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619|回复: 0

[江苏] 2022年苏州市相城区政府工作报告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昨天 21:19
  • 签到天数: 732 天

    [LV.9]以坛为家II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4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7971
    发表于 2023-2-14 21:04: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2年苏州市相城区政府工作报告

    ——2022年1月6日在区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上

    代区长 张 伟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1年和本届政府工作回顾

    2021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我们隆重庆祝建党百年华诞,亲身见证“小康”千年梦圆,重温建区20年光辉成就,澎湃的奋进力量在大街小巷激荡;这一年,我们成功举办全国先进技术成果转化政策宣贯大会,历史性获得全市综合考核“第一等次”、全省高质量发展先进区,这是全区上下拼搏奋斗的最大荣光!这一年,我们不为疫情变化所困扰,不因挑战增多而动摇,始终保持战略定力、激活发展动力、提升落实能力,顺利实现了“十四五”的稳健开局。

    我们接续前行,一苇以航,持续激发了活力之美。新起点上凝聚新共识,确立新坐标,提升新高度。中心地位和战略优势更加彰显,苏州北站暨站城融合核心区概念设计不断深化,上海铁路局苏州指挥部、苏州城际公司相继揭牌,苏州北站新候车厅启用;列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北向拓展带,涉及8条内容、5个产业,率先与长宁、嘉定、临港签订区域战略合作协议;获批省级数字人民币试点应用先行示范区,“一城一村一岛”首批试点示范区有效推进,试点村数字人民币全生态场景获央视报道,应用场景在养老、交通等多领域实现全国首发,对公钱包、试点商户覆盖率均超90%;中日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省级协调机制、市政府和日本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工作会商机制运行,省级国际商务创新区获批,近百个日资项目及日本府县驻沪机构签约。在战略优势带动下,地区生产总值首次迈过千亿元大关,预计完成1050亿元、增长8.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6.9亿元、增长15.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增速均位于全市前列。发展能级持续攀高,全国唯一的先进技术成果长三角转化中心实体化运作,量子科技长三角产业创新中心、中国电信“双总部”、曹操出行全国总部等签约落地;获批创建全国首个区块链发展先导区核心发展区,全省首个能源互联网产业集聚区、首批G60科创走廊产城融合高质量发展示范园区等成功获评。这些平台、项目、称号来之不易,积蓄了跨越赶超的磅礴势能!

    我们志不求易,笃行不怠,加快绽放了产业之美。持之以恒发展新经济,举办推介活动170余场,引进项目657个、总投资1408亿元。净增数字经济市库企业(机构)224家、总数达475家,增量和总量实现“双第一”。中建、中交建、国家电投、国家能源、中国节能等一大批央企集团纷纷布局。投用长三角国际研发社区启动区(一期)等产业载体130万平方米。新增国家级“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2个、服务型制造示范平台1个,完成“智改数转”项目880个。产业基金达210支、总规模1533亿元,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量质齐升,与18家金融机构合作,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本地化部署的报文中心、清华长三角金融科技创新中心、农行数字人民币实验室等平台落户,全省县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估实现“四连冠”。新增税收超亿元企业4家、上市企业4家,净增高新技术企业212家,2家企业入选中国独角兽企业榜单。河海大学苏州研究(生)院、东南大学长三角碳中和战略发展(苏州)研究院落地,与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155项。新获评省科技公共服务平台2个,新认定省级科技孵化器16家。自主培育国家级人才4人,新增省市级领军人才39人。连续四年获评全市质量工作先进地区。经开区位列“苏州自贸联动创新榜”首位。打造“相城数字消费”品牌,举办五五、双12购物节,招募千名“数字人民币体验官”,大悦春风里、活力岛商业街等商业新地标上线,致力形成区域消费热点。

    我们惟精惟细,严格苛求,精致雕琢了城市之美。建立规划建设专题会议制度,持续优化国土空间分区规划、全域城市设计、“三区三线”划定,完成一批重点区域控规调整、“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苏州北站站城融合TOD综合开发、青苔国际工业设计村、陆慕老街等招标建设。黄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实施方案通过自然资源部审查,35个片区成片开发方案获批,征收(搬迁)231万平方米,产业用地更新167万平方米。交付安置房4614套,新增人才公寓5610套、保障性租赁住房4291套。轨交2、4、7号延伸线纳入市轨交第三期建设规划调整。中环北线快速路、南天成路西延、漕湖大道东延等通车。新辟、优化公交线路17条,增设公交候车亭127座、公共自行车站点26个、停车泊位1.4万个。成立全区物业行业党委,实施工程渣土全过程闭环管理。苏州工匠广场、活力环、活力体育公园开放,建成口袋公园20个、休闲健身绿道25.5公里,新改建绿化面积180万平方米。启动“两湖两线”跨域示范区建设,保留村庄全部建成特色宜居乡村,冯梦龙村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并与迎湖村获评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

    我们事不避难,长常推进,全面彰显了治理之美。安全系数显著提升。聚力开展违法建设“百日攻坚”、既有建筑安全隐患排查、建筑施工等专项整治行动,拆除堵塞消防通道类违建112万平方米;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三年大灶”专项整治,103家企业申报二级标准化,生产安全事故起数、亡人数保持“双下降”。绿色指数节节攀高。清理村级工业集中区13个,淘汰整治“散乱污”企业(作坊)2000余家;率先全面开展劣质水体整治,完成城西、漕湖、一泓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及永昌泾(元和塘以西)拓浚整治工程;推动企业绿色转型升级,接入能源云网平台企业超800家,保持非电行业煤炭消费量下降态势;PM2.5平均浓度、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实现“双达标”,8个国省考断面水质全面达标。数字体征愈发明显。建成产业项目全生命周期监管平台,相城综合服务旗舰店、数字人民币综合服务平台上线运行;全面完成统一“电子证照”系统建设,“电子印章”服务事项达316个;实施“i相办”等信息化项目314个。和谐因子持续厚积。顺利完成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创新打造智慧防控“亮相+”工程;成立苏州金针数字代币研究院,侦破巨额虚拟货币传销案;精准打击网络电信诈骗,案件立案数、经济损失数同比大幅下降,平安稳定局面进一步巩固。

    我们倾情呵护,更予温度,用心成就了幸福之美。扎实办好35项民生实事,完成投资25.3亿元。净增参保近3万人,公积金扩面2.8万人。全国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扎实推进,开展困难群体帮扶项目957项,中丹友好儿童关爱之家启用,镇级社会工作站实现全覆盖,获评省脱贫攻坚暨对口帮扶支援合作先进集体。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启用区级核酸检测基地,累计接种新冠疫苗超210万剂次。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签约共建长三角(苏州)医院,长三角合作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投用,完成20家社区卫生服务站提档升级,通过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复审。推动“双减”落地,中小学“5+2”课后服务全覆盖,创成省示范性县级教师发展中心,诺德学校、苏州幼专高铁新城实验幼儿园、伊顿幼儿园等7所学校投用。举办第二届苏州相城国际文化艺术节,加快建设吴门望亭大运河文化带,3家文化场馆入选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间”,获评2017-2020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省体育消费城市试点单位。与30个地区开展政务服务通办合作,“拿地即开工”“竣工即登记”实现常态化。圆满完成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一年来,我们以真抓实干解决群众所思所盼,虚心接受社会各界意见建议,办理人大议案、建议108件,政协提案118件,满意率达100%。我们始终将政治建设举过头顶,党史学习教育、“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全面铺开,切实做好上级督察巡视整改“后半篇文章”,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我们始终将廉洁守纪挺在胸前,全面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做优审计“经济体检”,一般性支出持续压降。我们始终将法治之绳握在手中,启动行政复议体制改革,高质量完成政务公开、重大行政决策、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等工作。

    只要肯奋斗,一切皆可能。回望本届政府过去的奋斗五年,苍苍横翠微,郁郁满芳华。这是相城发展全面蝶变的五年。“12345”战略思路深入人心,坚持“三圈一带”中的区域战略选择,实施高水平的全域城市规划,国家级高铁枢纽呼之欲出,迈开虹桥-相城一体化步伐,抢占中日地方合作高地,数字人民币试点率先落子,地区生产总值迈进千亿元方阵,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领先,加快跻身高质量发展优等生行列。这是相城产业加快涅槃的五年。高潮迭起的推介活动,精彩纷呈的全国峰会,转型路上的果断“舍”,研发途中的抢先“得”,“十新产业”引领数字经济发展,金融“血脉”动力澎湃,科技创新裂变发展,长三角国际研发社区成为“产城园区”新样本,奔出来的一系列“国省字号”等等,无不彰显了相城产业的精彩!这是相城百姓最多收获的五年。把最好的安居房建给老百姓,织就最便捷的立体快速路网,教育在引优中弯道赶超,合作医院建在家门口,文化底蕴愈发深厚,生态底色越擦越亮,133项民生实事,7万元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使老百姓享受到满满获得感、稳稳幸福感。

    五载收获来之不易,五载启示弥足珍贵。信仰至坚方能大道至简。发展如弈棋,信仰为经略。身处百年未有的变局,面对多重叠加的考验,唯有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才能不畏浮云遮望眼;唯有坚守党的初心使命,才能风雨历经志弥坚。思想破冰方能发展破局。按部就班难超越,只有打破思维定势,摆脱路径依赖,在“定局”之前率先“布局”,在“成势”之前率先“起势”,才能以脱胎换骨之变,收脱颖而出之效、立出类拔萃之业。御风而行方能扶摇而上。船到中流,行至半山,只有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迎难而上、克难而进,才能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书写更多“因相信而看见”的故事。不忘本来方能赢得未来。事业千头万绪,为民惟精惟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才能知所从来、明所将往,才能无所畏惧、无往不胜。

    当我们回顾奋进历程、品味收获成果的时候,相信每一位热爱相城、建设相城的同志,都会无比自豪。此时此刻,我们特别感念历任老领导、老前辈打下的坚实基础,他们是我们开拓创新的最大底气;特别感激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党派人士,各界社会团体、广大人民群众,大家的鼎力支持,是我们建设更好政府的最大助力;特别感动于以中亿丰、明纬科技等为代表的杰出企业,为相城作出了突出贡献,“城市合伙人”始终如一的信任支持,是相城高质量发展的最佳注脚。在这里,我谨代表相城区人民政府,向所有参与、关心、支持相城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达最衷心的感谢,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我们在亮成绩的同时,也清醒看到,今后一个时期的宏观形势不容乐观:境内外疫情仍持续反复,保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安全难度不小。自身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做强新经济还任重道远,创新的动力源作用还发挥不足;城市功能还需要完善、提升,环境治理难点有待突破;优质民生供给与人民期望还有一定差距,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仍有待加强。对此,我们将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绝不辜负全区人民的期望与重托!

    二、新一届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和奋斗目标

    带着五年丰收的喜悦,我们满怀信心站在了新的历史方位上,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更好,我们拥有的发展基础更实,我们承担的发展责任更大。根据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和区第五次党代会精神,新一届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决策部署,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聚力打造现代产业、开放融合、创新发展、品质城区、幸福生活“五个新标杆”,努力实现“后发先至”,加快打造苏州市域新中心,全力建设成为长三角乃至全国数字化发展第一区。新一届政府的主要奋斗目标是:打实基础扩优势,突破重点带全局,环环相扣接续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高质量发展态势走在全市前列,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300亿元,加快迈开相城高质量跨越发展步伐,以实际行动谱写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

    今后五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起步阶段。我们要牢牢把握这一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在新征程上不断创造相城发展新的辉煌。首先,要坚持“一个赶超”:加快实现“后发先至”。坚定不移把“后发先至”的主题主线贯穿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全力以赴争先进位,始终敢干大事业、敢攀高目标、敢创快速度,加快攀升一个方阵。在区域竞争中,任何格局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差距可以缩小、优劣可以转换、位次可以更替,敢于突破常规,一定可以实现后来居上。今后五年,关键指标增幅保持全市前列,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总量指标占全市比重持续提升,奋力实现争先进位。其次,要瞄准“两大方位”:打造苏州市域新中心,建设成为长三角乃至全国数字化发展第一区。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大机遇,充分发挥地域中心、高铁枢纽优势,加快建设四通八达的枢纽新中心、近悦远来的功能新中心、前沿开放的发展新中心,集中展示相城承南启北、“左右逢源”、研产融合、创业创新的崭新气象。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大局中谋划站位,把数字化放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把数字经济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构建高速泛在的数字基础设施,培育安全规范的数据要素市场,加快建设与数字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技术创新体系、产业生态体系和现代治理体系,让“数字之城”成为相城最鲜明的标识。

    实现以上目标追求,虽然有压力、有挑战,但我们更有信心、有底气。勇于“层峰之上再攀高峰”。一切过往,皆为序章。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和归零心态,不自满、再出发、攀高峰。把领先率先的工作做得更好,争取更多方面好于以往、好于全市,积极推进探索性发展、创新性发展、引领性发展,使相城有更多的指标排“第一”,有更多的工作创“唯一”,争创更多新特色、新亮点、新支撑,夺取新的更大胜利。勇当“高质量发展优等生”。树立“高质量发展看相城”的标杆意识,坚持“以研发产业为主,配套部分高端制造业”的产业发展定位,围绕“一区十业百园千企”美好图景,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特别是数字经济、科技创新、智能制造等重大项目,加快推进高质量产业培育、高质量平台打造、高质量服务配套,争创相城跨越赶超腾飞态势。勇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推动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发展,必须全面强化落地导向,自我加压、自我革新、自我超越,有作为、善作为、真作为,做勇担使命的拓荒者,当善作善成的实干家。

    三、2022年主要任务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新一届政府履职的第一年。新的一年,我们要用实干的精神、苦干的作风、巧干的智慧,确保快速度起步、大格局开局,把相城高质量跨越发展的画卷舒展得更加壮美。今年的工作目标是:

    ——争当跨越发展的标兵。主要经济指标稳健攀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规上工业产值增长8%,工业投资力争破百亿,各项指标奋力求突破。

    ——争当创新发展的表率。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焦内涵式增长、可持续发展,先进技术成果转化、先进材料和量子科技“三大重磅平台”充分引领,载体、企业、人才“三大关键要素”不断突破,新增科技孵化器70家,净增高新技术企业220家,高层次人才总量增长20%以上。

    ——争当产业发展的标杆。精耕细作新经济,构建亮眼标识度产业体系,打造地标型优质企业群。实施“旗舰企业”领航计划,即工业产值超20亿元企业总数达10家,上市企业数达18家,税收超亿元企业数达25家、超5亿元企业数力争达3家。

    ——争当共享发展的模范。实施新一轮城市更新,推进安居乐居保障体系建设,鼓励推行城区微改造及保留村庄民房翻建,安置房竣工4000套、老旧小区住宅改造2100套,新增人才公寓8600套、保障性租赁住房4000套。

    ——争当生态发展的样板。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用心用情呵护阳澄湖、太湖两大“母亲湖”,守住大运河、元和塘两大“人文脉络”,实施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工程项目15个、总投资超5亿元。

    围绕上述工作目标,具体要做到“五个争先奋进”:

    (一)在打造活力奔涌的开放中心上争先奋进

    一是加快打造枢纽建设“新典范”。聚力建设“轨道上的相城”,一体推动“四网融合”发展,全力打造辐射长三角、推进省内全域一体化、服务市域一体化的国家级高铁枢纽。启动苏州北站综合枢纽、通苏嘉甬铁路建设,深化如通苏湖、苏锡常城际铁路及苏虞张市域(郊)铁路研究,有序推进塘河动车所和枢纽周边综合开发,加快打造长三角高铁始发中心。构建高度衔接的集疏运体系,力争北站快速进出站联络通道开工,实现人流、车流与物流的快速集散。开工建设轨交2、4、7号延伸线,加速推进7、8号线建设。以“交通枢纽”带动“枢纽经济”发展,推动枢纽“流量”转化为城市“留量”。坚持产城融合、职住平衡,加快长三角国际研发社区启动区(二期)、新基建·智能交通产业园建设,有序推进苏州国际会展中心、环秀湖以西城市组团建设,投用苏州国际会议酒店、高铁综合商务中心、高铁之心等功能设施,加快推进中国计算机学会业务总部等研发大楼和人才公寓、休闲公园等配套建设,全面提升核心区城市服务功能。

    二是着力站好融沪接轨“前哨位”。高水平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深度对接“大交通、大会展、大商务”功能,充分释放北向拓展带重要战略节点作用。发挥数字经济和知识经济优势,拓展与上海国企、民企、外企驻沪总部等合作,推动更多区域性和功能性总部落户。积极争取上海政策试点、口岸服务等延伸覆盖,发挥产业联盟、链长企业、社会组织等桥梁作用,推动自贸区联动发展、新经济跨区协同、资本市场创新合作。高标准建设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相城创新综合体,做好长三角科技创新券试点,实现在研发投资、技术孵化、成果转化等方面协同发展。深化与重点区域战略对接,拓展新基建、民生、审批等领域合作,持续提升对接上海、服务上海的能级。

    三是全面扩大对外合作“朋友圈”。织密伙伴“关系网”,赴北京、上海、深圳等地举办产业对接活动,全方位多层次对接各级各类产业资源,力争签约一个落户一个,新增项目注册资本超300亿元。加快建设中日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落户日资项目100个以上。加快青苔国际工业设计村、阳澄湖(消泾)国际手作村、中日友好天文台等项目建设。引导企业重点开拓RCEP成员国市场。做大做强公用型保税仓库。打造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线下园区,争设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体验中心。推动外贸稳中提质,完成进出口总额70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5.5亿美元。加快中荷(苏州)科技创新港建设,加强与英德意丹等国家资源对接,逐步形成对欧创新产业集聚区。扩大海外科创资源布局,新设离岸孵化器19家。持续开展“荣誉居民”“相城之友”评选,吸引一批海内外人才来相创新创业。

    (二)在建设创新驱动的数字经济上争先奋进

    一是抓牢抓紧“十业”集群这一根本。把握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打造高水平产业创新集群。落实落细数字化发展实施意见,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经济产值(销售)总规模超2500亿元。聚力打造数字金融“一号产业”,加快对接数字人民币试点运营及参研机构,以试点创新、场景开放推动产业跃升,集聚数字金融生产、研发、应用等产业链企业,推广“产业园+金融”模式,设立苏州并购公会、长三角资产重组研究院。完成“智改数转”项目500个,大力培育省市标杆工厂、智能工厂和星级上云企业,争创工业互联网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工业互联网“平台+园区”试点示范项目。累计开放区块链应用场景数达150个,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区块链名品、名企、名园,推动研制国家标准草案。发展壮大先进材料、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产业。围绕“十业”,争创一批国字号平台,力争赢得一块牌子、创优一个集群、打响一张名片。

    二是做强做优“百园”平台这一支撑。牢固树立“有限空间、无限发展”理念,打造“百个”新经济特色产业园区。出台“百园”考评体系,动态更新榜单,提升经济密度,增强“百园”竞争力。加快推进中小企业总部园、复星数字经济产业园及医药全球研发CMC苏州中心等建设,完成元和塘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验收。发挥先进技术成果长三角转化中心引领作用,促进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新经验。重点推进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量子科技长三角产业创新中心等科创平台建设,形成一批原创性、突破性重大科技成果。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的创新创业服务载体,力争省级以上科技孵化器总数达60家。提高建设用地强度指标,建设一批高标准高容积率厂房,提高对优质项目落地的承载能力。

    三是聚焦聚力“千企”引领这一关键。坚持培优企业与做强产业相结合,大力培育在行业具有引领性、区域具有代表性的本土企业、民营企业,前瞻布局具有爆发式增长潜力的研发型、链主型、总部型企业,加速行业“大树”成长为产业“森林”。加快推进中国电信、曹操出行等总部项目实体化,力促领军企业快产出、增贡献。着力培育制造业龙头企业,推动新安电器智能制造基地、明纬科技长三角总部等高端制造项目投产,加快中亿丰未来建筑研发中心、一道太阳能电池组件等重大项目建设。扩大建筑业领先优势,推进绿色建造、智慧建造和建筑工业化,引导骨干企业拓市场、创品牌,建筑业总产值突破600亿元。扩充“高成长”“硬科技”企业库,深入推进企业上市“苗圃”工程计划,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单项冠军”企业取得新突破。不断扩大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60%。

    四是完备完善要素生态这一保障。优化要素保障,鼓励跨界合作,实现协同创新,构建数字化发展的最优生态。制定实施航空航天产业规划、智能网联汽车及工业互联网产业三年行动计划。搭建高能级资源对接平台,成立航空航天、能源互联网产业协会,举办国际化产业交流论坛、创新创业大赛等创新活动。深化与河海大学、湖南大学等高校院所合作。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活力,支持企业设立新型研发机构、院士及博士后工作站,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增长10%左右。强化品牌和标准化建设,高价值发明专利总数突破1300件。创新金融服务,发挥产业基金“酵母”作用,上线“区块链+供应链金融”平台。

    (三)在建设精致繁华的现代城市上争先奋进

    一是更高起点谋划“全域蓝图”。坚持以世界眼光谋划城市布局,以苏州特色塑造城市形象,以相城底蕴内赋城市精神,努力把市域新中心打造得更有形态、更有韵味、更有质感。突出规划战略引领,系统性谋划总体规划、发展规划、产业规划、行动计划,把城市“规划图”变成“实景图”。加强落实规划编制中红线、蓝线、紫线等空间管控,牢牢把握规划实施节奏,有序拉开“一主、三副、多点”城市框架,打造“高铁强心、五区组团”的发展格局。先行探索全区国土空间全域综合整治,全力推进黄桥街道国家级试点、黄埭镇省级试点。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积极盘活城乡空间、存量空间用地,加强环秀湖以西片区等区域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按照“凡拆必净”原则,征收(搬迁)超100万平方米,产业用地更新超160万平方米,工业供地超133万平方米。

    二是更高标准提升“城市质感”。以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为目标,用匠心理念精筑一街一坊,下绣花功夫雕琢一角一隅,围绕格局、品味、功能、形象出精品做作品。启动建设阳澄西湖第三通道、太望线,打通一批断头路、瓶颈路。大力发展“首店经济”,积极引进各类品牌店、旗舰店,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启动建设龙湖天街及一批特色文化夜市,新增一批市民“打卡”“种草”好去处。以河为带,以路为纽,推动城市与文化深度融合。加大革命文物保护力度,推进陆慕古窑址群国保单位申报及陆慕、黄埭老街有机更新,拍摄冯梦龙电影《醉吴歌》,建成评弹公园,做优做美望亭运河公园,加快创建北太湖省级旅游度假区、“春申西塘梦里水乡”4A级景区。新增绿化面积150万平方米,实施G524白荡周边、长春路等道路绿化提升工程,新建10个口袋公园、15公里休闲健身绿道和4个基层文体中心。新辟、优化公交线路12条,投放新能源公交车60辆、共享单车4900辆。推动业委会(物管会)组建率达70%以上。创建一批市级示范路、精品街区示范点,完成背街小巷精细化整治提升。

    三是更具前瞻打造“智慧样板”。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基础设施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打造数字化应用场景最多的“场景城区”。统筹数字化交通体系建设,推进5G网络在重点区域、节点全覆盖,加快全域自动驾驶场景建设,拓展无人公交、出租车等应用范围,推动长三角应用测试互联互通互认,争创国家级数字交通示范区、省级车联网政策先行区。持续深化数字人民币应用先行先试,构建“数字消费”生态圈,提升试点工作系统化、品牌化、市场化水平,形成更多全国首发、首创的示范引领经验。推进新一轮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加快建设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探索建设数字孪生城市,在城市体检、城市安全、城市节能、城市综合管理等领域深化应用,搭建智慧高效的城市数据大脑和管理运行体系。

    四是更大力度厚植“绿色本底”。运用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理念开展生态保护和修复,建成水城共融、蓝绿交织、低碳环保、古今同辉的宜居城市。高标准完成上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持续开展200家以上重点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精细化管控扬尘,推动空气环境质量改善。长效落实河湖长制,加强阳澄湖、太湖水环境综合治理,深化水务一体化改革,全区超1000个排污口全部落实“一口一策”治理,实施永昌泾(元和塘以东)拓浚整治等重点项目,完成元和塘治理、50条生态美丽河湖创建,基本消除劣质水体。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强危险废物收集处理,打造“无废城市”。制定“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在整县光伏、零碳项目等领域先行先试,建设5个区域综合能源站,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完成市下达任务。坚决扛起粮食安全主体责任,严防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确保“粮袋子”“菜篮子”稳产保供。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实施高标准农田改造及提升示范区建设,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持续开展乡村建设行动,城市借田园为景、乡村借城市振兴,推进“两湖两线”跨域示范区建设,保留村庄特色康居乡村建设率超70%,冯梦龙村创建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

    (四)在提升美好共享的民生福祉上争先奋进

    一是优化公共服务,以办好实事厚民生。坚持把民生作为决策的首选、工作的首要、支出的首位,把“群众没有不满意”作为工作标准,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前期经过广泛征求意见,精心安排八大类41个民生实事候选项目,拟安排资金35亿元,恳请各位代表与会期间审议票决。坚持就业优先战略,提供就业岗位5万个,扶持重点人员创业超2000人,完成职业培训1.5万人次。持续提高各类养老人员待遇水平,被征地农民征地保养金、企业城保养老金分别提高5%左右。完善分层分类救助体系,稳步提高困难群体基本生活水平。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扎实推进名校、名师、名校长“三名工程”和教育“攀峰”行动计划,积极推进集团化办学,加快建设相城中学(高中部)、上海世外高新区实验学校等学校18所,竣工5所、新增学位超5000个;全面落实“双减”政策,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和校外培训机构,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到位。

    二是强化常态防控,以护航健康安民心。防得住才能放得开,慎终如始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健全平急转换和平战结合长效机制。坚持“动态清零”,紧盯关键岗位、关键场所、关键人群、关键环节,从严从细落实防控举措。持续推进疫苗接种工作,全面做好发热门诊、集中隔离场所建设,加快提高流调溯源、核酸检测能力,引导群众加强个人防护,全方位筑牢社会面防控屏障。大力发展优质医疗资源,加快推进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长三角(苏州)医院、蓝十字脑科医院、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助推市妇幼保健院建设、市疾控中心建成。聚焦“一老一小”,深化“家庭养老夜间照护床位”服务模式,新建养老机构床位超600张,完成适老化设施改造558户、儿童友好社区改造4个,推进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区级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建设。

    三是提升本质安全,以筑牢底线解民忧。把安全发展贯穿社会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高质量完成安全生产“三年大灶”专项整治,保持生产安全事故起数、亡人数“双下降”态势,坚决遏制较大事故发生。常态化推进“331”治理,实施既有建筑、建筑施工专项整治,畅通“生命通道”,确保违建“零增长”。持续提升工贸企业安全标准化水平,规上企业二级标准化应创尽创,争创省级安全发展示范城市。打造防涝重点片区安全岛,建设区级防汛综合仓库。完成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强化落实应急值守、响应调度各项机制,提升城市风险防控能力。优化债务结构,坚决防范化解债务风险。高度重视金融安全,着力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四是创新社会治理,以公平正义聚民力。主动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全面提升治理效能,探索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相城模式”。开展城乡社区分类共建试点,深化枫桥式村(社区)创建,打造一批社区治理“示范样本”。完善“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治理机制,建强建优集成指挥平台,建设“一站式”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加强基层社会治理队伍建设。深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现代警务体系建设,持续推进“雪亮工程”。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以开展“信访突出问题攻坚年”行动为契机,扎实推进重复信访治理、信访积案化解工作,深化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建设。

    (五)在打造优质高效的发展环境上争先奋进

    一是打响智慧政务品牌。切实提供“润物细无声”的政务体验,以数字化引领政府运行方式、业务流程、服务模式迭代升级。建立覆盖全区的首席数据官制度,深化信息化项目管理改革,实现政务信息市区两级互联互通、区级共享率90%以上,争创省级数据回流试点。以政府管用、群众爱用为导向,提升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功能,实现32个高频事项“一件事一次办”、200个事项“两个免于提交”。运行审管执信平台,加强数据安全保障,构建闭环管理机制,让“数字政府”成为城市新的吸引力。

    二是优化企业服务环境。打造“四到四心”对企服务品牌,坚持“提前想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说到做到”,让企业“办事省心、经营舒心、发展顺心、扎根安心”。全面整合对企服务事项,探索建立企业发展服务中心,实现“一网通服”。持续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加快土地成片开发方案、控规调整等报批效率,把生地变熟地,变“项目等地”为“地等项目”。推进市场主体登记便捷化,企业办事材料再缩减20%。方便企业“就近办”,实现成熟型产业载体“一站式”政务服务站全覆盖。建立“千企”服务专员制度,开展企业挂钩走访、银企对接沙龙等活动,清单式为企业解决问题,以“可感受、摸得着、更解渴”的成效回应企业诉求。

    三是建设唯实现代政府。百年大党,贵在牢记和践行初心使命;廿载相城,成在贯彻与落实党委部署。始终坚持党对政府工作全面领导,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不折不扣落实上级和区委决策部署。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定决议,高质量办好人大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依法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全面实施“八五”普法。厉行节约带头过“紧日子”,严控“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推动审计监督与纪检监察监督有机贯通,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秉持“成不在我、功不唐捐”的追求,树立“重实干、讲实绩”的导向,提倡朴实文风、务实会风、扎实作风,决策谋划立足实情,工作推进久久为功,做到说一件、干一件、成一件,把小事办到群众心坎里,把大事做到发展根基上,努力干出无愧使命担当、不负时代梦想的新业绩。

    各位代表,继往开来书历史,踔厉奋发续华章。身处伟大时代,我们豪情万丈、壮志凌云;团结全区人民,我们积力并进、履践致远!今日的相城,草木蔓发、春山可望,机遇交汇、未来可期。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创新实干担使命,奋力拼搏勇争先,为全力打造苏州市域新中心、建设数字化发展第一区而不懈奋斗,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