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1144|回复: 0

[贵州] 2022年盘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16:51
  • 签到天数: 717 天

    [LV.9]以坛为家II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4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4382
    发表于 2023-3-10 20:18: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qiaomen 于 2023-3-10 20:27 编辑

    2022年盘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12月11日在盘州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盘州市人民政府市长  肖  明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过去五年,是盘州抢抓机遇、加快发展、赶超跨越的五年。五年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和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一届人民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和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六盘水市委市政府及市委各项决策部署,圆满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了经济社会发展新征程。

    五年奋斗,我们聚焦“强经济”,着力调结构、促转型,发展质效持续向好。预计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达663亿元,同比增长13%。三次产业从2016年末的12.7:55.8:31.5调整为11.3:53:35.7,结构更趋合理;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2.6%,产业投资占比提高了11.56个百分点,迸发更大发展活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9.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8%、10%,消费收入水平稳定提升;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连续8年进位,位列第61位、较2016年上升13位,综合实力持续提升。农业产业发展提质增效。预计2021年,完成农业总产值达131.7亿元、同比增长9%,年均增速达6.8%。主导产业保存面积121.4万亩,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25家。累计获无公害农产品认定113个、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94个、有机农产品认证14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10个;“盘州刺梨”获评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工业经济支撑更加稳固。预计2021年,规上工业总产值达610亿元,增加值增速18.7%。加快推进煤矿兼并重组和技改扩能,累计关闭煤矿24处、淘汰落后产能550万吨/年,原煤产量从2016年末的3174万吨增长到5000万吨。深入实施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推动“风光水火气”、生物质能等协同并进,电力总装机规模达539.6万千瓦,建成全省煤层气开发利用示范区。煤焦化工产业集聚发展,正常生产的焦炭产能占六盘水市的76.2%,建成全省第一条“制运储用”氢能产业链,天能焦化获省级“绿色工厂”称号。装备制造、物联网等七大产业板块发展迅猛,累计实现产值90亿元。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成4A级旅游景区5个、3A级6个,国家乡村旅游重点村3个、省级4个;圆满承办省第十五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顺利通过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评估。金融、物流、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累计完成网络零售额达5.2亿元。

    五年笃行,我们聚焦“提品质”,着力强基础、增内涵,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圆满实现“撤县设市”,预计到2021年底,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46%,中心城区面积扩展20平方公里、达55.7平方公里。城市品质大幅提升。建成胜境大道延长线等10条市政道路,中心城区公路里程增至200余公里。建成南湖公园、西铺河湿地公园等城市公园,“一心两城四湖一湿地”城市空间布局基本成型。实施城市棚户区改造2.34万户,建成保障性安居住房5.5万套,公租房分配率达98.7%。新建污水处理厂19座、管网200余公里,城镇污水处理率由60%提高到95%,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5.1%,获得中国最适宜居住城市、中国最佳生态养生目的地等称号。乡村面貌日新月异。实施农村危房改造10701户、老旧房整治19334户,全面解决农村住房安全问题;完成农村改厕17.2万个、改厨25.2万户、改圈8.5万个,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整县推进小城镇”获全省第一。累计建成“组组通”2864公里、串户路458万平方米,实现所有自然村寨全部通硬化路;开通农村公交和客运线路57条,行政村通客车率达100%,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基础设施不断夯实。实施“两新一重”“六网会战”建设,新增公路通车里程707公里,二级及以上公路占国省道总里程达48%,乡镇高速公路覆盖率达93%。出水洞、朱昌河等一批骨干水源相继下闸蓄水,后箐、猛者等小型水利工程加快推进,设计年供水能力达2.02亿立方米,工程性缺水状况明显改善。累计完成电网投资13.5亿元,新(改)建10千伏及以下线路1213公里,新增配变电容量27.9万千伏安,户均容量、供电可靠性及电压合格率提前一年达到国家要求。大力推进新基建,累计完成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1.23亿元,新建5G基站508个,实现宽带光纤、4G网络和动力电村村通。

    五年开拓,我们聚焦“增动能”,着力抓改革、求创新,县域经济活力不断增强。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累计取消行政许可事项13项、新承接8项,梳理并公布部门行政权力事项3227项、乡(镇)政府权责清单87项。认真执行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及时废止678个不适宜政策文件。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事项网上公开、办理和查询,网上可办率达100%,平均压缩办理时限84.39%。全面完成政府系统机构改革,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审批服务执法力量整合试点工作加快推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行企业设立登记事项全程电子化“一站式”服务、登记时间压缩到1个工作日,小微企业用水、低压电力报装时间缩减66%、65.5%,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办理时间缩减50%。深入开展产业大招商,累计新引进项目861个、总投资2052亿元、到位资金1471亿元,分别占六盘水市的35.2%、40.9%和42.5%。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妥乐论坛被列入省级“十四五”规划纲要“会展重大工程”和省政府《关于推动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成为贵州省对外开放重要平台。全面推动创业创新。坚决贯彻落实减税降费、财政直达资金和省级创业平台奖补等政策措施,实施民营经济“六大专项行动”,持续降低企业融资、用电、物流等成本,规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成本较2016年末减少10.5元,累计新登记市场主体达8.08万户、增长了1.7倍。

    五年攻坚,我们聚焦“惠民生”,着力解民忧、保稳定,人民幸福指数大幅提高。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大力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十件民生实事”基本完成。脱贫攻坚成效显著。累计减少贫困人口21.6万人、281个贫困村出列,顺利实现脱贫“摘帽”,彻底撕掉了绝对贫困标签。高质量推进易地扶贫搬迁,8182户2.95万人迁入新居,从根本上改变了生存环境和发展条件。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建立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和监督等机制措施,创新推出“防贫保”举措,“千企帮村”成效明显,脱贫成效不断巩固提升。疫情防控坚实有力。果断采取从严措施,仅用10天时间就遏制住了疫情蔓延势头;坚持常态化精准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相结合,组建33支全天待命的卫生应急队伍,8起涉疫事件得到快速、科学、规范处置;累计接种新冠疫苗超170万剂次,投入4509万元建设核酸检测实验室、升级改造发热门诊5家,防控能力得到大幅提升。社会事业长足进步。累计投资34.2亿元新(改扩)建学校(园)135所,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较2016年提升了6.6、16.9和5.8个百分点,提前1年通过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国家验收。投入14.8亿元实施健康盘州工程,市人民医院二期、市中医医院、市中心血库等一批项目建成投用,市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三级医院,乡镇卫生院、行政村卫生室实现标准化建设全覆盖,千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从5.4张提高到7.1张,千人常住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从1.84人提高到2.43人,基层就诊率、市域内就诊率分别达65%、91.3%,成功创建省级健康促进县。就业服务体系不断健全,累计开展就业技能培训7.4万人次,新增城镇就业16.2万人。兜底保障全面夯实。深入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实现特殊困难群众三重医疗保障全覆盖,住院合规费用补偿比达90%以上。城乡低保月标准较2016年分别增长了12.5%、19.9%,集中和分散特困供养年标准分别提高了2.5倍、8.7倍,荣获“全国首批民生改善典范县”称号,成功创建全省双拥模范城,翰林街道江源社区被评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五年拼搏,我们聚焦“生态美”,着力补短板、防污染,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十三五”期间,全市能耗累计增长13.49%,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31.37%,超额完成省下达的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任务。大力推进污染防治“五场战役”,推动“林长制”“河长制”工作向“有能、有责、有效”转变,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均值达97.6%,国省控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均达100%。深入实施国土绿化行动和森林扩面提质增效三年行动计划,累计完成营造林62.7万亩、石漠化治理15.2万亩,森林覆盖率年均增长2.66个百分点、达62.66%,成功创建省级森林城市。

    五年慎为,我们聚焦“转作风”,着力优服务、提效能,政府自身建设全面加强。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政府系统“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高质量开展。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全面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三公”经费年均压减14.42%。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实现党政机关法律顾问全覆盖;深入实施法治乡村建设,创建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2个、省级22个;积极推进人民调解队伍建设,市道路交通事故人民调解委员会被评为“全国人民调解先进集体”、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被评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强化执行能力建设,狠抓国务院大督查、省委巡视、审计等发现问题整改,主动接受人大、政协、监察、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监督,建议提案办复率、满意率连续5年保持100%。

    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国防动员、人民武装、地方志、档案、人防、气象、邮政、通信、金融保险等工作不断进步,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红十字会等事业健康发展。大力支持总工会、共青团、工商联、文联、科协等工作开展。

    各位代表!五年来,我们克服种种困难,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推动实施了一批重大改革、重大举措、重大项目,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六盘水市委市政府和市委科学决策、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和衷共济、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各族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向驻市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人民警察和消防救援队伍指战员,向所有关心支持盘州改革与发展的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五年奋斗充满艰辛,经验弥足珍贵。我们更加真切而深刻地感受到,推动盘州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只有毫不动摇坚持和维护党的领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六盘水市委和市委的决策部署,推动党的建设在政府系统走深走实,才能确保各项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阔步前进;必须坚持发展要务,只有坚定不移完整、准确、全面地贯彻新发展理念,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才能攻克制约发展的瓶颈、化解发展中的难题;必须坚持改革创新,只有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才能确保发展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必须坚持改善民生,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奋力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汇聚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必须坚持真抓实干,只有发扬团结实干、开拓奉献的精神,一门心思干实事、集中精力抓实业、狠下功夫求实效,才能在前进道路上无往而不胜。

    站在历史的新起点,我们更清醒地看到,前进道路上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工作中还有一些差距和不足:当前全球疫情持续演变,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恢复仍然不稳固、不均衡;产业结构不优、空间布局分散,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发展质效还不高;城乡区域发展不够协调,教育、医疗、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与人民群众期盼还有差距,创业环境、营商环境需要持续优化;安全生产、债务、生态环境和社会治理等领域风险还没有完全化解,政府治理能力仍需提高。对此,我们将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坚持系统思维、问题导向,扎实做好各项工作,有效解决突出问题,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

    二、新一届政府的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

    今后五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刚刚闭幕的市第二次党代会,为我们科学描绘了盘州今后五年发展的宏伟蓝图,确定了清晰的奋斗目标和实现路径。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围绕打造“一城三地六区”目标,统筹发展和安全,按照“四新”要求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

    今后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左右,人均GDP达到8万元以上,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中心城区建成面积达65平方公里以上、人口规模达65万人以上,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年均增长2个百分点以上,成为中等城市;招商引资、营商环境排名稳居全省前列;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生态文明理念、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深入人心,建成贵州省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位居全省前列,争创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全国文明城市。

    以上目标,主要根据市第二次党代会总体部署和《盘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既考虑保持较快经济增长速度,更注重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提升发展质效。围绕实现以上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聚焦打造转型发展引领区,努力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坚持做优一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推动产业规模、结构和层次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迈进,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相统一,构建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加速推进现代农业。紧盯建成“全国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地”目标,加快推进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创建,推动农业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坚决稳固粮食安全,加强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完成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整县推进试点”工作,确保粮食播面稳定在151万亩、年产量达40万吨左右。大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建设,以刺梨、茶叶、小黄姜等为基础,以农特产品加工园建设为依托,力争培育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20家,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70%以上,新增“三品一标”认证认定16个。加快畜牧业裂变发展计划,推进畜牧业集团化发展,新增规模养殖场(大户)110家,畜牧业总产值达115亿元。全面壮大工业经济。聚焦打造“西南地区重要能源化工和先进装备制造基地”,把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奋力实现规模、效益“双提升”。抢抓“双碳”政策窗口期,加快推进“煤电焦气化”产业挖潜增效、扩能提质,实现煤炭及其关联产业集群化发展。按照“板块布局、产业耦合、链条发展、集聚建设”的发展思路,重点围绕新型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等七大产业板块,打造上下游联动的全产业链。狠抓园区高质量发展,实施主导产业培育提升行动,通过完善管理机制,全面激发园区抓项目、抓发展的积极性。充分发挥龙头骨干企业的引领支撑作用,实施“链长培育”“头雁行动”,引领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夯实产业基础。到2026年,实现工业总产值突破1300亿元,工业投资累计突破1800亿元,规上工业企业达320户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提升到16%以上。强力提升第三产业。聚焦打造“国际大健康山地特色旅游度假目的地”目标,不断优化旅游产业发展组织经营方式,创新投融资建设方式,促进多产业融合发展,加快由扩张数量规模向提升品质效益转变。到2026年,实现旅游接待人数达2800万、人均消费1400元,创建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2个。大力发展现代商贸业,积极推动中心城区商圈建设,促进和规范小城镇市场,构建“城市商业中心+城镇商业副中心+社区商业街”的现代商贸覆盖体系。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推动铁路货场提级改造、官山机场临空物流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拓展对外通道;积极打造数字化智能化物流平台,优化资源整合。到2026年,物流业总产值达300亿元以上,A级以上物流企业3家以上。大力发展现代金融业,持续推动“引金入盘”工程,鼓励和引导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到盘设立分支机构,积极发展移动互联网金融业态。

    ——聚焦打造城乡融合示范区,倾力构筑城镇发展新载体。坚持以建成“贵昆经济走廊”中心支点城市为目标,抓住列入全省10个重要区域性支点城市机遇,突出“强城、兴产、聚人”三个重点,全面提升城镇的人口承载力、内需带动力和发展竞争力。着力推进中心城区扩容提质。聚焦优化城市组团空间布局,加快市政道路设施向盘西新区、九头山片区有序延伸,完善城市路网。深入推进城镇品质提升“十大工程”,分步实施城镇管网建设改造,着力完善水、电、气、讯等基础设施。大力推进城市更新行动,按时高质量完成“三改”任务。坚持“房住不炒”理念,有序释放土地,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着力加强城市管理、治安防控等体系建设,提升城市运营规范化、精细化水平,以城市新面貌回应群众新期待。全面统筹城乡一体协调发展。聚焦“一心两带三区多节点”城镇规划体系,加快城市一级环线建设,实现主城区与开发区(产业园区)、重点乡镇快速连接,形成“交通互联、功能互补、要素互动”城乡空间布局全域化和要素配置合理化格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五年行动,大力实施“一镇一特”产业培育,促进人才、资本等双向流动,形成“工农互促、市场互通、资源互享”城乡产业发展协同化态势。大力推动教育、医疗、文化等服务网络延伸覆盖,形成“布局均衡、一体推进、全面融合”的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格局。大力构建县域经济发展支撑。聚焦拓展对外联络新通道,推进沪昆、毕水兴城镇带建设,逐步建成“七横五纵一环线”的主骨架网络。到2025年,力争盘兴高铁、安盘高速、官山机场、通用航空项目建成投用,玉普高速、水盘城际铁路开工建设,构建多式联运交通格局。继续实施水利建设“三大会战”,力争建成英武、锅圈洞等大中型水库。着力提升电网输送能力,加快推进盘州500千伏输变电工程,推动农村电网改造及城区供电系统增容改造工作,全面提升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支撑保障能力。

    ——聚焦打造开放合作先行区,奋力铸造高效发展新引擎。坚持开放带动,认真落实中央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的各项政策,加强对内对外开放和区域合作,最大限度激发市场活力,以开放倒逼体制改革、以开放增强发展活力。充分激发更加强劲的市场活力。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以高效服务激发微观市场活力、换取企业发展效益。坚决执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和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规范涉企收费和执法检查行为,为各类市场主体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法治环境。加强政银企对接沟通协商机制,建立知识产权、专利技术质押等融资担保体系,把资金活水引向市场主体。到2026年,实现市场主体保有10.5万户。全力拓展更加宽广的开放格局。全面落实中央、省、六盘水市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各项部署要求,推进实施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努力构建“亲而有度、清而有为”的新型政商关系,打造西南地区一流的营商环境。主动融入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全面提升妥乐论坛的层次、质量和影响力,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往来、交流合作。持续推进更深层次的改革举措。大力深化“三变”改革,探索建立土地和宅基地流转服务平台,盘活农村闲置土地资源,把更多增值收益留在农村、留给农民。稳步推进国有平台公司整合重组、市场化转型,支持国有企业推进资产证券化和债转股、贷转股,实现市场化经营、实体化运作。着力加强“双创基地”等载体建设,激发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内生动力,深化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加快成果转移转化。

    ——聚焦打造绿色生态宜居区,着力激发绿色经济新活力。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持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深入实施大生态战略行动。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落实“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规定要求,持续开展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大力推进污染治理和监管能力同步提升,加快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坚决抓好生态环境保护常态长效。深入推进环境执法现代化治理体系建设,着力完善项目准入与区域环境质量联动机制、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以常态化的生态环境监管执法,倒逼各级主体落实污染防治责任,形成生态环境保护常态长效机制,全力守护良好生态环境这个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坚决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持续推进绿色经济倍增计划,大力推进粉煤灰、煤矸石等大宗固体废物规模化综合利用,构建清洁生产、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循环经济体系,力争绿色经济占GDP比重达50%以上。厚植生态文明理念,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积极发展绿色公交,加快清洁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进垃圾分类处置,让绿色生活成为群众的行为自觉与习惯。

    ——聚焦打造党建引领样板区,全力夯实高质发展新保障。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牢固树立“抓发展必须抓党建、抓党建就是抓发展”理念,在全市政府系统形成聚精会神抓党建、一心一意谋发展工作格局。坚持党的领导。始终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挺在前面,持续深入开展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常态化开展领导干部宗旨意识教育,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坚持制度约束。不断建立完善高质量发展制度体系、现代化法治体系、基层治理能力保障体系,以制度的强化落实,保障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的落地落实,确保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坚持实干担当。把抓落实作为政府开展工作的根本,以鲜明的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增强抓落实的效果。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督查问效制、责任追究制,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

    ——聚焦打造民生幸福先导区,竭力满足人民群众新期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健全多层次广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让群众获得感更“足”。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建立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精准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积极推动兜底保障从政策补贴、物资发放向生活照料、社会融入等领域拓展,实现兜底保障水平从基本生存提升到生活、精神双向保障。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大力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引导和促进返乡农民工、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分别达10万人、7000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控制在5%以内。让群众幸福感更“多”。大力实施整体提升教育水平攻坚行动计划“七大工程”,以提升人均受教育年限为目标,坚持改善办学条件和提升教育质量并重,科学规划教育资源布局,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优质均衡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到2026年,全市新增学位2.1万个,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9.6年,创建省级一类普通示范性高中、省级特色示范性高中各1所;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办好特殊教育、民族教育和继续教育。深入实施整体提升健康水平攻坚行动计划“7个专项行动”,以提高人均预期寿命为目标,持续推进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公平适度医疗保障待遇;积极推进市人民医院三级甲等、市第二人民医院三级综合医院及市中医医院三级中医医院创建工作。到2026年,全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27%以上,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7.5岁左右,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达标率100%。让群众安全感更“强”。全力推动“平安盘州”建设,常态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加快构建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始终保持对各类违法犯罪高压震慑态势,切实巩固好全省平安示范县创建成果。正确处理维稳和维权关系,健全信访维稳联动机制,坚决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积极创建“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推动建立社会满意度全面提升的食品药品安全现代化治理体系,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三、2022年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左右,一二三产增加值分别增长7.5%、15.4%和9%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2021年持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以上;城镇新增就业1.5万人以上;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0%左右和12%左右。

    高质量发展主要目标是:民间投资占固投比重40%左右,产业投资占固投比重50%以上,研发支出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达0.9%;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幅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2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下降到2.55:1;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0.6年;县域综合实力保持全省第一方阵,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综合排名在全省保位进位。

    为实现2022年目标,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奋力推进工业大突破。大力实施工业倍增行动,以煤炭及相关产业为重点,加快促进优势产业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发展。挖潜增效夯实工业经济基本盘。全面推动煤矿优化布局、资源整合,加快推进盘江矿区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抓好符合条件的停产停建煤矿恢复生产建设,推动大田、麦子沟等6处煤矿开展技改工作,马依西一井、鸿辉等5处煤矿进入联合试运转,云贵、红旗等5处煤矿建成投产,新增原煤产量500万吨,力争全年原煤产量达5500万吨、精煤1450万吨、焦炭310万吨。全力做大电力装机规模,启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整套试运行,加快盘江新光2×660MW燃煤发电项目建设,推动盘南低热值燃煤电厂项目前期工作;新开工老屋基矸石山4万千瓦综合治理光伏项目、柏果铜厂沟10万千瓦农业光伏项目,完成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总工程量的40%,新(扩)建瓦斯发电站5座,力争全社会发电量达210亿度。延链筑基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全力推动红果经济开发区能矿装备制造产业园、PCB产业园建设,实现煤矿智能化综合运输设备、物联网矿用终端设备等产品本地化生产,力争先进装备制造业产值达30亿元。把握盘北、盘南化工园区规划建设机遇,加快威箐200万吨/年、天能170万吨/年煤焦化技改项目建设,全力推动盘江新光200万吨/年、宏源150万吨/年煤焦化项目进度,形成煤焦化工产业集群发展态势。内培外引筑牢企业实体支撑。建立重点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实行“一企一策”精准服务,加快岩博、邦虎等企业上市步伐;推动资源要素向首位产业倾斜,配套关联企业向龙头企业靠拢,培育扶持誉创机械、恒鼎实业等企业发展壮大,积极组织申报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力争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入库25户,在库企业达197户。进一步瞄准能源及能源化工、能矿装备制造、新材料、物联网等产业链,绘制“产业全景图”、完善“目标企业库”,实行产业链精准招商,确保年度工业领域招商引资项目到位资金占比达55%以上。

    (二)奋力推进城镇大提升。坚持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引领,科学布局区划功能和城市业态,构建城镇经济、人口、公共服务发展新格局。全力提升城镇产业支撑力。按照“以城聚产、以产兴城”要求,围绕“四化”建设目标,推动三次产业与城镇化协同发展。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向“产城互动”发展,通过快速通道的连通,实现产业园区与主城区的信息互通、经济共享,推进群众工作、生活、消费有效衔接;大力推动农业现代化向“城乡协调”发展,以农产品仓储、集散、加工、冷链物流为纽带,带动农业产业走向市场;大力推动旅游产业化向“城景融合”发展,增强城镇在旅游业中的集散和服务功能,运用市场化手段推动“亦资粮站·城市记忆文创园”和“天空之瀑”等城旅结合项目建设,打造全域旅游城市新品牌。着力提升城镇人口承载力。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实施棚户区改造5237户,完成老旧小区改造2867户、背街小巷改造13条。加快推进成才路延长线、杜鹃西路延长线畅通工程建设,红沙路扩建、金秋路改造等“瓶颈路”拓宽工程,东湖大桥路口、花园酒店路口、金城明珠路口等平交道口优化改造工程。实施天然气管网新(改)建5公里,实现新建居住小区全覆盖。加快蛾螂铺污水处理厂、红果污水处理厂二期等项目建设进度,污水处理率保持在96%以上。启动运行中心城区、石桥镇垃圾分拣中心,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0%以上。全面提升城镇服务竞争力。着力扩大中心城区优质公共服务供给,确保沙陀幼儿园、市八幼二期建成投用,加快推进市医学中心、市人民医院三期项目建设。着力培育和激发城市消费潜力,推动盘兴能投商业综合体、金山生态城城市综合体、新汇天地城市综合体等项目建设。着力提高城市社会治理能力,加强城市交通、消防、社区便民服务等方面管理,全面提升城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让城市更宜居、广大市民生活更便捷。

    (三)奋力推进农业大发展。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着力提升农业产业发展质效,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扎实做好脱贫成果巩固。围绕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工作要求,抓实防贫致贫动态监测,精准落实帮扶措施,坚决防止规模性返贫;高质量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持续深化东西部协作、定点帮扶工作,扎实推进财政衔接资金项目建设,努力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坚决稳定粮食生产供应。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8万亩,全年新增粮食作物种植12.5万亩,新增油料作物种植1万亩,种植业新增产值4.15亿元。加大农业新装备、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应用力度。推进主导产业提质增效。强化产业基地示范引领作用,建设刺梨“千斤园”4.5万亩、茶叶“万元田”0.3万亩,巩固提升软籽石榴“吨产园”0.3万亩,蔬菜种植面积达45万亩,中药材、烤烟种植面积分别保持在13.9万亩、5万亩以上,提高土地产出率和收益率。扶持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坚持“种产研销”链条式推进,引导和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集群发展,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市场占有率,力争全年培育省级农业龙头企业5家、市级10家,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61%。加快新希望生猪养殖二期项目前期工作,推进韩伟蛋业二期项目建设,确保畜牧业总产值达41.73亿元,新增增加值3.47亿元。深入实施乡村建设专项行动。紧盯23个“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规划批复项目,细化工作措施,确保试点村特色鲜明、亮点突出。有序推动厕所革命,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4%;同步推进污水垃圾处理和种养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逐步建立现代循环农业生产体系。

    (四)奋力推进旅游大提质。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大力实施“两大提升”“四大行动”,加快旅游景区企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全面盘活家底。坚持“先急后缓、先易后难、逐个处置”工作原则,全面梳理和完善旅游项目的投资主体、建设单位和手续要件等,加强与市场主体战略合作,吸引民间资本、社会资本参与“三线”文化主题园、哒啦仙谷景区游客接待中心等7个旅游项目盘活,充分发挥项目效益。积极培育主体。坚持以“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为目标,按照政企分开、事企分开、企业化运营的原则,先行推动妥乐古银杏、乌蒙大草原等8个国有旅游景区“三权分置”改革,探索建立权责分明、运转高效的运营机制。聚焦品牌酒店、主题公园、文化演艺等领域,引进优强企业参与文旅开发和运营管理。确保全年培育发展本土旅游企业1家,新增星级旅游饭店和特色客栈各1家。着力丰富业态。认真念好全、新、融“三字经”,做好“旅游+多产业”融合发展、聚合营销文章,积极筹备举办“全景贵州”公路自行车赛(盘州站)等活动。以“一码游贵州”平台建设为契机,加快构建智慧旅游服务体系,全面提升美食、住宿、出行等方面的吸引力和便捷度,促进“门票经济”转向“产业经济”。提升服务质量。以“多彩贵州满意旅游痛客行”活动为抓手,集中精力解决好交通保障、服务质量、旅游环境等方面问题,全面提高旅游从业人员服务水平,规范旅游市场秩序,营造良好旅游和消费环境,确保全年旅游接待人次和旅游综合收入增幅均达10%。

    (五)全力稳投资促消费。充分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更好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稳定政府投资增长。树牢“项目为王”理念,紧扣国家宏观调控要求、政策支持重点和转型发展需求,科学编制三年滚动和年度投资计划,力争进入省市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库项目达175个以上,完成年度投资280亿元以上。稳定和适度提前以交通、水利、电力、信息为重点的基础设施投资,推动盘兴高铁、安盘高速建设进度,加快玉普高速和G246刘官至赵官、新民至普田公路前期工作;推动官山机场、英武水库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启动实施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县项目。严格规范政府性投资管理,确保财政资金发挥更好效益。着力扩大产业投资。围绕打造“服务和效率高于周边、成本和负担低于周边”的一流营商环境目标,建立营商环境问题投诉举报和监督问责机制,强化亲商、安商、稳商服务,全力打造“贵人服务”品牌。充分运用“四化”招商、东西部协作招商、平台招商、以商招商等有力举措,做好项目谋划包装,大力提高产业投资、社会投资占比,确保全年新引进优强企业60家,引进项目130个,新增到位资金140亿元,新增投产项目80个以上。深入挖掘消费潜力。支持社会力量扩大养老托幼服务、房屋汽车租赁、旅游商品开发等有效服务供给;着力健全城乡商贸流通体系,加快电商快递进农村,推动消费联动升级。同时,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反垄断及反不正当竞争工作,严厉打击各类假冒伪劣商品违法活动,积极创建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5%以上,新增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8家以上、限上批零住餐企业30家以上。

    (六)全力防风险守底线。坚持主动防范、系统应对、标本兼治,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全面压紧压实“四方”责任,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人物同防”的防控策略和“五早”措施,稳妥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建立全市免疫屏障,切实巩固疫情防控成果。抓好债务风险防范化解。健全政府债务风险常态化监控机制,规范政府投资行为,严控政府债务增量;加强收入征管,大力盘活闲置低效资源资产,多渠道筹措资金,确保隐性债务不新增、“三保”资金不断链、风险事件不发生。抓好生态环境保护。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着力构建生态环境监管网格,全力推动历年各级环保督察及其“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销号。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上马,启动实施国家储备林建设及林业产业扶贫项目、国家储备林建设(二期)项目,完成营造林建设1万亩,确保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保持在96.5%以上。抓好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风险防范。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巩固提升工作,保持监管执法高压态势,常态化抓好煤矿、建筑、交通、消防和食品药品等重点领域安全生产,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遏制较大事故、减少一般事故,确保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持续“双降”;健全应急管理和网格化治理体系,深化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开展消防救援、专业救援、社会应急共训共练共建。深化“平安盘州”建设,大力开展第八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制观念;创新矛盾风险化解防控机制,抓好“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体系建设,提高社会基层治理网格化精细化水平。

    (七)全力夯实民生保障。始终坚定人民立场,千方百计促公平、办实事,着力推进就业、教育、医疗、救助等重点民生工作。全力稳就业促增收。坚持就业优先,全面落实好各类就业服务、人才激励、资金奖补等就业扶持政策,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易地扶贫搬迁户、城镇就业困难群体和退役军人就业工作,支持和鼓励通过发展产业、创办企业等方式带动就业,确保新增城镇居民就业1.5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5万人。着力提升公共服务。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深入开展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工作,新(改扩)建中小学及幼儿园5所,新增学位3700个,通过人才引进、特岗等方式补充教师180名,通过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国家评估;扎实推进“双减”工作,稳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力争学前三年毛入园率、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达90%、94%、114%、96%以上。持续深化“三医”联动改革,扩大参保覆盖面,加强县域内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及“智慧医疗”建设,完善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机制,健全公立医院现代化管理制度建设,力争基层医疗机构诊疗人次占比达65%以上,县域内就诊率达92%。坚决夯实兜底保障。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全面执行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城市“三无”等保障标准增长机制,做好困境儿童、失独家庭、失能老人和农村“三留守”人员等群体基本生活保障。充分发挥残疾人托养中心、康复中心项目效能,增强残疾人服务保障能力。支持人民团体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加强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妇女儿童、工会、红十字会等工作。支持军队、武警部队建设和监察委、法院、检察院工作。加强对台、人防、档案、老龄、地方志等工作。

    扎实办好“十件民生实事”。(1)改扩建中小学及幼儿园5所,实施中小学厕所改造71所;(2)建成安宁医院康复中心;(3)建设县级儿童危急重症救治中心1个,打造医院特色科室2个;(4)完成老旧小区改造2867户、背街小巷改造13条;(5)实施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80公里;(6)开展职业技能培训3500人次,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480人;(7)实施安装100个行政村(社区)应急广播;(8)建设5G基站150个;(9)启动实施2022年农村电网改造工程;(10)为全市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体检一次。

    四、坚定不移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对照新时代、新要求,新一届政府将坚持自我革命,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适应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

    一是旗帜鲜明讲政治。把党的建设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全面加强政府系统党建工作,严明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确保上级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决维护政府系统意识形态安全。

    二是依法行政优决策。把依法行政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全面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将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重大民生政策出台、重大公共项目建设坚决实行依法公示听证、深入咨询、专家论证,切实提高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深入推进政务公开,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扎实做好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工作,确保政府工作更加公开透明、规范有序、公平高效。

    三是担当作为提效能。把务实担当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大力弘扬担当精神,勇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做到敢扛大事、不畏难事。建立健全工作保障、正向激励和容错纠错机制,保护改革者,鼓励探索者,宽容失误者,让干部放下包袱、甩开膀子干事创业、建功立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把主要精力放在抓落实促发展上,坚决做到雷厉风行、进取担当,以实干实效取信于民。

    四是清正廉洁树形象。把廉洁从政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扎实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防止“四风”反弹回潮。持续扎紧织密权力“围栏”,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加大对重点部门、重点岗位、重点项目的审计监督,规范权力运行。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持续压缩“三公”经费,把有限的财力用在刀刃上。持续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初心如磐,使命在肩。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以久久为功、善作善成的韧劲,担当作为、奋力争先的拼劲,研究问题、破解难题的钻劲,务求实效、一抓到底的干劲,围绕“一城三地六区”目标,加快“六个盘州”建设,奋力在现代化新征程上谱写盘州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政府工作报告》有关术语说明


    1.七大产业板块:指纺织、农产品加工、新材料、新型能源化工、旅游装备、现代物流、物联网七大产业板块。

    2.全域旅游示范区:指在一定的行政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主导产业,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和全社会共同参与,通过旅游业带动乃至于统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旅游发展理念和模式。

    3.一心两城四湖一湿地:指以月亮山中央森林公园为中心,分东部城区和西部城区,打造东、西、南、北四个人工湖(目前东湖、南湖已建成,西湖、北湖正在建设),打造一个湿地公园(西铺河湿地公园)。

    4.四好农村路:指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

    5.两新一重:指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

    6.六网会战:指路网、水网、电网、油气网、地下管网、互联网六个基础设施建设行动。

    7.新基建:指5G基站、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8.民营经济“六大专项行动”:指政策落实专项行动、金融服务专项行动、降本减负专项行动、扩大民间投资专项行动、营商环境整治专项行动、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企业专项行动。

    9.四个不摘:指贫困县“摘帽”后,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

    10.防贫保:指国家财政部门与保险公司(人保财险)共同推出的一款保障型险种,为非贫低收入户和非高标准脱贫户购买保险,主要保障因病、因学、因灾致贫或返贫,目的在于更好的解决贫困人口“边减边增”问题。

    11.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指能耗增量控制目标和能耗强度降低“目标双控”。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实行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的一项重要措施。

    12.污染防治“五场战役”:指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固废治理、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等五场战役。

    13.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指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

    14.一城三地六区:“一城”:“贵昆经济走廊”中心支点城市。“三地”:西南地区重要能源化工和先进装备制造基地、全国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地、国际大健康山地特色旅游度假目的地。“六区”:转型升级引领区、城乡融合示范区、开放合作先行区、绿色生态宜居区、党建引领样板区、民生幸福先导区。

    15.三品一标: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

    16.“双碳”政策:指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17.城镇品质提升“十大工程”:指城镇路网优化提升工程、城镇供水安全保障工程、城镇供电供气供热工程、城镇住房保障工程、实施智慧黔城建设工程、城镇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工程、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工程、城镇生态环境提升工程、城镇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工程、城镇安全保障工程。

    18.三改:指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背街小巷改造。

    19.“一心两带三区多节点”城镇规划体系:一心:指红果中心城区;两带:分别指沪昆发展带和毕水兴发展带。三区:分别指中部协调发展区,南部协调发展区和北部协调发展区。多节点:主要指柏果、淤泥、羊场、英武、丹霞、石桥、响水、大山、竹海、保基等乡镇作为示范镇,带动其他特色城镇和村寨发展。

    20.“一镇一特”产业培育:指以乡(镇、街道)为主体,立足资源禀赋和发展优势,重点选准发展一个具有较强发展空间和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

    21.七横五纵一环线:七横:指G60沪昆高速公路、320国道、314省道(罗番-羊场-淤泥-柏果-黑乌丫口)、317省道(罗汉-竹海-赵官-丹霞-妥乐-红果)、318省道(楼下-新民-保田-瓦窑田)、沪昆国家高速公路安顺至盘州(黔滇界)段扩容工程、兴仁经盘州至曲靖麒麟高速公路;五纵:指S77毕水兴高速公路、水城(玉舍)至盘州(普田)高速公路、246国道(普古-淤泥-鸡场坪-刘官-赵官-民主-忠义-保田-补西丫口)、217省道(八担山-盘关-火铺-响水-威舍)、218省道(界牌-保基-羊场-英武-竹海-大山-响水);一环线:指“红果-盘关-柏果-鸡场坪-刘官-双凤-赵官-妥乐-石桥-红果”环线。

    22.水利建设“三大会战”:指在全省开展骨干水源工程、引提灌工程和地下水(机井)利用工程建设。

    23.一带一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24.“三变”改革:指发源于我市的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改革经验,并在全国推广。

    25.双创基地: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

    26.大气十条:指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大气十条”。2013年9月10日起实施。

    27.水十条:指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水十条”,是为切实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保障国家水安全而制定的法规。2015年4月16日发布实施。

    28.土十条:指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土十条”,是为切实加强土壤污染防治,逐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而制定的法规。2016年5月28日印发实施。

    29.整体提升教育水平攻坚行动计划“七大工程”:指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提升工程、巩固义务教育成果提升工程、普通高中教育发展提升工程、现代职业教育扩容提质工程、高等教育突破发展提升工程、师资队伍建设保障提升工程、职业技能学历双提升工程。

    30.整体提升卫生健康水平攻坚行动计划“7个专项行动”:指医疗救治能力提升专项行动、重大疾病防控专项行动、妇幼健康提质专项行动、老年健康服务专项行动、居民健康素养提高专项行动、卫生健康人才培优专项行动、医药卫生提质改革专项行动。

    31.健康素养:指个人获取和理解健康信息,并运用这些信息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公民健康素养包括了三方面内容: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

    32.“专精特新”企业:指主营业务突出、竞争力强、成长性高、创新能力强的中小企业。

    33.旅游“两大提升”“四大行动”:两大提升:指到2025年,旅游产业综合实力实现大提升,全省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在2019年的基础上翻一番;经济效益实现大提升,旅游人均花费水平进入全国第一方阵;四大行动:指经济市场主体培育行动、旅游业态升级行动、旅游服务质量提升行动、盘活闲置低效旅游项目攻坚行动。

    34.国有旅游景区“三权分置”改革:指实行国有景区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分置。

    35.“四方”责任:指在疫情期间,把全市动员起来,全面落实属地、部门、单位、个人的四方责任,建立全社会共同防控体系。

    36.三保:指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

    37.“两高”项目:指高耗能、高污染项目。

    38.“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体系建设:指推动一个综合治理中心规范化建设、实体化运行,通过搭建一个联系网络,加强网格化服务管理,将相对集中居住的村(居)以10—20户的标准,划分为一个联户单元进行基层社会治理。

    39.双减:指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40.“三医”联动改革:指医保体制改革、卫生体制改革与药品流通体制改革联动。

    41.城市“三无”人员:指城市非农业户籍的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且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以及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42.农村“三留守”人员:指农村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和留守妇女。

    43.三重一大:指重大问题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投资决策、大额资金使用。

    44.六个盘州:指实力盘州、活力盘州、美丽盘州、文明盘州、和谐盘州、幸福盘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