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859|回复: 0

[贵州] 2022年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政府工作报告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前天 20:03
  • 签到天数: 734 天

    [LV.9]以坛为家II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4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8371
    发表于 2022-6-29 20:06: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2年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12月16日在自治县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自治县人民政府县长  秦会刚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自治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宝贵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自治县八届人民政府履职以来,面对外部形势错综复杂、宏观经济持续下行、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等诸多不利影响,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团结和依靠全县各族人民,统筹推进脱贫攻坚、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圆满完成了自治县八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五年来,我们勇于担当扛责任、战贫困,全面小康如期实现。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局,勠力同心、攻坚克难,203个贫困村全部出列,10.11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如期实现脱贫攻坚“整县摘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累计投入各类资金85亿元,全面落实“两不愁三保障”,全力推进“四场硬仗”“五个专项治理”“七大巩固提升工程”。完成危房改造1.9万户,建成易地搬迁安置房25万平方米,稳定安置搬迁群众3.1万人。累计兑现医疗救助4.7亿元、惠及群众87万人次;兑现教育资助6亿元、惠及贫困学生88万人次。吴江区、中煤集团、云岩区、东莞寮步组团等先后累计实施帮扶项目168个,受益贫困人口13.2万人次。实施春晖扶贫项目523个,惠及贫困群众7万余人。创新探索防贫“三张网”,建立健全防贫预警监测长效机制。挖掘脱贫攻坚先进典型360个,“牛人”王昭权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45万印江儿女在这场史无前例的脱贫攻坚大决战中,谱写了战天斗地的英雄战歌,凝聚了继往开来的磅礴力量!

    五年来,我们千方百计谋发展、稳增长,综合实力明显增强。预计2021年全县生产总值达132亿元,年均增长11.4%;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23亿元,年均增长3.8%;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5663元、11661元,年均增长10.4%、11.9%。新型工业后劲增强。宏源5000吨出口茶生产线、梵天菌业智能化菌棒生产线、泰利达加气砖等项目投产运行。富鼎橡塑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白酒产业改革成效初显,“红色木黄”“木黄1934”等白酒产品销往全国18个省市。农产品加工转化企业达75家,转化率达56.6%,居全市前列。率先成立全省电商云仓智慧集配中心,培育电商企业32家、电商驿站126个,“电商驿站+”经验全国推广。2021年预计实现工业总产值55亿元,年均增长7.8%。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建成高标准农田6.8万亩,累计发展食用菌6.9亿棒,发展茶叶26.5万亩、精品水果14万亩、中药材10万亩。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5.8%。引进培育龙头企业98家,茶产业“股份制龙头企业+区域中心企业+专业合作社”模式全省推广,成功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国家食用菌栽培标准化示范区,梵天菌业成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文化旅游提速发展。协助申创梵净山世界自然遗产地和5A级景区,大圣墩映美湖、大罗漂流、云上天池等景区景点日趋完善。建成镇村文体活动广场300个,成功举办首届书法文化艺术节、环梵净山公路自行车赛、篮球邀请赛等系列活动,获“全省篮球之乡”荣誉称号,旅游人均消费达670元,年接待人数达570万人次。

    五年来,我们持之以恒抓建设、夯基础,城乡发展日新月异。累计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19.5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10.3亿元、行业专项资金61.7亿元,实施省市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154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80亿元。基础设施突飞猛进。秀印高速、G352县城至两河口、G211沿河黑獭至印江县城(一期)、天堂至沙子坡等项目建成通车,沿印松高速、柏果坪至凉风公路等项目加快建设,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突破4800公里。建成栗子园、绿荫塘、山岔水库,加快推进偏岩、清渡河、马尿水等水库建设,城乡供水能力不断增强。建成峨岭、新寨、洋溪110千伏和刀坝、杉树、紫薇35千伏输变电工程,实施农村电网改造14万户,城乡供电更加稳定。实施“广电云户户用”工程4.8万户,建成通信基站2760个、5G基站163个,实现城镇光纤网络、行政村通信网络全覆盖。城镇品质显著提升。县城区面积从10.8平方公里拓展到14.1平方公里,建成东城1号、尚城国际、东方国际城等精品小区,完成棚户区改造10947户、老旧小区改造7个、背街小巷改造4条。扎实推进城市管理,实施西门湾夜市搬迁,城区环境持续改善。建成书法广场、博物馆,完成图书馆搬迁。实施乡镇棚改综合整治工程,木黄、紫薇等特色小城镇建设成效明显。修订实施《印江自治县城镇管理条例》,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全省文明县城。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建成农村公路3805公里、联户路1683公里,在全市率先实现村村通沥青(水泥)路、组组通水泥路、户户通联户路,成功创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19个,完成“四改一化一维”4.74万户,新建垃圾池602个、垃圾转运站18座、村级公厕222座,安装路灯6.5万盏,农村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扎实抓好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严格执行《铜仁市梵净山保护条例》,全力推进河长制、林长制,实施退耕还林31.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0.4%,居全省第13位、全市第2位。县城污水处理改迁项目(一期)建成投用,新建建制镇污水处理厂13座,集中式饮用水源和主要河流断面水质达标率100%。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6.7%,县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连续五年达97%。

    五年来,我们坚持不懈推改革、优服务,发展动能更加强劲。完成政务服务中心搬迁,“全省通办”“跨省通办”改革成效明显,县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100%,“一窗式”分类受理事项达95.6%,“零跑腿”事项达95.9%,办事时限缩短89.5%,企业和群众办事更加便利。全面落实减税降费、纾困惠企政策,清理园区僵尸企业11家,盘活闲置厂房1.6万平方米,累计扶持微型企业530户,引进梵天菌业、同发双孢菇、万吨风味食醋等189个项目落户投产,民营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长13.7%。纵深推进商事制度改革,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市场主体由2017年的2.9万户增长到4.3万户。李玉院士工作站、贵州大学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产学研合作基地、贵州科学院食用菌实训基地和检测服务中心先后挂牌成立。创新以工代赈经验全国推广,应急救援“八联动”改革模式全省推广,大中小企业联动做优茶产业、“春晖扶贫”等5项改革获贵州省改革优秀案例。县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应急管理局、公安局、乡村振兴局等单位先后获全国行业系统先进表彰。

    五年来,我们坚定不移保基本、抓改善,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持续办好“十件民生实事”,人民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教育更加优质均衡。累计投入8.5亿元,新增和改扩建学校57所,完成县职校整体搬迁,建成思源中学、木黄中学、六小、五幼等学校。学前教育普惠性资源不断扩大,义务教育顺利通过国家基本均衡督导验收,成功列入全省民族地区教育质量提升行动首批项目县。在全省率先启动“强师工程”试点,中高考综合成绩居全市前列。医疗更加普惠便民。累计投入9亿元,实施县人民医院、疾控中心、妇保院等项目,完成县中医医院整体搬迁。创建省级临床重点学科4个,建成“中医国医堂”1个,扎实推进“智慧医疗”、医共体、医联体建设,成功创建“省级基层卫生应急规范化建设县”“全省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县”,县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三级综合医院,就医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就业社保更加完善。累计发放创业小额担保贷款1340户1.3亿元,完成贫困劳动力全员培训3.2万人次,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6万人,城镇新增就业2.56万人。在全省率先开展低保审批权限下放,城镇、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别提高到625元/月、4308元/年。完成各类社会保险参保28.4万人,覆盖率达96%。完成县儿童福利院、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等项目建设,改扩建乡镇敬老院7所,建成星级敬老院4所。平安印江建设持续巩固。扎实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加强疫情监测,加快疫苗接种,牢牢守住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推进国有投资公司实体化运行,有效盘活闲置资源资产,严控增量、化解存量,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积极推进殡葬管理改革,重拳整治滥办酒席、缠访闹访等不良风气,成功创建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县、全省无毒害示范县、全省无邪教示范县,人民群众安全感、平安建设知晓率居全省前列。

    五年来,我们持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修订《自治县人民政府工作规则》,完成政府机构改革;高标准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委和社会监督,累计办理人大代表建议301件、政协委员提案563件,办复率、满意率达100%;法治政府建设成效明显,“两降一升”工作居全市前列;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严格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政府系统风清气正局面持续向好。同时,统筹推进审计、民族宗教、退役军人保障、供销、国防教育、水文气象、烟草等工作,支持监委、法院、检察院工作,支持工青妇、残联、文联、红十字会、计生协会等工作。

    各位代表!五年发展压力前所未有,五年艰难困苦非比寻常,五年山乡巨变有目共睹,五年辉煌成就振奋人心!这五年,是印江发展质量最高、结构调整成效最好、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获得实惠最多的五年,我们实现了脱贫攻坚的伟大胜利,见证了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五年来的发展启示我们: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各项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必须坚持实事求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做到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从实处着眼、唯实际出发,智慧工作、理性做事,对历史负责、为人民尽责,不断积蓄发展能量、激活发展动力、提升发展质量。必须坚持为民宗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忘发展初心,保持历史耐心,秉承执政良心,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藏富于民,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树牢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处理好全局与局部、政府与市场、发展与生态、稳增长与防风险等重大关系。必须坚持依法行政。用制度管权、管项目、管资金,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努力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以实际成效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五年,我们每一步都走得铿锵有力,值得铭记!每一位印江人都出色出彩,值得点赞!我们取得的每一项成就和进步,都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得益于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干部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关注,得益于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团结拼搏、务实苦干。在此,我代表自治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驻印部队官兵、公安政法干警和消防救援队伍,向所有关心、支持印江高质量发展的老领导、老同志和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经济总量较小,城乡居民收入不高,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二是产业发展程度不高,产业链较短,创新发展活力不足,与高质量发展要求还有差距;三是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债务风险防范压力较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任务较重;四是少数干部干事创业能力不足,政府服务效能需进一步提高。对此,我们将直面问题不回避,勇于担当破难题,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政府工作

    各位代表,本次会议将选举产生新一届自治县人民政府。新一届政府履职的五年,与“十四五”时期高度契合,是印江乘势而上、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黄金发展期。面对新形势、新目标、新任务,我们将始终与县委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始终与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站在一起,保持定力、久久为功、苦干实干,奋力开创印江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和县委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深入实施乡村振兴、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全力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进程,紧紧围绕“一区五地”新任务,大力实施“生态立县、产业强县、文化兴县、旅游活县、和谐稳县”五大工程,高质量建设绿色发展示范县,打造乡村振兴试验区、同城化发展创新区、康养旅游示范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印江新篇章。

    主要目标是:全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8%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9%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3%左右;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7%、9%左右;城镇化率提高到58%左右;制造业增加值、绿色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明显提高。

    围绕上述目标任务,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全力构筑现代产业新支撑。聚焦“六个大突破”,紧扣“六个抓手”,深入实施工业倍增行动,积极培育首位产业,围绕茶叶、食用菌精深加工、酒水、建材产业,构建“4个20亿元级”产业集群,实现工业总产值110亿元,规上工业企业突破100户。不断夯实精深加工。围绕“2+N”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建设农特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园,建成年产3000万棒食用菌、10万吨茶饮料、5000吨砖茶绿茶等精深加工项目,打造农产品加工强县,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70%以上。力争培育梵天菌业和宏源农业两家企业上市。全力推进酒水突破。加快白酒产业整合力度,推动成立印江白酒产业联盟,推动酱香“名酒”、清香“民酒”同步发展,支持木黄酒业等企业抱团迈进万吨级产能,加强白酒质量安全建设,打造“木黄窖”系列白酒品牌,实现白酒产能1.6万吨以上、年产值20亿元以上,初步建成木黄白酒文化产业小镇。用好“中国生态好水源”名片,合理有序开发梵净山优质水资源,推进水旅融合发展。持续强化要素保障。用好用活土地保障政策,推行弹性工业用地入市。稳步推进“管委会+公司”运营模式改革,推动上下游企业向园区集聚,巩固经开区工业主战场地位。鼓励国企与民企合作发展,不断壮大工业企业主体,力争10亿元级企业达3户、5亿元级企业达4户、1亿元级企业达20户。加快建成铜仁西部现代冷链物流中心,打造铜仁西部仓储物流配送中心。推动“大数据+”融合发展,深化“电商云仓”平台建设,打造“电商驿站+”升级版,创建农村电商供销物流建设体系示范县。

    (二)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全力提升城乡建设新形象。坚持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科学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推进“多规合一”,大力实施城镇提升行动,把县城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打造“书法之城”“运动之城”,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城镇化率年均提升2个百分点。加快推进同城融合发展。配合建成印思城际快速干道,谋划印德高速等项目,打造“半小时印思经济圈”“1小时印思德经济圈”,推动实现基础设施互联、产业发展互补、公共资源共享,全力打造乌江城市带医养服务高地和康养旅游胜地。加快完善城镇服务功能。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有序推进城北、坪兴寨等片区棚户区改造,统筹推进梵净山路北、解放路南等片区老旧小区改造,全面推进城南社区、农贸市场等背街小巷改造,完成棚户区改造3682户、老旧小区改造20个8700户、背街小巷42条。完善学校、医疗、托幼和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建成城市公共停车位1万个以上,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2%以上,建设宜居、生态、文明县城,城区常住人口达14万人以上。加快培育邛江古镇、凯旋城、万润温泉新城等一批城市高品质步行街和特色商业文化街区,推动以城聚产、以产兴城、产城融合。加快推进木黄、紫薇、新寨等特色小镇建设,沙子坡、洋溪、刀坝等边贸集镇建设。加快提升城镇管理水平。深入实施《印江自治县城镇管理条例》,创新推进城市法治化、专业化、精细化、智能化综合治理,推动“智慧城市”“智慧社区”建设,完善垃圾污水处理、农贸市场、停车场等公共基础设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5%以上。启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三)深入推进农业现代化,全力迈出产业振兴新步伐。坚持“适度规模”理念,久久为功推进“2+N”产业,大力实施“三大行动”,统筹推进“八大工程”,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市场化水平,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持续壮大特色产业。坚持把粮食安全放在首位,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巩固茶叶“五带三园”布局,深化“股份制龙头企业+区域中心企业+专业合作社”发展模式,打造全国一流的生产、加工、出口基地,实现投产茶园面积达30万亩、综合年产值30亿元以上。巩固食用菌“一园三带多点”布局,深化“龙头企业+合作社+菇农”组织方式,推动食用菌产业提质增效,实现食用菌规模达3亿棒、年产值30亿元以上。做优做精生态畜牧、精品果蔬、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加快培育经营主体。创建国家现代农业园区1个,培育国家级龙头企业1个,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强村10个,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20个。到2026年,全县龙头企业达120家以上,农业产业联合体达20家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达900家以上,家庭农场达220家以上。全力加强品牌建设。围绕“梵净山珍·健康养生”公共品牌,积极开展“两品一标”申报认证,持续推进“梵净山翠峰茶”等地理标志品牌产业化开发,不断提升“梵净山茶”“梵净蘑菇”“自然朵”等品牌知名度。持续深化科技支撑。深化与贵州大学、贵州科学院、贵州中医药大学、铜仁学院等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加强农业科研人才、技术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推动成立“梵净山食用菌现代产业研究院”。加快农机引进和推广,主要农作物耕种采收机械化率达55%以上。

    (四)深入推进旅游产业化,全力构建文旅融合新格局。加快构建以梵净山为龙头、精品景区为节点、乡村旅游村寨为支撑的旅游空间格局。狠抓项目提质增效。抢抓国家长征文化公园建设机遇,打造梵净山红色研学基地。优化棉絮岭至金顶旅游通道,用好紫薇石前温泉资源,大力发展康养旅游,打造梵净山西线康养旅游示范带。盘活景区资源资产,高品质打造木黄红色旅游小镇、大圣墩映美湖、云上天池等重点旅游项目。申创国家4A级旅游景区2个。狠抓旅游业态升级。推进“旅游+”融合发展,以木黄红色文化资源为核心,重点打造梵净山红色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加快建设大圣墩、朗溪生态体育公园项目,打造城镇体育旅游示范区。举办书法文化艺术节、环梵净山自行车赛、篮球邀请赛等赛事活动。积极挖掘民族特色文化,加强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承。狠抓市场主体培育。引进优强旅游企业,撬动社会旅游资本,推动旅游市场主体发展,培育新增限上旅游企业10家。加快推进旅游住宿、旅游餐饮、旅游商品等特色体系建设,建设旅游商品生产基地5个,打造旅游购物示范街3条,旅游接待床位突破1.3万张。狠抓服务质量提升。开通县城至梵净山等重要景区景点旅游专线,提升县城一级旅游集散中心服务水平,推进智慧旅游建设,强化旅游市场监管,实现旅游服务质量大提升,让“书法之乡·养生印江”品牌深入人心,旅游人均消费达1000元以上,旅游年接待人数突破900万人次。

    (五)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全力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推动“三个转变”,全力实施“五大行动”,加快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用好五年过渡期政策,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全面落实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等民生保障政策,抓好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工作。用好防贫“三张网”,抓好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等重点人群防贫预警监测,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深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加强社区管理,强化就业帮扶,激发群众内生动力,确保稳定脱贫、逐步致富、快速融入。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按照“集聚发展、特色保护、城郊融合、整治提升、搬迁撤并、暂不分类”六种村庄类型,科学编制实用性村庄规划,抓好木黄村、凤仪村、官寨村等省、市级乡村振兴、美丽村庄示范点建设,分类分级推进乡村振兴。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健全农村基础设施管护机制,持续抓好农村公路、饮水、路灯等基础设施后续管护。持续深化乡村治理,强化村级“带头人”队伍建设。扎实开展法制乡村建设行动,深化农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大力整治滥办酒席,推进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深入推进东西部协作。深化与东莞寮步组团协作,巩固吴江·印江友好合作关系,强化中煤集团定点帮扶,加强产业、人才、劳务、消费等协作,推动东西部协作取得新突破。

    (六)深入推进生态建设,全力塑造绿色发展新环境。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大力推进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高质量创建绿色发展示范县。加强生态建设。严格落实长江十年禁渔,强化河长制、林长制,严格执行《铜仁市梵净山保护条例》《印江河流域保护条例》,确保“一江清水送下游”。完成水土流失治理233平方公里,实施国家储备林工程33万亩,退化防护林修复7万亩、低产低效林改造10万亩、中幼林抚育改造10万亩。争取列入全国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县。抓好污染防治。扎实抓好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深入开展污染防治“五场战役”,完成县城污水处理改迁项目(二期)及其配套管网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逐步提升城乡生活污水处理能力,确保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达标。推进千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80%以上。发展绿色经济。抢抓碳达峰碳中和政策机遇,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绿色制造业、绿色服务业,加快清洁能源开发利用,积极推动排污权、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取得实效。加快推动林下经济发展,林下经济年产值达18亿元以上。积极倡导绿色健康生活方式,倡导绿色出行,建立绿色消费激励机制。

    (七)深入推进项目建设,全力夯实持续发展新基础。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转变投资方式,扩大有效投资,增强高质量发展的承载力。全力抓好项目谋划争取。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抢抓全省扩大有效投资攻坚行动机遇,围绕“四化”建设、生态环保等政策投向,谋划产业投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项目500个以上,总投资1000亿元以上,全力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行业资金和产业投资基金。全力争取遵义至铜仁高铁、昭黔铁路过境印江,加快推进岩口水库、印江通用机场等项目前期工作。全力抓好重大项目建设。实施合水至紫薇、刀坝至天堂、缠溪至杨柳等国省干线、县乡道路提级改造,建成沿印松高速、柏果坪至凉风公路。完成偏岩、清渡河、马尿水等水库建设,实施罗星溪水库建设,完成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建设,全面解决区域资源性、工程性缺水问题。实施新一轮农网改造,建设智能电网系统。加快5G基站建设,实现城区5G网络全覆盖,行政村及以上5G覆盖率超全省平均水平。完成天然气管道工程建设,加快充电输气末端基础设施建设。全力规范项目管理机制。严格执行《贵州省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落实政府投资项目决策评估、风险管控,全面实施项目绩效管理改革,健全项目后续评估和管理机制,做到“投资必问效、无效必问责”。

    (八)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全力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抢抓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长江经济带建设机遇,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建设高质量营商环境,打造“贵人服务·满意印江”营商品牌,深化“跨省通办”“全省通办”,落实减税降费等政策红利,着力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难题,全面激发市场活力。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创新人才发展机制,推进中小学校长选任和评价制度改革,完成供排水管理体制改革,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深入实施国企改革,盘活闲置国有资源资产,加快推进银丰、净旅、兴盛等国有投资公司实体化运行。全力推进招商引资。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充分利用“贵洽会”“酒博会”等平台,坚持领导带头招商、产业链招商、驻点招商、以商招商,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产业项目到位资金年均增长20%以上。坚持“外引内培”并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将中小企业培育成规上企业、规上企业培育成龙头企业,实现民营经济占GDP比重达65%以上。加快推进开放产业、通道、平台、环境、人才建设,积极培育外贸企业,高质量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

    (九)深入推进民生事业,全力满足人民群众新期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共同富裕目标,加快补齐民生短板,让人民共享更多高质量发展成果。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服务。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完成七小建设和二小迁建,规划建设四中、十幼等项目,完善乡镇寄宿制学校配套工程,新增学前教育学位1080个、义务教育学位4800个;实施“新高考”综合改革,推动学前教育普惠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中教育优质发展、职业教育特色发展;深入推进“强师工程”,大力实施“六项行动”,培育县级以上骨干教师680人、名师80人、名校长20人。加快健康印江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探索推进“强医工程”,积极打造1至2个全省知名专科,全面提升健康服务水平和公共卫生应急处置能力;筑牢疫情防控免疫屏障,坚决防止疫情输入,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落实三孩生育政策,发展普惠托育服务,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完善更可靠的社会保障。大力促进创业就业,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村转移劳动力等重点群体就业,城镇新增就业1.8万人。实施全民参保计划,落实“三重医疗保障”;健全社会救助制度,抓好老、幼、病、残、孤等特殊群体救助;推进退役军人、城乡养老等服务体系建设。营造更安全的社会环境。严格执行债务管理“七严禁”规定,全力抓好债务风险防范。树牢安全发展理念,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强化自然灾害防、抗、救能力建设,实施地质灾害综合治理与避险搬迁工程,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县。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坚决依法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切实巩固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县创建成果,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全稳定。

    三、2022年重点工作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新一届政府履职的开局之年,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县十四次党代会部署,砥砺奋进、锐意进取,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开创新气象。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左右;农业、规模以上工业、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6.5%、12%、1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10%;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10%、15%;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幅控制在省调控范围内。

    围绕实现上述目标,全力抓好七个方面重点工作:

    (一)持续在“四化”建设上发力。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千方百计挖掘存量、培育增量、提升质量,完成“四化”投资70亿元以上。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大力实施工业倍增行动,坚持“亩产论英雄”,强化园区建设,集聚产业发展,引进工业项目10个以上,新增规上工业企业5户,实现工业总产值60亿元。推进年产5000吨白酒项目建设,完成梵台酒业年产1000吨白酒技改项目,实现年产3000吨白酒项目建成投产,提升“木黄窖”系列白酒品牌知名度,启动“梵净酒谷”规划,推进木黄白酒文化产业小镇建设。完成5万亩辣椒精深加工(二期)、5万亩黄精精深加工等重点项目建设,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60%以上。支持发展开放型经济,深化“电商云仓”建设,丰富“乐享黔味”平台产品,培育电商企业20家,推进农产品线上线下一体化销售,实现网络零售额2.5亿元以上。完成新型工业化投资20亿元。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大力实施城镇提升行动,系统推进“三改”工程,有序启动城北、坪兴寨、县府路片区棚户区改造,完成4个老旧小区和20条背街小巷改造。完成岩底片区“两桥三路”市政设施、温泉主题公园项目建设。实施城区防洪排涝、易涝路段综合整治、雨污分流管网改造等工程,完成中心城区过街天桥无障碍设施项目。加快万润温泉新城、天辰·玖悦府等项目建设,完成商品房销售面积32万平方米,稳步解决房地产领域历史遗留问题,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2个百分点,完成新型城镇化投资25亿元。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深化“股份制龙头企业+区域中心企业+专业合作社”发展模式,实施梵净山茶产业现代化发展基金项目,高标准管护茶园7.3万亩,提级改造茶园1万亩,实现茶青下树率达90%以上;深化“龙头企业+合作社+菇农”组织方式,实施“千户万菇”行动,培育专业菇农1000户以上,推广稻耳轮作、林下种植,发展食用菌2.2亿棒;推广“稻+N”综合种植,扩大草饲养畜规模,推进精品果蔬、黄精等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发展订单辣椒5万亩。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0家、家庭农场30家。实施“5个五千万元”项目,建设高标准农田3.5万亩,确保粮食种植32万亩、产量8.5万吨以上。完成农业现代化投资15亿元。着力推进旅游产业化。加快推进木黄红色文化旅游小镇建设,提升改造木黄游客服务中心,盘活团龙、亚盘林乡村旅游资源,打造梵净山红色文化旅游精品线路。积极吸纳社会资本,提升大罗漂流、云上天池等景区景点品质。坚持“月月有活动,季季有主题”,策划书法、篮球等文体旅赛事活动12项以上,申创全国体育旅游示范县。推动大圣墩映美湖创建4A级旅游景区,新增限额以上旅游企业2家。完成旅游产业化投资10亿元。

    (二)持续在乡村振兴上发力。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抓好防贫预警监测,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推进木黄村、凤仪村、慕龙村等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抓好全员培训、就业服务、创业扶持等工作。加快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强化农村建房风貌管控,抓好农村道路、安全饮水等后续管护。完善扶贫资产管理机制,强化扶贫项目资产经营管理,确保扶贫资产保值增值。深化东莞寮步组团东西部协作,强化中煤集团定点帮扶,引进产业转移项目5个以上。持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充分激发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三)持续在有效投资上发力。大力实施扩大有效投资攻坚行动,积极树立市场导向,扎实做好产业、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项目谋划和资金争取,新增500万元以上项目75个,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1.5亿元以上、地方政府专项债券4亿元以上,实施省、市重大项目38个,完成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投资30亿元。启动杨柳塘至缠溪、洋溪至龙塘坳公路改扩建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柏果坪至凉风公路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岩口水库前期工作,启动县城污水处理改迁项目(二期),完成偏岩、清渡河、马尿水水库蓄水验收,完成栗子园、绿荫塘、山岔水库竣工验收,完成杨柳镇防洪整治工程。全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完成民间投资30亿元。强化政府投资管理,加快推进“投转固”工作,全面提升政府投资项目效益。

    (四)持续在生态保护上发力。抓好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打好污染防治“五场战役”,积极创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基地。推进清洁能源建设,深化扬尘污染治理,严格管控烟花爆竹,确保县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6%以上。坚决落实长江流域十年禁渔部署,常态化推进河长制、林长制,抓好梵净山保护管理,推进武陵山区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与修复项目,实施长江经济带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整县推进项目,抓好县城和集镇污水处理规范化运行,确保集中式饮用水源和重点流域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率100%,西岩寺国控断面水质达到国家考核要求。实施国家储备林项目,完成营造林6万亩,加快发展茯苓、黄精等林下经济,林下经济产值4亿元以上。

    (五)持续在改革开放上发力。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便民服务体系,让群众办事创业更方便、更快捷、更舒心。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完成农村“房地一体”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推进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加强招商项目谋划和推介,压实“4+1”牵头单位招商责任,持续开展产业链招商、园区招商、驻点招商、专班招商,引进优强企业16家以上,产业项目到位资金增长20%以上。认真落实招商引资项目“五个一”服务长效机制,全周期、全方位、全过程跟踪服务,切实提高招引项目落地率、开工率、投产率。

    (六)持续在风险防范上发力。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严防疫情输入,加快疫苗接种,全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严格执行债务管理“七严禁”规定,积极盘活闲置国有资源资产,分类分步处置债务风险,有效降低政府债务率。持续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强化道路交通、建筑施工、消防、食品药品等重点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加强自然灾害预警监测,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推进地质灾害项目治理和避险搬迁工程,做好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工作。加强平安印江建设,抓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依法打击网络电信诈骗等新型违法犯罪,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七)持续在改善民生上发力。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抓好民生保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640人。扎实开展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专项行动,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启动二小迁建、天堂二幼等项目,加快推进七小建设;认真落实“双减”政策和“五项管理”措施,抓好控辍保学;深化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抓好印江二中和刀坝中学结对办学试点;支持印江中学省级二类示范性高中复评,印江一中综合实践活动特色示范校验收;深入推进“强师工程”,培养县级以上骨干教师100人、名师10人、名校长5人。扎实开展健康印江行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启动三级中医医院创建工作;争取资金启动县妇保院和木黄镇、天堂镇卫生院装修;加快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信息化便民惠民服务,实现医疗健康服务“一码通”;扩大“医共体牵头单位+中心村卫生室+村医连片管理”试点范围;持续落实计生“两户”和特殊家庭的关怀政策,依法实施三孩生育政策。推进全民参保计划,社保覆盖率96%以上。统筹完善社会救助、未成年人保护、退役军人服务等制度。

    四、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站在历史新起点,肩负人民新期望,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将始终坚持党对政府工作的全面领导,着力提升政府服务效能,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一)旗帜鲜明讲政治,打造忠诚政府。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定期向县委请示报告工作。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和县委各项决策部署,积极回应人民群众诉求,切实做到党委有要求、人民有呼声、政府有落实,努力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展现忠诚担当。

    (二)依法行政促规范,打造法治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切实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深入开展“八五”普法活动,全面推进政府法律顾问制度,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深入推进政务公开,积极创建省级法治政府示范县。严格执行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决定,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政协监督、监委监督和社会监督,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

    (三)担当实干提效能,打造责任政府。坚持以实干看作风,以实绩论英雄,用今天的拼搏力度换取明天的发展速度,用政府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该办的事坚决办,决不拖;能办的事马上办,决不等;难办的事想法办,决不放;协办的事主动办,决不推。健全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机制,为积极干事者撑腰鼓劲,对庸政懒政者严肃问责,鼓励广大干部肯干事敢担当、说真话办实事、善作为求实效,让政府工作争先进位、出新出彩。

    (四)清正廉明作表率,打造廉洁政府。持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持之以恒纠正“四风”。坚持政府过紧日子,严控“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把有限资金用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和保障改善民生上。充分运用审计监督、财政监督,加强重点领域、重点单位、重点岗位的廉政风险防控,持续巩固政府系统风清气正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蓝图绘就,惟有奋斗;扬帆破浪,正当其时。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凝心聚力、锐意进取,只争朝夕、埋头苦干,奋力谱写新时代印江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附件1

    2022年十件民生实事

    1.完成印江中学、杨柳中学等学校教学综合楼建设。

    2.完成缠溪镇楠木坪村、板溪镇老寨村、罗场乡茶园村中心村卫生室建设并投入使用。

    3.完成G211沿河黑獭至印江县城公路(二期)建设,实施农村公路生命安全防护工程300公里。

    4.完成印江河两岸健身休闲步道提级改造工程。

    5.加大市场主体培育力度,新增市场主体3000户。

    6.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增加10元。

    7.实施在职在岗乡村医生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定额补助。

    8.完成县城区智慧停车场项目建设,新增和改造城市停车位1400个。

    9.完成梵净山路北、解放路南、建设路东、水清路南4个片区老旧小区改造;完成黔江村、严家寨、峨岭村等20条背街小巷改造。

    10.完成县城区紫薇路、圣墩路、解放西路等易涝路段综合整治工程;完成城南、城北、城东等6个片区防洪排涝工程。


    附件2

    名 词 解 释

    1.四场硬仗:指基础设施建设、易地扶贫搬迁、产业扶贫、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

    2.五个专项治理:指扶贫资金管理使用不规范专项治理、驻村帮扶不扎实专项治理、政策落实不到位专项治理、东西部扶贫协作有差距专项治理、脱贫攻坚打法不精准专项治理。

    3.七大巩固提升工程:指精准管理、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教育医疗住房保障、基础设施民生事业、乡村治理、基层组织建设。

    4.防贫“三张网”:指落实社会保障、医疗救助、教育资助政策,织好政策“保障网”;争取社会力量实施“顶梁柱”“宝护计划”“爱心需求”项目,织牢社会“扶助网”;对政策保障和社会扶助后,仍存在致贫、返贫风险的对象,启动防贫保险救助项目,织好保险“救助网”。

    5.四好农村路: 指把农村公路建设好、管好、护好、运营好。

    6.应急救援“八联动”:指机构联合、信息联通、值班联勤、风险联防、队伍联建、预案联演、物资联储、处置联动“大应急”体系。

    7.两降一升:指降低行政复议机关被纠错率,降低行政诉讼行政机关败诉率,提升行政诉讼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

    8.六个大突破:指规模总量上实现大突破、结构优化上实现大突破、技术创新上实现大突破、产业链条上实现大突破、项目建设上实现大突破、平台支持上实现大突破。

    9.六个抓手:指抓主导产业、抓龙头企业、抓产业链条、抓园区建设、抓要素保障、抓生态环保。

    10.三大行动:指农产品质量安全、乡村振兴战略、绿色发展增产增效。

    11.八大工程:指基础环境提升工程、市场主体培育工程、人才培育工程、科技创新工程、品牌创建工程、绿色健康工程、三产融合发展工程、要素保障工程。

    12.两品一标:指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

    13.五场战役:指碧水保卫战、蓝天保卫战、净土保卫战、固废治理战、乡村环境整治战。

    14.六项行动:指铸魂、提能、薪火、强根、增效、建强。

    15.双减:指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16.五项管理:指加强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管理。

    17.5个五千万元项目: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5000万元;耕地地力和轮作项目5000万元;长江经济带和黄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整县推进项目5000万元;农业产业发展基金项目5000万元;农产品冷藏保鲜、人居环境生态畜牧等项目资金5000万元。

    18.两桥三路:指玉屏桥、风雨桥、玉屏路、滨河南路、滨河北路。

    19.三个转变:指工作重点从解决“两不愁三保障”转向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从突出到户到人转向推动区域发展、从以政府投入为主转向政府与市场有机结合。

    20.五大行动: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发展乡村产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加强乡村治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