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595|回复: 0

[贵州] 2022年安宁市政府工作报告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前天 09:55
  • 签到天数: 718 天

    [LV.9]以坛为家II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4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4643
    发表于 2023-3-10 20:37: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qiaomen 于 2023-3-10 20:48 编辑

    2022年安宁市政府工作报告

    ——2022 年 1 月 15 日在安宁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安宁市人民政府市长 毕绍刚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1年工作回顾和过去五年工作成就

      2021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及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复杂形势,市政府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依靠全市人民,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发展与安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推动经济社会在爬坡过坎中持续健康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05亿元(预计,下同),增长5.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4亿元,增长7.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37亿元,增长6%,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1亿元,增长13%,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51862元、23551元,增长8%、10%。

      (一)产业发展再上台阶。奋战工业主战场,完成《工业园区总体规划》编制,出台“工业立市十条”等在全国均有创新性的政策措施提速工业发展,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83亿元,增长15.3%,单位GDP能耗下降4.9%,安宁工业园区获评2021年全国化工潜力园区十强、安宁市获评中国工业百强县。打造重点产业链,构建石化、冶金、新能源材料3条千亿级产业链,云南裕能、多氟多、云天化等龙头企业4个项目进入全省新能源电池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库。纾困惠企显成效,兑现产业扶持资金4.3亿元,推进工业企业电价平均下降10%;帮助祥丰、天安化工等企业获得信贷支持317亿元,培育小升规企业25家;汇泉高纯半导材料有限公司获评国家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风行防水”“玫里传说”2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安宁制造”工业产品首次搭乘中老铁路国际货运列车到达万象。

      (二)项目建设快速推进。黄金产业园、诺斯沃德安宁现代花卉产业园等71个招商引资项目签约落地。中集车辆产业园、三鑫医疗二期、星俪岚酒店等52个项目动工建设。云天墨睿、友日久一期、国际网赛中心等32个项目顺利竣工。实施宁湖湿地公园、武庙古建筑群等167个政府性投资工程,新开工建设113个、续建54个、竣工56个;安宁南部供水、云仓物流等5个项目获得专项债8.22亿元。全年招商引资实际到位内资175亿元、外资5824万美元。

      (三)城市品质得到提升。高质量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规划城镇开发边界248.57平方公里,观音山、楸木园2个重点片区完成修规。石安公路入城段、太平新城“四横五纵”等城市干道开工建设,320国道二专线通车。获评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人民广场、螳川东路慢行系统、3个城市公园和30个口袋公园建成投用,收回8号地块建成公园绿地,百花公园—东湖公园—圆山城市绿廊实现贯通。大屯东、官厢街城市更新改造加快,改造提升11个老旧小区,12个无物管小区纳入统一管理,拆临拆违68万平方米,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4000套。城市大脑投入使用,网上政务、智慧城管、雪亮工程并网运行。温泉小镇成功创建省级特色示范小镇、省级旅游度假区。

      (四)乡村振兴步伐加快。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建设高标准农田6800亩,粮食生产功能区面积保持在9.33万亩以上,粮食安全形势总体向好;“老同志”牌普洱茶等11个本土农产品入选云南省“绿色食品牌”品牌目录;高标准完成第四批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任务;成功创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农村建设成绩突出,完成“十四五”村庄布点规划,开展27个行政村多规合一实用型村庄规划编制;提升改造农村公路35条,实施农村小微工程改造238项。雁塔村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试点。农村人才培养加快,实施领头雁工程、农村优秀人才培养工程、人才回引工程,招收乡村振兴技能人才订单班学生127名,“农民业校”完成农民职业技能培训11474人次,226名各级干部参与回乡规划乡村振兴行动。

      (五)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蓝天保卫战取得成效,完成城镇人口密集区7家危险化学品企业搬迁入园,昆钢本部主要生产装置永久关停,空气质量优级天数保持在230天以上,优良天数保持在360天以上。碧水保卫战深入推进,完成九龙河、沙占河等6条河道水环境治理工程,完成第一污水处理厂提标改扩建,实施中心城区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工程,开工建设太平新城南部污水处理厂,推进螳螂川流域生态环境治理,通仙桥国控断面、青龙峡省考断面水质达标;净土保卫战步伐加快,关停矿山23个,完成矿山生态修复1600亩,义务植树82.5万株;率先在全省开展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完成龙凤箐等4个磷石膏渣场环境综合整治,开展永昌钢渣、原安宁钢渣磁选厂2个堆场整治;完成林业生态建设11.54万亩。对标对表抓好中央第二轮生态环保督察交办问题整改,整改完成率83.64%。建成覆盖全市范围环境监测网络,实现污染因子实时在线动态监控。

      (六)民生福祉更加殷实。成功打赢“12·25”疫情防控阻击战,迅速切断传播链条,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守住“内防扩散、严防输出”的底线。持续扩大就业规模,提供有效就业岗位14507个,新增城镇就业10957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609人。加大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市第四、第五幼儿园及9个村级幼儿园建成投用,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2250个,安宁中学初中部、安宁市新城学校等6所学校开工建设。全面提高医疗卫生水平,与昆明理工大学合作建设安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启动太平新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八街中心卫生院建设;为16.97万户籍人口开展免费体检并建立健康电子档案;高分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四个一体化”常态长效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取得成效,创建成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

      (七)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在全省率先成立“营商环境客服中心”,建立工业产业链“链长制”和招商引资“驻企5D店小二”机制,完成“优化营商环境年度十大突破事项和50项提升工作”,新增市场主体7813户。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同比增长58%,新增高新企业23家,获评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示范县。社会大局总体稳定,全年未发生森林火灾,电信类诈骗案件破案率提高26.7%,抢夺抢劫案件保持零发案,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稳居昆明市第一。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盘活博欣天籁郡、宁湖九号等7个烂尾楼项目,为11.2万户居民解决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

      在做好以上工作的同时,我们高度重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全年办理人大代表建议208件、政协提案136件,面商率、办结率100%。高度重视关于城镇相对低收入群体议案办理工作,安排专项资金3000万元,救助城镇困难人口4330人,取得良好社会效果。高质量完成2021年十件民生实事,市人大常委会评议为优秀。积极支持总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工商联、残联等部门开展工作,民族宗教、双拥、档案、史志、气象等工作均取得较好成绩。

      各位代表,2021年各项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为六届人民政府5年来的工作画上圆满句号。过去5年,全市上下抢抓机遇、加快发展、赶超跨越,202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是2016年的1.7倍、1.85倍、1.4倍、1.5倍,圆满完成市六届人大以来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书写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高分答卷。

      这五年,我们抓发展促跨越,综合实力领跑全省。连续3年上榜中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排名逐年晋位,连续3年位居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前列。荣登全国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县(市)、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十强县(市)。成功创建为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并以西部第一、全国第八的成绩通过复查,受到中央文明办通报表扬。

      这五年,我们抓转型促升级,产业基础不断夯实。实施“工业立市”战略,工业总产值从401亿元增至1083亿元。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公铁联运货物吞吐量突破2亿吨,大宗平台商品交易额达1000亿元,吾悦广场、万达广场等一批国内知名商业综合体落户安宁。接待游客336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95亿元,温泉摩崖石刻群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黑山摩托车越野赛、昆明网球公开赛影响力持续扩大,“云南滇西旅游第一站、昆明康养休闲首选地”品牌越做越响。

      这五年,我们抓项目促支撑,发展动能更加充足。签约招商引资项目455个,到位内资1155亿元、外资2亿美元。实施305个重大投资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31亿元。中石油云南石化累计炼油4498万吨,结束云南缺油少气的历史。昆钢环保搬迁转型升级项目二期建成、本部永久关停。祥丰集团位列2021年云南省非公企业100强第11位;梦云南国际康养度假区等28个商业综合体和文旅项目建成运营。

      这五年,我们抓城建促品质,城市面貌大为改观。“一主两辅”城市格局初步形成,主城建成区面积增至37.39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82%。城市品质全面提升,实施官厢街、大屯东、观音山等7个片区城市更新改造,创建为云南省首批“美丽县城”。城乡保洁常态长效,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建成区城市公厕覆盖率达8座/平方公里。积极推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和公园城市建设,“推窗见绿、出门见景”成为安宁特有的城市风景。

      这五年,我们抓农村促均衡,乡村振兴成果丰硕。开展三期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工程,实施119个乡村振兴项目,启动16个乡村振兴试点村建设,打造100个美丽宜居乡村。现代农业产业园、现代花卉产业园、乡村振兴示范园建设全面加速,获评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激励县。乡村治理能力不断提升,被确定为全国首批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县(市)。

      这五年,我们抓环保促生态,绿水青山底色更浓。实施钢铁、火电等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全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9%。实施水环境综合治理三年攻坚行动,螳螂川青龙峡断面近20年来首次达标。中央第一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销号清零,第二轮反馈问题整改扎实推进,创建成为云南省生态文明市。

      这五年,我们抓民生促和谐,幸福指数明显提升。民生支出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例保持在75%以上。加强西部县级教育强市建设,全面深化“县管校聘”,获评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在全省率先实现国家卫生乡镇全覆盖。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列为云南省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示范县(市)。高标准建设“五馆三中心”并投入使用,乡愁书院实现街道全覆盖。深化“放管服”改革,在全省率先实现“互联网+政务服务”五级联通,审批时限平均压缩90%以上。

      各位代表,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市政协和社会各界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48.38万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上的干部群众,向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无党派人士,向驻市部队、武警官兵和消防指战员,向驻市企事业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安宁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取得上述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全市高质量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一是产业结构不合理,严重依赖石化、钢铁、磷化工等传统产业和支柱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高新技术企业少、创新研发能力不足,民营经济发展不充分,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缓慢。二是能耗、水资源、环境容量、土地等要素依然是制约发展的关键瓶颈,生态环境治理欠账多,保护治理任务繁重。三是疫情防控风险持续存在,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应对突发复杂情况的能力仍需提高。四是城乡发展不充分不平衡依然存在,优质教育、医疗、体育、文化、养老服务供给与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相比,仍然有差距。五是在政府自身建设方面,一些干部担当意识、创新本领、服务能力还不足,庸政、懒政、怠政现象依然存在,政府行政效能还有待提高。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强化举措,脚踏实地,不断推动问题解决。

      二、未来五年奋斗目标及2022年工作任务

      今后五年,是推动安宁经济社会奋力赶超、进位争先的关键五年。站在新的起点上,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云南,对云南提出了“一个跨越、三个定位、五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省委要求昆明市要在各项工作中当表率做标兵。安宁作为昆明现代工业基地、滇中新区产业核心区,必须要抓住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乘势而上、守正创新,深入实施“大赶考”,开创新时代跨越发展新局面,努力闯出一条争当表率、争做标兵的新路子。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落实党中央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部署和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入推进“工业立市”“昆安融城”“共同富裕”“生态优先”四大战略,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西线经济走廊、滇中最美绿城、中国西部县域高质量发展标兵,争当全省县域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我们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到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1000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7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000亿元,招商引资累计到位资金12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00亿元,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61000元、32000元,成为全省产业发展、城乡建设、增进民生福祉、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综合实力跃居西部前三,进入全国经济百强县70强。

      ——实施“工业立市”战略,争当全省产业发展排头兵。坚持大抓产业、大抓工业、大抓项目、大抓招商理念,实施全面优化营商环境三年(2022—2024)攻坚行动计划,以服务产业发展、促进项目投资、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为核心,围绕“八大环境”建设,在全省率先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到2025年,主要营商环境指标达到全国先进地区水平,成为全省营商环境排头兵。实施“工业立市”五年行动计划,聚焦绿色石化、有色黑色冶炼和压延、绿色新能源电池材料3个产业,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围绕生物医药、数字经济、新材料、现代装备制造和环保产业延链强链补链,形成3条千亿级优势产业链、5条百亿级新兴产业链。坚持创新发展和改革开放,加大力度补齐创新发展短板,集聚创新发展动能,争当全省创新发展和改革开放排头兵。到2025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达2.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达2500亿元,建设成为“滇中产业引擎、昆明工业脊梁”。

      ——实施“昆安融城”战略,争当全省城乡建设排头兵。主动融入昆明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抓住昆明主城“西拓”机遇,积极承接昆明主城功能纾解、产业转移、人口外溢带来的重大红利,加快昆安融城发展步伐。到2025年,城市空间格局进一步拉大,“两轴四片”市域发展布局、“一主两辅”城市发展格局全面形成,打造成为昆明向西开放门户;城市能级大幅度提升,城市建成区面积达7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突破55万人,力争60万人,城镇化率超过85%,达中等城市规模;提升城市核心区品质,持续推进公园城市建设。打通对外、对内交通瓶颈。实施农村基础设施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推进南部发展“五个振兴”,巩固提升全国城乡融合试验区建设成果。加强城市全生命周期管理,市民自发自觉参与城市治理,推动安宁由“文明高地”向“文明高峰”跃升,创建成为“信仰坚定、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的全国文明典范城市。

      ——实施“共同富裕”战略,争当全省增进民生福祉排头兵。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到2025年,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万美元,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持续缩小,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2:1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低收入群体增收能力持续增强。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0%以上,小学、初中毛入学率达100%,全市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2年。实施“健康安宁”行动,持续提升重大疫情防控救治能力,有力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强化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提高健康保障水平,提供就近、公平、便利的公共医疗服务,创建成为云南省首批健康城市。完善社会保险、养老服务、住房保障、社会救助、重点人群保障服务五大体系,各项社会保险参保率达98%以上,建设成为有温度、有质感的幸福宜居安宁。

      ——实施“生态优先”战略,争当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巩固污染防治攻坚成果。推进石化、冶金、磷盐化工等工业“三废”循环利用,推动循环经济发展;扎实推进水环境治理攻坚,加强螳螂川等9条河流流域治理,加快城镇污水管网配套建设,确保城市、集镇污水集中收集率、处理率持续提升,国控、省考、市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加大“五采区”生态治理,实施废弃矿山矿坑生态修复,继续推进天然林保护,积极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构建现代化生态安全格局。到2025年,空气优良率稳定保持在99%以上,全面消除劣V类水体,森林覆盖率达54.3%,美丽安宁建设极具成效,成为生态宜居的滇中最美绿城,创建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2022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新的一年,我们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改善民生,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社会大局稳定。今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和7%。

      围绕上述要求和目标,今年要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一)着力推动转型升级,培育更具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工业。加快推进“2+1+5”工业产业集群发展,“2”即:全力打造石化、冶金两个千亿级优势产业,加快石化产业上下游配套发展,重点推进中石油云南石化减油增化项目建设和云天化石化产业转型升级,推进盛奥美能绿色石化新材料、正华实业石化配套、华特沥青、云南鸿安丁腈胶乳等项目建设;全力延伸有色、黑色冶炼和延压产业链,重点抓好昆钢环保搬迁转型升级二期项目早日稳产达产,推进云南铜业异地新建、黄金产业园、云煤能源焦化等项目建设。“1”即:加快培育一个千亿级绿色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集群,围绕正极、负极、铜箔、铝箔、隔膜、电解液、箱体等主要部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确保云南裕能年产24万吨磷酸铁锂、云南氟磷5000吨六氟磷酸锂、云天化电池新材料前驱体等新能源电池材料项目建成投产。“5”即:推进生物医药、数字经济、新材料、现代装备制造、环保产业5个百亿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启动生物医药产业园及配套建设,推动汉德生物、福建友谊粘胶二期、粤商产业园、众驰新材料、云内动力等40个项目开工建设;确保建投铝模加工、景邦铁塔、恩惠塑业、艾蒂浮兰、凯宇光电等11个项目建成投产。

      做优做活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物流业,依托南亚国际陆港、草铺生产服务型物流基地,全力打造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加快建设大龙山物流园、普洛斯国际物流园等省级重点物流基地,将大桃花铁路货运站打造成为中老铁路国际班列网络中的重要节点,年内全市物流货物吞吐量达到4600万吨,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10亿元。加快发展文旅大健康产业,推进中体未来国际体育运动康养谷、华熙国际温泉健康美丽小镇、安宁·希望的田野、“老昆明城”等项目开工建设,争取昆明国际医疗健康城落户安宁;支持玉龙湾森林公园创建国家4A级景区、温泉特色小镇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实施温泉历史建筑修缮和开发利用、摩崖石刻群保护等项目,建设螳螂川旅游休闲产业走廊、鸣矣河生态观光和南部红色旅游走廊;盘活鑫益豪生、五月酒店、云甸阁酒店,年内实现星俪岚、玉龙湾湖景酒店正式运营。加快发展商贸服务业,推进中南城、中冠建材、宏信钢构、华楚汽配城等大型市场转型升级,加快推进中集陆港、云安商贸城二期建设,重点打造整车销售、汽车零配件、林木产品、高端建材等交易平台,提升产业聚集度和发展水平。突出发展楼宇经济、总部经济、数字经济、平台经济,积极发展互联网+生活服务、跨境电商、“元宇宙”等新业态,提升电子商务的交易额度。

      (二)着力抓好项目建设,激发更加强劲的发展动能

      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强化重点项目统筹推进、部门联动机制,明确项目建设路线图、时间表、责任人,全面加快项目建设。实现万达广场、祥佳环保科技、科城文化创意产业基地等29个项目竣工投产。神平安置房、市第六幼儿园、工业园区标准化厂房(三期)等87个项目主体竣工。云天化年产16万吨磷酸铁锂、太平新城生态运动公园等30个项目实质性开工。

      提高要素保障强度。做好项目用地保障,着力破解土地要素制约。全年计划报批土地6000亩,收储土地3000亩,供应土地5400亩,完成批而未供土地处置1900亩,闲置土地处置1000亩。加大林地审批保障,积极争取林地指标,完成林地报批4500亩。全力做好水、电、气供应,优化园区交通、污水和固废处理等配套基础设施。实施工业园区、太平新城、圆山片区电力通道建设,规划实施工业园区蒸汽供热系统,做好能评、环评、安评等服务保障。争取大龙山铁路专用线、工业园区配套产业园基础设施(一期)等11个项目获得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和中央预算内资金15亿元。

      拓宽招商引资广度。坚持一把手招商、全员招商,在服务好已落地项目和企业的基础上,加快招大引强选优步伐,紧盯优势产业上下游,实施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重点攻坚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建立签约项目效果评价机制,推动项目签约与土地供应、税收增量、亩均产值、能耗强度相挂钩,加速储备一批高质量项目。建立从签约、注册、到资、立项、开工、投产的全链条考核机制,全面提高签约项目落地率、开工率、资金到位率、投产率。全年引进10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个,50亿元以上项目2个,10亿元以上项目10个(其中包括产值20亿元以上总部企业1个),全市招商引资项目储备库动态保持在100个以上,招商引资实际到位内资220亿元,同比增长10%,工业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增长20%。

      提升营商环境热度。对标先进地区,坚持“政府围着企业转,企业有事马上办”,掀起政府作风革命、效能革命,打造云南省营商环境最优县(市)。通过流程再造、并联审批等方式,实现不动产登记1个工作日办结,非首次出口企业退税平均办理时限压缩至5个工作日。积极推进“e政务”“互联网+政务服务”,开展政策精准推送,提供审批环节全程帮办代办服务,随叫随到、服务周到、说到做到,实现企业小型供水项目安装费全免、160千伏安以下小微企业接电零投资。建立市场主体直接评价营商环境制度,统筹整合全市服务反馈机制和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实行“一次一评”“一事一评”,最大限度提升企业的获得感、满意度。

      加大主体培育力度。围绕让市场主体“多起来、活起来、大起来、强起来”的目标,实施市场主体倍增计划,加快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微型企业及个体工商户“枝繁叶茂”的发展格局。年内增加市场主体不少于1万户。新增高新企业10家,新兴产业企业占比达20%,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5家,力争新增1家百亿级企业集团。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出台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年内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达26%。

      (三)着力统筹城市建管,打造更具魅力的宜居之城

      提升主城功能品质,加快连然金方融合共建。学习先进城市经验,提升城市规划设计水平,加强城市天际线、城市色彩、空间形态、建筑格调等的管控,充分彰显安宁特色、螳川风貌。深入开展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推进宁湖片区、武家庄—和平片区控规修编,圆山片区控规修编和城市设计。持续推进主城区绿化品质提升,新增城市绿地2万平方米,开工建设大屯东山体公园及5个城市口袋公园,完成主城及螳川慢行系统重要节点夜景灯光亮化、城市家具提升、12公里城市道路提级扩面工程。实施城市主次干道“绿波通行”,完成主城区智慧停车系统建设。加快宁湖西、观音山片区路网建设,推进钢安路等9条PPP市政道路建设,实现石安公路(入城段)建成通车。实施安宁主城“东拓”计划,加快大屯东城市更新改造和昆钢本部转型升级,推进螳螂川两岸自然景观、建筑风格、市政设施一体化打造,服务好昆钢老厂区万亩土地开发利用,加快昆钢本部转型升级项目首开区建设,推进安宁主城与昆钢片区连片发展。

      提速重点片区开发,助推职教太平双翼齐飞。深入推进职教园区产教城融合,积极引进华为智能驾驶、百度智能通讯等一批产教融合示范项目;打造创新创业新高地,成立2个以上大师工作室、名师工作室,年内孵化10个以上小微创业企业,不少于2000名职教园区毕业大学生落户安宁就业创业;支持职教园区教职工住房开发建设,早日实现高校教职工生活居住在安宁。全力打造健康宜居太平新城,紧紧围绕“让居民住下来、让服务优起来、让产业兴起来”目标,加快推进太平新城西环至安宁主城连接线、西册公路、太平东环至石安公路连接线、公交车站场建设;新建太平新城学校、安宁中学太平学校小学部等3所学校,成立新邑、玉龙湾2个城市社区,推动奥特莱斯二期开工建设,加快南部片区土地熟化;加快安化军民融合产业园和北部商贸物流产业园招商引资;激活读书铺服务区和石安公路两个商圈。

      加大对外开放力度,积极推进昆安融城发展。加快构建“昆明主城—太平新城—安宁主城”一体化联动发展格局,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发展优势互补、公共服务对等均等、消费市场共建共享一体化进程,实现人才、资金、政策、公共服务等要素双向流动。继续推进昆明西收费站外迁,利用安宁到昆明既有铁路开行市域列车,构建与昆明主城区30分钟立体通勤圈。依托中老铁路大动脉,加大石化、钢铁、磷化工、塑料包装等产品出口;加强与南亚东南亚人文、商贸交流,力争与老挝勐赛实现友城缔结,继续推进与缅甸皎漂缔结友城事宜。

      (四)着力加快乡村振兴,建设更有特色的美丽乡村

      做精做特现代农业。提高农业产业化、现代化水平,投入1亿元资金专项用于农业产业扶持,加速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现代花卉产业园、乡村振兴示范园建设,确保尚云溢屠宰加工、出口蔬菜冷链加工、鲜切花拍卖交易项目建成投产。加快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重点推进“花巷雁塔”“拾得光崀”“花舞凤仪”3个乡村旅游精品村落建设,打造龙洞、甸心等12个乡村旅游目的地,创建A级景区村庄10个,加快相连玫瑰山谷建设。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增昆明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4个、家庭农场12个,打造蔷薇庄园等4个田园综合体。打通乡村物流“最后一公里”,年内新增街道电商公共服务站7个,农村电子商务信息中心建成投用,快递到村实现行政村全覆盖。

      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积极争取2亿元资金专项用于南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施9条农村公路提升改造工程,实施南部地区供水保障工程,解决八街街道11个行政村54个村小组生活用水安全问题,完成6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常态化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深入推进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进农村。加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民族特色村、特色民居保护力度。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开展农村实用技能提升培训,年内实现63个行政村(含涉农社区)“农民业校”分校全部挂牌成立,全市60%的农村劳动力接受培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5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达48个,10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达29个。实施17个“经济强村”工程,探索“龙头企业+资产管理公司+农户”模式,鼓励农户盘活农村闲置资产入股村集体经济项目,共享集体经济发展红利。加快推进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颁证,有效保障村民个人财产权益。充分发挥全省首家乡村振兴“博士后工作站”作用,年内入驻博士后不少于3名,引进回乡创业带头人70名,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五)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建设更加美丽的生态城市

      厚植绿色发展底色。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年内单位GDP能耗再下降3%。严把节能审查、环评审批准入关,推动能耗指标向效益高、能耗低的产业和项目倾斜,实现工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统筹腾挪用能空间,引导云天化石化、嘉华水泥等重点用能企业实施技改提效降耗。大力培育绿色低碳产业,加快产业绿色化、园区循环化改造步伐,实现工业园区由“亩均论英雄”向“碳均论英雄”更高层次迈进,争创省级绿色低碳产业园区。

      强化生态环境治理。坚持高标准推进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完成原安宁钢渣磁选厂、易门箐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推进敬业钢铁环境问题整改,确保反馈问题整改完成率达96%以上。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重点加强建筑工地扬尘、大货车泼洒、工业废气治理,加快重点企业烟气拖尾治理“消白”技术改造,空气优良率达到99%以上;实施水环境治理九大工程,推进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实施城市排水管网提质工程,年内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50%以上,确保全年各考核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加快推进杨梅山、龙山矿等8座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围绕“防”“减”“控”抓好重点行业重金属污染减排工作,持续做好红云氯碱二期土壤修复工作。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严格执行“三线一单”分区管控要求,抓好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工作,全面落实林长制,完成全民义务植树80万株,全市森林覆盖率提升至53%。加大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力度,确保车木河水库水质稳定达Ⅱ类水。强化生态环境监管,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严格执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评价,健全生态保护红线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完善社会监督和举报反馈机制,保持环境违法“零容忍”高压态势。

      (六)着力保障改善民生,共创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

      全力支持就业创业。有效扩大就业规模,实现公共就业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实施就业困难群体援助行动,支持企业稳定岗位,促进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多渠道就业,新增就业岗位1万个,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000人,组织农村劳动力培训8000人次,开发就业见习岗位300个。强化就业创业帮扶,落实“兴安计划”,青年群体在安宁就业创业人数同比增加15%以上。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大教育投入,新增1亿元专项教育发展资金。新建安宁市第十幼儿园等3所幼儿园,石江小学等2所学校,增加公办学位5000个。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新增“家门口好学校”和“特色学校”各5所,支持安宁中学太平学校创建省一级优质学校。深化校长职级制改革,建设专业化学校管理队伍,提升教育内涵发展水平。深化教育评价机制改革,落实“双减”“双新”,构建“五育”并举育人新模式。

      加快建设健康安宁。持续推进紧密型医共体改革,打造3个业内知名重点学科,建设昆明理工大学附属安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实验室和科研所,提高医疗科研保障水平;扎实抓好妇幼保健和公共卫生服务,全面完成户籍人口免费健康体检并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巩固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成果,实现由“卫生城市”向“健康城市”迈进。探索养老服务机构“公建民营”模式,实现居家养老服务单位星级评定全覆盖。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承办好昆明国际网球公开赛、JFC国际青少年足球赛、安宁市第二届运动会等赛事,以小规模多层次多元化群众体育运动全面推进全民健身活动。

      持续增进民生福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推进社会救助提标增效,救助困难群众7000人以上,发放救助资金4000万元以上,实现救助困难人群兜底保障全覆盖。保障老年人基本权益,发放老年人最低生活补助经费3000万元。完善特殊人群缴费机制,确保各项待遇按规、及时、足额兑现。持续做好城乡困难群体住房保障工作,完成农村住房提升改造500户。

      (七)着力筑牢安全防线,共享更加祥和的平安家园

      严守疫情防控底线。毫不松懈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全面提升疫情防控应急能力和精准化防控力量建设,提高疾控中心监测预警、流调溯源、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对重点场所、重点人员的排查管控,严格落实集中隔离场所闭环管理,推动疫苗接种全覆盖,持续巩固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

      严守粮食安全生命线。坚持把粮食安全牢牢握在自己手中,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采取有力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稳定粮食生产能力,建设高标准农田5100亩;加强粮食储备安全管理,确保市粮食仓储物流中心正式投用。

      严守金融风险高压线。严禁各类违法违规举债、担保行为,积极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稳妥化解重点领域信用风险,整顿规范金融秩序,全面提升风险防控能力,确保我市金融领域健康安全。

      严守安全生产红线。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三年行动计划,强化危化品安全生产监管,实施智慧化工园区建设,提高本质安全。持续做好非现场治超,加强重点区域、重点路段交通管控,确保群众平安出行。实施森林防火基础设施项目工程,新增重点林区储水点300个。完成安宁市消防大队扩建搬迁、太平新城消防站建设,加大设施装备投入,提高应急救援水平。

      严守社会稳定平安线。严格执行房地产企业预售资金监管制度,防止因资金抽逃而新增烂尾楼问题。解决7000套历史遗留问题房屋不动产权登记办证,化解尚都豪庭等3个烂尾楼历史遗留问题。持续巩固“平安安宁”建设成果,提升社会治安基础治理能力,强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保持隐患动态清零,确保我市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继续位列昆明市第一名。

      (八)着力加强自身建设,打造更加满意的人民政府

      加强制度建设,打造法治政府。统筹推进“八五”普法,严格落实普法责任制,全面提高领导干部、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争创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认真办理人大议案、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

      加强作风建设,打造效能政府。发扬赶考精神,牢固树立“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危机意识和“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发扬“敢闯敢拼、滴水穿石”的奋斗精神,争分夺秒抓落实;深入践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坚决把有限的财力用在改善民生和服务发展上,厉行节约抓落实;严格落实政府系统基层减负11条措施,大力推行“项目工作法、一线工作法、典型引路法”,真抓实干抓落实。

      加强纪律建设,打造廉洁政府。严格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主体责任,强化廉政风险防控,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纠正“四风”,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各位代表,2022年,在抓好以上八个方面工作的基础上,我们还要全力办好以下十件民生实事:

      一是方便市民绿色出行,开通“家校直通”线路8条,实现全市中小学校学生免费乘坐公交车上下学;新购置新能源公交车20辆,建设500个充电桩。二是强化农村供水保障,箐门口水库实现蓄水,实施19件抗旱应急保人饮工程和15件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三是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开工建设安宁市石江小学、安宁中学太平学校小学部,新增公办学位4000个;实施中小学运动场地、设施设备更新改造工程和教育软实力提升工程。四是实施老年幸福工程,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新增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0个、老年互助食堂10个、老年活动中心5个,新增养老床位不低于100张,建设家庭养老床位400张。五是改造城镇老旧小区,实施9个老旧小区改造,改造面积7万平方米;恢复重建川庙巷老街。六是促进城乡居民就业,新增就业岗位1万个,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000人,组织农村劳动力培训8000人次。七是提升燃气保供能力,完成主城区天然气输气管道提升改造15公里;实施天然气供应扩面,实现温泉、太平新城5个小区通天然气。八是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完成太平新城南部污水处理厂建设,开展市政道路管网排查300公里。九是打造全民健身阵地,建设体育运动主题公园1个,运动主题口袋公园5个,其中配备体育运动设施的不少于3个,新建11人制足球场4块,标准篮球场4块,完成龙山登山步道建设。十是打通片区连接通道,钢云路、钢安路、石安公路入城段建成通车。

      各位代表,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抢抓机遇、奋发有为,为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西线经济走廊、滇中最美绿城、中国西部县域高质量发展标兵而不懈奋斗,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