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423|回复: 0

[辽宁] 2023年沈阳市辽中区政府工作报告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昨天 21:37
  • 签到天数: 727 天

    [LV.9]以坛为家II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4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6870
    发表于 2023-5-6 19:25: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3年沈阳市辽中区政府工作报告
    ——2022年12月16日在辽中区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沈阳市辽中区人民政府区长  卜世杰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一、2022年主要工作回顾
      2022年是辽中区极不平凡的一年,也是辽中撤县建区以来困难最多、压力最大、挑战最突出的一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到辽宁、沈阳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下,团结依靠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总要求,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社会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年来,我们坚持“三个坚定不移”,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力以赴打赢多轮疫情防控歼灭战、攻坚战,确保一方平安,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持续向上向好态势。
      一年来,我们狠抓项目“谋立推建”,亿元以上签约和开复工项目连续三年突破“双百”目标,“近海壹号”“健康驿站”开启辽中项目建设加速度,中俄经贸合作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综保区近海园区进出口业务创历史新高。
      一年来,我们探索片区开发新机制,引入国企、央企和社会资本参与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沈金铁路近海站等重点项目建设,重组盘活“美加工业园”“朗润园”等低效用地项目,开发区融资模式、开发模式、管理模式实现新的突破。
      一年来,我们系统推进生态治理,完成水源地、居民区、主要河流禁养区划定,规范畜禽养殖业发展,源头整治黑臭水体,四个国、省考断面水质全部达标,高质高效完成环保督察令整改任务。
      一年来,我们主动融入沈阳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格局,完成开发区系列规划,制定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和沈阳城市副中心两个实施方案,“四个融合”规划体系、“一核三区”发展格局进一步深化和完善。
      预计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增长4.3%。其中,税收收入增长4.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0650元、23550元。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持之以恒促转型,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企业转型取得新进展。中化化成再生资源(二期)及国华风电新能源等67个重点工业项目开复工建设。银丰铸造环保升级改造等33个增资扩产项目完成投资25亿元。辽宁沃特专用车获工信部准入许可。正京线缆等14家企业晋升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达152家。远程摩擦等12家企业荣获辽宁省“专精特新”荣誉,辽宁增材等2家企业获“揭榜挂帅”资金400万元。服务业增长跑出新速度。传胜仓储物流等19个项目开工建设,商品房销售14.2万平方米,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46%。外贸拉动能力进一步增强,实际利用外资1451万美元,全区外贸进出口总额12.6亿元。综保区中欧卡车航班开通运行,近海园区进出口业务实现倍增,总货值达10.08亿元,同比增长247.7%。产业链培育迈出新步伐。昊明禽业项目投产运行,农大禾丰等8个重点农业产业化项目进展顺利,善达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进行试生产。“一岗四堡”开启“农旅康养”融合发展新局面,汉夏中草药园、潘家堡油菜花海和稻田画等项目接待游客超过40万人。
      (二)攻坚项目稳增长,发展要素加快集聚。项目攻坚全速推进。全年举办3次“发展攻坚年”项目集中开工行动,近海壹号总部基地等110个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昌盛电器等49个项目竣工投产。推进产业链精准招商,亿元以上项目签约121个,落地81个。引进飞地项目22个,争取奖补资金3650万元。惠企服务精准有力。发放“春风送暖”惠企“政策包”4000份,兑现企业退税1.5亿元,落实惠企政策奖补资金2740万元,帮助中小企业贷款1.69亿元,市场主体数量同比增长29%。偿还拖欠企业账款1800余万元,在全市首家实现动态清零。探索“拿地即开工”模式,快速办结106个市级重点项目开工手续。投入1.2亿元实施近海经济区道路、排水等14个基础设施项目。项目要素全面保障。完成申信金墅花园项目等9个地块征收工作,消化处置批而未供土地651.3亩、闲置用地135亩,全年出让土地2417.2亩。精准推进“三争取”,争取中央、省55个项目,到位资金6.08亿元。谋划包装8个新增债券项目共35.93亿元,区医养中心项目实现辽中专项债券“零的突破”。
      (三)夯基提标强“三农”,乡村振兴稳步推进。保供基础不断夯实。完成市级千亩水稻绿色高质高效示范项目,实施保护性耕作16.4万亩,推广测土配方施肥117万亩,粮食产量达11亿斤。生猪、肉牛出栏量持续增长,肉蛋奶鱼总产量达到33.6万吨。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东北牛都(沈阳)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年屠宰10万头肉牛加工项目开工建设,芃泰牧业肉牛小镇项目加速推进,广发源米业等13家企业完成大米精深加工升级改造,禾禾盛发米业等5家企业晋升市级龙头企业。刘二堡镇获批国家级产业强镇,大黑镇被评为市级电商镇,后岭村等7个村被评为市级电商专业村,鸿腾杂粮种植专业合作社获评市级农业电商品牌企业。农村综合改革不断深化。清理“空壳社”234家,441家农民合作社纳入国家合作社监督系统。成立10家村级供销社。农村集体经济清理整治行动收回资金593万元,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完成3633万元,持续名列全省首位。“政银担+保”提供金融服务3.2万笔48亿元,相关经验做法在全市推广。乡村面貌不断改善。建设59个省级美丽宜居村、66条美丽庭院示范街、1810户美丽庭院,新建和整改农村户厕1525座,新建和维修村内道路306公里。数字赋能乡村振兴,建设23个数字化社会治理示范村,完成1个数字化设施蔬菜棚区。“两邻”理念融入乡村振兴,依托产业项目筑牢防返贫底线。村集体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年收入超过10万元的行政村达97家。
      (四)提质增效添活力,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深化。开发区改革持续推进。推行“管委会+平台公司”管理模式,内设“综保事务处”升格为综合保税区近海园区管理委员会,实现相对独立运行;重组近海招商集团,组建了专业局、镇街、第一书记3支招商队伍。政务审批改革持续升级。推进“一网通办”提质提级,473个高频事项纳入“一窗受理”,前“6+1”类1134项“应进必进”事项全部驻厅办理,全程网办占比99.39%。实现营业执照“零见面”审批,办理时限从2个工作日压缩至2小时。国资国企改革持续深化。77家单位国有资产同比增加23.4%。近海控股集团实施“1+6+N”架构重组,对34家子公司股权进行调整,完成近海控股集团主体AA信用评级,累计安置事转企职工427人,国有企业运营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五)统筹发展促更新,城乡环境明显改善。基础设施全面发力。启动中心城区6条“梗阻路”连通工程,新建改建各级公路196.3公里,实施沈环线满都户大桥、北四路蒲河大桥改扩建工程。全域智慧停车(一期)、工人文化宫和蒲西小邦牛污水处理工程主体完工。茨榆坨、杨士岗两个中心镇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8.8亿元。管理效能有序提升。城市智慧化管理信息平台投入运行,“智慧工地”成为东北地区首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平台。网格化治理城市“八乱”,整治市容乱象2800余处。新建3座日转运能力150吨双箱生活垃圾转运站。完成293个无物业小区、散体住宅楼合围改造。生态建设系统推进。新引进再生资源项目7个,环保产业园重点企业和项目达到11家。以河长制为抓手推进水系生态治理,投资3.9亿元实施辽河干流防洪提升工程。全力推进大气、水体、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完成环保督察令及松辽局通报25处问题整改,2021年中央环保督察第二轮30个交办案件全部办结销号。
      (六)办好实事惠民生,群众福祉不断提升。社会保障落实有力。社会救助服务站实现17个镇(街)全覆盖,发放救助资金4191万元。获评沈阳市“双拥模范区”。投资5209万元完成16个老旧小区改造,建设1555套保障性租赁住房。民生工程全面覆盖。提级“品质养老”,打造居家养老新模式,政府购买上门服务超过1300小时;做实“健康辽中”,实施医共体“六统一”信息化平台建设,健康管理37.52万人,家庭医生服务新签约近5万人;践行“幸福教育”,新建3个小区配套幼儿园,新增540个学前普惠学位;推进“舒心就业”,扎实建设“两横一纵一中心”青年友好型街区,就业专网进入2个试点社区,新增城镇就业人员2997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300人。启动全域公交建设,茨榆坨至区客运站公交专线年内试运行。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两邻”理念融入基层治理,完成户籍人口“装户图”,城市社区增加到23个。全国文明城创建取得新进展,养前村、于家台村被评为文明创建新典范。“幸福敲门”行动解决特殊人群难题754件,信访积案化解率超过98%。持续开展禁毒、反诈人民战争,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消除各类安全隐患21809项。
      一年来,我们突出党建引领,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全面完成省委巡视和营商环境专项巡视13项整改任务,加强政府系统廉政建设,自觉接受社会监督,95件人大代表建议、93件政协委员提案全部办结,干部作风和服务效能得到有效提升。统计、审计、武装、民族、宗教、广电、档案、修志、供销、残联、气象、地震、红十字会等各个方面的工作也都取得了新成绩。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们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力奔跑、接续奋斗。全区干部群众再次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忠诚职守、无私奉献的使命担当。在此,我代表区政府,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驻区部队、省市驻区单位和其他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看到,发展中仍然存在问题和不足:受疫情影响,财政“三保”压力较大;主导产业集聚度不高,开发区基础设施保障能力亟待提升;民生保障领域仍有短板;政府信用体系、营商环境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以上问题我们将采取有力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2023年主要工作任务
      党的二十大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辽宁进入了加快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关键时期,沈阳在推动辽宁振兴发展、建设沈阳现代化都市圈中开启新一轮领跑冲刺。辽中步入加快转型、实现“发展提质”的决胜之年,做好2023年各项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2023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沈阳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深入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及区委工作部署,扎实走好特色发展、融城发展、协同发展的转型之路,在沈阳为全省作好“五个示范”、当好“跳高队长”征程中,笃行实干走在前,砥砺奋进干在先。
      2023年重点工作总体思路是:站位新时代,担当新使命。立足打造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时代召唤,主动融入、积极服务沈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推进都市圈一体化发展战略,担负起建设沈阳城市副中心的光荣使命。开辟新领域,打造新赛道。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落地开工一批循环经济和风光储节能环保产业项目;推动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项目建设,加快实现港区直通;加快现代物流产业园区建设,力争中俄(中欧)国际经贸合作取得新突破。注入新动能,塑造新优势。实施改革推动、开放带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重组盘活一批低效闲置项目,持续探索新老城区及近海经济区、综保区开发建设管理新体制、新路径。主动承接沈阳中心城区功能疏解和人口转移,努力构建新型工业拓展区、商贸物流集散区、现代农业示范区、绿色发展引领区、开放合作先导区的全域发展格局,全力打造沈阳生态宜居的西部花园、全面开放合作的近海口岸。努力把辽中建设成为沈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承载区和沈阳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新的增长极。
      2023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1%,其中税收收入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与经济同步增长。
      围绕以上目标,重点做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聚焦发展稳中求进,着力实现提质增效新突破
      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创新招商举措,多渠道挖掘项目资源,狠抓主导产业链精准招商。全面推行“亩均论英雄”评价机制,既要招大引强,又要提质量上水平。力争亿元以上项目签约120个、落地70个。发挥“帮你办”专班作用,抓好“谋立推建”,全年策划包装100个项目,力争亿元以上项目开复工建设120个,竣工投产项目达到50个。
      加快产业集聚集群发展。聚焦特色产业培育,做好“老原新”三篇大文章,加快构建多元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力争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200家,规上工业企业达到130家。做优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支持禾丰水产等“原字号”企业升级改造,推进农大禾丰35万吨数字化生产线项目竣工投产,建设辽河流域优质水稻和昊明禽业白羽肉鸡两个优势产业集群,建设沈阳地区重要的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做强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实施科技创新战略,引导增材制造等“老字号”企业建设创新平台,攻关关键核心技术,重点培育和世泰钛业、远程摩擦等一批装备制造示范企业转型升级。做大节能环保产业,加快环保产业项目向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发展集聚,推进安徽节源等一批企业项目运行投产,确保华润风电等一批新能源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培育汽车及后市场产业,争取省市支持金杯车辆项目战略重组,围绕华晨宝马等头部企业开展产业链招商,培育汽车服务产业集群。
      培育“文旅康养”新业态。依托独特的辽蒲浑水系景观和生态资源,拓展“乡村+”功能,着力打造杨士岗温泉小镇、潘家堡稻香小镇、六间房玫瑰小镇、肖寨门肉牛小镇等乡村旅游名片。启动偏堡子烽火台等文物保护修缮工程,举办蒲河湿地文化节、农产品采摘节及精品体育展示等有影响力的大型文体活动,探索医养结合管理新模式,培育“文化+”“康养+”新业态,加快推进“文旅康养”融合发展。
      (二)提升核心板块能级,着力打造对外开放新引擎
      建设高质量产业园区。实施基础设施提升行动,优化“一核五区”园区开发建设、运营管理机制,提升开发区水、电、路及5G网络等配套服务功能。完善表面精饰产业园基础设施,加快近海壹号标准厂房、总部基地等一批综合功能性平台建设。积极推进中俄(中欧)经贸合作,大力发展转口贸易,加快建设“公铁海”多式联运物流产业园。启动近海火车站海关监管场站建设,力争年内“中欧班列”进站运行,努力建设成为东北陆海大通道上的重要节点。
      拓宽对外经贸合作。推进综保区近海园区制度创新,打造综保区近海园区加工制造、研发设计、检测维修、物流分拨、销售服务“五大”中心,壮大跨境电商平台。聚焦建设特色保税产业集群,围绕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家居制造、粮食木材加工、大宗商品贸易开展招商,吸引大型保税加工和保税物流企业入驻,拓展特色“保税+”业务,培育新型外贸企业。力争2023年园区新增注册企业不低于50家,引进外资不低于2000万美元,进出口总额增长10%以上。
      深化区域对接合作。积极拓展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招商引资,主动对接北京、江苏等对口合作地区,加强与沈北、大东、和平等区域“飞地”对接,深化自贸区浑南片区、苏家屯片区与综保区近海园区对口帮扶。力争在技术交流、人才引进、政策互鉴、招商引资等领域合作实现新突破。重点推进铁西与辽中合作共建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与沈阳市区互动融合的商贸物流集散区。
      (三)强化“三农”基础保障,着力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
      强化农业基础支撑。坚决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实施国家级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县项目和30万亩高标准农田提质增效工程,确保粮食播种面积95万亩以上。大力发展高效特色农业,着力打造一批主导产业突出、特色优势明显的专业村,力争列入全市“一村一品”管理专业村达到60家以上。加快“辽中牛”“辽中白酒”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申报。加快辽育白牛“育繁推”一体化等农业产业化项目开工,力争新增3家市级、1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持续开展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完善宅基地执法机制,完成牛心坨镇姜家村农村宅基地土地复垦项目验收。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深化供销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改革,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壮大新型经营主体。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扎实推进“一事一议”村内道路建设,提升农村水电路网基础设施。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创建48个省级美丽宜居村、5个幸福宜居村。持续深化数字乡村试点建设,推进数字赋能农村经济、乡村治理。深度挖掘乡村治理创新典型经验,推动“三张图、五清单”在基层落地生根。
      (四)持续深化改革创新,着力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完善开发区管理体制,进一步优化“管委会+平台公司”“开发区+园区”模式,探索“小管委会+大运营公司”运行机制,全面推进开发、建设、运营体制改革。稳妥推进国资国企改革,持续优化法人治理结构,启动控股集团下属子公司股份制改革并新三板挂牌。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做好事转企改革后半篇文章。
      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力推动只“提交一次材料”改革,推进“证照分离”全覆盖,打造高效便捷的市场准入环境。加强政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持续推动政务服务从“线下办”向“线上办”转变。推进“12345”便民热线进社区和镇街政务服务网上办,打通审批服务“最后一公里”。
      深化要素保障改革。加大低效闲置项目盘活力度,加快处置闲置用地。建立耕地管理制度,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积极推进综保区二期等土地征收。深入开展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强与担保机构合作,积极争取沈阳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近海园区)等5个专项债项目、城区雨污分流管网设施改造工程等4个一般债项目。探索设立政府引导基金,着力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加强政金合作,优化债务结构,缓释债务风险。
      (五)加快实施城市更新,着力开启融合发展新篇章
      推动市区互联互通。启动京抚线辽中绕城过境段改建工程,规划建设辽满线卡力马辽河特大桥新建工程,实施京抚线、沈环线道路改造。推进开通辽中区至铁西区十三号街(地铁1号线)公交专线,积极融入母城沈阳公共交通体系。
      完善城乡基础设施。畅通城市交通路网,深入实施“梗阻路”打通工程。开展城市修补、生态修复,实施老城区排水防涝设施改造工程。持续改善乡村道路设施,扎实推进“四好农村路”。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开通乌伯牛至西环、客运站至付家屯两条公交线路,建设茨榆坨、火车站两座充电场站。
      提高城市建管水平。大力推进5G基站及应用场景建设,继续完善城市智慧化管理,建设辽中数字智慧交通平台。持续推进全域智慧停车项目,新建大型货运停车场站年内达到投入使用标准。强化城市“六化”管理,打造“干净有序、安全智慧、清新靓丽”的城市环境。
      (六)全面推进生态建设,着力引领绿色低碳新优势
      系统治理畜禽粪污。巩固畜禽养殖污染整治阶段性成果,强化系统治理、协同治理、源头治理。严格规范禁养区、限养区划定和管理,推进标准化养殖体系建设。加快畜禽粪污“收储运用”一体化体系建设,推进永鑫环保粪污综合利用项目开工建设。
      全面加强综合整治。持续发力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中央专项同EOD金融资金相融合模式,破解基础设施资金投入“瓶颈”。着力推动老城区和近海经济区雨污分流、环保A园应急污水处理站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提标改造开发区和老城区两座污水处理厂。
      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严格落实河长制、林长制,加快蒲河、浑河、团结水库生态治理,加强蒲河湿地公园和珍珠湖自然保护区生态管理。积极引育绿色环保新兴产业项目,加快中晨报废汽车回收拆解等项目建设,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建设全市环保产业示范基地。
      (七)聚力改善民生福祉,着力展现公共服务新品质
      强化基本民生保障。完善城乡低保认定指标体系,常态化开展“走进困难家庭,倾情解忧暖心”专项行动,实施“物质+服务”温情救助新模式。深入开展“双拥”活动,落实好退役军人保障政策。实施投资1.14亿元的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及投资4.4亿元的35个老旧片区(含背街小巷)改造等一批民生保障项目。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提质扩面“品质养老”,扩大居家养老服务智慧化供给,满足多样化、多层次需求。开展“健康辽中”进社区能力提升行动,力争“标准化”管理村卫生室占比达到50%。启动1所小学和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落实国家“5+2”课后服务政策。继续完善文化馆、图书馆服务功能,实现“15分钟体育健身圈”全覆盖,打造群众文化品牌。加大就业创业扶持力度,打造5个“舒心就业”社区(村)。
      完善城乡治理体系。深入践行“两邻”理念,创新城镇社区“五社”联动机制,健全三级社会工作服务体系。推动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专业人才下沉一线,大力推进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有效落实“四责联动”,常态开展隐患排查和风险防范,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大力推进“零事故”“零案件”“零上访”社区(村)创建,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各位代表,党的二十大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我们要充分发挥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精神,切实把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理念融入政府工作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努力提升政府治理效能和服务水平。
      着力增强政治意识,切实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持续推进中央环保督察、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始终做到旗帜鲜明讲政治。
      着力树牢法治思维,切实做到依法行政。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履行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程序,持续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深入开展法治示范创建,着力加强诚信政府、法治政府建设。
      着力提高服务效能,建设人民满意政府。强化教育培训和效能评价,不断提高综合素养和专业能力,推进政府机关职能优化协同高效。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严格控制政府运行成本。践行人民至上理念,聚焦群众“急难愁盼”,进一步提高惠企便民服务效率和水平。
      着力推进自我革命,切实做到廉洁从政。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纠治“四风”。坚决贯彻全面从严治党各项要求,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葆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
      各位代表,实现辽中转型突破、高质量发展是全区人民寄予的殷切期盼,更是历史赋予的崇高使命。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埋头苦干,迎难而上,勇毅前行,为加快建设美丽幸福新辽中而团结奋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