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465|回复: 0

[辽宁] 2023年新民市政府工作报告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昨天 21:37
  • 签到天数: 727 天

    [LV.9]以坛为家II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4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6870
    发表于 2023-5-6 19:27: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qiaomen 于 2023-5-7 22:27 编辑

    2023年新民市政府工作报告

    ——2022年12月16日在新民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新民市人民政府市长  魏鹏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一、2022年工作回顾

    一年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环境、艰巨繁重的振兴发展任务和疫情汛情叠加冲击,在沈阳市委市政府和新民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始终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到辽宁、沈阳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围绕“打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示范市、冲刺全国百强县”目标,扎实开展“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态势持续向上向好,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05亿元,增长6.5%;规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5.3亿元,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3亿元,增长1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5.8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后同口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16.2亿元,增长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241元,增长6.5%。

    (一)推动转型升级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展现新格局

    项目建设提质提速。共谋划68个政府投资类项目,总投资303.1亿元,19个项目开工建设。100个社会投资类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实现开复工,总投资381.4亿元,正林全屋定制、扬翔饲料、海大饲料等项目建成投产。成功举办珠三角和福建省招商推介会,全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20个,同比增长18.8%,落地68个,同比增长54.5%。累计出让土地1860亩,处置批而未供土地420亩,盘活停缓建项目用地700亩,融新谷生命科技产业园等一批高质量项目开工建设。

    工业发展势头强劲。推动主导产业转型升级,玖龙三期62万吨制浆、好医生北方基地、同福食品等项目竣工投产,主导产业总产值占比70%以上。胡台工业园加速建设,新建道路5.4公里,三横两纵路网格局日趋完善,55个高质量项目开工建设,园区承载力不断提升。实施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和“小升规”工程,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38家,获批高新技术企业19家,实现“小升规”16家,规上企业达121家。十月稻田获评省“潜在独角兽”企业,三九药业、红德电碳获评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华星机械等3家企业获评省“专精特新”企业,13项产品(技术)获评省“专精特新产品(技术)”。

    商贸服务业繁荣发展。农产品集散平台加快构建。秋实农产品交易冷链物流园投入使用,成为东北首家完成数字化升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前当堡鲜鱼批发市场升级改造,电子结算系统投入试运行。物流体系加快建设。鲜生活冷链沈阳基地一期项目竣工投产,中通快运东北管理中心项目完成土地摘牌,韵达辽宁快递电商总部基地等4个项目纳入沈阳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项目库。电商产业蓬勃发展。电商企业394家,网络店铺6306家,预计实现网络零售额45亿元,同比增长10.4%。新民市获批省级农村电商示范县,位列全国农产品数字化百强县第21位。

    (二)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农业稳产保供取得实效。新建高标准农田9.4万亩,完成黑土地保护性耕作47万亩,粮食总产量21.9亿斤,守牢粮食安全底线。克服去年暴雪对设施农业的影响,新建、复建设施农业0.96万亩,总面积与灾前基本持平。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通过国家验收,农业生产布局得到优化。全年蔬菜产量170万吨、生猪出栏138万头、肉类产量14.5万吨、禽蛋产量5万吨,助力沈阳“菜篮子”保供稳价。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投入2290万元推动脱贫人口持续增收。新民市入围省大豆产业集群、辽河流域粳稻产业集群创建名单。

    农业产业化提质增效。鹏润集团农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稳步实施,十月稻田农业产业园二期项目加快推进。预制菜产业园启动前期工作,6个项目实现签约落地,鑫宏食品开工建设,同福乡村振兴产业园一期等竣工投产。农事龙头企业发展壮大,新认证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4家,总数达37家。工厂化育苗能力持续提升,年育苗突破1.2亿株,同比增长20%;建成国家级鳜鱼水产种质资源场,年繁育苗种100万尾。12座规模养殖场完成升级改造,扬翔、新希望获评国家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众盟获评国家级智慧集约蛋鸡养殖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梁山镇获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新民市获评省级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获评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人居环境显著改善。投资6.3亿元建设三美乡村,维修改建农村公路102.6公里,新建村内道路738.5公里,安装亮化路灯7330盏,建成2800个美丽庭院、90条美丽庭院示范街。新建“一事一议”村屯道路151.2公里,改造农村危房104户,建设提升农村户厕4075座。完成71个村农村饮用水氟物超标整改,鹏润集团试点开展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新民市获评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位列全国乡村振兴百强榜第55位。

    (三)坚定不移深化改革,高质量发展激发新活力

    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深化“一网通办”,1076项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的申请材料实现“只提交一次”或免于提交。为重点项目配备“首席服务官”,83个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办结施工手续。“一联三帮”服务平台解决企业诉求101个,受理“12345”省市平台各类诉求12434件,办结率99.8%。助企纾困政策全面落实,完成增值税留抵退税1.6亿元、制造业中小企业缓税1.1亿元、其他税收优惠政策减免1亿元。累计兑现历史承诺政策性资金8700万元,清偿民营企业账款562万元。

    重点领域改革蹄疾步稳。成立乡村振兴研究院,与国内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开展23项农业农村领域重点课题研究。事业单位调整优化,47家事业单位顺利完成挂牌和人员转隶。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集体林权等流转交易,全年农村综合交易平台交易 141笔、金额1255.9万元。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三年行动深入开展,年收入5万元以下村实现清零,年收入10万元以上村占比88.4%。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全面收官,现代企业制度更加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更加健全。

    数字赋能效应凸显。以建设省级数字乡村试点为契机,建设全市一体化数字乡村平台,农业农村农民数据加快整合。“一厕一码”覆盖1.4万户,覆盖率达100%。“一棚一码”覆盖5.5万个,通过“政府农业大数据+农户授信”模型,一批农户率先获得银行授信。顺利承办辽宁省暨沈阳市农业经营主体信贷直通车“乡村行”活动,一批长期困扰农户贷款难、贷款贵、贷款慢问题得到解决。以辽滨街道雷锋小区为试点,开发“两邻社区”服务平台,社区服务、智慧物业、健康养老等应用顺利上线,覆盖23646户、48259人。构建主城区数字孪生城市模型,完成10平方公里地下管网建模,数字城市精细化管理平台加快构建。

    (四)推动三生融合发展,城乡功能品质实现新提升

    发展空间更加优化。国土空间规划三区三线划定方案顺利获批,全域三生空间得到优化,新民未来发展方向和空间结构进一步明确。城镇开发边界科学划定,城镇建设用地新增规模拓展显著,为全市城镇空间格局优化、重点项目落地预留发展空间。村庄规划编制持续推进,93个村庄规划编制完成,全市村庄规划覆盖率达60%以上。

    城乡建设持续加强。新民环线公路项目方案通过专家评审并完成可研报告编制。新建各级公路151.2公里、改建176.3公里、改建桥梁15座。国道通武线安全治理工程全面完成,通武线柳河大桥右幅、京沈线马虎山大桥顺利通车,沈张线辽河特大桥一期工程已完工,7条背街小巷道路管网改造主体完工,京沈客专新民北站基础设施配套二期工程进入收尾阶段。61万平方米老旧小区改造顺利收尾,13个小区9738户居民的居住环境得到全面提升。城南生态先导型开发项目获得全省同类项目首笔贷款,林里公园成为新晋的健身休闲“网红打卡地”。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扎实开展,全省文明城市测评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新民得分首次跃居沈阳县域第一名。

    城乡服务持续完善。全域公交一体化深入实施,辽滨、胡台两个场站完成土地摘牌。全域垃圾扫保一体化有效拓展,农村生产垃圾清理服务已挂网招标。农村清洁取暖稳步推进,7132户农村居民完成清洁取暖改造,8个乡镇公共机构实施清洁能源改造。城市文化内涵不断丰富,前当堡蒲河新村获批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新民烈士陵园列入省首批革命文物点位,中共新民特支旧址纪念馆成功申报省第十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名录。

    (五)加快绿色转型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

    绿色发展有效推进。深入践行“两山”理念,生态服务功能明显增强,绿色发展的生态基础更加稳固。壮大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产业,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前期手续顺利推进,年底前完成社会资本方招标工作,中国电建150兆瓦风电项目已进场施工。森林抚育及秋冬季造林任务全部完成,生态底色加速绘就。闭坑矿山治理恢复项目主体工程完工,历史遗留地质环境问题得到有效恢复治理。

    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推动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及省第二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整改,87个群众举报案件全部销号。“压煤、治企、控车、抑尘、禁烧”协同推进,全年空气优良天数达到306天,PM2.5浓度下降15.8%,达到近年最佳水平。加强土壤保护利用,全市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100%。前当堡污水处理厂应急工程、养息牧河水体生态修复工程投入使用,第二污水处理厂完成主体建设,前当堡污水处理厂扩建、胡台净瑞污水处理厂等工程完成可研批复。新民市获评全省“大禹杯”先进单位。

    生态建设持续发力。围绕“四水同治”,一批重点工程取得新进展。水资源供给持续加快,辽西北供水二期项目完成方案编制。水生态修复持续推进,蒲河两个入河口湿地建设工程已完工,养息牧河人工湿地工程进入收尾阶段。水环境持续优化,整治河湖清四乱问题14件,清理河湖垃圾15795立方米,粪污处理整县推进项目全面竣工,年处理40万吨有机肥厂投入运行。水灾害防御能力持续提升,总投资12.7亿元的辽河、总投资1.5亿元的养息牧河、总投资0.7亿元的秀水河防洪工程开工建设,总投资1.4亿元的绕阳河防洪治理工程正在编制可研报告。

    (六)聚力建设幸福新民,民生福祉得到新改善

    社会保障更加完善。推动舒心就业进社区,打造5个舒心就业示范社区。新增城镇就业4290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405人,扶持创业带头人80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7566万元。品质养老不断深化,城南、劳动社区试点开展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雷锋小区推行“爱心食堂”老人助餐服务,城区中心敬老院改造完成。发放各类补贴救助资金1亿元,28个乡镇街开展社会救助购买服务。殡仪馆新馆正式运行。蓝湾一品等4个项目列入“保交楼、稳民生”项目,共获得专项借款2.5亿元,已完成逾期难交付及回迁安置楼129套,完成解遗办证5100户。1500间保障性租赁住房工程主体竣工。

    公共服务有效供给。幸福教育深入开展,“双减”工作取得实效,课后服务开展率和达标率均达100%。维修改造24所中小学,姚堡学校综合楼竣工,特殊教育学校进场施工,胡台学校二期完成可研报告编制,城区第八小学正办理前期手续。健康新民加快建设,26家乡镇卫生院完成医共体内网合并,142个村卫生室实现高品质一体化管理。中医药事业加快发展,中医院实现盘活升级,乡镇卫生院中医馆全部建设完成。新疾控中心投入使用,市人民医院门诊病房综合楼启动搬迁,辽西北传染病慢性病治疗中心项目开工建设。

    社会治理全面加强。全市上下齐心协力抵御百年一遇洪水,投入资金6200万元,清理干、斗、农沟676公里,抢排积水66万亩,改种受灾作物1.2万亩,累计转移群众14104人,有效维护群众安全、降低农户损失。开展安全生产重点领域整治,实现全年安全生产零伤亡。推进“反诈人民战争”,止付冻结诈骗资金1468.7万元。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查结中央及省市交办重点线索6件。“万件化访”“治重访化积案”成效显著,圆满完成护航党的二十大维稳安保任务。践行“两邻”理念,打造南塔社区等5个示范村社区,社会工作和社会救助服务站实现乡镇街全覆盖,“四零”工作室实现村社区全覆盖。完成不良贷款清收挽损处置任务,清收资产9.1亿元。

    各位代表,一年来,我们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加强政府系统政治建设,坚守意识形态阵地,140件国务院“互联网+督查”受理案件全部办结,省委常规巡视和营商环境专项巡视反馈问题全部整改,大棚房、乱占耕地建房等问题得到有效遏制。我们坚持依法行政,主动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广泛接受社会监督、舆论监督,高质量办理19件人大代表议案建议、26件政协提案和10件民生实事。我们加强廉洁政府建设,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整治隐形变异“四风”问题,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全年“三公”经费下降22%。

    各位代表,面对疫情多轮冲击,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始终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毫不动摇贯彻“三个坚定不移”,1012个临时党支部建在疫情防控最前线,183个小区全面建立“三长五员”专班机制,425个农村卡口、11个出入新民卡点1400余人坚强值守,2245名机关事业单位党员干部让党旗在防控一线高高飘扬,1500多名“天使白”、2300多名“志愿红”、1100多名“守护蓝”并肩战斗,全力抓好疫苗接种、核酸检测、物资保障、落地即检、“场所码”应用、隔离管控、医疗救治等关键环节,在实战中与疫情抢时间、与病毒拼速度,全市疫情应对机制、医疗救治能力得到大幅提升,成功打赢多轮疫情歼灭战攻坚战。广大干部群众在危难时刻表现出的必胜信念、顽强意志、不屈力量,必将成为新时代新民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

    各位代表,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一年来,我们面临的困难超乎想象,付出的努力非比寻常,取得的成绩好于预期。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沈阳市委市政府殷切关怀、悉心指导,新民市委科学谋划、统揽全局,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万众一心、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新民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人士及离退休老同志,向驻地部队、武警官兵、公安民警、广大医务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在总结工作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不足和差距。受疫情影响,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存在困难;关键领域改革不够快,开发区改革还需加大力度;民生、基础设施等领域还有很多短板,财政支出压力加大;一些干部思想不够解放,专业能力、攻坚能力、斗争能力仍需提升。对此,我们将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二、2023年重点工作安排

    2023年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攻坚年,也是推动新民县域高质量发展的大干年。我们将把明年工作目标数据化、工作内容项目化、工作考核量化差异化,推动各级领导干部甩开膀子大干、迈开步子快干、扑下身子实干,确保各项工作提档升级、实现突破。

    2023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到辽宁、沈阳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胸怀“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锚定“打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示范市、冲刺全国百强县”定位,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维护国家“五大安全”、补齐“四个短板”、做好“六项重点工作”、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防范化解风险等重要要求转化为具体行动和实际成效,推动新民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在新时代沈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现代化都市圈中展现更大作为。

    2023年政府工作的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坚定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坚持“项目为王、招商为要、落地为大”,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全力打造产业强市。

    壮大产业规模。围绕维护“五大安全”战略和提升人民生活品质,扎实谋划全局性、基础性、引领性工程项目,谋划政府投资类项目70个以上,总投资320亿元以上。推进预制菜产业园、中通快运东北管理中心等重点项目开复工建设,力争实现亿元以上项目开复工105个、竣工投产28个。强化与央企对接,积极搭建医药、新能源、科技创新及基础设施等合作平台,力争全年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40个、落地70个。

    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开展主导产业集聚提升行动,发挥“链长制”作用,推动造纸包印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推动医药健康产业向大健康、医药康养领域拓展,推动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向食品工业、高品质生活方向发展,推动玖龙三期包装纸项目尽快投产,加快融新谷生命科学产业园、十月稻田农业产业园三期等项目建设,主导产业总产值占比力争达到80%以上。主动承接和配套沈阳城区装备制造及配套、医药健康、节能环保、食品工业等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力推进风电大基地和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建设。

    支持现有企业发展。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加大纾困帮扶力度,降低企业生产性、交易性、制度性成本。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培育制造业智能升级和数字化应用场景,引导企业上云用云,鼓励企业发展工业互联网项目。实施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和“小升规”工程,力争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15家、高新技术企业6家、瞪羚独角兽企业2家,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0家以上。支持企业创新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建设“双创”载体1个。

    (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建设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全国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为契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强化农业基础支撑。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完成黑土地保护耕作64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15万亩,粮食总产量达23亿斤以上。强化示范引领,创建国家级玉米绿色高产高效示范县,创建两个省级水稻绿色高产高效示范区,申报沈阳市“菜篮子”保供基地5家。实施现代农业生产体系提优工程,推动设施农业棚室升级换代,力争蔬菜产量达到175万吨。大力推广“大型龙头企业+专业养殖户”发展模式,力争实现生猪出栏139万头、肉类产量14.68万吨、禽蛋产量5.1万吨。

    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建设农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发展十月稻田稻米及杂粮产业链、秋实蔬菜全产业链,推进畜牧产业链建设,加速建设渔业绿色循环发展试点项目,创建省级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布局食品工业新赛道,规范提升预制菜产业,出政策、建园区、做标准、树品牌,争创省级预制菜产业基地。实施农产品质量品牌提升行动,建设“一村一品”专业村4个,壮大“新民味道”农产品公用品牌。实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质增效行动,新培育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家、沈阳市级3家。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推进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建设,实现“互联网+农业”高效托管13万亩。实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程,投入乡村振兴资金2163万元。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编制乡村规划,力争村庄规划覆盖率80%以上。建设三美乡村,建设3000个美丽庭院,125个美丽宜居村、1个美丽田园乡镇,创建5个幸福宜居村。启动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建设1032座户外双坑交替旱厕,健全三级运维体系。新改建维修农村公路102公里、险桥8座,新建“一事一议”村屯道路100公里。推进绕阳河险工水毁修复工程建设,投资1.6亿元推进涝区系统治理,提升排涝及灾害防御能力。推进农村清洁取暖,实施东蛇山子、罗家房等6个乡镇清洁取暖改造。

    (三)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完善服务业产业结构布局,扩大服务业规模,推动现代服务业同新型工业化、现代农业深度融合。

    加快商贸物流业发展。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冷链物流建设,壮大秋实农产品交易冷链物流园,完成前当堡鲜鱼批发市场数字化升级改造。建设高效流通体系,参与沈阳国家枢纽城市创建,推动建设高铁北站公路客货运枢纽。建设“一站多能、多站合一”的物流中转、仓储服务场站,争创省级客货一体化示范县。放大电商优势,壮大电商主体,建设新民电子商务发展中心,推进兴隆堡电商产业园建设,力争全年网上交易突破50亿元。完善县域商业体系,打造2个以上夜经济、网红打卡街区,推动10个以上大型商场开展体验式消费和线上线下融合消费。

    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完善全省首个数字乡村平台三农数据,构建全市农业农村数据一张图。充分运用数字乡村平台多维度信息,推广运行“数字农业”“数字治理”“数字服务”“集成驾驶舱”等应用程序。深入挖掘数字乡村数据价值,使数据成为“新农资”。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依托农产品价格监测平台,实现农产品全流程溯源监管,完善涉农产业链地图。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强化农村普惠金融服务,推动“数字+金融”助力乡村振兴。

    发展康养文旅产业。编制全域文旅产业规划,围绕“医、养、健、管、游、食”等领域,加快建设康养文旅基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历史文化遗迹保护和综合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促进柳编、五谷画等文创业发展。启动市委党校、市工人会堂新建工程。常态化举办特色节庆活动,打造文化体育特色品牌。

    (四)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激发市场活力和发展动能。坚持深化改革,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释放发展潜力活力。

    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下放兴隆堡、胡台、罗家房125项审批权限。拓展“一网通办”深度和广度,实现依申请类政务服务事项100%可网办,推进高频便民服务事项“掌上办”。启动市政务服务中心搬迁,推进综合窗口改革,实现不见面审批。完善村、社区便民服务站建设,实现180个便民事项就近办理。推进12345热线进社区,实现县级1251个、乡镇街267个服务事项接诉即办。开展“一联三帮”“营商下午茶”等活动,推行“新民有礼”,有效服务企业。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推进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全面完成“两剥离两加强”工作,深化“一区多园”管理模式、“管委会+平台公司”运营模式,推动开发区综合实力越位晋升。做大做强鹏润集团,助力新民乡村振兴、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建设。深化供销系统综合改革,发展“兴农邦农”电商平台,推进绿色农资数字化建设。实施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工程,稳妥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深化公主屯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建设。深化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三年行动,力争实现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占比95%以上。发挥乡村振兴研究院智库平台作用,推动23项课题研究成果落地。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优化国土空间发展格局,科学利用新增城镇拓展空间。推进胡台核心发展板块建设,优化完善规划设计,补齐板块基础设施短板,发展食品工业、汽车零部件、智能装备制造及新兴现代服务业,推动核心发展板块成为城市结构关键点、建设新亮点、经济增长点,加快融入沈阳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启动柳绕地区综合治理,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构建绿色生态屏障。全力做好中心镇建设,做强大民屯国家级产业强镇。

    (五)统筹城乡融合发展,提升城乡功能品质。注重规划引领,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提升城乡发展能级,推进“三生”融合。

    实施城乡更新行动。深入实施“五工程一管理”,推进248栋、11130户、87.2万平方米的老旧小区改造,同步改善基础设施、提升道路绿化亮化。新改造7条背街小巷道路管网,建设城区排水防涝及雨污分流、铁北东路改造、南四路二期等工程。配合做好秦沈高速、新阜高速和沈阳五环路前期工作,积极融入全国快速交通网络体系和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启动新民环线公路、沈张线辽河特大桥二期、通武线柳河大桥左幅工程建设,改造北环路公铁桥排水系统和客运站转盘,完成国道通武线大民屯至客运站段大修工程及京沈客专新民北站基础设施配套二期工程。

    抓好城乡精细管理。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深化文明城市创建。构建“数字孪生”城市底座,完成城区和开发区两个片区地下管网及倾斜模型数据,实现一体化城市建设与管理新模式。完成城区和胡台公交场站建设,推动建设城乡公交一体化网络。推进辽西北供水二期工程建设,实施农村供水保障三年行动计划。打造青年友好型街区,推进市文化艺术中心和胡台“稻香环线”建设。

    优化生态环境。按时完成生态环保督察反馈意见销号整改。争取水系连通水美乡村、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项目试点。做活水资源文章,启动蒲河综合治理、绕阳河防洪治理工程,推进辽河干流防洪提升工程建设,完成养息牧河、秀水河防洪工程及柳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完成第二污水处理厂及中水回用工程,建设胡台净瑞污水处理厂和前当堡镇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加强污染防治,加快“无废城市”建设,推进秸秆“五化”利用及燃煤、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污染源治理,持续攻坚辽河巨流河大桥、养息牧河旧门桥等不稳定达标断面,严控蒲河沿线鱼塘尾水直排、酸菜企业污水偷排行为。加快国土空间修复和生态治理,完成8个闭坑矿山治理,植树造林1万亩。

    (六)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做优民生服务品牌,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打造幸福新民。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实施“兴新英才计划”,建设用好胡台人才公寓和兴隆堡专家驿站。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持续推进舒心就业进社区,新增15个舒心就业示范社区。新增城镇就业4000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控制在3600人以内,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600万元以上,实现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率100%。开展“品质养老”进社区、村屯行动,打造34个品质养老社区。发展农村互助养老服务模式,建设24个农村居家养老服务试点。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新增15个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试点。打造救助福利保障创新提升工程,持续提高低保、特困供养、孤儿养育等社会救助标准,推进“解忧暖心工程”,提升未成年人保护中心覆盖率。实施全民参保计划,保障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发展慈善事业,建设爱心广场项目。

    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进幸福教育进社区,创建幸福校园、社区幸福教育课堂示范点,实施职业院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启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国家试验区示范区县创建,实现义务教育优质资源覆盖率保持在100%。巩固扩大“双减”成果,实行常态化校外培训机构监管机制。加快建设特殊教育学校、胡台学校二期、城区第八小学。建设健康新民。深化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推进7个乡镇卫生院特色诊疗中心项目建设。谋划建设辽西北传染病慢性病治疗中心二期、中医院医养结合治疗中心、沈阳市中医药学校实训综合楼项目。

    完善社会治理体系。践行“两邻”理念,推进“两邻社区”服务平台建设,巩固提升“四零”社区创建成果。及时处置金融、政府债务等领域重大风险隐患,加快推进“保交楼、稳民生”工作。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抓好重点行业领域安全整治,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源头化解、事心双解,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深化平安新民建设,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各位代表,我们将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我们将坚持忠诚干事,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更加自觉地拥护“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实际行动践行对党绝对忠诚。我们将坚持依法干事,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严格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自觉接受市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民主监督,广泛接受社会公众、新闻舆论监督,发挥好审计监督作用。我们将坚持担当干事,健全完善任务分解、责任落实、过程督办、考核问效的抓落实责任体系和闭环管理链条,推动政府工作质效提升。我们将坚持廉洁干事,扛牢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加强意识形态与网络意识形态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驰而不息纠正“四风”,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

    各位代表,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沈阳市委市政府和新民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戮力同心、踔厉奋发,开创新民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在推动沈阳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中展现更大作为、彰显新民担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