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市统计局
(2020年3月26日)
2019年,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用新发展理念指导发展、用生态文明建设统领发展,大胆探索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水平提高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发展新路,全市经济总量稳步增加,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动力活力持续释放,质量效益持续改善。
一、综合
经省统计局统一核算,全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1510.92亿元,比上年增长7.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5.20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573.88亿元,增长8.2%;第三产业增加值721.85亿元,增长9.4%。三次产业比由上年的14.4:38.1:47.5调整为14.2:38.0:47.8。人均生产总值37272元,按年平均汇率计算,折合5403美元,比上年增长7.5%。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406.0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32 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08.50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1.35%,比上年末提高1.5个百分点。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39.8%,比上年末提高1.3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5.16万人,出生率12.72‰,比上年下降0.96个千分点;死亡人口2.45万人,死亡率 6.03‰,下降0.02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6.69‰,下降 0.94个千分点。
全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比上年上涨2.6%。八大类消费品价格与上年相比呈现六升二降的趋势。其中食品烟酒类上涨8.9%,涨幅居首;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1.5%,居次;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0.8%;居住类上涨0.3%;医疗保健类、衣着类均上涨0.1%;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下降0.7%;交通和通信类下降3.2%。
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213.04亿元,增长6.1%。其中,税收收入(全口径)179.05亿元,增长5.0%,占财政总收入比重为84.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9.24亿元,增长4.1%;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3.7%。在主体税种中,增值税45.77亿元,增长16.2%;企业所得税 9.78亿元,增长8.1%;个人所得税1.40亿元,下降48.1%。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74.32亿元,增长17.3%。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8.40亿元,增长27.3%;科学技术支出13.21亿元,增长28.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3.43亿元,增长3.9%;医疗卫生支出53.63亿元,增长9.2%;教育支出76.91亿元,增长12.8%;农林水事务支出58.99亿元,增长4.4%;城乡社区事务支出72.73亿元,增长88.4%。
二、农业
全年农业总产值371.1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3.1%;粮食种植面积618.64万亩,比上年下降1.3%;实现粮食总产量274.31万吨,下降1.2%;蔬菜播种面积104.41万亩、增长1.3%,蔬菜总产量154.18万吨,增长0.4%;棉花种植面积2.73万亩、下降0.5%,棉花总产量0.26万吨、下降0.3%;油料作物总产5.59万吨,增长2.6%。
全年肉类总产量31.35万吨,下降5.1%。其中,猪肉产量17.85万吨,下降17.5%;牛肉产量0.53万吨,增长8.0%;羊肉产量0.1万吨,增长13.8%;禽肉产量12.85万吨,增长22.4%。年末生猪存栏86.61万头、下降36.9%,生猪出栏214.83万头、下降18.3%;年末牛存栏16.48万头、下降0.4%,牛出栏4.42万头、增长7.3%;年末羊存栏3.39万头、增长8.5%,羊出栏4.63万头、增长11.6%;家禽出笼9497.96万羽,增长21.6%。全年水产品产量16.73万吨,增长2.4%。
农业机械总动力282.42万千瓦,比上年增长4.03%。实际机耕面积466.61千公顷,增长0.21%;当年机械播种面积134.64千公顷,增长4.73%;机械收获面积358.73千公顷,下降3.34%。
全市有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47家,无公害水产品43个,绿色有机水产品19个,南丰县成功创建农业农村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县。全市新增绿色食品、有机认证农产品27个,“三品一标”达630个,其中:新增绿色食品、有机认证农产品23个;新增地理标志农产品4个,达30个。9月23日,中国农民丰收节江西活动在我市成功举办。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市全部工业增加值413.38亿元,比上年增长8.7%,占GDP的比重为27.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8%。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629.13亿元,增长8.3%。其中,股份制企业完成总产值1532.87亿元,增长8.8%;国有企业完成总产值0.83亿元,下降27.6%。
全市工业园区开发面积51平方公里,工业园区完成营业收入1567.4亿元,增长8.9%。全市六大支柱产业营业收入为:化工建材202.38亿元、机电汽车356.1亿元、有色金属加工446.17亿元、食品加工78.29亿元、生物医药70.61亿元、电子信息53.47亿元,全市工业园区内投产工业企业1016家。
2019年末,全市在库建筑业企业195家,其中,一级资质以上建筑企业42家。全年全市建筑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60.49亿元,增长6.7%。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491.73亿元,增长15.1%;建筑业劳动生产率325261元/人(按建筑业总产值计算),增长14.3%。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3.2%,占全部投资的5.1%;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1.3%,占全部投资的48.1%;第三产业投资增长7.8%,占全部投资的46.8%。
全年工业投资增长11.2%。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10.3%;汽车制造业投资增长39.6%;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投资增长7.2%;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投资增长-15.2%。全市全年非国有经济投资增长5.7%,占固定资产投资的67.2%。其中,民间投资增长6.1%。
全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长14.8%,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为19.5%。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6.9%。房屋施工面积1850.23万平方米,增长2.5%;房屋竣工面积144.69万平方米,下降12%;房屋销售建筑面积482.74万平方米,增长3.2%。
2019年底,农村危房改造任务2410户已开工建房并完工,开工率100%,完工率100%。
五、国内贸易
全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7.53亿元,增长11.7%。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市场实现零售额511.39亿元,增长11.1%;乡村消费品市场实现零售额96.14亿元,增长14.6%。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是社会消费品零售市场的主导力量,实现零售额556.64亿元,增长11.0%,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1.6%;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50.89亿元,增长19.5%。
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同比增长15.1%;石油及制品类同比增长11.2%;汽车类同比增长7.8%。
六、开放型经济
2019年全市进出口总值152.40亿元,增长7.9%。其中,出口总值139.87亿元,增长6.8%;进口总值12.53亿元,增长22.3%。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4.12亿美元,增长7.0%。新引进2000万元以上项目414个,同比增长15.32%,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71个;项目实际进资568.49亿元,同比增长8.81%,其中亿元以上项目实际进资490.22亿元。
抚州海关正式开关运行,结束我市外贸企业异地报关的历史。中欧班列和铁海联运货运班列实现常态化运行。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标准版报关、报检覆盖率均已达到100%。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14943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739公里,高速公路里程数占全省比重为12.1%。民用汽车保有量38.51万辆,增长12.9%,其中私人汽车33.36万辆,增长14.9%;民用轿车保有量31.33万辆,增长15.3%,其中私人轿车30.06万辆,增长15.9%。
全年全市邮政业务总量12.13亿元,比上年增长32.4%。完成邮政函件业务45.2万件,同比增长3.0%;包裹业务2.99万件,同比增长34.8%。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3389.23万件,同比增长31.2%;业务收入3.39亿元,增长31.9%。电信业务(含移动、联通、电信三家)收入20.63亿元,增长3.5%。
全年全市接待国内旅游者643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0%;国内旅游收入609亿元,增长25%。接待入境旅游者9.73万人次,增长7%;国际旅游外汇收入0.39亿美元,增长27.7%。2019年汤显祖戏剧节暨国际戏剧交流月活动取得圆满成功;黎川县同胜九曲东黎景区被评为国家级4A景区,全市国家级4A级景区增至17家。
八、金融和保险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 2249.67亿元,比上年末增长8.6%,比年初增加 178.05 亿元,同比多增 11.6 亿元。其中,住户存款 1488.10 亿元,比年初增加 181.06 亿元,同比多增 60.36 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 424.17亿元,比年初增加15.48 亿元,同比少增 16.05 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 1882.04亿元,比上年末增长 16.4%,比年初增加 265.24 亿元,同比多增 25.06 亿元。其中,住户贷款 1044.25 亿元,比年初增加 148.77亿元,同比多增 7.62 亿元;非金融机构及机关团体贷款 837.79亿元,比年初增加 116.47 亿元,同比多增 17.44亿元。
年末全市共有保险公司19家,从业人员1.48万人。全年实现保费收入47.03亿元,同比增长14.5%;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16.06亿元,同比增长11.9%。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市现有高等学校3所(不含驻抚省属高校),共有在校学生1.78万人,教职工1433人;中等职业学校27所,在校学生1.5万人,教职工882人;普通高中38所,在校学生8.68万人,教职工4463人;普通初中189所,在校学生18.65万人,教职工1.26万人;小学648所、教学点892个,在校学生33.73万人,教职工2.06万人;幼儿园1019所,在园幼儿12.51万人,教职工1.52万人;特殊教育学11所,特殊教育学生(含随班就读生)2666人,教职工95人。
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59家,总数达348家,较上年增长52%;完成科技型中小企业注册数469家,入库数372家,同比增长57.6%。我市有10家企业上榜瞪羚及潜在瞪羚企业,其中:上榜瞪羚企业6家,上榜潜在瞪羚企业4家。组织推荐66家企业申报2019年度独角兽(潜在、种子)和瞪羚(潜在)企业,其中种子独角兽企业2家,瞪羚企业36家,潜在瞪羚企业28家。
全年专利申请量7648件,专利授权量5488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144件。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72件。 年末全市共有产品质量检测机构6个,其中国家级检测中心1个,法定计量技术机构12个。
十、文化、卫生健康
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 3 个,文化馆 13 个,公共图书馆 12 个。广播电台 12 座,电视台数12座。年末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 99.6%,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 99.86%。
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含村卫生室)2611个。其中,医院89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2 个,专科疾病防治所(站、中心)6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4 个,卫生监督所(中心)12个。卫生技术人员 20147 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 7304人,注册护士 9312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 18904张,其中,医院床位数 13844张。
十一、就业、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 4.32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 6.26 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 1.6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08%。全年农民外出从业人员 75.27万人。其中,省外 45.64 万人,省内 29.63万人。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518元,增长8.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81元,增长8.9%。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0103 元,增长9.5%;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0879 元,增长14.7%。
年末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 78.9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 3.92 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5.53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45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59.1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26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 21.5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 0.4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 38.8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 0.79万人。城镇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人数 2.1万人,城镇低保标准 640元/人月,向城镇低保户发放低保金 1.61 亿元;农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人数 12.37万人,农村低保标准 385元/人月,向农村低保户发放低保金 4.46 亿元。
全年全市扶贫移民搬迁 0.4万人,扶贫资金投入9.06 亿元。实现 2.2 万贫困人口脱贫,1 个贫困县(乐安县)成功脱贫摘帽。
年末全市共有提供住宿的社会福利机构 201 个,床位数1.86万张,收养人数 9683人。社区服务机构和设施总数 268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 268 个。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 2.58亿元,筹集福利彩票公益金 0.23亿元,直接接受社会捐赠 0.07 亿元。
十二、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应急管理
全市拥有环境监测站14个。全年PM2.5浓度为21.7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6.4%。全年PM10浓度为44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2.2%。优良天数比例为95.4%,比上年上升6.9个百分点。
全年全市完成造林面积 6.48 万亩,森林抚育 46.32 万亩,改造低产低效林 12.8万亩。共建立自然保护区 22处,其中,国家级 1 处、省级 6 处、市县级15 处。自然保护区面积13.04 万公顷,占全市国土面积的6.9%。全市2019全年新增省级湿地公园2个(南丰沧浪水省级湿地公园、南丰九剧水省级湿地公园,面积217.12公顷)。现有国家湿地公园6个,省级湿地公园11个,总面积18269.09公顷;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1个,面积1693.5公顷。
全市年平均降水量2002毫米,较常年偏多10.7%。平均气温 18.8℃,较常年偏高 0.7℃。平均日照时数1629.5 小时,较常年偏多3%。
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303.07万吨标准煤,增长9.2%;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上升0.39%。
全年安全生产事故 88 起,其中,道路运输业事故 78 起,工矿商贸事故 10 起。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 58 人,其中,道路运输业事故死亡 45 人,工矿商贸事故死亡 13 人。亿元生产总值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0.038 人。
注释: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合计数或相对数由于单位取舍不同而产生的计算误差,均未作机械调整。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和人均生产总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对国内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等相关指标的历史数据进行了修订。
[3]三次产业划分依据国家统计局2018年修订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国统字〔2012〕108号),行业划分执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
[4]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统计范围为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项目和房地产开发投资。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业、餐饮业企业。
[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019年统计快报数据。
[6]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按2015年不变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