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672|回复: 0

[江苏] 2022年连云港市海州区政府工作报告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733 天

    [LV.9]以坛为家II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4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8171
    发表于 2023-2-14 21: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2年连云港市海州区政府工作报告

    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2017年以来,区政府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在省、市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顺利完成“高质发展、后发先至”三年行动计划和“十三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在全市首获省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区)。2021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40亿元,年均增速高于全市4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7亿元,年均增速12%,总量连续五年稳居全市第一。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4.4万元、2.3万元,是2016年的1.42倍、1.51倍,全面小康的千年梦想如期实现。

    五年来,我们高质量做强城市经济,发展质效显著增强。高新产业加速集聚。累计完成规上固定资产投资1900亿元,年均增长20%,高技术投资占比三区第一。工业应税销售收入、工业增值税实现翻番。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44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4家、星级上云企业62家,总量均居全市第一。“三新一高”产业产值占比75%,五年提升12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分别为71.8%、60%,高于全市31.3和22个百分点。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位居全省第二,综合排名五年上升7位。创新动能势头强劲。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达3.22%,高于全市0.98个百分点。培育国家级孵化器3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1个。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区。高新区获批苏北首家全国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单位。鹰游纺机、正大天晴分获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联瑞新材料苏北首家科创板上市。康缘医药入选“两业融合”发展国家试点。罗盖特绿色企业升级改造入选中法合作示范项目。商脉人气持续繁荣。主城区商业中心功能持续增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0亿元、实现翻番,服务业占比77.2%,五年提升8.8个百分点。新增万达、利群、吾悦、文峰4个综合体,商圈营业额占同类比重达67%。成功打造特色街区15条,盐河巷、民主路烟火气十足,陇海步行街获评全国夜间经济示范街。新兴业态蓬勃发展。税收过千万元楼宇达20栋。电商销售额和快递业务量占全市比重均超40%。天马集团获评苏北首家国家级数字商务企业。促进消费、推动高品位步行街建设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3项工作获得省政府督查激励表彰。

    五年来,我们高颜值建设美丽家园,城市能级大幅跃升。城市功能品质更强。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加速形成。连盐、连淮扬镇和连徐高铁相继开通,新204、310国道顺利通车。环锦屏山和凤凰新城路网体系持续优化,打通建设西路等“断头路”11条,改造背街小巷460条,城乡交通更加顺畅。城市更新稳步实施。棚改旧改、老旧小区改造面积均超700万平方米,惠及居民14万户,万达板块、郁洲北路、秦东门大街等片区形象全面出新。公园城市形象更美。滨河新城、生态古城、凤凰新城展露新颜。新建锦屏山森林公园等公园游园44个。月牙岛和刘志洲山完成生态修复,昔日粉煤堆、废弃宕口蝶变休闲健身公园。新浦磷矿完成全国首例磷矿采空区地灾治理。打造新浦大道等绿化示范路45条、花园街巷70处,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1%。“流域长”“河长+检察长”制全域覆盖,得到国家河长办肯定推广,国省考断面水质优Ⅲ比例达80%、五年提高55个百分点。PM2.5浓度降至33微克/立方米,空气优良率提升至83%,空气质量首次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优水平。“推窗见绿、出门见园、抬头见蓝、观水见底”成为海州现实写照。城市品牌成色更足。发挥主力军作用、举全区之力高分创成全国文明城市,历经十五年的接续奋斗,如愿以偿拿到份量最重的“金字招牌”。巩固扩大创建成果,国家卫生乡镇实现全覆盖。垃圾分类“物业自营”模式和装潢垃圾全链条监管处置体系获评全市唯一省创新项目。城市“双微”快速处置机制全面推广。凡人善举汇聚文明暖流,海州“女子清淘班”、邮政投递员马善民分获“全国巾帼文明岗”和“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成功获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海州的知名度、美誉度,归属感、自豪感进一步增强。

    五年来,我们高起点实施乡村振兴,“三农”工作扎实有效。都市农业高质高效。农村耕地实现规模经营。土地流转率达92.4%,累计培育高标准农田30.5万亩、覆盖率达82.4%。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新坝万亩现代农业产业园、板浦高效渔业创业园入选全国农村创业园区。打造宁海豆丹等特色农产品品牌63个。培育休闲农业观光点74个。与省、市农科院共建都市蔬果研究院、都市农业产业研究院,建成运营番茄庄园,新204国道都市农业产业带亮点纷呈。美丽乡村宜居宜业。农房改善三年任务圆满收官,江浦二期、沙杭二期、东辛村创成省级新型农村社区示范项目。建设“四好”农村路425公里,行政村双车道四级公路实现全通达。自然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接户率分别达60%、70%。城乡环卫一体化实现全覆盖。新建垃圾中转站11座、三类以上公厕243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荣获全省一等奖。打造美丽宜居乡村62个。新坝“金潮·绿萃谷”获批省主题创意农园。浦南太平、朐阳吴窑创成省特色田园乡村。农民生活丰裕丰足。累计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874家、农业龙头企业22家,就地转移农村劳动力占比提高至35.1%。提前一年完成脱贫攻坚任务,2918户7732人和18个经济薄弱村全部摘帽,行政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突破30万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1.93:1,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五年来,我们高标准改善群众生活,民生福祉持续增进。疫情防控守牢生命之门。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最短时间动员最强力量以最快速度处置疫情,全市最早实施“四包一”、小区分级管控、集中隔离等措施,最早推行“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机制,最早搭建疫情防控信息化平台,最早启用流动疫苗接种车、移动核酸采样车,最大限度保障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扎实做好“六稳”“六保”,率先制定稳岗援企惠民政策,累计为企业减免税费9亿元。社会保障满足群众之需。累计新增城镇就业7.1万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比达67%。居民人均养老金、城镇和农村低保标准五年分别增长45.9%、25%和52%。建成投用全市首家中央厨房。镇街级日托中心、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创成省居家和社区养老创新示范区。特困群体应保尽保,民生保障兜住兜牢。公共服务顺应民生之盼。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57所,增加学位2.58万个。新开办幼儿园31所,创成省、市优质园103所,比例达到95%。获评省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区。新建改建新坝、南城等基层卫生院8家。基层医疗机构全部加入市级医联体。创成苏北首家国家健康促进区。标准化基层综合性文体中心实现全覆盖。建成沿河沿路各类便民球场18个。承办全国广场舞大赛并蝉联冠军。获评全省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社会治理筑牢稳定之基。安全生产完成“一年小灶”接续“三年大灶”,创新安全设备“平台购置、政府租赁、部门使用”模式,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德邦化工和白虎山批发市场等重大隐患彻底销号,主城区化工企业彻底清零,食品安全网格化管理全面融入社会综合治理,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连续五年“双下降”。实现区、镇(街)、村(居)三级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全覆盖、省双拥模范区“七连冠”。获评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区)、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区),扫黑除恶、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纵深推进,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五年来,我们高水平优化政务服务,自身建设不断加强。提升政治站位增添源动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走实走深。隆重举办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庆祝活动。中央和省市巡视巡察督查交办事项不折不扣落实整改,“两个确立”坚决捍卫,“两个维护”更加自觉。创新体制机制提升执行力。海州区和高新区实现融合发展,“1+1>2”的叠加效应充分彰显。新一轮机构改革全面完成,镇街“三整合”全部到位。实体化运营高发、文旅、农发等区级国有企业,海发集团获AA+信用评级。“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不见面审批”覆盖率达100%。在全市率先实现“互联网+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全覆盖。建成运行苏北首家区级智慧城市管理中心,年均办件20万件,办结率、满意率均达98%以上。办理市区两级人大建议、政协提案1629件,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达100%。狠抓作风建设增强免疫力。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压紧压实,坚决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审计监督和社会监督,行政权力规范运行。厉行节约扎实有效,政府采购累计节约资金1.4亿元,节支率达14%,“三公”经费支出下降35%,财政用于民生支出年均增长10%,我们用政府的“紧日子”努力让群众过上“好日子”。

    与此同时,人民武装、外事、对台事务、侨务、档案、地方志、供销、民族宗教、科协、工商联等单位全力服务发展,工会、青少年、妇女儿童、人民防空、防震减灾、慈善、志愿服务、红十字、残疾人、关心下一代等事业均取得了新成绩,共同推动了政府工作全面进步。

    刚刚过去的一年,我们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统筹处理好经济发展和节能降耗的关系,沉着应对疫情、汛情等风险挑战,全力提振经济、提优环境、提升能级,实现了“十四五”开局之年首战首胜。

    南拓北建开启新篇章。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重大战略部署,全面吹响南拓北建集结号。高新区南拓框架全面拉开。高标准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以及控规、产业等专项规划。清理盘活闲置厂房13.3万平方米、低效土地2400亩。集中开工建设医疗器械产业园、新媒体MCN基地等30个重点项目,启动为民路、三家村路、市场路建设。高铁片区开发建设全面起势。高标准编制片区控规,实施城市更新计划,基本完成站北广场房屋征收,全面启动振华路、沈圩路等铁路地涵及引道建设,人民路周边地块全面攻坚扫尾。一系列举措为南拓北建打下了基础、增添了信心。

    外引内育积蓄新动能。节点招商成效明显,实体化运作8个专业招商组和5个驻外办,新签约中南高科、万联利等过亿元项目110个。“三重一优”项目支撑有力,69个市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位居全市前列,联宇医疗器械二期等27个亿元项目竣工投产。省重点项目园博园快速推进。联东U谷当年开工当年建成19栋标准厂房。创新成立海州商学院,组建企业服务专班,政策、信息流加速共享。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6家。全市科创投资发展基金落户高新区。全市首站启动“高企融资服务直通车”,争取“高企贷”等科技贷款超亿元。承办苏北五市产学研合作对接活动,南理工、常州大学产业研究院落地建设。新兴业态培育壮大,建设公铁联运分拨基地,引入普洛斯等行业龙头入驻。跨境电商孵化基地挂牌运营。“518全球购”海州馆上线企业数量全市第一。欧美斯入选省级数字商务企业。建成运营社区配送服务中心100家,开启农超对接新模式,得到省邮政局肯定推广。

    古风今韵展示新活力。挖潜盘活历史文化资源,完成文庙戟门、谢家洋房、侯府大院、板浦秋园等节点修缮。启用朐山书院,打造国学教育、艺术采风新地标。草坪音乐节、孔子文化艺术节惊艳亮相,海州“三元”“石小象”成为游客新宠。文旅商扎堆点燃“夜经济”,民主路、盐河巷再现拉链式人墙,复古游船、光影秀、沉浸式演出刷爆市民朋友圈。老新浦风情街区创成首批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全年旅游总收入137.6亿元,同比增长91.45%。文化生态可观可触,全线打造玉带河生态廊道,开放运营时畔书房,建成滑翔伞基地,城市动感活力竞相迸发。

    上下同心担当新作为。事关长远发展、民生福祉的大事要事有效突破。助力全市高分通过全国文明城市复审,国家卫生城市复审成绩全省第一,城市环境形象、文明素养持续提升。完成征收面积107万平方米,德邦兴华地块完成土壤修复,磨盘山二期文物勘探加快扫尾,花果山大道两侧6个地块挂牌出让。提档老旧小区60个,全市启动最早、投入最多、改造面积最大。首创应急指挥、污染防治、疫情防控一体化监管平台,持续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承办全市污染防治现场会。坚持“人、物、环境”同防,运用智能化、信息化手段,科学精准抓好疫情常态化防控,开展5轮大规模人群核酸检测实战演练,180项应急处置能力项目清单全面达标,全人群疫苗接种率达85%,我们用有效的疫情防控和有序的疫苗接种,有力保障了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中央和省交办信访积案全部化解到位。成功应对十年来最大汛情,全力抵御台风“烟花”。拦河大堤、路口巷道、商超市场、村社小区,到处都有海州身影、到处彰显海州担当、到处充满海州温度。全区上下众志成城、冲锋在前,合力谱写小城大爱的最美篇章!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五年来的每一步,都在与困难较量中坚定前行;五年来的每一笔,都浓墨重彩地镌刻在海州的发展史上。我们始终和全区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在实干中创造的发展业绩倍加珍惜,在奋斗中积累的成功经验弥足珍贵:

    ——坚持以格局谋全局。始终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抬高标杆,自觉把海州放在全市乃至全省大局中审视和考量,为重大项目争政策、筹资金、腾空间,谋划启动的蓝图、久攻不下的难题、关乎长远的大事加快推进、得到解决、变成现实,为全市发展“一盘棋”作出了海州贡献、彰显了主城担当。

    ——坚持以人气聚财气。围绕更好“留住人、守住城”,充分挖掘提炼、盘活用好海州的文化、载体和环境资源,将资产运营、业态布局、场景应用、品牌创建贯穿城市发展全过程,持续优化亲商聚商营商环境,加速汇聚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五年净增市场主体9万户、常住人口10万人,主城区的首位度进一步彰显。

    ——坚持以初心赢民心。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每年将财政支出的80%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排细落实一批民生实事、民生工程,从问题楼盘化解到低洼片区改造,从小区配套园移交到医保报销上限提高,从老旧小区改造到危旧房屋解危,从防疫防汛到救急救困,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我们拿出行动向代表、委员兑现承诺,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坚持以底线守红线。坚持问题导向、底线思维,坚持发展与补短同向发力,持续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持续强化指挥体系、责任机制、阵地场所、设备设施、应急演练和物资保障,坚决守住安全、防疫、生态等底线,推动海州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五年春华秋实、砥砺奋进。我们经受住了疫情的大战大考,有效应对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带来的诸多挑战,打赢了“三大攻坚战”,防范化解了各类矛盾风险,这是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掌舵领航的结果,是中央、省、市和区委坚强领导、关心支持的结果,是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历届政府薪火相传、接续奋斗的结果,是全区人民齐心协力、团结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向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人民解放军、武警驻区部队、消防救援指战员、公安干警、各驻区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海州发展的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对照发展要求和群众期盼,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依然存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还有差距;引领城市经济的大项目、好项目相对欠缺,产业层次不高、带动力不强;人居环境、生态环境、营商环境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教育、医疗、养老、公共卫生等领域与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有差距,疫情防控、安全生产、社会稳定等领域风险不容忽视,中心城区首位度和辐射力亟待提升。这些问题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着力加以解决。

    今后五年奋斗目标

    回首往昔,全面小康走稳走实走好;展望未来,现代化目标可期可盼可达。聚焦新的历史坐标找准定位、擘画蓝图,区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区”的奋斗目标,这既是市委市政府对海州发展的定位要求,又集中体现了海州的时代特征、实践基础和角色功能,既充分贯彻上级精神,又高度契合群众期盼。

    ——现代化中心城区,“现代化”是目标引领,必须乘势而上,全面开启新征程。今后五年是海州现代化建设的第一个窗口期,必须紧扣区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经济发展、城乡建设、社会事业、区域治理四个现代化目标,细化量化现代化的衡量维度、指标体系、支撑项目、实施步骤以及评估标准,在现代化新征程的实践探索中形成更多海州模式、海州特色、海州样本,力争各项工作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为全市“后发先至”作出海州贡献。

    ——现代化中心城区,“中心”是功能定位,必须集聚要素,全面提升首位度。市第十三次党代会赋予海州作为全市政务、科教、文化、商业、交通五大中心的功能定位,“五大中心”既有基础又有要求,既要集聚又要辐射。提升主城区首位度,必须放大优势、深挖特色,提升人脉、文脉、商脉,巩固深化海州在全市乃至周边地区的中心地位。同时依托“五大中心”布局产业、完善配套、转化成果,全面提升中心城区的竞争力、辐射力、影响力和带动力。

    ——现代化中心城区,“城区”是发展硬核,必须协调联动,全面做强主城区。海州的发展要素、经济活动和载体功能主要集中在城区,必须把城区作为区域发展极,以城市再造为路径,突出人文与人居、业态与生态需求,按照“留改拆”优先级,对城区实行大片区统筹、织补式更新,整合优质资源促进区域融合发展,全面提升城市能级。同时,以城区为内核,加快资本、技术、人才等发展要素出城入乡,以城带乡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现代化新征程上既有机遇又有挑战。“一带一路”、长三角一体化、江苏沿海地区发展等重大机遇叠加交汇,为海州更深层次融入“双循环”、抢占制高点创造条件;市委市政府对海州的精准画像、赋予海州的重大使命,清晰勾勒了海州未来的美好蓝图;近年来全区上下坚持不懈的空间盘活、项目建设以及环境打造,巩固扩大了主城区的发展优势,这些都是谋划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底气所在、信心所在。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世纪疫情冲击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今后发展面临外部环境冲击和内部结构性周期性问题“两头叠加”、需求链与供给链“两头萎缩”、原材料价格上涨与工业品价格“剪刀差”造成的企业经营上下游“两头挤压”等诸多挑战,周边的竞争压力以及自身的补短压力倒逼我们加压奋进,必须把握大势、厚植优势、合力成势,趋利避害、转危为机,在应对各种变化变局中走好现代化之路。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扣“全国跻身百强、全省争先进位、苏北走在前列、全市当好排头兵”目标定位,坚决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光荣使命,坚定实施“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融合”总体战略,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提升主城区首位度,奋力谱写“强富美高”现代化中心城区新篇章。

    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是:

    ——“经济强”的基础更加厚实。主要指标增幅高于全市、领跑苏北。经济总量跻身千亿级城市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百亿大关。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提高至3.45%,连云港国家高新区建成苏北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构建形成以“高精特新”为特征的现代产业体系,持续壮大医药健康、智能制造、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四大优势产业集群。

    ——“百姓富”的成果更加丰硕。民生支出占比达80%以上,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社会保障体系受益面更加精准高效,“一老一小”得到更好关爱照护。实施农民收入十年倍增计划,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显著扩大,共同富裕的上升空间更加畅通,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5%以上,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至92%。

    ——“环境美”的底色更加亮丽。碳达峰、碳中和迈出坚实步伐,形成低能耗、低排放、可循环、可持续的绿色低碳发展方式。空气优良天数比例、PM2.5浓度、国省考断面水质优Ⅲ比例持续稳定创优,林木覆盖率达30%以上,城乡人居环境显著提升,海州的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空气更清新。

    ——“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成效更加彰显。平安海州、法治海州高水平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社会文明指数持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健全。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完善。海州的辨识度、知名度、美誉度更高,归属感、自豪感、安全感更强。

    2022年工作安排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喜庆之年,也是落实省、市、区党代会精神的开局之年。主城区是展示港城实力、活力、魅力的第一窗口,必须把提升首位度作为首要追求。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委统一部署,以区委十一届二次全会提出的“七个首位度”为统揽,打造产业一流、环境一流、能级一流、服务一流的现代化首城,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综合各方面因素,2022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工业应税销售收入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空气质量、河流水质、本质安全水平持续提升,碳达峰、碳中和完成省定任务,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围绕以上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坚持走强产之路,加快转型升级,打造特色集聚、业态高端的实力首城

    聚焦产业拓空间、促转型、强配套,构建具有海州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培强拉长主导产业链。以高新区南拓为重点,持续强化要素整合、功能完善和项目引育,打造优势产业链。狠抓项目支撑强链。推动医疗器械产业园、万联利、谦仁生物医药等31个市重点工业项目快竣工快投产,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5家,应税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超40家,大力扶持衡所华威、天明装备、如年实业上市,壮大医药健康、智能装备、新材料等产业集群。完善功能配套补链。加快建设联东U谷、中南高科等项目,建成工业邻里中心,打造科技创新基地,加快智慧物流园综合物流中心建设。提档升级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生态、智慧、安全园区。挖潜盘活空间育链。用好省、市政策推进工业用地提质增效,以主干道两侧、民居周边为重点,年内至少完成30家企业“腾笼换鸟”,盘活低效土地2000亩、闲置厂房10万平方米以上。发展新兴业态固链。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工业企业智改数转,新增上云企业10家以上,培育国家绿色工厂1家、市级以上智能车间2个,支持太阳雨做大国家绿色供应链,以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加速转型升级。

    聚力打造商贸新地标。突出高端、智慧、便民,打造全市一流、辐射苏北的新品首发地和消费目的地。大力发展首店经济。扶持大型商超引入新物种店、体验店等轻奢IP,年内引进新店首店不少于50家,引领消费时尚潮流。集聚壮大楼宇经济。启用海州大厦、众创空间,引入商务、科研、文创等区域总部,年内实现税收过千万元楼宇超23栋,构筑活力充沛的“经济雨林”。集聚发展直播经济。充分利用“三旧”场所拓展产业空间,打造新媒体、跨境电商等孵化载体,新增直播短视频总部3个、MCN机构15个、网红品牌300个、直播间300个、直播达人1000个。连锁培育社区经济。以“社区+”为路径,构建15分钟便民生活圈,培育购物、配送、家政、养老、托幼、助餐、中介等社区服务业,形成“小空间大产业、小业态大文章”的发展格局。

    着力拓宽农业致富路。大力发展精致特色农业,按照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标准,加快传统农业现代化改造,新增高标准农田2.8万亩,建设区智慧生态粮食生产基地,打造2000亩5G+数字化智慧农场,培育板浦万亩良种基地、新坝千亩蔬菜基地。持续做强浦红杏李、花果山云雾茶、新坝西瓜等特色品牌,新增“连天下”品牌2个、市级以上“一村一品”示范村6个、示范家庭农场13家。扎实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乡村富民产业,拓宽市民“出城”和农产品进城两条路。提标建设番茄农旅基地。加快机场大道两侧土地流转,培育特色采摘、植物迷宫、彩色稻田等业态。全年培育农业观光点10个以上,休闲农业品牌70个以上,电商网红农场20个,实现经营收入超5亿元。新建运营85个城市社区配送服务中心,实现快递进村全覆盖,推行农产品直采直供,打通田间到舌尖的“最后一公里”,既丰富“菜篮子”又鼓起“钱袋子”。

    二、坚持聚创新之能,加速要素集聚,打造活力充沛、示范引领的开放首城

    推进新要素、新技术、新机制更大范围开放交融,加速释放发展动能,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锐意创新提动力。争创省创新型示范区,实施高新技术企业高质增长和“小升高”计划,完善企业创新积分制,引导企业参与“揭榜挂帅”,支持七一六研究所打造国家重点实验室,鼓励鹰游、天明、远洋流体、日出东方建设企业联创中心,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家。增强科创载体功能,打造花果山大道创新走廊,发挥“九校一所五院两中心”优势,达成产学研合作75项以上,构建“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总部基地”全生命周期的科技服务体系。深化“高企融资服务直通车”活动,实施“智汇海州人才计划”,引进科技副总20名、高层次人才200名,为科技创新注入金融活水、提供人才支撑。

    深化改革强内力。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快推进“一件事”改革向基层延伸,实现20个以上异地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一次办好。推动行政审批权限下沉镇街,全面打造“为民中心+全科窗口”,实现政务服务就近能办、全程网办、好办快办。加快现代财政体制改革,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高质量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优化区属国有企业主营业务结构,推行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建立完善绩效薪酬分配等机制,规范企业管理,激发区属国有企业内生动力,提高国有资本运营效益。

    扩大开放激活力。积极融入连云港“一带一路”强支点和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突出政策联动、功能互补、优势叠加,发挥自贸区联创区在科技研发、商务办公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强化区域对接与产业合作,积极承接徐圩新区产业溢出,支持企业建设创新研发中心,启动板浦临港千吨级码头建设,打造多式联运物流基地,引进发展智能制造、智慧物流和新材料等关联产业。大力“走出去”“请进来”,强化南北共建产业园,全面加强与先进地区的战略合作。用好稳外贸十条政策,支持罗盖特、大陆汽车电子等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年内引进外资不少于1亿美元。

    引育项目挖潜力。紧抓项目生命线,深化“大事业部+区域经理”招商机制,制定专业招商组、驻外办、园区、镇街招商职责清单,优化拓展招商区域,通过外引、内培、借力等途径充实专业招商力量。紧扣产业定位,聚焦上下游、平行链,着力招引一批科技含量高、财税贡献大的优质项目。突出结果导向,优化招商政策评价、项目评估、履约监管、人员激励等机制,全年引进过亿元项目不少于100个、过10亿元项目不少于15个。继续优化用好周会办、月通报、季观摩和“红黑榜”机制,全力推进市重点和区“三重一优”项目竣工投产,完成年度产业有效投资不低于180亿元。

    三、坚持乘再造之势,加强协调联动,打造功能完善、内涵丰富的品质首城

    以城市再造为路径,持续提能级、增品质,守护好群众对城市的美好记忆和深厚感情。

    加大城市能级再造。紧扣“生活新城、产业新区相融合”的复合型定位,加快高铁片区开发建设,编制完成片区控规,实施片区更新计划,完成北广场及交通枢纽规划设计,启动临洪大道快速路建设,完成振华路、沈圩路等5个地涵及引道建设,年内实现通车。以功能社区理念系统改造116个老旧小区,推行“清单+菜单”模式,将基础配套、公共服务、社会治理、业态营收等纳入片区统筹,让小区既好看又好住。做强全市交通中心功能,保障连淮、连宿高速、机场大道等重大交通工程建设,实施城市外环快速化改造。完善孔望新城等片区路网体系,打通文昌路、陇海西路等“断头路”,实现组团快联、节点畅达。建设“韧性城市”。完成中环路、解放东路、盐河南路3个低洼片区雨水速排改造项目,实施河滨廊道海绵化改造,提升城市蓄排水功能,着力构建“有温度”“会呼吸”的有机生命体。

    加快提升品质魅力。突出自然为人文赋能、人文替自然发声,活化历史资源,催化城市再生。持续孕育山的灵动。孔望山打通景区循环路,建成投用游客集散中心,打造生态画廊,再现“黄花满地秋香”的田园美景。桃花涧依托山涧、山谷,做足桃花、流水文章,打造寻古休闲新地标。刘志洲山体育公园完成边坡治理,建成山地自行车赛道,增添全民健身好去处。持续激活水的韵味。深度挖掘盐运文化,联动开发盐河“十景”。西盐河实施空间拓展,丰富两岸业态。东盐河打造“盐河驿”,开发游船航线,展演水上灯光秀,呈现“开市即来、散市不归”的繁华盛景。持续扮靓城的魅力。挖掘盘活古城、古街、古镇、古巷资源,建设“海州·城事记忆”展厅,打造古城文旅风情街、板浦东大街和南城凤凰文化古街,重现孙中山建港筹备处、义德医院等原貌。复建新浦饭店、陇西客栈等节点,重温老场景、老味道,邂逅民国风情“最新浦”。持续擦亮游的品牌。以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为抓手,全域推进文旅项目建设、文创产品开发和展演展卖,丰富朐山书院、双龙井等节点业态,与花果山景区联动配套旅游服务,建成精品民宿庄园,让海州在穿越时空、融通古今中活态呈现、焕发新生。

    加速实施乡村建设。以全域创建特色田园乡村为抓手,加快建设康居嘉苑、平安家苑和锦屏新型农村社区,争创省级传统村落2个、市级以上特色田园乡村7个,留住最美乡愁。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尊重群众意愿、循序渐进实施1980年前的农房改造。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提档农村公路20公里,建成市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镇1个、示范村10个,新增省级绿美村庄6个、庭院美化示范户100户,促进镇容村貌显著提升。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弘扬传统文化、培育文明乡风,让城乡居民既能享受现代城市文明,又能拥有诗意田园生活。

    四、坚持筑生态之基,加大攻坚治污,打造本底良好、美丽宜居的绿色首城

    坚持生态优先,突出治污降碳与生态扩容协同增效,让绿色成为海州发展最鲜亮的底色。

    着力夯实生态基底。围绕新一轮中央环保督察,切实抓好环境突出问题整改销号。打好蓝天保卫战,推行智能化、全员化大气污染防治监管模式,加强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实施重点片区散煤治理,建成投用汽修喷涂和餐饮油烟“绿岛”4个。打好碧水保卫战,实施“清水进城·碧水畅流”行动,新建乌龙河节制闸、淮工河提水泵站,改造蔷薇河刘顶地涵,打通东站引河向大浦河补水通道,完成浦南、锦屏山等片区90条、290公里河道疏浚和水网建设,畅通东盐河“大、中、小”水系循环,加快龙尾河、烧香河水环境提升,实现石梁河水库源头活水畅流润城。加快雨污分流“毛细血管”改造,新改建污水管网30公里,实施城南污水处理厂上游沿线管网扩容提升工程,新建90个自然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加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移交运维,确保国省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打好净土保卫战,加强土壤污染源头监管,完成新海路东地块土壤修复,加快德邦周边地块土壤治理,建立危废全生命周期监管体系,增强固废处置能力,建设“无废城市”。

    着力构建碳汇空间。科学务实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先立后破推动产业、交通运输、空间结构优化调整。着力培育绿色低碳产业,加快微软、网易联创中心和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打造5G新基建、大数据产业园和创新创业示范基地等数字双创产业集群,切实提高产业发展的“含绿量”“含金量”。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加快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发展绿色智慧交通,建成充电基础设施运营管理系统,新改建充电场站10个、新增新能源充电桩500个。让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成为社会新风尚。

    着力扮靓城市公园。围绕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全面推行“林长制”,新建和改善农田林网8000亩。高品质打造绿色、智慧、人文园博园,如期举办精彩纷呈的园博盛会,建成“永不落幕、永远盛开”的传世工程。高标准实施生态廊道建设,开展连徐高铁、大浦河、东盐河沿线环境整治和景观提升,增强玉带河生态廊道功能,建设樱花园、海棠园、梅园、夜光跑道,布点亲水休闲业态,建设城市绿色活力廊道。实施新浦磷矿生态修复和环境提升,与月牙岛联动打造生态湿地。新增口袋公园20个、花园街巷30处,让市民畅享“绿色福利”。

    五、坚持谋共富之策,加倍改善民生,打造优质均衡、文明和谐的幸福首城

    聚焦共建、共治、共享、共同富裕,全方位全周期保障民生服务,既做大做好“蛋糕”,又切好分好“蛋糕”。

    筑牢社会保障让群众更暖心。强化就业优先导向,落实落细稳就业举措,新增城镇就业1.6万人,创业带动就业6000人以上。完善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制度,稳步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提档升级9家退役军人服务站,创成省级双拥模范区。建成投用海州区综合养老示范基地,新增一批嵌入式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护理型养老床位占比达66%以上,推动“老有所养”向“品质养老”迈进。新增10家街道级中央厨房,为居民提供优质便捷的就餐服务。启用滨河邻里广场。新改扩建8家基层便民服务中心,城乡社区“两房”全部达到“双三百”标准。加强困境儿童、失能老人、残疾人等困难群体关爱服务,完善“救急难”机制,兜牢兜实基本民生底线。

    提升公共服务让群众更舒心。大力兴办民生实事,持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围绕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目标,扩大优质教育供给,建设中小学校6所,连云港市实验学校南湖校区投入使用。省、市优质园覆盖率提高至98%。实施名校长、骨干教师、重点学科带头人引育机制,培养名特优教师和高层次教育人才100名。推进“双减”政策落实增效,实现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全覆盖。扎实推进“健康海州”建设,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提质,高标准建设海州区公共卫生中心,投入运营新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档升级洪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年内创成板浦省级农村区域医疗中心,打造浦南省级健康镇。培育“海州青囊”中医品牌,争创国家级慢性病防控示范区。加大文体惠民力度,打造6家示范性文化站,新建20家社区图书馆。提档“十分钟健身圈”。持续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常态化培树、推介“道德模范”“海州好人”等典型,培育一批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社区,塑造现代化新海州的强大精神“内核”。

    加强社会治理让群众更安心。毫不放松、科学精准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织密织牢疫情防控网,进一步完善“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等防控机制,落实“四早”措施,完善预案强化应急演练,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加快推动疫苗应接尽接。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健全区、镇(街)、村(居)三级网格体系,新招录社区专职工作者100名、公安辅警200名、专职网格员450名,充实基层力量,提升治理水平。提高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运行质效,强化应急指挥在线监管平台功能,实现社区应急广播体系全覆盖。全力打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收官战,集中开展城镇燃气、建筑施工等重点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高标准建成区级应急指挥中心。建成投用海州消防救援中心,启动建设解放东路消防站,全力创建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建立“梳网清格”长效机制。深化“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区)”创建,争创全省信访系统“人民满意窗口”。全面开展“八五”普法,推动综合执法监督管理平台高效运转,打造基层治理的“海州样板”。

    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提升首位度、当好排头兵是市委、市政府寄予海州的殷切期望,落实市委、市政府的“首位战略”,必须增强执政本领,提升政府治理的执行力、凝聚力、向心力,为建设“强富美高”现代化中心城区提供坚强保障。

    讲政治顾大局,增强首位意识。首位首要的是站位。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忠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站位全市战略大局和海州发展全局,坚持学史用史,用历史观点、发展视角和系统思维审视当前、谋划长远,推动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以前所未有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奋力开创海州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努力以一域之发展为全域增光添彩。

    强法治促规范,践行首位标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建立健全政府系统制度体系,坚持重大事项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制度,发挥政府法律顾问作用,提高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水平。坚持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强化契约精神,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塑造政府诚信品牌。

    重实干求实效,强化首位担当。事业进步是一点一滴干出来的,必须拿出“首战用我、用我必胜”的信心决心,充分发扬敢于担当、勇于创新、善于作为的斗争精神,创新思路举措,拿出实招硬招,持续攻坚克难,着力解决历史问题、现实矛盾和发展瓶颈,在高质量发展、民生改善、生态治理等方面创特色、树品牌、争进位,让政府工作更有质感更有成效,让高质量发展成果经得起历史检验和群众认可。

    守规矩筑底线,压实首位责任。进一步明责履责,以权力制度化、责任清单化促进政府系统规范高效运行。认真落实政府系统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续整治“四风”问题,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严管严控政府一般性支出、“三公”经费,着力打造节约政府、廉洁政府。强化兜底意识,扎实做好粮食安全、依法依规用地、政府性债务防范化解等工作,狠抓巡视巡查督查问题整改,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各位代表,同志们!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使命重任在肩、责无旁贷。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以时不我待的奋进姿态、舍我其谁的实干担当,干出一份百姓期待、群众满意的成绩单,拼出一个属于海州、属于人民的“十四五”,为谱写“强富美高”现代化中心城区新篇章而努力奋斗,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