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490|回复: 0

[内蒙古] 2023年呼和浩特市回民区政府工作报告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昨天 12:34
  • 签到天数: 722 天

    [LV.9]以坛为家II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4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5746
    发表于 2023-4-25 20:36: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3年呼和浩特市回民区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回民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们提出意见。

    一、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是回民区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极其艰难的一年。面对疫情反复冲击和经济下行双重压力,我们坚持以迎接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为主线,全面落实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明确要求,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拼”的精神、“闯”的勇气、“干”的劲头贯穿始终,制定了一系列应急谋远的举措,破解了一系列制约发展的难题,办成了一系列惠企利民的实事,经济社会发展在巨大冲击中站稳脚跟、承压前行。预计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2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9.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3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2.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14亿元;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2228元。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疫情防控在攻坚克难中战胜重重考验

    面对疫情严峻形势,全区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在自治区、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扁平指挥、果断施策下,在区委坚强领导、统筹调度下,在兄弟旗县区及全区各族群众的大力支持下,广大医务人员、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公安干警和各级干部职工闻令而动、坚守一线,这些最美“逆行者”用无数次勇往直前的冲锋、迎难而上的坚守、无怨无悔的付出,构筑起抗击疫情的坚固防线,攻克了一个个难题,拿下了一场场战“疫”,交出了应对大战大考的满意答卷。

    (二)高质量发展在砥砺奋进中迈出坚实步伐

    聚焦产业转型升级,服务业布局不断优化,新旧动能加速转换,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

    商贸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围绕促进消费提质升级,积极推动中山西路商圈向高端化、多元化发展。投入1600万元完成街区优化提升改造,总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的新华广场地下互联互通项目建成。引进江诗丹顿、小米等13家自治区旗舰店、青城首店。成功举办首届中山西路商圈企业家沙龙。多措并举刺激消费,大力发展夜间经济、户外经济、体验经济,推广直播销售、网红带货、网红探店等消费新模式,累计开展各类促销活动140余场,商业氛围愈加浓厚。海拉尔西街商圈扩容增效,成功引进特斯拉、华为、小鹏等9家新能源汽车品牌,推动庆鼎等二手车交易平台规模化运作,区域性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招商引资稳步推进。围绕“四大产业集群”成立专班,千方百计招引培育一批优质企业和项目。积极对接杉杉奥莱、温泉酒店等项目,持续拓展国大药店、屈臣氏、家家悦等总部经济业务,全年对接企业45家,签约项目24个,蒙油(呼和浩特)石油化工对外贸易、国家管网内蒙古输油气分公司总部等7个重点项目落地实施,为全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市场活力持续激发。顶格落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强化包联调度,纾困解难、助企发展。55个重点项目全部开复工,预计完成投资32亿元。圆满完成“五个大起底”年度任务,办结待批项目手续362个,盘活闲置土地218亩,消化批而未供土地858亩,唤醒“沉睡”资金6415万元,更多土地、项目、资金等资源要素被激活释放。全年退减缓免税费2.69亿元,支持1146家企业办理贷款5.58亿元。推动优化营商环境3.0方案落地实施,全年受理“一次办”事项3440件,办结率、满意率均达100%。601项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实现“一网通办”,年度新增市场主体6580家,“蒙企通”平台企业诉求办结率、五星好评率均达100%。区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局被评为自治区政务服务先进集体。

    农文旅产业深度融合。攸攸板镇入选第二批自治区乡村旅游重点村镇,成功打造了段家窑网红涂鸦村、一间房文化创意研学产业园,“杏福树下”品牌成为回民区农文旅融合新名片。莫尼山非遗小镇被评为全国第一批农耕文化实践营地,成功入选第一批“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选项目名录”,乡村旅游知名度进一步提升。全年游客接待量达222万人次,旅游业综合收入预计实现2.03亿元,同比增长16.7%,以农促旅、以旅彰文,协同并进的发展态势逐步形成。

    (三)城乡建设在统筹推进中焕发全新气象

    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大力改善人居环境,城区宜居水平显著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基础设施更趋完善。总投资8.37亿元的25个城建重点项目全面完成。巴彦快速路二环内建成通车,仅用50天完成了跨G6连接110国道主体工程。打通了群艺馆南巷等3条断头路,维修改造30条街巷和10处雨污管网混接,整治完成3处积水点,群众出行更加便利。改造提升飞鹰齿轮厂小区、康乐小区等51个老旧小区,惠及居民1.6万户,赢得群众和媒体“点赞”。建成庆凯游园等55处口袋公园、团结广场等2处街景花坛,优化提升呼武公路等6条道路节点绿化景观。新增绿化面积约13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38.1%,绿色本底更加浓郁,全域宜居品质大幅提升。

    城市管理更加精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扎实推进,从精细化管理入手,向城市“痛点”亮剑,打出系列组合拳。建立完善“一店一档”系统,首推店外“一米线”经营模式。完成2条主干道街景美化亮化,拆违拆临108处,集中治理“飞线”点位1400余个。施划机动车停车位3.8万个、非机动车停车位741处,极大地缓解了“停车难”问题。新建5座水冲公厕,采购8台垃圾压缩厢,启用17个垃圾转运站,打造22个垃圾分类样板小区。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城市管理更加智慧、更有温度。

    生态治理更有成效。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27件转办案件全部办结,“绿盾”专项行动38个反馈问题全部销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生态环境问题全面整改。大气污染防治成效显著,5688户居民清洁取暖改造、25.4万平方米节能改造工程顺利完成,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02天,较上年增加4天。河长制、林长制工作有序开展,巡河里程5401公里,完成森林精准提升工程1.9万亩,退化草原生态修复治理5000亩。我区成功入围第二批自治区森林城市创建名单,攸攸板镇成功入围第二批自治区森林乡镇创建名单。

    乡村振兴更加扎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杏园综合体精细化提升改造等5个项目完工,奇乐乐科技生态产业园项目稳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深入开展,户厕改造任务全部完成。“杏坞番红”焕发新活力,成功举办线上线下杏花节、采摘节、丰收节等活动,促农增收成效显现。建成回民区园艺博士专家工作站,“产业+人才”双轮驱动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四)民生事业在全力保障中得到持续改善

    聚焦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加大民生支出,更多民生愿景成为幸福实景。

    社会保障坚实有力。牢固树立“就业是民生之本”理念,城镇新增就业7502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214人,发放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1914万元。深入落实“丁香扎根计划”,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一老一小”服务保障得到加强,新建6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试点,新增普惠托育学位489个。建成3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10个青城惠民菜店。发放蔬菜包、粮油包和生活补贴合计300万元,救助困难群众7335人次。发放优抚资金2610万元,退役军人合法权益得到切实维护。

    教育事业提质升级。全面落实首府“宜学城市”建设任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期盼需求。校园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铁三小、回六幼及其分园如期完工,四十中、秋实学校主体封顶,太平街小学分校开工建设。优质教育资源深化拓展,与首师大实验学校教育集团成功签署合作办学协议,呼市一中初中部、衡越高级中学顺利招生,铁一中教育集团组建完成,形成了优质教育“雁阵效应”。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民办义务教育在校生占比控制在15%以内。招录105名教师,表扬109名优秀教师,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更有幸福感、事业上更有成就感、社会上更有荣誉感。

    医疗卫生事业加快发展。海西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4家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与自治区中医院、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构建医联体,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卫生院实现“名医工作室”全覆盖。大健康产业园揭牌启动,助力医疗健康产业集聚发展。加强重点人群健康情况摸底及分类管理,有序推进60岁以上老年人新冠疫苗接种。总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的健康驿站竣工验收,公共卫生应急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

    社会治理能力全面提升。助力首府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区税务局荣获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模范集体荣誉称号。坚决守牢安全底线,全年共排查3014家场所,1635处隐患全部整改。排查整治自建房9103处,彻底消除众环小区危楼隐患,累计完成燃气技防设施安装9.8万户。全年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双下降”,未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力度不断加大,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得到保障。重塑基层治理网格化体系,148个小区(平房区)整合为83个,641个网格优化为537个,成立阿拉善北路区域服务中心,行政区划更加科学合理。充分发挥12345接诉即办平台和信访矛盾调解中心作用,关心关注群众安危冷暖、家长里短,用心用情用力办实事、解难题,区信访局被评为自治区信访系统先进集体。
    各项社会事业繁荣发展。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迈上新台阶,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纳顺集团与内蒙古科技大学联合建立研发实验室及产学研实训基地。公共文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开展各类文化惠民活动316场(次)。区图书馆全年读者接待量位居九个旗县区首位,为首府增添了文化新地标。国防动员、军民融合、人民防空等工作都有新成绩,外事侨务、档案史志、防震减灾等事业都有新成效,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红十字会等组织都有新气象。
    (五)政府自身建设在实干担当中得到全面加强
    过去一年,我们始终旗帜鲜明讲政治。深刻领悟“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更加坚定自觉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我们始终依法行政讲规矩。法治政府建设稳步推进,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到100%。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带头过“紧日子”,一般性支出压减35.5%,“三公”经费支出减少13.6%。自觉主动接受各方面监督,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108件、政协提案145件,办复率均为100%。我们始终苦干实干讲担当。认真抓好各级巡视、审计、国家统计督察等反馈问题整改,政府工作效率、落实效果、治理效能得到新的提升。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成绩的取得殊为不易。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指示精神的结果,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区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各族人民,向关心支持回民区建设发展的各界朋友,向投身抗疫一线的各地医务人员、广大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公安干警和各级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当前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优质项目、重大项目储备不足,产业结构需进一步优化;市政基础差、遗留问题多,城区规划建设发展需进一步加强;基层信息化建设与实际需求还有一定差距,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步伐需进一步加快;干部队伍谋发展水平与新时代新要求还不相适应,全局意识、系统观念、统筹能力需进一步提升。我们一定直面问题、迎难而上,下大力气认真解决,全力以赴做好工作。

    二、2023年工作安排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做好全年各项工作,意义十分重大。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自治区党委十一届五次全会、市委十三届五次全会和区委九届六次全会部署要求,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在稳中求进的基础上稳中快进、稳中优进,围绕“强首府”工程,集中力量谋产业发展、抓城市更新、增民生福祉、优生态环境、促民族团结,全面提升城市能级,加快建设“四个城区”,打造首府现代化消费中心,确保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今年主要发展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左右;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左右。完成我市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们要坚定信心决心,主动作为,着力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2023年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坚定不移抓项目、拼招商,积蓄经济发展后劲

    牢固树立“项目为王、招商为要、落地为大”理念,更大力度抓投资,更加精准招项目,更优环境促发展。

    全力抓好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资。推进总投资221亿元的64个重点项目建设,年度完成投资40亿元,争取总投资300亿元的华厦伟业等22个储备项目尽快落地。继续实行领导干部包联重点项目责任制,成立项目专班,全程服务、全程跟进、全程推动,为项目落地实施做好服务保障。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机遇和自治区“强首府”工程有利契机,坚持“项目思维”,开展集中审批、集中调度、集中开工、集中通报、集中纾困行动,在全区持续形成“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火热氛围。

    全力抓好招商引资,增强发展动能。开展招商引资“攻坚年”行动,实行“全员招商”机制,瞄准重点区域、行业龙头和骨干企业,精准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建强产业集群和招商引资“双专班”,统筹制定招商计划、升级编制招商地图、谋划包装招商项目,提升招商引资质效。建立洽谈、签约、落地、投产全流程服务机制,实行“周调度、月通报、年考核”,推动内蒙古新华发行集团文化产业等16个项目落地实施。推进6宗约500亩土地挂牌出让,加快7宗约500亩土地前期整理,千方百计为项目落地创造条件,确保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

    全力抓好营商环境,提振企业信心。全面落实减税降费等助企纾困系列政策,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创新业态、开辟场景、优化供给,促进市场主体“活力迸发”。优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平台,持续开展104个高频事项“一次办结”服务,设立镇办中心“帮办代办”服务窗口。深化“蒙企通”平台推广和服务,推进“蒙速办·四办”工作。对招商项目实行“24小时、365天不打烊”服务,大力提升投资兴业的便利度,让企业预期更稳、信心更足、活力更强。

    (二)坚定不移强优势、增实力,夯实高质量发展支撑

    围绕打造首府现代化消费中心,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着力提升经济能级,让转型升级这个引擎转起来,商圈火起来,消费热起来。

    巩固提升优势产业。深入推进中山西路商圈和地铁经济融合发展,开展新业态成长和新消费升级行动,做优重点产业,做强重点企业,促进现代商贸业集聚发展。充分发挥首府商业核心圈引领带动作用,利用新华广场地下互联互通、振华购物中心写字楼16万平方米立体空间和商圈闲置楼宇资源,发展网红经济、高端商业。完成总投资4000万元的内蒙古图书大厦改造升级。立足汽车贸易服务集聚优势,持续引进新能源汽车品牌,拓展汽车销售服务一体化市场。借助首府入列“全国二手车出口业务试点城市”有利契机,与综保区深度合作,开拓二手车与新能源汽车出口贸易业务。做大做精汽车改装、维修保养、金融保险等汽车后市场,打造自治区最优汽车综合贸易服务中心。

    大力发展文旅产业。依托大青山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人文景观资源,高标准编制完成沿线文旅产业整体发展规划,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以“文旅+”为核心,重点建设东、西乌素图村区域性文化休闲旅游区,推动段家窑村申报国家乡村旅游重点村,坝口子、一间房村申报自治区乡村旅游重点村,打造成留得住绿水青山、闻得到杏果飘香、记得住乡音乡愁的美丽田园。启动实施总投资2.6亿元的乌素图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建设绿色生态廊道。建成蒙亮风情园二期,推动敕勒川万里茶道老街、温泉酒店、杉杉奥莱、区史馆、电影博物馆等项目,创造更多看点、亮点。整合飞鹰齿轮厂老旧厂房闲置资源,留住城市工业记忆,规划建设自治区应急安全体验馆,打造集科普教育、文化展示、时尚休闲为一体的特色街区。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激发楼宇经济活力。利用新华广场、金海中央商务区等集聚优势,吸引金融、保险、医疗等区域总部入驻。发挥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辐射带动作用,盘活新华西街1.5万平方米闲置楼宇,规划建设大健康产业园,力争引进优质医疗服务、健康管理企业50家,采取小总部、大结算方式,把“过路经济”转化为“落地经济”。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提升新畅铁路、中全物流、中泰物流等重点物流园区货运量和辐射力,推动物流标准化、智能化建设。对接京东、顺丰、韵达等快递物流企业,新增200个末端配送中心。

    有效激发消费活力。把提振消费信心、激活消费市场摆在优先位置,加快聚集人气、商气。大力开展惠民乐购节、年货节、美食节、消夏嘉年华等消费活动,积极对接首府亿元消费券政策利好,拿出真金白银,推动住宿餐饮、批发零售等接触型行业加快恢复,提振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等商品消费,促进夜间经济、假日经济、电商经济等多种经济业态焕发活力。充分利用地域特色文化氛围和区位优势,以中山西路、牛街、宽巷子为重点,推动传统特色小吃做成舌尖上的产业,让品牌响起来,产业兴起来,“烟火气”旺起来,“生活味”浓起来。

    (三)坚定不移抓建管、提品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持续提升城市“颜值”和“品位”,让城市规划更加科学、城市建设更加靓丽、城市管理更加精细、生态能级更加凸显。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强化规划引领和用地支撑,完成回民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攸攸板镇国土空间规划、7个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优化城区路网结构,实现巴彦快速路南二环至北三环全线通车。投资1.3亿元,打通新经十八路等7条断头路,整治提升成吉思汗西街、光明大街等7条道路,维修改造水磨街等30条街巷。开工建设什拉门更村回迁小区,推动解决9个棚改项目遗留“夹心地”“边角地”问题。投资6.4亿元,改造提升53个老旧小区,实施雨水、污水管网改扩建和老旧燃气管网更新改造工程,努力将群众的“愿望清单”变为“幸福账单”。推动康宁110千伏输变电工程等3个变电站项目建设。投资3600万元,打造60处口袋公园、2处大型街景花坛和200处景观节点,新建35公里城市绿道。通过一系列看得见、摸得着的显著变化,让广大居民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贴心。

    实施城市管理提质行动。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管出城市精细化特色,“绣”出城区品质品牌。设立回民区城市管家服务岗,建设精细化管理示范街区,塑造有温度的城管形象。打造中山西路智慧化停车试点,破解道路堵、停车难问题。更新环卫作业车辆,城区道路保洁率保持100%。升级改造200个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点(站),打造9个垃圾分类样板小区,营造整洁优美的城市环境。

    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讲好“杏福树下”品牌故事,提升品牌影响力,推出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培育壮大沿山农家乐、民宿、网红打卡等新业态,绘就美丽乡村新图景,铺就乡村振兴致富路。全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启动大青山前坡70公里污水处理管网及配套设施工程,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新建改造生态路至毫赖沟等3条道路,让农村路更宽、景更美。

    实施生态环境提升行动。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做好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持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加大施工工地扬尘监管和渣土运输管理。完成31.6万平方米的清洁取暖建筑节能改造。认真落实“林长制”,实施森林抚育、退化草原修复等重点工程。扎实推进“河长制”,持续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河道“清四乱”专项行动。积极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厚植生态文明靓丽底色。

    (四)坚定不移惠民生、增福祉,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围绕群众所需所盼,深入开展民生保障提质行动,有效提升城区人口能级、文化能级,让群众的获得感更有成色、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让群众更暖心。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困难人员就业帮扶,新增就业8000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深入落实“十万大学生留呼工程”,吸引更多人才集聚。扎牢社会保障安全网,继续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持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完善医疗保障信息平台建设,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5%以上。完善社区养老服务功能,启用回民区老年养护院,支持惠德养老服务中心打造首府高标准养老示范项目。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成5个青城惠民菜店。提档升级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推动61个服务中心(站)达到“五有”标准。全面推进社会救助改革试点工作,做好城乡低保等低收入群体的救助帮扶。

    完善公共教育服务体系,让群众更放心。全面落实首府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进一步夯实教育硬实力,推进四十中、秋实学校、太平街小学分校、衡越高级中学综合楼项目完工,完成贝尔路小学西校区、东方樾幼儿园、滨海阳光幼儿园改造工程。发挥区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带动引领作用,打造区域名校、强校。进一步增强教育软实力,推行校、园长竞聘上岗,公开招录教师78名,实施能力素质提升计划,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深入推进“双减”政策,持续巩固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成果,完善非学科类培训机构管理措施,不断提升课堂教学和课后服务水平。

    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让群众更安心。着力改善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推动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落户回民区,启动实施回民区医院改扩建工程,新建钢铁路、阿北中心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暨医养结合服务项目,扩建海西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处置能力。持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充实乡村医生、社区医生等公共卫生队伍。深入开展“健康回民区”行动,不断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把工作重点转到保健康、防重症上,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力守护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繁荣发展社会事业,让群众更舒心。持续深化“科技兴蒙”行动,培育2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支持纳顺集团申报国家级研发中心。深入开展文化进社区、全民健身等群众性文体活动,举办春节、元宵节等节庆文化惠民活动、回民区2023年综合运动会,增添城市文化气息。大力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进乌素图召壁画保护、清真大寺消防工程等文物保护工作。精心组织开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做好人民武装、外事侨务、史志档案、志愿服务、工青妇、残疾人、红十字等工作。

    (五)坚定不移优治理、防风险,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坚持底线思维,积极应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类风险隐患,着力提升治理能级,确保社会安定、人民安宁。

    牢牢守住安全生产底线。从严从细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压紧压实企业主体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坚决遏制安全生产事故。严格落实危化品储存、使用等各环节安全监管责任,扎实开展燃气技防设施、液化气报警装置安装工作,着力强化人员密集场所安全管理,切实加强风险管控。深入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完成4个市场监督管理所标准化建设,助力首府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抓好消防安全,建成巴彦树贵街消防救援站。壮大应急队伍,强化应急演练和应急响应,全面提升综合救援能力。

    全力维护社会安定。坚持以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为导向,推动接诉即办向“主动治理、未诉先办”转变,争创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区。有效防范化解房地产领域风险,扎实做好保交楼工作,推动房地产领域遗留项目、非住宅遗留项目产权办理。切实防范金融领域、政府债务风险。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升“打防管控”质效,快速研判、妥善处置突发事件,确保社会平稳有序。

    全面强化基层治理。进一步厘清街道社区权责清单,取消社区各类不必要的工作事项,持续为基层减负。加大社区工作者招聘力度,优化整合人房关联、老年人健康档案等大数据综合平台,推动服务更加精准、精细。加快推进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打造“智慧应急”示范区。提高物业服务覆盖率,促进物业服务增品质。升级改造万惠商圈综治中心,新建金海五金机电城商圈、阿吉拉沁社区综治中心,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巩固发展民族团结宗教和顺局面。以开展民族团结示范行动为抓手,全面落实好“模范自治区”建设任务,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党的民族工作全过程、各方面,持续提升民族宗教事务现代化治理能力。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八进”和集中宣传教育活动,做好“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区”期满复报验收工作,打造自治区、市级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11家。

    (六)坚定不移讲政治、强担当,切实提高政府服务效能

    树立“想作为、敢作为、善作为”鲜明导向,凝聚奋进力量,努力交出让全区人民满意的答卷。

    坚持政治引领,打造忠诚型政府。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践行“三个务必”,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用实际行动诠释对党忠诚。

    坚持人民民主,打造法治型政府。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扎实开展“八五”普法,严格执行政府议事规则和重大决策程序,切实提高科学、民主、法治决策水平。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全面完成民生实事人大票决项目,持续深化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坚持务实担当,打造服务型政府。始终弘扬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坚持工作目标化、清单化、扁平化,敢啃“硬骨头”,善于“理旧账”,带头做到“我开的会我贯彻、我作的批示我落实、我制定的政策我兑现”,形成“有部署、有落实、有反馈”的工作闭环,让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契合群众需求。

    坚持严字当头,打造廉洁型政府。坚定不移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牢固树立效益优先、资源节约发展理念,深入推进“五个大起底”专项行动。强化审计监督,进一步压缩“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用政府的“紧日子”换取群众的“好日子”。

    各位代表!党的二十大开启了一场充满光荣与梦想的远征,蓝图已经绘就,号角已经吹响。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全区各族人民的创造伟力,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只争朝夕的紧迫感,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奋力谱写回民区高质量发展绚丽篇章!

    名 词 解 释

    1.“五个大起底”:指自治区部署开展的待批项目、闲置土地、沉淀资金、“半拉子”工程、开发区建设五个方面的大起底行动。

    2.“四大产业集群”:指以“专精特新”为特色的商贸业集群、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总部经济产业集群、以文体旅游健康养老为核心的文化旅游产业集群、以区域集散分拨中心为目标的现代物流产业集群。

    3.“一店一档”系统:指为更好地实现数字化、精细化、扁平化管理,为辖区内所有店铺建立的电子、纸质档案系统。

    4.店外“一米线”:指为沿街商铺在店外施划“一米文明线”,允许商户在“一米线”范围内摆放经营性物品。

    5.“绿盾”专项行动:指生态环境部等7部门联合开展的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

    6.“丁香扎根计划”:指2022年4月以来,呼和浩特市通过开展“万岗招聘”“首创助航”“技能提升”等8项行动,力求在3年内将10万大学生留在呼和浩特就业创业。

    7.“一老一小”:“一老”是指养老服务、“一小”是指婴幼儿照护服务。

    8.医联体:指医疗联合体,将同一个区域内的医疗资源整合在一起,通常由一个区域内的三级医院与二级医院、社区医院、村医院组成一个医疗联合体,解决看病难的问题。

    9.“两个确立”:指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

    10.“两个维护”:指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11.“四个城区”:指《回民区“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的“着力打造‘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城区、绿色生态宜居发展城区、基层治理创新发展城区、文化旅游特色发展城区’”。

    12.“蒙速办·四办”:指“蒙速办·一次办、帮您办、掌上办、一网办”,是内蒙古自治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满足群众需求的便民创新举措。

    13.河道“清四乱”:指清理整治河道“乱占”“乱采”“乱堆”“乱建”问题。

    14.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五有”标准:指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达到“有机构、有编制、有人员、有经费、有保障”标准。

    15.“双减”:指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16.食品安全“两个责任”:指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和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

    17.“三个务必”: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