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738|回复: 0

[四川] 2022年红原县政府工作报告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昨天 10:06
  • 签到天数: 720 天

    [LV.9]以坛为家II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4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5105
    发表于 2023-3-10 20:05: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2年红原县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12月18日在红原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红原县人民政府代县长    阿  江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查,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建议。
    过去五年及2021年工作回顾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县人民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和省州县党代会精神,在县委的坚强领导和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面落实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1】、州委“一州两区三家园”【2】战略部署,紧盯“三地两心一时代”建设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沉着应对困难风险挑战,锁定目标任务迎难而上,全力稳增长、促改革、优生态、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转作风,全县呈现出生态改善、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生增进、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先后获得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省涉藏区工作先进县、省脱贫攻坚先进县、省第十一届双拥模范县、省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全州县域经济发展进步县等荣誉,圆满完成了本届政府的目标任务。
    五年来,我们坚持生态优先,治标与治本并重,实现生态环境大优化。深入践行“两山”理论,系统开展生态保护与治理。投资120162万元,实施生态脆弱区治理、生态补偿、退牧还草、鼠虫害防治、废弃矿山修复等项目,完成退牧还草90.4万亩、森林草原生态修复10.4万亩,鼠虫害防治127万亩,地灾治理和废弃矿山修复33处,巩固湿地治理成效317.6万亩,草原植被综合盖度达86.2%。划定生态红线537万亩、基本草原1004.6万亩、河道岸线1512公里,实施草原禁牧476万亩、草畜平衡643.2万亩,开发生态公益性岗位5070个,探索推广哈拉玛草畜平衡模式,全面落实河(湖)长制,黄河、长江鱼类和野生动植物得到有效保护。在全州率先开展全域无垃圾示范县创建,投资22040万元,提升县城垃圾、污水、动物尸体收集处理能力,建成乡镇垃圾中转压缩站10座,购置环卫车辆98辆、配套箱体880个,环境治理水平不断提升。大力推进划行规市,引导建材、五金、洗车等个体工商户入驻高原综合商贸城,推动牦牛交易市场、县城砖厂整体搬迁、抱团发展、集中经营,城区环境面貌显著改善。深入推进污染防治“三大战役”,整改销号中央、省、州环保督察反馈问题160个,地表水质、空气质量、噪声等环境指标均达到优良标准,县域生态环境整体安全并稳步向好。
    五年来,我们坚持绿色发展,高质与高效并重,实现县域经济大发展。大力稳固农牧业主体地位,建成抗灾保畜和养殖选种基地23个、联牧规模经营区和专业合作社46个、新型家庭示范牧场348个。政策性牦牛保险覆盖全县乡镇,累计惠及牧户21132户。麦洼牦牛、红原牦牛奶、红原牦牛奶粉成功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麦洼牦牛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获评省三星级、州五星级农业园区。预计,第一产业增加值从40519万元增长到83809万元。绿色工业园区获评第二批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入园企业达24家,规上企业从7家增至11家,总产值突破65000万元。深入推进“三台·红原·温州飞地园区”建设,签约落地项目25个。预计,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22000万元。围绕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加快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3个、3A级景区2个。成功举办4届雅克音乐季,吸引57.4万人次现场观看,实现综合收入42800万元。建成县级电子商务中心1个、乡村电商站点23个,通过直播“带货”、社区电商等新模式,有力促进电商产业发展。预计,第三产业增加值从49762万元增长到103760万元。
    五年来,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共建与共享并重,实现民生民计大改善。累计投入民生资金508969万元,惠农利民政策全面落实到位。健康红原深入推进,县医院、藏医院分别成功创建“二级甲等综合医院”“二级甲等民族医院”,宇妥藏药三味龙胆花片列入新冠肺炎重点推荐防控药品。投资21800万元,不断完善教育教学设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国家验收。十五年免费教育全面实施,控辍保学成效明显。文体事业蓬勃发展,建成文体活动场所201个,普查文旅资源1205个,《青藏高原环境与山水文化(红原卷)》出版发行,“三馆一站”全面免费开放,川西藏族山歌入选国家级非遗项目,百汪说唱、藏族唐卡(东岗画派)、红原马术入选省级非遗项目。全面落实各项社会保障政策,发放“爱·红原”社会救助、临时救助、低保等社会保障资金6073.6万元,建成公租房、干部职工周转房684套,实施棚户区改造、藏区新居建设5015户。统筹整合扶贫资金68437万元、涉及东西协作和对口帮扶资金33952万元,集中解决住房安全、产业发展、教育医疗、安全饮水等脱贫领域重点、难点和短板问题,实现13个贫困村退出、1346户5276人全部脱贫,与全国同步迈入全面小康。值得肯定的是,各援建帮扶单位立足红原所需、各自所能,坚持资金项目齐支持、扶持扶智同推进、政策感情双投入,为我县决战脱贫攻坚和接续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全县各族人民将永远铭记在心。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和全县各族干部群众向东西协作、对口援建、定点帮扶、全域结对的市县、单位、团体和领导们、同志们、朋友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和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五年来,我们坚持基础先行,协调与协同并重,实现城乡建设大突破。强化城乡统筹,着力解决城乡之间不平衡、不协调问题。全面完成九红草原风光路建设,久马高速(红原段)、省道217线安曲镇至马尔康界公路改扩建等项目加快推进,县域主干交通网络加速形成。投资99600万元,新改建城区道路23.4公里,铺设县城雨污管网28.39公里、供暖管网19.83公里,临街风貌改造13万平方米,音乐喷泉、生态公园、集中供暖、绿化亮化、生态公厕等市政设施相继建成投运,草原公馆、财富广场、朗御民族生活广场等项目稳步推进,城市风貌更具特色、城市功能日趋完善,连续两届荣获“省级文明城市”称号。加快乡村建设步伐,建成农村道路526.5公里、牧道2130公里、堤防17.5公里,桥梁108座、暖棚3400个,电网297公里、光缆483公里、通信网络基站292个,发放独立式发电光伏2658套,改造农村危房749户,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分别达到97.5%、87.1%,农村基础短板不断补齐。热坤村、下哈拉玛村分获省级乡村振兴战略示范村、乡村振兴示范村称号。
    五年来,我们坚持稳字当头,善作与善为并重,实现治理效能大提升。坚持依法行政、秉公用权、为民执政,推进政府决策科学、执行坚决、运转高效。稳步完成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全县由6镇5乡调减为6镇4乡,行政村由37个调减为31个,村党组织书记、主任全部实现“一肩挑”。纵深推进全省涉藏区依法常态化治理示范县试点建设,创新“蜂巢”网格化治理模式,基层治理能力显著提升。健全“大调解”体系、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化解矛盾纠纷828起。扎实开展“法律政策七进+N”【3】活动,全面依法治县示范试点创建工作深入推进。加大道路交通、食品药品、地质灾害、森林草原防灭火等隐患排查整治,五年来未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深化平安红原建设,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绩斐然,破获、查处各类案件1142件(起),打掉犯罪团伙11个,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关心关爱寺庙僧尼,投资9500万元,大力实施“大民生带小民生工程”。在全州率先开展“一寺一策”规范管理,全县10座寺庙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和谐寺庙。
    各位代表,2021年是“十四五”的起步之年,全县上下紧扣“五个关键”、实施“五个工程”、干成“五件大事”、强化“五项保障”【4】,团结带领全县各族干部群众,顽强拼搏、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善作善成,圆满完成年初制定的目标任务。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7523万元、同比增长6.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0000万元、同比增长44.7%,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首破8000万元、达到8330万元、同比增长56.8%,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40332元、同比增长7.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527元、同比增长10.1%。
    综合施治,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扎实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强化问题摸排。深入开展生态环境问题大排查、大整改,聘请省环科院专家参与,自查发现新问题159个,科学合理制定整改方案,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方向准。深化保护治理。投资15023万元,组织实施退牧还草、防沙治沙、生态脆弱区综合治理等项目,完成森林草原湿地生态综合治理58.9万亩。修复国省干线废弃工矿取料点7个270.8亩,完成中央省州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69个、自查问题整改71个,高质量完成中央环保督察迎检工作。加大执法力度。聚焦未批先建、违规用地等问题,开展“清理整顿规范牧家乐经营确保生态安全”行动,检查牧家乐115家、限期整改97家、取缔5家。开展各类环保执法检查290余次,行政处罚11起,罚款68万元,有效遏制违法违规行为,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持续加强。
    多点发力,县域经济稳中有进。始终保持战略定力,精准施策,靶向发力,全力以赴保障经济稳步运行。项目建设稳步实施。始终将项目建设作为稳增长、优结构、惠民生、保稳定的重要抓手,全力以赴写好“投资唱主角”文章。全年集中攻坚59个重点项目,年度计划投资345697万元,累计完成投资335362万元,投资完成率97.1%。农牧产业提档升级。以省星级现代农业园区创建和农牧产业转型升级为抓手,推进各类要素集聚,做大基地、做强主体、做优品牌。引导鼓励雪月天佑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创新牦牛健康养殖模式,建立联合优养牧场14个,总产值达5000余万元。更攀牦牛奶冰淇淋和云尚日化化妆品取得生产许可证,农产品特色优势逐步形成。预计,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83809万元,同比增长4.9%。工业经济企稳回升。完成园区仓储物流标准厂房和“数智红原”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园区承载力和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绿色产业经济园区作为全州唯一县级园区成功列入省级“5+1”重点特色园区培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引导牦牛乳业、宇妥藏药2家企业成功申创州级企业技术中心,全年新增工业类产品8个。规上工业预计实现总产值69434万元,增加值增速7%。三产服务活力迸发。投资17679万元,持续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完善和景区扩容、提档、升质,高质高效成功承办全州文旅大会。电商物流、批发零售、交通运输、住宿餐饮等服务业蓬勃发展,市场活力不断激发,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745万元、同比增长8.3%。预计,全年接待游客21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62643万元,第三产业预计实现增加值103760万元、同比增长7.6%。
    强化保障,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统筹各类民生资金96804万元,及时安排落实到位,持续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民生实事高效推进。投资4892万元,全面完成19件民生实事。落实就业创业惠企优惠政策,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五类保险”【5】覆盖面不断扩大,社会救助、医疗救助、优抚优待等政策全面落实。教育事业稳步发展。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优化校点布局,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深入实施十五年免费教育,巩固控辍保学成果,推行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取得新成效。医疗服务不断加强。积极推动健康红原和医共体建设,扎实推进医疗改革,深化与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合作,健全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全县基层医疗机构就诊人数同比上升10%。文体事业有力推进。大力开展文物保护和“非遗”传承,成功申报4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全年举办牦牛文化节、“漫步成都·相约红原”等各类文体活动30余场次,荣获阿坝州第二届全民健身运动会三人制篮球赛冠军。投资2084万元,全面提升户户通、村文化室、农民体育健身等公共设施,城乡公共文体服务供给持续优化。
    突出重点,乡村振兴有力实施。着力夯基础、促振兴,深入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脱贫成果持续巩固。健全完善防返贫监测机制,对“三类人员”【6】实施对标补短、帮扶救助。推广运用“五联+”“金牦牛轮换饲养”“吉祥三保”【7】等模式和机制,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成效。持续落实教育医疗、社会保障、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等政策,全县易地搬迁284户922人均实现一户一人稳定就业目标,无返贫和新增贫困现象。乡村设施持续完善。投资18642万元,实施产业发展、集体经济、人居环境、公共服务等乡村振兴衔接项目117个,持续夯实乡村振兴底部发展基础。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健全完善“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实现村级公益性设施共管共享。两项改革持续深入。科学实施县域片区划分,将10个乡镇划分为5个片区,设5个中心镇、1个副中心镇,31个村4个社区划分为18个村级片区,设18个中心村,全面启动乡(镇)、村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盘活镇村闲置资产16宗,实现年收益71.42万元。15项州重点改革项目、188项县重点改革任务扎实推进,完成率达94%,有力促进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不断走深走实。
    深化治理,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坚定不移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着力强化基层治理,确保社会和谐稳定。社会治理常态长效。稳步实施“一寺一策”,依法治寺管僧持续加强。投资1000万元,完成安曲镇下哈拉玛村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建设。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顺利通过第三方评估验收。持续巩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破获各类刑事案件64起,首次实现全年命案零发生。风险防范精准精细。按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体防控策略,毫不松懈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实现新冠肺炎“零确诊”。健全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全力防范市场、信用、自然灾害等重点领域风险。打击网络诈骗犯罪、非法集资等行为,破获诈骗案件22起,阻止涉嫌电信诈骗案件823起,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400余万元。应急处突有力有序。建立健全县乡村防灾减灾救灾责任体系,组建23支1245人应急队伍,储备防火、防汛应急等物资17830件(套),进一步规范完善应急基层设施建设,有序开展地灾、森林草原防灭火等应急培训演练,应急处突能力不断提升。
    同时,群团、史志、消防、人防、国防动员、民族语言文字、退役军人事务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突破,税务、气象、公路、邮政、电力、通信、金融等驻县单位为红原发展贡献了新力量。
    各位代表,时代眷顾奋斗者,星光不负赶路人。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州委州政府和县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监督和县政协支持的结果,是县纪委监委、县人民法院、县人民检察院倾力配合的结果,更是全县上下团结奋进的结果。
    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广大干部群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同志、驻县部队、武警官兵、政法干警、各人民团体、援藏干部以及所有参与、关心、支持红原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各界、各位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相融互动、良性循环的格局还未全面形成,生态保护治理任务仍然艰巨;经济总量不大,主导产业不强,创新能力不够,资源效益不高;特色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发展总体不足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民生社会事业还有短板,基本公共服务与人民群众期待还有差距。对此,我们一定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以更大的决心和更实的举措切实加以解决。
    未来五年及2022年工作安排
    各位代表,未来五年,是红原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红原继往开来、转型提档、创新发展的关键五年。我们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全面落实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渝双城经济圈等国家战略机遇,围绕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州委“一州两区三家园”战略部署,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凝聚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智慧力量,紧扣“五个关键”、实施“五个工程”,争创“五个示范”,建成“五个家园”【8】,不忘初心、勇毅前行,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长治久安,奋力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红原。
    综合考虑多方因素,结合红原发展实际,我们未来五年的奋斗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9%,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6.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5.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7.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1%,努力向全县人民呈上一份“生态环境更优、经济实力更强、社会事业更兴、群众生活更美、社会大局更稳”的优异答卷!
    围绕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从以下五个方面发力。
    全面推进强体工程,不断提升综合实力。聚焦发展所需、民心所向,集中精力补短板、强产业,搞创新、增活力,开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做精做强农牧产业。围绕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和“四个产业带”【9】建设,以实施“三个流转”、调整“四个结构”【10】为抓手,大力夯实牧业基础设施,改革创新农牧业经营方式,持续壮大牦牛肉奶、牧草种植等主导产业。扩面提标政策性牦牛保险、草原保险等险种,推进农畜产品溯源体系建设,将麦洼牦牛现代农业园区创建为省五星级现代农业园区并争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做特做优绿色工业。着力提升园区综合承载能力,引导特色优势产业向园区集聚,争创州星级中小微企业产业园区。支持企业技改扩能,强化企业升规培育,加快麦洼牦牛、红原牦牛肉、红原奶粉、牦牛酸奶等地方品牌矩阵形成。力争将“三台·红原·温州飞地园区”纳入“绵阿飞地园区”总体布局、一体化推进。瞄准创建省清洁能源示范区目标,加快清洁能源开发,积极争取电力通道建设,力争到2025年光伏装机容量达120万kW。做靓做大三产服务。围绕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天府旅游名县创建,深入实施“旅游+”战略,加强旅游项目开发,大力实施红军长征文化主题公园、长征干部学院阿坝雪山草地分院红原教学点等项目,提升红色底蕴,促进文旅、牧旅融合发展。加快发展电商、冷链、航空和快递服务业,着力健全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培育壮大现代商贸物流产业。依托“净土阿坝·雅克草原”区域公共品牌,发展订单农业,提升农产品电商化水平,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全面推进壮骨工程,不断稳固社会大局。加快推进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红原。以政治强引领。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指示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加强应急救援能力体系建设,压实安全生产责任,着力抓好生产建设、食品药品、防汛抗旱、道路交通、地灾防治、森林草原防灭火等安全工作,坚决防范重特大事故发生。以法治强保障。全面启动“八五”普法工作,扎实推进“法律政策七进+N”活动,争创省全面依法治县示范试点县。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全力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深化拓展“枫桥经验”,及时有效化解信访问题和矛盾纠纷。以德治强教化。扎实推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深入开展“爱国爱教爱家乡”“敬信勤新”红原新民风等活动,大力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各族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自治强活力。完善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自治制度,充分调动城乡群众、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自主自治的积极性,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以智治强支撑。把智能化建设作为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加强“天网工程”“雪亮工程”“省级智慧平安小区”等建设,不断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
    全面推进聚气工程,不断增强后劲活力。坚持以城带乡聚人气、开明开放聚商气、产业融合聚财气,不断激发县域发展活力。加快城乡统筹。全面完成久马高速(红原段)和省道217线改扩建项目,全力加快推进县城过境路改造,提升国省干线通畅能力,创建省级“四好农村路”【11】示范县。强化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推进5G、光纤超宽带“双千兆”网络、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城镇化率和城镇化水平。加大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力度,全面推进乡村“五大振兴”【12】,力争建成省级乡村振兴先进县、5个省级先进乡镇、7个省级优秀村、15个省级示范村。强化开放合作。紧抓“一带一路”【13】、成渝双城经济圈等重大战略机遇,挖掘市场潜力,灵活引进外力,让牦牛肉奶制品、附属品、中藏药等特色农牧产品进蓉入渝、开拓市场。深化同川甘青结合部县(市)和东西协作、对口支援、定点帮扶等单位的合作,拓展对内对外开放空间,鼓励支持各方特色优势产业交流互动、协同合作、做大做强。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力争五年内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00000万元。推动产业融合。围绕“一体两翼”【14】产业发展思路和“现代草原畜牧业大县向强县跨越”目标,根据资源特质、产业基础和气候条件,着力培育绿色产业、科技创新、牦牛文化和特色种植园区,合理布局牲畜养殖、蔬菜种植、科研教学、精深加工、清洁能源、中藏药研发等产业基地,深入挖掘民俗文化,做靓“雅克音乐季”品牌,促进文旅融合,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全面推进暖心工程,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方向,科学配置公共服务资源。提升教育质量。高质量实施十五年免费教育,优化校点布局,推动学校标准化建设和多元化办学,促进教育均衡协调发展,争创全国学前教育发展普及普惠县和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优化医疗服务。不断完善城乡基础医疗设施,深入推进分级诊疗、医联体、远程医疗和健康红原建设。强化医疗服务保障,大力发展中藏医药事业,提升新冠肺炎等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争创1家三级综合性医院。加强文化供给。大力实施“文化强县”和“文化惠民”工程,提升完善图书馆、体育馆、文化馆、乡镇文化站和村级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发扬优秀民族文化,加强红色文化、游牧文化、宗教文化的保护、传承、阐释和挖掘,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强化民生保障。落实稳就业各项政策,加强实用技术培训,拓宽群众就业渠道。强化暖心工程财力保障,加快集中供暖供氧、公租房、廉租房和干部职工周转房等民生工程建设,积极开展社会救助,强化最低生活保障,落实干部职工加班补助政策,执行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制度,让干部群众暖心、安心、舒心。
    全面推进靓色工程,不断彰显魅力颜值。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倾力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治理,持续提升红原绿色底色。科学涵养生态功能。加快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形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可持续发展国土空间格局。严格落实“三线一单”【15】制度,守住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持续深化草原、湿地、森林、野生动植物等保护,纵深推进河(湖)长制、草(林)长制,稳步提高草原植被综合盖度和森林覆盖率。大力推广“放牧+棚圈+补饲”标准化养殖模式,鼓励集约化、规模化养殖,切实降低牲畜数量,确保草场超载量从9.9%降低到4.9%,基本实现草畜平衡。系统推进生态治理。围绕“一增一减”【16】目标,聚焦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突出问题,谋划、包装、储备、争取一批岸线治理、水源涵养、沙化治理、乡镇污水处理、阿木卡大中型水库建设等重点项目,结合“七大保护”行动、“七大治理”工程【17】,一体化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统保护治理。持续加强污染防治,全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加快环保产业园区规划建设,慎始如终整改中央、省、州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持续优化县域生态环境。大力建设生态文明。紧扣建设“世界最美高原湿地名片”,扎实推进若尔盖国家公园红原区域规划建设。围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按照6类32项指标铺排任务、倒排时间、强化考核,确保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指导工业企业改进污染治理设施,提升“三废”处理能力,严控高耗能项目上马,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有效推进“双碳”战略【18】落实落地,生态文明建设位于全州前列。
    各位代表,2022年是贯彻县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的起始之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对我们奋力开启红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征程意义重大。   
    2022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2337万元、同比增长6.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15500万元、同比增长5.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400万元、同比增长7.5%;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000万元、同比增长8.0%,力争突破亿元大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559元、同比增长8.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297元、同比增长10.1%。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抓实生态保护,营造优美人居环境。加快构建全领域、全过程、全要素生态保护治理体系,打造川西北地区绿色发展新标杆。科学精准保护,守好“生命线”。坚持规划先行,统筹生态保护治理规划与产业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等专项规划的有序衔接,做好若尔盖国家公园红原区域规划、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专项规划编制实施,共同抓好大保护。全面启动环保产业园建设,打造高原地区特色环保教育基地。投资25174万元,实施若尔盖湿地水源涵养能力提升工程(红原部分)、白河热坤村堤防、瓦切镇达峨及虎头山段水生态保护、白河红原县邛溪镇段护岸、重点区域生态保护修复、省级林业草原生态修复等建设项目,促进河道水环境改善和“草原增绿、湿地增水、森林增碳”。全域系统治理,筑牢“防火墙”。坚持科学施策,标本兼治,协同抓好大治理。坚定落实“一增一减”目标,完善水沙调控体系,着力提升水源涵养和水土保育能力。严格“清单制+责任制+销号制”,重拳整改各级各类环保督察问题,全面开展废弃矿山、牧家乐、砂石料场取料点等环境问题整治,持续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投资2800万元,实施废弃工矿取料点生态修复项目;投资4800万元,实施红原县生活垃圾无害化技术处理工程;投资12060万元,实施建制镇污水处理厂、县城公厕和机关小区等化粪池污水引入管网改造、垃圾填埋场封场、城乡垃圾收运系统、生活污水处理厂提标及人工湿地水质净化等建设项目,全面提升垃圾、污水处理能力,推动城乡环境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创新机制建设,拧紧“安全网”。依托国家首批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县建设和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健全生态保护治理和高质量发展产业体系、指标体系、考评机制和保障机制,构建目标责任、环境治理、保护修复、督查考核等相统一的环境监管保护大格局。全面落实“三条控制线”【19】,实施“三线一单”分区管控。扎实开展河(湖)长、草(林)长制,总结推广“人草畜”平衡模式,走出草原生态保护建设新路径。
    致力项目建设,强化发展后劲支撑。坚持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推进项目投资提质提速,做强高质量发展主引擎。高标准谋划储备。充分发挥项目工作专班统筹牵引作用,聚焦交通区位、园区平台、资源禀赋等比较优势,精准对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若尔盖国家公园创建、新时期涉藏等重大战略和重点投向,科学论证分析,精心谋划包装,进一步充实完善项目储备库和建设库,加快储备一批体量大、质量高、带动性强项目,力争储备重大项目25个、概算总投资287717万元。强力度实施推进。强化项目管理调度,扎实推进实施97个重点项目建设,力争完成投资318721万元。全力加快投资34200万元的G248县城过境公路项目落地,高效推进“一场两馆三厅”【20】建设,全面收尾S217线安曲镇至马尔康界公路改扩建、高原特色民俗工艺加工开发等续建项目,形成开工建设一批、投产达效一批的项目滚动发展格局。全要素服务保障。完善项目建设“四个一”推进机制,建立全要素保障、全链条跟进、全流程提速、全方位服务的综合服务网络,开设“绿色通道”,及时协调解决用地、用电、技术、融资和环境容量等问题。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一网、一门、一次”【21】改革,推行实施“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线上线下一体化政务服务模式,强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高项目建设服务保障能力。
    聚力提质增效,做强做优绿色产业。坚持“稳中求进”经济工作主基调,扎实推动县域经济优质高效发展。壮大特色农牧产业。以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为目标,构建特色化、优质化、绿色化、标准化、品牌化农牧产业发展体系,推动农牧业高质量发展。总投资15000万元,实施智慧信息体验牧场、乡镇牲畜暖棚等建设项目,大力推进产业提档升级、产品加工提升、园区提质增效、科技加速融入、风险体系健全、经营销路拓展等工程,持续夯实农牧业发展基础。完善牦牛制品检验检测中心,申报牦牛酸奶国家地理标志,启动国家级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创建,加快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试点项目落地,建成麦洼牦牛种业园1个、标准化牧草种植基地4个。厚植工业发展基础。聚焦园区平台,强化功能配套、产业培育和项目支撑,大力推进企业升规、产品增值、产业转型,力争新培育规模以上企业2家,实现规上企业总产值74295万元。健全“三台·红原·温州”飞地园区规划建设、运营管理、利益分配体制机制,力争新入驻企业2家。落实新的减税降费政策,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进技术研发、技术改造、产品创新,依法依规、稳妥有序淘汰落后产能。合理布局开发光伏、风能等资源,全力争取25万kW光伏项目开工建设,完成工业及技改投资15000万元以上。培育新兴三产服务。围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天府旅游名县联建联创,深入实施“旅游+”“音乐+”战略,优质高效举办第五届红原大草原夏季雅克音乐季,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跃升,以亮点引爆推动游客集聚,持续做靓红原旅游名片。加快红色、宗教、民俗文化等资源开发利用,大力培育旅游新业态、新景观、新体验。投资6283万元,实施嘎曲湿地公园连片旅游节点提升改造、日干乔红军过草地纪念碑、县委党校(一期)建设项目。立足“净土阿坝·雅克草原”区域公共品牌,以电子商务中心和冷链物流园为支撑、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为基础,健全城乡电商物流服务网络,打通农村物流和电商“最后一公里”。
    加大惠民力度,提升群众幸福指数。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落实落细稳就业举措,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3928人。大力实施全民参保征缴扩面,完成养老保险参保1.9万人以上、工伤保险参保0.6万人以上,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5%以上。统筹整合民政、扶贫、妇联、残联等救助资源,加大对特殊困难群体关爱力度。全面落实军人军属优待、抚恤政策,做好退役军人接收安置,抓好褒扬纪念,巩固“双拥”成果。投资8060万元,实施城区高原试点供氧和集中供暖项目,建设干部职工周转宿舍120套;投资2700万元,实施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建设项目;投资3604万元,实施嘉达路基础设施、龙日镇取水枢纽及输水工程和桥梁建设项目,不断夯实民生基础保障。提高教育发展质量。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内涵式发展进程。推进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22】管理改革,实施人岗相适、教师岗位考核和双向交流制度。落实国家统编教材使用,继续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加强藏语言文字规范管理。投资6980万元,实施县中学、藏文中学综合楼和色地小学学生宿舍建设项目,持续夯实教育基础设施。改善医疗服务水平。整合县、乡、村医疗服务资源,建立横向整合、纵向融合高效运行机制,打造服务、责任、利益、管理、发展医疗共同体。实施名医名护培育工程,开展智慧医院创建,发展智慧医疗、远程医疗,全面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常态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强化疫苗接种,采取科学精准措施外防输入、内防扩散。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弘扬长征精神和“不甘落后、团结奋斗、勇争一流”的红原精神,推进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切实增强民族共同体意识。统筹用好县文化馆、图书馆、体育馆、群众活动中心等阵地和党政宣讲、马背宣讲、姊妹宣讲等载体,深入开展文明实践“七进”【23】活动。投资2555万元,加快推进阿坝州西北片区综合体育馆及村级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惠民体系,丰富群众文体生活。
    注重点面结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聚焦五大振兴,着力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巩固脱贫成果促衔接。严格落实“四不摘”【24】要求和县、乡、村三级“五强、五美、五治、五优、五有、五好”标准,做实做细“机制、政策、产业、治理”四大衔接,强化规模性防返贫预警监测、产业就业支撑、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加快培育支撑性产业和村集体经济,总结推广长效化利益联结机制,增强农牧民自我造血功能,实现稳定性增收。聚焦乡村建设夯基础。整合优化土地、资金、人力等要素,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投入衔接整合、东西协作、对口援建等资金26900余万元,加快补齐短板弱项,实施27个产业发展、16个基础设施、10个人居环境改善、7个生产生活条件改善、5个公共服务等65个建设项目,促进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村容村貌明显改善、公共服务有效提升。争创州级乡村振兴先进乡镇2个、示范村6个,省级先进乡镇1个、示范村3个。深化改革创新聚合力。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让国投公司真正发挥县“第二财政”支撑作用,更好服务乡村振兴。持续开展农村集体经济“三资”清理【25】和村集体股权量化改革,探索建立农牧区集体产权制度,大力开展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颁证,切实盘活农村资产。做深做实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发展质量、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治理效能。
    加强基层治理,巩固提升稳定成效。坚持底线思维,强化基层治理,着力防范化解各类风险,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守牢安全生产红线。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和应急救援能力提升三年行动,加快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应急管理能力。强化建设施工、道路交通、非煤矿山、森林草原防灭火等领域安全管理,继续开展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投资1620万元,实施乡镇森林草原防火应急通道建设项目,持续夯实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基础。加强食品药品全流程、全过程监管,确保不发生重特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守好风险防范底线。全面开展实体经济、政府债务、财税金融、房地产等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化解,分级别分类型排查、梳理、研判风险点,打好重大风险攻坚战。加强行业安全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和能力建设,做好小额信贷、不良信贷等金融领域风险防范,加强对民间高利贷的打击和防范,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底线。守住社会稳定防线。深化平安红原建设,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体系,巩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推进社会管理服务向智能化转变,打造高原牧区基层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红原样板”。投资1058万元,实施红原县安曲应急联勤基地建设项目,提升区域应急处突能力。常态化开展寺庙依法规范管理,推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巩固涉藏区社会面依法常态化治理示范县成果。
    践行初心使命,打造高效清廉政府。以提高“政治三力”【26】为准绳,全力打造人民放心、人民满意政府。以实干练就过硬本领。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和“两联一进”群众工作,深入推行“一线工作法”,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主动深入基层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推行对账销号抓工作、“四不两直”【27】抓督查、奖罚分明抓考核,做到事事明确、层层负责,不断提高政府工作质效。以实干促进依法行政。深入开展“八五”普法、“法律政策七进+N”等活动,推进全面依法治县。持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严格落实“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制度,健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和政务公开、公示听证、决策咨询、专家论证等制度,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社会舆论等各界监督。以实干筑牢廉政防线。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纵深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履行“一岗双责”,加强对招投标、公共资金、国有资产等重点领域、重要部门、关键岗位廉政风险防控,全力破除“中梗阻”,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营造风清气正的政务环境。
    各位代表,风好正是扬帆时,不待扬鞭自奋蹄。我们已经踏上再出发、争上游的新征程,时不我待,责在其身,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州委州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开拓创新、砥砺奋进,争当实干家、奋斗者、追梦人,进一步彰显“红原特色”、展示“红原担当”、激扬“红原梦想”,全力争创“五个示范”、建成“五个家园”,为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红原而努力奋斗,以实际行动和成果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名词解释:
    【1】一干多支、五区协同:“一干”指充分发挥成都引领辐射带动作用;“多支”指积极培育更多经济增长极;“五区”指成都平原经济区、川南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攀西经济区、川西北生态示范区。
    【2】一州两区三家园:建设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早日建成生态美丽、和谐幸福、富裕小康家园。
    【3】法律政策七进+N:法律政策进机关(单位)、进乡村(社区)、进学校、进寺庙、进企业、进景区、进医院、进驾校、进监区(所)、进社团。
    【4】“五个关键”:生态、发展、民生、稳定、作风。“五个工程”:强体工程、壮骨工程、聚气工程、暖心工程、靓色工程。“五件大事”:全力抓好党史学习教育、精心组织建党100周年庆祝活动、优质高效举办全州文旅发展大会、稳妥有序完成县乡换届工作,坚决确保社会和谐稳定。“五项保障”: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形成工作合力、改进工作方法、提升工作能力、转变工作作风。
    【5】“五类保险”:养老保险、生育险、工伤保险、失业险、医疗保险。
    【6】“三类人员”:贫困老年人、患重病人、残疾人。
        【7】“五联+”:龙头企业联带、集体经济联营、社会力量联动、发展基金联扶、金融扶持联保 +产业化驱动发展模式,实现由“被动输血”向“自我造血”的转变。“金牦牛轮换饲养”:采取“合作社+村两委+贫困户”运作模式,将产业扶贫资金直接投向村集体合作社,统一购置生产性牦母牛归村级集体经济所有。村集体合作社通过明确权属所有、健全担保制度、建立奶牛档案、规定领养期限、签定领养合同、提供养殖技术等措施,对有能力放牧、有牧业生产资料的贫困户,向其分发牦母牛作为“基本畜”,并利用自身草场“让利寄养”,产生的幼仔、鲜奶、牛毛等一切收益归寄养人所有,2年期满“基本畜”如数归还村集体,实现有效增收。“吉祥三保”:借助中航安盟财产保险公司和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针对村集体经济和贫困户生产、生活等返贫高风险领域,发挥金融保险工具抵御风险、损害赔偿和救济等社会扶贫功能,构建具有红原特色和牧区特质的“防返贫”风险防控机制,相继落实现代草原畜牧业“扩大保”、村集体特色养殖“防返贫保”、贫困户政策兜底“扶贫保”,形成多元化保障机制。
    【8】“五个示范”: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四川省清洁能源示范区、四川省全域旅游示范区。“五个家园”:把红原建成和谐幸福家园、生态美丽家园、繁荣富裕家园、绿色低碳家园、魅力开放家园。
    【9】“四个产业带”:高原特色养殖、沿国道248线牧草、高原现代种植、高原绿色加工四个产业带。
    【10】“三个流转”:草场向联户流转、牲畜向联牧流转、人口向集镇流转。“四个结构”:构建高效的牧草生产体系、合理的牲畜繁育体系、完备的牲畜安全体系、科学的草原管护体系
    【11】“四好农村路”: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
    【12】“五大振兴”:乡村产业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人才振兴和组织振兴。
    【13】“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14】“一体两翼”:以现代草原畜牧业为主体,以绿色生态工业、全域旅游业为两翼。
    【15】“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16】“一增一减”:一增是指增加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水源涵养量、草原综合植被盖度;一减是指减少水土流失面积、降低草场超载率、水体含沙量。
    【17】“七大保护”行动:大力推进草原森林、湿地海子、雪山冰川、野生动物、珍稀植物、蓝天净土、绿水青山七大保护。“七大治理”工程:指草原“两化三害”治理、长江黄河上游干支流流域治理、地灾治理、污染治理、增草增林增绿治理、森林草原防灭火治理、全域环境综合治理七大治理工程。
    【18】“双碳”战略:碳达峰、碳中和。为应对气候变化,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等庄严的目标承诺。
    【19】三条控制线: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
    【20】“一场两馆三厅”:县中心文化广场;科技馆、博物馆;城市会客厅、政务服务厅、政府会议厅。
    【21】“一网、一门、一次”改革: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和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
    【22】县管校聘:全体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和校长全部实行县级政府统一管理,特别是统一定期强制流动到县域内的义务教育学校,从而将教师和校长从过去的某学校的“学校人”改变为县义务教育系统的“系统人”。
    【23】文明实践“七进”:文明实践进机关(单位)、进乡村(社区)、进学校、进寺庙、进企业、进景区、进家庭。
    【24】四不摘: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
    【25】“三资”清理:对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资金、资产、资源进行合理清查、整顿、完善。
    【26】政治三力: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27】四不两直: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