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539|回复: 0

[辽宁] 2022年阜新市海州区政府工作报告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719 天

    [LV.9]以坛为家II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4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4864
    发表于 2023-2-1 21:00: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2年阜新市海州区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12月8日在海州区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代区长  金大伟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一、本届政府工作回顾
    2018年以来的四年,是海州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四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第十八届区政府班子紧密团结和依靠全区23万干部群众,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狠抓发展机遇,沉着应对挑战,坚定不移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圆满完成“十三五”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顺利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综合实力显著提高——发展成果振奋人心。预计,地区生产总值从57.59亿元增加到78.58亿元,年均增长6.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6974元增加到34846元,年均增长6.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3.65亿元,年均增长23.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46.9亿元增加到57亿元,年均增长5%;招商引资签约项目159个,到位资金60.2亿元,年均增长31.2%,始终走在全市前列。项目建设成绩亮眼。注重发挥重大项目牵引作用,投资5000万元以上新开工项目67个,其中投资亿元以上项目25个,竣工投产项目54个。清华启迪、58科创等一批知名企业落户海州,奥瑞思消费类无人机等一批重点项目建成达效,海鸿新能源风电塔筒等一批主导产业项目加快建设。招商引资硕果累累。建设智能无人系统产业基地,并荣获国家第五批航空飞行营地称号,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史跨越,为海州工业发展打造了新引擎。北京中关村、清博航动等无人机企业与我区深度合作,成功举办阜新·延庆智能制造产业招商对接会、“引智聚才·启迪未来”项目签约洽谈会等主题推介活动。
    坚持补短板强弱项,发展后劲持续增强——服务业实现优化升级。创新发展总部经济、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两大电商基地引进年营业收入超千万元企业6户,累计实现税收2300万元,海州区获评“省级双创示范基地”。“夜经济”和“假日经济”拉动传统服务业作用持续增强,海州庙会、兴顺夜市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实效。房地产市场稳健发展,累计实现商品房销售额28.5亿元,年均增长9.1%。工业实现提档晋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位居全市前列,工业技改投资占比位居全市第一。海州区被自然资源部批准成为国家级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平安煤矿职工俱乐部被工信部认定为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项目。弘霖矿业建成东北首个地方煤矿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康益一次性注输器具、天华头孢西丁酸等项目列入省“补短板”项目建设库。九星钛材料(辽宁)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被评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天源微型球等多个重点产品入选辽宁省工业高质量发展推荐产品目录。农业实现专精发展。建成高标准农田5500亩。福新草莓实现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成功斩获全国草莓擂台赛金奖。关山沟风景区打造特色文化旅游休闲带,获评AAA级景区。发展壮大东瓦纯净水、南瓦菌业等一批村集体经济项目,“农业+互联网+旅游”融合发展格局初步形成。韩家店镇荣获2020年度全市乡镇擂台赛第一名,东瓦村获评“全国文明村镇”“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精准施策分类推进,三大攻坚战成效显著——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累计争取中央、省扶贫开发专项资金88.9万元。推进产业精准扶贫,投入131.9万元扶持重点扶贫产业项目。建档立卡贫困户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及家庭医生、慢病签约率均达到100%,按时发放教育资助补助资金,完成危房改造,33户76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稳定脱贫。污染防治攻坚战成绩斐然。2018年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和省环保督察工作77个反馈问题全部办结,清理整顿环保违规建设项目7个。清空违法储煤场、洗煤厂。深入开展土壤调查、危险废物等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奇凯化工厂区遗留1404吨危险化学品全部安全转移处置。启动韩家店河综合治理工程。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措施有力。建立健全风险防范和化解制度,规范政府举债融资行为,严格执行限额管理和预算管理,按时偿还政府债务3.19亿元。为农商行清收涉法涉诉不良贷款3200余万元。圆满完成信访矛盾减存控增三年攻坚任务。
    城乡面貌焕发新机,功能配套日臻完善——城市建设投入大幅跃升。开展老旧小区、“三供一业”、早期建设棚改小区维修改造工程,累计投入改造资金8.1亿元,改造住宅楼1594栋,总建筑面积678万㎡,受益居民10.6万户。完成全区22个弃管小区补植补造,新增城市绿化面积18.3万㎡,栽植苗木12.5万株。投入资金1560万元,扎实推进创卫工作,拆除违建3.2万㎡,整治乱堆乱放2.8万余处。化解商品房库存65.4万㎡。全面完成“大棚房”专项整治、违建别墅清查整治工作。美丽乡村建设取得实效。开展“千村美丽、万村整洁”行动,投资876万元修建村级道路32.96公里,投资350万元建设美丽乡村3个、美丽乡村提升工程1个。全面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解决近8千人饮水安全问题。韩家店镇荣获“国家卫生镇”称号。
    社会事业快速发展,惠民举措提质增效——民生保障投入持续加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交出满意答卷。民生领域投入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8.4%以上。城镇累计增加实名制就业1.2万人,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连续四年推进城乡低保提标扩面,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20%和44%。发放各类救助金1.07亿元,发放廉租房补贴1698.9万元。投入3144万元,保障基层警务机构人员日常运行;投入1277万元,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养老事业稳步发展。现有养老服务机构23家,养老总床位突破1200张,医养结合签约率达100%。科教文卫事业繁荣发展。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持续深化,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46%,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86%,义务教育入学率和巩固率达100%。整合中小学6所,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3所,累计新建校舍1.1万㎡,维修改造校舍4万㎡,招录和引进教育人才70人。推动“双减”政策落实落地。中华路小学被评为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连续三年成功举办国际级、国家级无人机赛事活动,七届文化旅游艺术节精彩纷呈。医疗卫生水平显著提升,持续推进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有力推动区域医联体、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安全防控网络进一步筑牢。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煤矿生产保持零事故。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常态化推进。
    筑牢防线强化措施,全力做好疫情防控——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关于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部署要求,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建立“4+1”领导体系和“321”工作机制,投入资金1799万元,依托社区、村组网格化管理开展群防群控,组织动员广大党员干部扎根疫情防控一线,保障防疫物资生产供应,有效遏制疫情蔓延。落实省市纾困助企政策,为银座大厦、碧桂园等4个项目,争取电网配套资金1185万元,帮助平安矿业等6家企业,申请“电费缓交”政策资金2000万元。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全面改革不断深化,服务效能持续提升——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圆满完成中央第六巡视组,省委第五、第十巡视组巡视整改任务。扎实推进“重实干、强执行、抓落实”和“三落实”专项行动。顺利完成政府机构改革,科学整合机关事业单位、街道,新组建5家区属国有企业。完成公安业务技术用房购置改造,加强基层派出所、社区基础设施修缮改建,服务基础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综窗改革”“一网通办”改革工作推进到位,全区66个政务服务驿站实现全覆盖。圆满完成“七五”普法、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在第九轮双拥模范县(区)创建考核工作中,五区排名第一。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高质量办理议案、建议、提案219件,满意率和办结率保持100%。
    二、2021年工作完成情况
    2021年,区政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区人民,各条战线重点突进、多点突破、亮点纷呈,发展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城乡功能和环境面貌整体提升,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预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8.58亿元,同比增长8%;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8亿元,同比增长2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2亿元,同比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24.56亿元,同比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97亿元,同比增长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846元,同比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94亿元,同比增长9.8%,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位居全市前列。
    (一)抓投资调结构,经济增长进一步加快
    坚定不移推进招商引资。按照“政策为大、项目为王、环境为要、招商为上”发展理念,开展“走请”活动155次。主动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参与进博会、辽洽会等重大招商活动;成功举办第二届航空嘉年华、智能无人系统产业论坛等活动。洽谈警用无人机、智慧路灯等项目192个,签约清博航动工业级大荷载无人机、多伦多百优购公司智慧物流无人机等优势项目38个。全年累计到位内资22亿元,同比增长23.1%。
    坚持不懈推动项目建设。深入实施“项目突破年”,全年新开工5000万元以上项目14个、亿元以上项目7个,北京延庆智能制造产业园一期建设项目完成2个厂房建设;2021年老旧小区配套基础设施改造工程和维修改造工程完成总量的60%。年产500套涡喷发动机、微生物菌肥等15个新开工和续建项目竣工达产,完成年计划的136%。全力承接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通用航空、节能环保等产业转移,储备项目24个,完成年计划的104%。全年争取资金3.66亿元,“三争取”工作取得突破进展。
    坚定有力推进产业升级。科学谋划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海州工业园区晋升省级经济开发区,积极承接首都高新技术溢出,推动产业结构改造升级。服务业发展成果突出,海州电子商务中心和宝地易创中心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引进1户年营业收入超亿元电商企业;培育消费增长点,活跃消费市场,东市场完成升级改造,摊位出租率达到100%;大商新玛特、千盛百货、大润发海州店等企业销售收入均实现喜人增长,有效拉动了我区消费指数提升;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建筑业产值同比增长11.9%;消化处置批而未供闲置土地6万㎡。工业发展成效凸显,海州智能无人系统产业基地加快建设,海州机场完成B类通用机场备案,实现了我市民用通航机场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奥瑞思获批省级军民融合企业,实现产值翻倍,低速靶机全国市场占有率达到80%;天源钢球获评省“专精特新”企业;泰山石膏成功申报省级绿色工厂,年产值突破2亿元;完成平安、弘霖2家煤矿综合管控平台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级;引进辽宁屿衡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拓宽煤矸石高效利用新途径。农业发展成果丰硕,以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为重点,发展冷链物流建设项目;9个村级集体经济平台投入运营,“一站式”服务持续优化;利用区位优势大力发展设施农业、高效农业,推进宏伟葡萄、关山沟黑毛猪等农副产品向旅游特色商品转型升级。
    (二)抓改革促创新,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
    科技改革创新能力不断突破。新增“雏鹰”企业2户,科技成果转化5项,登记技术合同成交额完成1亿元。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完成4.4亿元,占工业固投的48%,高于全市23个百分点。建成辽宁工大人工智能与装备产业技术研究院。清华启迪、58科创数字经济产业孵化器投入使用,全年孵化企业13户。招才引智工作取得新成果。引进高层次人才84人。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4所高校签订校地合作协议。吸纳全国各地85位知名企业家、专家、教授成立智能无人系统产业专家委员会,为智能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推进“放管服”改革深入实施。实现“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优化行政许可审批流程,一般性企业开办时间缩减为2个小时。全区新增市场主体3408户,完成“个转企”111户。深入探索政务数据共享机制,建设数字化政府,政府数据挂接率达到90%。
    (三)抓统筹强基建,城市品质进一步提升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开展城市更新行动,42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全面开工。深刻践行“两山”理论。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淘汰锅炉253蒸吨,秸秆禁烧管控成效明显,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全年80%以上。全面完成新增百万亩国土绿化行动任务,投资454万元,完成造林859.3亩。实施韩家店河综合治理工程等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持续下降。河长制常态化推进,全区11处入河排污口实现台账化管理。开展危险废物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加强土壤管控,环境风险安全可控。打好农村环境整治攻坚战。清洁取暖工程有序推进,累计开工935户。实施“厕所革命”,完成农村厕所维修51座。
    (四)抓民生增福祉,幸福指数进一步增强
    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升。投入资金7.1亿元用于民生支持。城镇新增就业256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5.85%,组织以工代训4万余人次。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健全养老服务体系。累计发放低保资金1.7亿元,各类救助金781.2万元。顺利完成全区村、社区换届选举工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年新增优质普惠幼儿园学位335个。推进教育资源整合,中华路小学被确定为全市紧密型教育集团办学模式改革典型校,为我市实现教育资源区域优质均衡发展,提供了成功范例。投资1500万元,平北小学新建教学楼项目竣工交付使用。切实把“双减”工作列入重大民生工程,持续加大监管力度,校外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率达97.6%。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持续提高。全区公立医院医疗费用增长控制在8%以下,药占比30%以下。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坚持人、物、环境同防,确保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突出抓好来(返)阜人员闭环管理和进口冷链食品检测消毒等环节,切实做好“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投资110余万元筹建我区核酸检测实验室,提升核酸检测能力。积极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累计完成接种39.3万剂,构建辖区免疫屏障。平安海州建设稳步推进。深入实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加大燃气安全隐患排查力度,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平稳。化解信访积案取得阶段性成果。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效显著。
    (五)抓法治优服务,政府建设进一步加强
    始终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躬身自省向作风顽疾开刀,精文减会推动基层减负增效。带头过“紧日子”,一般性支出压减15%。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按期办结人大建议、政协提案73件。12345诉求办理平台办结率达到93.8%。省级法治政府建设单项示范创建项目通过省级初审,全面规范涉企行政执法。强化政府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制度保障,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高。偿还政府债务5289万元,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深化政务公开,加强行政监察,加大审计监督力度,做好财政绩效预算管理和重大政策落实情况审计,政务环境更加便捷高效。
    编制完成“十四五”规划。文明城创建工作卓有成效。民族宗教、外事侨务、科协、史志、档案、保密、文联等工作取得新成绩,妇女、儿童、老龄、慈善、青少年、残疾人、红十字等事业取得新进展。国防动员建设稳步推进。
    各位代表,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斗、砥砺进取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和社会各界有效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政府,向心系海州发展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奋斗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向关心和支持海州发展的各界人士、人民团体、驻区单位、离退休老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成绩振奋人心,问题不容回避。主要是:经济总量不够大,产业结构仍需调整;发展方式粗放、内生动力不足,园区综合配套不够完善;城乡基础设施仍有欠账,民生保障能力还需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仍有差距,干部队伍执行力有待提高。我们坚信,在全区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有信心有能力用发展的思维、创新的举措解决前进道路上的一切难题。
    三、未来五年主要目标
    新一届政府即将履职的未来五年,是阜新市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乘势而上,开启新时期转型振兴的五年;也是海州把握发展主动权、创造发展新业绩的关键五年。新一届政府将在战略上布好局、在关键处落好子,把脉制约发展的短板,找准推动发展的方法。今后五年区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高质量转型、全方位振兴”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创建“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示范区”为目标,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施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切实保障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大局稳定,确保海州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阔步前行。
    ——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要勇当服务业的“主力军”,推动传统服务业稳定发展,新兴服务业快速壮大,促进消费市场扩容提质。要勇当智能制造、循环经济的“先锋队”,充分发挥海州区主阵地作用,形成贯通智能制造上下游产业链条的产业集群;建设东北最大煤矸石综合利用基地。要勇当精品农业发展的“排头兵”,打造“阜新第一镇”,科学谋划“一村一品”项目,做精生态农业,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7%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速8%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15%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7%以上。
    ——创新引领实现新突破。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科技创新,布局重大创新平台,高新技术企业加速培育,产学研深度融合,四大双创基地进入收获期,双创人才队伍总量和质量“双提升”,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和产业增加值“双倍增”,科技成果在海州转化率、落地率“双提高”,体制机制创新、数字海州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紧扣国家、省级战略及政策交汇叠加的机遇,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和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建设,形成更高水平的开放格局。营商环境更加优化,开放发展水平显著提高,高标准市场体系加快建设,公平竞争机制更加健全。
    ——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坚持“保基本、兜底线、补短板、惠民生”,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城镇居民收入增速高于经济增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升。建设宜居宜业的现代化综合型城区。立足区域教育、医疗资源禀赋优势,建设全市基础教育最强区和医疗服务最优区,打造多主体、多层级联动的“海州养老”示范样板,实现学有优教、病有良医、老有颐养。
    ——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海州蓝”“海州绿”品牌深入人心,海州露天矿(海州片区)综合治理及周边产业发展初具雏形,大宗固废综合利用项目做大做强。深入实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国土绿化行动持续开展,韩家店镇“光热+电”项目全面推广,水、大气、土壤环境持续向好。
    ——社会治理效能实现新提升。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进一步加强,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区镇两级政府更加务实有为,行政效率和公信力显著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机制日益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显著增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步伐不断加快。
    四、2022年重点工作
    2022年是新一届区政府立足新起点、展现新作为、实现新发展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奋进之年,做好全年各项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站在上届区政府奠定的坚实基础上,我们将秉持“方向不转、频道不换、目标不变、干劲不减”的原则,精诚团结、合力攻坚,奋力推进海州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三产做大、二产做强、一产做精”发展思路,打造“高端产业集聚区、智能科创先导区、转型振兴示范区、宜居宜业生态区、政府建设标杆区”,全力完成民生实事任务,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切实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各项指标始终走在全市前列。
    (一)致力项目招引关键,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精准锁定招引重点。发挥清华启迪、58科创平台作用,聚焦智能制造、通航机场、煤炭等应用场景优势,依托“三大板块”,紧盯“两图一稿”,开展赛事招商、以商招商、平台招商、代理招商,以项目促固投,严格遏制“两高”项目。无人机产业招商工作实现“三走遍、三覆盖”,引进更多优质企业、人才在海州落地生根。全力保障交叉双旋翼无人直升机等项目动工建设,确保北京博雅普瑞生物血蛋白等项目投产达效,推动江苏数字鹰无人机等项目签约落地。
    打造项目发展高地。提升项目建设软实力,推动企业联合辽宁工大、阜新高专共同培养无人机专业硕士、博士高层次人才和高职专业人才。加强与中国无人机产业创新联盟、深圳无人机行业协会和北京理工等78所高校的合作关系,继续举办航空赛事和产业论坛,扩大海州智能无人系统产业基地影响力。加强与北京延庆、江苏盐城、新疆石河子区域合作,深度融入区域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和创新链。做好“三争取”工作,强化与中省直部门沟通联系,争取更大、更多支持。增强项目建设硬实力,大力推动北京延庆·辽宁阜新智能制造产业园发展,完成10座厂房和配套综合楼建设工程,铺设5条连接路,形成“两横三纵”的闭环式路网。加大与阜矿集团、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力度,盘活域内闲置资源,围绕海州露天矿(海州片区)综合治理及周边产业发展、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东梁国有独立工矿区改造,包装推介一批重大项目。年底前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户、“雏鹰”企业不少于1户。
    强化项目服务考核。高质量服务企业,全面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全面推行“一网通办”,主动对接重点项目,助力企业创新发展。加强“诚信海州”建设,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对照“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标准,将海州树立为全市营商环境的标杆。优化招商引资政策,完善目标责任制、包保责任制。以项目投产达效为目标,开展全区招引工作“大比武”,细化考评办法,明确奖惩措施,形成“全员、全域、全年、全产业链”的招商引资新常态。
    (二)致力推动量质齐升,跑出高质量发展速度
    推进服务业提质升级。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中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品质化和多样化升级。巩固提升传统服务业优势,强化新玛特、大众步行街核心商圈引领作用;打造创业路、振兴路和迎宾大街“干字型”新商圈;支持大润发海州店等龙头企业扩大域内经营辐射范围;建设金水街网红街区、细河景观带夜经济领航区、站前生产生活资料集聚带等特色区域;科学规划7条分别以美食、家居、母婴生活、装饰等为主营商品的商业街,实现规模化、差异化、特色化经营。抢抓新经济发展机遇,激发清华启迪孵化基地、58科创数字经济产业园、宝地易创文创基地、海州电子商务中心创新创业基地四大平台活力,打造我市新业态集聚高地。助力“非接触经济”,推进特色产品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加快金融服务业建设,引进阜新农商行等金融机构,发展股权投资、融资租赁等新模式,打造“金融+信用+双创”集聚示范区。加快推进海州智能快递物流园建设,积极引进京东、顺丰等知名物流企业入驻。
    推进工业经济多点发力。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壮大工业经济总量,促进海州工业经济向智能化、绿色化和高端化发展,全力构建多点支撑、多业并举的产业格局。打造智能无人系统产业集群,引领“智能城”建设,充分发挥我区独有“3个3”陆空优势,建设无人机“六大中心”,形成民有清博航动、多伦多物流,军有奥瑞思智能科技,配套有嘉航智能、鹰航科技多元发展、并驾齐驱的无人机产业新格局。打造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基地,以发展新型建材为主攻方向,推动辽宁屿衡和清华大学、辽宁工大深入合作,实现“0”卡煤矸石年消耗量百万立方米以上。推动泰山石膏自动化集控改造项目达产达效,申报国家级绿色工厂。打造“专精特新”装备制造产业基地,以海鸿新能源、天源钢球等企业为龙头,建设新能源装备和滚动体研发、展示、贸易中心,形成特色化、专业化装备制造产业优势。打造矿山智能开采示范区,以弘霖矿业实现智能化综采工作面为基础,整体提升技术装备的成熟度和可靠性,建设智能化示范煤矿;加快构建平安矿业数字化应用场景,推动矿山机器人产业项目转化落地。
    推进农业经济发展壮大。健全防止返贫致贫动态监测机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以“六个工程”为载体,赋能乡村振兴,实施精品农业工程,提高福新草莓、南瓦灵芝等农产品亩均效益;实施规模扩大工程,拉长绿色果蔬、特色养殖产业链;实施销路拓宽工程,健全“线上+线下”销售体系,推动农产品上网、上餐桌、进城、进商超;实施品质提升工程,完善“农业+文创+休闲+康养”发展模式;实施品牌做靓工程,鼓励社会资本积极参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壮大民宿、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实施文旅兴农工程,举办东瓦旅游节、草莓采摘节、飞行体验等系列活动。加快推动农业产业与全域旅游融合互动发展,叫响“春游杏花林海、夏逛关山美景、秋看智能赛事、冬摘金奖草莓”韩家店四季游品牌,实现微信有转载、抖音有点赞、微博有点评、携程有推介。
    (三)致力城乡综合治理,绘就高质量发展底色
    推动城市更新。科学规划实施2022年老旧小区、“三供一业”维修改造工程,以院东小区为试点,建设海绵小区。全面推行城市体检,继续实施城区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和市容市貌提升工程。完成环卫市场化改革。加强城市管理。打造多元共治城市治理格局,完善物业服务保障体系,以业主自治、市场化运作和国有企业兜底模式为基础,推动物业服务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年底前实现32个无物业小区物业管理全入驻。打造“绿、美、净、安”宜居海州。依托海州庙打造历史文化街路;通过景观绿植、创意彩绘,规划设计多主题、多风格的“多彩小区”试点;做好儿童公园、衡山公园亮化工程;建设徽派特色小区和复古文化广场3个,实现历史文化、时尚休闲、商业娱乐三元素共存,展现海州特色风貌。加大美丽乡村建设力度。推动海州智能无人系统产业基地、碧水缘家庭农场争创AA级景区;丰富拓展东瓦村二十四孝、泼墨山水等文化墙绘内容,成为我市网红打卡新地标;深入开展清洁取暖工程,力争1774户村民“光热+电”全部安装到位;推进“厕所革命”,新建200座无害化厕所,推动村屯美化、绿化、亮化、硬化,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开展矸石山绿化工程。新栽植林草200亩,继续深入推动绿色矿山建设,打造绿色发展示范区。
    (四)致力改善民生福祉,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多措并举推进各类群体多渠道就业创业,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推动科教文体事业不断进步。办人民满意教育,持续打造海州明星教师、明星校长、明星学校。计划招录39名教师。启动第七中学、平北小学操场改造项目。优化教育布局,力争推动第七中学、矿工街小学进入全市教育第一梯队。做好细河南北、城市乡村教育联动调整,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面落实“双减”工作,规范非学科类教育发展,依托森宇小区、市青少年宫打造校外培训集聚区。建设高水平现代化职业学校,填补我区职业教育空白。推进市航空科技馆项目建设,打造全市科普新阵地。借助建设“篮球城”有利契机,邀请篮球明星进校园、进赛场,掀起篮球运动热潮;继续承办国家体育总局主办的各类航空赛事活动;完善公共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加强“一老一小”照护服务体系建设。发展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体系,推动公办海州养老服务中心项目、王营老年养护中心项目建设。依托社区、机构、龙头餐饮企业和周边商超,以3个社区为试点,探索“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区参与+志愿服务”的养老产业新模式,争取在全省范围得到推广。做好普惠托育服务扩容、孤儿集中托养、留守儿童教育监护工作。全面打造健康海州。聚焦“互联网+医疗健康”,借助北京等地区的优质医疗资源,邀请北京协和等名院名医定期到海州区人民医院坐诊,打响“医在海州”品牌。切实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筑牢海州屏障。构建市域社会治理新模式。以创新举措推进平安海州建设。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系列行动,紧盯城镇燃气、矿山、危化品、消防、道路运输、建筑施工等行业领域以及人员密集场所,全面排查整治安全生产隐患,杜绝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确保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可控。以“一区、一检、一街、一站”为统筹,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实现可视化监管“六个全覆盖”。健全城区防汛应急体制机制,提高防汛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加大信访案件化解力度,妥善解决群众合理诉求。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提升智能警务能力水平,全面落实规范警务辅助人员层级化改革。
    (五)致力政府自身建设,强化高质量发展保障
    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科学制定“八五”普法规划,加快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步伐。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制度。自觉接受党内监督、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社会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推进高效政府建设,开展“提效能、转作风、树形象”专项工作。进一步精简会议、压缩文件,最大限度减少事务性活动,推动更多资源和力量向基层下沉。深化“放管服”改革,以“一件事一次办”改革为引领,更新再造流程,全力做好行政审批、医疗卫生、市场监管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扎实做好退役军人服务工作。持续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国企国资、财政资金等重点领域审计监督,严控一般性支出。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之以恒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确保政治清明、政府清廉、干部清正。
    各位代表,新愿景引领新征程,新作为铸就新辉煌。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区人民,奋力谱写高质量转型、全方位振兴的海州篇章!

    名 词 解 释

    六个精准、五个一批:
    六个精准: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五个一批: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双减”工作:
    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4+1”组织领导体系:
    “4”即副区长包保分管领域;人大政协主要领导和有关区委常委包保镇街;其余副县级和骨干科级干部包保村和社区;区卫健系统干部包保辖区医院和卫生服务站(中心)。
    “1”即镇街包保属地、各部门含驻区单位包保属事。
    “321”工作机制:
    “3”即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联防联控机制。
    “2”即人大政协主要领导和常委包保镇街,其他县级领导和正科级干部包保社区和村的两级包保机制。
    “1”即区疫情防控巡回督导组一级督导机制。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具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四大优势的中小企业,是自主创新的重要力量、是细分领域的“单打冠军”或者“配套专家”、是产业链供应链的关键节点、是中国构建企业梯度培育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雏鹰”企业:
    “雏鹰”企业是指注册时间10年内,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在某一细分领域取得突破,未来具有较高的发展潜力,得到市场认可的创新型企业。
    碳达峰、碳中和:
    碳达峰:某个地区或行业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是碳排放量由增转降的历史拐点,标志着经济发展由高耗能、高排放向清洁的低能耗模式转变。
    碳中和:某个地区在一定时间内人为活动直接和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与其通过植树造林、工业固碳等方式吸收的二氧化碳相互抵消,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
    “两图一稿”:
    “两图”即产业链图谱和产业招商地图,“一稿”即海州招商通稿。
    “3个3”陆空优势:
    “3”块优质空域。长20公里、宽5公里、真高500米空域,长20公里、宽5公里、真高1000米空域以及半径1.5公里、真高500米的无人机专属空域。
    “3”条规范化跑道。根据阜新特有的雨量较少、空气质量高的季风特点,从不同角度设置长350米、宽20米的无人机飞行跑道,400米、宽20米的通航联络道,长800米、宽30米的通用航空跑道。
    “300”天以上年均可飞行天数。
    三大板块:
    海州经济开发区平西板块、韩家店板块、东梁独立工矿区板块。
    三走遍、三覆盖:
    走遍无人机龙头企业,覆盖产业链上下游重点企业;走遍无人机各联盟各协会,覆盖行业基金机构;走遍无人机科研院所,覆盖邀请行业专家。
    无人机“六大中心”:
    无人机检测认证中心、试飞试验中心、培训教育中心、竞赛活动中心、创新创业中心和应用场景示范中心。
    “一区、一检、一街、一站”:
    一区:推进智慧监管示范区建设,打造为辽宁省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督查激励试点项目。
    一检:开展“你点我检”服务活动,快速检测更有针对性、靶向性,及时排查风险隐患,回应群众关切。
    一街:以祥宇上品1期西侧新华路至和平路工业街段、祥宇上品2期西侧前进路以南和平路以北餐饮单位为发力点,打造省级餐饮质量安全示范街。
    一站:以宏鑫液化气站为着力点,持续跟踪质量追溯体系运行状况,实现风险可控、隐患可除、事故可防。
    可视化监管“六个全覆盖”:
    实现药店、诊所、培训机构、学生小饭桌、企业食堂、机关食堂视频监控全覆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