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677|回复: 0

[辽宁] 2023年锦州市凌河区政府工作报告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昨天 21:37
  • 签到天数: 727 天

    [LV.9]以坛为家II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4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6870
    发表于 2023-5-9 15:54: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3年锦州市凌河区政府工作报告

    ——2022年12月19日在锦州市凌河区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区长 尹璐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是凌河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形势和艰巨繁重的任务,全区上下凝心聚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首次亲临锦州考察,鼓励我们“在今后的东北振兴发展中还可以走得更快一些”,使凌河人信心更坚定,方向更明确,干劲更充足。一年来,在区委坚强领导下,区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以及锦州考察时的重要讲话要求,坚持“稳、活、优”并举的工作策略,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总体要求,较好地完成了区第十九届人大第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一)高质量发展成绩可圈可点

      经济运行稳健增长。预计到年底,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29亿元,同比增长3.1%(以下均为同比);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3.8亿元,增长27.5%,增速全市第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7.4亿元,增长24.73%,增速全市第二;引进国内实际到位资金31.14亿元,增长22.45%,增速全市第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4.15亿元,增速全市第五;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1.09亿元,增长29%,增速全市第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02.2亿元,总量全市第一;实际利用外资完成120万美元,实现重大突破,占全市完成总额的23%;城镇和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1165元和20530元,分别增长2.6%。经济运行整体稳中有进。

      招商引资与项目建设齐头并进。组建8个领域招商专班,深入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开展专题推介。围绕主导产业,先后赴上海、杭州、成都等地开展招商活动70次,洽谈项目49个。全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0个,签约总额22亿元,成功引进颐高集团等行业龙头企业。高质量谋划发展项目141个,总投资576.9亿元,中天·书香庭院、碧桂园·繁华汇等34个项目开工建设,城市之光、迈科数字经济产业园等17个项目竣工运营。谋划基础设施项目52个,总投资76.7亿元,纳入国家重大项目建设库项目38个,包装申请地方政府债券项目42个,争取上级资金2.03亿元,实现固定资产投资动态储备100亿元。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全年新增市场主体3966家,企个比达30%,市场主体总数居城区首位。工业经济扩容增效,新入库规上企业1家,5个新扩建“三篇大文章”项目竣工投产。引进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围绕无人机、应急机器人打造人工智能创新研发新高地。华兴机电新增自动化生产线2条,工业智能化生产迈出新步伐。现代服务业转型势头强劲,金融、商贸流通、科技等服务业比重不断提升,限额以上企业动态库达到102家。文旅融合蓄势发力,羊屯生态旅游度假岛、原航校地块“锦绣星空”改造项目完成规划设计和项目包装。旅游业全年累计接待游客16万人次,实现总收入11亿元。华复创研港已入驻高成长、轻资产项目110个,成为税源型“总部经济”典范。数字产业结硕果,迈科数字经济产业园投入运营,颐高数字经济产业园加快建设,北京旋风集团打造东北第一家“元宇宙”概念影视基地,“嗨玩”等头部品牌推动新商业模式发展。深圳蓝微以数字贸易带动跨境电商,助力外贸企业“扬帆出海”,“数字凌河、智造强区”全面推进。

      (二)改革创新发展活力不断释放

      重点改革不断深化。调整政府部门机构设置,重新组建区营商环境建设局,优化事业单位和街道机构职能配置,提升政府服务效能。紫荆产业区体制机制改革深化,园区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完成实业集团“1+2”框架体系组建,增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竞争力。持续推进区属企业改革,科学处置皮鞋皮件厂历史遗留问题。率先推行纳税信用A级激励机制,表彰“三连A”企业88家。

      创新潜力持续凸显。新注册科技型中小企业108家,全市排名第一,新增“雏鹰”企业1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签约技术合同50个,成交额达2.19亿元,全市排名第二。凯美能源成为行业“隐形冠军”,成功申报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并获批省专业技术创新中心。华复创研港被认定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中科环保成功备案锦州市“中试基地”,永嘉化工清洁生产工艺提名省科技技术奖。落实中科环保、紫金药业科技专项资金20万元,科技创新氛围日益浓厚。

      (三)开放平台发展要素加快集聚

      铁北活力不断激发。借助铁北老城区城市建设提升规划契机,规划改造类、基础设施包装类项目共41个。启动北山里棚户区(单屯)征拆工作,30天实现签约率92%,264户居民喜迁新居,解决群众近10年改善居住条件的诉求。铁北万达四代广场项目完成选址,签订意向合作协议,动物园升级改造工程纳入2023年全市重点城建项目。完成综合性公共服务平台选址和设计,以行政资源带动社会资源向铁北转移,提升北部城区活力。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推动“三集中三到位”,实现政府服务事项“进一门、集中办”。112个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秒批秒办”,电子印章、电子证照使用率达到100%。将规模以上、限额以上和投资500万元以上的106个重点项目、6650家中小微企业纳入管家服务专区,服务专班问题解决率100%。营商环境专项整治清偿各类账款605万元。为大商集团、锦州渤海贸易等企业争取扶持资金224万元。全年减税降费9658万元,助力市场主体降本减负增活力。

      合作平台推动人才集聚。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锦兴工程”“春芽计划”,出台《凌河区科技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9家企业与14所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合作,推进“三合一”平台再上台阶。军锐科技、青柠科技新增岗位359个,互联网企业规模发展壮大。引进点米科技、优蓝网等人力资源头部企业,校企合作输送青年电商达人200名。引进创新创业人才团队3个,“青年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开展创业服务3581人次,以创业带动就业,助推青年友好城区建设。

      (四)功能完善宜居城区亮点不断

      城市精细化管理强力推进。建设示范路3条、标准路11条,完成“拆围、清污、覆绿”地块5个,增加城区覆绿面积35.6万平方米,新建口袋公园1个。开展集中拆违行动,利用四天拆除锦绣东方小区周边违章建筑8000余平方米。高质量完成楼顶广告和招牌清除整治任务。打造环卫市场化改革“样板”,扩大环卫保洁和垃圾分类收运试点范围。取缔露天市场10处,规范早市5个。投入39.8万元,改造铁北和卫东街零工市场。12345政务服务平台诉求件回访率、转办率、满意率均优于全市平均水平,群众获得感不断提升。

      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引进碧桂园、辽宁中天等知名房企,繁华汇、御锦府、翡翠东湖等一批高端地产项目顺利实施,提升锦城居住品质。恒大御景半岛一期、东晟花园C区实现按期交房。强化房地产用地储备,原水利局家属楼地块、热电厂C地块相继挂牌出让,百股B地块、山水依城三期四期区域完成收储和招商。全区在建地产项目10个,总产值26亿元,新增房地产开发面积27.66万平方米。

      城市更新步伐加快。投资1.08亿元实施2022年10个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惠及群众6543户。锦义街道路维修改造工程竣工通车。完成云飞街、解放路沿线立面整治和提亮工程。对辽沈战役纪念馆周边街路实施“微改造”,完成广州街大桥、百股河滨河路、二道河滨河路凌河段征拆。提档升级凌河夜市、南阳路美食街,《夜市千灯照凌河》被《人民日报》整版报道。新建5G基站40个,完善数字城市新基建脉络。争取上级资金400万元,完成东湖森林公园周边提标改造,中心城区品质进一步提升。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聚焦“碳中和、碳达峰”目标,开展大气污染综合治理,为3000户散煤用户发放生物质燃料350余吨,完成“冬奥会”“冬残奥会”空气质量保障任务。高标准推进市委第一轮生态环保督导反馈问题整改,89件信访举报事项立行立改,全部办结销号。率先启动857户清洁取暖改造试点工作。空气达标天数优良率提升一个百分点。投入230万元升级改造村道、农厕等设施,农村人居环境提质扩面。整治违法占用耕地17处,复耕3万余平方米。开展小凌河、百股河环境问题大排查,水质监测全部达标。保留河道沙洲湿地,为各种鸟类提供栖息场所。

      (五)民生福祉获得感持续提升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累计新增就业3900人,顺利实现企业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强化社保资金管理,社会化发放金额3.28亿元。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为特殊群体发放各类救助资金1.28亿元。完成66户公租房接收,保障性住房和廉租房动态调整,高效使用。菊花里、民和里“回迁难”任务清零,解决“办证难”460户。依法处置农民工欠薪案件3起,帮助1695名农民工讨回工资4049.77万元,获得国务院检查组高度肯定,经验做法全市推广。

      公共事业稳步提升。财政用于民生领域支出75354万元,增长7.3%。卫生健康事业不断发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达标率98%。6家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66个标准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和8个惠老便民食堂高标准运行。医疗救助实现全覆盖,完成医保参保扩面任务2.9万人。区人武部独立营房及军地联合指挥场所建设竣工,康宁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入选全国百家红色退役军人服务站。高标准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并投入使用,实现文明实践所(站)全覆盖。投资947万元建成10公里紫荆山健身步道,举办全民健身登山赛等系列赛会和文体活动。

      教育质量保持领先。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巩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果,累计投资1000万元对解放、北湖、华兴等小学的校园设施进行改造。学前教育公办率和普惠率实现双提升,坚持“向南发展不忘铁北”,投资300万元改建云飞幼儿园蓝天分园,新增学位180个,实现铁北地区五星级公办园零的突破。加大人才引进,制定三年教师招聘计划,2022年公开招聘教师40名。以“211”工程为牵动,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全市“教师岗位大练兵”各学科水平均保持领先。严格落实“双减”政策和“五项管理”要求,依法处理违规办学、校外补课机构3家,限期整改10家,列入行业黑名单15家。

      安全大局平稳有序。“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交出可喜答卷。深入开展“百日攻坚”专项整治,共检查企业765家次。推行安全生产委托执法,查处34案,有效解决安全生产执法资格、力量和权限问题。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40次,有序推进食品安全城市创建工作,确保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紧盯重点环节,牢牢守住特种设备安全红线。开展燃气隐患排查整治,燃气报警器和切断阀安装均实现100%。建设民生领域微型消防站2个。校园“三防”建设实现全覆盖。化解信访积案193件,实现减量退位、减存控增。组建8支637人应急救援队伍,有效应对防汛、防台和护林防火等工作。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全区社会治安形势平稳可控。

      疫情防控民本务实。落实“三个坚定不移”,坚持“四早”、提级指挥、专班联动、果断处置原则,18个专班合力攻坚,迅速扑灭“4·07”散发疫情,科学处置“10·29”“11·21”突发疫情,广大医务工作者、基层干部、志愿者付出艰辛努力,广大群众识大体、顾大局,给予了最大的理解支持。投入3000余万元,持续补充医疗物资。16个便民核酸采样点、2个核酸检测实验室争分夺秒,核酸日检测能力由4500管提升至1万管。高质量完成疫苗接种任务,疫苗全程接种率和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率全市领先。16家保供企业兜底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守护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六)强基固本治理效能进一步强化

      政治建设更加有力。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要位置,坚持把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政府工作全过程,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时刻坚守意识形态主阵地,严肃党内政治生活,高质量召开省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专题研究从严治党工作,班子成员述职述廉常态有序。开展中心组理论学习12次,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不断提高。

      依法行政更加严格。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司法、审计、社会和舆论监督,36件人大建议、64件政协提案高质量办结。认真落实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坚持“三重一大”集体决策,行政规范性文件公平竞争审查全面有效。持续开展财政直达资金管理使用、减税降费、营商环境、工程建设等领域的监督工作。深入推进“八五”普法,持续加强重点领域政务公开,做好政策解读回应,提升政府公信力。

      工作作风更加务实。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纠“四风”。坚持以上率下,发扬斗争精神,深入民生领域“急难愁盼”问题和项目建设主战场,有效推进问题解决。文风会风持续好转,政府会议次数压缩35%,发文数量下降20%。加强财政收支管理,有效压减预算支出1.27亿元。协同办公系统推进党政机关高效运行。

      同时,根据中央精神和省市要求,科学编制《数字经济十四五规划》《妇女儿童发展规划(2021-2030年)》,高质量完成铁北规划重大项目布局工作,民族宗教、档案、工商联、残疾人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各位代表!回首一年来的工作,我们面临的发展压力巨大,遇到的困难前所未有。但我们发扬斗争精神,全区上下顽强拼搏、昂扬向上,汇聚攻坚力量,蓄积笃行之功,在经济发展、疫情防控、社会稳定等各项工作中,涌现出一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得到省市的肯定和表彰。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市委市政府的亲切关怀,离不开区委的坚强领导,离不开区人大、区政协和社会各界的有效监督和大力支持。在此,我代表区政府,向全区人民,向全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和离退休老同志,向中省市驻区单位和驻区部队、公安干警、消防救援队伍指战员,向所有关心支持凌河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看到,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各种风险相互交织叠加,经济社会发展仍然面临挑战;二是工业领域短板明显,服务业突破瓶颈受阻,经济质量尚未在辽西地区形成引领辐射作用;三是高质量发展信心不够坚决、措施不够扎实,创新、开放的氛围不够浓厚;四是历史遗留问题较多,生态环境、城市建设等领域诸多问题仍然存在;五是个别干部还存在担当精神缺乏、斗争本领不强、实干能力不足的问题。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找出问题症结,科学制定破解办法,全力加以解决。

      二、2023年主要工作安排

      各位代表,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之年,是加快建设更具影响力的辽宁沿海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区和辽西中心城市功能核心区的关键之年。科学研判、准确把握明年发展形势,对于凌河发展大局和全区百姓福祉至关重要,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好斗争准备。

      2023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以及锦州考察时的重要讲话要求,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更好地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地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内部挖潜、发展破题、创新驱动,大力提振市场信心,加强开放合作,积极融入东北陆海新通道大格局,咬住“两个城区”建设目标,增强“一区三园”载体活力,优化“金廊银带”商业布局,抢抓铁北开发历史机遇,加快建成创业经济示范区,在高质量建设辽西中心城市的生动实践中贡献凌河力量!

      2023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指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6%;引进国内到位资金增长10%;实际利用外资440万美元;城镇新增就业人数4100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和7%。

      围绕上述目标任务,着力推进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聚焦高质量发展,打造创业经济示范区

      大力培育市场主体。提供创业就业培训,鼓励培育各类院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科技工作者、企业员工等为代表的主力军成为创业创新市场主体。鼓励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向新模式、新业态转变。大力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采取资助、配套、贴息等方式支持其发展,争取更多企业列入省、市科技专精特新“小巨人”扶持计划。坚持以创业带就业,大力激发市场活力,年内新增市场主体5000家,实现“个转企”100家,企个比达到35%以上。

      打造双创平台品牌。利用闲置厂房和楼宇,通过“工改工+旧地盘活”模式,承接“双创”成熟项目,建设都市工业创业平台。推进“锦绣星空”、青年数字文创产业园等双创园区建设。利用“一山两河”自然生态、辽沈战役红色文化、古玩交易历史印记、夜市美食文化等资源,打造环凌河旅游带,建设全域旅游创业平台。围绕“金廊银带”商业布局,推动千盛购物广场、百货大楼向智能化、多样化商业服务综合体转型。升级改造原凌河供电局、原华联商厦等闲置资产,壮大商圈规模,打造新商贸创业平台。优化全民创业创新环境,打造“凌河市集”“凌河家政”“凌河数字”“凌河教育”“凌河小店”“凌河文创”六个特色创业品牌,形成门类齐全、遍地开花的创业品牌集聚区。

      推进科技数字赋能。坚持“凌河可以科创、凌河必须科创、凌河全域科创”思想,把科技创新作为城区发展第一动力,推动凌河科创取得长足进步。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支持凯美能源、永嘉化工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新增智能制造示范车间1个。挖掘具有“爆双深”(“爆品”“双五”“深科技”)潜力的科技企业,并建立培育库。鼓励高校与科研院所带资金、技术、信息投资创业、帮企创业。推动迈科、颐高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厚生艺术工厂项目落地,建设辽西首个数字文创产业园,打造辐射辽西地区的数字产业集群。

      完善创业创新保障。持续推进市场主体准入便利化,创新推出财政贴息“复工贷”“稳企贷”,通过“银税互动”增加对市场主体的金融支持,梳理惠企政策,提供全流程咨询服务,落实奖励承诺,营造公平竞争环境。通过一次性创业补贴、初次创业社保补贴等政策,支持吸引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留凌创业。对行业领军人才和“带土培植”团队,依据《凌河区建设创业经济示范区实施意见》给予奖补。在蓝·科技文创园、华复创研港等双创园区和孵化基地预留场地,供创业者使用,通过实实在在的红利汇聚人才。

      (二)聚焦结构转型升级,以协调优体系

      推进服务业提质升级。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厚植服务业发展新优势。强力推动华复创研港总部结算业务提质扩容,鼓励企业将结算、销售、投资、研发中心设在凌河。推动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企业落户,为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支撑,充分发挥金融对消费的促进作用,释放消费潜力、助推消费升级。盘活家乐汇,引进碧桂园文商旅、迪卡侬等项目,注入线下体验、线上消费新型商业业态。利用百股A、B地块,打造滨河商业小镇,填补东部商圈空白。大力发展首店经济,积极引入国内外知名品牌首店、旗舰店。

      加快工业转型增效。着力开展产业规模、质量和效益提升行动,实现“小升规”1户,培育规下重点企业9户。推进凯美能源建设超级电容器北方生产基地。助力天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复合管道项目、中科院高比能电容器等项目入驻产业园。推进香港永辉实业中草药加工项目落地。助力辽河电气扩大生产规模,推进紫金药业中药贴仓库项目竣工达产。盘活原希尔达、电子元件、电力电容器等闲置工业厂房和楼宇,推动新兴都市工业集聚发展。

      增强“一区三园”载体活力。加快园区要素保障,布局和招引企业入驻。启动“双凌”协同发展示范区百股B地块征收,加快思凯物流园转型后二期三期项目建设,推进山水依城东侧地块挂牌出让,打造宜居新城区和东部商贸区。推进产业园规划实施,加快343亩国有农用地转用,重点布局装备制造和精密加工业。调整“松凌”飞地经济产业园基础设施规划方案,依托130亩工业用地,发展精细化工产业。建设紫荆产业园立体工业园区,探索“工业上楼”发展新模式。

      (三)聚焦招商和项目双提升,以开放增实效

      科学精准抓招商。聚焦主导产业和细分领域,明确招商方向,发挥专班特长,加强招商引资能力建设。全年计划安排重点招商项目24个,总投资135亿元,计划年内签约注册项目10个,开工建设10个,落地运营4个,竣工投产2个。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东北陆海新通道大格局,利用物流枢纽城市的优势条件,吸引一批数字产业、跨境电商等项目落地。依托凯美能源和华兴机电影响力,引进上下游配套企业。发挥苏锦合作引领作用,针对精细化工、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推进产业链延伸和配套项目招商工作。

      坚定不移抓项目。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力促重点项目蹄疾步稳。全年安排重点建设项目34个,总投资145.8亿元。颐高数字经济产业园、“锦绣星空”等项目实现开工运营,加快君悦东湖、凌桥嘉园等地产项目开发建设。推进万达四代广场、中环购物广场等项目实现签约。完成百官1号地、热力煤场、辽西驾校等地块土地收储。谋划充实“十四五”期间项目库项目突破150个,总投资突破600亿元。积极争取上级资金,计划包装申报地方政府债券项目44个,申请发债额度48.2亿元;申报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23个,争取资金24.7亿元。

      持之以恒优环境。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持续推进“跨域通办”,深化“一件事”集成服务,加快实现政务服务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掌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强化12345政务服务平台督查督办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持续完善项目管家制度,深入企业问需求、解难题,为项目迅速落地达产提供“加速度”。加强营商环境监督,及时通报、严肃查处破坏营商环境典型案例。强化重点监督和信用监督,实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严肃惩戒失信行为,营造稳定、公平、透明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四)聚焦城市发展质量,以绿色助和谐

      加快推进城市更新。补齐铁北发展功能短板,完成北山里棚户区(单屯)征收工作,实现净地挂牌,适时启动北山里二期棚改。积极对接铁路部门促成合作,完成二百户、六百户剩余房屋征收工作。完成17个老旧小区改造任务,打造智能安防样板小区。推动紫荆新城建设步伐,推进西游记宫地块开发建设,积极推进劳保小学改造和铁北实验学校建设,盘活原拉链厂闲置资源,为铁北区域更新打开空间。对单洞实施功能性改造,畅通铁路南北通行。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逐步完善农村人居环境及基础设施建设,并适时启动城市违章建筑的清理和有序拆除工作。

      内外兼修城市品质。持续改善以中央大街、解放路为代表的老商业街区,统筹推进松坡路等城市主路维修改造,打通以新制西街为代表的城区“断头路”,实现南北贯通。继续开展拆违覆绿,建设10个口袋公园,新增绿地2.5万平方米。推动城市立体停车楼、医疗养老综合服务中心等项目落地。对街巷、市场、静态停车实行“全周期、全时段、全覆盖”管理。实施餐厨垃圾收集清运处理标准化作业。完善凌河夜市二期规划,实现全季经营。以5G新基建布局为核心,拓展应用场景,构建“智慧交通”“智慧物业”体系,促进城市能级大提升。

      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落实“碳中和、碳达峰”要求,推进工业、建筑业、供暖等领域清洁低碳转型。扩大农村清洁取暖低碳改造试点范围。开展建筑工地、市政公用设施、环境卫生、园林绿化专项治理行动。扩大环卫机械化作业范围,最大限度降低扬尘污染,将外环路、广州街大桥、幸福街北侧等街路纳入环卫机械化作业范围。严格落实河长制、林长制,打击私采、盗采地下水资源行为,加大对区森林资源保护力度,计划投资80万元在紫荆山环路两侧补植2000棵国槐。加快推进农业废弃物综合处理中心项目建设,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五)聚焦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以共享增福祉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动态调整保障性住房和廉租房分配,确保公平公正、高效利用。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健全城乡低保、残疾人、建档立卡贫困户等群体的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确保共同富裕惠及全体人民。强化养老托育服务兜底职能,加强城乡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深入推进托幼一体化。实现医疗救助全覆盖,完成医保参保扩面任务2.39万人。完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加强双拥共建及安置就业优抚工作。

      持续发展社会事业。继续落实“双减”政策,优化教育资源布局,深化区域集团化办学水平。代表锦州市迎接首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省级和国家级评估验收。推进普惠性幼儿园认定和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探索“校带园”模式。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运营水平。强化社会救助工作统筹协调,为低收入人口提供常态化救助帮扶。持续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创建省级文明城区。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筑牢卫生健康屏障。坚定不移贯彻上级关于优化疫情防控工作的最新措施,以民为本推进各项防控举措落细落实,强化医疗救治保障,加强全人群特别是60岁以上老年人疫苗接种。加快基层卫生医疗机构提档升级,发展中医诊疗,提升疾病预防控制能力。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加大健康知识普及力度,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切实保障好人民群众健康安全。

      严防安全生产事故。加强应急管理,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定期开展隐患大排查,严防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持续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加强对企业的安全监管,督促安全生产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继续推进燃气安全、危化品安全、消防安全等重点领域专项整治,高标准落实紫荆山林场森林防火工作。强化对危旧楼房、低洼地带、市政排水设施和高空坠物等易发隐患的排查。

      严守各类风险底线。做好政府领域意识形态工作,强化舆情监测。健全社会矛盾纠纷化解综合机制,深入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和“三到位”专项行动,全力推动信访减量退位和积案化解工作。坚持“三防”并重,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充分发挥基层司法所作用,促进新时代“枫桥经验”落地生根,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保持对社会治安严管举措,坚决遏制各类重特大事故发生,持续提升平安凌河建设水平。

      (六)聚焦自身建设更坚实,以法治提能力

      以政治建设为本。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养成在吃透党中央精神前提下开展工作的习惯,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见效。抓好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以“忠诚、干净、担当”推动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大局稳定。

      以法治建设为先。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紧扣法治之“重”,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凸显法治之“要”,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着力提高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质量。夯实法治之“基”,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开展纪法教育,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蔚然成风。

      以作风建设为要。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带头改进工作作风,为基层减负。加强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全力缩短“说了”和“做了”“下文件了”和“落实了”“开会研究了”和“问题解决了”之间的距离,真正把纪律规矩转化为日常习惯和行动自觉。

      以能力建设为重。强化担当实干的鲜明导向,加强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注重在重大斗争中磨砺干部。发扬斗争精神,敢于破难题,挑战不可能,确保定一件、干一件、成一件,使政府干部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增强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服务群众、防范化解风险本领,不断提高政府系统执行力和落实力。

      同志们,蓝图和愿景的实施需要担当和实干,凌河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我们一定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门心思抓到底,一鼓作气干到底,让政府的闯劲,带动干部敢为、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活力,努力开创凌河发展的新篇章。

      各位代表,千帆竞发,奋楫者先。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在“两个城区”建设的道路上,书写凌河的担当和作为,在走得更快的东北振兴进程中,为“锦州不错”贡献凌河力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