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633|回复: 0

[黑龙江] 2023年大庆市红岗区政府工作报告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14:46
  • 签到天数: 731 天

    [LV.9]以坛为家II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4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7761
    发表于 2023-5-18 19:38: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3年大庆市红岗区政府工作报告

    ---2023年1月12日在红岗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红岗区人民政府区长  宋玉红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红岗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全面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一年。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和新冠疫情反复延宕,我们认真贯彻“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科学精准落实落细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全力以赴稳住工业大盘、稳住投资、稳住就业、稳住消费,抗疫斗争取得重大积极成果,经济运行稳定在合理区间,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一)全力以赴,众志成城,守住了“疫情要防住”目标。面对三年来最复杂最严峻的抗疫形势,牢牢掌握战疫主动权,“3.31”输入性疫情9天内得到全面控制,未造成外溢和社会面传播。“8.20”疫情期间,守住45天“零发生”目标。党政军民合力抗疫。坚持科学精准防控不松劲、不懈怠,扎实推进社会面管控、核酸检测、市场保供等各项工作,2948名各级干部职工、医护人员、公安干警、社区工作者昼夜奋战,油田企业、民营企业、消防及驻区部队、志愿者、爱心人士倾力相助,坚决打赢了防控阻击战。指挥调度科学有力。组建“1办18组44专班”区级指挥体系,完善“1指1办6专班”基层应急架构,成立流调、封控等9支应急突击队伍,建立核酸漏检补检等10余项工作流程,实现指挥科学精准、风险快速排查、指令直达基层。救治能力显著增强。全面落实“二十条”“新十条”,工作重心由防感染向“保健康、防重症”转变,累计投入2600余万元,储备医疗药品12.8万盒,购置呼吸机等医疗设备54台(套),储备诊疗床位372个,开设发热门诊及诊室8处,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二)千方百计,攻坚克难,守住了“经济要稳住”目标。坚持把稳增长作为头等大事,全力抓调度、稳预期、保运行,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2亿元,可比口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9%、增速全市第一。工业经济稳中提质。全区44户规上企业无一因疫情停产,规上工业增速始终位于全市前列。新一轮科技型企业三年行动计划提速提效,全年落地转化科技成果10项,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2家。华理生物跻身全省生物经济民营企业20强,成为全市首家科创板上市受理企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全部完工,郎家110千伏变电站、兴隆园区基础设施等项目顺利实施,园区要素保障能力全面提升。助企纾困成效显著。全面落实领导干部包联企业制度,深入开展“六必访”,精准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累计减退缓税费2.47亿元,直达2545户市场主体,创历史新高。帮助中瑞燃气、三精玻璃等企业申请各类贷款、补贴、奖励近3亿元。投资消费持续增强。扎实开展“项目建设攻坚年”活动,实施射孔器材等投资5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30个,海国融智风电等15个项目建成投用。累计新签约青岛双星等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14个,签约额24.4亿元,中晟国金燃气综合利用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投放200万元政府消费券,围绕消费节点谋划促销活动12次,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排名全市第一。农业产业稳步壮大。以项目化思维抓农业经济,组织实施了寒地灵芝、太平山水稻、仔猪繁育等一批试点示范项目。坚持稳粮扩豆,粮食产量实现“十九连丰”,总产达到1.2亿斤。规模养殖场达到9家,畜禽总量突破50万头(只),农林牧渔业总产值预计增长6%左右。

      (三)严抓严管,各司其职,守住了“发展要安全”目标。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向好。建立“常务会议固定调度、行业部门联合执法、区安委会定期督办”的运行机制,全面加强城镇燃气、危化品、自建房等重点领域隐患排查治理,整改安全隐患540处,消除油田管道占压风险180处,安全生产、道路交通、一般火灾事故起数同比分别下降66.7%、44.8%、55.6%,未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年度整改任务全面完成。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域全时段全面禁烧秸秆,按期完成安肇新河流域治理任务,扎实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和畜禽粪污治理,实施6处燃煤锅炉清洁化改造,空气质量优良率位居全市前列。社会环境更加安全稳定。深入推进平安红岗创建,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破获涉油违法犯罪案件163起,专项整治电信诈骗、养老诈骗,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下降9.2%,八类刑事案件下降36.4%。推进全国信访示范县(区)创建,28件信访积案全部化解,有力保障冬奥会、二十大期间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四)多措并举,关注民生,守住了“底线要兜住”目标。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到81%,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8%。援企稳岗取得实效。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活动18次,发放双稳基金、以工代训等补贴资金3400余万元,“缓降返补”社保资金394万元,新增市场主体1294户,新增城镇就业2018人、较年初目标实现倍增。城乡环境明显提升。东干线改造工程顺利通车。投资400万元硬化通村公路4.1公里,维修养护农村公路84公里。深入开展全国文明城创建,建成村级垃圾分拣中心10个,改造农村户厕372个,增设城区停车位2975个,治理违法建筑116处,绿化栽植树木2.1万株。公共服务不断改善。政务服务事项网办率达到100%,“便民服务动车组”作为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先后被省市媒体宣传报道。累计投入685万元实施8个学前教育和薄弱学校改造项目。十七中、六十五中等4所中小学完成九年一贯制整合。十六中标准化考场建成投用,圆满完成中高考任务。成功争取债券资金5000万元建设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区人民医院北院正式启用,创伤医院新院址对外开诊,升级改造红岗、八百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服务能力大幅提升。社会保障更加有力。投资1122万元实施乡村振兴衔接项目6个,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长17%,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考核位居全省前列。村集体投入资金2366万元,大幅提升村民医疗、养老、教育保障水平。推进社会救助体制改革,累计帮扶困难群众和优抚对象2.2万人(次),发放各类救助补助资金1772万元,困难退役军人帮扶率居全市首位。

      (五)强化能力,锤炼作风,守住了“保障要有力”目标。严格落实政府党组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政治生态持续向好。扎实开展机关“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运用“四个体系”、紧扣“四大行动”,以务实举措促进作风转变,以过硬作风推动59项重点工作全面落实落靠。提高行政效率,修订完善政府工作规则、重大行政决策规则和常务会议制度,大力推行“四不两直”“一线工作法”,马上办、快落实形成风气。纵深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多措并举开展“八五”普法,积极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全面履行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认真办好人大代表建议88件和政协委员提案77件,及时办理12345热线、百湖问政等平台工单3000余件。此外,统计、审计、外事、人防、青年、残疾人、妇女儿童、民族宗教和国防动员等各项事业也都取得了新成绩。

      各位代表!惟其艰难、方显勇毅。过去一年我们步履坚定、克难求进,各项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的结果,归功于全区人民的团结拼搏,得益于驻区油田企业的鼎力相助,离不开区人大、政协及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在此,我代表红岗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老干部以及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驻区部队、油田企业、中省直单位、民营企业,向所有关心支持红岗发展、共同抗击疫情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前进道路上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偏小,项目支撑后劲不足,疫情带来的各种衍生风险不容忽视,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的基础还不牢固;财政收支矛盾日益凸显,城乡统筹发展还不均衡,公共服务和民生保障距离群众期盼还有一定差距;政府系统个别干部的作风不实、担当不足,争先创优意识和工作执行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对此,我们将直面矛盾、正视问题,采取有力举措,认真加以解决。

      二、2023年工作安排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区委决策部署,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以项目建设为核心,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改善民生为目标,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全力打造“五个城区”,不断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红岗步伐。

      2023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左右;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围绕实现上述目标,务实抓好五个方面工作。

      (一)坚持稳中求进,培育壮大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稳字当头、敢字发力,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一是以更大力度调优产业结构。突出产业升级,鼓励支持九环新越、西姆莱斯等装备制造龙头企业加速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提高市场竞争力。突出延链补链,引导天然气加工产业向高端玻璃、天然气制蛋白饲料等关联产业延伸,推动10亿级能源产业向30亿级精深加工产业跃升。突出战新培育,推进华理生物脂肽表面活性剂工业化项目和科研中心尽快落地,实现生物产业跨越式发展。支持油田160兆瓦分布式风力发电和聚霆51兆瓦分布式光伏项目建设,稳步提升新能源产业规模。借助绥大高速通车契机,谋划发展区域仓储配送中心、电商贸易物流园等现代物流产业。

      二是以更大力度抓实招商引资。落实“招商引资攻坚年”行动部署,与油田企业、行业协会等搭建合作平台,紧盯北京、江苏等重点区域,开展委托招商、以商招商、驻点招商,大力引进精细化工、新材料等行业领军企业和关联企业,增强产业发展后劲。把全周期服务、全流程代办融入项目落地、建设各环节,实现在谈项目快签约、签约项目快开工、开工项目快投产,力争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0个,实际利用内资增长100%以上。

      三是以更大力度加速项目建设。加强领导包保和要素保障,全面推动广东绿晟等16个投资5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提速提效,力争中晟国金、射孔器材等产业项目10月底前投产、年底前达效,进一步壮大工业经济总量。通过“嫁接”“内移”“出售”等方式,“一企一策”加快得尔塑胶、天通电器等停滞项目盘活。围绕政策导向抓项目储备,提高兴隆大街二号段、园区绿化等项目谋划深度,推动向上争取工作实现新突破。

      四是以更大力度提振工业经济。紧盯龙头企业和成长型企业,持续开展“六必访”,加大政策对接、银企对接、产销对接服务力度,加速龙头企业裂变增容、成长型企业强筋壮骨,重点推进瀚森燃气、恒驰电气等企业上量增产,中瑞燃气、庆拓机械等企业增容扩建,力争扩产项目当年启动、当年达效。大力帮扶停产、减产工业企业,做好康盛石油科技等临规企业培育,力争全年新增规上企业5家,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以上。

      五是以更大力度建强园区平台。以项目招引和完善配套为重点,启动林源合作园区和环保科技园区建设,拉开园区产业发展框架。加快郎家110千伏变电所、兴隆园区基础设施等项目进度,确保年底前全部完工。探索推进园区服务管理体制改革,强化招商引资、项目保障、为企服务职能,逐步推进基础设施维护、物业管理等功能社会化运营。

      (二)坚持改革创新,着力激发跨越发展新活力

      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加强顶层设计,协同内外资源,以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一是强化科技创新赋能。实施科技“直通车”专项行动,打造“政企校”合作新模式,推动华理生物与东北石油大学共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支持恒驰电器等企业与高校院所合作,力争转化科技成果5项,共建实习基地7个。抓好新一轮科技型企业三年行动收官,推进华力机械、弘泰宏金属制造等企业通过高企认定,力争创建省级技术创新中心2个,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至33家。

      二是打造优质营商环境。推动政务服务大厅搬迁扩建,加快政务服务数字化转型,推进企业开办、不动产登记等服务事项“一件事一次办”。坚持包容审慎监管,全面推广柔性执法,持续营造适度宽松的发展环境。建立“银政企”常态化对接机制,鼓励引导金融机构优化放贷流程,力争全年达成贷款意向3亿元左右。精准高效落实“振兴发展民营经济45条”等惠企政策,实施更大范围“免申即享”,真招实策助企纾困解难。

      三是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牵引,持续加大企业投资、公共服务、民生保障等领域改革攻坚力度。推行简易低风险小型建设项目“清单制+告知承诺制”审批改革。创新资产盘活机制和模式,吸引优质民间资本加速盘活政府闲置资产。全面实施“区管校聘”改革,优化城乡师资配置。持续推进公立医院薪酬制度、医保支付方式等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推行乡镇(街道)职责清单建设,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四是推动地企协同发展。坚持“新四共”方针,开辟油田产能项目政务服务“绿色通道”,优化用地、安全、环保等审批流程和时限。持续整治油气管线占压安全隐患,全力支持龙丰、三联等注册地方企业做大做强,倾力服务“百年油田”建设。进一步完善地企深度融合机制,联合开展招商引资,共同发展高端“油服”、“化尾”产业,围绕科技创新、园区共建、城市建设等领域持续深化务实合作,携手实现高质量发展。

      (三)坚持融合发展,聚力打造城乡统筹新样板

      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优化城市功能和生态功能,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加快城乡深度融合、统筹发展。

      一是统筹规划建设。全面完成区、镇两级国土空间规划,统筹推进“多规合一”。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快天问、公安家属楼等老旧小区改造,城区排污管网建设和庆南地区供热改造。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修补萨大路破损路段,改造兴隆河、宏伟村等9公里农村公路。实施“增红添绿、生态惠民”行动,全力打造萨大路百里景观带和绥大延长线景观长廊,依托地企同心园、晨曦林地、四厂绿地,谋划建设绿色主题公园。

      二是坚持生态优先。扎实推进中央和省级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攻坚,持续巩固拓展污染防治攻坚成果,保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一体推进散煤污染治理、安肇新河流域治理等35项重点任务。多措并举做好杏一和南七垃圾场封场治理。全面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严格落实产业准入、总量控制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等管控要求,坚决守好生态环保底线。

      三是紧抓乡村振兴。坚持“矿区近郊”发展方向,扩大碱地柿子、水稻、杂粮种植面积,壮大奶牛、生猪、肉鸡等畜禽养殖规模,稳步叫响精品果蔬、优质牧业、沙地中草药等特色农业品牌。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统筹推进“五项革命”,实施兴隆河村医护综合体、兴隆牧场村幼儿园改造等项目,全力争创省市示范样板村。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推进杏树岗红煜井下作业、宏伟肉牛养殖等村集体经济项目,探索发展农事体验、观光采摘等农旅融合业态,确保脱贫户年收入增长11.5%以上。

      四是深化精细管理。巩固“创城”成果,紧盯城乡结合部、背街小巷等重点区域,持续整治乱停乱放、占道经营、私搭乱建等“城市顽疾”。规范便民市场、露天大集,逐步解决无人保洁街路问题。推行深度保洁机制,高质量打造铭华商业街、红岗市场和大商超市等精品商圈。加快智慧城市建设,以综治中心和雪亮工程为载体,运用数字技术推动城乡管理手段、管理模式创新。

      (四)坚持民生为要,切实增进人民群众新福祉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七个“有所”上不断取得新进展,让全区人民共享更多改革发展成果。

      一是继续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大力推动创业带动就业,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平台经济等新产业新业态,通过创业培训、担保贷款等方式扶持创业项目20个以上。深入实施职业技能培训行动计划,提升低收入群体就业能力,力争全年职业技能培训突破500人次。

      二是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努力改善公办幼儿园办园条件,落实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扶持政策,提高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实施十六中、四十七中等7所学校升级改造,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拓宽教育人才补充渠道,计划引进优质教师55人,进一步提升师资能力水平。实施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工程,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三是扎实推进健康红岗建设。深化医联体合作,打造特色专科,招录25名专业医护,不断提升区人民医院诊疗水平。支持创伤医院打造庆南地区专科医疗卫生服务品牌。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加强医疗设备购置和药品储备,加大中医药、中医技术应用力度,提高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继续加大卫生技术专业人员引进力度,力争在现有基础上扩增30%。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

      四是多层次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以医疗救助、教育救助、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为重点的救助体系,切实兜牢基本生活底线。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养老服务机构,新增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老年餐厅3家以上。总结推广杏南社工服务站运营模式,力争实现街道社工站全覆盖。持续做好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保障、残疾人事业发展、拥军优属等社会保障工作。

      (五)坚持底线思维,持续巩固和谐稳定新局面

      强化忧患意识和大局意识,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努力把各类风险隐患消除在源头、化解在萌芽状态。

      一是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建强新阶段疫情防控指挥架构,确保“乙类乙管”平稳有序实施到位。统筹急救药品和医疗物资储备调度,保障医疗机构药品供应。坚持“关口前移”的救治原则,完善重点人群健康管理台账,加快推进老年人疫苗接种,保障急危重症患者及时转诊救治。加强对一线医务人员关心关爱,科学统筹做好医务人员调度安排,确保相关待遇落实到位。

      二是狠抓安全生产工作。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常态化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深入推进城镇燃气、危化企业、油田作业等领域安全监管,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扎实开展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完成29处城乡危房改造。加强主要路段和重点路口道路交通秩序管理,增设2处重点路段信号灯。完善4个高层住宅小区和3个大型商场消防安全设施,加强应急演练,提高群众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

      三是全力维护社会稳定。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严厉打击涉油涉众、电信诈骗等违法犯罪案件,加快推进辅警改革,强化重点行业场所治安监管,全面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及时高效办理国务院“互联网+督查”等平台群众反映诉求,打通民生痛点和治理堵点。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强化社会矛盾源头化解,推进信访积案攻坚,全力营造安全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打铁必须自身硬。我们将始终牢记“三个务必”,扎实履职尽责,努力实现政府工作全面提升。

      一是切实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领悟力、执行力,确保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决策部署落地见效,以实际行动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二是切实把法治建设推向纵深。全面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健全完善依法决策机制,强化公平竞争审查,深化政务公开,规范行政执法。深入开展“八五”普法,加快建设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法律服务体系。强化政务诚信建设,坚持“新官理旧账”,全力维护政府公信力。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在凝聚共识中奋发,在团结力量中奋进。

      三是切实把作风建设抓紧抓实。始终保持谋事干事的拼搏斗志,一件一件抓落实,切实把“让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的要求落到实处。增强效率意识,深入践行“干就干好、干就一流”,始终保持工作快节奏、高标准,全面提升政府工作效率。强化务实作风,践行“紧严细实”工作要求,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大事”和“关键小事”。

      四是切实把廉政建设贯穿始终。全面加强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加大公共资源交易、政府投资项目等重点领域廉政风险监管力度。把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重点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靶向整治麻痹松懈、不作为不担当等问题。树牢政府“过紧日子”思想,持续压缩“三公”经费支出,保障民生支出稳定增长。

      各位代表,百年征程风正劲,重任千钧再扬帆。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区委坚强领导下,踔厉奋发、笃行不怠,赓续前行、奋楫争先,全力打造“五个城区”,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红岗而努力奋斗!

      《政府工作报告》名词解释

      1、“六必访”:即紧盯“签约类、新建类、在建类、建成投产类、转企入规类”五类项目,关注“拉动力强、产值下降快、有退规风险、生产运营困难以及停产、半停产和临规企业”六类企业,企业创业孵化时必访,经营策略调整时必访,经营困难时必访,增资扩产时必访,登记纳统时必访,筹备上市时必访。

      2、“便民服务动车组”:即打破传统政务服务模式,围绕为企服务、政银联动、社会保障等高频事项,将大厅“办事窗口”前移至社区、村屯,让企业、居民办事“零跑腿”,服务更便捷。

      3、“四个体系”:即领导责任体系、工作推进体系、考核评价体系、督导问责体系。

      4、“四不两直”:即“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的工作方式。

      5、科技“直通车”专项行动:即我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从走访企业高校、引进人才项目、打造创新平台三个方面发力,促进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在我区转化,鼓励和支持更多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建立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

      6、“政企校”合作新模式:即建立“政府搭建合作平台,企业作为创新主体,高校提供技术依托”模式,提高产学研用合作深度。

      7、“区管校聘”:即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和校长全部实行区级政府统一管理,编制岗位总量控制、动态调整、统筹使用;教师按岗聘用、竞争择优,落实中小学用人自主权,以达到区域教师资源合理配置的目的。

      8、“免申即享”:指通过政府部门简政放权、优化服务、信息共享等方式,实现符合条件的企业群众免予申报、直接享受政策。

      9、“新四共”:即“红旗共举、使命共担、资源共享、振兴共赢”,是对地企合作战略方向、关键领域、突破重点、推进举措的集中概括。

      10、“多规合一”:即强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林地与耕地保护等各类规划的衔接,确保“多规”确定的保护性空间、开发边界、城市规模等重要空间参数一致,并在统一的空间信息平台上建立控制线体系,以实现优化空间布局、有效配置土地资源、提高政府空间管控水平和治理能力的目标。

      11、“三线一单”:即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是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精细化管理、强化国土空间环境管控、推进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12、七个“有所”:即“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