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855|回复: 0

[四川] 2022年成都市双流区政府工作报告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19:21
  • 签到天数: 703 天

    [LV.9]以坛为家II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4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1611
    发表于 2023-3-7 20:39: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2年成都市双流区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12月23日在成都市双流区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成都市双流区人民政府区长 杨 钒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回首过往:我们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双流高质量发展谱新篇

     五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双流视察所作的“三个转变”重大嘱托,在中央省市和区委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下,坚定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中国航空经济之都为统揽,抢抓机遇、创新攻坚,全区153项工作受到国家和省市表彰表扬,中国百强区排名由38位提升至29位,连续2年被评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区”,为双流重塑城市荣光、迈上崭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积蓄了强劲动能。

     五年来,我们坚持转方式、提能级,航空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经济实力不断跃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大关、达1120亿元(2021年预计数,下同)、较2016年增长67.4%,主导产业产值突破2200亿元、增长6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38亿元、外贸进出口达900亿元,分别是2016年的2.5倍、3.6倍,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90亿元、居全市第4。发展质效日益增强。可支配财力达227.6亿元、增长6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0.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5.5万元、3.5万元,增长44.5%、53.9%;产业功能区亩均产值、亩均税收实现“双提升”,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双下降”;参与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44个,成功培育中国驰名商标8个。产业结构更具韧性。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1.6:33.5:64.9;航空产业规模超1200亿元、是2016年的1.6倍,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超1000亿元,先进制造业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70%,金融业增加值达103亿元、占第三产业比重13%。市场活力不断激发。中国电子、中国商飞、中兴通讯等龙头企业加速聚集,市场主体突破15万户、“四上”企业达1270户,分别是2016年的2.4倍、2倍,聚集世界500强企业43家、上市企业7家、高新技术企业267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家。

     五年来,我们坚持破瓶颈、增动力,改革开放创新迸发新动能。重点领域改革多点突破。自贸改革破冰前行,完成350项改革试验任务,“空铁联运一单制货物运输模式”等3项案例全国推广,飞机融资租赁在全省率先实现突破。创新产业功能区体制机制,成都芯谷成为全市首批法定机构改革试点。战略性重组3家区属国企,资产规模超1600亿元、较2018年改革前增长90%,空港兴城、空港发展实现AA+评级。完成镇街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镇街、村(社区)分别减至9个、118个。开放合作纵深推进。完成机场扩能改造,双流机场跻身全球十大最繁忙机场。与省机场集团等单位结成“战略合伙人”,7家基地航司扎根双流,新开通货运航线14条,新增进境商品指定口岸4个。综保铁路建成投运,“航空+铁路+公路”多式联运体系加快构建。高水平承办第18届世警会等重大活动,城市影响力不断提升。创新资源加速聚集。西部(成都)科学城双流分区加快建设,布局西部光源等大科学装置3个,吸聚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110个。成都信息工程大学3个产业学院落户成都芯谷,与电子科大等高校共建的8个产业园(研究院)入驻项目460个;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90%,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率由14.5%提升至18.1%。创新设立区人才综合服务中心,人才总量超40万、年均增长12.5%;获批中科协“海智”计划工作基地。遗留问题集中化解。创新办理江安花园等196个小区不动产登记,解决5万户群众的“揪心事”。攻坚化解企业历史遗留问题149件,助力企业轻装前行。盘活“批而未供”土地1.3万亩,办理国有企业不动产权登记63万m2。营商环境大幅改善。健全“企业咖啡时”“科创菁英汇”“市民茶话吧”多维服务体系,建成企业幸福中心3个,温情服务企业、院所和市民。扎实开展“三送三帮”等服务,兑现惠企政策资金62亿元,减免企业税费、社保费190亿元。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电子化,交易额达717亿元、增长5.9倍。企业开办时限压缩至2.5个小时,工程建设项目、非工业项目审批时限分别压减至8个、14个工作日。中国营商环境百佳示范县(市)排名升至第14位。

     五年来,我们坚持优环境、提品质,空港门户形象实现新改观。重点片区突破性崛起。大力推进片区综合开发,天府国际生物城成型成势,天府怡心湖惊艳亮相,成都芯谷蓄势待发,空港商务区重装启航,空港花田、空港体育公园、永安湖相映生辉,成为新晋网红“打卡地”,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场景和谐呈现。城区品质持续性改善。坚持全生命周期营城优城,创新规委会打分排名、择优通过等机制,实施建设项目“动土必管”“大兵团作战”;聚焦政府投资项目、管线迁改等切口,出台14个改革性文件,系统推动城市建设更规范。环港路等70条道路建成通车,6条地铁、24个站点投入运营。整治提升背街小巷123条、改造老旧院落129个、增设既有住宅电梯157台。东升、西航港老城区加速更新,蛟龙片区城市治理体系不断健全、实现突破性变化。生态环境历史性好转。把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4500亩空港中央公园、344km空港绿道联网成片,成为市民沐浴阳光的休闲地。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取得新成果,PM2.5下降52%,空气优良天数增加116天;近3年投入42.3亿元新建和改造污水处理厂(站)18个、雨污管网238km,水质考核断面达标率由50%提高至100%,锦江黄龙溪水质改善受到习近平总书记肯定。

     五年来,我们坚持惠民生、增福祉,人民幸福生活谱写新篇章。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全区党员干部、医务人员、疾控人员、公安民警、社区工作者、志愿者闻令而动、尽锐出战,全体市民携手同心、守望相助,共同构筑起守护生命的铜墙铁壁。我们精心管理入境航班2600余个,用心服务入境旅客2.9万人,独立承担入境客货机机组人员、外交领事抵蓉人员管理服务,充分彰显了“天府门户”的铁军担当。我们迅速构筑起全民防疫屏障,核酸检测超100万人次,新冠疫苗接种252万剂次、居全市第3,连续600余天无本土确诊病例。医疗健康品质化发展。实施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人均预期寿命由79.6岁增加到81.6岁;与3家省部级医院深度合作,华西空港医院、京东方医院、成都七医院等8所医院建成投用,住院床位、卫技人员分别增长64%、71%,率先在全省实现区级综合类、中医类、妇幼类医院“三甲”全覆盖。教育事业均衡化发展。财政累计投入103.5亿元保障教育优先,新增省级示范性高中2所,新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73所,新增学位4.7万座、市级以上名优教师293名,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82.2%,成为全国首批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文体事业跨越式发展。新增国家级和省级旅游资源品牌4个,建成欢乐田园等文旅新地标50个,旅游总收入达143亿元、是2016年的2.5倍。成功创建国家级体育赛事产业示范基地,高水平承办ATP250成都公开赛等体育赛事,重大国际赛事承办数量居全省之首。社会事业系统性提升。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投入70亿元为被征地农民购买社保,发放失业保险金10.7亿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8%,城乡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分别达100%、93%;新增城镇就业8.1万人。建成幸福美丽新村22个,以商品房标准建成安置小区36个,6.3万居民乔迁新居。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全省双拥模范区。对口帮扶巴塘脱贫奔康,连续3年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对口帮扶藏区彝区贫困县先进集体”。

     五年来,我们坚持强基础、守底线,城市治理能力得到新提升。城市管理更加精细。持续整改城乡环境“负面清单”,创新城乡环卫一体化改革,开展违建治理“利剑”行动,拆除违法建设406万m2,完成“两拆一增”点位295个、增加开敞空间120万m2,金河路等7条街道获评全市“最美街道”。城市运行更加安全。坚持每月召开城市安全工作联席会,安全生产事故逐年下降。纵深推进“扫黑除恶”,违法犯罪警情下降38.7%。开展信访“大起底”“治重化积”行动,信访总量下降12.1%。基层治理更加系统。组建人口服务管理委员会、小区管理服务中心,创办空港新居民大学,用心服务新老市民;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服务圈”62个,“以共享经济推进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入选全国十佳优秀案例,商品房小区“1+211”自治管理模式被央视新闻联播点赞,获评全国社会治理创新示范区。

     五年来,我们坚持转作风、提效能,“三答三改”展现政府新形象。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史学习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认真落实请示报告制度,确保政府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坚决落实中央省市和区委决策部署,在创新攻坚中改进工作范式,在对表对标中提升工作标准,在狠抓落实中优化工作作风。定期向人大报告工作、向政协通报情况,办理人大代表建议723件、政协委员提案1294件,办结率和满意率均达100%。

     五年来,国防动员及后备力量、退役军人、双拥工作、审计、统计、老龄、残疾人、工会、青少年、妇女儿童等工作协同有力,民族宗教、港澳台、外事、消防、气象、红十字、地方志、科协等工作成效明显。

     各位代表,五年奋进征程,成绩令人鼓舞,我们深深感恩:得益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举旗定向、掌舵领航,双流才能始终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同向共行;得益于中央省市和区委的坚强领导、科学决策,双流才能持续走在前列、作出示范;得益于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驻区单位和部队官兵的鼎力支持、关心帮助,双流才能始终敢为人先、只争一流;得益于全区人民风雨同舟、携手奋进,双流才能永葆生机活力、欣欣向荣。在这里,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所有参与、支持和关心双流改革发展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短板和不足,主要表现在:科创资源、口岸平台优势等挖掘还不够充分,城市品质离精品城区还有不小差距,区域发展还不够均衡,产业质效还有待提升,基层治理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治理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还需进一步强化。对此,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积极创新攻坚,认真加以解决。

     二、展望未来:我们起航新征程、接续再出发,奋力推动中国航空经济之都实现新跨越

     各位代表,未来五年是双流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重要五年,是双流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关键五年。根据区第十四次党代会部署,区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及成都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坚定落实中央省市和区委重大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大力推进“三区三廊三新城”建设,加快打造新时代“三个地方”,高质量建设中国航空经济之都,高水平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公园形态与空港城市肌理相融、公园场景与人民生活相适、生态空间与生产生活空间相宜,为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贡献更多双流力量。

     未来五年,区政府工作的基本思路和路径支撑是:

     ——始终聚焦“一个定位”:基本建成践行新发展理念的中国航空经济之都。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旗帜、空港公园城市为形态、适航产业体系为基础,推动“人港城产”融合发展、“校地企研”高度协同、“两场一体”良性互动,加快建设创新活力充分迸发、城市功能集成完备、门户优势持续彰显的现代化国际空港都市区,打造新时代“企业容易做生意的地方”“市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增长较快的地方”“干部人才心齐气顺只争一流的地方”。到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400亿元,主导产业产值(营收)突破3700亿元,综合实力挺进全国百强区前25位、力争跻身前20强。

     ——协同推进“两翼齐飞”。一是协同推进机场东西片区“两翼齐飞”,形成各有侧重、互补支撑功能格局,城市内部各组团紧凑发展、精明增长、有机衔接;到2025年,东升、西航港、九江片区城市功能更趋完善,杨柳湖城市综合型副中心能级显著提升,天府怡心湖成型成势,天府国际生物城功能彰显,双流“一场两翼、东西互济、协同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二是携手推进剑南大道东西片区“两翼齐飞”,双流与高新区、天府新区地缘相连、同根同源,我们将加强协同、相互成就,深化交通互联、资源互通、优势互补、产业互促、一体发展,依托剑南大道高起点打造科创走廊,携手建设成都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西部(成都)科学城主支撑。

     ——聚力打造“三区三廊三新城”。一是突出“三区”引领示范作用,承担更多国家使命,支撑百强区进位跃升,擦亮中国航空经济之都成色。二是突出“三廊”串珠聚流作用,构建区域间各美其美相互促进的通道纽带,增强中国航空经济之都活力。三是突出“三新城”标杆带动作用,打造承载城市重大功能、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产业新城、品质新城,构筑中国航空经济之都现代空间。

     ——攻坚落实“四新目标”。一是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GDP比重超过8%,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超过4.5%,经济密度超过3亿元/km2,“四上”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和人才总量实现翻番。二是“两山”理念实践取得新突破,以碳达峰碳中和引领绿色发展,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45%,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0%以上,城市蓝绿空间占比达78%,水质考核断面全面达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超过82%。三是宜居宜业实现新提升,公园城市形态基本呈现,教育主要发展指标位居全市前列,市民主要健康指标达到高收入国家水平,住房保障体系全面建立,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减至1.52。四是现代化治理达到新水平,基层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明显提升,安全韧性水平全面提升,探索形成符合超大城市中心城区特点和发展规律的治理路径。

     三、奋进2022:我们将只争朝夕、狠抓落实,加快把美好蓝图变成生动实践

     各位代表,2022年是落实区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的开局之年,我们将在中央省市和区委坚强领导下,凝心聚力、接续攻坚,聚焦实施“七大行动”,奋力推动中国航空经济之都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2022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力争10%,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以上、力争11%,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以上、力争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以上、力争1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以上、力争1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以上、力争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5%以上、力争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以上、力争8.5%。

     (一)全力实施科创强区引领行动。我们将放大西部(成都)科学城牵引作用,全面融入国家创新体系,以创新引领塑造发展新优势。举全区之力争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坚持示范带动促转型,划定15km2示范区域,全面对标国家级经开区创建标准和先进园区补短板;在全市率先划定工业区块线,为建设制造强区留足承载空间。坚持规划引领优布局,聘请国际国内顶尖设计团队,高起点编制54.9km2全域空间规划、10.4km2物联网—京东方片区城市设计;优化用地比例,升级改造创业中心和电子信息示范片区,配建租赁型住房、标准厂房30万m2以上。坚持功能提级优环境,改造提升长城路、腾飞路等道路,加快建设天保大道等干道;以人本理念营造场景,利用代征地串联打造慢行步道3km、小型景观5处;推动园区节能减排,打造国家绿色产业示范园区,让生态宜居成为西开区新名片。坚持产业提质强支撑,围绕京东方等龙头企业完善产业链,促进天味食品等优势企业做大做强,加快建设航空动力产业园,形成航空制造维修、电子信息等产业承载新支撑;鼓励“工业上楼”,利用闲置厂房发展工业设计、科研孵化等都市工业;推动低效企业腾笼换鸟、增资扩产,盘活低效用地1000亩以上,园区实现产值1600亿元。协同打造剑南大道科创走廊。建好走廊引领区,与高新区、天府新区等兄弟区县协同,探索建立统一编制规划、联合报批、共同实施的规划管理体制,推动招商引资、项目审批、市场监管等权限与行政区适度分离,全面融入成都“三区一城”创新主阵地,高起点规划建设怡心湖新经济示范区、生命科学创新区。做强走廊新经济,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与天府新区协同打造中科院光电所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实施创新型领军企业提能工程,引育科技服务业企业3家以上,落地区块链、大数据等新经济项目20个以上,供给智慧生产等场景应用10个、发布城市机会清单100条以上,培育准独角兽企业8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0家以上。优化走廊新环境,充分发挥国家知识产权局四川中心作用,借力天府新区知识产权法庭,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携手校院企地实施科创三年行动计划。协同谋运营,打造“政府搭台、企业牵引、高校出智、中介联姻”利益共同体,有效整合校院企地资源,提升高校周边环境和业态,支持高校开放资源,打造环高校产业圈、生活圈、文化圈。协同搭平台,支持四川大学、中物院等参与大科学工程,依托西南交大研究院加快打造四川跨高校中试研发平台,新增产学研联合实验室、工业设计中心等创新平台5个以上。协同建载体,启动建设中核智慧科技园、电子科大科技园5期(B区),建成川大院士研究中心,创新载体利用率达75%。协同促转化,定期发布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和企业技术需求“两张清单”,举办“科创菁英汇”活动16场,促进供需信息精准匹配,科技成果就地转化40项、完成技术合同交易额50亿元以上。

     (二)全力实施建圈强链攻坚行动。我们将聚焦航空经济,以融合发展为方向、数字赋能为引领,加快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适航产业体系。以双楠大道时尚走廊和成双大道商务走廊为支撑做优现代服务业。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化发展,以人的美好生活需求为导向,围绕“好吃”“好玩”“有趣”,积极发展美食、户外装备、轻医美等业态,力促九龙仓二期等项目加快建设、星荟天地漫乐城等项目盘活运营,塑造运营时尚品牌IP,助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链条化延伸,布局总部经济、航空金融等业态,力促空港商务展示展销综合体、澳康达西南中心主体竣工,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增加值超50%。以智能制造为重点做强先进制造业。围绕产品链深挖产业链,紧盯新型显示、医疗设备等细分领域,推动先进制造业壮大发展。电子信息在质量上突破,依托新易盛等企业和屏芯智能制造基地等载体,攻克光电芯片等核心技术,支持京东方建设智能工厂、纬创实施智能自动化设备升级,力促产值突破1000亿元。航空制造维修在技术上突破,打通“整机—发动机—设备系统—维修保障”全链条,支持四川国际攻坚大型喷气客机发动机等细分领域,推动空客再交付中心等项目加快建设,大飞机示范产业园(二期)等项目建成投运,力促实现产值80亿元。生物医药在规模上突破,重点聚焦生物大分子创新药、现代中药等领域,加快迈克生物体外诊断产品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支持扬子江海汇等医药企业做大做强,力促实现产值80亿元。数字经济在赋能上突破,深度参与全市工业软件协同攻关平台建设,布局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等拳头产品,支持建设数字化车间(工厂),打造“5G+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耦合。特色产业在创新上突破,推动新能源、新材料、绿色食品等存量企业技改升级、做大做强,力促产值达330亿元。以城乡融合为导向做精都市现代农业。保障粮食安全,落实“米袋子”“菜篮子”责任制,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建成高标准农田1.1万亩,粮食和蔬菜种植面积分别稳定在8.7万亩、15万亩。促进乡村振兴,鼓励社会资本打造农商文旅新消费场景10个、高品质精品林盘4个,创建省级“五良融合”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市级乡村振兴战略城乡融合发展先进区。壮大集体经济,盘活闲置资源,力促流转集体建设用地700亩,年集体经济收入100万元以上村(社区)40个。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引领绿色发展。推广低碳生产,支持成都南玻等企业节能改造,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3.2%、5%以上。推广低碳交通,打造“轨道+公交+慢行”融合绿色体系,建成充电站12座、充电桩600个,新增新能源公交车300辆。推广低碳建筑,完成公共建筑节能改造3万m2,确保新建项目绿色建筑达标率70%以上。推广低碳创新,鼓励西南化工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开展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技术攻关,探索推进“零碳机关”建设,让绿色低碳成为新时尚。

     (三)全力实施公园城市宜居行动。我们将持续以公园城市理念引领城市营城模式变革,加快建设更有吸引力的高品质城区。推动“示范创建”相辅相成、齐头并进。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对表创建标准促提升,确保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标;加快补齐雨污管网等短板,有序腾退应急污水处理设施,确保锦江黄龙溪等5个考核断面水质100%达标;提升绿化品质,红枫海、紫薇海全面开放,打造社区花园4个、公园城市示范街区3个,新增绿道20km,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实施文旅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建设天府旅游名县,提标打造牧马山国际旅游度假区,加快实施“一带一路”国际艺术中心等8个文旅项目,创建一批工业旅游、研学旅游示范基地,推动黄龙溪古镇按5A级景区标准提档升级,旅游总收入达150亿元。推动“三座新城”功能复合、加快成势。成都芯谷以打造全国集成电路创新策源地为目标,积极发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业态,推动芯谷金融中心城市地标主体封顶、芯谷加速器等项目和中国信通院等平台建成投运;创新“标准地”供地模式,建成高品质科创空间130万m2,新聚集企业200家以上,落地百亿级企业1家;加快建设芯谷中学、人才主题公园等配套项目,聚集各类人才2万人。天府怡心湖片区以打造西部(成都)科学城标杆新城区为目标,携手更多“城市合伙人”实施D区、E区片区开发,加快推进道路、学校、医院等配套和天府梦想城、日航酒店等项目建设,推动盛和资源等总部项目落地运营,聚集各类人才3万人。天府国际生物城以打造世界一流生物产业园区为目标,抢抓生命科学创新区建设契机,发挥体制机制优势,以新型疫苗、医药外包等细分赛道增强比较优势,推动艾美疫苗研发生产基地等项目落地,聚集各类人才3万人。推动“规建管运”高效衔接、精致精细。高质量完成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以运营前置思路统筹做好九江新城等区域城市设计和各类规划。对标精品城区,出台道路通勤效率提升规划导则,加快双楠大道西延线等31条道路建设,构建快速通畅路网体系;坚持外立面、绿化景观等施工环节“样板引路”,推行安置小区等建设项目“市民开放日”工程质量监督机制;强化市场化思维和政策引导,实施环港路西片区等区域有机更新,推进双流西站等3个TOD项目建设,协同提升机场红线内外门户形象。坚持大城区细管理,紧盯“三部”“五边”等薄弱区域,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打造“两拆一增”点位40个,每季度评选“最美、最差”街道和小区院落;深化违法建设治理,创建示范镇街2个、示范村(社区)10个、示范小区40个。强化经营理念,高效盘活闲置用地、城市公园、运动场馆、安置小区商铺等资源,让城乡资源价值得到充分激发。

     (四)全力实施改革开放赋能行动。我们将强化改革先导和突破作用,依托国际航空枢纽、口岸平台优势,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格局中作示范、当先锋。坚持问题导向深化改革。深化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做实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实施以片区为单元编制镇街和乡村国土空间规划等5项行动,引领城乡产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优化布局。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组建空港资本集团,合理整合二三级公司,进一步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力促经营性收入增长30%以上。深化财政零基预算改革,坚持政府过“紧日子”,健全财政支出标准体系,提高财政资源配置精准性;推动财税国资金融国土高效联动,力促可支配财力稳定增长。完成20项自贸试验改革任务,积极推进供应链供地等创新试点,提升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聚焦流量拓展深化开放。建设亚蓉欧航空货运枢纽,新开通国际货运航线3条以上,落户顺丰货运基地,构建外连欧亚、内接鄂州通道格局,推动综保铁路融入出川战略走廊,每周稳定开行南向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5列以上。推动自贸区、综保区、开放口岸联动,支持仁宝、纬创等外贸龙头拓展市场,用好中国东盟(四川)中心平台,发展跨境电商、市场采购等外贸新业态,力促新增外贸主体40家、外贸进出口1000亿元以上,加快打造“一带一路”供应链核心节点和资源配置中心。紧扣“双圈”互动深化合作。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支撑服务成都都市圈,推动西航港与高新区无缝衔接,支持天府新区整合资源建设成都科学城,与东部新区协同打造泛欧泛亚国际门户枢纽;深化与重庆渝北、眉山东坡等区县合作。推进川桂产业合作示范园建设,放眼全国全球寻找更多合作伙伴。

     (五)全力实施营商环境优化行动。我们将倍加呵护珍惜各类市场主体,努力提供更好更优服务,全力打造新时代“企业容易做生意的地方”。优化审批监管服务。全面落实营商环境4.0版政策,优化占道施工多事联办、并联审批流程,扩大企业项目投资承诺制适用范围,提升土地供给、竣工验收、不动产登记等服务效率。深化包容审慎柔性执法,加大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执法力度,切实保护企业知识产权等权益。优化财税金融服务。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丰富“企业咖啡时”“科创菁英汇”内涵外延,实施惠企政策“一口办理、免申即享”服务,及时兑现扶持资金。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强化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服务;创新开展“政企银保投”合作试点,设立科技支行,民营企业贷款增长10%以上。优化存量企业服务。推动个转企、分转子、小升规、大转强,新增市场主体3万户、企业1万家、“四上”企业250家,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新增上市(挂牌)企业8家。优化项目招引服务。设立40亿元重大产业化项目投资基金,推动高质量“以投促招”。强化楼宇载体招商,培育税收亿元楼2栋、甲级写字楼1栋。引进亿元以上项目65个,实际到位市外内资165亿元、利用外资4亿美元以上。

     (六)全力实施基层治理固本行动。我们将持续深化基层治理创新,以有效治理破解发展之困、满足群众之需,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效能治理互促共进。创新人口服务管理,增强“航都主人”归属感。完善空港居民库,做实人口基础信息和个性标签,建设市民幸福中心2个,线上线下实时感知、及时回应市民需求。推动残疾人托养等102项基本公共服务向常住人口全覆盖,切实保障市民基本权益。围绕流动人口、产业工人等新市民需求,整合高校、企业、志愿者力量,创新提供特色优质公共服务。用好10亿元人才专项扶持资金池,实施“航都人才金卡”计划,引进高端领军人才50名、产业紧缺人才1500名以上。做细各类小区治理,共绘“美丽家园”新景象。坚持党建引领小区精细治理,科学划分小区网格片区,组建以村社干部为片长的“3+1+N”片区专班,建立小区专班吹哨、协同力量报到机制,推动网格化管理延伸到小区。建立智慧小区管理系统,常态化举办“市民茶话吧”“有事来协商”等活动,推动社情民意快速收集、限时办结、闭环管理。积极推进城中村改造,实施社区微更新项目9个。分类制定商品房、农集区、老旧小区治理标准,有序推进870个老旧院落实现专业物业管理,完成20个老旧商品房小区改造,加强老旧农安小区更新管理。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中队规范化建设,强化街区和小区综合执法。提升智慧治理能力,打响“数智双流”新品牌。主动融入智慧蓉城建设,规划打造数字孪生城市,以数字赋能产业发展、市民生活和政务服务,整合智慧治理、综治中心、公安信息等平台资源,系统升级“城市大脑”,加快实现“一网统管”“一网通办”。加快布局数字设施,新建成5G基站1000个以上,适度超前建设物联网感知器,打造智慧应用场景30个以上,争创全省新型智慧城市试点区。筑牢城区安全防线,塑造“韧性双流”新形象。把韧性城市要求融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打造韧性社区、韧性街区、韧性项目。常态化开展城市体检,完善城市安全风险定期分析、调度解决机制,及时解决道路交通、建筑施工、城乡消防、燃气、危化品、冷链食品等领域隐患,攻坚整改城中村安全问题。提高街面见警率,深化扫黑除恶、禁毒人民战争,严打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提高积案化解率,确保“治重化积”案件清零。

     (七)全力实施共享发展暖心行动。我们将以共同富裕为导向,聚焦回应群众所需所盼,打造新时代“市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增长较快的地方”。打好疫情防控和健康服务“组合拳”。坚持平战融合,确保应急机制随时激活、高效运转;强化信息化手段运用,整合存量资源建设“健康驿站”,推动防控更加精准更有效率。用心呵护市民健康,嫁接用好华西医院等高端医疗资源,柔性引育高级卫技人员100名,新增省市重点(特色)专科3个、二乙综合医院1家;加快省公卫临床中心、空港亚心心脏病医院等9个医院建设、新增床位700张,创建全国中医药工作示范区。当好教育双减和质量提升“先锋队”。坚持向课堂要质量,强化校外培训机构监管,实施质量提升“一十百千万”工程。培育更多好老师,实施名校、名校长、名师“三名工程”,引育区级以上名优教师400名。建设更多好学校,完成西航港顺风学校等8个中小学(幼儿园)建设项目、新增学位5310座;力促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83%、中小学优质学校覆盖率达75%,支持“双中”“棠中”建成成都领航高中、艺体中学创建省一级示范高中、永安中学创建省二级示范高中。推动普职教育、家校共育协调发展。提升文明城市和文体服务“软实力”。深入推进文明典范城市创建,持续纠治垃圾乱堆等八乱现象,常态化开展专项治理九项行动,共建共享文明新家园。强化文体服务精准供给,精心办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等重大赛事,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300场以上;创新天府文化双流表达,打造广都文化等4个特色文化IP,丰富市民文体生活。织密民生工程和兜底保障“温情网”。兼顾好“职”和“住”,举办“春风行动”等招聘会150场以上,确保新增城镇就业1.5万人以上、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按照商品房标准,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700套、人才公寓500套、安置小区20个。照顾好“老”和“小”,高标准建设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3个,加快实施社区道路、休憩设施、超市、医院等无障碍改造,65岁以上老人健康管理率达70%;实施儿童友好项目,建设婴幼儿托育场所4个,打造儿童早期发展指导中心,推进城市建设适应儿童身心发展。服务好“军”和“民”,严格落实退役军人及优抚对象服务保障,切实为驻区部队办实事、解难题;推动军民互促深度发展,加强军属烈属服务;持续加大民生投入,扎实办好56项年度民生实事,全力满足市民对美好生活新期盼。

     各位代表,不负韶华,唯有奋斗。我们将持续深化政府自身建设,提升执行效率和落实水准。讲政治,对党忠诚。认真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省委市委区委全会精神,坚决捍卫“两个确立”,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以“钉钉子”精神抓好中央省市和区委决策部署落地落实。强法治,对权力敬畏。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用法治思维推动发展、促进和谐。严格依法政务公开,充分保障市民全过程人民民主权利。自觉接受区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区政协民主监督,确保代表建议和委员提案办理满意率达100%,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确保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率达100%。重实干,对事业负责。每月举办航空经济大讲堂,督导政府公职人员静心钻研业务、专业推动工作,不断增强干的本领。强化战略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复盘思维,精准对标先进地区经验做法,不断提升干的方法。强化干部积分管理,坚持重点工作周调度、月通报、季考核,构建有部署有督办有复命工作闭环,不断激发干的状态。守底线,对自己严格。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国资国企、规划建设、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监管,常态整治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打造廉洁高效服务型政府。

     各位代表,新征程任重道远,新使命催人奋进。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和区委决策部署,奋发有为、勇开新局,高质量建设中国航空经济之都,高水平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贡献更多双流力量!


               名词解释


     三送三帮:为企业送政策、送服务、送物资,帮融通供应链、帮解决难题、帮促进发展。

     “1+211”自治模式:“1”即小区党组织,“211”即小区业主大会+业主代表大会、业主委员会、业主监督委员会。

    三答三改:系统回答中国航空经济之都“是什么”“怎么建”“谁来建”的问题;坚决改工作范式、改工作标准、改工作作风,锻造专业、理性、务实、精进的新时代高素质干部队伍。

     三区三廊三新城:“三区”即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三廊”即剑南大道科创走廊、双楠大道时尚走廊、成双大道商务走廊;“三新城”即成都芯谷、天府怡心湖、天府国际生物城。

     三区一城:四川天府新区、成都高新区、成都东部新区和西部(成都)科学城。

     五良融合:良种、良法、良制、良田、良机融合。

     三部:城乡结合部、区县结合部、镇街结合部。

     五边:场站边、线路边、工地边、铁路边、河湖边。

     两项改革: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

     3+1+N:“3”为两委干部、居民小组长、综治网格员;“1”为小区专员;“N”为小区(院落)党组织、自治组织、物业人员、居民骨干等。

     一十百千万工程:引进1个专家指导团队,打造10所“双减”课程建设示范校,培育100名“双减”领航教师,评选1000节精品课,推出10000课时精品作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