高,“四率”目标均达100%。全市最大规模热电联产项目完成总工程量的90%,3×168兆瓦供热锅炉完成基础平台施工,投资亿元的江盛城建水泥制品跑出项目建设的“东安速度”,龙飞物流、北粮集团玉米数字深加工等56个项目开工建设,立银体检中心、十立方体育公园等32个项目建成达效,与国投集团、丰农控股等战略投资者合作强势破题“四新经济”,数字经济产业园、济农数字农业总部等项目落地建设,牡丹峰滑雪场等冰雪项目完成提档升级,1946文创园集群发展创意设计产业。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稳居全市第一,申报项目64个,争取政策性资金突破1亿元。

    四是城乡面貌不断完善。探索城乡融合发展机制,让城乡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全市首开多规合一牡丹峰郊野单元规划编制先河,完成新一轮城镇三区三线、河湖边界划定,最大限度调优留足发展空间。投资9300万元改造老旧小区20.88万平方米、燃气管网155公里,惠及居民7万余户,积极争取房地产领域“保交楼”项目2个。强势启动新一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改建通村公路4.4公里,清运生活垃圾1900余吨,清理河道15公里,创建美丽乡村5个。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97%以上,“水十条”国控断面水质达标率100%,岭东村污水处理厂建成运营,新兴屯整屯并入城市管网,河湖治理“清四乱”全省率先销号,入河排污口排查溯源整治交出“双百答卷”,完成6条侵蚀沟治理,中央、省、市交办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如期整改销号,新开工项目表土剥离纳入有效监管,用长牙齿硬措施切实保护好耕地中的“大熊猫”。

    五是民生保障持续提升。把有限的财力更多向民生领域倾斜,支出达3.7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2%。高质量完成10件利民实事,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全面提升。就业工作扎实推进,创建省市充分就业社区4个,新建就业见习基地27个,城镇新增就业4543人,城镇调查失业率低于省控目标。养老服务设施和居家养老服务驿站实现全覆盖,提供居家养老服务5万余次。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与牡丹江大学、黑幼专“区院合作”取得实质性突破,成立全市首家“社区学校”,江南新建4所公办普惠性幼儿园,9所学校办学条件全面改善。落实落地“双减”政策,“区管校聘”改革全面完成。社区治理始终全市领先,改造新建千米社区2个,“一刻钟”便民服务圈覆盖率100%,1人荣获“全国优秀城乡社区工作者”称号。双拥创建工作走深走实,学府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获评市级优秀。

    六是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常态化开展“十查十治”,高压推进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保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全区未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区级应急指挥中心基本完工,小型消防站建成投入使用,全面打通安全防范“最后一公里”。全市率先建成民兵应急器材库,保障水平全面提升。“平安东安”建设成效显著,食药环案件打击创历史新高,电信网络诈骗、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同比大幅下降,八类案件、盗窃案件破案率100%,圆满完成冬奥会、冬残奥会、党的二十大等重要节点安保维稳任务,“核心使命-2022”6个专项行动位居全市第一。

    七是自身建设全面加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把区委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自觉接受区人大、区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办复率100%。坚持依法治区、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八五”普法成效喜人,社区矫正优秀案例收录国家案例库。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各项指标稳居全市前列。市场主体增长领跑城区。坚持政府带头过“紧日子”,区直预算单位公用经费标准和一般性支出压减34.6%。纵深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着力解决“三低一粗”问题,事不过夜、马上就办成为政府工作常态,跳起摸高、争先创优成为政府干部习惯共识。

    各位代表,过去的2022年,是极其特殊、极具挑战、极为不易的一年。面对多轮新冠肺炎疫情,我们沉着应对、精准防控。面对超预期的经济下行压力,我们加压奋进、迎难而上,保持了经济平稳发展。面对多重叠加的风险隐患,我们主动防范、积极化解,坚定不移防风险、保安全,守住了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奋战在全区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同志,向中省市直单位、工商界人士以及所有关心支持东安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不大、产业结构不优、大项目支撑不强等问题依然存在,财政收入与刚性支出矛盾激增;公共服务还存在一定短板,精准满足群众需要的能力还有待提升;个别政府干部思想解放不够深入,破解发展瓶颈的创新举措还不多。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解决。

    二、2023年工作任务

    我们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动融入全市发展大格局,坚决扛起中心城区的使命担当,聚焦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在新一轮竞相发展中走在前、当先锋、作表率。

    政府工作的总体工作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战略部署,认真落实省委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更好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聚焦共同富裕保障改善民生,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保持社会大局稳定,深化全面从严治党,深入实施“五市战略”、“五个区域性中心”、“六个牡丹江”战略部署,坚持 “353”发展定位,全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突破东安”路径引领,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东安实践,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东安新篇章。

    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以上,农林牧渔总产值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增长6%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外贸进出口总额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增长15%以上,实际利用内资增长35%以上,城乡居民收入高于经济增速。

    围绕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聚焦转型升级,着力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上求突破

    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坚定不移把产业振兴作为主攻方向,做大主导产业,做强实体经济,全力推动产业提质扩量增效,在高质量发展中当好“东安表率”。一是提振壮大传统产业。坚定不移推动农业与工业“两业”融合,做足“精农升工”文章,形成上下贯通、链条联动、集群发展。聚力现代都市型精品定制农业,推动“水果肉菜米种养加”一体发展,深化特华得食品、北粮集团等两头两尾领军企业龙头带动,提升东方食品园区、永兴食品园区承载能力,发展肉制品、预制食品、休闲食品和特色功能食品,引进“接二连三”农业产业化项目5个,促进都市农业、订单农业、精品农业、体验农业、生物农业、品牌农业规模发展,培育形成亿级绿色食品加工产业集群,实现“小农业”做成“大产业”。实施制造业提升行动,支持棱达机电、江盛城建等企业瞄准细分市场延链补链强链,布局建设省内领先绿色建材生产基地,加快制造业“智改数转”步伐,提升装备制造关键基础件供应能力,谋划引进智能智造整机产品和核心零部件,形成智能化、成套化和服务化态势。全年新增省级产业龙头企业1户、规上工业企业4户。二是提质扩容优势产业。坚持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主攻方向,顺应消费升级扩容的发展大势,联动做好“强贸旺旅带总”文章,加快建设现代商贸核心区,发挥大润发、百货大楼等核心商圈带动作用,扩大东一步行街等“四纵七横”特色街区消费热度,建设星河传说商贸风情街、江湾二期商贸综合体等新兴商圈,盘活客运枢纽、红博购物广场等商贸存量,促进东一商场等“老字号”创新发展,做大夜间经济、首发经济、首店经济、品牌经济、流量经济,新引进知名首店、品牌店、旗舰店8家,精心打造消费新场景50个,释放节庆消费、集市消费、线上消费潜力,全年电商零售额突破7亿元,持续提升中心城区对全市及全省东部消费人群的吸引力、辐射力。深化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提升“文旅牵动先行区”能级,全面推介“雪城客厅·首善东安”旅游品牌,深入实施最美景区、最美旅游公路“双美”工程,与北京东方园林战略合作布局全域旅游,启动葡萄酒文化产业园、啤酒文化产业园等文旅融合重点项目3个,争创4A级景区、3A级景区各1个,发展“颠覆性创意、沉浸式体验、年轻化消费”文旅新业态。年接待游客突破260万人次,收入同比增长20%。全力发展总部经济,坚持“以亩产论英雄”,用活用好楼宇园区资源,引进大企业大集团地区总部、分支机构、结算中心,年内总部经济企业突破15家,形成总部经济聚人聚财聚集的“蝴蝶效应”。三是提速发展新兴产业。实施“四新经济”提速计划,加快从引领企业培育向关联企业集聚、再向品牌成长的梯次迈进。打造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实施“强企引领、场景培育、数字服务”三项行动,重点推进热电公司千点无线传输室温检测平台建设,加快东安数字经济产业园尽快开园,培育壮大数控木工机械、智能石油装备、锋速软件开发等多元数字业态,大力实行智能化技术改造项目,实现“无人车间”“无人工厂”零突破,新增上云企业100家。生物经济实行“产业育苗”行动,大力发展道地药材种植、药材深加工产业,搭建“祖研中医”创新技术平台,发展壮大皖冰中药等领军企业,同步发展生物医药、生物育种、生物育肥等产业,建设生物创新链聚集区。冰雪经济实施“冰雪+”成长行动,优化“一城四季三区四板块”产业布局,提升5个室内外冰雪基地品牌辐射和人气指数,延长旅游赛事、滑雪装备消费链,同步发展装备制造、旅游文创产业链,打造全市冰雪产业创新发展的“新高地”。创意设计实施名品名室名匠“三名”行动,推动满绣、渤海靺鞨绣由品牌输出向IP出圈转型,推动1946文创园晋升省级园区,形成知名创意产业集聚区。

    (二)聚焦提质增效,着力在夯实项目建设上求突破

    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充分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打好“项目强区”攻坚战,不断跑出项目投资量质齐升的“东安速度”。一是强化招商引资蓄潜能。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坚持向引进外来战略投资者要发展,锚定“4567”“4428”产业定位,强力落实“三全四专”招商机制,精准绘制招商图谱,建立强链补链延链招商攻坚清单,创新实施云招商、屏推介,瞄准重点区域、重大招商活动开展敲门招商、展会招商,紧盯行业龙头、产业头部企业开展精准招商、定向招商,对接商会、行业协会和落户企业以企引企、以商招商,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同比增长35%以上,实际利用外资实现零突破,签约投资亿元以上项目13个,力争在10亿元项目上实现新突破。二是强化项目建设添动能。持续深化“项目为王”的理念,抢抓国家“政策发力适度靠前”机遇,健全项目滚动策划储备机制,打好项目建设四季会战,狠抓年度投资15.55亿元的19个省市重点项目,力争再入库3个省重点项目,做好国贸大厦商业综合体开工准备,加快热电联产、特华得肉灌食品扩建、分布式光伏发电等项目竣工投产。锚定“1234”目标,新谋划项目100个,梯次入库省市重点项目20个,申报各类政策领域项目30个,储备推进项目40个,向上争取资金1亿元以上。三是强化要素保障赋新能。完善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体系,畅通审批服务和要素保障绿色通道,落实重大项目包抓责任制和清单管理制,深化领导领办、分级会商机制,全力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建立“金融顾问”制度,打好预算内投资、债券资金、社会资本、金融资本“组合拳”,抢占发展先机,解决重大工程项目建设资金短缺难题。做好用地供给,释放国土空间规划调整红利,积极破解土地瓶颈制约,加快编制项目连片开发方案,全力向上争取建设用地指标支持,争取8个项目纳入省土地要素保障清单。全年争取国有建设用地指标3万平方米以上。

    (三)聚焦强农富农,着力在推动乡村振兴上求突破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奋战“五园”建设,攻坚“五子”产业,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奋力开创乡村振兴的“东安模式”。一是发展现代农业。扛稳粮食安全重任,执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确保粮食年产量保持在2万吨以上。深入践行大食物观,扶持壮大“水果肉菜米”五大特色产业,优先实施稳猪扩牛工程,深入抓好丹江养殖、百晟牧业生猪生产,引进落地丰和清真肉牛养殖、牧原集团智能养猪基地等畜牧业龙头项目,持续推动东胜虾稻米、大湾棚室菜、西村寒地果、牡丹峰矿泉水品牌化、产业化,健全完善仓储保鲜、冷链物流等功能配套,持续扎好“粮袋子”、建好“肉铺子”、拎好“菜篮子”、摆好“果盘子”、护好“水缸子”。二是建设和美乡村。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释放牡丹峰郊野单元规划乘数效应。完成4个村屯的规划编制,实现村庄规划编制全覆盖。加快乡镇农民集中居住区和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配套完善路桥沟涵灯等农村基础设施,升级改造乡级公路2条。高质量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健全村庄环境长效管护机制,持续推动村容村貌整治重点由公共环境向农户庭院延伸,保持农村垃圾清运常态化,新建镇级垃圾集中转运站1个,整改完成户厕57个,改造桥梁2座,安装路灯300盏,评选最美村庄5个、最美庭院7个,全力争创省市级美丽乡村示范点1个。三是激发乡村活力。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改善脱贫人口生活水平。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集中连片托管服务,新增丰农控股等省市级示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家,实行整村托管试点1个,托管服务农田1000亩。扎实做好第二轮土地承包期再延30年各项工作,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做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各项准备,巩固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有序引导社会资本下乡进村,开发闲置土地、房屋资源,拓展农民增收空间。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发挥“企业+基地+农户”、“企业+合作社+农民”带动作用,把家门口的就业岗位和增值收益更多留足留给农民。

    (四)聚焦蓄势聚能,着力在加快改革创新上求突破

    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根本动力,加快破除发展瓶颈,不断营造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的“东安现象”。一是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政策举措升级版,强化系统整合、数据融合、机制聚合,优化双随机一公开、互联网+监管、信用监管,强化“一网通办”“一网协同”“一枚印章管审批”,加快“码上诚信”建设,实现商事登记分钟制办结,创建城区首家24小时政务自助服务大厅。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强化涉企政策精准推送,完善企业困难问题征集交办机制,千方百计为民营企业排忧解难,新增市场主体3000户以上。二是强化科创引领。强势启动新一轮“科技型企业三年行动计划”,鼓励支持龙头企业建设创新平台、组建技术联盟,勇于“揭榜破题”。全年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户,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户,科技型中小微企业30户。塑强“创在东安”品牌,推进创新主体、创新平台规模效益“双提升”,加快“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全链条发展,提升海大、蚁聚等孵化器辐射能级,全区孵化器、众创空间总面积突破15万平方米,打造全市一流“双创”高地。用好用活“新时代龙江人才振兴60条”和市“人才引领发展20条”,实施人才“东引行动”,全年引进人才29人。三是深化对外开放。抢抓对俄贸易升级的政策机遇,实施“外贸攻坚”行动,鼓励天业、祥达等企业走出去、拓市场、抢订单,推动实际利用外资稳步增长,鼓励跨境旅行社带客入区,打造双向开放新高地。力争全年招引外贸企业5户。拓展对外合作领域,深化与市经开区、市林草局等全向融合,推动与市国投集团、经开集团战略合作,加快承接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友好区产业转移,加快与省农科院、东北林大、东北农大、黑龙江农职院合作共建产业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借势借力牡丹江保税物流园区发展外向型经济,持续提升对外开放能级。

    (五)聚焦利民惠民,着力在增进民生福祉上求突破

    始终心怀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这个“国之大者”,全力实施“民生兴区”工程,打造更有保障、更具质感、更加幸福的“东安生活”。一是抓实民生保障。持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落实城乡低保、特困供养对象、残疾人保障政策,加大困难群众临时救助,民生支出占比稳定80%以上。坚持把稳就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落实各项群体保障,争创省市级充分就业社区2个,转移就业和外出务工800人次,全年新增城镇就业2000人,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倾情服务“一老一小”,优化社会化社区日间照料和综合养老服务机制,鼓励发展农村互助式养老服务,稳步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重点扶持医养康养产业,足额发放二孩三孩生育补贴,切实做到各项保障政策落地见效。二是优化公共服务。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深入实施办学条件提升工程,全面提高学前三率,持续扩大“学在东安”品牌影响力,新建公办幼儿园1所,创建“云端学校”2所,实现公办普惠园覆盖率90%以上。巩固扩大“双减”成果,办好群众满意教育。纵深推进健康东安建设,推动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基层。因时因势落实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各项要求,保障群众就医用药,做好重点人群分级诊疗,全力推进第二剂加强针接种,筑牢人民生命健康免疫屏障。大力发展文体事业,启动建设15.6公里牡丹峰健康骑行步道,新建城区“15分钟健身圈”3个,推动公共文体服务向普惠性、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三是释放政策红利。按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用心用情办好8类10件利民实事,实行清单式管理、项目化推进,更多更好更快解决群众的操心事、揪心事、烦心事。持续改造星元、林机等老旧小区10个,完成改造面积25万平方米,惠及居民3295户。统筹做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和第九届全国双拥模范城创建工作。

    (六)聚焦底线思维,着力在统筹发展安全上求突破

    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强力筑牢安全发展的“东安屏障”。一是坚决守牢安全生产底线。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开展危化品、建筑施工、城镇燃气、道路运输等9大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全力打造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2.0版本,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加强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建设,统筹抓好防汛抗旱、地质灾害、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筹建区级综合应急物资储备库,持续提升防灾减灾能力。抓严抓实食品药品安全,持续开展守护行动,强化全链条监管,确保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二是坚决守牢生态安全底线。坚持生态优化、绿色发展,加快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保护和综合治理,做实河湖长制、林长制、田长制,推进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加大秸秆禁烧管控力度,持续改善空气质量。深入整治“四乱”,全力推进兴隆河、东小河流域污染治理和小团、跃进2个水库清淤,加强重要水源地保护和入河排污口监管,确保国控断面、水源地水质全面达标。扎实推进“无废乡镇”试点工作,持续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实施肥药减量增效,确保土壤环境持续改善。加快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销号,落实重点区域生态修复工程,推进8条侵蚀沟综合治理,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三是坚决守牢防范风险隐患底线。全面强化粮食、能源、金融、房地产等领域风险管控。严格政府债务管理,落实专项债务禁止类项目清单,加大债务风险化解力度,确保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做好金融风险监测评估预警,强化企业债务风险防范,加强地方金融组织依法监管,坚决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持续开展非法集资、网络借贷等非法金融问题专项整治,着力营造安全健康的金融生态。聚焦“三保”,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一楼一策”化解房地产领域风险,确保“保交楼”项目如期交工。

    (七)聚焦共建共享,着力在创新基层治理上求突破

    坚持把政府管理和治理创新有机融合,最大限度集聚基层治理资源,延伸基层治理触角,打造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东安样板”。一是加强网格治理水平。坚持一网统管、一网统服,完善“1+4+X”塔式工作机制,健全“三级四长”责任制,推行区镇(街道)两级网格协调指挥,一体化设置基础网格和专业网格323个,实行“全科大网格”管理,开展邻里议事、“东安夜话”“孝善食堂”等特色活动,带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实现“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二是增强赋能治理能力。加快提升数字化治理水平,创建“互联网+社区”“警格+网格”数字实践场景,研发推广“善治东安”APP,开通“码上生活”智能便民服务,建设一刻钟数字服务圈,创建智慧社区10个,打造智慧安防小区30个,构建“一云一网一圈”数字赋能治理格局。三是建强公共治理体系。坚持基层治理一盘棋,加大“三社”联动力度,巩固拓展乡镇(街道)赋权试点,实现“街镇吹哨,部门报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平安东安”建设,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纵深推进新一轮禁毒人民战争,重拳整治盗抢骗、黄赌毒、电信网络诈骗等突出违法犯罪行为,维护社会稳定大局。落实领导干部下访制度,建立闭环跟踪落实机制,及时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全力创建基层治理现代化示范区,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我们受命于“两个一百年”交汇的历史时期,肩负着突破东安的重大责任使命,承载着全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我们要始终坚持党对政府工作的绝对领导,旗帜鲜明讲政治,不断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持续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一是强化政治引领。始终深学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始终在区委的领导下笃定前行,推动中央、省市、区委决策部署落地生根。二是坚持依法行政。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和“三重一大”决策机制,切实让政府规章制定有准度、权力运行有法度、严格执法有力度。坚持人民民主,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持续加强政务公开,建设更加透明的阳光政府。三是锤炼能力作风。始终担责于身、履责于行,主动投身突破东安主战场、攻坚克难第一线、服务群众最前沿,推动作风建设化风成俗。以“站排头”点燃奋进激情,以“当先锋”扛稳责任担当,让奔跑奋进、实干快干、干成干好成为政府的鲜明特征。四是树立清廉形象。深入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全面压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充分发挥审计监督职能作用,从严整肃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使命重在担当,实干成就未来!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同心同德,埋头苦干、勇毅前行,以实际行动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东安新篇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