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523|回复: 0

[贵州] 2022年湄潭县政府工作报告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19:21
  • 签到天数: 703 天

    [LV.9]以坛为家II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4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1611
    发表于 2023-3-10 20: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qiaomen 于 2023-3-10 20:26 编辑

    2022年湄潭县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11月27日在湄潭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县人民政府县长游海燕

    各位代表:

    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过去五年,是湄潭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交织叠加的风险、明显增多的挑战、新冠疫情的影响、艰巨繁重的任务,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和帮助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团结和依靠全县人民,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坚持以脱贫攻坚为统揽,践行新发展理念,交出了加快发展的成绩单,打造了享誉全国的茶名片,绘就了美丽乡村的新画卷,打造了农村改革的试验田,传承了克难奋进的精气神,经济社会取得全面发展,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五年来,我们坚持稳中求进,综合实力明显提升。预计202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5亿元,是2016年的1.5倍;分别完成财政总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92亿元、4.64亿元、21.5亿元;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198亿元、225亿元,是2016年的1.29倍、2.05倍;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亿元,是2016年的2.06倍;一二三产增加值分别达40亿元、30亿元、65亿元,是2016年的1.49倍、1.3倍、1.62倍。

    五年来,我们坚持精准施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建立县、镇、村、组、网格五级指挥体系,聚焦“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和农村饮水安全,实现5个贫困镇全部“摘帽”、64个贫困村全部出列、4.36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彻底撕掉千百年来绝对贫困的标签。创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县,荣登“十三五”茶业发展十强县”榜首。新改建茶园7.5万亩,年均发展优质稻20万亩、蔬菜22万亩、优质烤烟4.5万亩,烤烟担均价连续5年位居全省前三名,2021年排全省第一;出栏生猪157.8万头,肉类总产量16.6万吨。新培育县级以上龙头企业66家,“一区四园”新增入驻企业234家。建成美丽乡村示范点216个,实施村庄整治点819个,新改建黔北民居7.6万户,实施农村危房改造1.4万户,农村居住条件改善率达98%。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735处。荣获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建成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14个、安置点23个,完成1.5万人搬迁和易地扶贫搬迁旧房拆除及宅基地复垦复绿。与上海市杨浦区、珠海市斗门区紧密协作、结对帮扶,实施项目68个,转移就业5637人;直接带动5361人增收。

    五年来,我们坚持铁腕治污,绿水青山更加靓丽。立行立改中央、省委环保督察反馈问题93个,办结各级环保督察移交信访投诉42件、群众反映生态环境问题1360件,排查整改问题357个。建成城镇生活垃圾收运和县城污水处理厂及在线监测系统、2个空气自动监测站、12个集镇污水处理厂,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分别达93%、96.2%、75%。全面实施“河长制”“林长制”,造林8.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6.1%,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5%,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降至2.13;集中式饮用水水质达标率100%。

    五年来,我们坚持强基提质,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三纵六横六联线”路网新格局构建形成。村庄规划“一图一表一说明”形成全国经验,30户以上集中居住点村庄规划实现全覆盖。完成31个小城镇、小集镇创建,新增城市建成区4平方公里。建成安置房2063套,改造老旧小区和棚户区1.1万户、背街小巷3条,新增城区绿地242.1万平方米。建成5G基站192个。道安、遵余、湄石高速建成投用。实施交通项目776个,公路通车里程达6463公里、农村通客运里程2662公里,开通公交运营线路19条。物流网点实现全覆盖。荣获首批“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首批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27°茶海路获2020年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

    五年来,我们坚持改革创新,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完成375项改革任务,15项国家级改革试验有序推进。“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经验第三次写入中央文件。“四确五定”等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经验被中央文件吸收。“农户承包权有偿退出”和“五定一控”“五明五定”等经验全国推广。探索实现全国首例宅基地分割登记入市、在非户籍地有偿取得存量农村宅基地。率先完成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发放全省首笔农业设施抵押贷款、首笔易地扶贫搬迁“三块地”贷款。湄潭成为新一轮全国深化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县。探索实现道路资产确权颁证183宗,分类办理《不动产权证》478本。推进“五个通办”改革,“好差评”系统获评42.3万次,满意率达100%;6815家在册企业属地和行业包保全覆盖。预计完成直接出口9483.2万美元。连续5年精彩承办贵州茶博会。湄潭翠芽品牌价值达114.2亿元。

    五年来,我们坚持民生优先,人民幸福感不断提升。建成茶城小学、湄江街道中心幼儿园等项目318个。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动态清零,通过国家均衡验收;学前三年毛入园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达90.1%、93.4%;特殊教育入学率达100%。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达76.8%,获首批全国创新型示范县。改扩建医疗机构13个;完成县医院、中医院国家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复审、妇幼保健院二级甲等医院评审。桃花江获全国健康旅游示范基地。涌现出“时代楷模”“排雷英雄”杜富国和全国最美乡村医生雍元书、全国抗疫先进个人杜富佳等典型。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用”和应急广播系统全覆盖。完成县体育中心建设。成功承办中国茶海山地自行车、铁人(骑跑)两项赛、市第三届运动会等赛事。创建3A级景区7个、国家乡村旅游重点村2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镇1个、重点村2个;打造茗城外滩等夜经济街区,发展住宿经营主体401家、规模以上住宿企业4家、旅行社2家。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新增城镇就业3.7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3.9万人。建成养生养老机构19个、退役军人服务站154个。发放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临时救助、特困供养、残疾人和孤儿生活保障补助等资金3.2亿元、困难群众季节性缺粮493.8吨。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9%以上,“三重保障”报销12.4亿元。

    外事、人防、民族、宗教、档案、地方志、残疾人、红十字、国防教育、水文气象、住房公积金管理、妇女儿童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全国国土调查及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等工作顺利完成。

    五年来,我们坚持底线意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严格落实“七严禁”“八个一批”,压缩一般性支出23.2%、公用经费15%;严格执行《政府投资条例》,偿还处置到期债务本息。扫黑除恶、“禁毒人民战争”等专项行动有效开展,刑事治安案件发案数逐年下降,“所队合一”警务机制改革“六统六破”经验全省推广。化解矛盾纠纷3452起,解决特殊疑难信访案件62件。追讨民工工资2.2亿元。农村道路交通“五治”管理模式全省推广,深入推进消防规范化建设。建成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库(站)。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实现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双降”目标。

    五年来,我们坚持自身建设,政府效能显著提升。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不断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四个意识”全面增强,“四个自信”更加坚定,“两个维护”更加坚决。全面完成“七五”普法,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逐年上升。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和工作监督、县政协民主监督、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901件。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持续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之以恒纠“四风”树新风,政治生态持续向好。

    即将过去的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这一年,湄潭有压力。我们竭力打好“守橙”保卫战。坚决扛起政府债务管理的政治责任和主体责任,以“砸锅卖铁”的决心苦战,有效控制债务率、守牢“三保”底线,全力以赴完成化解政府隐性债务目标任务,偿还处置到期债务本息。我们坚决打赢疫情阻击战。压实“四方”责任、落实“四早”要求、推进疫苗接种、强化外防输入闭环管理,筑牢守护茶乡人民生命健康的铜墙铁壁。第一时间组织372名“最美逆行者”,第一时间组织物资驰援中心城区,充分展示了湄潭作风、湄潭担当。这一年,湄潭很奋进。我们全面打响“四化”冲锋战。围绕“四新”主攻“四化”,茶产业蝉联“中国茶业百强县”第一名,预计茶叶出口突破5000万美元,工业总产值达89亿元;新增城市公共停车位1693个,预计全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7.5%;农业总产值达72亿元、增长6.4%;旅游综合收入达48亿元。获得省级“两山”实践创新基地。我们全力打好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持久战。严格落实“四个不摘”,持续开展“3+1”保障大排查、大整改、大提升,建立完善防贫监测预警帮扶机制,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稳步提升,脱贫基础更加稳固。这一年,湄潭很硬气。我们排除一切干扰,全面开展“三清理”、全面清算中医院等问题项目、全面清理投资超概算项目,全面催缴政府类欠款、运用法纪手段处置诉讼纠纷,亮明了政府态度。这一年,湄潭很荣耀。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先后莅湄调研,谌贻琴书记、魏树旺书记亲自联系湄潭乡村振兴,谌贻琴书记作出湄潭要建成“三美五示范”“在全国比高低、在全省当样板”贵州最美乡村的指示,我们找到了建设“贵州最美乡村”的“金钥匙”,省委省政府召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电视电话会议”推广湄潭经验,让我们倍受鼓舞、倍添动力、倍增信心。

    各位代表,回首五年,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我们深刻体会到: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一切工作为了人民,才能汇聚起湄潭克难攻坚、加快发展的磅礴力量,破解一切难题、夺取一切胜利;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湄潭绿水青山的资源优势加快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胜势,才能闯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坚持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真抓实干、改革创新、创先争优,湄潭才能不断爬坡过坎,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创造新的伟大成就。

    各位代表,成绩和经验的取得,是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上海市杨浦区、珠海市斗门区和省、市挂帮单位倾力帮扶的结果,是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奋力拼搏的结果,是历届历任老领导、老同志以及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各族人民,向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和老同志,向驻湄解放军指战员、民兵预备役人员、武警官兵、政法干警和消防救援队伍,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在外乡友和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在湄创业的投资者和建设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成绩值得肯定,问题更需正视,我们更加清醒地看到:全县经济总量仅占全市的3.2%,人均仅为全市平均水平的50%。一产大而不强、二产链条较短、三产不活。税源培植难度大、财政开源困难、节流不易,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的压力巨大。茶业“一俊遮百丑”,留在湄潭的经济效益不高。乡村振兴建设存在“以点代面”现象。营商环境还不够优、服务意识及法治意识还不强。土地、人才要素制约加剧,一方面部分土地批而未用,另一方面建设用地已处于饱和导致招引的优质企业和项目难以落地。有的干部安于休闲“佛系”“躺平”不想干事,有的干部少于学习本领恐慌不会干事,有的干部知难而退遇事不前不敢干事。对此,我们将采取更加有力措施加以解决,决不辜负组织重托和全县人民期望,坚决把责任与担当镌刻在茶乡湄潭186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今后五年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主要任务

    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在湄调研指示要求和县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一二三四”工作思路,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立足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实施“四大战略”,围绕“四新”主攻“四化”,统筹“三美共进”、争作“五个示范”,紧扣建设“贵州最美乡村”,奋力建设“三区一地”,为全省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和全市建设红色传承引领地、绿色发展示范区、美丽幸福新遵义作出湄潭贡献!

    主要目标是: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速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到2026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8%以上,达到225亿元;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8%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1%以上;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年均分别增长5.8%、9%以上;财政总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4%以上;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9%、10%以上。力争三次产业结构由“三一二”调整为“三二一”。

    主要任务是: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贵州最美乡村。推进村庄规划“一图一表一说明”、村庄建设“七改一增两处理”和黔北民居“七要素”、村庄治理“寨管家”“红白理事会”全覆盖。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落实“四个不摘”,完善防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五个体系”建设。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农村经纪人队伍、农村电商平台,拓展省内外市场,开拓海外市场,提高农产品市场占有率。丰富乡村经济业态,推动农业与旅游、康养等深度融合,建设和提升一批田园综合体、农作物景观、农业教育基地、乡愁体验馆,推进全产业链、全供应链、全价值链建设,扬长板、补短板、强弱项,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振兴“湄潭样板”,唱响贵州最美乡村。

    ——主攻新型工业化,建设全国绿色食品工业示范区。牢固树立“六在茶”发展理念,聚焦“四有好茶”“三做”目标,推动培育高原春雪、琦福苑等龙头茶企转型升级;扶持做大逅唐茶业等新业态茶企业;大力发展红茶、黑茶、白茶等发酵茶,扶持壮大沃丰、贵黑、百道等茶企业;积极引进培育茶包装、茶机具、茶食品、茶饮品、茶保健品、茶旅游商品等延链补链强链企业,提升茶叶附加值。力争招引茶叶延伸链深加工企业10家以上。大力发展茶业出口贸易,提高茶叶出口创汇能力,唱响“中国茶业第一县”。打造白酒产业集聚区,把湄窖酒业公司培育为5亿元级白酒生产企业,实现白酒产值达20亿元以上。着力巩固粮油生产、辣椒加工、烟叶复烤等优势产业,大力发展健康医药、电子信息、新型建材、印务包装等新兴产业,力争培育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和“专精特新”“出口型”中小企业,引进包材及高成长企业20家以上。以“一区四园”为主阵地,完善经开区要素保障,以优化现有存量、培育优质增量为重点,推动工业集聚发展。清理整顿“僵尸企业”,推进历史遗留问题化解处置。到2026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50亿元、工业增加值50亿元、工业税收3亿元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新兴产业产值占比达15%左右。新增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65家以上,力争培育10亿元级企业2家以上、5亿元级企业4家以上、亿元级企业20家以上,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5家以上,实现茶叶直营出口贸易5亿美元,力争培育上市企业2家。

    ——主攻新型城镇化,建设遵义都市圈准中心城区。优化国土空间布局,科学划定城镇边界,坚持做强县城、做特集镇、做美乡村,推动产城互动、城乡融合,打造“城市里的村庄”和“拥有田野的城市”,构建“一核多点”的新型城镇发展格局。巩固“四好农村路”创建成果,深化公路养护体制改革,完善“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设施,打通快递物流“最后一公里”。加快推进省道102、205、304建设,努力推进遵湄快线、A2机场、乌江航运码头新改建,积极争取渝贵和遵铜高铁过境设站。推进城市更新,加快实施“三改”,加强就学、就医、就业、养老、停车等公共服务保障。强化县城卫生、绿地、市容市貌管理,创建“国家文明城市”。抓好“智慧湄潭”建设,打造智慧交通、智慧城管、智慧社区,提高城镇治理水平。坚持以城聚产、以产兴城、产城融合,积极培育“网络经济”“步行街经济”,不断优化城镇经济结构、增强城镇活力,将湄潭逐步建成辐射能力强、功能性好、宜居度优的现代化中小城市。到2026年,县城规划区常住人口达21万人,集镇常住人口达6万人,城镇化率达66%。

    ——主攻农业现代化,创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围绕“四新一高”发展思路,大力发展茶叶、“优质稻+”、烤烟、辣椒、蔬菜、林下经济、红粮、中药材等特色优势产业,充分挖掘山区、林区、坝区发展空间,不断提升农业机械化、科学化、产业化、信息化水平。加大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做好湄潭苔茶等国家级良种的保护利用、老鹰茶地方特色饮用植物的产业化利用。强化源头管控,全面落实农产品检测制度,持续巩固扩大有机农产品、绿色食品基地。全域加大农业生产及投入品监管,推进农药化肥减量增效,打造安全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筑牢茶叶质量安全底线,全面推广高原春雪茶园管理模式,抓好茶园“三统一”管理,推进“茶园绿色防控、茶园统防统治和良种良育”全覆盖。落实企业(合作社)联基地制度,推广使用茶叶有机肥和专用肥。扶持规范运行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和新型职业农民。加大科技创新,鼓励开发新特产品,丰富产品结构,支持企业积极发展对外贸易,扩大优质农产品出口,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到2026年,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75%以上,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2%以上,农业增加值突破60亿元。

    ——主攻旅游产业化,打造中国乡村休闲游首选地。围绕综合实力、经济效益提升目标,力争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翻一番以上,旅游人均消费水平进入全省二类地区前列,建成旅游目的地城市。推进国有公司实体化转型。引进全国旅游20强、涉旅百强优强企业2—3家。培育旅游龙头企业,力争培育旅游规模企业10家。加快推进重点旅游景区转型升级、丰富业态。依托茶城、茶村、茶山、茶馆、茶企,打造茶旅融合示范基地;依托红色文化、浙大西迁文化、茶文化、非遗文化,打造乡村旅游研学基地;依托“铁人三项”等知名IP赛事,建设体育特色小镇、创建体旅示范区;依托中国茶海景区、田家沟、偏岩塘等打造“红宿”“茶宿”等高端民宿;依托湄潭好山好水好房子、好茶好人好粮油,打造“湄潭网红”、讲好“湄潭故事”、推介“我把湄潭送给你”,唱响“走,到湄潭当农民去”。完善各类公共文化场所配套设施、旅游交通、旅游厕所等基础设施。打造一批适应旅游消费需求的特色菜旗舰店、特色小吃品牌店,推出湄潭“茶宴”。不断提升旅游便捷度、舒适度、满意度。按照“续、转、提、关”路径,推动盘活闲置项目、转型提升低效项目、整改处置违规项目。到2026年,力争打造5A级景区1个,建成4A级景区2个、省级以上乡村旅游重点村10个、高端民宿10家、特色茶酒庄园10个以上,力争旅游综合收入突破180亿元。

    ——持续深化改革开放,建好改革创新“试验田”。坚持改革推动、开放带动、创新驱动,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依托贵州农村资源资产交易中心,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承包地流转管理、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两权”抵押贷款等改革试验成果转化运用。深化财政资金股权化、农业设施登记抵押担保融资、农村宅基地制度等改革试验。争取城乡融合发展等更多改革试点,推动形成新一批“湄潭经验”。积极建设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和国家级(茶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创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创新示范区。深化税收征管改革,聚焦“三减一降”,落实惠企政策,打造“贵人”服务品牌,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持续筑牢生态底线,建成全国“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健全污染防治责任体系,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五场战役”。深化“双十工程”,全力巩固治理成效。深入开展“治污治水·洁净家园”行动,全面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理,推进城镇污水管网全覆盖。加强生态环境风险防控,强化固定污染源监管,持续巩固国家生态县创建成果。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加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推进地质灾害综合防治。加快推进国家级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县项目落地,申建湄江大型水库。全面落实河长制,落实长江支流禁渔禁捕政策,加大长江支流保护;加强城乡水环境保护,提升千人以上饮用水源地保护水平。全面落实林长制,实施国家储备林建设,深入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加快构建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和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产业体系,积极融入全国碳汇交易市场,推动绿色经济快速发展。深入实施绿色制造专项行动,推进传统企业绿色化改造。推广循环农业生产方式,增加绿色有机安全农产品供给。推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倡导绿色出行,鼓励绿色消费,建设节能型机关、节约型社会。

    ——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人民群众幸福的“厚度”。推进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和家庭教育协调发展。深化校企合作,引进国内知名实用型、技术型、技能型学校来湄设立分校或联合办学。强化师德师风教育、教师专业素养培训,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到2026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5%以上,普通高中毛入学率达95%以上,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5所以上。加强医疗体制改革,强化卫生综合监管,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常态化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完成县医院、中医院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支持社会力量办医,构建多元化办医格局。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和激励机制,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易地扶贫搬迁群众、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强化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与医疗救助政策衔接,完善失业和工伤保险制度,做好退役军人安置和服务保障工作,保障妇女儿童、残疾人合法权益,实现社会保险、救助、福利、帮扶全覆盖。

    ——持续筑牢安全发展底线,建成全国平安县。加强政府投资管理,规范政府债务管理,努力降低政府债务风险,推动防风险、促发展“两不误、双促进”。巩固提升法治政府建设成效,提升重大行政决策质量和效率。全面推进“八五”普法宣传教育,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持续打击治理电信网络、盗抢骗、黄赌毒、食药环、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行为,扎实推进新时代公安派出所建设,健全完善立体化智能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化“群众会+”“寨管家”“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社会治理模式。完善调解、信访、仲裁、行政裁决等社会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和多元调处化解机制,持续开展信访“减存控增”,进一步防范化解社会领域重大风险。培养一批懂业务、能力强的应急管理干部,不断完善自然灾害救助能力体系。落实“三管三必须”要求,强化安全监管,不断完善大安全、大应急、大减灾体系。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努力把湄潭建成全国最平安的县份之一。

    2022年的主要工作任务

    2022年,是落实未来五年工作目标和任务的开局之年,是落实“十四五”规划、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之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做好“六稳”“六保”,聚焦“一个中心”、建设“三区一地”,深入开展投资问效年、项目比拼年、作风建设年行动,在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道路上展示新气象、创造新业绩,为建设贵州最美乡村开好局、起好步。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以上;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以上;财政总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均增长4%以上;城镇居民、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10%以上;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7.5%、12%以上。

    围绕上述目标,主要抓好以下工作:

    (一)奋力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脱贫攻坚打不赢,一切工作等于零;脱贫成果不巩固,所有功夫全白付”。对标国家后评估“三落实一巩固”要求,精准实施防贫动态监测帮扶,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五个体系”建设,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扎实推进乡村产业行动。强化“产业为王”意识,高质量发展茶、烟、优质稻+、香葱等优势特色产业。注重把农民牢牢嵌入产业链条,积极开展“返租倒包”,完善群众利益联结机制,促进群众稳步增收,探索形成共同富裕湄潭路径。巩固茶园60万亩以上,种植粮食67万亩以上、辣椒20万亩以上、蔬菜22万亩以上、烤烟5万亩以上、香葱3万亩以上,年出栏生猪30万头以上、家禽180万羽以上;加快推进国家储备林、林下经济等项目,发展菌药菜禽等林下种养殖35万亩以上。积极筹备承办全国烤烟高质量发展现场会。扎实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聚焦“七改一增两处理”和黔北民居“七要素”全覆盖,提档升级568个村庄居民点规划,遏制农村乱占耕地。建设“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点34个,深入推进省级乡村振兴引领示范县建设。完善农村电网基础设施,创建现代化农村电网示范县。扎实推进乡风文明建设行动。大力提倡“车不过十、礼不过百”,持续整治农村滥办酒席、低俗婚闹、厚葬薄养等陈规陋习。广泛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家庭、“道德模范”“身边好人”选树活动。扎实推进乡村治理行动。充分发挥农民群众主体作用,丰富村民议事协商形式,让农民群众真正成为乡村振兴参与者、建设者、受益者。推进村庄治理“寨管家”“红白理事会”全覆盖。

    (二)奋力推动工业新突破。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大抓工业。培育壮大绿色食品加工业。以“湄潭翠芽”“遵义红”为引领,打造黑茶、白茶品牌,发展花茶、茶日用品、茶化妆品、茶饮品、茶食品等新业态产品。推动传统茶企转型升级,做强高原春雪、阳春白雪、遵义茶叶集团等绿茶加工龙头企业,琦福苑、盛兴等红茶加工龙头企业及沃丰茶业、贵州贵黑茶业等黑茶加工企业。强力推进逅唐茶叶生物科技项目建成投产。积极引进茶日化、茶包装、茶机具、茶保健品等茶叶链企业。加快推进大宗茶叶精制加工和交易市场建设项目,积极申报国家级(茶叶)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新增茶叶出口业绩企业5家以上,力争全年实现茶叶出口1亿美元。扶持茅贡米业产值向10亿元迈进,培育茅贡米业公司上市。培育壮大白酒产业。加快湄窖万吨酒库及智能包装车间技改扩能、湄河酒业5000吨生产线和芙蓉江酱酒生产线项目建设,力争实现年内产值5亿元以上。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扶持壮大鑫湄纳米等企业,推进锐新科技项目投产达产。积极招引落地光伏、风力等新能源产业及电力设施设备配套产业,加快推进鱼泉风力发电、遵义市电力一级仓储项目建设。推进仙龙药业企业技改扩能。实现工业总产值100亿元,工业增加值30亿元,新增入库企业8户,培育10亿级龙头企业1家,专精特新企业3家,省级绿色工厂3个。

    (三)奋力推动城乡发展新融合。着力优化空间布局。完成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调整完善村庄规划。强化城区规划与13个小城镇、18个小集镇规划有机衔接,统筹布局生产、生态、生活空间,努力实现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实现县城区常住人口达18万人,城镇化率达58%。加快完善城镇配套。加强交通设施建设,提升公路通行能力,加快推进镇镇通三级公路、危桥改造等项目。争取实施普通国省道改造、建制村通双车道、旅游公路建设等项目。建设茶海小镇等小城镇、小集镇。完成栖树林、双河湿地、复兴安置房等项目建设。完成罗家湾排水沟改造。完成2018年棚户区改造1675户,加快推进2020年棚户区改造、2022年老旧小区改造829户,启动复烤厂片区开发建设。加快推进湄江新老城区、经开区、黄家坝组团雨污管网改造工程,推进城镇管网建设,构建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加强城市综合治理。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加强城市“五化”管理,从严打击违法违章建设行为,实现违法建筑“零增长”。

    (四)奋力提升农业提质增效新水平。坚决把主要精力放在“三农”工作上,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强基础补短板。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做好27.4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和15.1万亩重要农产品保护区划定保护,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和防止耕地“非粮化”。完成高标准农田5万亩建设项目。抢抓全省“水利建设三年攻坚行动”契机,争项目、争资金,加快推进高台水库、小河水库等重要骨干水源工程建设,积极申报湄江大型水库建设项目。兴科技促发展。申创贵州遵义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加快创建全国第一批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依托“一区三中心”,大力实施“种子”工程,提纯扶壮大粒香、湄潭明珠、灯笼椒等地方特色品种;筹建浙江大学湄潭茶叶研究院;实施茶叶加工技改升级,提高机械耕种收、智能喷洒覆盖面。抓质量保安全。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推广高原春雪茶园管理模式,创建示范基地41个、面积6万亩以上。实施茶叶质量安全“三统一”“五项检测”“茶青经济人”等制度,实施重点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保障舌尖上的安全。强品牌提效益。聘请“大牌”做火“湄潭”地域品牌,把湄潭宣传出去。加强“湄潭翠芽”“遵义红”公用品牌保护,重点打造茅贡米、湄潭辣椒、湄潭小香葱、湄潭红肉蜜柚等知名品牌。建立公用品牌使用制度,整治品牌乱象。

    (五)奋力唱响“中国茶海·休闲湄潭”新品牌。聚焦中国乡村休闲游首选地目标,做强比较优势最明显这一“化”。丰富旅游业态。牵手景域驴妈妈、携程、同程艺龙等“OTA”企业,力争培育市场主体20家以上。启动中国茶海景区提升工程,合作中交集团开启服务区“后门经济”模式。全力做足“旅游+”,丰富茗城外滩、香江半岛夜间经济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推进“铁人三项”等基地建设,承办各项体育赛事;依托中国茶海景区、黔北民居、乾艺梅园景区等打造网红爆点,推出“红宿”“茶宿”等高端民宿;做强研学旅游,引流高校大学生来湄打卡;引进假日康养、高端康养项目。提升服务质量。增加“一码游贵州”入驻企业。加快推进酒店、民宿、客栈、商超、餐饮提档升级;打造精品线路。优化服务环境,打击破坏旅游市场的行为。盘活闲置低效项目。积极盘活万花源、花时间·茗风、花时间·曲水、七彩部落、月季园、八角山、浥园、石家寨、体育中心等低效项目。多渠道有效利用农村闲置民居。实现接待游客720万人次,综合收入达65亿元。筹备召开第14届茶博会暨“中国茶宿”大会。

    (六)奋力打造服务发展新环境。深化改革试验。加快推进农村改革试验成果转化运用。深化农村集体林权制度、财政资金股权化、农业设施登记抵押担保融资等改革试验,加快推进试点村综合类集体建设用地分割登记入市,有序实施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深入推进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盘活农村宅基地存量。修订完成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基准地价标准。探索更有效推动集体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深化湄潭茶场体制改革,做实茶场农垦主业,打造百年茶企。创建全国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样板县,深化水务一体化改革,提高水资源利用。优化营商环境。围绕“三减一降”,倾力打造“贵人”服务品牌。扎实推进政务服务“五个通办”,建立常态化涉企法律服务机制,严厉打击一切损害、破坏、抹黑营商环境的人和事。提高开放水平。抢抓东西部协作发展机遇,主动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树立“选商”理念,统筹招商与产销对接,探索有效招商务实路径,力争招商引资合同金额突破100亿元、到位资金突破80亿元。

    (七)奋力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新提升。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守住生态底线。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对大气、地表水、土壤及农村环境治理,稳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实现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98.5%以上、地表水质量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稳定在100%、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5%以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19%以上、农村生活垃圾收运覆盖率达90%以上,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6.5%以上。持续提升县域生态环境。严格落实环境质量管理、督察、责任清单和“三线一单”分区管控制度。纵深推进河长制,抓好县域河流生态环境保护,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完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全面推进武陵山片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项目、石莲镇沿江村全域土地整治项目。实施湄江河三期河道治理。创建全国“两山”实践创新基地。

    (八)奋力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新期盼。围绕补齐民生短板,培养强国一代,提高人均预期寿命。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以提升人均受教育年限为主攻方向,全面实施教育发展“三年提质攻坚行动”,加大农村教育资源供给。推进职业教育特色化发展,大力实施“中职强基”“双培养”工程,推动中等职业教育“中—高”有序贯通,引导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创建省级优质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暨乡村振兴示范校。持续弘扬求是精神,落实“双减”政策,全力谋划建设省级教育提质“双减”基地、全国大学生求是精神探源基地。严格落实城镇小区配建幼儿园政策。完成求是高级中学、湄江高级中学省级示范性高中复评工作,大力引进免师生,办好茶乡人民更满意的教育。实施引才、育才、用才、留才“四大工程”,以前所未有的力度狠抓人才工作,用超常规的举措培养、引进、使用人才,奋力推进人才大汇聚。推动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大力实施救治能力提升、重大疾病防控、妇幼健康提质、老年健康服务、居民健康素养提高、卫生健康人才培优、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卫生健康专项行动,全力打造“健康湄潭”。持续强化常态化疫情防控,加快县医院急诊急救能力、公共卫生救治能力项目建设。持续推进爱国卫生运动,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深化药品、高质医药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全面推行DIP支付方式改革,提升公立医院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让茶乡人民就医更便捷。积极促进就业创业。加强创新创业园区、就业创业孵化中心、实训基地、众创空间等平台建设,持续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增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能力。持续强化“一金三制”,常态化排查处置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繁荣发展文体事业。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持续挖掘传承红色文化、茶文化、浙大西迁文化、气象文化、民俗民间文化。加强文物古迹、自然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茶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利用。加强文学艺术创作,完成《一把七星刀》红色影视剧拍摄,完成非遗展厅、非遗剧场建设。持续开展全民健身和科普工作,提升茶乡人民体质和科学素质。持续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强化城乡困难群体救助,推进殡葬改革。启动省级退役军人创业就业孵化中心建设,做好退役军人安置和服务保障。继续扩大医疗和社会保险覆盖面,严厉打击欺诈骗保。统筹抓好外事、人防、民族、宗教、档案、地方志、残疾人、红十字、国防教育、水文气象、妇女儿童等社会事业。

    扎实办好十件实事1)全力推动有机茶园、欧标茶园建设,实现绿色认证茶园全覆盖;(2)开展各类适用技术培训2万人次,新增城镇就业5000人以上,公益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1500人,残疾人就业4000人以上;(3)完成县医院三级综合医院评审工作;(4)建成投用湄潭中学1号教学楼、湄潭实验小学C栋教学楼;(5)完成城镇老旧小区改造1496户、背街小巷改造10条;(6)完成2个区域性中心敬老院提质改造,建成未成年人保护中心;(7)实施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试点建设、湄江河界溪河段、芙蓉江双石河段治理工程;实现县城餐厨垃圾集中收运及资源化利用;(8)建成投用湄潭县一级客运站,实施12条55公里农村公路生命安全防护工程;(9)改造提升农村户用厕所2000户,城市公厕24小时开放;(10)完成浙大西迁历史陈列馆修缮、烈士纪念设施提质改造工程。

    (九)奋力推进安全发展迈上新台阶。坚决扛起保平安护稳定重大政治责任。全力保障社会安全。完善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管理体系。积极稳妥推动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提升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防范化解道路交通、建筑施工、消防等领域重大风险,全力防范较大以上事故。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圆满收官,力争遵义市东部应急救援物资储备中心落地建设。持续建设“平安湄潭”。坚持严打违法犯罪不手软,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强化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打击治理力度,强力打击盗抢骗、黄赌毒、食药环等违法犯罪行为,抓好社区矫正对象监管教育和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常态化开展“让群众最多访一次”活动,健全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加强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持续抓好命案防控工作。全力防范化解债务风险。规范政府债务管理,妥善化解存量、坚决遏制增量,压实化债主体责任,加大置换债券争取、预算资金偿还、债务资产盘活、依法推进“隐转企”“投转固”等力度,完成化债任务,坚决“防爆雷”。优化支出结构,严守预算约束,严控“三公”经费,政府带头过“苦日子”。坚持“项目为王”,强化项目谋划申报,围绕中央预算类、“4+1”基金、地方政府专债、重点项目积极争资。进一步培植税源,增加财源,加强重点行业和企业税收征管,应免尽免,应收尽收。持续推进“三清理”工作,积极培育盘活建材城、汽车城、农博城等专业市场。深化国有企业实体化市场化,完善国企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国企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作用。

    各位代表,岗位就是责任、上任就是赶考,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我们要坚持打铁必须自身硬,全面提升履职水平,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我们将全力以赴:建设绝对忠诚的服务型政府。坚决把思想、意志和行动统一到“两个确立”上来,锤炼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更加坚定自觉把“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来遵循,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作为“第一政治要件”来办理,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作为“第一遵循”来贯彻。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持续深化拓展党史学习教育,坚决贯彻执行中央、省市及县委各项决策部署,推动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约束有方的服务型政府。开展投资问效年行动,严格落实《贵州省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切实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坚持依法行政,完善政府权责清单,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健全重大行政决策事前评估和事后评价制度,提升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和工作监督、政协民主监督、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强化审计监督。建设执行有力的服务型政府。坚决落实“提高站位正确干、践行宗旨为民干、实事求是科学干、迎难而上担当干、提高本领创新干”的要求,做到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开展项目比拼年行动,全员抓投资、抓项目。推行政府工作清单式管理、台账式办理,雷厉风行一抓到底,坚决整肃“庸懒拖、躲躺推”不良作风。树立干实事、言必信、行必果鲜明导向,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推动广大干部担当作为、奋勇争先。建设公信有为的服务型政府。开展作风建设年行动,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持续为基层减负、放权、赋能。坚持人民至上,求真务实谋发展、惠民生,努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强化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坚决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不正之风。要在守诚信中化债、清欠、作为。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和行政首长负责制,自觉接受纪检监察监督。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努力让清正、清廉、清明成为政府的鲜明底色。

    各位代表,“朝受命、夕饮冰、昼无为、夜难寐”“为者常成、行者常至”,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坚强领导下,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埋头苦干、勇毅前行、强县富民,为建设贵州最美乡村而努力奋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